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侧钻水平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我国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平井钻井技术成为最重要的钻井技术之一。
水平井技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40年代付诸实施,80年代相继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得到广泛工业化应用,并由此形成一股研究、应用水平井技术的高潮。
如今,水平井钻井技术已日趋完善,由单个水平井向整体井组开发转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水平井各项配套技术,与欠平衡等钻井技术、多分支等完井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多样化的水平井技术。
关键词:钻井水平井发展一、引言近年来,水平井钻完井总数几乎成指数增长,全世界的水平井井数为4.5万口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69个国家,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占88.4%。
在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在多个油田得以迅速发展,其油藏有低压低渗透砂岩油藏、稠油油藏、火山喷发岩油藏、不整合屋脊式砂岩油藏等多种类型,石油剩余资源和低渗、超薄、稠油和超稠油等特殊经济边际油藏开发的低本高效,是水平井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智能化钻井系统是自动化钻井的核心,是多种高新技术和产品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其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可望在21世纪前半叶实现,随着钻井过程中工具位置、状态、流体水力参数、地层特征参数的实时测试、传输、分析和控制指令的反馈、执行再修正、钻井信息日益数字化,越来越脱离了人的经验性影响和控制,钻进过程逐步变成一个可用数字描述的确定性过程。
当前出现和正在发展的三维成像技术就是钻井信息数字化的一个典型例证。
自水平井技术获得进展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专业分工和作业中的合作,现在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测试工具开发和应用,多分支井完井管柱系统开发,都体现了专业服务公司和作业者之间的专业分工和作业合作趋势。
这种趋势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总的来说,21世纪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向自动化、智能化、轻便化和经济化方向发展。
定向井技术是当今世界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最先进的钻井技术之一。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孔隙度较低、渗透率较小的岩石层,其开发难度较大。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一、水平井钻井技术低渗透油田的油层孔隙度小、渗透性差,导致采收率低。
为了提高采收率,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通过水平井的水平段在油层中穿行,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采收率。
二、人工改造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通常采用人工改造技术,通过开采取方式改造油层来提高采收率。
人工改造技术包括水逼技术、深部压裂技术、人工采油技术等。
水逼技术主要是将大量的注水注入油层,推动储层的油向井口移动。
深部压裂技术则是在油层中注入高压水泥石油吉沙公司等物质,将孔隙度小的岩石层破裂,增加渗透率,提高采收率。
人工采油技术则是通过钻井、热采、化学溶解等方式提高采收率。
三、增强驱移技术增强驱移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注水方案中添加适当的助驱剂,以改善原有的驱油机理,从而增加油藏产能和采收率。
常用的增强驱移技术包括热水驱、稠油驱和聚合物驱。
四、提高采收率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包括常规测量技术和先进采油技术。
常规测量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技术、测井技术以及井下注水及采油监测技术。
先进采油技术包括热采、化学驱以及聚合物驱。
总之,低渗透油田开发需要很多技术手段的支持。
水平井钻井技术、人工改造技术、增强驱移技术和提高采收率技术都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效果将会被进一步提升。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通常小于0.1 mD)的油田,储量大,但开发难度较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难题之一。
传统的油田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往往效果不佳,研究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丰富石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渗透油田的特点1.储层渗透率低,水驱能力差2.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3.目前技术手段难以实现有效开发二、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现状1.常规采油技术:包括常规油井开发、水驱开采、压裂等2.非常规采油技术:CO2驱替、聚合物驱替等3.先进采油技术:水平井、多级压裂、水力压裂等三、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方向1. 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储层改造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化学驱油、物理方法改造储层,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和油水驱能力。
目前,聚合物驱替技术、CO2驱替技术等储层改造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聚合物驱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成本高、渗透率难以提高等问题,储层改造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井网优化配置技术是指通过对油田井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井网布置密度、井网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调整,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3. 先进开采技术研究先进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水平井开采技术、多级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但需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如何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技术效率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四、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题: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例如储层改造技术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的井网结构优化方面的难题等。
