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数学必备--数列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合集下载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题型1:等差数列解题方法:首先确定数列的首项和公差,然后使用递推公式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得所求的项或者公式中的未知数。

题型2:等比数列解题方法:首先确定数列的首项和公比,然后使用递推公式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得所求的项或者公式中的未知数。

题型3:斐波那契数列解题方法:斐波那契数列是指后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即an = an-1 + an-2。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使用递归或循环的方式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题型4:数列求和解题方法: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可以使用求和公式直接计算数列的和。

等差数列的和用Sn = (n/2)(a1 + an)表示,等比数列的和用Sn = a1(1 - r^n)/(1 - r)表示。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的和。

题型5:数列拓展解题方法:有时候题目需要在基本的数列模型上进行拓展,可以根据数列的特点和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和解答。

可以使用递推公式或者递推关系式进行推导,并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计算所求的项或和。

题型6:递推关系式解题方法:有时候数列无法使用基本的递推公式进行求解,需要根据数列的特点建立递推关系式。

递推关系式是指数列的每一项与前面的若干项之间存在某种关系,通过这个关系可以递推求解数列的项或和。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建立递推关系式,并根据初始条件求解所求的项或和。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

高中数学《数列》常见、常考题型总结题型一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1.前n 项和法(知n S 求n a )⎩⎨⎧-=-11n n n S S S a )2()1(≥=n n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2n n S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变式: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S n 122-=,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练习:1234.n S 52.(1(2例1.例2.例3.3.(11-n q .(2例1、在数列}{n a 中111,1-+==n n a n n a a )2(≥n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12+=n a n 练习:1、在数列}{n a 中1111,1-+-==n n a n n a a )2(≥n ,求n n S a 与。

答案:)1(2+=n n a n2、求数列)2(1232,111≥+-==-n a n n a a n n 的通项公式。

4.形如sra pa a n n n +=--11型(取倒数法)例1.已知数列{}n a 中,21=a ,)2(1211≥+=--n a a a n n n ,求通项公式n a练习:1、若数列}{n a 中,11=a ,131+=+n n n a a a ,求通项公式n a .答案:231-=n a n2、若数列}{n a 中,11=a ,112--=-n n n n a a a a ,求通项公式n a .答案:121-=n a n5.形如0(,1≠+=+c d ca a n n ,其中a a =1)型(构造新的等比数列)(1)若c=1时,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2)若d=0时,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3)若01≠≠且d c 时,数列{n a }为线性递推数列,其通项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构造辅助数列来求. 方法如下:设,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例126.(1)若例题.所以{=∴n b (2)若①若②若令n b 例1.在数列{}n a 中,521-=a ,且)(3211N n a a n n n ∈+-=--.求通项公式n a1、已知数列{}n a 中,211=a ,n n n a a 21(21+=-,求通项公式n a 。

高考数学数列题求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数列题求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数列题求解题技巧数学数列题是高考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考查学生对数列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给出一些解题技巧,帮助你在高考中更好地解答数列题。

1. 确定数列类型在解答数列题时,首先要明确数列的类型。

常见的数列类型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通过观察数列的通项公式、公式中的递推关系或者数列中的规律,确定数列的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问题。

2. 求解等差数列对于等差数列,我们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求解:(1)已知前n项和:当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等差数列的的首项a1和公差d:Sn = (n/2)(a1 + an)Sn = (n/2)(2a1 + (n-1)d)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第n项,d为公差。

(2)已知前n项和的两倍:如果我们知道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的两倍为2Sn,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首项a1:2Sn = n(2a1 + (n-1)d)(3)已知前n项和的平方:如果我们知道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的平方为Sn²,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公差d:Sn² = n(2a1 + (n-1)d)²/43. 求解等比数列对于等比数列,我们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求解:(1)已知前n项和:当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等比数列的的首项a1和公比q:Sn = a1(1 - qⁿ)/(1 - q)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q为公比。

(2)已知前n项积:若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积为Pn,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首项a1和公比q: Sn = a1(1 - qⁿ)/(1 - q)4. 拆分序列有时,在解答数列题时,我们可以将给定的数列拆分为两个或多个较为简单的数列进行求解。

例如,当我们遇到递推关系较为复杂的数列时,可以考虑将数列拆分为两个或多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然后分别求解。

