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和辞赋

合集下载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诗赋、骈文与散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诗赋、骈文与散文

四,南北朝辞赋的创作情况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体物言志"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体物言志",讲究文采,韵 散相间,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汉以后,赋或向骈文方向发展,或进一步散文 化.接近于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 南北朝辞赋大多呈现出骈体化的趋向.宋代有 鲍照的《芜城赋》;齐,梁时代有江淹的《恨赋》 鲍照的《芜城赋》;齐,梁时代有江淹的《恨赋》 和《别赋》,庾信的《小园赋》和《哀江南赋》. 别赋》,庾信的《小园赋》 哀江南赋》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 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 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 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 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 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 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 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 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 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 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诗体赋与写景文
诗体赋是齐梁文章新变的成果,这是对赋 的抒情化或诗化的进一步尝试.如沈约 《愍衰草赋》. 愍衰草赋》 还有一些作家将五言与七言诗句式错杂地 用于赋体,如萧悫《春赋》 用于赋体,如萧悫《春赋》.其后庾信的 同题赋运用得更为娴熟. 写景文的成就也引人注目.如丘迟《 写景文的成就也引人注目.如丘迟《与陈 伯之书》,吴均《与宋元思书》 伯之书》,吴均《与宋元思书》,陶弘景 的《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 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 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 作注. 郦道元在给《水经》 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过程中,十分注 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博览了大 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详细的地图. 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 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一共参阅了 四百三十七种书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 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这一名 著.

魏晋南北朝散文辞赋

魏晋南北朝散文辞赋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辞赋如王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 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 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 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 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写南国 秋实之景,反托思乡之情)
(与汉末抒情小赋相比,抒情更加真切, 铺排描写,情景相生相融)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 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 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 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 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 “归欤”之叹音。锺仪幽而楚奏兮,庄 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 而异心!(直抒思乡之情)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与诗歌发展同步,建安魏晋时期,散 文一改汉代散文的经学气息,转向重抒 情、重文采。南朝时期,更形成了对偶、 用事、辞采、声韵俱佳的一种新的美文 文体——骈文。北朝在汉化后,出现了 一些实用又优美的散文名作。
辞赋也有巨大发展。建安赋继承汉末 抒情小赋传统,内容更广阔,抒情更深 切,有意讲究声色辞采的美丽。两晋赋 非常繁荣,大赋小赋众多,更加注意辞 采声韵用事技巧。南朝赋局面趋于狭小, 但细腻尖巧,开唐朝律赋先声。北朝赋, 文风质朴,沿袭汉赋的讽喻之意。庾信 入北,为北朝赋坛贡献了技巧精熟、情 深意切的佳作。
卷四十二)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二、尚华美——“以文被质乎若浮云, 质素也如秋蓬,摛藻也如春葩。氾 乎洋洋,光乎皜皜,与雅颂争流可 也。”曹丕《典论·论文》:“诗 赋欲丽。”都自觉意识到并且提倡 文学文体的形式美。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散文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散文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散文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散文理解:建安散文创作大势。

建安魏晋时期,散文一改汉代散文的经学气息,打破桎梏,形成了重抒情、重文采的创作倾向,并为南朝骈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经过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有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都已臻极致,为中国文学又创造出一种新的美文文体。

北朝创作出了像《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这样的散文名著。

第一节魏晋文章1.建安散文理解:①曹操散文特点。

文章清峻通脱。

曹操主要的文章都是政治性应用性很强的令、表之类,但写起来却都能破除公文的虚语与旧格,挥洒自如,直抒胸臆。

②曹丕、曹植散文特点。

曹丕、曹植之文注意藻采骈偶。

曹丕《与繁钦书》中写歌女之状,极丽句佳藻之能;曹植的《求自试表》,气势宏盛,但亦文辞瑰丽。

此种文风,领率文坛,使魏晋文章沿着重辞采的方向发展。

简单使用:建安散文的特点。

一、内容上注重抒发情怀,言之有物。

二、形式上注重文采,渐求骈丽。

三、风格上,作者都有很强的个性特点。

2.正始散文简单使用:《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都是针对司马氏黑暗政治恐怖和虚伪提倡名教实行讽刺和抨击的文章。