2. 资金投入: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市场上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投资回报机制,这也是制约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藏,由于其储层特性的限制,常常导致产量低下。
为了充分挖掘低渗透油藏的潜力,提高其产量,石油工程技术中涌现出了一系列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一、水驱技术水驱技术是低渗透油藏常用的一种开发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注入大量的水来增加油层的压力,从而推动油藏中的油向井口运移,提高产能。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水驱前进、水驱替代和水驱后驱等方法。
二、化学驱技术化学驱技术是通过注入一定的驱油剂,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改善油水相渗透能力差异,提高采收率。
具体的化学驱油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复合驱等。
化学驱技术适用于常规石油、稠油和凝析油等不同类型的低渗透油藏。
三、致密油开发技术致密油是一种渗透率极低的油,其开发技术相对较为复杂。
在致密油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和CO2驱等技术。
水平井可以提高油井的接触面积,增加产能;水力压裂是通过注入高压水来破碎岩石,改善油层渗透性;CO2驱是注入二氧化碳,以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特性,提高采收率。
四、增注技术增注技术是通过注入一些辅助物质,改善油藏的物理状态和流动特性,从而提高产能。
常见的增注技术包括聚合物、凝胶和微生物驱油等。
五、人工举升技术人工举升技术是通过电泵、柱塞泵、气引泵等设备将地下的油液举到井口,提高产能。
人工举升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油藏中的液相油和重质油。
六、辅助热采技术辅助热采技术是通过注入热流体(如蒸汽、热水和热气等)来增加油藏温度,从而减小油的黏度,提高流动性,增加采收率。
这种技术适用于重质油、高粘度油和特殊油藏等。
七、提高油井效率技术提高油井效率技术是通过完善油井工艺和控制管理,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产能。
常见的提高油井效率技术包括增加井网密度、人工开孔、改造生产工艺和增加注采比等。
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是提高低渗透油藏产能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油藏特性和开发阶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采收率,并实现可持续的油田开发与生产。
侧钻水平井半程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课件
4) 为进一步保护元件 膨胀后不受管内压力 变化影响,蹩压后放 压,管内压力降低, 锁紧阀永久关闭。
芯轴(一段套管) 挠性钢肋状加固件
密封元件
可膨胀固定钢套筒
可膨胀固定钢套筒
膨胀前外径尺寸
弹性橡皮套
套管外封隔器设有一系列保护装置,在过早或过
量膨胀时起保护作用。阀环上配置两个可供选用的断 挠性钢加固硫化橡胶 开杆,在管内液体通过芯轴并由注水泥胶塞切断断开
半程固井完井工具
管外封隔器是一种水力膨胀式封隔器,由中心管、密封环、橡胶筒及阀环等构成, 结构见下图。中心管为一根短套管,内径与套管内径相同,可与套管柱直接连接。 胶筒是一种承受高压的可膨胀密封元件,由内胶筒及硫化在骨架上的外胶筒组成。 外胶筒两端有可变形的金属支撑环,用于加强胶筒承压能力。阀环由一只锁紧阀、 两只单流阀及阀环体构成。阀环体中间有一只断裂杆套。三只阀按串联排列,用阀 槽沟通。,断开杆被切断后,管内高压液体经过断裂杆处通口依次经过锁紧阀、单 流阀、阀槽进入内外胶筒之间的环形空间,胶筒膨胀,封隔器随即座封。
膨胀机理
来自膨胀部件
向膨胀部件
断开杆(选用) 滤网
限压阀
1) 开始放入时,锁紧 2) 套管下完后,管内
阀由安全销锁紧关闭, 蹩压,压力达到预定
克服下套管时管内压 界限时,安全销切断,
力。
管内液体通过锁紧阀
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
contents •引言•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概述•水平井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方案优化•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结论与建议•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案例分析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低渗透气藏在我国天然气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其储层物性较差,开发难度大,需要采用水平井等先进技术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目前,对于低渗透气藏的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尚不充分,缺乏定量分析方法和相关指标体系,导致开发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因此,开展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优化开发方案、提高投资效益和降低开发风险提供指导。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低渗透气藏特点03水平井技术的适用范围水平井开发技术简介01水平井技术定义02水平井技术的优势技术经济界限研究的重要性控制开发成本通过技术经济界限研究,可以找出最适合的钻井方案和生产方案,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指导未来开发通过技术经济界限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开发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从而指导未来的开发规划和决策。
提高开发效益开发方案和技术路线,从而提高开发效益。
基于给定的地质储量和工程条件,预测不同开发方案的经济效益,选择最优方案。
动态分析法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预测未来现金流,计算开发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指标。
静态分析法技术经济界限研究方法VS不同渗透率和储层深度的影响水平井长度和钻井液的影响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优化目标提高低渗透气藏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约束条件资源储量、地质条件、技术水平、经济因素等。
方案优化与对比分析水平井设计优化包括井眼轨迹优化、水平段长度优化、钻井液体系优化等。
压裂技术优化针对低渗透气藏特点,采用多段压裂、水力喷射压裂等技术。
增产措施优化采用综合酸化、二氧化碳吞吐等措施提高单井产能。
方案对比分析通过对不同方案的开发效果、成本投入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侧钻水平井工艺技术
安装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套管的强度和密封性。
