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自驾游走遍川西8大古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日自驾游走遍川西8大古镇

摘要:自驾游穿越线路:成都——街子古镇——元通古镇——平乐古镇——上里古镇——望鱼古镇——柳江古镇——江口古镇——黄龙溪古镇——成都。

四川的古镇有4000多座,川西地处川西平原与川西平原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通往青藏地区及其他地方的盐道、驿道、茶马古道被马帮托夫一步步踩出来,在一些适宜扎堆儿、靠岸、行走和聚会的水陆码头,聚集成街市场镇,聚落商埠,庙堂宗祠,会馆书院,次第而起,一个个古镇,缓缓形成。

春末夏初,我与友人结伴自驾,西出成都,经温江、崇州、邛崃、名山、雅安、洪雅、彭山、双流,历时3天,行程上千里,穿越了川西以水为邻的盐道、驿道、茶马古道的八个古镇。去领略这些隐藏在川西山水之间聚落千年的千年古镇……

街子古镇水清山灵的皇家古镇

当我们驾车穿行在成青(成都到青城山)快速通道,公路上一幅广告——“青城神韵,街子古镇”便进入视野。可见街子古镇的名声之大,韵味之浓,令人神往。

街子古镇位于成都古蜀国的发源地崇州市西北,有2000多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名为“横渠镇”,得名来源于流经这里的味江河。传说当年蜀王征西蕃,将百姓敬献的美酒倒入江中,三军共饮,竟陶然而

醉。街子古镇所依之山凤栖山是历史上著名的青城一百零八景之一,山中深藏古寺,因留下明代皇帝建文帝出家踪迹,又曾拥有旷世珍宝《洪武南藏》,被称为水清山灵的皇家古镇,同时又享有“明清建筑活化石”的美誉。

西出成都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们便到了街子古镇。汶川大地震后,经过精心打造的街子古镇浓郁的文化气息尤为强烈。我们走在长长的青石板路上,到处都能看到古香古色的吊脚楼、石雕,错落有致,甚是美观。漫步古镇各条街道,大部分都是青石板铺地,目之所及处,无不是青瓦粉墙的川西民居建筑,美人靠、悬鱼、翘角、雕花等都精美无比。全镇人文景观20余处,给古镇增添了许多遐想。街子的山、水、桥、树、塔,无不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有诗、有史、有画,多姿多彩的旅游胜地,可谓“廊外青山山外镇,江镇如画自留人”。

在街子古镇,你会发现许多外乡来的游客,他们在“天水归源”听戏,在水木闲庭看山,在西川禅院说禅……。一幅幅闲适而诗意的画面常常会无意地进入我们的镜头。大诗人唐求笔下“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绿缀沿岸草,红飘落水花。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往往溪边尘,持竿到日斜”的古朴意境,均在古镇一个个景点中再现。一山、一水、一花、一寺都呈现出“诗礼故园、画境兰乡”清幽而独特的韵味。

元通古镇,千年前的“小成都”

我们驾车驶离街子古镇二十分钟不到,便到了元通古镇。街子、元

通均属崇州管辖。

元通古镇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当追溯至东晋时期,其建制已有1600多年。历史上,元通作为文井江上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繁华一时。据说,旧时元通每天至少有60艘船只在江面上运行,入夜后,江上每每帆影林立,渔火点点。早在明代,元通就有良田数万亩,烟火数千家之说。至清代,南方各省客商纷纷来此建馆兴业,于是便有“小成都”之称。

将汽车停在元通粮站,爬上一栋6层楼楼顶,从楼顶可以看到,大片青瓦屋顶,沿着文井江鳞次栉比,临河而居,中间一条街道穿行其中,好一派江南水乡的味道。

元通古镇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古镇上千户人家临河而居,水是他们的寄托,水是他们的立命之本,水与这里的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家家后院都有石阶延伸到河边。古时,镇上的人出行大都靠水运,家家户户都顺着后门的石阶进进出出,那情形有如走进了江南水乡。

走在元通的街头,处处会发现岁月遗留下的华丽痕迹。像麒麟街上现存在的黄氏和罗氏故居,依然集清末民初民居建筑之大成。在临河的一个小巷口,一座民居的门楼竟掺杂着西式风格。在麒麟街一个窄得不能两人并行的深巷里,竟意外地“藏着”一座天主堂,不仅建筑保护得很好,连搭尖上的十字架都完好无损,天知道它们是怎么得以保存下来的!从另一方面看,老街上的西式建筑或眼前的天主教堂,说明昔日繁华的古镇曾较早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元通“复退军人医院”里,有座叫

“陈家院子”的清代西式民居,院内数10个房间清一色用楠木地板铺就。文革期间,有人聪明地用石灰抹了门楼旁的石刻对联,院子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现在,若一点点将石灰凿去,对联还是好好的呢!

要领略元通的古镇风韵,堪称元通古镇一绝的永利石拱桥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去处。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810年)的石拱桥,桥呈拱形,有三孔,边拱呈半圆,中拱为蛋尖形,桥身上有雕刻精美的龙头、龙身、石狮等。桥的两侧原本各有一座吊脚楼,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仅剩一座了。在吊脚楼边小憩,身边是滔滔的江水,头顶是袅袅婷婷的柳阴,会让你一下子回到一种别样的情怀里去,就像沈从文的湘西小镇,令人深深地沉迷于那蛮荒间蕴含着的一种美丽。

平乐古镇,南方丝绸之路重镇

傍晚时分,我们驾车终于进入平乐,最先迎接我们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书“秦汉驿道”,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这里是秦汉驿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平乐古称“平落”,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平乐古镇,东临邛崃、成都,西连雅安、康藏。秦汉以来,便是古代川南蜀道——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至今尚存千余年前的古驿道。

清晨,我们穿过甬道登上骑龙山城隍岗,见到一条宽约2米的卵石铺成的古驿道,在山脊上蜿蜒,艰难地伸向远方。最为完整的一段约有

2公里,路面宽约3米左右,呈鱼脊形。中央用较为平坦的大卵石砌成一条中心线,两旁则用错落的河卵石铺砌成路面,石块之间相互挤压以至于路基牢固,加上卵石的坚硬,能经受千百年风雨及骡马铁蹄的踩踏,这是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匠心凝结。

这条古道让作为使者的司马相如从这里不远千里到达身母(今印度),开通了汉朝与印度洋诸国的商贸与外交。这条古道上也曾经金戈铁马,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经由这里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这条古道上行走最多的肯定是马帮,他们驮着邓通的钱币,驮着卓文君家的铁器,驮着锦官城的丝绸绵缎,驮着繁荣的梦想,穿越二十个世纪的风雨。

离开古驿道,我们返回古镇。镇内两棵千年古树巍然卓立,吊脚楼凸现川西风情,江畔绿树成荫。古镇不大,街道极其规整地沿白沫江东西排列,几条南北走向的横街贯穿其间。青石铺就的小街古老而雅致,只有走在这些老街上,才能真切地体验川西民居的特色。街上所有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典型的川西民居,没涂任何油漆的二层房子历经沧桑,昭显着这里的历史底蕴。

在街头有一家已经传了三代的老铁匠铺,至今保持了原始的打铁风貌,操作时用大小不同的熟铁块先在炉火中锻火,用手拉动风箱待熟铁烧红,再由两人用不同重量的大锤轮番敲打,经过成型、淬火、打磨,即成锄、刀、钯、钉、厨具等各种生活生产用具。这个铁匠铺是全镇硕果仅存的铁匠铺了,仿佛造就了平乐千年的风雨与沧桑。

我们从铁匠铺旁边拾级而上,来到了古镇的标志之一——乐善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