但两者在艺术上也有异同:一、《大人先生传》阮籍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中人实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针对这种规行矩步以谋私利的“君子”,大人先生予以有力的驳斥,达到一种酣畅淋漓、辞采瑰奇,具有震撼心魄的艺术效果。

二、《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拒绝山涛的举荐,不肯与司马氏合作,却以幽默嘲讽出之。

貌似平易之言,将其高洁不污之志尽显,且将官场之俗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嵇康、阮籍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的特点,又有鲜明独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发展的重要一环。

3.两晋散文理解:①两晋散文创作大势。

西晋文坛注重形式技巧的讲究,以繁缛绮丽为特征,也不乏情文兼善的佳作,如陆机《辩亡论》、潘岳《哀永逝文》。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散文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散文

后,闻之者懦夫成勇,剑客思奋。
延伯胆略不群,威名早著,为国展 力,二十馀年,攻无全城,战无横 阵,是以朝廷倾心送之。延伯每临 阵令僧超为《壮士声》,甲胄之士 踊跃。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
雨泥泞的路上,人生是那 么孤寂与失落。
生命的凄苦与仿徨中,在心灵
的深处,期冀着与一位美丽的 姑娘相遇,那是美的化身,也 是爱的化身,她滋润、抚慰着 失落孤寂者的心田。
洛妃作为人类早期母氏及女性
的符号,已内化为人们在现实 中受挫后心灵栖息的空间。这 也是‚洛神‛诠释为甄氏或曹 植之母的合理层面。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字先写山,再写到水,然后山水
结合,再写行人的感受,最后以渔 人之歌作结,余味悠长。
不过,这段文字取自(刘宋)盛弘
之《荆州记》(见《艺文类聚》卷 七、《太平御览》卷五十三),并 非出自郦道元之手。
《洛神赋》是‚借男女之辞, 托君王之谊‛。
③无寄托说 沈达材《曹植与<洛神赋>传
说》认为该赋‚虽然是依托着 神话写成的,然也只是寻常作 品,丝毫没有什么别样问题, 隐藏在里面‛。
2、《洛神赋》解析 对‚余‛与洛妃依恋之情
的叙述描绘,展现的是一 段心灵的旅程。
离开洛阳,曹植行进在霖
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 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 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
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
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 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 规,自求多福。……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克服了骈文形式华美、 内容空洞的弊病。濡染着作者热爱 祖国,挽救故人的诚挚感情,具有 荡气回肠的感人力量。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优质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优质教学课件

二、辞赋的类别
• 魏晋南北朝辞赋大体可分为叙事、咏物、抒情三 大类。 • 1、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赋。叙事赋是从汉大赋发展而来的,但这 时期的叙事赋很少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也很少 采用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并列铺陈的方法,而是着 重叙写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变化的角度来铺写社 会生活事物。叙写事物时,着重渲染气氛,着重 描绘景物的生动形象。赋家的语言充满诗情,体 现出鲜明的时代感与作家身世感。
• 2、咏物赋。咏物赋在汉代还多赋写个体事 物,虽有托物言志之意,但寄托兴发不深。 魏晋南北朝咏物赋题材广泛,风花雪月、 江海山云、水禽林鸟、春燕秋蝉皆有赋文, 它们广泛地表现了自然与社会中诸种事物 的意义和个性特征,反映出人们对事物观 察理解的细致和深入。这些咏物赋也都有 浓重抒情,虽是一草一木,都赋有人的性 情思想,赋家不仅通过个体事物的特性写 出它的社会象征意义,同时还把咏物与写 景结合,写出某种事物的环境特点,写出 某种事物的生活与时代氛围。
• 这时期的抒情赋篇幅短小,语言凝炼,诗 意浓重。它们有的十几句成文,有的数十 句一篇,情思活泼,主题集中。抒情性极 强。语言清丽流畅,赋中夹杂大量的诗句, 诗意很浓、用典较多,且用典故中的本事 议论抒情。抒情与描写结合,多借用自然 界的形象事物表现社会生活的抽象性,形 象生动。
三、创作特征
• 第一,与两汉的辞赋创作相比,这一时期赋的题 材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抒情、说理、叙事、登 临、伤别等内容,无一不可入赋。 • 第二,赋的抒情性大大加强,而在体制上则趋于 短小,长篇巨制的大赋的数量逐渐减少,因此, 抒情小开的创作成为这一时期辞赋创作的一大特 征。 • 第三,由于受到骈文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辞赋在 句式上逐渐骈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赋体,即 骈赋。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发展概况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和散⽂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辞赋发展的⼀个重要转变时期。

