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光技术
三维相机的工作原理
三维相机的工作原理
三维相机是一种能够获取三维空间信息的成像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结构光技术:一种常用的三维相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结构光技术。
该技术通过投射特定的光纹或光图案到被拍摄物体上,并使用相机采集被拍摄物体上的反射光或散射光信息。
相机将纹理的形变与物体的深度信息相结合,通过三角测量等算法计算出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
2. 双目视觉:双目视觉也是一种常见的三维相机工作原理。
该技术通过同时使用两个摄像头,模拟人眼的视觉机制。
每个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稍有差异,通过计算两个摄像头之间的位移和视差,可以得到物体的深度信息。
3. 飞行时间法:飞行时间法也被用于三维相机中,利用激光器发射飞行时间短脉冲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被测物体上并被接收器接收。
根据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光传播的距离,从而得到物体的深度信息。
以上是三维相机的几种常见工作原理,不同的原理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机器视觉—三维重建技术简介
三维重建技术简介一、视觉理论框架1982年,Marr立足于计算机科学,首次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系统的概括了心理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等方面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了一个迄今为止比较理想的视觉理论框架。
尽管Marr提出的这个视觉理论框架仍然有可以进行改进和完善的瑕疵,但是在近些年,人们认为,计算机视觉这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和该框架密不可分。
第一方面,视觉系统研究的三个层次。
Marr认为,视觉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对此系统研究应分为三个层次:计算理论层次,表示与算法层次,硬件实现层次,如下图所示:计算机理论层次是在研究视觉系统时首先要进行研究的一层。
在计算机理论层次,要求研究者回答系统每个部分的计算目的与计算策略,即视觉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如何由系统的输入求出系统的输出。
在这个层次上,将会建立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一个映射关系,比如,系统输入是二维灰度图像,输出则是灰度图像场景中物体的三维信息。
视觉系统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建立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和约束,如何由二维灰度图像恢复物体的三维信息。
在表示与算法层次,要给出第一层中提到的各部分的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和内部信息的表达,还要给出实现计算理论所对应的功能的算法。
对于同样的输入,如果计算理论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输出结果。
最后一个层次是硬件实现层次。
在该层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将表示与算法层次所提出的算法用硬件进行实现。
第二方面,视觉信息处理的三个阶段。
Marr认为,视觉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如表所示:第一阶段,也称为早期阶段,该阶段是求取基元图的阶段,该阶段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那些能够描述图像大致三维形状二维特征,这些特征的集合构成所构成的就是基元图(primary sketch)"。
第二阶段也称中期阶段,是对环境的2.5维描述,这个阶段以观察者或者摄像机为中心,用基元图还原场景的深度信息,法线方向(或一说物体表面方向)等,但是在该阶段并没有对物体进行真正的三维恢复,因此称为2.5维。
结构光相位解包裹
结构光相位解包裹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结构光相位解包裹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通过结构光投射和图像处理来还原物体表面形态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构光相位解包裹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原理结构光相位解包裹的原理基于光的干涉现象。
当平行光束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导致光程差的变化。
通过使用光栅或投射特定的光斑模式,可在物体表面形成相位信息。
然后,通过图像采集和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将相位信息转化为物体表面形态信息。
二、应用结构光相位解包裹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三维形貌测量:结构光相位解包裹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表面形态的高精度测量。
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疗器械、文物保护等领域。
通过获取物体表面的形貌信息,可以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医学诊断以及文物保护等工作。
2. 姿态测量:结构光相位解包裹技术还可用于姿态测量。
通过投射特定的光斑模式,可以获取物体的姿态信息,如旋转角度、变形程度等。
这在机器人、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机器人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操作,提高虚拟现实的交互体验。
3. 表面缺陷检测:结构光相位解包裹技术还可以用于表面缺陷检测。
通过对物体表面进行高精度测量,可以检测出表面的微小缺陷,如凹坑、裂纹等。
这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结构光相位解包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
