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与落实

合集下载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办医院、诊所等。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科学规范、综合管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通过全员参与,不断完善医疗服务。

二、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医疗机构应编制质量管理手册、工作程序、规范等文件,确保医疗过程规范化。

三、岗位责任和职责的明确:医疗机构应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质量管理的实施:医疗机构应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监测医疗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五、质量管理的检查与审核: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质量管理的检查与审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章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七条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病案管理:医疗机构应做好病案管理工作,确保病案的完整、准确、规范。

二、医疗错误报告与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错误报告与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

三、医疗质量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对医疗服务进行综合评价。

四、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机构应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可靠。

第九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危急重症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重症管理制度,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二、药品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措施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

包括制定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标准、质量评价和改进方法等。

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明确的流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改进。

2.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推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委员会由医疗机构内的多个部门代表组成,包括医务科、护理科、质控科等。

定期召开会议,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讨论和指导。

3.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

收集医疗机构的相关数据,包括患者满意度、医疗错误率、医疗事件等。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4.内部培训和教育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培训和教育。

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病例管理、医疗服务安全等。

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

5.患者参与和反馈积极引导患者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建立患者投诉反馈渠道,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定期的满意度调查和个别的回访,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改进医疗服务的不足之处。

6.多学科团队合作推动多学科团队合作,提高医疗服务的综合治疗水平。

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改善患者的诊疗过程和结果。

不同学科的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和决策,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7.核心指标监控制定医疗质量监控的核心指标和目标。

对医疗机构的关键服务环节进行监控,包括手术安全、药物使用、感染控制等。

通过设立指标和目标,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方向和重点。

8.不断改进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的内部评估和外部评审,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通过定期的改进计划和项目,实施各项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一个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措施的示例,可以根据具体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有关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措施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有关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措施建议如下:1.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标准:医院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标准。

这些目标和标准应该涵盖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方面。

2.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

医院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增强他们对医疗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3.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评估、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各个环节。

这个体系应该覆盖医院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形成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网络。

4.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医疗设备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工具,设备的状态和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5.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医院应该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和处理,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6.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医院应该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

同时,应该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7.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院应该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反馈,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总结为了加强规范化管理,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改进医德医风,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对科室所有人员进行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培训。

通过培训及学习,科室工作人员对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各项规章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规范了日常医疗工作,提高了科室医疗质量,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现将培训总结如下:一、核心制度进行培训学习1、加强“核心制度”内容培训学习,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

根据医院2016年108号文件精神,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入培训学习。

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

坚持每月定期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会议,分析在核心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措施的执行,以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及时对入院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病情评估制定诊疗方案;及时进行医患沟通;确保不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提高了医疗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

2、规范病历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规范培训学习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每周抽查运行病历,在运行病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疑难病历、死亡病历和危重病历的书写质量,检查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各种同意书书写质量,大型设备申请,二线抗菌药物申请、医嘱执行记录等。

定期分析病历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病历甲级率逐渐提高,未出现丙级病历,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培训,保障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以下为个人对“医疗质量管理”的理解
医疗质量管理贯穿于医疗服务全过程,主要针对医疗服务要素、过 程和结果进行管理与控制。
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相关职能科室与医务人员是共同参与, 自我管理的关系,而非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在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每名医务人员都是责任主体,都是主角, 而相关职能科室是配角,是督导落实,发现管理亮点,树立管理典型, 改进管理方式。 医疗质量管理永远是“进行时”,医疗质量管理是过程、是手段 , 其目的是提升医疗质量。
Page
9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1、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
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办法》第六条)
2、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 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办法》第七条)
Page
13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 范性文件和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二、制定本科室年度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室医 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三、制定本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
四、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 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Page 12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 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 馈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 三、制定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制定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 度并组织实施; 五、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技术规范的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六、落实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办法》第十一条)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一、制度第一条医疗质量管理原则1.1 医疗质量管理应以病人为中心,始终将医疗质量放在首位,确保病人安全。

1.2 医疗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持续改进的原则。

1.3 医疗质量管理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医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第二条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2.1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政策、策略和目标,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

2.2 各临床科室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的日常管理和持续改进。

2.3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应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组成。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内容3.1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应包括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疗安全、医疗环境等方面。