数列题解析常见的数学题型及解题技巧

数列题解析常见的数学题型及解题技巧

数列题解析常见的数学题型及解题技巧数列题解析:常见的数学题型及解题技巧数学中,数列是一种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序列。

数列题是中学数学常见的题型之一,考察学生对数列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本文将介绍数列题的常见题型,并提供解题技巧。

一、等差数列1. 等差数列概念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通常用字母a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n-1)d。

2. 等差数列题型及解题技巧(1) 求前n项和: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 = (n/2)(2a + (n-1)d)来计算。

(2) 求项数: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求第n项可以利用通项公式an = a + (n-1)d。

(3) 求公差: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任意两项,可以利用公式d = an - a(n-1)来计算。

二、等比数列1. 等比数列概念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通常用字母a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q^(n-1)。

2. 等比数列题型及解题技巧(1) 求前n项和:可以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n = (a(1-q^n))/(1-q)来计算。

(2) 求项数: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可以利用通项公式an = a * q^(n-1)进行转化求解。

(3) 求公比: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和任意两项,可以通过求项数的方式来计算公比。

三、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由前一项递推而来的数列。

递推数列题型比较灵活,常见的有斐波那契数列、阶乘数列等。

解决递推数列题目的关键是找到递推关系式,将问题转化为数列的求解问题。

四、复合数列复合数列是指数列中同时具有等差和等比特征的数列。

可以通过将复合数列拆分成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部分来解决问题。

解决复合数列题目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分别求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部分,然后将结果综合起来。

五、其他常见数列题型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数列题型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数列题型,如费马数列、幂次数列等。

高二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二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二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数列的概念和分类
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一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项。

按照项之间的关系,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二、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其中 a1 是首项,d 是公差,n 是项数。

解题方法:
1. 根据题意,确定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

2. 利用通项公式求出第 n 项。

3. 根据题意,求出数列的前 n 项和。

三、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r^(n-1),其中 a1 是首项,r 是公比,n 是项数。

解题方法:
1. 根据题意,确定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

2. 利用通项公式求出第 n 项。

3. 根据题意,求出数列的前 n 项和。

四、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a1+a2)/2,其中 a1 是首项,a2 是
第二项。

解题方法:
1. 根据题意,确定斐波那契数列的首项和第二项。

2. 利用通项公式求出第 n 项。

3. 根据题意,求出数列的前 n 项和。

五、解题技巧
1. 认真审题,确定数列类型和题目要求。

2. 利用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求解。

3. 注意数列的性质,如公比为 1 的等比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4. 熟练运用数学公式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完整版)高中数学数列复习-题型归纳-解题方法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数学数列复习-题型归纳-解题方法整理,推荐文档

{an}为G P
an1 q(常数) an
an = a1 +(n-1)d= ak +(n-k)
an a1q n1 ak q nk
d=dn+ a1 -d
求和 公式
sn
n(a1 an ) 2
na1
n(n 1) d 2
d 2
n2
(a1
d )n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n
na1 a1 (1
q
n
)
1 q
a1 an q 1 q
2)若数列an是等比数列,且 an 0 ,则数列loga 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loga q ,其中 a 是常数 且 a 0, a 1 , q 是an的公比。
3)若{an}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an} 是非零常数数列。
3.等差与等比数列的比较
定义
通项 公式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an}为A P an1 an d (常数)
小结与拓展:数列an是等差数列,则数列{a an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a d ,其中 a 是常数, d 是 an的公差。(a>0 且 a≠1).
【题型 2】 与“前 n 项和 Sn 与通项 an”、常用求通项公式的结合
例 2 已知数列{an}的前三项与数列{bn}的前三项对应相同,且 a1+2a2+22a3+…+2n-1an=8n 对任意
法二(累加法)
即 bn-bn-1=2n-8, bn-1-bn-2=2n-10,

b3-b2=-2,
b2-b1=-4,
b1=8,
相加得 bn=8+(-4)+(-2)+…+(2n-8)
(n-1)(-4+2n-8)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数列题目通常会给出一定的条件和规律,要求我们找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相关内容。

下面对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用通项公式a_n表示。

2. 首项和公差:对于等差数列,首项是指数列的第一个数,公差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

通常用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3. 首项和公比:对于等比数列,首项是指数列的第一个数,公比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