1. 高精度和高速度:未来的结构光相位解包裹技术将更加注重精度和速度的提升。
通过改进光栅设计、优化图像处理算法等手段,可以实现更高精度和更快速度的测量。
2. 多模式投射:未来的结构光相位解包裹技术将不仅局限于单一的光斑模式,而是采用多模式投射。
通过投射多种光斑模式,可以获取更多的物体信息,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无损检测:未来的结构光相位解包裹技术将更加注重无损检测的应用。
计算机视觉中的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
计算机视觉中的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影变换的三维重建方法。
与传统的3D重建技术相比,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不仅可以重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三维模型,还可以快速地获取物体的形状、质感和颜色等属性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计算机游戏、全息投影等领域。
一、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的基本原理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基于特殊光源与物体表面的相互作用,通过记录光源与物体表面之间的光影变换来实现的。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步骤:1. 光源投射:结构光重建中光源的投射比较复杂,常用的方法有投影仪和激光扫描仪等。
投影仪通常使用投影的方式对物体表面进行照明,投映出不同的光场模式。
2. 物体反射:投射在物体表面上的光被反射,被反射的光会按照物体表面几何特征形成不同的光场模式。
3. 影像采集:通过比较物体表面反射光与未经过照射的背景光,便可以计算得出物体表面的形状、纹理和颜色等信息,从而实现三维模型的重建。
二、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1. 3D扫描与模型重建:利用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取物体表面的几何和纹理信息,从而快速地创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三维模型。
2. 视觉导航与定位:通过结合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将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设备,实现室内、室外场景的自主导航和定位。
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现实场景转化为三维模型,从而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支持。
三、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a. 准确性高:由于通过多次照射相同的物体表面,可以在不同条件下重复计算多次的反射光,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
b. 适用范围广:不仅可以重建难以被机器视觉识别的物体,如黑色、玻璃等,还可以重建不规则、复杂的物体表面,如毛绒玩具、褶皱纹理等。
c. 处理速度快:传统的3D扫描技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进行后期处理和优化,而结构光涉及面积小,无需专业人员操作,成本低、效率高。
2. 缺点a. 精度受限:由于光线的折射、反射等因素的影响,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的精度还需要继续提高。
结构光时域编码技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结构光时域编码技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结构光时域编码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光学成像技术,通过结构化光源和时域编码的方法,可以快速且高效地获取三维物体的表面形状信息。
本文将深入探讨结构光时域编码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并对其优势与局限性进行分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和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将主要涉及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在这篇长文中,我们将首先通过引言部分介绍结构光时域编码技术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结构光技术的概述,时域编码原理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表现和前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分析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评估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结构光时域编码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结构光时域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深入探讨该技术在三维成像、物体识别和虚拟现实等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该技术的详细解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结构光时域编码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优势与局限性。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为读者提供关于结构光时域编码技术的全面了解,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正文2.1 结构光技术概述结构光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线的条纹或格点等特定形状的模式来获取物体表面三维信息的技术。
通过投射结构化光源到目标物体表面,再通过相机捕获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图像,最终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还原出目标物体的三维形状。
