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简答题汇总76题
国际经济学复习重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一、名词概念第2章完全专业化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一国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情况。
机会成本不变是指每增加1单位某种产品数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指政府不采用关税、配额或其他形式来干预国际贸易的政策国际贸易收益是指通过国际贸易所获得的提高国民经济福利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利结果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边际成本递增是指随着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上升重商主义1. 金银货币等于财富(1)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财富,而国际贸易可以增加一国财富;(2)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因为国际财富不会增加2. 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1)通过控制行业生产和劳动力来管理经济活动;(2)推行低工资政策以降低产品成本3. 用武力开拓国际市场部分专业化是指贸易使得每个国家部分专业化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生产。
价格流转学说绝对优势原理两国之间之所以发生贸易,其基础在于两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
比较优势原理是指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则仍然具有分工的可能。
其中,优势国可以集中资源生产优势大的产品,劣势国可以集中资源生产劣势小的产品,通过国际交换可以使双方受益。
专业化的生产收益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得自交易的利益,二是得自分工的利益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产量的各种不同组合。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决定了比较利益的分配。
贸易三角形一国的贸易三角形表明了其出口、进口和贸易条件,在一个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世界中,一个国家的贸易三角形和另一个国家的相同,一个国家的出口等于另一个国家的进口,并且有相同的贸易条件。
国际经济学_期末考试重点简答题汇总
1.亚当。
斯密的国际贸易观点与重商主义的观点有何区别?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虽能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由于世界经济这块蛋糕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国家的贸易收益来自其贸易伙伴的牺牲,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同时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因此,重商主义主张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但是亚当斯密则认为世界经济这块蛋糕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提倡自由贸易,国际贸易允许各国之间进行专业化和劳动分工,那么各个国家可以集中生产他们能生产的成本最低的商品,就能提高各国国内生产率的一般水平,并增加世界产出。
2.举出一个数字的例子,说明生产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还能在其中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假定美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瓶酒或40码布,而英国工人只能生产20瓶酒或10码布。
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由于美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效率都高于英国,因此无法进行互利的专业化分工和贸易。
但是由于美国产布的效率是英国的四倍,而产酒的效率仅为英国的两倍,因此,美国在布的生产上比在酒的生产上更具有绝对优势,英国在酒的生产上比在布的生产上绝对劣势更小。
所以美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布.3.斯密和李嘉图都认为世界贸易的模式只能由供给条件决定。
请解释。
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都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及认为在每个国家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并且是同质的,并且一种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只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数量。
所以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产品价格仅由供给因素决定,需求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
4.比较成本的概念如何与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联系在一起的?说明不同形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怎样导致不同的机会成本。
ﻩ因为李嘉图的理论严格依赖于劳动价值论的假设,劳动被假设为唯一的投入要素,而在实际中,劳动只是若干投入因素中的一种,认识到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后,现代贸易理论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解释比较优势.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是当所有投入要素(土地、劳动、资本等)都得到有效利用时,一个国家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
国际经济学重点期末归纳
一、名词解释(中译英)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According to Adam Smith, trade between two nations is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When one nation is more efficient than(or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over) another in the production of one commodity but is less efficient than( or has an absolute disadvantage with respect to) the other nation in producing a second commodity, then both nations can gain by each specializ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commodity of its absolute advantage and exchanging part of its output with the other nation for the commodity of its absolute disadvantage. By this process, resources are utilized in the output of both commodities will rise. This increase in the output of both commodities measures the 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tion available to be divided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through trade. (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或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较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的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题,共计100分)1. "供给"指的是:A. 指商品的市场供应量。
B. 指货币的供应量。
C. 指资金的供应量。
D. 指劳动力的供应量。