通常用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二、等差数列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 找通项公式:(1)已知首项和公差,求第n项的值。

使用通项公式a_n = a1 + (n-1)d。

(2)已知相邻两项的值,求公差。

根据 a_(n+1) - a_n = d,解方程即可。

(3)已知首项和第n项的值,求公差。

根据 a_n = a1 + (n-1)d,解方程即可。

2. 找前n项和:(1)已知首项、公差和项数,求前n项和。

使用公式S_n= (n/2)(a1 + a_n)。

(2)已知首项、末项和项数,求公差。

由于S_n =(n/2)(a1 + a_n),可以列方程求解。

(3)已知首项、公差和前n项和,求项数。

可以列方程并解出项数。

3. 找满足条件的项数:(1)已知首项、公差和条件,求满足条件的项数。

可以列方程,并解出项数。

三、等比数列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 找通项公式:(1)已知首项和公比,求第n项的值。

使用通项公式a_n = a1 * r^(n-1)。

(2)已知相邻两项的值,求公比。

根据 a_n / a_(n-1) = r,解方程即可。

(3)已知首项和第n项的值,求公比。

根据 a_n = a1 * r^(n-1),解方程即可。

2. 找前n项和:(1)已知首项、公比和项数,求前n项和。

使用公式S_n = (a1 * (1 - r^n)) / (1 - r)。

高考文科数学 数列小题-知识点、考法及解题方法

高考文科数学  数列小题-知识点、考法及解题方法

数列小题知识点、考法及解题方法 等差数列概念等比数列概念考点一:求等差数列基本量(求某项的值、求项数、求公差、求前n 项和) 解题方法:该类题目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或合适的性质,代入相应数值计算就可以了。

即考虑三类方法: 一、基本量法:即运用条件转化为关于1a 和d 的方程;递推公式:d a a n n =-+1;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 ,1a 为首项,d 为公差。

d m n a a m n )(-+=. 从而mn a a d mn --=;前n 项和公式:2)(1n n a a n S +=或d n n na S n )1(211-+==(二次函数)二、性质法:巧妙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化繁为简,减少运算量. (1)等差中项:2a n= a n-1 + a n+1扩展:2a n= a n-p + a n+p (项数等差,项等差)扩展: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 (2)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每隔k(k ∈*N )项取出一项(23,,,,m m k m k m k a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 (3)若{}n a 、{}n b 为等差数列,则{}{}12n n n a b a b λλλ++,都为等差数列 三、特殊值法:设项技巧:①一般可设通项1(1)n a a n d =+-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2,,,,2a d a d a a d a d --++…(公差为d ); 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3,,,3a d a d a d a d --++,…(注意:公差为2d )例子:1、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7+a 9=4,则a 8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解:在等差数列{a n }中,∵a 7+a 9=4,∴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故选:B .2、(2016•全国)已知等差数列{a n }前9项的和为27,a 10=8,则a 100=( )A 、100B 、99C 、98D 、97 解:∵等差数列{a n }前9项的和为27,∴9a 5=27,a 5=3, 又∵a 10=8, ∴d=1,∴a 100=a 5+95d=98,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前2n 项和,前3n 项的和分别为S ,T ,R ,则( )A 、S 2+T 2=S (T+R )B 、R=3(T ﹣S )C 、T 2=SRD 、S+R=2T 解:由等差数列的“片段和”仍成等差数列,可得:S ,T ﹣S ,R ﹣T 成等差数列, ∴2(T ﹣S )=S+R ﹣T 变形可得R=3(T ﹣S )4、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a 3+a 8=13,且S 7=35.则a 7=( )A 、11B 、10C 、9D 、8 解: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S 7==35,解得a 4=5,又a 3+a 8=a 4+a 7=13,故a 7=85、等差数列{a n }中,a 4+a 8=10,a 10=6,则公差d 等于( )A 、B 、C 、2D 、-解:在等差数列{a n }中,由a 4+a 8=10,得2a 6=10,a 6=5.又a 10=6,则.6、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4+a6+a8+a10+a12=120,则2a10﹣a12的值为()A、20B、22C、24D、28解:由a4+a6+a8+a10+a12=(a4+a12)+(a6+a10)+a8=5a8=120,解得a8=24,且a8+a12=2a10,则2a10﹣a12=a8=24.7、在等差数列{a n}中,a5=33,a45=153,则201是该数列的第()项.A、60B、61C、62D、63解:∵数列{a n}为等差数列又∵a5=33,a45=153,∴d=3则a n=a45+3(n﹣45)当a n=153+3(n﹣45)=201时n=618、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2=7,a4=15,则前10项的和S10=()A、100B、210C、380D、400解:d=,a1=3,∴S10=10×3+(10×9×4)/2=210,考点二:求等比数列基本量(求某项的值、求项数、求公比、求前n项和)解题方法:该类题目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或合适的性质,代入相应数值计算就可以了。