结构光技术主要包括两个关键部分:发射光源和捕获设备。
发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器或LED灯作为光源,通过特定的光学装置产生具有特定形状的光线模式。
捕获设备则是用于记录或捕获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图像,一般采用相机或其他成像设备。
结构光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三维扫描、人脸识别、虚拟现实、工业测量等领域。
结构光
结构光编辑1、激光从激光器发出,经过柱面透镜后汇聚成宽度很窄的光带,称为结构光.该光平面以一定角度入射在工件上,在工件上产生反射和散射2、已知空间方向的投影光线的集合称为结构光3、生成结构光的设备可以是将光点、光缝、光栅、格网或斑纹投影到被测物体上的某种投影设备或仪器,也可以是生成激光束的激光器结构光的英文是structured light结构光标定方法:基于立体标靶的激光平面标定,斜面标定法。
结构光技术(部分)(2006-10-26 17:12:56)转载▼分类:三维光学测量技术结构光技术结构光方法((Structured Light)是一种主动式光学测t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由结构光投射器向被测物体表面投射可控制的光点、光条或光面结构,并由图像传感器(如摄像机)获得图像,通过系统几何关系,利用三角原理计算得到物体的三维坐标。
结构光测量方法具有计算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大盆程、便于安装和维护的特点,在实际三维轮廓测量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测量精度受物理光学的限制,存在遮挡问题,测量精度与速度相互矛盾,难以同时得到提高。
光点式结构光测量方法需要通过逐点扫描物体进行测量,图像摄取和图像处理需要的时间随着被测物体的增大而急剧增加,难以完成实时测量。
用线结构光代替点光源,只需要进行一维扫描就可以获得物体的深度图,图像获取和图像处理的时间大大减少(io)。
如图1.3为线结构光的示意图,利用辅助的机械装置旋转光条投影部分,从而完成对整个被测物体的扫描。
当采用光面结构光时,将二维的结构光图案投射到物体表面上,这样不需要进行扫描就可以实现三维轮廓测量,测量速度很快,光面结构光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投影光栅条纹到物体表面[}m,i2}。
如图1.4所示为面结构光的示意图。
当投影的结构光图案比较复杂时,为了确定物体表面点与其图像像素点之间的对应关系,需要对投射的图案进行编码,因而这类方法又称为编码结构光测量法。
图案编码分为空域编码和时域编码。
结构光技术
1结构光技术干涉测量法干涉测量法(Interferometry)是常用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测量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对物体进行测量的。
当物体波前与参考波前满足干涉条件时,物体波前与参考波前发生干涉产生干涉条纹,从干涉条纹形变情况可以测出被测物体的几何形状(5]0 传统的干涉测量法多采用条纹细化技术得到千涉条纹中心,然后检测条纹中心相对参考基准的偏移量来计算物体的几何形状。
由于计算条纹中心位置的误差较大,所以采用此方法的测量误差较大。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双光束干涉、多光束干涉、外差干涉、全息千涉等方法。
全息干涉测量对测量环境的要求较高,系统侧量稳定性易受到光学散斑、震动、湿度、气压以及温度等因素影响,若采用共光路设计和同时相移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震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4结构光法结构光方法((Structured Light)是一种主动式光学测t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由结构光投射器向被测物体表面投射可控制的光点、光条或光面结构,并由图像传感器(如摄像机)获得图像,通过系统几何关系,利用三角原理计算得到物体的三维坐标。
结构光测量方法具有计算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大盆程、便于安装和维护的特点,在实际三维轮廓测量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测量精度受物理光学的限制,存在遮挡问题,测量精度与速度相互矛盾,难以同时得到提高。
光点式结构光测量方法需要通过逐点扫描物体进行测量,图像摄取和图像处理需要的时间随着被测物体的增大而急剧增加,难以完成实时测量。
用线结构光代替点光源,只需要进行一维扫描就可以获得物体的深度图,图像获取和图像处理的时间大大减少(io)。
如图为线结构光的示意图,利用辅助的机械装置旋转光条投影部分,从而完成对整个被测物体的扫描。
当采用光面结构光时,将二维的结构光图案投射到物体表面上,这样不需要进行扫描就可以实现三维轮廓测量,测量速度很快,光面结构光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投影光栅条纹到物体表面[}m,i2}。
结构光和TOF原理及优缺点对比说明
结构光和TOF原理及优缺点对⽐说明⼀.概述结构光(Structuredlight),通常采⽤特定波长的不可见的激光作为光源,它发射出来的光带有编码信息,投射在物体上,通过⼀定算法来计算返回的编码图案的畸变来得到物体的位置和深度信息,镜头需要或者特殊。
光飞⾏时间法(TOF),利⽤测量光飞⾏时间来取得距离,简单来说就是,发出⼀道经过处理的光,碰到物体以后会反射回来,捕捉来回的时间,因为已知光速和调制光的波长,所以能快速准确计算出到物体的距离。
TOF技术主要是为了实现3D成像⽽⽣,X,Y两维的⼿机拍照⼤家都⾮常熟悉了,TOF在其基础上增加了Z轴的深度信息。
实现3D的其他⽅案还包括,散斑结构光、编码结构光、双⽬视觉以及双⽬结构光等,iPhoneX使⽤的就是散斑结构光⽅案,⽽ iPhoneXs同样采⽤了结构光⽅案。
相对结构光⽅案,TOF的3D⽅案实现起来更为简单,主要包括投射器和接收模组,通过控制投射器发出经调制的近红外光波,遇物体后反射,接收模组计算发射光波和接收光波的时间差或相位差,换算成被拍摄景物的距离,以获取深度信息。
⼆、ToFToF(Time of Flight)飞⾏时间字⾯理解就是通过光的飞⾏时间来计算距离ToF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射调制过的光脉冲,遇到物体反射后,⽤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脉冲,并根据光脉冲的往返时间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这种调制⽅式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要求较⾼,光速那么快,对于时间的测量有极⾼的精度要求。