从先秦辞赋的抒情化转向了西汉以咏物为主的散体⼤赋,⾃东汉末年开始,以抒情咏物为主的⼩赋逐渐增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仍有散体⼤赋,但咏物抒情⼩赋占了较⼤的⽐重,成为这个时期辞赋的主流。

与东汉班固、张衡等赋家兼善散体⼤赋与骚体辞赋不同,这⼀时期的作家往往集诗⼈与⼩赋作者于⼀⾝,这也标志着诗赋交相影响的深化与合流的趋势。

赋体受诗的影响,语⾔趋向骈偶化。

骈偶作为⼀种增加语⾔对称美的修辞⼿法,被辞赋家们逐渐刻意追求和雕琢,于是骈⽂逐渐取代了辞赋,成为“⼀代之⽂学”。

骈⽂和散⽂是相对⽴⽽存在的。

散⽂是⼀种⽐语⾔精练⽽⼜不受形式约束的⾃由体⽂章。

由于⽂⼈⼤量地⾃觉运⽤骈偶这种修辞⼿法,因⽽南北朝的散⽂并不发达,只在史传、地理等学术著作中有些优秀作品,成就较⾼的是北魏郦道元的《⽔经注》和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

⼀、魏晋南北朝辞赋魏晋时赋的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

在内容⽅⾯是咏物赋增多,⼤多取材于“草区禽族”,⽽在此外的⼀些作品中抒情成分增多,在形式⽅⾯则表现为除个别⼤赋外,作品的篇幅普遍短⼩,⾏⽂也⽇趋活泼,很⼤程度上摆脱了汉赋堆积名物辞藻的板重之习。

最能代表这⼀时期辞赋发展成就的,当推曹植、王粲、潘岳和左思等⼈。

曹植最著名、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是《洛神赋》。

赋序称“感宋⽟对楚王神⼥之事,遂作斯赋”,可知此赋的写作是受到宋⽟《神⼥赋》的启发。

它以浪漫⼿法,通过幻想境界,描写了⼀个神⼈相恋,⽽⼜⽆法结合,终于含恨分离的悲剧故事,充满着抒情⽓氛与神奇⾊彩。

作者将⼀位端庄秀丽的美⼥形象刻画得⼗分⽣动传神。

特别是写她将⾄的神情,更画出了⽔上⼥神的特点,给⼈以若真若幻的感觉,“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尘,动⽆常则,若危若安,进⽌难期,若往若还”。

这种描写,其成就远⾮宋⽟《神⼥赋》可以⽐拟。

王粲在辞赋⽅⾯的成就远远超过他的诗歌。

曹丘在《典论·论⽂》中说:“王粲长于辞赋。

中国古代文学第八章_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第八章_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3.不拘常体的呼声
萧子显《南齐书· 文学传论》 :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张融《门律自序》: “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 常有其体。”
4、齐梁美文的兴盛
(1)齐梁前期 :江淹、任昉等 江淹《别赋》《恨赋》 任昉《奏弹刘整》 孔稚珪的《北山移文》 :俳谐性的代表 刘勰《文心雕龙》
《水经注· 卷二十六》青州临朐