高考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高考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高考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高考数列是一种考查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它不但考查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还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综合能力。

本文主要就高考数列题型及相应解题方法总结如下,以期为学生带来帮助。

一、高考数列题型总结1.数列的通项公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数列的规律,理解其发展规律,分析出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的前n项和: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熟练的后推法。

3.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概念,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写出等比数列的三角形公式,解出其首项和公比。

4.别数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分别数列的定义,理解概念,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能分析出其结构,逐个解出分别数列的项数和某一项的值。

二、解题方法总结1.系题意:本步骤的作用是理解题目的文字,把握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的是什么,本题要求什么,分析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什么,根据要求,确定所求数列是等比数列还是等差数列。

2.规律:本步骤的作用是把握数列的规律,在把握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的规律时,要求学生理解数列的发展规律,如果把等比数列视为关于期数的函数,或者把等差数列视为关于期数的线性函数,则可以迅速获得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的三角形公式,从而得出通项公式。

3.积法:本步骤的作用是求数列的前n项和,常用的方法就是累积法,学生需要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数列的前n项和,从而得出结论。

4.用公式:本步骤的作用是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

学生需要掌握等比数列定义,熟悉其三角形公式,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首项和公比的值。

5.找规律:本步骤的作用是求分别数列的项数和某一项的值。

学生需要掌握分别数列的定义,根据给出的条件,先把分别数列分解成多个等差数列,逐个列出各部分的公式,再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出每部分的项数或某一项的值。

以上就是关于高考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一、基本概念在高中数学中,数列是一个数的有序集合,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通常用字母表示。

数列中的项的位置或顺序称为项数。

数列一般通过通项公式或递推式来表示。

通项公式直接给出数列中第n个项与n之间的关系,递推式则通过前一项得出后一项,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可递推出通项公式,即第n项的表达式。

解题方法1.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等差数列的性质2.利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式解决问题3.注意区分公差和项数的不同,避免混淆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等比数列也有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性质。

解题方法1.确定数列是等比数列2.利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式解决问题,计算项之间的比3.注意等比数列的比值,及时列出通项公式或递推式四、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1. 求等差数列第n项或前n项和•要求: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和首项,求第n项或前n项和•解题方法:利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式计算第n项或前n项和2. 求等比数列第n项或前n项和•要求:已知等比数列的比和首项,求第n项或前n项和•解题方法:利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式计算第n项或前n项和3. 求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一些特殊性质•要求:已知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相关条件,求解一些特殊的性质•解题方法:根据数列的性质列出条件,运用相关知识推导出需要的结果以上是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学习数列有所帮助。

如果想深入了解更多数列知识,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相关内容。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1知识框架111111(2)(2)(1)(1)()22()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1111(1)(1)11(1)()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q q S na q a a a a m n p q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归纳猜想证明分期付款数列的应用其他⎪⎪⎪⎪⎪⎪⎪⎪⎪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

(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

求a n 。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n =1+2(n-1) 即a n =2n-1 例2、已知{}n a 满足112n n a a +=,而12a =,求n a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例3、已知{}n a 中112a =,12141n n a a n +=+-,求n a .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n n a a n n )121121(21+--=n n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22434)1211(211--=--+=n n n a a n ★ 说明 只要和f (1)+f (2)+…+f (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 (n )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特别地,(1)形如 、 (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 ;形如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除以 得到一个等差数列后,再求 。
(2)形如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
(3)形如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对数法求通项。
(7)(理科)数学归纳法。
(8)当遇到 时,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可能是分段形式。
(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
① ;② ;
③ , ;
④ ;⑤ ;
(4)递推式为an+1=pan+qn(p,q为常数)
由上题的解法,得: ∴
(5)递推式为
思路:设 ,可以变形为: ,