TOF技术同结构光技术不同,TOF时间飞⾏法的原理是通过专⽤传感器,捕捉近红外光从发射到接收的飞⾏时间,判断并计算出物体的距离信息。
其发射的是持续不断的“⾯光源”。
光线遇到不可穿透物体会发⽣反射,利⽤这⼀原理,通过记录反射光达到接收器的时间,由于光速和光波长已知,理论上便能快速计算出光源与物体的距离,由此得到⼀张被测物体的3D图像。
在实际应⽤中,通常调制成脉冲波(⼀般是正弦波),当遇到障碍物发⽣漫反射,再通过特制的CMOS传感器接收反射的正弦波,这时波形已经产⽣了相位偏移,通过相位偏移可以计算物体到深度相机的距离。
结构光3D视觉原理
抗干扰能力
总结词
在实际应用中,结构光3D视觉技术常常面临各种干扰 因素,如光照变化、物体表面反光、遮挡等。提高结 构光3D视觉的抗干扰能力是实现稳定测量的关键。
详细描述
为了提高结构光3D视觉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采用多种 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投射模式,以适应不 同的光照条件和物体表面特性。其次,采用图像处理 技术,如滤波、对比度增强等,以提高图像质量。此 外,优化算法以减小干扰因素的影响,如采用稳健的 三维重建算法、引入鲁棒性统计方法等。同时,采用 多视角、多模态融合等技术也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结构光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鲁棒性等优点,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光照条 件和物体表面特性,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视觉、增强现实、自动驾驶等领域。
结构光编码方式
莫尔条纹编码
利用周期性的条纹图案进行编码,当条纹投射到物体表面时 ,会形成相应的莫尔条纹效应,通过捕捉莫尔条纹的变化可 以计算出物体的深度信息。
散斑编码
03
结构光3D视觉系统构成
结构光光源
结构光光源是结构光3D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向目标物体投射已知的光模式, 如条纹、格子等。
结构光光源通常采用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因为它们能够产生高亮度和高 对比度的光线,有利于在各种环境下进行3D测量。
结构光光源的投射方式可以是前向投射或后向投射,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应用场景和测 量需求。
相机通常采用高分辨率和高敏感度的传感器,以便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获得清晰 的图像。
相机的视角和焦距也会影响到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 行选择和调整。
计算机
计算机是结构光3D视觉系统中的 大脑,它负责处理图像数据并进
行3D重建。
结构光 高反光
结构光高反光
结构光技术是一种用于获取物体三维形状和深度信息的光学测量技术。
它通过向物体投射一系列已知模式的光图案,并利用传感器接收和分析反射回来的光信号,从而重建出物体的三维结构。
然而,当遇到高反光物体时,结构光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
高反光物体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会将大部分投射的结构光直接反射回来,导致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号过强,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高反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优化光源和传感器的布置:可以调整光源的位置、角度和强度,以及传感器的位置和灵敏度,以减少高反光物体对光信号的影响。
2. 使用多光源和多传感器:通过使用多个光源和传感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获取物体的反射光信号。
这样可以减少单个光源或传感器受到高反光物体的影响,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 采用偏振光技术:偏振光可以减少反射光的干扰,因为它只对特定偏振方向的光敏感。
通过使用偏振光源和偏振传感器,可以降低高反光物体对光信号的影响。
4. 后期处理和算法优化:利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接收的光信号进行后期处理和算法优化,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减少高反光的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高反光物体对结构光技术提出了挑战,但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结构光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激光结构光光源
激光结构光光源激光结构光光源1. 引言激光结构光光源是一种常用的光源技术,通过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结合结构光投影系统,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内精确投射出复杂的结构光图案。
这种技术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导航、工业检测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激光结构光光源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原理与工作方式2.1 激光器的作用激光器是激光结构光光源的核心组件之一。
通过激发物质中的激活粒子,激光器可以产生高度聚焦的激光光束。
常用的激光器包括氦氖激光器(He-Ne)和半导体激光器等。
这些激光器具有单色性好、光束质量高和高功率输出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结构光光源的应用。
2.2 结构光投影系统的原理结构光投影系统是激光结构光光源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由激光光源、空间光调制器(例如液晶衍射器)、投影透镜和成像传感器等组成。
激光光源经过光调制器调制后,会发出特定形状且非常亮度均匀的结构光,并通过透镜将结构光投影到目标物体上。
成像传感器会捕获被目标物体反射或散射的结构光,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后续分析。
