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社会 主义 2016课标Ⅲ,21 核心 2015课标Ⅰ,20 价值
4考 结合具体事例考查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
及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
体系 2016课标Ⅰ,39(1)
领导权的原因和措施。
最新考纲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C.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随堂练习 P 172
5.(2014山东文综,30,4分)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 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 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 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 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 )
随堂练习 P 172
4.(2018天津文综,8,4分)“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组 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 睛看中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 中国故事。截至2017年已举办七届,来自美国、英国等 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年受邀参加。举办这一活动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考点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走向重振 的重要转折点。
2、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 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 内涵 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第四页,共32页。
思考:为什么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 走上复兴之路?
【提示】 ①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 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尊重本民族 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实现中华文化的 复兴,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所以,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必须树立文 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完全抛弃本民族文化,“全 盘西化”论,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 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待传统文化,既要批判继承, 又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 神,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否则文化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所以“文化复 古主义”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第十二页,共32页。
【破题思路】 1.定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 2.抓关键: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析选项:选 D。历史已经证明: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 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A、B 不能选。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 糟粕,不能全面继承,C 错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所以,应选 D。
第十六页,共32页。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_发__展___前__途__充满信心、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_发___展__(_fā_z_h_ǎ充n)满道信路心、对社会主义_文___化__(w__é_n_h目uà标)强充国满信心。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___中__国__特__色___社__会__主__义__(_s_h_è_h_uìzh __体___系__武___装__头___脑__、___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016版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016版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3)要求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 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化理解] ┄┄┄┄┄┄┄┄┄┄┄┄┄┄┄┄┄┄┄┄┄┄┄┄┄┄
1.正确理解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特”在哪里
这是一条先进文 着重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化的发展道路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
这是一条科学发 的总体布局当中通盘考虑,同时把科学发展
展道路
观的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
各个环节
这是一条凝魂 不仅注重文化之“魂”,体现内在价值,更注
聚气、强基固 重这个“魂”如何传播到广大的受众当中,传
本之路
播的路径、方式、载体需要有机统一起来
这是一条以人 为本之路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 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就是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 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发展依靠人民群众, 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是一条改革 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
创新之路
俱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2.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 神文化需求。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预习交流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否是一回事? 提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 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 事业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
①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研机构 ②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③坚持思想文化多样化,允许各
种思想文化传播 ④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①②④均是我 国目前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具体措施。③中允许各种思想文化传播的说 法是不确切的,故选B项。 答案:B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预习交流1
2014年12月18日上午,2014年度“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新项目”执行情况
评估会在南京建邺区召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 新生事物,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从广泛开展全国道德模 范的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到全面推进志愿服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由表及里,深入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为党 和国家战胜各种困难风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 贡献。
第2课时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 程 标 准 学 习 要 点
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 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 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如何做)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拓展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 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 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⑥ 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 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
调发展。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 ) 提示: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明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知 道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明确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 重要转折点。 ( ✕ ) 提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 点。

高中政治 第4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第9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2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

高中政治 第4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第9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2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堂达标验收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堂达标验收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堂达标验收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选择题1.目前,中国游客正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中坚力量.但随着中国公民旅游人数的增长,一些公民在异国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因此,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应当( B )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B.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C.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解析] 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性质、作用等要作具体分析,A说法错误。

C与材料无关。

D说法错误,改造和剔除落后文化;坚持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B正确且符合题意.2.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努力增加文化投入,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支持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单位( D )①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②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风尚③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故排除①。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5.教材P99“探究问题”
提示: 比如第一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分别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 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
和文化自信吗?
提示:此观点是片面的。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 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教材P95“探究问题”
提示:(1)对待西方文化,应该看到先进文化的开放性,要面向世界,吸收
与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还要警惕与抵制西方文化中的腐朽思想,坚 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总之,既要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要抵 制“全盘西化”。 (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看到先进文化的继承性,要善于“取其精华、
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现实要求: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 性质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先进性决
血。Biblioteka 重点难点突破突破点1 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从三个方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指导思想 时代特征 根本性质 马克思主义 三个“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
(1)历史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设计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学生明确,在近代中国,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知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明确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引领我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能够自觉坚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落实策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

课堂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创设适当的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

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发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

整节课都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路。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案例导入(课件展示材料)在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如何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中国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材料一:全盘西化论:该思潮最早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人物是胡适、陈序经等人。

它认为百事不如人,物质不如人,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材料二: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