于是{an+1-αan}是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就转化为前面的类型。
求 。
(6)递推式为Sn与an的关系式
关系;(2)试用n表示an。

∴ ∴
上式两边同乘以2n+1得2n+1an+1=2nan+2则{2n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x=1ogak,y=logbk,z=logck
∴b2=ac∴a,b,c成等比数列(a,b,c均不为0)
数学5(必修)第二章:数列
一、选择题
1.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则该数列的前()项之和等于 。
A. B. C. D.
2.在等差数列 中,若 ,则 的值为()
A. B. C. D.
3.在等比数列 中,若 ,且 ,则 为()

高二数学中常见的数列与数学归纳法问题解析

高二数学中常见的数列与数学归纳法问题解析

高二数学中常见的数列与数学归纳法问题解析数列和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与方法。

在高二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数列及数学归纳法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二数学中常见的数列与数学归纳法问题进行解析。

一、常见的数列类型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是一个常数。

设数列为{an},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n = a1 + (n - 1) * d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Sn = (n / 2)(a1 + an)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设数列为{an},首项为a1,公比为r,则等比数列可以表示为:an = a1 * r^(n -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Sn = a1 * (1 - r^n) / (1 - r),其中r不等于1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首两项一般规定为1。

斐波那契数列可以表示为:F1 = 1,F2 = 1Fn = Fn-1 + Fn-2,其中n大于等于3斐波那契数列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和应用,例如黄金分割比、螺旋线等。

二、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它基于以下两个基本思想:1. 当证明一个命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先证明该命题在某个特定情况下成立,再证明该命题在某个特定情况下成立的前提下,命题在下一个情况下也成立。

2. 数学归纳法的逻辑基础是:如果我们能证明当命题在某个特殊情况下成立时,它在下一个情况下也成立,那么该命题在任意情况下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第一步:证明命题在第一个特殊情况下成立。

这一步通常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或直接验证。

2. 第二步:假设命题在第n个特殊情况下成立,即假设命题对于某个特定的k成立。

这一步通常称为归纳假设。

3. 第三步:证明命题在第n+1个情况下也成立。

通常是使用归纳假设和数学运算或推理来证明。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数列的基本概念。

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通常用a1, a2, a3, ...表示,其中ai表示数列的第i项。

数列中的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这个规律可以是等差、等比、递推等。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找出数列中的规律,从而求解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设数列为a1, a2, a3, ...,如果满足ai+1 ai = d,其中d为常数,则称该数列为等差数列。

在解等差数列的题目时,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或者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求出满足条件的项数。

二、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设数列为a1, a2, a3, ...,如果满足ai+1 / ai = q,其中q为常数,则称该数列为等比数列。

在解等比数列的题目时,我们可以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或者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求出满足条件的项数。

三、递推数列。

递推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前面若干项的函数表达式。

在解递推数列的题目时,我们可以利用递推关系式,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或者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求出满足条件的项数。

四、其他常见数列题型。

除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数列题型,如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特殊数列等。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灵活运用数列的性质,找出数列中的规律,从而求解问题。

综上所述,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掌握数列的题型及解题方法对于提高数学成绩至关重要。

通过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常见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数列题目的解题能力会有所提高。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数列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考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考数列题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基本知识的掌握。

2. 通项公式的求解:这类题目要求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使用递推关系或利用已知条件来推导。

3. 求和公式的应用:这类题目要求计算数列的和,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数列的和。

4. 数列的极限:这类题目考察数列极限的概念,包括求解数列的极限、判断数列的收敛或发散等。

5. 不完全归纳法:这类题目要求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来猜测数列的规律,并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证明。

解题方法:1. 熟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 学会观察数列的规律,找到数列之间的关系。

3. 熟练运用递推关系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4. 利用已知条件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或求和。

5. 掌握不完全归纳法的解题方法,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来猜测数列的规律,并进行证明。

案例:1. 等差数列题目: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a1=1,求a10。

解: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代入已知条件,得到a10=1+(10-1)×2=19。

2. 通项公式题目:已知数列{an}满足an=2an-1+1,a1=1,求an。

解:根据递推关系,得到an+1=2(an-1+1),即an+1=2an,所以数列{a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因此,an=2^(n-1)。