3. 应用领域3.1 计算机视觉激光结构光光源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结构光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三维建模和位姿估计。
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中,激光结构光光源可以投射精确的虚拟物体,使用户能够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
激光结构光光源还可以用于人脸识别、手势识别以及物体识别等。
3.2 机器人导航激光结构光光源也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系统中。
通过将结构光投影到环境中,机器人可以获取周围环境的深度信息,从而进行精确的导航和避障。
这种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和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主性。
3.3 工业检测激光结构光光源在工业检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结构光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表面缺陷、形状精度和尺寸测量等的检测。
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激光结构光光源可以用于检测PCB板的瑕疵和焊点质量。
结构光重建pmp原理
结构光重建pmp原理
结构光重建(Structured Light 3D Scanning)是一种常见的三维扫描技术,它通过投射结构化光源(通常是条纹或格点)到目标表面上,然后利用相机捕捉目标表面上的光斑图案,通过分析光斑的形变来获取目标表面的三维信息。
PMP(Phase Measuring Profilometry)是结构光重建的一种变种,它利用了相位测量原理来获取目标表面的三维形状。
PMP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首先,结构光源将特定的光斑图案投射到目标表面上,这些光斑图案具有已知的空间几何特征。
然后,相机捕捉目标表面上的光斑图案,并记录下每个光斑的位置和形状。
接下来,通过分析不同角度下捕捉到的光斑图案,可以计算出目标表面上每个点的三维坐标信息。
这种计算通常依赖于相位差的测量,即通过比较不同角度下的光斑图案的相位差异来确定目标表面的形状。
在PMP中,相机和投射器之间需要进行标定,以确保它们的位置和参数能够准确地转换成三维坐标。
此外,由于光斑图案在目标表面上的形变受到表面形状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位解包装和误差校正等复杂的算法处理,以获得精确的三维形状信息。
总的来说,PMP利用相位测量原理和结构光源的投射,通过分
析光斑图案的形变来获取目标表面的三维形状信息。
它在工业测量、医学影像、文物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构光 格雷码解码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结构光格雷码解码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结构光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射编码了特殊图案的光束,从而实现对三维物体进行快速、精准的三维重建和测量的技术。
而格雷码是一种二进制编码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在编码过程中只有一个比特变化,从而减少了译码错误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结构光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并深入探讨格雷码在结构光中的应用和解码方法。
通过对结构光格雷码解码原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结构光技术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其在工业测量、三维重建、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旨在简要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结构光技术和格雷码解码原理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则为读者提供了本文的构架,引导读者了解本文各个部分的主题内容。
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 正文部分包括结构光技术概述、格雷码原理介绍和结构光格雷码解码方法三个小节。
在结构光技术概述部分,将介绍结构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格雷码原理介绍部分将详细阐述格雷码的原理和特点,为后文的解码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结构光格雷码解码方法部分将介绍如何利用结构光技术和格雷码对图像进行解码和重建。
-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应用前景和结构光格雷码解码的意义三个小节。
总结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强调结构光格雷码解码方法的重要性和特点。
应用前景部分将展望结构光格雷码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展望和启示。
结构光格雷码解码的意义部分将强调该技术对于视觉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结构光技术和格雷码解码原理,重点讨论结构光格雷码解码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了解结构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深入理解格雷码的概念和原理,以及掌握结构光格雷码解码的方法和技术指导。
结构光深度计算公式
结构光深度计算公式结构光深度计算是一种通过采集目标物体表面上的结构光图案,并利用这些图案在物体表面产生的形变信息来计算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的技术。
结构光深度计算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工业测量等领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和相位解析的深度计算方法,并给出其数学推导及实际应用。