3.2 医疗质量管理应涵盖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等环节。

3.3 医疗质量管理应注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措施4.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4.2 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评价。

4.3 开展医疗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整改措施。

4.4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监督与考核5.1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定期向院长汇报。

5.2 设立医疗质量监督小组,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

5.3 建立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对医疗质量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价和奖惩。

第六条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6.1 医疗质量管理应注重持续改进,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回顾和总结。

6.2 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疗质量改进活动,提倡创新和分享经验。

6.3 建立医疗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向临床科室和相关人员反馈医疗质量情况。

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对外合作与交流7.1 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医疗质量管理交流和合作,引进和借鉴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经验。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措施一、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

医疗机构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明确各级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

二、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医疗质量评价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评估医疗质量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医疗机构可以采用内部评价、外部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医疗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

三、开展医疗质量监测与分析医疗质量监测是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疗机构可以建立起医疗质量监测系统,对各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四、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措施医疗机构需要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对医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和关键环节进行控制。

例如,严格控制手术操作风险,制定手术风险评估标准,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医疗措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医疗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

五、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培训可以包括规范操作流程、临床路径管理、医学统计和质量管理知识等方面。

此外,医疗机构还可以组织医疗质量研讨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等方式,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质量水平。

六、建立患者安全管理体系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医疗机构需要建立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医疗机构可以制定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推行患者身份确认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等,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七、建立与患者的沟通与投诉处理机制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与患者的沟通与投诉处理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事质量管理,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 ,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药原则,尊重患 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并实施护理相关工作制度、技术规 范和护理指南;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质控组织应当重点加强对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 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九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依托国家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全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 制信息系统,对全国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指标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反馈。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托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本行政区域的医疗质量管 理与控制信息系统,对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反馈, 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并实现与全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互连互通。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强化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 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使信息化工作满足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 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完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收集的 医疗质量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反馈,对医疗质量问题和医疗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对存在的 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效果,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及时、准确地报送本 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相关数据信息。
医疗机构应当熟练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根据卫生计 生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发布的质控指标和标准完善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指标体系, 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形成本机构医疗质量基础数据。

医院关于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医院关于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XXX医院关于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我院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二甲”标准为指导,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监管,狠抓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的贯彻与落实,以一流的服务、精湛的技术服务病人,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力争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工作任务迈上一个新台阶,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我院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并针对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今将学习落实情况汇报如下:1、为确保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我院各科室积极响应医院学习精神,各科成立学习小组,每周安排数个时间段,如早查房后,下午例会时等,抽出一个小时左右时间,组织大家开展医疗核心制度培训学习,学习教材有《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及案例精析》、《十八项核心制度》等,并对本院及本地区其他医院曾经发生的差错进行分析,吸取经验,扬长避短,培训由各科主任主持,科室秘书主讲,全体在岗科室成员参加。

2、要求各科室主任反复强调完善的制度对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制度的建立和准确无误的执行是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医疗安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根本。

— 1 —3、各科室秘书以文字和漫画在PPT中演示的形式生动地向医务人员讲述十八项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让大家对各项核心制度有了充分深刻的认识并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严格执行。

4、在讲述过程中,科室主任结合我院实际临床工作情况和自己的临床经验,给大家灌输新理念,新思想。

例如:在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中,下级医师不应只是执行上级医师的工作安排,更应积极提出自己的临床见解和疑难问题,以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

讲述中强化了核心制度的细节要求,针对临床、医技工作人员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做到人人心中有制度,人人心中有规范。