3. 求和公式题目:求等差数列1,4,7,10,...的前n项和。

解: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2×(a1+an),代入已知条件,得到Sn=n/2×(1+3n/2)=3n^2/4+n/4。

通过对高考数列题型的分类和解题方法的总结,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数列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数列大题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大题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大题题型及解题方法数列大题是中学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察学生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数列大题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这两种数列大题的解题方法。

一、等差数列的解题方法: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首先,要判断数列是等差数列,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差值是否相等来判断。

如果差值相等,则数列是等差数列。

然后,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前几项来确定数列的首项a和公差d。

有了首项和公差,就可以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 + (n-1)d。

2. 求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计算。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n/2 * (a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表示首项,an 表示第n项。

3. 解题实例:例如,有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项分别为1、4、7、10、13,要求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10项的和。

首先,根据观察,可以确定首项a为1,公差d为3。

其次,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 + (n-1)d,可以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1 + (n-1)3。

最后,代入n=10,可以计算出前10项的和Sn = 10/2 * (1 + 1 + 9*3) = 100。

二、等比数列的解题方法: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断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相邻项之间的比值是否相等来判断。

如果比值相等,则数列是等比数列。

然后,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前几项来确定数列的首项a和公比r。

有了首项和公比,就可以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 * r^(n-1)。

2. 求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计算。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 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3. 解题实例:例如,有一个等比数列的前5项分别为1、2、4、8、16,要求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10项的和。

首先,根据观察,可以确定首项a为1,公比r为2。

高中数列常见题型

高中数列常见题型

高中数列常见题型
高中数列常见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 给出数列的前几项,要求学生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表达数列的变化规律。

3. 给定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整数n,要求学生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

4. 给定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整数n,要求学生计算数列自第k项起的后n项和。

5. 给定数列通项公式以及某一项的位置,要求学生求出该项的值。

6. 给出数列的前几项,要求学生分析其变化规律,然后推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7. 给定数列的通项公式,要求学生判断其极限值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求出极限值。

8. 数列应用题。

建议询问高中数学老师,了解高中数学中所有的数列常见题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高中数列问题解题方法技巧

高中数列问题解题方法技巧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一、数列问题解题方法技巧
1.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为同一常数。

(2)通项公式法:
①若 = +(n-1)d= +(n-k)d ,则为等差数列;
②若,则为等比数列。

(3)中项公式法:验证中项公式成立。

2. 在等差数列中,有关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
(1)当 >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取最大值.
(2)当 <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3.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

三、数列问题解题注意事项
1.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常用定义,即通过证明或
而得。

2.在解决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时,“基本量法”是常用的方法,但有时灵活地运用性质,可使运算简便,而一般数列的问题常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解。

3.注意与之间关系的转化。

如:
=, =.
4.数列极限的综合题形式多样,解题思路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离不开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只要能把握这两方面,就会迅速打通解题思路.
5.解综合题的成败在于审清题目,弄懂来龙去脉,透过给定信息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隐含条件,明确解题方向,形成解题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测试复习(数列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一、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及性质
二、方法技巧。

三、注意事项

四、例题解析
例1、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3, 5, 9, 17, 33,……; (2)
3
2,
15
4,
35
6,
63
8,
99
10, ……;
(3) 0, 1, 0, 1, 0, 1,……; (4) 1, 3, 3, 5, 5, 7, 7, 9, 9, ……;
(5) 2, -6, 12, -20, 30, -42,…….
例2.(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a a a a 则==+的值是 ( )
A .15
B .30
C .31
D .64
(2)、在等比数列{}n a 中,3412,18a a ==,则n a = ,n S = 。

例3 .已知数列{}n a 中,n S 是其前n 项和,并且1142(1,2,),1n n S a n a +=+== ,
⑴设数列),2,1(21 =-=+n a a b n n n ,求证: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⑵设数列),2,1(,2
==
n a c n
n n ,求证:数列{}n c 是等差数列;⑶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

解:
(1)由S 1
n +=4a 2n +,S 2
n +=4a 1n ++2,两式相减,得S 2
n +-S 1
n +=4(a 1
n +-a n
),即a 2
n +=4a 1
n +-4a n .(根据b n
的构造,如何把该式表示成b 1n +与b n
的关系是证明的关键,注意加强恒等变形能力的训练)
a 2n +-2a 1n +=2(a 1n +-2a n ),又
b n =a 1n +-2a n ,所以b 1n +=2b n