1. 结构光投影原理结构光投影是一种通过投射特定模式的光束到目标物体表面上,利用目标物体表面对光束的反射或折射产生的结构变化信息来计算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结构光投影采用光栅图案或条纹图案作为投影光源,通过对被测物体表面产生的结构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可以获得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
在结构光投影中,最常用的投影光源是激光器或LED光源,通过光学透镜或光栅片产生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光束,将光束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上。
被测物体表面对投影光束的反射或折射会产生结构光图案,这些图案可以被摄像机捕获并用于计算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
2. 相位解析原理相位解析是一种通过对结构光图案进行频率域分析来获得目标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的方法。
结构光图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具有一定频率和相位的空间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频率域分析,可以获得目标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
在相位解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傅里叶变换或小波变换对结构光图案进行频率域分析,从而获得目标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
通常情况下,通过对结构光图案的相位信息进行解析,可以获得物体表面在光束方向上的深度信息,进而获得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
3. 结构光深度计算公式结构光深度计算公式是通过结构光投影和相位解析原理得出的用于计算目标物体表面深度信息的数学公式。
这个公式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结构光投影模型、相位解析模型和深度计算模型。
结构光投影模型描述了结构光图案在被测物体表面上的产生过程,通常采用几何光学或物理光学的方法来描述结构光图案的产生过程。
通过对结构光图案的产生过程进行建模和数学推导,可以获得结构光图案在被测物体表面上的空间分布信息。
结构光相机dlp原理和散斑原理
结构光相机dlp原理和散斑原理
结构光相机利用了投影仪和相机的组合来实现三维重建的技术。
其中,两个关键原理是:
1. DLP原理: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是一种基于微型
投影仪的光学技术。
使用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芯片上的数百万个微小反射镜,可以精确地控制将光投射到不同位置。
结构光相机中,投影机会将一列光线或者光斑照射到被测物体上,通过DMD芯片上的微小反射镜特定位置的开闭
来控制投射的光线。
这样,可以在被测物体上形成一系列亮暗不同的条纹,称为结构光。
2. 散斑原理:散斑是由于光波经过不规则的表面或者传播介质时发生的相位变化引起的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结构光相机中,由于投影的光线经过被测物体表面的散反射,会在图像上形成一系列散斑图案。
这些散斑会在空间中产生一定的位移,通过观察散斑的位移变化,可以推导出被测物体表面的形状和深度信息。
综上所述,结构光相机利用DLP原理控制投影仪形成结构光,再通过散斑原理观察散斑的位移变化,进而实现对被测物体表面的三维重建。
结构光技术
结构光技术是一种测量和成像技术,利用一束光的三维结构和相位信息来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和成像。
结构光技术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投射光:使用一台结构光投影仪,投射一种光源(通常是白光、激光或红外线)形成的光线条纹。
采集图像:使用一台相机或其他图像传感器,拍摄被投射光线条纹照射的物体。
处理图像:通过计算机算法,分析被拍摄图像中的光线条纹信息,确定物体的三维结构和相位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生成三维模型、测量物体尺寸和形状等。
结构光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机器人视觉、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
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三维测量和成像,具有快速、非接触、非破坏等优点,可以用于工业制造、医疗、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
3D-camera结构光原理
3D-camera结构光原理3D-camera结构光原理⽬前主流的深度探测技术是结构光,TOF,和双⽬。
具体的百度就有很详细的信息。
⽽结构光也有双⽬结构光和散斑结构光等,没错,Iphone X 的3D深度相机就⽤散斑结构光。
我⽤结构光模块做过实验,主要考虑有效⼯作距离,精度和视场⾓是否满⾜需求。
本⽂对结构光(Structured Light)技术做⼀个⽐较全⾯的简介。
结构光三维成像的硬件主要由相机和投射器组成,结构光就是通过投射器投射到被测物体表⾯的主动结构信息,如激光条纹、格雷码、正弦条纹等;然后,通过单个或多个相机拍摄被测表⾯即得结构光图像;最后,基于三⾓测量原理经过图像三维解析计算从⽽实现三维重建。
利⽤红外相机像素点信息求解被测物体深度信息需要经过:机构光解码、像素、空间坐标转换;为了满⾜获取深度信息的实时性,结构光模块内部⼀般会有⼀枚专⽤的处理芯⽚,⽤于计算并输出实时信息。
3D结构光⽬前的使⽤场景为:第⼀,物体信息分割与识别,3D⼈脸识别,⽤于安全验证、⾦融⽀付等场景;第⼆,体感⼿势识别,为智能终端提供新的交互⽅式;第三,三维场景重建,利⽤深度相机⽣成的深度信息(点云数据),结合RGB彩⾊图像信息,可完成对三维场景的还原,可⽤于测距,虚拟装修等场景。
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成像,实际上是三维参数的测量与重现,主要是区别于纯粹的像双⽬⽴体视觉之类的被动三维测量技术,因⽽被称为主动三维测量。
因为他需要主动去投射结构光到被测物体上,通过结构光的变形(或者飞⾏时间等)来确定被测物的尺⼨参数,因此才叫做主动三维测量,嗯,相当主动。
⾸先,结构光的类型就分为很多种,既然是结构光,当然是将光结构化,简单的结构化包括点结构光,线结构光以及简单的⾯结构光等。
复杂⼀点的结构化就上升到光学图案的编码了。
结构光投射到待测物表⾯后被待测物的⾼度调制,被调制的结构光经摄像系统采集,传送⾄计算机内分析计算后可得出被测物的三维⾯形数据。
结构光最远探测距离