5、最后科室内部安排1-2名医生讲述学习的体会,分享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做得不够好有待加强的诊疗事件,告诫并以此为鉴希望其他同事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学习《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学习《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圜圈皿
” Me d i c a l Q u a l i t y Ma n a g e me n t Me a s u r e s ” ; Me d i c a l Q u a l i t y ; C o n t i n u o u s I mp r o v e me n t
I n s t i t u t e o f Ho s p i t a l Ma n a g e me n t ,Na t i o n a l He a l t h a n d Fa mi l y Pl a n n i n g Co mmi s s i o n,Be i
圆圈圆
T h e i mp o r t a n t c o n t e n t s o f t h e r e l a t i v e s e c t i o n s o f t h e ” Me d i c a l Q u a l i t y Ma n a g e me n t Me a s u r e s ” w e r e a n —
o u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Me a s u r e s ”t O p r o mo t e t he c o n t i n u o u s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me d i c a l q u a l i t y .
DOI : 1 0 . 1 3 9 1 2 / j . c n k i . c h q m. 2 0 1 7 . 2 4 . 3 . 2 6
王 吉 善 陈 晓 红 叶 全 富 国家 卫 生 计生 委 医 院管 理 研 究 所 北 京 1 0 0 0 4 3
Ch i n e s e H e a l t h Qu a l i t y Ma n a g e me n t Vo 1 . 2 4 N o. 3( S N பைடு நூலகம்1 3 6 ) MA Y. 2 0 1 7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

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

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医疗质量监督员等。

各级质量管理组织应明确职责,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等工作。

2. 制定医疗质量标准医院应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疗质量标准,包括诊疗技术、服务质量、病历书写、药品管理、医疗安全等方面。

3. 加强医疗质量培训与教育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培训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意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4. 实施医疗质量监督与检查医院应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5. 建立医疗质量反馈机制医院应建立医疗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患者、家属和社会对医疗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医疗质量实施办法1.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小组医院应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小组,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工作。

2.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医院应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责任分工、时间节点等。

3.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宣传与培训医院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宣传与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4.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监督与检查机制医院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5.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反馈机制医院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是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下面将从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办法的背景、目的、内容以及实施中的困难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病人因为医疗事故导致的损失和伤害不断增加,社会和公众对医疗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成为保障患者利益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目的:1.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

2.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避免因医疗事故导致的损失和伤害。

3.规范医疗机构的运作,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4.建立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促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内容: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目标、责任分工、程序规定等。

2.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控,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

3.加强医疗机构的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5.加强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6.加强医疗质量信用监督和评价,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

实施中的困难和对策: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中,可能会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1.医疗机构的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够完善。

对此,可以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建设,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2.医疗行为的复杂性,医患关系的矛盾。

对此,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医患调解机制,加强医患沟通和互动,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医疗服务的多样化和分级制度的实施。

对此,可以推动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综上所述,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患者的权益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保障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如何保障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如何保障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医院中,保障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医疗安全和患者治疗效果的质量。

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可以确保医疗机构的科学和规范运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也可以有效地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因此,如何保障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是每个医院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步步来探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建立一套符合国家、省、市级有关规定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详细规定医院的各项工作流程、医疗服务规范、质量控制指标、事件报告处理机制等内容,并严格执行制度。

这样可以规范医院的治疗流程和管理标准,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另外,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医院需要注重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及时修改和完善制度,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二、落实医疗工作责任制医院应该建立医疗工作责任制,将医疗活动中的各个岗位的责任细化,并对每个岗位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建立工作责任制能够明确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这对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加强对医疗质量把关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疗质量的把关,控制医疗错误的发生。

一方面是加强医疗流程管理,明确各项工作流程的操作规范,防止由流程管理不当导致的医疗事故。

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医疗技术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技术考核制度,加强医疗技术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这些措施能够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四、加强风险管理和事件处置在医院中,风险管理和事件处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事件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对因医疗活动引起的各种意外事件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减少事件的不良后果。

同时,医院也应该加强对病人安全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病人的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心得体会(2篇)

医疗质量管理心得体会(2篇)

医疗质量管理心得体会医疗质量管理是确保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管理活动。

我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有着一些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第一,医疗质量管理要充分重视预防为主。

预防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对医疗活动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预防主要包括医疗风险评估、医疗风险控制、医疗事故报告与分析等方面。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提高对医疗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二,医疗质量管理要强调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而持续改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要通过不断地检查和评估,发现和纠正问题,建立健全的改进机制,推动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

此外,要注重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将患者的需求作为改进的重要指导,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三,医疗质量管理要重视团队协作。

医疗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

医疗团队应该形成合力,互相配合,共同推动医疗质量的管理和改进。

第四,医疗质量管理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设备和手术技术不断更新,医疗质量管理也应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和评价水平。

第五,医疗质量管理要重视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通过良好的沟通,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而患者则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