已知S 2=4a 1+2,a 1=1,a 1+a 2=4a 1+2,解得a 2
=5,b 1=a 2-2a 1
=3 ② 由①和②得,数列{b n
}是首项为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b n
=3·21
n -.
当n ≥2时,S n =4a 1n -+2=2
1
n -(3n-4)+2;当n=1时,S 1=a 1=1也适合上式.
例4.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有一点列 ),(,),(),,(222111n n n y x P y x P y x P ,对一切正整数n ,点n P 位于函数4
133+=x y 的图象上,且n P 的横坐标构成以2
5-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n x 。

⑴求点n P 的坐标;
解:(1)2
3)1()1(2
5-
-=-⨯-+-
=n n x n 1353533,(,3)4
4
2
4
n n n y x n P n n ∴=⋅+
=--
∴--
--
11.设数列{a n }的前项的和S n =3
1(a n -1) (n ∈N +),(1)求a 1;a 2; (2)求证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

解: (Ⅰ)由)1(3
111-=
a S ,得)1(3111-=
a a ∴=1a 2
1- 又)1(3
122-=
a S ,即)1(3
1221-=
+a a a ,得4
12=
a .
(Ⅱ)当n >1时,),1(3
1)1(3
1
11--
-=-=--n n n n n a a S S a 得
,2
11
-
=-n n a a 所以{}n a 是首项2
1-
,公比为2
1-
的等比数列.
12.设a 1=1,a 2=
3
5,a n +2=
3
5a n +1-
3
2a n (n =1,2,---),令b n =a n +1-a n (n =1,2---)
(1)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na n }的前n 项和S n 。

解:(I )因121+++-=n n n a a b 1115222()3
3
3
3
n n n n n n a a a a a b +++=
-
-=
-=
故{b n }是公比为3
2的等比数列,且故,32
121=
-=a a b ),2,1()3
2( ==n b n
n
(II )由得n n n n a a b )3
2(1=-=+
)()()(121111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
])3
2(1[232)32()32()32(21n
n n -=++++=-
注意到,11=a 可得),2,1(3
231
=-
=-n a n n
n 记数列}3
2{
1
1
--n n n 的前n 项和为T n ,则
122
2222212(),2()()333333n n
n n T n T n -=+⋅
++⋅=+⋅++⋅ 2112222221()()()3[1()](),3333333
n n n n
n T n n -=++++-=-- 两式相减得
1
1
121
2
2
(3)29[1()]3()933
3
3(3)2
23(12)2(1)18
2
3
n
n
n
n n n n n n n n T n n S a a na n T n n -+-+=--=-+=+++=+++-=
++
- 故从而
13.数列{}n a 中,2,841==a a 且满足n n n a a a -=++122 *
N n ∈
⑴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⑵设||||||21n n a a a S +++= ,求n S ; ⑶设n b =)
12(1n a n -)(),(*21*N n b b b T N n n n ∈+++=∈ ,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 ,使得对任意*
N n ∈,
均有>
n T 32
m 成立?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n n n n a a a a -=-+++112,}{n a ∴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 由题意得2382-=⇒+=d d ,n n a n 210)1(28-=--=∴. (2)若50210≤≥-n n 则,||||||,521n n a a a S n +++=≤ 时
2
1281029,2
n n
a a a n n n +-=+++=
⨯=-
6n ≥时,n n a a a a a a S ---+++= 76521
4092)(2
555+-=-=--=n n S S S S S n n
故=n S
40
992
2
+--n n n
n
65
≥≤n n
(3))1
1
1(21)1(21)12(1+-=+=-=
n n n n a n b n n
∴n T )]1
11(
)11
1()4
13
1(
)3
12
1(
)2
11[(21+-
+-
-++-
+-
+-
=
n n
n
n .)
1(2+=
n n
若32
m
T n >
对任意*N n ∈成立,即
16
1m
n n
>+对任意*N n ∈成立,
)(1*
N n n n ∈+ 的最小值是21,,2
116<∴m m ∴的最大整数值是7。

即存在最大整数,7=m 使对任意*N n ∈,均有.32
m
T n >
说明:本例复习数列通项,数列求和以及有关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