结构光最远探测距离结构光(Structured Light)是一种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可以通过使用投射特定纹理或格点的光源,结合相机捕捉物体表面形状,从而实现对物体的高精度三维测量。
结构光的最远探测距离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光源功率、相机灵敏度、投影纹理的尺寸及形状等。
下面是一些与结构光最远探测距离相关的内容。
1. 光源功率:结构光系统中使用的投射光源通常是一种具有高功率和短脉冲宽度的激光器。
光源功率越高,光线在大距离上的强度就越大,可以实现更远的探测距离。
2. 相机灵敏度:相机的灵敏度决定了它能够捕捉到多弱的光信号。
在结构光系统中,一般使用高灵敏度的相机来捕捉投影纹理。
灵敏度越高的相机,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捕捉到光线反射的纹理信息。
3. 投影纹理尺寸:投影纹理的尺寸也会影响探测距离。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投影纹理能够覆盖较大的物体表面区域,从而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进行测量。
然而,随着距离的增加,投影纹理的尺寸也会变大,导致分辨率降低,因此需要在尺寸和分辨率之间进行权衡。
4. 投影纹理形状:投影纹理的形状对于测量距离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使用多条平行线或正弦曲线作为纹理,可以提供更好的深度分辨率,从而实现较远距离上的精确测量。
一些先进的结构光系统还使用编码的投影纹理,通过解码纹理信息可以实现对更长距离上物体的测量。
5. 环境光干扰:结构光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受到环境光的干扰。
环境光会增加背景噪声,降低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远距离测量中,环境光的干扰更为显著,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环境光对测量的影响,例如使用滤光片或增加系统的动态范围。
综上所述,结构光最远探测距离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光源功率、相机灵敏度、投影纹理的尺寸和形状以及环境光的干扰等因素。
通过调整和优化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对较远物体的高精度三维测量。
结构光 最近探测距离
结构光最近探测距离
标题:结构光的最新探测距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结构光技术在测距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结构光是一种利用光的特性进行距离测量的技术,它通过投射光线并观察光线的变化来计算出物体的距离。
在过去,结构光技术的探测距离受到了很多限制,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结构光技术在探测距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往,结构光技术的探测距离主要受到光的衰减和反射率的限制,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改进光源和探测器的性能,结构光技术的探测距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现在,结构光技术可以实现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探测距离,大大拓展了应用领域的范围。
结构光技术的最新探测距离的突破主要得益于光源的改进。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更强大的激光器,能够产生更高能量的光束。
这种高能量的光束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进行探测,并且克服了过去光线衰减的问题。
研究人员还改进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现在的探测器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光线的变化,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这种改进使得结构光技术在探测距离方面更加精确和可靠。
结构光技术的最新探测距离突破为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在工业制造中,结构光技术可以用于测量产品的尺寸和形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在医疗领域,结构光技术可以用于精确测量人体的尺寸和形态,为手术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
结构光技术的最新探测距离的突破为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改进光源和探测器的性能,结构光技术能够实现更远距离的测量,为各行各业带来更精准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结构光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3d结构光深度相机工作原理
3D结构光深度相机是一种用于获取物体表面3D信息的相机,其工作原理基于结构光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向物体表面投射已知的光结构模式,并通过相机捕捉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从而获取物体表面的3D信息。
具体来说,3D结构光深度相机的工作流程如下:
1. 投射光结构模式:通过光源投射器向物体表面投射已知的光结构模式,光源投射器可以是激光或投影仪等。
2. 相机捕捉反射光线:通过相机捕捉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相机的视角需要与光源投射器的视角重合。
3. 计算相位差:通过相机捕捉到的图像,计算出光结构模式在物体表面反射后的相位差。
4. 生成深度图像:通过计算相位差,可以得到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从而生成深度图像。
5. 重建三维模型:通过将多个深度图像组合在一起,可以重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
总之,3D结构光深度相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投射已知的光结构模式并计算其在物体表面反射后的相位差,从而获取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最终生成深度图像和三维模型。
