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秦始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精品课件: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2.巩固统一 (1)奠 定 疆 域 : 北击 __象郡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
家的基本疆域。 (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__小__篆____为统一的文字。 (3)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4)水陆交通:修筑以__咸__阳___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1.建立集权 (1)皇帝制度:自称__始__皇__帝____,集大权于一身。 (2)三公九卿制
官职
职责
三者关系
_丞__相___ 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三者之间互
太尉 武官之长,管军事
不统属,都
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负责_监__督__百官 对皇帝负责
(3)郡县制: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避免国家重新分裂。
主题二 全面评价秦始皇
【史料探究】 史料一 毛泽东说“我是赞成秦始皇的”,“秦始皇是厚 今薄古的专家”,“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 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史料二 秦之毒天下而亡,阿房也,骊山也,行游无度而 诛杀不惩也。……秦得天下于力战,民未休息,而筑戌之 役暴兴,则民怨起。 ——王夫之《读通鉴论》第五卷
三、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
(1)焚书: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__医__学___、占 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焚毁。 (2) 坑 儒 : 因 为 一 些 儒 生 批 评 秦 始 皇 滥 施 刑 罚 , 秦 始 皇 将 460名儒士活埋。
2.修筑长城 (1)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南下。 (2) 修 建 : 把 秦 、 赵 、 燕 三 国 长 城 连 接 扩 建 , 形 成 西 起 临 洮,东到__辽__东____的万里长城。 (3)影响: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对安定北方边郡、抵御北 方游牧民族侵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 伟大象征。
选修四·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
德才高中历史组·选修四·第1单元·第4课 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捍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完成用时:40分钟 使用时间:2013年12月11日 班级: 姓名: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课标要求】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原因。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3、体会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英雄气魄,学习其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教学难点】评价秦始皇。
一、并吞六国【探究一】阅读教材P16第一目归纳: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可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1、统一的历史条件 (1)时代的要求:(2)秦国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2.统一的过程:统一中国过程:(前230—前221年)嬴政运筹帷幄,挥师东进,相继兼并 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二、“百代犹得秦政法”【探究二】阅读P17—19页,分析概括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有何积极作用?三、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探究三】请你结合教材和你所拥有的知识评价一下的秦始皇。
【学法指导】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 1、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2、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3、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四、知识构建【课堂练习】1.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世代相传,巩固“家天下”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皇帝独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 2、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三公”,其中御使大夫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执掌群臣奏章B.下达皇帝诏令C.裁决中央和地方政事D.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选修四秦始皇
2、急建长城: 伟大建筑 暴政见证
五年 40多万民工
临洮
精品课件
全长一万多华里
辽东
3、大兴土木: 阿房宫、骊山陵
140多万人/年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 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 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 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C
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 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 未受斥责。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 负责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的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 等良马。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影响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促进文化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交通发展
奠定基本疆域
第四幕、穷途末路(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
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已 经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给秦始皇写了一 封奏疏,要求进行焚书。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 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 敢再违抗命令,议论政事的人一律处死。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 书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数史书之外,其他的最后只留下了关于农业、卜 筮和医药的书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全国进行焚书,这是对 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
战国七雄
精品课件
秦 咸阳
精品课件
统一六国:
1)先灭弱韩:前230年 2)离间灭赵:前228年 3)水灌灭魏:前225年 4)王翦灭楚:前223年 5)北灭燕国:前222年 6)完胜灭齐:前221年
选修4-1-1 秦始皇
历史背景 (时代要求、历史发展趋势)
评价的依据
历史影响
人物作为
时代性
评价的标准 将历史人物置于他所 处的历史环境中予以 评价,根据历史人物 所处的时代条件衡量 是非功过。
辩证性
评价的方法 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还要 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在评价中要做到史论结 合、两点论、重点论。
二、仁义不施,暴政亡国
统一后的历史任务: 巩固统一,稳定社会,发展经济 大兴土木 ——破坏了生产 (长城、阿房宫、兵马俑、骊山大墓) 秦始皇的作为: 赋役沉重、严刑苛法 ——激化了矛盾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