2. 比较优势理论是谁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弗里德曼3.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A. 外汇储备的数量B. 国内物价水平C. 利率水平D. 外国利率水平4.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主要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世界银行(WB)D. 美洲国家组织(OAS)5.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维持物价稳定B. 促进经济增长C. 降低利率D. 减少失业率6. 国际分工的好处包括:A. 提高生产效率B. 扩大市场规模C. 促进技术创新D. 所有选项都正确7. 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升值,会对该国的贸易产生什么影响?A. 减少出口,增加进口B. 增加出口,减少进口C. 减少出口和进口D. 增加出口和进口8. 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时候,央行可能会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是:A. 加息B. 降息C. 货币放松D. 不采取任何措施9. 名义利率是指:A. 不包括通货膨胀的利率B. 超额储蓄的利率C. 包括通货膨胀的利率D. 市场利率10. 直接投资是指:A. 跨国公司间的资金流动B. 外商在本国购买股票和债券C. 资本流动到国际间接投资基金D. 政府间的经济援助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 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 简述外汇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三、论述题(共计60分)1. 请阐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 选择一个国际组织,介绍其目标、职责以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四、分析题(共计80分)某国经济遭受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失业率飙升,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贬值,并且国内外投资都受到了打击。
大学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以及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2、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
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3、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4、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5、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6、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
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7、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国际经济学考试重点汇总
1.什么是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学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属于应用经济学。
2.国际经济学发展脉络。
3.相关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进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对外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情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当年贸易条件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系数大于100,条件改善;系数小于100,条件恶化)✧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1.绝对利益学说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
2、生产中只使用一种要素劳动。
3、两国的经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这意味着,在一国范围内,当经济资源从一个部门转向另外一个部门时,其中一个部门的流入就是另外一个部门的流出。
4、生产要素(即劳动)在国内流动是自由的,且从一个部门到另外一个部门转移时的机会成本不变。
5、这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匹,且不同国家生产的同种产品的质量没有差异。
6、商品可以在两国内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动,要素根本不能流动。
7、在两个国家之间商品流出的价值与流入的价值相等。
8、没有运输和其他交易费用。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者其生产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体,如果每一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既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简答和辨析)
【简答和辨析】1、绝对购买力理论与相对购买力理论的关系答:①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同两国价格水平的变化保持一致,汇率的变化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若本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上升,本国货币购买力就会下降,市场力量会促使汇率回到与购买力平价相一致的水平。
②计算公式: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e =*t t P P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t t t P P e③联系与区别: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汇率,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汇率。
2.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价格的绝对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反映价格的变动率。
3.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汇率的决定基础,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说明汇率之所以变动的原因。
4.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多用于理论模型的分析,相对购买力平价理用于付诸实施和统计验证。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答:一、经常项目,指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其一,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获取或处置;其二,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三、错误遗漏项目,用于抵销统计误差3、生产补贴与关税哪种手段更优答:①幼稚产业论的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改进生产效率,既然是针对国内生产,显然直接的保护方式应是引入生产补贴,采用关税等贸易壁垒的方式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②生产补贴比关税的保护成本低,因为生产补贴不改变国内价格,可避免消费扭曲。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及特征答:1自由贸易区特点:①成员国之间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
②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
③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2关税同盟特点:①对内自由,对外保护: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国际经济学考试重点简答
一.贸易利益的分解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部分---来自于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交换利益系指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互相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专业化利益则指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二.不发生贸易的五个条件: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的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三.国际贸易的起因(论述题)1.古典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说:两国的生产技术差异表现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由此每个国家应出口绝对优势产品,进口绝对劣势产品。
(2)、比较优势说: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
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商品,彼此都节省了劳动力,都得到了好处。
2.H-O理论:要素禀赋说:一国出口密集使用丰富的产品,进口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3.重叠需求理论: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4.产品周期理论:技术差异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决定要素。