射孔和测试是完井技术的关键环节,它们需要考虑到地层条件、油气性 质和开采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油气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04 侧钻水平井的优缺点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需要利用定向钻井技 术和随钻测量技术,实时监测井眼的轨 迹,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钻头的钻进方 向和角度,以确保井眼轨迹的准确性和
稳定性。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还需要考虑到地质条 件、钻井液性能和钻具组合等因素的影 响,以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钻进方案和措
施。
钻井液技术
钻井液是侧钻水平井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钻头的冷却、润滑、携带岩屑和 稳定井壁等方面。
应用拓展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
01
侧钻水平井技术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中具有较大潜力,未来
可应用于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
老油田挖潜与增产
02
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对老油田进行挖潜和增产改造,提高老油
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多分支井与水平对接井技术
03
研究多分支井和水平对接井技术,实现多目标开发,提高油气
可能影响原有井眼
侧钻水平井技术需要高超的钻井技术 和经验,操作难度较大。
在已存在的井眼上进行侧钻,可能会 对原有井眼造成影响,如井眼坍塌、 堵塞等。
可能遇到复杂地质条件
在侧钻水平井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 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如岩层不稳定、 地下水活跃等,给施工带来困难。
05 侧钻水平井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田的开发效率。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中原油田低渗油藏开采技术
地面原油密度:
0.82 ~ 0.85g/cm3
地下原油密度:
地 下 粘 度:
0.66 ~ 0.76g/cm3
0.5 ~ 5mPa· s
原 始气油 比:
平均驱油效率:
80 ~ 200m3/t
53.97%
中原油田低渗储量比例
中原油田低渗透油藏76个,低渗地质储量2.06
亿吨,占全油田46.1%,可采储量5887×104t,采
发展低成本的钻井技术。利用双驱复合钻井、积木式涡轮钻具配合高 效钻头、低密度固相控制、钻头综合优选等技术,提高钻井速度。推广
高钙盐、特殊工艺井钻井液体系和防漏技术,防止地层垮塌和井漏。并
注重钻井作业过程中的油层保护。 搞好整体优化压裂设计,做到地质工程结合,注水保持能量与压裂选 井结合,同时应用小隔层的分层压裂、水井压裂、低伤害CO2泡沫压裂、 CO2 增能压裂等先进技术,提高压裂效果。 推广成熟的降压增注、高压分注技术,改善注水结构;实施调堵、调 配、关停低效注水井,提高注水有效率,有效动用次主力层。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三、低渗油藏开采对策
油田开发方针
调整三个结构
搞好注水结构、产液结构、措施结构的调整,把 低无效注水量、高产液量和低措施成本作为开发管理
的重点,进一步优化注采关系,提高措施效益,改善
注水效果。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三、低渗油藏开采对策
低渗油田开采原则
按照“三清四分”的原则,搞清剩余油分布及其饱和度 ,搞清油水井对应关系,搞清套管技术状况;在此基础上 ,实施分层测试、分层改造、分层注水、分层调堵,以区
中原油田低渗 油藏开采技术探讨
主要内容
★ 地质概述 ★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低渗油藏开采对策 ★ 低渗油藏调整挖潜技术集成与配套 ★ 低渗油藏调整挖潜效果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低渗透油田是指地下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田,其开发面临很多困难。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和油藏的综合效益,需要采用合适的注水开发技术方法。
精细分层注水是一种常用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方法。
它通过将注入井用于注水的井与油层的渗透能力相匹配,实现了不同层位的注水平衡。
精细分层注水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合理布置生产井和注入井,使注水渗入到低渗透油层的每个细小层位中,提高油层的有效注水率,增加油层的有效压力,从而提高采收率。
精细分层注水的关键技术包括注水井的布置和调整、井间距和排污比的确定、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的控制等。
注水井的布置和调整应根据油层的地质特征和渗透性分布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选择注水井的位置和注水井间距,可以实现不同层位的细分注水,提高注水效果。
井间距和排污比的确定是实现注水平衡的重要因素。
井间距过大会导致水在油层中过早聚集,导致部分层位注水不均,影响采油效果;排污比过小会导致水压过高,造成油层破裂,影响油层渗透性。
井间距和排污比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地层渗透率、岩性和油层厚度等因素。
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的控制是实现有效注水的关键。
合理的注水压力和注水量能够提高注水效果,促进油层的增油作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还包括了油层改造技术的应用。
油层改造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油层的渗流路径和渗透性分布,提高油层的渗流能力。
常用的油层改造技术包括射孔加酸、水力压裂和化学改造等。
射孔加酸是通过在油井中射孔并注入酸液,使原本被堵塞或者渗透能力较差的油层重新打通,改善油层的渗透性。
水力压裂是利用高压水射流作用在油层上,使油层裂缝扩展,增加渗流路径,提高油层的渗透性。
化学改造是通过注入化学剂改变油层的渗透性和水油分离性,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涉及到注水井的布置和调整、井间距和排污比的确定、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的控制以及油层改造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和油藏的综合效益,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提高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石油的开采量不断增加,油田的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低渗透油田的水驱开发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实践进行探讨。
一、低渗透油田的特点低渗透油田是指地下储层渗透率低于10×10-3m2的油田。
由于地下储层渗透率低,难以通过自然产能得到稳定的油气产出,需要采用人工驱油。
此外,低渗透油田的岩心孔隙度小,油饱和度低,因此提高油气的采收率需要科学有效的开采技术。
二、水驱开发技术的现状水驱开发技术是指通过注入一定量的水,形成一定的储层压力差,促进原油向井口流动的一种开采方法。
近年来,随着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水驱开发技术也逐渐成熟。
目前,水驱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水驱和压裂水驱。
其中,常规水驱是指直接向井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通过形成一定的储层压力差,促进原油向井口流动。