因此,医疗质量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医生良好的沟通技巧,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六,医疗质量管理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医疗服务的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因此,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的有效利用率,支持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与落实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与落实

第三章 医疗质量保障
• 责任主体:医务人员
1. 恪守职业道德 2. 遵守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机构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 3. 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执业资质 4.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 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 5.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6. 尊重患者的权力(医疗权、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 权和隐私权)
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提升医疗 质量相关工作的通知
• 2016.7.22国家卫计委发布
• 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以病 理、检验、影像、医院感染、病案等专业为重点 ,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
• • • • 加强疾病分级诊疗过程中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 加强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 加强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 提升县医院和民营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办法》的制定
• 2014.5.8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稿)》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的制定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 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 • 2016年10月14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 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发布 • 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章 医疗安全风险防范
•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 ★ ★ ★ ★ ★ ★ ★ ★ ★
第六章 监督管理
•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 第三方评估 • 各级质控组织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医疗 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 重点加强对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 和监督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激励机制 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约谈制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 通报,依法处理,同时报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纳入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的关键指标,并与医疗机构校验、 医院评审、评价以及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 考核不合格的,视情况对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理

县卫计局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工作情况总结

县卫计局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工作情况总结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工作情况的总结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XX年县卫计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卫计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医院管理,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狠抓措施落实,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意识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市20XX 年提升医疗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2017〕80号)要求,我局积极开展提升医疗质量工作并上报工作总结。

县卫计局进一步明确细化任务目标,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有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成立了以卫计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组长为成员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顿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县域内医疗机构各相关专业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指导、培训和评估,统筹协调部署全县医疗质量专项整顿活动工作。

(二)、完善质控体系,加强质量管理1.组织体系建设。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完善适合我县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不断提高我县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县卫计局成立了病案质量、院感、急诊急救、药事管理、护理质量、超声、消化等22个医疗质量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20XX 年县质控小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院感、超声、检验、放射、护理、中医、药事管理等质控。

并积极迎接市质控分中心对我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控制。

2.推进分级诊疗。

一是建立了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推行基层首诊制度,科学确定基层首诊病种,制定和完善与之配套的诊疗规范。

二是明确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双向转诊管理制度和转诊指导目录,完善双向转诊程序。

三是医疗机构间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各医疗机构成立了双向转诊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建立转诊绿色通道,畅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约县医院门诊号源和疑难重症转诊患者快速入院渠道,优先预约、优先收治基层转诊患者。

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治疗过程安全、高效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下面是一些建议:
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目标、流程和责任分工等内容。

制度应明确规定医疗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包括诊断治疗、医疗设备、医疗环境等方面。

2. 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委员会,明确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

质量管理责任应落实到相关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医疗技术人员等。

3. 建立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医疗过程、医疗效果等方面。

通过监测和评估,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强化医疗事故报告与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上报医疗事故,并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

针对医疗事故,应追究责任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促进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学习与培训活动,及时反馈医疗质量问题,并进
行改进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满意度,并积极回应和解决问题。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一、为什么要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

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对当前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等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医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

但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需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和约束,实现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战线全覆盖。

《办法》旨在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创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委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颁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办法》共分8章48条。

在高度凝练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做法,重点进行了以下制度设计:(一)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一是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

确定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托专业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控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

完善评估机制和方法,将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

三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

四是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

总结提炼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严格执行。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满意度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对医疗机构的持续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不讨论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而是从实施角度出发,探讨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方式。

一、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员、相关流程和规章制度。

质量管理机构应具备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人员,拥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通过明确责任、权利和流程,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认真组织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认真组织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质量管理意识和操作水平。

培训内容涵盖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培训形式多样,包括课堂培训、实践操作等。

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质量管理能力。

三、实施全过程控制医疗机构应实施全过程控制,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建立患者档案管理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手术护理操作规范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做到“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控制。

四、加强风险管理和安全控制医疗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和安全控制,建立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做好各类预防措施,避免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建立医疗差错汇报制度、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五、强化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客观的数据指标,对医疗质量进行定量评估和绩效考核。

制定定期考核制度、质量评价标准,对医疗机构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医护人员积极工作,推动医疗质量不断提升。

六、推行质量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推行质量持续改进,建立完善的质量改进机制和流程,按照PDCA循环原则,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措施、持续评估效果。