造成的影响: 引发秦末农民起义,二世而亡。(之后经历了四年楚汉战争。)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西汉】贾谊《过秦论》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唐】许 浑《途经秦始皇墓》 “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周王道穷也,其 势必变而为秦,举前代之文制,一切铲除之,而独持之以法。西汉之治,简严近 古,实赖秦之驱除也。惜乎扶苏仁懦,胡亥稚蒙,奸宄内发,六国余孽尚存。因天 下之怨,而以秦为招,再传而蹙,此始皇之不幸也。” ——【明】张居正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 圣是魔,未可轻议。” ——【明】李贽《藏书》
经济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思想 文化
一、雄才大略,一统天下
政治 分封制瓦解,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 战国历史发展趋势: 统一条件成熟 经济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奠定统一基础。 思想 久经战乱,人心思定。 继承和发展商鞅变法的成果。 广泛吸引各国人才。 远交近攻 先弱后强 两翼中间 ①先灭弱韩 前230年 ②离间灭赵 ③水灌灭魏 ④王翦灭楚 ⑤北灭姬燕 ⑥完胜灭齐 前221年
选修四专题一_千秋功过秦始皇
徭役繁重
• 秦朝要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这样国 家可以按照户数多收赋税。
【赋税繁重】
• 秦朝奉行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主 张轻刑重罚,人民动不动就触犯了法律, 特别是当时的野蛮的肉刑制度,常将犯 人的脚砍断,造成大量的残废人。
【严刑峻法】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专制。
暴政
如何评价秦始皇?
★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
2.秦王统一六国进程 (时间:前230—前 221年 定都:咸阳 策略:远交近攻)
燕 赵
秦
齐
魏 楚
韩
4.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意义
· 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建立了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 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了民心;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 秦 始皇建 立中央 集权制 度和巩 固国家 统一的 主要措 施。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千秋功过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皇
【学习要求】: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时代背景、 经过和意义。 2.简述秦始皇建立专制集权国家的主 要史实。[重点] 3. 简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采取的主要措施。 [重点] 4.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难点]
一、统一六国
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为 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战乱频繁,人民 渴望统一。民族融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 势。 (3)秦王嬴政非凡的胆识,过人的谋略和判断力, 善于使用人才,锐意进取。
中央 集权 三公九卿制度 制度 地方:郡县制度
皇帝制度
文化:统一文字
巩固国 家统一 的主要 措施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交通: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 渠等。 军事:北击匈幻奴,筑万里长城; 南征百 越 这些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有何影响?
历史选修第四课 秦始皇
(1)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原因) 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原因) 必然性: 必然性: 统一是春秋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秦国具备统一的实力 ) 可能性: 可能性:
——商鞅变法使秦国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商鞅变法使秦国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2)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 )
2、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作为通行全国的 、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 标准文字是
A.楷书 . B.小篆 . C.大篆 . D.隶书 .
B
课堂练习
C
3、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 、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 不可能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 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 202年某月某日 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 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 228年某月日 受斥责。 受斥责。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负责 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 218年某月 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的一块封地。 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的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 公元前219年 219 马。
1、统一中国——重大历史贡献 统一中国——重大历史贡献 —— 2、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 3、巩固国家统一和政权,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国家统一和政权,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高瞻远瞩,雄才大略 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高瞻远瞩,
①、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下令“使黔首自实田” 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下令“使黔首自实田” ——下令 ③、奖励移民垦荒 ④、统一货币 ⑤、统一度量衡 ②、鼓励耕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1知识拓展:秦始皇简介
秦始皇简介秦始皇即嬴政(前259~前210年),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
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
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开始亲政,时年22岁。
他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接着任用尉缭、李斯等人,派大将王翦等人进行统一战争。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他在十年之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四海统一。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
在法律上,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
他下令销毁民间兵器,将山东六国贵族迁移到关中,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统一全国币制。
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实行“车同轨”,修建驰道,直道等各种道路,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
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儒学诸书,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
秦始皇又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第五次出巡途中,在返回咸阳的路上病死于沙丘(在今河北邢台)。
秦始皇末年,其版图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
选修四秦始皇
你怎样评价秦始皇?