而压裂水驱则是利用高压液体进行岩石破碎,使得原油可以更顺畅地流动。
目前,常规水驱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三、水驱开发技术的应用实践水驱开发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充分考虑低渗透油田的特点,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一般来说,优化水驱开发技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考虑水进储层的能力。
在低渗透油田中,储层渗透率低,注入的水进入储层的能力也较弱。
为了保证水的注入效果,需要采用优化的注水井网格系统。
其次,要考虑水的分布和稳定性。
在注入水后,水的分布越均匀,其稳定性就越好。
为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注水井技术,在储层内形成一个均匀的水压力区。
此外,还需要注重水的质量。
低渗透油田的水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和难降解有机物质,对油层的侵蚀和堵塞较为明显。
因此,在进行水驱开发之前,需要进行水质的预处理以提高水的质量。
最后,需要考虑水驱开发技术的最优化。
在多种开采技术中,应该根据储层的不同特征,综合采用多种技术进行联合开采,以达到最优化开采效果。
四、总结低渗透油田的水驱开发技术是一项挑战性很高的技术。
低渗透油田注水采油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注水采油开发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4-25T12:54:50.626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期作者:席得猛[导读] 近年来,中、高品质易开发的中高渗油气资源在新增勘探储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席得猛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摘要:近年来,中、高品质易开发的中高渗油气资源在新增勘探储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低渗油气资源所占比例不断增大。
据统计,截至2017年,在新增探明油气储量中低渗储量所占例高达73.7%。
同时,随着现有储量开采程度的不断加大,以往较难开发的低渗透油藏油气资源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的重要程度不断加大。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计,在2035年致密油产量将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45%以上,因此实现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主要分析低渗透油田注水采油开发技术。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综述引言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三低两高”特征,即原始地层压力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毛管压力高、有效应力高,一般均需要进行油藏改造才能具有有效产能,如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延长油田在新井投产初期均采取压裂造缝的方式。
同时,低渗透油藏普遍微裂缝发育,储层呈现基质-裂缝双重流动系统,在注水开发中表现出无水采油期短、见水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特别是见水后基质中仍存有大量原油,采收率低,因此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一直是一大难题。
渗吸采油是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机理,在油藏开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该类油藏中压裂造缝未波及区域,储层致密,启动压力高,难以建立有效的驱替系统,产油主要依靠储层基质-天然裂缝之间的油水渗吸交换。
因此,渗吸采油技术的研究对于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渗吸采油技术渗吸采油是指通过多孔介质自发渗吸将基质油开采出来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动力为毛管力,阻力为原油移动时的黏滞力。
相比于中高渗储层,低渗储层由于其喉道半径微小(多小于1μm),渗吸过程中的毛管力更大,渗吸动力更强,因此渗吸作用不容忽视。
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
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低渗透油田指的是地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
这类油田勘探难度大,开发难度高,采储率较低。
针对这种油田的开发,需要采用创新的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
一、采油工艺1、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水驱开发是一种常用的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
通过注水的方式,增加地层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流动。
适用于适度岩性良好、地质构造简单的低渗透油田。
2、热采开发热采开发是一种可行的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
通过注入热流体,提高原油流动性,促进油藏中原油的释放。
常见的热采技术包括蒸汽驱、燃烧驱等。
3、物化驱油法物化驱油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
通过注入特定化学物质,改变油藏的物化特性,促进原油流动性改善。
例如,通过注入表面活性剂来改善油水界面,促进原油流动。
二、关键技术1、井间距调整低渗透油田井间距通常较大,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
优化井间距可以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同时也可以减小开发成本。
在确定最佳方案时,需要考虑油藏厚度、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
2、注水压力调节低渗透油田注水压力是影响采集效率的重要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注水压力都会导致采油效率降低。
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根据油藏地质特点和注水情况等因素及时调整注水压力。
3、油藏模拟油藏模拟是一种模拟油藏开发和生产过程的技术。
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油藏运动和产量,可以指导油田开发方案,降低采收成本。
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油藏模拟技术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油效率、减少开发成本。
因此,开发人员需要结合油藏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以实现最佳开采效果。
南堡低渗透油藏洗井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