5.新贸易理论:(1)、外部规模经济可导致国际贸易发生,此外规模经济是比较优势外的另一个独立贸易起因。
(2)、产业内贸易以规模经济引起。
四.H-O定理结论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其实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五.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者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S-S定理引申: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六.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国际经济学总复习简答题
1. 在资本完全不流动、资本不完全流动和资本完全流动三种情况下,试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1)在短期内(国内货币供给尚未来得及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效果(假设最初国际收支是平衡的);(2)在长期内(中央银行为维持固定汇率采取干预措施之后)对国内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效果。
答案提示:利用画图进行分析,资本完全不流动BP 线为垂线,资本不完全流动BP 线的斜率大于0度小于90度,资本完全流动BP 线为水平线。
2. 出口倾销 定义:垄断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国内市场取得垄断高价后,以低于国内价格的形式大量出口出口倾销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1)国内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2)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必须充分分隔(3)国内需求弹性小于国际需求弹性3. 试解释J 曲线的成因和政策含义,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答案提示: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就形成了J 曲线。
具体来说,在通常情况下,一国的货币贬值并不会立即引起贸易收入增加,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时滞:(1)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即存在认识时滞;(2)存在着决策时滞,即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3)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即生产时滞;(4)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即存在取代时滞;(5)把商品、劳务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即存在着交货时滞。
政策含义在于通过缩短各种时滞,使得本币贬值能够尽快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实例请自己举出。
4. 铸币平价理论(the theory of mint parity)基本内容:实际交易汇率是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并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是这种波动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以黄金输送点作为其波动有界限,这样就使金本位制下的汇率自发维持在一个较固定的水平。
国际经济学题库(名词解释+简答)
国际经济学(名词+简答)国考只能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出计算的可能性极低,可以通过专题复习1、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研究的主要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2、绝对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国家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世界的整体福利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3、比较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若两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等,贸易仍然可能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产品,而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
世界也因此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4、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关键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出口商的需求弹性只有在足够大时,贬值才能引起更大的需求;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汇率下跌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也就越强。
如果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则当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Ex+Em/>1)时,汇率下调就能改善贸易收支,否则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这是该条件的重要性。
5、贸易乘数:是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作用,探讨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即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的动态过程。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1.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答: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产生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
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别。
2. 结合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试解释为什么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答:如果创新国研制的是相同产业中的更新品种并获得成功,则创新国将和其更新产品的(潜在)模仿国之间出现产业内贸易,因为此时其模仿国生产的是此产业产品的旧品种。
创新国将向其模仿国出口新产品,而从模仿国进口相同产业中的旧品种。
3. 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答: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图如下:4.试根据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解释出口补贴政策的制定过程。
答: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国内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
我们把利益集团分成三种: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
对于出口补贴政策,出口部门是支持的,进口替代部门和消费者虽然不支持此项政策,但是从此项政策中受到的直接损失不明显,也不会激烈反对。
5.试述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答:1、穆勒标准是从内部规模经济和产业本身的角度提出,是最基本优势;2、巴斯塔尔布标准是从国家总体福利的角度提出的,是比较优势;3、凯普标准是从外部规模经济的角度提出的,是竞争优势。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复习
简答题1、 简述进口配额和等效的进口关税存在的差别。
1、进口配额不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关税会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2、对于给定的进口配额,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关税导致更高的国内价格和更多的国内生产量;而对于给定的进口关税,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配额导致更高的消费量和进口量,而对国内价格和国内生产量的影响较小。
3、进口配额对实施配额管制的国家的国内市场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进口配额能将潜在的垄断转化成现实的垄断,使得国内工业能完全消除国外产业的竞争。
4、在关税的情况下,要想将进口量限制在一个愿望的水平上,就必须清楚地知道国内进口替代商品的供求弹性,而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则一定能将某种商品的进口限制在愿望的水平上(即配额的水平上)。
(共4点,每点2分)2、 简述要素禀赋论和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二者的主要区别。