巨洋水自朱虚北入临朐县,熏冶泉水注之。水 出西溪,飞泉侧濑于穷坎之下。泉溪之上,源麓 之侧,有一祠,……水色澄明而清泠特异,渊无 潜石,浅镂沙文,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后人微 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南北邃岸凌空,疏木交 合。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侍节 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 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 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
《水经注》的成就
1.《水经注》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 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地志) 2.对山水之美作出了亲切生动的描述,以北 方本土作家的身份创作“六朝地志之大成。”(清陈运
熔 《〈荆州记〉序》

所记大小河流1252条,记述时间上起先秦,下 至南北朝约2000多年。记述内容包括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 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 3.清朗疏朴的文风,对于唐以后古文家的游 记文影响极大。
《文心雕龙·物色》论心物之关系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 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 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 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 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 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 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 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中国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 骈文与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 骈文与散文

三、 魏晋论辩文的勃兴
魏晋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形成继春秋战国 以后又一个高峰期。各种思想交锋争辩, 成为一时风尚。谈辩之风影响于文章,便 是论辩文的勃兴。
魏晋论辨文勃兴的表现
(一)主题广泛
研寻哲理、衡论宗教、品藻人物、箴贬风俗、讨论 礼制等
(二)名家辈出 正始名士: 何晏、王弼等,“并师心独见,
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 竹林名士:阮籍、嵇康等,
《水经注·卷二十六》青州临朐
▪ 巨洋水自朱虚北入临朐县,熏冶泉水注之。水
出西溪,飞泉侧濑于穷坎之下。泉溪之上,源麓 之侧,有一祠,……水色澄明而清泠特异,渊无 潜石,浅镂沙文,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后人微 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南北邃岸凌空,疏木交 合。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侍节 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 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 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
1.宋文帝立玄、儒、文、史、四学,文学的独立性地 位更加明确。
2.史传文学的骈化 晋陈寿《三国志》 “质而不野” 刘宋范晔《后汉书》:骈文论史 3.骈俪句法在刘宋文章中的运用。 傅亮、元嘉三大家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近振旅河湄,扬旍西迈。将届旧京,威怀司雍。 河流遄疾,道阻且长。加以伊洛榛芜,津途久废。 伐木通径,淹引时月。始以今月十二日,次故洛 水浮桥。山川无改,城阙为墟。宫庙隳顿,钟虡 空列。观宇之馀,鞠为禾黍。廛里萧条,鸡犬罕 音。感旧永怀,痛心在目。
文也。” ▪ 3.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 “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
