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海:为什么很多网站流量很高,但并没做成大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二海:为什么很多网站流量很高,但
并没做成大平台?
、开心等。
这是什么原因?另外,在移动互联网上,流量与PC互联网的分布方式一样吗?社交网络对流量分布有何影响?本文会一一讨论。
流量的“量”与“质”
流量的背后是人的行为。
不同类型的网站和APPs的流量分析已很成熟。
电子商务网站会非常关心重复购买,游戏会很关心次日留存,媒体类会关心阅读深度及打开次数等。
说到底,人们关心的是这些流量的物理意义。
有如下几个关键点:
其一,流量成本。
人们热衷于病毒传播,核心是流量成本问题。
有机会获得大量低成本流量是很多网站和APPs成功的关键。
先行者很大的优势是竞争者尚未出现,争取流量的成本较低,容易起步。
其二,留存。
与之相对应的是流失。
用户来了,不能很好地维护住,自然很难成功。
大家谈论的漏斗效应就是如此。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来说,重复购买至关重要,不难理解。
其三,频次与时长。
这是个强度指标。
网站都希望用户常来网站,并能呆的够长。
譬如:牙刷,每天至少两次,成为生活中必须品。
QQ早年的挂Q也是为了增加QQ使用的时长。
现在的微信使用的频次恐怕要每天多于几十次。
其四,目标行为。
网站和APPs的构建者,一定希望用户产生某种期望的行为。
电子商务网站肯定希望用户购买频次、客单价都比较高。
媒体肯定希望多读几页并浏览广告,游戏开发者则希望用户多付费。
这些行为有的与网站的主题相匹配,有的则比较间接。
比如:一个招聘网站是否可以为电子商务网站做广告呢?一般不会,因为对于招聘网站,很不容易让用户来浏览工作职位,如果再跳出去电子商务网站恐怕广告费不足弥补损失。
360的吸引用户的主题是安全,但安装了安全软件之后,360希望这些用户产生玩游戏、用网址导航的行为。
这需要有相关性,并进行引导。
不少网站在这个环节出问题。
其五,持续性。
用户确实在一段时间非常喜欢一个网站或APPs,但过了一段,可能需求被替代了,或是用户不再有这个需求。
我想很多段子网站都有这个问题。
人们或许还记得彩铃流行的年代,最早出现的是搞笑的彩铃,比如:小强。
但后来为音乐取代了。
所以,段子网站不是不好,是如何持续下去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流量分布异变
搜索是PC互联网时代几乎最重要的入口,但在移动互联网上,它只是入口之一。
人们会去应用商店下载应用,而后,会用不同的APPs直接开始应用。
立即出现的命题是,微信会成为唯一的或近似垄断的入口吗?答案是,似乎也比较难。
微信满足了人们沟通需要,朋友间推送新闻、趣事儿的需求,有点儿类似Facebook。
但太臃肿会带来人们对微信易用性的抱怨,从而使得新的应用出现机会。
阅后即焚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所以,微信一定小心翼翼,不敢非常快速推进扩张速度,而会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比如:支付、通讯、理财等方面。
在PC互联网时代,QQ确实是流量非常重要的入口,但人们也不会诸多行为都以QQ为起点。
手机的屏幕偏小,从一个入口进入并不方便。
使得在手机桌面上浏览应用直接进入应用,成为更简便的行为。
这导致手机的流量会分化。
也就是说,百度等浏览器的流量在手机上被分化了。
社交网络成为新的流量源泉
门户的概念使得人们明白,流量是先流向门户,而后分发到各个主题。
但社交关系的兴起,使得入口概念淡化了。
有的移动电子商务网站,虽有一个入口,但流量可能是各个商家从自己的社交网站导入的,也就是说,入口分化了。
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产生流量与使用流量
关于流量的产生者和使用者。
有人特别指出,电子商务是流量的使用者,而非产生者。
但是,阿里切断与百度、微信的直接导流,说明阿里并不认为这是对的。
他们应该相信阿里本身能够创造流量。
购物者想购物,直接到阿里就可以了。
可见这种看法并不准确。
不能忘了,品牌可以产生自有流量。
一个成功的网站或APPs,最终会形成品牌,自己产生流量,这是核心。
虽然,谁也不会只靠自己产生流量,一定会想办法引流。
从这个角度看,一般电子商务网站不会给其它网站导流,电子商务网站是消耗流量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
段子产业的未来
诸多段子应用流量飞速发展。
这里有像今日头条这样的新闻应用,也有百思不得姐这样的搞笑、卖萌的。
这些应用中,有些是满足人们非常传统的需求,比如今日头条,不难理解,这类应用主要面临现有玩家竞争的问题。
有些是新奇的需求,如糗事百科,这类应用的关键是这些应用是否是持续需求。
流量是稀缺资源,流量得到关注非常正常。
相信很多应用会转型。
已听说,墨迹天气、大姨妈、唱吧都在做延展。
流量是这些应用的起点,而非终点。
结束语
流量为王深入到每个互联网从业者的心中。
准确的说,流量是必要条件,是基础,没有流量是不行的,但有了流量也不一定行。
流量的量和质都很重要,需要仔细分析流量的五个特性。
社交使得流量的入口分散化了。
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分布更加分散,虽然也有微信这样重量级的入口。
微信会非常小心扩张,避免犯错误给其他人机会。
段子等应用非常值得关注,关键还是持续性问题,流量是它们的起点,很多会延展、转型。
文章来源于:/article-20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