通过不断改进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总则
• 第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 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 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 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一章
总则
• 第四条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 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 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 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 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 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 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为什么要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 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 • 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卫生事 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 对当前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等改革措施的落 实和医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 《办法》共分8章48条
第三章 医疗质量保障
• 责任主体:医务人员
1. 恪守职业道德 2. 遵守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机构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 3. 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执业资质 4.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 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 5.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6. 尊重患者的权力(医疗权、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 权和隐私权)
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提升医疗 质量相关工作的通知
• 2016.7.22国家卫计委发布
• 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以病 理、检验、影像、医院感染、病案等专业为重点 ,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
• • • • 加强疾病分级诊疗过程中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 加强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 加强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 提升县医院和民营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第五章 医疗安全风险防范
•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 ★ ★ ★ ★ ★ ★ ★ ★ ★
第六章 监督管理
•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 第三方评估 • 各级质控组织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医疗 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 重点加强对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 和监督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激励机制 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约谈制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 通报,依法处理,同时报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纳入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的关键指标,并与医疗机构校验、 医院评审、评价以及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 考核不合格的,视情况对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理
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室主要负责 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二级以上医院
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第二章 组织机构职责
•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 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 馈;发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 3. 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 案并组织实施 4. 制订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 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同时发布
• 2016年10月14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 解读中重点解读3个问题:
为什么要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分别是什么?医疗质量管理工 具包括哪些?
医疗安全
• 患者安全:在医疗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 以外的的生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 缺陷或死亡。 • 医疗不安全: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凡是因 为医疗系统的低能状态或医疗过失等原因, 给患者造成允许范围以外的生理、机体结 构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
第五章 医疗安全风险防范
•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 •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 测报告制度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 • 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 •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 利用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风险分担形式,保障 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 制订防范、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 发生。完善投诉管理,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一.总则 二.组织机构职责 三.医疗质量保障 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五.医疗安全风险防范 六.监督管理 七.法律责任 八.附则
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 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 规,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 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 作。
5. 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 、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培训制度, 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第二章 组织机构职责
•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
组长: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质控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 制度 制订本科室年度质量控制实施方案;本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 划和具体落实措施 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技术规范、标准、诊疗常规及指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 处罚对象(医疗机构)
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工作 违规开展禁止或者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 使用不合格或者未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由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 ,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对公立医疗机构负有 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处罚对象(医疗机构)
第五章 医疗安全风险防范
•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 患者安全目标是倡导和推动患者安全活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 • 我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工作,中国医 院协会从2006年起连续发布《患者安全目标》。 • 2017版是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医院 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使之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 性。 • 2016.11.18发布《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 p 身份识别、用药安全、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主 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手 卫生与院感、医务人员沟通、手术安全一直是核心的内容
第四章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7. 开展全过程成本精确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8. 开展对科室医疗质量的现场检查和抽查,建立内部公示制度 9.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医院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专业技术规范等相关 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10. 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科室负责人综合目标考核以及聘任、 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11. 将科室和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晋升以及 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12. 强化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工作的规 范化水平,保障信息安全 13. 对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医疗质量问题和 医疗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 评估干预 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 • 确定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托专业组织开 展医疗质量管控的工作机制 • 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组织形式、 工作机制和重点环节
第二章 组织机构职责
• 国家卫生计生委
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 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 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 和工作机制
第二章 组织机构职责
•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 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考核制度
第三章 医疗质量保障
• 责任主体:医疗机构
1.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患 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 2. 严格按照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 3. 依法依规使用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开展诊疗活动 4. 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5. 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事质量管理 6.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7. 加强医技质量管理,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 8. 完善门急诊管理制度,规范门急诊质量管理 9.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院内感染 10. 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11. 加强中医医疗质量管理
《办法》的制定
• 2014.5.8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稿)》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的制定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 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 • 2016年10月14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 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发布 • 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什么是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质量管理:
• 指按照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要 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医疗服务要素、 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与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系 统改进、持续改进的过程。
n 本办法所称医疗质量管理,是指按照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 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医疗 服务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与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 系统改进、持续改进的活动过程。(摘自:征求意见稿)
它山之石
• 美国首席医疗质量监控官 • CQO(Chief Quality Offic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