要素禀赋论: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该定理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或称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H -O 定理又常被称为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
(3分)比较优势说: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这是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3分) 二者区别:要素禀赋论从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出发来解释国际贸易,而比较优势论则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
(2分)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
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每点4分)贸易创造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净利益。
国际经济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包括:A. 自由贸易区B. 共同市场C. 经济联盟D. 所有以上选项2.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职能不包括:A. 促进贸易自由化B. 解决贸易争端C. 制定全球贸易规则D. 直接干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3.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目标:A. 促进国际货币合作B. 维护国际金融稳定C. 促进成员国经济稳定增长D. 直接提供援助给个人4. 以下哪种汇率制度允许货币价值完全由市场决定:A. 固定汇率制度B. 浮动汇率制度C.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D. 货币挂钩制度5.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包括以下哪些项目:A. 商品贸易B. 服务贸易C. 投资收益D. 所有以上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7. 描述国际投资的主要风险,并解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
8. 解释什么是“多边贸易谈判”,并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国际经济合作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10. 分析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国际经济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4. B5. D二、简答题6. 积极影响包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效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影响包括:加剧贫富差距,对本土产业造成冲击,环境问题,文化同质化。
7. 国际投资的主要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管理这些风险的方法包括多元化投资、对冲、保险和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
8. 多边贸易谈判是指多个国家参与的贸易协商过程,旨在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例如,乌拉圭回合谈判是WTO框架下的一次重要谈判,它导致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的成立。
三、论述题9. 国际经济合作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增强各国经济互补性,提高全球生产效率,减少贸易摩擦,以及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1.怎样依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说因素天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界限之间的差异?答: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钱不变的前提下,某一因素的增添会以致密集使用该因素部门的生产增添,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降落。
假如两个国家的因素天赋不相同,则某种因素多的国家,会产生更多密集使用该因素的产品,反之亦然。
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界限就出现了差异。
2.联合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试解说为何美国一直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答:假如创新国研制的是相同家产中的更新品种并获取成功,则创新国将和其更新产品的(潜伏)模拟国之间出现家产内贸易,因为此时其模拟国生产的是此家产产品的旧品种。
创新国将向其模拟国出口新产品,而从模拟国入口相同家产中的旧品种。
3.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答:新贸易理论解说的是家产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说的是家产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定是不完整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定是完整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应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重申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定全部产品都是同质的;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理论的假定规模酬劳不变。
图以下: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家产内家产间不完整竞争完整竞争需求角度供应角度产品差异同质产品引入了规模经济规模酬劳不变4.试依据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解说出口补助政策的拟订过程。
答: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是鉴于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国内的收入分派格局,因此不同利益公司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响,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样力量交叉在一同最终决定政策的拟订或选择。
我们把利益公司分红三种:入口代替部门、出口部门和花费者集体。
关于出口补助政策,出口部门是支持的,入口代替部门和花费者固然不支持此项政策,可是此后项政策中遇到的直接损失不显然,也不会强烈反对。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全)
一:简答题1试析斯密绝对利益说的核心弱点是什么?答:斯密的假设条件不具有广泛性,按照斯密的理论,或者一个国家至少有一种产品在交换伙伴中处于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或者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存在国际贸易,但二者都不是事实。
所以这个理论不具备普遍性。
2 试说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内容答:若两国生产力水平不等,甲过在所有产品上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乙国相反,处于绝对优势,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非在所有的商品上都一样,因此处于绝对优势者不必生产所有商品,而应集中生产本国之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乙国也不需停产所有产品,只需停产相对本国之内具有最大劣势的产品,自由交换,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福利。
3试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命题答: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就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是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趋于减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4)还存在着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波—萨缪尔森定理。
前者说明要素禀赋的变化对于生产结构的影响,后者的内容主要是解释收入变化的4试画出J曲线并说明其含义答:在经济实践中,一个国家的商品即使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要调整汇率后,国际收支状况也要经过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
贬值后国际收支先恶化后改善,原因是出口增长需要投资增加生产,因此有时滞;进口本身也有惯性,在认识、决策甚至找到进口货物的替代品和生产这些替代品都需要时间,因此贬值的作用难于即刻到位。