想一想 说一说
有人说秦始 皇是千古一帝, 有人说秦始皇是 暴君,对这个问 题你有什么看法?
如何评价秦始皇?
材料: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全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 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 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 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 狗”。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 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请完成:
D
D
1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 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 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 无辅,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 闻也。”此大臣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皇帝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1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 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 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据此, 秦汉实行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监察制度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注意点): (1)标准: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是否符合人民愿望和国家统一。
(2)原则:
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客观)下,进行具体 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 观),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方法:
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 点(两点论);看主流,全面客观评价其功过。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 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 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 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选修四专题一1“千古一帝”秦始皇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李白 《古风· 其三》
• “千古一帝” (李贽《藏书· 卷二目录》) • “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 (章太炎《秦政记》)
•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 下始”
儿时历大难 少年成帝王
主意已定,吕不韦便付诸 行动了。他拿出了1000金作为本钱, 其中的500金送给子楚,让他广交 朋友,500金则用来购买奇珍异宝, 然后带着去了秦国。华阳夫人接受 了吕不韦替子楚交给她的礼物,又 听说了子楚对她和安国君的态度, 便对子楚有了好感。 于是,华阳 夫人便利用安国君的宠爱,说服他 立子楚为继承人。 • 事情办成了,子楚的处境 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国 君和华阳夫人给了子楚足够的钱财, 还让吕不韦做他的师长,扶助子楚。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 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毛泽东《读〈封建论〉呈郭老》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
还是老吕 够朋 友
儿时历大难 少年成帝王
• 为了更好地笼络子楚,吕不韦还给 子楚送去一个擅长歌舞的美女,因 为是在赵国的都城,所以历史上称 她为赵姬。后来,赵姬给子楚生下 一子,这就是秦始皇。开始他姓赵, 因为出生在赵国。因为是生在正月, 所以名字叫正,后来就改为政。等 到回到了秦国,才改成了国姓嬴。 • 秦始皇刚出生,秦国和赵国便由盟 友变成了敌人。第二年,赵国在秦 国围攻时想杀死子楚,结果子楚在 吕不韦的帮助下,重金贿赂了守城 门的官员,逃出了邯郸城。秦始皇 和母亲在外祖母家的掩护下,逃过 了杀身之祸。
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
历 史 人 物 评 价 专 题
政 治 上 经 济 上 文 化 上 军 事 上
评价秦始皇 史 实 评 价
顺应了历史潮流, 顺应了历史潮流,结束了 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 合广大人民的和平愿望。 合广大人民的和平愿望。 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 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在我 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巩固了统一, 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 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我国以后文化发展和维 护国家的统一, 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 影响。 影响。 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后世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对后世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第1课 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 个皇帝 秦始皇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 知识与能力: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 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 过程与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雄才伟略,领略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 雄才伟略,领略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
类别 军事 上 政治 上 经济 上 思想 文化 上
主要表现(肯定) 主要表现(肯定)
否定
统一六国,征百越、击匈奴; 统一六国,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杀戮众多 兵役繁重 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中 严刑峻法 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央官制、郡县制等) 央官制、郡县制等) 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赋税、 赋税、 徭役沉重 焚书坑儒
【人教版】选修四: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材料解析(含答案)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统一六国1.商鞅变法〔材料一〕卫鞅①亡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黥③劓④其傅⑤。
期年⑥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解读】《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史事和游士论辩、权谋的资料汇编,以国别区分,共三十三篇,计东周、西周各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赵、魏各四篇,韩、燕各三篇,宋、卫合为一篇,中山一篇。
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常书》、《修书》诸名,后经西汉刘向编次整理,因其内容多为战国游士策谋,故命为今名。
《秦策》共分五篇,《秦策一》居全书第三卷。