会,情灵摇荡。”
文笔之辨的实质
▪ 文笔之辨的实质是对文学特质的探求。 ▪ 有韵与否是当时通行的一个文学特征和标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作品讲读
郦道元《三峡》 (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作者写三峡, 先山后水,详水略山。
(2)本文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
(3)多角度、多侧面地反复描摹,俯仰 相间,声色结合,常常以人的感受来表现 自然景色的审美特征。
3、南北朝骈文的创作情况:南北朝骈体广 泛流行,并辐射到各种体式。宋代的骈文名 家有鲍照,其代表作是《登大雷岸与妹书》 和《哀江南赋序》。齐、梁时代骈文名家、 名作有:孔稚珪与《北山移文》;陶宏景与 《答谢中书书》;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吴均与《与宋元思书》等。此外像刘勰的 《文心雕龙》和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也 都是优秀的骈体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一、魏晋时期的应用文: 1、曹操的教令甚具异彩,饶有通脱之风。 2、在应用性的文体中显露出文学魅力的, 是曹丕、曹植的书札。 3、建安时期善为书表之文的,还有陈琳、 阮瑀、繁钦、吴质、应璩等人。
二、魏晋时期的辞赋:
1、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创作:建安正 始时期包括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 到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司马炎夺得 曹魏政权止,前后共七十五年。这个时 期有辞赋作家五十人,今存辞赋作品 (包括残缺)共二百四十九篇。杰出的 辞赋作家有王粲、曹植和阮籍、嵇康等 人。
1、骈文的概念: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 因其多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之为骈文。在声律上 虽不如诗歌严格,但追求平仄配合、音韵谐和。 其他如讲究文采华美,讲究用典等等。骈文因其 多用四六句式,所以也称“四六文”。 2、骈文的产生和成熟:先秦散文中已出现偶句, 在汉赋中骈偶的成分增加,进而影响到散文,散 文骈偶化的倾向渐渐抬头。魏晋时期日趋定型, 骈文初步形成。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完全成熟而极 度兴盛的地步。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辞赋、散文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辞赋、散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导读】朱元思,字玉山,吴均的朋友。 本篇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描 绘了富阳至桐庐一带的景色,充分展示 了浙西一带秀丽的江山美景。齐梁文人 将书信与骈文结合,写的短小隽永,可 作山水游记欣赏,因此被称为“山水小 品”。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杨衒之
【导读】本篇写永宁寺的营建规模和它 的豪华气象。
芜城赋 鲍照
【导读】南朝宋孝武帝时,竟陵王刘诞在广 陵(古城在今江苏省江都县东北)修建宫室, 并“多聚财力之士”,受到宋孝武帝的猜忌。 大明三年(459),孝武帝指使有司弹劾刘 诞,刘诞据广陵而反,孝武帝派兵镇压,战 斗七十余天,广陵城受到极大破坏。本篇是 写广陵在经过竟陵王刘诞叛乱以后的荒凉景 象。作者通过对广陵今昔气象的夸张描绘, 突出的表现了兴亡之感,是骈体抒情小赋中 的名作。
【本章习题】
一、填空: • 《与吴季重书》的作者是( ) • 《山居赋》的作者是( ) • 《陶征士诔》的作者是( ) • 《三国志》的作者是( ) • ( )被誉为“集六朝地志之大成”的著作。 二、名词解释: 沈诗任笔 三、论述题: 论述齐粱时期文学新变对文章体貌的影响。
第二节 南朝的骈文和辞赋
南朝文章发展总趋势:由质趋文,全面骈化。 南朝文章发展总趋势:由质趋文,全面骈化。丽情密
藻,对仗日工,用典日繁,骈体文的要领及其基本特征。 对仗日工,用典日繁,骈体文的要领及其基本特征。 刘宋 谢灵运《山居赋》 谢灵运《山居赋》 芜城赋》 鲍 照 《芜城赋》 登大雷岸与妹书》 鲍 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 月赋》 谢 庄 《月赋》 徐陵《玉台新咏序》 陈朝 徐陵《玉台新咏序》 齐梁 孔稚珪《北山移文》 孔稚珪《北山移文》 别赋》 恨赋》 江 淹 《别赋》《恨赋》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与宋元思书》 吴 均 《与宋元思书》