这种技术在工业制造、医疗诊断、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构光技术
1.2.1干涉测量法
干涉测量法(Interferometry)是常用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测量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对物体进行测量的。
当物体波前与参考波前满足干涉条件时,物体波前与
参考波前发生干涉产生干涉条纹,从干涉条纹形变情况可以测出被测物体的几何形状(5]0 传统的干涉测量法多采用条纹细化技术得到千涉条纹中心,然后检测条纹中心相对参考
基准的偏移量来计算物体的几何形状。
由于计算条纹中心位置的误差较大,所以采用此
方法的测量误差较大。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双光束干涉、多光束干涉、外差干涉、全息千涉等方法。
全息干涉测量对测量环境的要求较高,系统侧量稳定性易受到光
学散斑、震动、湿度、气压以及温度等因素影响,若采用共光路设计和同时相移技术,
可以有效地抑制震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4结构光法
结构光方法((Structured Light)是一种主动式光学测t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由结构
光投射器向被测物体表面投射可控制的光点、光条或光面结构,并由图像传感器(如摄
像机)获得图像,通过系统几何关系,利用三角原理计算得到物体的三维坐标。
结构光
测量方法具有计算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大盆程、便于安装和维护的特点,在实际三
维轮廓测量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测量精度受物理光学的限制,存在遮挡问题,测量精度
与速度相互矛盾,难以同时得到提高。
光点式结构光测量方法需要通过逐点扫描物体进行测量,图像摄取和图像处理需要
的时间随着被测物体的增大而急剧增加,难以完成实时测量。
用线结构光代替点光源,
只需要进行一维扫描就可以获得物体的深度图,图像获取和图像处理的时间大大减少
(io)。
如图1.3为线结构光的示意图,利用辅助的机械装置旋转光条投影部分,从而完成
对整个被测物体的扫描。
当采用光面结构光时,将二维的结构光图案投射到物体表面上,这样不需要进行扫
描就可以实现三维轮廓测量,测量速度很快,光面结构光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投影光栅条
纹到物体表面[}m,i2}。
如图1.4所示为面结构光的示意图。
当投影的结构光图案比较复杂时,为了确定物体表面点与其图像像素点之间的对应
关系,需要对投射的图案进行编码,因而这类方法又称为编码结构光测量法。
图案编码
分为空域编码和时域编码。
空域编码方法只需要一次投射就可获得物体深度图,适合于
动态测量,但是目前分辨率和处理速度还无法满足实时三维测量要求,而且对译码要求很高。
时域编码需要将多个不同的投射编码图案组合起来解码,这样比较容易实现解码,
但要求投射的空间位置不变,而且难以实现实时测量.主要的编码方法有二进制编码、
二维网格图案编码、随机图案编码、彩色编码、灰度编码、邻域编码、相位编码以及混合编码等【13,14]0
结构光方法还有一类测量方法,原理是将光栅图案投射到被测物表面,受物体高度的调制,光栅条纹发生形变,这种变形条纹可解释为相位和振幅均被调制的空间载波信号。
采集变形条纹并且对其进行解调可以得到包含高度信息的相位变化,最后根据三角法原理计算出高度,这类方法又称为相位法。
基于相位测量的三维轮廓测量技术的理论依据也是光学三角法,但与光学三角法的轮廓术有所不同,它不直接去寻找和判断由于物体高度变动后的像点,而是通过相位测量间接地实现,由于相位信息的参与,使得这类方法与单纯光学三角法有很大区别。
目前编码结构光法和相位法已成为三维轮廓测盘中的两个发展方向。
相对编码结构光法而言,相位测量法不需要复杂的编码,同时由于每一个图像像素点都可以获得三维数据,可以实现真正的全场测量,并且分辨率高,但是相位测量法需要对折叠相位进行展开,而目前大多数的相位展开方法都需要人为干预,这是实现该方法自动化的最大障碍。
本文采用基于投影正弦光栅的相位测量法。
近年来基于相位的光栅投影三维轮廓测童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方法和算法,但是离实际应用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光栅条纹所包含的相位信息是关心的重点,相位法三维轮廓测量的处理步骤主要包括相位解调、相位展开、物体高度与相位关系标定和三维数据计算。
就目前而言,相位法的主要难点在于投影方式、相位展开和系统标定:新出现的投影仪可以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改变投影图案,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但是分辨率不高;对于相位展开问题,尽管人们提出了很多相位展开算法,但是都只是
针对某一种干扰,无法满足一般要求。
对于结构光三维轮廓测量方法,目前也出现了一种发展趋势,即相位法与其它编码技术的结合。
光栅投影技术实际上也是一种相位编码方式,如投影正弦光栅,与其它方式相比其优点在于可实现较高的测量分辨率,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投影的正弦条纹具有周期性,以及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相位展开困难.编码结构光测量方法缺点在于测量
的离散性,每一条光栅有一个离散值,因此仅能进行有限的条纹数编码,限制了测量的精度,在要求较高测量精度时,需要复杂的编码方式.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成为解决两
种方法缺点的很好选择,如将格雷编码(GSM, Gray Code Method)与相移法(PSM, Phase Shift Method)结合。
2. 2测量原理
将结构光图像投射到被测物表面,从另一角度可以观察到由于受物体高度的调制而变形的条纹,这种变形可解释为相位和振幅均被调制的空间载波信号。
采集变形条纹并对其进行解调,恢复出相位信息,进而由相位确定出高度,这就是基于相位的结构光方法的基本原理。
这里以典型的交叉光轴系统来说明测量原理,如图2.1 a
OP是投影系统透镜的光轴,它与成像透镜的光轴OC交于点D o OX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真实存在的),OC垂直参考面。
P和C分别为投影
透镜出瞳中心和成像透镜的入瞳中心,两点的连线与参考面平行,距离为d,离参考平
面的距离为1。
正交坐标系的XOY平面位于参考平面上,Y轴垂直于XOZ平面与X轴交于O点,Z轴平行于成像透镜光轴。
投射光栅交于物体表面点H} H成像在像面上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