5试画出贫困增长的图形并简要说明答:当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的时候,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点A向外移动到A,贸易1出口也因此扩大,但是出口结构并没有改变,世界价格线在出口迅速扩大之后发生变化,从TW 移动到TE 1,斜率发生了变化,结果是出口增加,但是价格下降,总体福利下降,即消费点由C 点下降到C 1点。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1.国际贸易理论
a.绝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b.相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
d.赫克歇尔-奥林斯模型
e.所得分配理论(斯托尔班克-萨缪尔森模型)
2.重要的国际贸易政策
a.关税
b.非关税壁垒
c.贸易救济措施
d.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
e.地区贸易协定(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国际货币体系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汇率调整机制
d.汇率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例如,汇率干预)
4.国际经济政策
a.贸易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国际经济协调
5.国际投资理论和政策
a.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b.国际资本流动
c.国际投资政策和限制
6.国际金融市场
a.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
b.国际债券市场
c.国际股票市场
d.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7.国际经济合作和组织
a.世界贸易组织(WTO)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e.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8.国际经济发展和全球化
a.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b.全球化的效益和挑战
c.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
9.国际经济危机和政策应对
a.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b.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策略
c.经济复苏和调整策略
10.跨国公司和国际商业策略
a.跨国公司的特点和战略
b.国际市场选择和进入策略
c.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国际经济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上,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3. 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上,其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4. 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5.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实施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的政策。
二、填空题1. _______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答案:自由贸易2. _______是决定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答案:比较优势3. _______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答案:科技进步4. _______是全球化的主要挑战之一。
答案:文化冲突5. _______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之一。
答案:关税壁垒三、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A. 生产成本B. 市场需求C. 政府政策D. 个人喜好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全球化的推动力?A. 科技进步B. 文化交流C. 政治冲突D. 经济发展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全球化的挑战?A. 文化冲突B. 环境问题C. 经济发展不平衡D. 人口增长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A. 关税壁垒B. 配额制度C. 非关税壁垒D. 自由贸易协定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全球化的影响?A. 经济一体化B. 文化交流C. 政治冲突D. 技术进步答案:C四、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A. 生产成本B. 市场需求C. 政府政策D. 个人喜好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全球化的推动力?()A. 科技进步B. 文化交流C. 政治冲突D. 经济发展答案:ABD3. 以下哪些是全球化的挑战?()A. 文化冲突B. 环境问题C. 经济发展不平衡D. 人口增长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A. 关税壁垒B. 配额制度C. 非关税壁垒D. 自由贸易协定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全球化的影响?()A. 经济一体化B. 文化交流C. 政治冲突D. 技术进步答案:ABD五、判断题1. 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上,其生产效率低于其他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一、题型分布:单项选择题(20×1=20)判断题(9×1=9)名词解释(5×3=15)计算题(10×2=20)分析论述题(9×4=36)二、单项选择、判断需要全面复习友情提示:贸易理论部分考察的内容多一些。
三、有关本课程重点内容1.名词解释(15个)对外贸易依存度、机会成本、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特定要素、行业内贸易、幼稚产业、国际直接投资、最惠国待遇、普遍优惠制、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区、优惠贸易安排、进口替代、出口导向2.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计算问题,书中P47页第二题可参考。
3.有效保护率的计算,注意补贴和关税混合在一起的计算。
4.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最佳关税问题,参见例题6-2。
5.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参见P119页第一题。
6.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7.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区别。
8.大国进口配额效应分析。
9.一国实施最佳关税的条件。
10.大国出口补贴的效应分析。
1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1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3.劳动力无成本跨国流动的生产与福利效应分析。
题型1、单选20(20分)2、判断9(9分)3、名词解释5(15分)4、计算2(20分)5、分析论述4(36分)名词解释1、(书P15)对外贸易依存度(Defree of Dependence upon Foreign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它分为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
出口依存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货物出口总额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进口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货物进口总额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之和等于对外贸易依存度。
2、(书P29)机会成本是指为增加1单位的某产品的产量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产量。
3、(书P69)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规模生产的效率能够降低企业的单位成本。因为一个大的组织能够通过设备的专业化和劳动力的专业化,采取流水线生产,开发副产品以及在原材料采购中获得数量折扣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形成一国的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同时与差异化产品相关的规模经济也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因为一国专门生产某种产品,会使其在与国外竞争者对手的较量中享有成本优势。
最全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简答题汇总76题
1.国际贸易观点与重商主义的观点有何区别?