第三编第九章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小说

第三编第九章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小说

(四)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魏晋辞赋 (一) 王粲《登楼赋》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 小说 第一节 魏晋的文与赋
(二)曹植《洛神赋》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小说 第二节 南朝的文与赋
一、南朝骈文 (一)(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 (二)(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 (三)(梁)吴均的《与宋元思书》 (四)(梁)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 二、南朝辞赋 (一)鲍照的《芜城赋》 (二)江淹的赋 《恨赋》《别赋》
二、 志怪与志人 (一)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 小说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
(二)志人小说与 “记言则玄远冷隽, 记行则高简瑰奇。”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小说 第一节 魏晋的文与赋
一、魏晋散文 (一)“三曹”之文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丕:《典论· 自叙》 曹植:《与杨德祖书》 (二)阮籍、嵇康 之文 阮籍:《大人先生传》 嵇康:《养生论》
(三)王羲之的《兰亭魏晋的文与赋
一、郦道元的《水经注》
二、杨衒之的《洛阳伽 蓝记》 三、颜之推的《颜氏家 训》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 小说 第三节 北朝散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文、辞赋与小说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小说的起源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答亦远矣。”这里 的小说,指的是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 小道理。先秦诸子对小说的菲薄,对后世小说 的发展很有影响。 到了汉代,小说的地位略有上升。班固 《汉书· 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乃得附于 诸子之末。班固明确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 这对认识中国小说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洛神赋》)
二、南朝美文
宋 美文衍变
齐梁
傅亮、元嘉三 大家 抒情小赋
议论文
诗体赋
写景文
(一)宋世文风
“讹而新”(《文心雕龙· 通变》) 诡诞而新奇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谢灵运《岭表赋》《山居赋》;颜延 之 《 赭 白 马 赋 》《 陶 徵 士 诔 》 ; 鲍 照 《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 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 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 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 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辇之愉乐,离 宫之苦辛哉?”(《芜城赋》)
(二)齐梁文风——新变
1.抒情小赋的勃兴 江淹《恨赋》《别赋》; 任昉《奏弹刘整》; 孔稚珪《北山移文》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 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 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别赋》)
3.诗体赋的创作实践
庾信《春赋》《哀江南赋》并序; 徐陵《玉台新咏》序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 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 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 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 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 辞赋、骈文与散文
文风衍变的过程
渐趋骈俪
Hale Waihona Puke 魏晋—情文并备 南北朝南朝—新变 北朝—融合
一、魏晋文风
情文并备,华丽的共性与鲜明的个性并存
(一)应用文体:政令、章表、书信等 1.曹操:“尚通脱”思想无所顾忌,行文不拘常例 《求贤令》“唯才是举” 《举贤勿拘品行令》“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

自考 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自考 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风骨33.下列诗人属于建安诗人“三曹”的有(BCD )A.曹髦B.曹操C.曹丕D.曹植E.曹冲1.曹操与曹丕34.以下关于酒的诗句属于曹操所作的有(AC)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D.置酒高堂,悲歌临觞E.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33.下列对曹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DE )A.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B.出身于官高望低的宦官家庭C.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D.首开以乐府古题自作诗的风气E.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市)人1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是( D)A.《蒿里行》B.《燕歌行》C.《野田黄雀行》D.《步出夏门行》18.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 B )A.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B.曹操《观沧海》C.陶渊明《读山海经》D.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22.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A )A.曹操 B.曹丕C.曹植 D.孔融15.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C )A.曹冲B.曹植C.曹操D.曹丕17.魏晋时期,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B ) A.蔡琰B.曹操C.曹丕D.曹植17.曹操诗中成就最大的是(A)A.四言乐府B.五言乐府C.七言乐府D.杂言乐府11.曹操诗的风格是(A)A.古直悲凉B.便娟婉约C.华丽壮大D.峻切讦直12.建安诗人曹丕的《燕歌行》是(A)A.逐句押韵B.隔句押韵C.三句押韵D.四句押韵15.建安时期,对我国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作家是(B) A.曹植B.曹丕C.王粲D.刘桢16.作为建安诗人之一的曹操次子是(B )A.曹植B.曹丕C.曹叡D.曹芳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B )A.曹操《短歌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野田黄雀行》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24.在文学批评史上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 A )A.曹丕《典论·论文》B.陆机《文赋》C.挚虞《文章流别论》D.刘勰《文心雕龙》14.曹丕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 C )A.《蒿里行》B.《薤露行》C.《燕歌行》D.《野田黄雀行》13.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B)A.灵感说B.文气说C.宗经说D.滋味说2.曹植13.曹植在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诗体是(B)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19.以“游仙”为诗名,始于(B )A.曹操B.曹植C.郭璞D.孙绰16.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 C )A.曹操B.曹丕C.曹植D.蔡琰20.下列文句出自曹植《洛神赋》的是(A )A.翩若惊鸿,婉若游龙B.精骛八极,心游万仞C.孤蓬自振,惊沙坐飞D.春草碧色,春水绿波20.建安诗人曹植的著名赋作是( A )A.《洛神赋》B.《寡妇赋》C.《孔雀赋》D.《白鹤赋》18.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 D )A.曹操B.阮籍C.郭璞D.曹植16.曹植的诗被誉为(A)A.骨气奇高,辞彩华茂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3.建安七子及蔡琰32.“建安七子”包括孔融、王粲、徐斡和(ACDE ) A.陈琳B.蔡琰C.阮瑀D.应埸E.刘桢10.建安诗歌主要的特点是(C)A.高雅脱俗,优游闲适B.沉痛委曲,意蕴幽渺C.慷慨任气,高亢悲凉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9.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辞赋代表作是( B )A.《登台赋》B.《登楼赋》C.《弹棋赋》D.《校猎赋》13.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 A )A.建安诗风B.正始诗风C.西晋诗风D.东晋诗风15.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C )A.《娇女诗》B.《艳歌行》C.《悲愤诗》D.《美女篇》15.著名女诗人蔡琰的创作时代是(B )A.正始B.建安C.太康D.元嘉14.蔡琰著名诗句“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自考2017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最新整理)

