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西方音乐史》

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 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

学生姓名(学号):

****:**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0日

2022年4月

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

不同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主义乐派和浪漫主义乐派,很多人都不了解印象派音乐,也许是因为它乍听起来并不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悦耳,又也许是因为它的表达方式太过难以捉摸,它经历了一个不被理解和令人叹服的曲折过程。德彪西正是这一伟大乐派的创始者,他创造的印象派音乐具有着划时代的革命意义,他的音乐颠覆了人们的听觉,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听赏境界,而德彪西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理解与阅读的资料融会起来谈谈我眼中的德彪西作品风格。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

德彪西的音乐天赋是有目共睹的,“7岁时,显示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深得钢琴家弗勒维尔夫人喜爱。弗勒维尔夫人免费教他学习钢琴,直到德彪西11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还为他负担了大部分学费。”但他在音乐学院上学时,虽然十分优秀,自己却深不满足。他觉得音乐学院的教学过分保守拘古,与他内心的创新要求相去甚远。他的内心始终向往着摆脱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于是在音乐上经常做出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比如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想以此寻求一种全新的听赏效果,也因此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虽然坚持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他也从未选择放弃。后来他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格调新颖的俄罗斯作品以及与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东方音乐,从中受到十分深刻的启发,还结识了很多印象派的诗人和画家,他们之间热烈的讨论成为他思想迸发的源泉。逐渐的,在印象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德彪西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艺术流派,他的作品中更强调音响在一瞬间给人的听觉印象,强调各个音响之间的相互对比和不断变化,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在传统音乐中占突出地位的旋律轮廓线和明确的音响连接逻辑。我阅读的书中是这样形容印象派音乐的,“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象、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眩目精巧相对应。”而显然这样的描述方式本身就充斥着一种玄幻其妙的色彩,似乎还是那么难以捉摸,更需要将这样抽象的概括具体看待。为了能让德彪西的作品风格更加明朗化,我将选取他的几个代表作加以赏析。

二、代表作品赏析

1、《大海》

关于德彪西的《大海》究竟有多美,有个故事似乎很能说明问题,据说曾经有个人从未见过大海,但在听到德彪西的《大海》后,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立誓一定要亲眼看看这波澜壮阔的自然奇景,结果,当他真的来到海边的时候,他却觉得真实的大海反而没办法给他带来震撼了,似乎也就不过如此。待他旅游归来,得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这才是大海啊!”可以见得,这首乐曲中饱含的情感与爆发力远远超过一般的认知,乐曲本身隐藏着巨大的鉴赏价值。

《大海》是德彪西创作的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堪称一部绚丽的音乐画卷。这幅音画构思大胆新奇,主题贯穿全曲,管弦色彩较前更为鲜明精致,织体线条更加繁复缜密,它标志着德彪西的交响音乐创作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德彪西所描绘的大海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其表象,他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印象或情绪,每个人听后都会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属于自己的大海之景,就如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该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一乐章:《海上的黎明到中午》这一部分顺序描写了大海的潮水声。夜幕缓慢地揭开,一丝光亮映照在海面上,随着旋律的变化,一轮红日渐渐升起,逐渐地增加了光辉,一幅开阔的大海黎明景色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天穹放亮,将黎明向正午推移。海天由红呈紫,渐渐分出蓝碧。丰富的色彩层次,在管弦精致繁复的织体结构中,得到绝妙的体现。本乐章的整体风格从最初的宁静安详逐渐变得色彩斑斓,似乎作曲家是在用自己的彩笔在听者的灵魂中勾勒着一笔笔,又慢慢为其涂满了天空、云彩与阳光的千变万化之色,听罢内心实在充斥着一种舒畅之感,似乎就要迎来大海最生动美丽的时刻。紧接着便是第二乐章《波浪的游戏》,音乐生动地描绘了白色的浪花拍击海岸时的情景,描写了可爱的小波浪来回动荡的音响。海面终于不再那样寂静,它开始嬉笑玩闹,浪花翻滚,来来回回的击打着海岸,像是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德彪西将大海的“活泼”与“淘气”刻画的淋漓尽致,似乎能让听众将那一幅幅画面尽收眼底,精彩绝伦。最后第三乐章《风和海的对话》翩翩而至,这一部分开始时,定音鼓的震音刻画出远方激动、飘浮着的雷声。之后,音乐描写了海风吹到海面,引起阵阵骚乱的潮声,犹如风和海的对话。就像一本小说进展到白热化的情节一样,乐曲迎来了真正的高潮,海面的平静终被打破,天气急转直下骤然恶化,暴风雨肆虐而至,千变万化的旋律突出了风和海的矛盾冲突,使整个乐章高潮迭起,此起彼伏,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听过后内心的震撼让我觉得,这部作品描绘出的这幅引人入胜的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实在叫人惊叹,真正听懂其意境的人都会明白,德彪西带我们领略的是真正的大海。

2、《牧神午后》

《牧神午后》是一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是德彪西以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为蓝本,作出的一首音乐诗篇,又是一幅巧妙运用色彩和光线变化、笔触鲜丽动人的印象派画卷。各种乐器都被调配出温柔的、梦幻般的音色,组合成一片颤动着的音响涟漪。旋律中的和声效果尤为突出,使得音乐的明暗和疏密都具有千姿百态的娇柔和美感,鲜活的、清新的和声气氛中蕴藏着细腻敏感的情思,使音乐好像被赋予了一种奇妙的渗透力。这音乐又好像把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结合在一起,散发着一种把梦幻气息和感官享受揉合起来的丰盈之美。这整段乐曲只为描述一个如梦般的故事,即诗歌《牧神午后》,大意是通过牧神的独白,描述一幅幻想的神秘画面。在一个懊热而倦怠的夏日午后,牧神在森林里醒来,脑子里恍惚记得自己遇见了两个美丽的山林女神,她们洁白如雪、光彩照人。他狂热地把她们拥人怀中,可是她们不敢接受他的这种冲动的求爱,拒绝了他的拥抱。这好像是一场幻梦,又仿佛是确实的经历——是幻是真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森林里越来越暖和,牧神的头脑昏昏沉沉,也许这终究只是他脑子里离去了的幻影。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再结合乐曲一同欣赏,曲调间的起承转合,乐器与乐器间的交相辉映,似乎一切就都显得如此恰如其分了。总而言之,在这部作品中,德彪西让不同乐器各自的音色和性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是德彪西将印象主义艺术特征与象征主义特征运用到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典范。

三、总结

德彪西是一位与众不同的音乐家,他的作品不同于我们以往的认知,他的音乐是感性的语言,以色彩触动众人,带给人们无限联想,并激起心灵深处的共鸣,是完全不同于冷酷生硬和理智的艺术。我曾经很认真的听过几首德彪西创作的交响乐,发现这些音乐的风格果然不能用常识去欣赏,就像我们欣赏梵高的画作一样,印象派这种流派单凭表面上的视觉和听觉根本捕捉不到作者心中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去猜测联系。初初接触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恕我愚钝,几首乐曲欣赏下来,我始终觉得晦涩难懂,于是又去搜寻了很多他人的赏析,再结合起来欣赏才有了瞬间恍然大悟的感觉,虽然听过很多西方音乐,但我现在觉得,德彪西的音乐带给我的是绝无仅有的震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