商鞅变法是秦国走向强盛的转折点,此段材料说明:①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公平无私。
②商鞅变法成效显著,使国内治安清明,国外诸侯畏惧。
③其缺陷是国内严刑峻法,苛刻少德治,国外以势压人,未能以德服之。
【注释】①卫鞅:公孙氏,名鞅。
战国时卫国人,故亦称卫鞅。
后来由于封地为商,又称商鞅、商君。
②亡:逃亡。
③黥(qíng):也叫“墨刑”,用刀刺刻犯人面额,再涂上墨。
④劓(yì):古代割掉鼻子的刑罚。
⑤傅:指太子的师傅。
⑥期(jī)年:一周年。
〔材料二〕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①于农,国大、民众,不淫②于言,则民朴壹③。
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
不可巧取,则奸不生。
──[战国]商鞅《商君书·农战》〔材料三〕故为国之数④,务在垦草⑤;用兵之道,务在壹赏。
私利塞于外⑥,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战国]商鞅《商君书·算地》〔材料四〕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壹于战。
故圣人之治也,多禁以止能,任力以穷诈。
两者偏⑦用,则境内之民壹;壹则农,农则朴,朴则安居而恶出。
──[战国]商鞅《商君书·算地》【解读】《商君书》,又名《商君》、《商子》,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撰,是先秦法家的重要著作。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件:1.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7-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 皇帝秦始皇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二三
2.巩固边疆
征服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北击匈奴,奠定了
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5-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 皇帝秦始皇
一二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1.加强中央集权 (1)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自称始皇帝,将大权集于一身;设置丞 相(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武官之长,管军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督百官),三者之间互 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2)为管理辽阔的疆土和臣民,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
-9-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 皇帝秦始皇
一二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2)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和兵役: ①修筑长城:在北击匈奴的同时,下令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 连接扩建,造成民夫大量死亡。 ②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等其他 徭役,导致民怨沸腾。 2.影响 秦始皇的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使秦朝很快灭亡。
-3-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 皇帝秦始皇
一二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秦统一六国 1.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西周开始分封,到春秋末年,经过诸侯间的争霸战争, 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到战国时期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 深度点拨 诸侯间的争霸战争是残酷的,它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 担,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但是在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 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秦的统一提供了前提。
选修4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穷兵黩武,兵役繁重 大兴土木,徭役无度 加紧盘剥,赋税沉重 严刑峻法,囚徒无数
激化阶级矛盾 引发农民起义 秦朝短命而亡
课堂讨论:
有的学者称秦始皇为“千古 一帝”,有的学者则认为秦 始皇是暴君。你认为应当如 何评价秦始皇。
社会大变革
促进民族融合 商鞅变法
秦统一的 历史原因
韩非子的理论
课堂讨论:
秦国统一六国的因素有哪些?
1、根本原因: 顺应了统一的历史趋势 2、社会基础: 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和地区
之间联系加强
3、人民要求: 战争带来沉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4、秦国自身: 商鞅变法最彻底,实力最强 5、秦王嬴政: 雄才大略,正确的统一方略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文化方面
政治方面: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确定皇帝称号,皇权至高无上
在中央
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在地方
废除分封制, 相
太 三公 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九卿
内 史
地方建立郡县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 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 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 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 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 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始皇曰:“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 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 皇帝秦始皇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2、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 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学课件
骊山陵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
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
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
势,钩心斗角······
——
三、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 ——钳制了思想、破坏了文化 2、急建长城 ——伟大建筑、暴政见证 3、大兴土木 4、刑法严酷
5、赋税沉重
●“……自上古以来不尝有, 五帝所不及” ------秦朝人
●“无道”,“视杀人为狗彘” -------晋朝人
(前259---前207)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
●“始皇出世,……,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
秦始皇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⑴功: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思想 统一文字——小篆; 文化 统一思想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
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
有利于统一和文 化交流 促进经济交流
促进交通发展 巩固统一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基本疆域