南堡低渗透油藏洗井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1-18T05:41:48.65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7期作者:彭凯[导读] 南堡油田低渗透储层主要以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彭凯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河北唐山063200摘要:南堡油田低渗透储层主要以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
储层具有中等偏强速敏、强水敏、中等偏强-强盐敏、弱酸敏、中等偏弱-弱碱敏。
目前地层压力系数较低,洗井后漏失严重,含水恢复期过程,严重影响油井产量。
针对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洗井液进入油层。
从现场管理及成本角度出发,开展了关于热洗方式优化的研究工作,使油层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渗漏;水敏;伤害机理;油层保护1、前言南堡油田低渗透油层主要分布于4号构造与2号构造转折带的一个宽缓的断鼻构造,储层以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
从储层特性上看,含有绿泥石、伊蒙混层、绿蒙混层等粘土矿物,易发生水化膨胀、分散和脱落,具有较强水敏、酸敏特征。
从储集空间看,均表现为中孔低渗,易受到乳化堵塞和水锁等伤害使油层的有效渗透率明显降低。
从流体性质看,原油中含蜡量均较高,可能生成有机沉淀。
因此,油气层保护技术是重要的稳产措施,做好油气层保护工作能够有效的保证产量的平稳运行。
2、油层伤害机理研究洗井液对油层伤害原因分类主要分为:(1)洗井液漏失水敏伤害: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乳化堵塞:洗井液预处理不合格,这些颗粒随洗井液进入井筒并在井筒液柱压力和井口水泥车压力的作用下从射孔孔道侵入地层;(3)固相侵入:与地层流体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那么岩石孔隙网格中的任何膨胀性粘土如蒙脱石、伊蒙混层会发生膨胀、分散、运移,非膨胀粘土如高岭石也能分散,并易和其它微小颗粒一起流动的流体而运移,从而堵塞有效的流动通道;(4)岩石的损害:井筒液柱和地层压力的不平衡,洗井液---水相侵入井眼附近区域,使得含水饱和度增加,甚至超过原始饱和度,导致水的相对渗透率提高和碳氢化合物的相对渗透率降低,水侵入地带毛管性能改变,从而使油井含水上升且持续不降,油井产水量增加,产油量减少;(5)相对渗透率:进入地层的洗井液与地层流体配伍不好,会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了油水界面张力和导致润湿性转变,即由水润湿变为油润湿或由油润湿变为水润湿。
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
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低渗透油田是指地层渗透性比较低的油田,如何有效地进行采油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是指在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针对地质特征和油藏条件,采用特定的工艺技术手段和措施,实现高效采油。
本文将对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水平井水平井是指在垂直井的基础上向地层水平方向打井,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凿凿向开采,从而增加油井与地层接触面积,提高采油效率。
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中,采用水平井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层采收率,降低钻井成本,缩短建井周期,延长油田有效周期。
水平井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二、酸压裂酸压裂是指在水平井或垂直井中注入的酸液,通过对地层进行酸洗和压裂,破坏地层对油的固相状态,促进油的流动,增加地层渗透性,提高采油效率。
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中,采用酸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层渗透性,提高单井产能,延长油藏寿命。
三、地面设施改造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还包括地面设施改造。
地面设施改造是指在油田生产过程中逐步对地面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油田生产能力和效率。
可以采取更新换代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加强测控系统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和生产效率提升。
四、有效注水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采用有效的注水技术是提高采油效率的重要手段。
注水是指通过向井下油层注入水,增加地层压力,促进油的排出,提高采收率。
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中,通过合理规划注水井的布置、控制注水井的注入量和压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产能。
五、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对油田地质特征和油藏条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中,地质勘探技术可以帮助油田开发者更准确地了解地层构造、孔隙结构、岩石类型等地质信息,为采油设施的布置和工艺技术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采油效率和采收率。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低于10 ×10^-3μm²的油田,由于渗透率低,油田开发难度大,产能低,效益低。
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率的方法。
本文将从低渗透油田特点、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原理、方法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低渗透油田特点1.渗透率低低渗透油田的渗透率一般在10 ×10^-3μm²以下,甚至更低。
这种渗透率的低下导致了油田开发难度大,油井产能低。
2.油层厚度大低渗透油田在一般情况下,油层比较厚,单井产量低。
3.水驱能力差低渗透油层中的残余油饱和度大,使得水驱能力差,难以实现大面积的驱油效果。
二、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原理低渗透油田采用精细分层注水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油层进行深入了解,对油层进行细致划分,选择合适的层位进行注水,以提高采油效率。
三、精细分层注水技术方法1.测井技术利用测井技术进行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测定,通过岩石密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划分油层的层位,选择具有较高渗透率的层进行注水。
2.水驱动力优化通过水驱动力优化,对注水井井距、井网密度进行合理规划,以提高水驱效果。
3.强化压裂技术对低渗透油层进行强化压裂处理,以提高油层的渗透率,增加油层对水的吸收能力,提高注水效果。
4.水质调整根据油层特性,对注入水质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注入水质,减少对油层的污染,提高注水效果。
四、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应用效果通过精细分层注水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油效率,增加油田的产量。
实际应用中,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可以使低渗透油田的采油率提高10%~20%,从而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径向水平井侧钻工艺的试验与应用