自考2017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最新整理)

【解析】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 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 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其中较著名的是温子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 三才。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是温子升。 【考点】南北朝诗歌 22.【题干】庾信在南朝的赋作主要特点是( )。 【选项】 A.典丽清拔 B.高亢悲凉 C.质朴无文 D.绮丽柔靡 【答案】D 【解析】庾信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 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庾信在南朝的赋 作主要特点是绮丽柔靡。 【考点】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23.【题干】历史散文《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 )。 【选项】 A.郦道元 B.杨街之 C.左思 D.陆机 【答案】B 【解析】《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北魏杨衒之,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 史书。 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 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 慨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叙事简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句式, 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
【考点】屈原与楚辞 6.【题干】以下作品属于宋玉的是( )。 【选项】 A.《九歌》 B.《九辩》 C.《天问》 D.《九章》 【答案】B 【解析】《九辩》,《楚辞》篇名,是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 250 多句。 宋玉作品。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诗中对现实的黑暗 也有一定的反映。 【考点】屈原与楚辞 7.【题干】贾谊《过秦论》的创作特色是( )。 【选项】 A.铺排渲染 B.质直平实 C.诙谐幽默 D.含蓄委婉 【答案】A 【解析】《过秦论》是贾谊论说散文中最著名、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分上、中、 下三篇,基本内容是分析秦灭亡之因在于不行仁义。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使用 铺陈描写和对照手法,将秦自孝公以来的逐渐强大过程,特别是秦始皇时的显 赫声势作了极力铺张和渲染,然后笔锋陡转,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力量之小, 而响应者之多,终于推翻秦朝。文中又多设伏笔和照应,多用排比、对偶和比 喻,逻辑严密,结构严谨,感情充沛,文辞富丽,既有纵横家的余风,又有汉 代散文句式趋向骈偶的文辞之美的新特点。 【考点】西汉初期政论文 8.【题干】董仲舒政论散文的写作特点是( )。 【选项】

自考 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

自考 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言一、诗歌(一)建安诗歌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建安七子:3.蔡琰(二)正始诗歌1.阮籍2.嵇康(三)两晋诗歌1.西晋诗歌:陆机、潘岳、左思、刘琨2.两晋之交:郭璞3.东晋诗歌:陶渊明(四)南北朝诗歌1、南北朝文人诗(1)南朝:谢灵运、鲍照、谢朓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2)北朝:庾信2.南北朝民歌二、散文(一)建安散文:(二)正始散文:嵇康、阮籍(三)两晋散文:潘岳、陆机(四)南朝骈文:(五)北朝散文: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三、赋(一)建安赋:曹植《洛神赋》(二)正始赋:(三)两晋赋:左思《三都赋》(四)南朝骈赋:鲍照《芜城赋》、江淹《恨赋》、《别赋》(五)北朝赋:庾信《哀江南赋》四、小说(一)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二)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第一章建安诗歌一、建安时期:汉末魏初。