勤政与暴行
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是具 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他高瞻远瞩、雄 才大略,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 韧与执著。但在他的性格与举止中也有刚愎、 偏执、暴虐的一面。他从事的征战和兴建的 工程多数具有深远的进步意义,但却征调太 急 ,赋税过重,刑法严酷,给百姓带来了沉 重的负担和苦难。他相信人终有一死,却又 耗费巨资寻药求仙。
有利于统一和文 化交流 促进经济交流
促进交通发展 巩固统一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高三历史选修4_史料解读:千秋功过秦始皇
千秋功过秦始皇秦统一六国1.商鞅变法〔材料一〕卫鞅①亡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黥③劓④其傅⑤。
期年⑥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解读】《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史事和游士论辩、权谋的资料汇编,以国别区分,共三十三篇,计东周、西周各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赵、魏各四篇,韩、燕各三篇,宋、卫合为一篇,中山一篇。
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常书》、《修书》诸名,后经西汉刘向编次整理,因其内容多为战国游士策谋,故命为今名。
《秦策》共分五篇,《秦策一》居全书第三卷。
商鞅变法是秦国走向强盛的转折点,此段材料说明:①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公平无私。
②商鞅变法成效显著,使国内治安清明,国外诸侯畏惧。
③其缺陷是国内严刑峻法,苛刻少德治,国外以势压人,未能以德服之。
【注释】①卫鞅:公孙氏,名鞅。
战国时卫国人,故亦称卫鞅。
后来由于封地为商,又称商鞅、商君。
②亡:逃亡。
③黥(qíng):也叫“墨刑”,用刀刺刻犯人面额,再涂上墨。
④劓(yì):古代割掉鼻子的刑罚。
⑤傅:指太子的师傅。
⑥期(jī)年:一周年。
〔材料二〕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①于农,国大、民众,不淫②于言,则民朴壹③。
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
不可巧取,则奸不生。
──[战国]商鞅《商君书·农战》〔材料三〕故为国之数④,务在垦草⑤;用兵之道,务在壹赏。
私利塞于外⑥,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战国]商鞅《商君书·算地》〔材料四〕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壹于战。
故圣人之治也,多禁以止能,任力以穷诈。
两者偏⑦用,则境内之民壹;壹则农,农则朴,朴则安居而恶出。
──[战国]商鞅《商君书·算地》【解读】《商君书》,又名《商君》、《商子》,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撰,是先秦法家的重要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历史选修四导学案
课题千秋功过秦始皇编号01
主备人审核人高二历史集备组使用人----------
【学习目标】1.能说出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2.学会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问题导学】1、阅读课本第一目,请你总结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1)、根本原因:顺应了统一的历史趋势
(2)、社会基础: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
(3)、人民要求:战争带来沉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4)、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实力最强
(5)、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广揽人才,制定统一方略)
2、读课文5—6页,说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包括哪三大制度?
为什么说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4、你觉得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
(1)、是杰出的政治家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通过统一战争,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灵渠,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达标检测】A级检测
1.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D )A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 削弱地方权力 C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 防止大臣专权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D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3.下列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4.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D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5.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C )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D.地方推荐
6.在今天的这些城市中,不在古代秦帝国的疆域版图之内的是:( B )
A.广州B.三亚C.北京D.深圳
7.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写的是:(C )A.秦孝公B.李世民C.嬴政D.成吉思汗
8.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C )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负责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的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B级检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1)材料一颂扬了秦始皇什么业绩?此业绩的完成意义何在?诗中刻画了秦始皇怎样的形象?请你根据诗意用三个以上的成语来形容。
颂扬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虎视眈眈、雄心勃勃、威风凛凛、雄才伟略、英明果断、君临天下、一统天下
材料二:《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贾谊《过秦论》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秦修筑长城的背景、目的、方法原则、大致走向和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
背景:兼并六国、统一天下。
目的:守藩篱,防止胡人南下。
方法原则:因地形,用险制塞。
大致走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作用:长城和蒙恬所率领的边防军相匹配,形成了有效的国防体系,并作为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象征留存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秦始皇除修筑北方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外,还修筑了对知识分子的防御工程。
你知道这个防御工程是什么吗?秦始皇采取此措施的目的何在?这两大防御工程有没有实现秦始皇“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理想?为什么?
焚书坑儒目的: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
没有。
因为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是秦“暴政”的主要表现。
长城修筑征发了大量的劳力,致使许多百姓家破人亡,难以生计。
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在经历短促的十几年后,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