因此侧 钻 井 轨 迹 的 优 化 设 计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在 吸 收 国 内外水 平 井设 计 经 验 基 础 上 , 过 实 践使 我 们 通
充 分认 识 到侧 钻轨 迹 设 计 是 一个 系 统工 程 , 因此 以
向预 定设 计 方 向 。一 旦 斜 向 器 的 斜 面 在 井 简 指 向
向。小直 径 井 眼 裸 眼 钻 进 时 地 层 特 性 对 井 眼 偏 离
针对 油 田在开 采 过 程 中 , 藏储 层 构 造及 断块 油 复杂 , 打不 到 目的层 的垂 直 井 , 因水 淹 、 窜 而储 量 水
动用 程度 差 , 剩余 油具 有 可 采 价 值 的 生产 井 生 产 过
气、 水井 恢 复生产 , 到正 常生 产 的 目的 ¨ 。 达 j
设计 剖 面 的影 响 大 , 且水 平 侧 钻 所 下 尾管 尺 寸 受 到
原 井 眼限制 , 不利 于分 层 开 采及 其 它措 施 采 取 。所 以进行 水 平 侧 钻 井 的井 径 经 分 析 比对 结 合 现 场 实 际应选 择 在直径 为 1 0m 以上 的套管 为 宜 。 2 m 采 油 九 厂 油 井 应 用 的 套 管 大 部 分 都 是
2 侧钻水平 井适应 井别及适 应条件
2 1 侧 钻 水平 井适应 井别 .
197m 3 . m套管 , 内径 都 在 10mm 以上 , 足侧 其 2 满 钻水 平井 的要求 。
水平侧 钻 作 为 油 田开 发 中井 下 作 业 的主 要 工 艺技 术 , 但 适 用 于 油 井 , 不 同样 也 适 用 于 气 井 和 注 水井 , 受井 别 的限制 。 不 2 2 侧 钻水 平 井适应 条件 .
侧钻井 。
浅谈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技术
浅谈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技术摘要:随着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国民经济对原油的需求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长,而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储量是201.7×l08t,占总资源量的24%。
随着油藏开发工艺技术和油层改造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改进,低渗透油气藏发现与投入的比例持续递增,最初认为无经济价值的低渗透油藏,经过注水开发、储层改造等现代技术措施,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大幅度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产量。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一、低渗油藏水平井开发背景在我国石油后备储量紧张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动用和开发好低渗透油藏储量,对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近几年来油价不断的升高,也为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创造了经济上的可行性。
因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新工艺技术,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近年来钻井、完井等技术的进步,水平井已经在世界各产油国的低渗透油藏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现出极大的优势。
国内外的开发实践得到:对于低渗透、稠油油藏、薄储层以及小储量的边际油气藏等,最佳的开发方式是水平井开发。
水平井的主要优点是: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提液潜力大,可大幅度增加单井控制储量,减少开发井数,降低开发投资,提高最终采收率和油田开发效果。
结合国内外水平井的生产实践和低渗油藏的特点,水平井技术应用于低渗油藏具有以下优势:(1)容易建立有效驱动压差;(2)井筒周围压差低;(3)贯穿垂直裂缝的机率高;(4)注入能力高;(5)有利于油层的保护。
(6)可增大低渗油藏的采收率;低渗油藏多伴有天然或人工裂缝发育,对注水井网的部署就非常敏感。
网布置不合理,就会使注入水沿裂缝迅速突进,导致生产井过早见水或水淹,从而降低原油产量和经济效益。
所以,在低渗油藏井网部署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主应力及天然和压裂裂缝的方向,从而优化设计水平井段延伸方向。
因此,合理的井网部署是水平井开发低渗油藏的重要之处。
二、水平井应用的国内外现状1863年阿尔斯山修建铁路隧道时瑞士工程师就提出了水平井技术,1928年才真正开始应用于油气田的开发中,第一口真正意义上的水平井于1929年在美国德克萨斯产生,但是该井仅在1000m深处从井筒横向向外延伸了8m。
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难点分析与开发对策
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难点分析与开发对策
1.储层描述精度不高:由于低渗透油田储集构造简单、岩石物性差异小,勘探数据获取不足、描述精度不高,导致储层评价和预测困难,影响
合理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提高油井产能:低渗透油田中,能有效提高油井产能是关键难点。
储层渗透率低,岩石导流能力差,使得油井产能极低,除非采用增产技术(如长水平井、酸化压裂等),否则在提高油井产能方面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3.减少开发成本:低渗透油田开采周期长、投资大、效益低,采油成
本高,如何降低开发成本成为难题。
储层渗透率低,岩石导流能力差,使
得开采效率低,设备运行寿命短,导致维护成本高,难以实现成本降低。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难点,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储层评价和预测工作,提升对低渗透油田储层描述的准确性和
精度,尤其是在勘探阶段提前开展有效评价工作,避免盲目开发引入新技术。
2.加强增产技术研究,探索适合低渗透油田的增产技术,如以水平井、酸化压裂等技术来提高油井产能,降低开发成本。
3.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引进符合低渗透油田特点的开采技术和装备,
以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可以考虑引进先进的渗流模拟技术、智
能井控技术、油藏改造技术等,以提高采油效率和促进石油资源的有效开发。
4.加强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经验的总结和研究,建立完善的技术交流平台,促进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共同解决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难点。
总之,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难点尤为突出,需要通过加强储层评价和
预测、提高油井产能、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综合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对策,
共同解决低渗透油田开采难题,推动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取得更好的
效果。
低渗透油气藏钻井工艺技术与应用