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虽能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由于世界经济这块蛋糕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国家的贸易收益来自其贸易伙伴的牺牲,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同时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因此,重商主义主张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但是亚当斯密则认为世界经济这块蛋糕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提倡自由贸易,国际贸易允许各国之间进行专业化和劳动分工,那么各个国家可以集中生产他们能生产的成本最低的商品,就能提高各国国内生产率的一般水平,并增加世界产出。
?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线性时,无论一个国家选择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哪一点上进行生产,以另一种商品计价的一种商品的相对成本都是一样的,那么机会成本不变。当生产可能性曲线呈凹状或是从原图向外歪曲,边际替代率递增,那么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凸向原点时,边际转换率递减,则机会成本递减
5.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增的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国的成本不变或递增?
11.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条件?
李嘉图从供给的角度进行分析,给出了贸易均衡条件下降必须遵循的外部限制,国内价格比率设定了均衡贸易条件的外部限制,如果贸易条件位于两个国家的国内价格比率之内,两个国家就会发生贸易,而根据相互需求理论,贸易的实际价格取决于贸易伙伴的相互需求。
12.为什么两个国家国内成本比率限定了均衡贸易条件的范围?
(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而边际替代率具有递减规律,即为了保持总效用水平不变,每增加单位某商品,所能代替的另一种商品越来越少。
10.相互需求说的含义是什么?
?相互需求说认为,两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的上下限是由两国国内的商品交换比例决定的,其国内交换比例是由等量的劳动投入生产出不同量的产量决定的,而实际的国际交换比例必定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上下限之间。
6.什么因素决定了在国际基础上的专业化是部分的还是完全的?
机会成本因素决定了在国际基础上的专业化是部分的还是完全的。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导致完全专业化,因为生产成本不随着产出水品变化,一国生产一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或减少并不失去其比较优势。而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生产的专业化一般是部分的,这是因为每多生产一件商品,一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就会上升,由于国家间的成本差异不存在了,专业化继续进行下去的基础也就消失了,那么两个国家极有可能会每种商品都生产一些。
22.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工人的技术、能力和工资水平
企业按照技能互补的方式组织工人进行合作的能力
设备的丰富程度,包括通讯设备、数据处理工具和计算机
各国由法律制度、行为模式和传统构成的制度支持
市场容量形成的潜在规模经济
23.什么是从量关税、从价关税和混合关税?每种关税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从量关税是指对进口产品的每个实物单位征收固定数量的货币,从价关税是对进出口商品按价格征收一定比例的税费,而混合关税是指从量税和从价税的合成。
3.斯密和李嘉图都认为世界贸易的模式只能由供给条件决定。请解释。
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都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及认为在每个国家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并且是同质的,并且一种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只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数量。所以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产品价格仅由供给因素决定,需求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
20.何谓产业政策?政府通过何种方式在经济的朝阳产业部门创造比较优势?在应用产业政策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产业政策指的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政府可以采用多种政策培育和扶持一个产业的发展,像反垄断豁免、税收激励、研发补贴、贷款担保、低利低息贷款以及贸易保护等,提高了国内经济的平均生产率水平,并在世界市场中更具优势。在应用产业政策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政府选择了失败的产业,造成资源的浪费。(2)如果所有的贸易国都对进口实行贸易限制,而对出口进行补贴,将会形成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3)产业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官商结盟,在政治上权力大的产业会得到政府的扶持,而在自由市场上,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会有发展新资源和技术的动力,从而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
2.举出一个数字的例子,说明生产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还能在其中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假定美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瓶酒或40码布,而英国工人只能生产20瓶酒或10码布。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由于美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效率都高于英国,因此无法进行互利的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但是由于美国产布的效率是英国的四倍,而产酒的效率仅为英国的两倍,因此,美国在布的生产上比在酒的生产上更具有绝对优势,英国在酒的生产上比在布的生产上绝对劣势更小。所以美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布。
9.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有什么不同?