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精品教学课件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 化。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优秀传 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 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 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 义的文化思想。从此,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 文化自信带领人民走向文化自强,创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 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我们要坚持 不忘本来 、 吸收外来 、 面向未来 。通 过综合创新,形成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
1.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广大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 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 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创作源泉。
4.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并形成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 A )
①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②要求我们必须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③要求我们必须借鉴人类文化的一切成果
④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行中实现文
化进步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具有深厚的革命文化内涵。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继承了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元素的基因,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的重要源头。
(3)具有深厚的先进文化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文化创新,在 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灵魂,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业分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业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说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③可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能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①③④正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项。

②观点错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答案】 D2.2015年12月8日,宁波市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鄞州区龙观乡举行。

会议强调,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培育文明乡风,塑造优良家风,筑牢精神家园,让文明正气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

这是因为( )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才能全面兴盛③精神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引领社会思潮④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①②正确指出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入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③排除。

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④排除。

【答案】 D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这是(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①②符合题意。

【推荐下载】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推荐下载】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键入文字]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点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初中频道给大家整理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核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依据)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②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③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说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③可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能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①③④正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项。

②观点错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答案】 D2.2015年12月8日,宁波市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鄞州区龙观乡举行。

会议强调,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培育文明乡风,塑造优良家风,筑牢精神家园,让文明正气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

这是因为( )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才能全面兴盛③精神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引领社会思潮④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①②正确指出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入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③排除。

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④排除。

【答案】 D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这是(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①②符合题意。

③因果倒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④不选。

【答案】 A4.2015年12月3日,李克强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这是因为( )①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性地位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③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人才不是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③观点错误,排除。

【答案】 B5.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国家科学技术奖是一面旗帜,展示的是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营造的是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褒扬先进的氛围。

” 这是因为,科学技术( )①是第一生产力②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②正确指出了科学技术的作用,符合题意。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观点错误。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④观点错误。

【答案】 A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________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 )A.发展文化产业B.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C.繁荣文化市场D.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解析】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故B符合题意。

【答案】 B7.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下列不属于该类活动的是( )A.参加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活动B.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C.举行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D.公民参与村委会、居委会组成人员的选举活动【解析】A、B、C都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排除。

D是政治活动,符合题意。

【答案】 D8.2015年10月26日,上海市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市委宣传部举行。

会议强调,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搬到网上,将网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渠道。

要坚持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管网,弘扬网上主旋律、唱响网上正气歌、激发网上正能量。

作为当代青年网民应( )①投身于我国网络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②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③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④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是对政府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答案】 A9.2015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情况汇报,谋划今后五年教育改革发展。

李克强指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必须在保障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上下大功夫。

要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特别要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能力建设,使更多孩子能受到良好基础教育。

请你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

【解析】该题以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为主线,围绕为什么要发展教育,考查学生对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不同角度回答其原因。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教育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大力发展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能力提升]10.2015年4月1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焦作市见义勇为好人郝茂盛、助人为乐好人马红霞、孝老爱亲好人杨保山成为候选人,接受网民评议和投票。

我们要在全社会宣传这些好人的先进事迹。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样做( )①有利于在全社会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②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能够在全社会彻底消除落后文化的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在全社会宣传这些好人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在全社会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④中“彻底消除落后文化的影响”是错误的,排除。

【答案】 A11.2015年4月9日至12日,第12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博览会上近170家单位参展。

除了全面展示上海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和建设成果外,还安排了不同主题的教育高峰论坛和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现场活动。

本次教博会期间将举行5场高规格的教育高峰论坛,主题皆为教育热点和重点。

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

题目问的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而②④都属于发展教育的措施,故排除。

【答案】 C12.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主要围绕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观看演出、参加文体活动和免费使用公共文化设施等提出了具体的项目、内容和指导标准,明确了服务范围、程度和质量要求。

免费使用公共文化设施( )①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经济价值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③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保障我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免费使用公共文化设施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免费使用公共文化设施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文化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①说法错误;公共文化设施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13.2015年江苏省启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将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

开展这些活动是因为( ) A.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B.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C.精神文明创建可以培育文明风尚D.这些活动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解析】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重要手段,故A排除。

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通过参与实践和教育活动形成的,而不是自发形成的,故B排除。

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故D排除。

【答案】 C14.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关于简政放权的内容给人印象深刻。

材料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文化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从大量的具体活动中摆脱出来,向市场和社会放权,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在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是不同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这个领域,政府发挥的作用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要持续增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相关文化行政部门怎样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盛宴?【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措施类题目,措施的行为主体是相关文化行政部门,要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盛宴,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答案】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③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