关键词 : 低渗油气藏; 水平井; R ; M C 欠平衡 低渗透油气藏开发正成为我国油气储量接替 和能源供应的主要阵地, 其勘探开发活动呈现出强 劲的发展趋势。我国 低渗透油气藏极为丰富, 其资 源量约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的 3 %。到 2 0 年 0 07 底, 我国已探明低渗透油气藏( 储层渗透率 < 0 5 X 1- n 地质储量 6 1 lS 占 0 r ) 3 2 3 × Ot 全部探 明地质储 , 量的 2. 。 动用地质储量为 3 × O , 8% 已 1 1 lS 占全部动 t 用地质储量 1. 9 %。未动用地质储量中, 4 低渗透油 气藏 占4 . 广泛分布在油田勘探开发的各个油 9 %, 5 区, 而有的油区低渗透储层是主力油层。由于低渗 透油藏自 身的特殊性, 给勘探开发工作带来更大的 困难 、 提出更高的要求 , 使钻井作业面临更大的挑 战。 1 低渗透油气藏开采特征 低渗透油气藏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特征表现 在: 自 —是 然产自低, 旨 —般需要进行储层改造; 二是 天然能量不足, 地层压力下降快; 三是低压低渗或 衰竭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和储层黜 题突出, 问 产量 递减快 , 无稳产期低渗透油藏传导性差, 油井产量 递减快; 是见水后无因次采液指数、 四 采油指数随 含水 E 升大幅度下降;五是受压裂裂缝的影响, 含 水E 升速度快;六是国内低渗透油气藏储层物性 差, 储量丰度低, 开发方式相对单一, 制约了整体开 发效果 , 部分区块埋藏较深 , 加上储层呈现平面和 层间的非均质性 , 利用复杂结构井开发时, 钻井轨 技术是开发 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a MR C井可 以进一步增加井 眼与油藏的接 触面积, 加大泄油面积, 改善油藏动态流动剖面, 从 而提高油气采收率。 h MR C井适用于各种油气藏的经济开采。 可 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 稠油油藏 、 天然裂缝性致 密油藏以及非均质油藏等。 G MR 用 C井开发油田, 可减少开发井数量, 从 而减少了 地面工程和管理费用, 在海 E 可减少平台 数量或减少平台井 口 槽数 目, 缩小平台尺寸 , 或改 用轻—级平台, 大幅度节省投资。 d 在—个主井眼或可利用的老井眼 , 在需要调 整的不同目标层, 钻多个分支井眼或同一层位钻分 支井眼, 减少了无效井段, 使钻井工作量、 钻井时间 而使单井产量提高。 e钻 MR 井可提高油田开发的综合经济效 C 益。 钻分支水平 眼, 了 井 提高 与总钻井进尺的比值, 降 低了‘ - 成本” 油 。所以 , 多分支水平井是—项能降 低“ 吨油成本, ’ 的创新技术。 目 , 前 胜利油田 应用 M C R 技术已经在中高渗 油气藏中 成功应用了7口 , 井 单井产量是邻井的 3
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研究
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研究摘要:我国渤海油田石油储量巨大,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未来产量增长重点逐步聚焦在低渗油气田,其具有开采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的特点。
单井产能需达到一定程度才可有效保证经济效益,这对钻完井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1 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生产特征及存在问题1.1 层间干扰我国渤海低渗油气田的物性差、油层薄,并且多为砂泥岩互层。
例如渤海某油气田中储层多达15个小层,储层厚度为0.8~4.4 m,平均单层厚度为2.0 m。
另外,海上油井少,为了能够有效确保油井的产能,一般情况下会对多个油层进行射开进行共同开采,由于储层间物性差异较大,层间干扰严重,会严重影响到小层产能的发挥,导致油气井的产量有所降低。
1.2 井网不完善海上油田的井网多为不规则井网,井网不完善、井距大,低渗透油气储层的连通性较差,渗流阻力大很难建立有效的驱动体系。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注水井的能量无法得到有效扩散,导致注水井的压力增加,同时会面临注不进、采不出的困难。
1.3 底层压力和产量下降块目前渤海低渗透油气田主要是依靠天然能量衰竭或者是后期注水的方式进行开采,由于储层中岩性复杂,单砂体规模小,储层内的连通差,导致地层中的压力会呈现出下降趋势,油气田产量急剧递减。
目前我国渤海油气田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地层内的压力下降为2~3 MPa产油量逐年递减,高达25%~45%,并且油气田的采出程度较低。
2 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渤海低渗油气田开发难点归根结底是经济性和技术制约的问题,当前作业思路主要有两个,即钻完井提速降本技术和增产与储层改造技术。
2.1 钻完井提速降本技术钻井速度提升的主要技术包括优快钻井技术,压力控制钻井技术等,结合海上低渗透油田中储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井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成本的支出,从而有效提高海上油田的经济效益。
钻完井提速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增强我国渤海钻完井作业效率,大幅度节约开发成本,提高低渗油气田开发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钻水平井,就是按油藏、地质、及开发的需要,利用油田内的低产、停产井和套变井的部分井筒以及完好的地面设备,在已钻老井的部分井身结构,套管的一定深度开窗,然后利用定向钻井技术,控制井眼延伸,并最终钻达新的地质目标钻井技术的总称。
侧钻水平井技术是一项集套管开窗、水平井钻井和小井眼钻井于一体的综合钻井技术。
其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使套损井、停产井等废弃井复活;改善油藏开采效果;有效开发各类油藏;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及油井产量;充分利用老井井眼;降低综合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
1 井位优选原则侧钻水平井的部署需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提高单井产量,充分利用新的开发工艺和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投资,最终实现对这些低品位储量的有效动用,实现可持续发展:(1)综合地质研究,降低潜力部署区开发风险;(2)主力油层单一,纵向两套或多套储层可改造,非主力油层开发潜力较小;(3)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合理优化水平段长度及井网;(4)探索适合本区水平井开发的配套工艺技术;(5)努力实现水平井经济效益最大化。
2 实际井位优选M油田区域构造位置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构造带中,被一系列北西向的断层所切割,依附于这些断层,形成一系列断鼻、断块构造圈闭。
本区主断层发育规模较大,将本区整体大型鼻状构造北西向切割。
储层埋藏较深,开采目的层为S油层,平均油层中部深度约2000m左右,主要油藏类型为断层岩性油藏、断块油藏。
结合该油田先前的有利区优选结果,在Ⅰ块西南部,对储层进行了评价和优选,Ⅰ块西南部靠近断层,主要发低渗透油田侧钻水平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张莹莹(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摘 要:目前低渗透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通过对丰度区低,物性差,常规开发无经济效益的区的低产井、停产井和套边井,实施侧钻开窗技术,不但节省了征地、地面三抽设备、直井段钻井及套管费用,而且经济效益较好,为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侧钻水平井;剩余油分布;开窗侧钻;体积压裂育10,11号层,圈闭区域储层连续,但多数井均为砂泥岩薄互层,泥质含量和储层非均质性较强,随钻跟踪储层风险较大;而距离断层较远的剖面,圈闭区域储层相对连片,主要发育10,11号层,储层连续,储层可控程度相对较强,适合水平井开发。
对比10、11号层的发育情况,优选10号层作为目标层位。
从10号层的沉积微相及砂岩展布特征上看,该区在10号层沉积时期,河道比较发育,河道宽且沉积环境稳定,砂岩厚度较厚,延伸性好;适合水平井的部署。