(1)边际转换率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利用既定资源生产两种产品时为增加一单位某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它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斜率。而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任意给定的满足水平上,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以减少一定量的另一种商品为代价,两种商品的替代比率为边际替代率。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25.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1、微观国际经济理论2、宏观国际经济理论3、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4、国际经济协调
26.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答:1)政策法规因素2)成本因素①劳动力成本②交易成本③信息成本3)市场因素 4)聚集经济因素
27.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 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出了推动--拉动因素说。推动因素:主要是指国际金融领域的结构性变化和周期性发展,促使投资者进行资产多样化组合,在全球资本市场追求更高利益。拉动因素:主要指实体经济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结构调整政策以及政治等非经济因素。
7.贸易三角形的含义是什么?
一国的贸易三角形表明了其出口、进口和贸易条件,在一个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世界中,一个国家的贸易三角形和另一个国家的相同,一个国家的出口等于另一个国家的进口,并且有相同的贸易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边际转换率等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说明随着一种商品产量增加,则边际转换率递增,表明要想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一个国家必须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也就越多,则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递增,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该产品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上升。
17.里昂惕夫之谜是如何对要素禀赋论提出挑战的?
在列昂惕夫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根据要素禀赋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运用自已发明的投入-产出表对美国40-50年代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基于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而非资本密集型基础之上。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反论。
从量关税的优点:实施和管理要相对容易,特别是对于标准产品和价值不容易确定的大宗产品。缺点是其对国内生产者的保护程度与进口产品的价格变化方向相反
从价关税的优点:能够反映产品的各种等级差别,同时在价格变动时期,对国内生产者的保护程度不会发生变化。缺点是实际管理很复杂,主要问题是如何决定进口产品的价值
混合关税中一般税保护而使国内制造商蒙受成本劣势,关税中的从价部分则为成品行业提供了保护
19.如何区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
产业间是指一个国家进出口属于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品,而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厨楼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该种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1)企业产品差异化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2)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3)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
机会成本不变是指每增加1单位某种产品数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机会成本递增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价值不是不变,而是不断增加。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线性的情况下,一国的成本不变,当生产可能性曲线呈凹状或是从原图向外歪曲,则一国的成本递增。
24.区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这两个概念与国家经济福利有什么关系?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愿意并能够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在图中,需求曲线以下、商品市场价格以上所围成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获得的、高于最低生产成本的那部分收入,在图中,生产者剩余由供给曲线以上,市场价格以下所围成那部分面积代表。
21.环境限制政策如何影响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如果对国内企业实行污染控制政策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市场供给减少,,就会减弱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他们的市场占有份额,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实行环境限制政策有助于创造并提升竞争优势,严格的环境标准将迫使企业提高质量,更新技术,在顾客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领域提供特色服务。
4.比较成本的概念如何与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联系在一起的?说明不同形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怎样导致不同的机会成本。
?因为李嘉图的理论严格依赖于劳动价值论的假设,劳动被假设为唯一的投入要素,而在实际中,劳动只是若干投入因素中的一种,认识到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后,现代贸易理论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解释比较优势。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是当所有投入要素(土地、劳动、资本等)都得到有效利用时,一个国家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