因此优选出了2口老井直井5-13井、8-19井进行侧钻开窗开发试验,并选择5-13井优先开发试验。
3 侧钻水平井研究及设计3.1 井轨迹优化设计3.1.1水平段窗口处目的层深度预测5-13井补心海拔为142.61m,目的层小层砂体顶界深度为2194.1m,计算其顶界海拔为-2051.49m,根据5-13井与该井构造位置对应关系,预测其窗口比5-13井构造位置低6m,推算5-13CP水平段窗口位置处目的层顶界海拔为-2057.49m。
预测砂岩厚度5.2m,窗口设计在油层的中上部,确定水平段窗口海拔为-2058.49m。
3.1.2水平段末端处目的层深度预测5-13CP井水平段末端处对应6-32井,6-32井补心海拔为140.31m,小层砂体顶界深度为2216.12m,计算其顶界海拔为-2075.81m,推算5-13CP井水平段终端处目的层顶界海拔为-2068.81m,终端设计在油层的中上部,预测砂岩厚度9.2m,确定水平段终端海拔为-2073.0m。
在实施过程中,目的层顶、底界深度与预测深度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必须根据随钻测量资料及时修正。
在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种误差,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3.1.3靶区设计水平段窗口海拔为-2058.49m,窗口垂深=窗口构造48·石油知识 双月刊论文之窗/ DISSERTATION海拔深度(-2058.49)+钻机补心海拔;水平段终端海拔为-2073.0m,终端垂深=终端海拔深度(-2073.0m)+钻机补心海拔。
5-13CP井水平段方位角205.3°,最大井斜角89°,水平段延伸554.6m。
图1 5-13CP井井轨迹设计示意图3.2 钻具组合优化设计3.2.1井身结构设计开钻次序为开窗侧钻,设计井1900-2987.63m;钻头尺寸117.5mm,尾管尺寸88.9mm;满足产层开采要求及裸眼封隔器+多级滑套压裂完井工艺;尾管下入深度2985.63m。
3.2.2钻具组合探井底、扫塞:Φ117.5mm钻头+Φ73加重钻杆×30根+Φ73mm钻杆+89mm方钻杆;下侧钻工具:Φ114mm侧钻工具+定向接头+Φ73加重钻杆×30根+Φ73mm钻杆+89mm方钻杆;开、修窗:Φ114mm开窗铣锥+Φ73加重钻杆×30根+Φ73mm钻杆+89mm方钻杆;钻领眼:Φ117.5mmPDC钻头+Φ105mm钻铤1根+Φ73mm 加重钻杆钻杆10根+Φ73mm钻杆+89mm方钻杆;裸眼钻进:1900-2105:Φ117.5mm钻头+Ф100单弯螺杆钻具(1.25°)+Φ104.78单流阀+Φ73mm无磁钻铤+ MWD +Φ73mm钻杆+Φ73加重钻杆×30根+Φ104.8mm钻铤×6根+Φ73mm钻杆;2105-2987.63:Φ117.5mm钻头+Ф100单弯螺杆钻具(0.75°)+Φ104.78单流阀+MWD(+伽马)+Φ73mm 钻杆×108根+Φ73加重钻杆×30根+Φ104.78mm钻铤×6根+Φ73mm钻杆。
5-13C P井侧钻开窗位置:1895.0m,A点测深:2400.0m,垂深:2205.4m;B点测深:2990.0m,垂深:2235.8m,水平段长:590.0m。
采用3-1/2”平式N80油管+裸眼封隔器滑套工艺完井,油管注入的压裂方式。
5-13CP井水平段砂岩钻遇率57.6%,压裂井段位于S油层Ⅳ砂组,主压裂施工前对第1级进行1%KCl水溶液注入的小型测试,进一步认识储层物性、应力、摩阻及裂缝复杂情况,调整施工参数及压裂规模。
M油田Ⅰ区块具备如下储层特征:(1)天然裂缝较发育,具备利用人工裂缝沟通更大天然裂缝网络的条件。
(2)储层岩石硅质含量高(大于35%),脆性系数高,有利于形成复杂的网状缝从而提高压裂改造体积。
(3)水平两相应力差较小(约为5MP左右),有利于实现净压力接近或大于这个差值,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分支缝,增大储层的泄流面积。
5-13CP井设计开发的目的层为S油层10号小层,选择在5-13低产直井上侧钻开窗,水平段方向为北东至西南,设计窗口垂深为2202.39m,设计终点垂深为2216.9m,水平段长度554.82m。
5-13CP井完钻井深2990m实钻窗口垂深2205.45m,终点垂深2235.75m,水平段长度590.0m,水平段砂岩钻遇率为57.6%。
在该井钻井过程中,根据碎钻导向监测,原设计目的层为S油层10号小层由于地下储层的因素变薄或消失,因此将目的层改向S油层11号小层。
投产采用常规+体积压裂施工,全井水平段采取7段分级压裂施工,第1、2、4、6段常规瓜胶压裂,第3、5、7段进行滑溜水体积压裂;设计总砂量210m3;总液量4980m3,(建议采用4.5‰浓度的瓜胶1580m3,滑溜水设计用量3400 m3,为保障配液质量,运配液水罐车、二次供液罐、配液设备及管线需清洗干净)。
图2 完井管柱及工具示意图4 投产效果评价5-13CP井采取了缝网压裂工艺,投产初期产油较高,前两天平均日产油在30吨左右,含水率较低,初产是邻近直井的6.2倍,从投产的第四天开始,日产油量稳定在18吨左右,5-13CP井采用的是裸眼滑套常规+体积压裂(下转第52页)2017年第1期·492017年第1期的改造方式。
目前5-13CP井的改造方式效果较好。
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水平井的产能是评价水平井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
为实现水平井的合理开发,首先要深入研究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
包括水平段长度、储层物性、裂缝发育状况、渗透率各向异性、油层厚度、构造特征、流体性质等因素 的综合作用。
在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会对水平井的整体质量产生一定影响,随着M油田的不断开发,储层条件逐渐变差,致使钻井风险增加,钻遇率难以保证;能量补充难度大,水平井初产比较高,后期递减却很快;设计要求符合程度:压裂施工未达到设计要求,完井管柱下井时容易遇卡。
5 结论与认识(1)侧钻水平井利用废弃老井原有的配套设施,节省(上接第49页)图7 G46区块河口沙坝主体新井采油曲线5 结论(1)综合运用PNN测井、沉积微相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区非主力油层剩余油饱和度高于主力油层;前缘沙坝物性稍差(2~4mD),剩余油饱和度较高,是下步动用的主力相带;(2)河口沙坝主体新井含水高于前缘沙坝侧缘,初产和累产低,进一步验证了剩余油认识结果;(3)非主力油层加密井目前平均日产油为2.4t,见到较好效果,实现了非主力油层的有效动用。
参考文献[1]俞启泰.论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战略与方法[J].石油学报,1996,17(2):53-61.[2]俞启泰.关于剩余油研究的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2):46-50.[3]韩大匡.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J],石油学报,2007,28(2):73-78.[4]谢俊,张金亮.剩余油描述与预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13.[5]林承焰.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1-52.[6]陆健林,李国强,樊中海.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J].石油学报,2001,22(5):48-52.[7]李阳,王端平,刘健民.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3):91-96.[8]陈馨,苏崇华,刘双琪.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J].石油钻采工艺,2007,29(6):45-47.[9]韩大匡等.油藏数值模拟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了征地、地面三抽设备、直井段钻井及套管费用,经济效益较好;(2)开窗侧钻技术作为一项挖潜剩余油的新技术,关键是施工过程的优化设计;(3)常规与体积压裂施工相结合是获得油井较好的开发效果的保证;(4)水平井及侧钻开发方式在M油田外围低丰度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剩余低丰度区域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