二、建安风骨:汉末魏初是中国史诗上的繁荣时期,作家迭出,作品众多,比较著名的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他们的作品或反映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或抒发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风格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充分表现了建安时期的时代特色,后人将这种鲜明的特色称作建安风骨。

三、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一)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多用乐府旧题写汉末实事。

《蒿里行》(二)悲凉沉雄的独特风格。

《短歌行》四、曹植(一)建安诗坛最杰出的的诗人。

(二)创作分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1.前期: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

《白马篇》2.后期:多表现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

《赠白马王彪》(三)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形成了花丽绮焕且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即所谓华丽壮大。

五、曹丕(一)对七言诗的贡献:《燕歌行》是第一首纯粹的七言诗。

(二)诗歌艺术特点: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一种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善写游子思妇的思乡怀远之情。

魏晋南北朝小说、骈文、辞赋及散文

魏晋南北朝小说、骈文、辞赋及散文

魏晋南北朝小说、骈文、辞赋及散文一、小说1、古代小说含义的演变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在我国,“小说”一词的出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是指一种文体,它是用散文的形式来表现叙事性的内容,以人物塑造为中心,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但是,最初的“小说”一词,与今天所说的文体意义上的小说是不相同的,它是指一引起不合大道的琐屑之谈。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县”即“悬”,“令”即“美”,他的意思是说,修饰琐屑浅薄的言论以求取崇高声望和美好的名誉,是不可能达到至境的。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庄子先举了一个任公子钓鱼的故事。

任公子钓鱼与众不同,他用大钩长线,用五十头键牛作钓饵,然后他蹲在浙江的会稽山,把鱼饵投放于东海,可是一年过去了,仍然没有钓到鱼,后来终于有一天一条大鱼游过来吞食了鱼饵,大鱼翻滚腾跃,搅得海水动荡,白浪冲天,吓坏了方圆千里的人们,而任公子所钓到的大鱼,使方圆几千里的人都饱餐了鱼肉。

庄子由此生出感慨说,那些拿小竿细绳,直奔小河沟渠,守着些鲇鱼鲫鱼的人,怎么可能钓到大鱼呢?任公子从容洒脱,毫不着意,反而钓到了大鱼,因此,凡事只有任其自然才能获得成功。

这是庄子最终想要说明的道理。

而庄子所说的“小说”是与“大达”相对的的小道,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然案其实,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

”在这里,庄子把“小说”与“大达”并举,显然是贬“小说”而扬“大达”的。

他是把儒、墨等诸子视为无关道术的琐碎言谈的,认为它们是“小说”而非“大达”。

但是,尽管庄子鄙薄小说,但“小说”一词却由此起步而不断演化发展。

到了东汉初年,桓谭作《新论》,称小说是“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词。

”他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认为从内容上讲,“小说”不同于经籍之作,而是联缀一些零碎、琐细的语言而成的杂记,不同于官方的高文典策。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个小结一、建安时期【简答】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抒情。

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二、正始时期【简答】司马氏篡位与政治恐怖曹叡去世传位曹芳,249年司马懿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天下名士去其半”,改元嘉平。

263年,嵇康被杀。

同时标榜“名教”巩固政权。

(1)在此背景下,昂扬的建安气概变成如履薄冰的忧生之嗟。

1、韬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中人的虚伪龌龊。

2、对现实社会失望转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2)玄风:崇尚老庄思想(玄学的基础),建立玄学理论。

三、太康时期(西晋初)(一)背景民和俗静,家给人足。

司马氏政权拉拢名士,同时维护名教中人。

(二)创作政失其本,士无特操,普遍求实逐利。

四、永嘉之乱【理解】永嘉之乱是指晋朝怀帝统治时期中原地区发生的战乱,这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从汉族统治阶级内部转化为汉族统治阶级与割据的西晋地图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

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由于晋朝国内没有武备、从永嘉三年起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使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五、南北朝【理解】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

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出身于北周八柱国的李唐宗室奉南北朝共为正统。

第一章建安诗歌概况(先看一下“补充”)一、形式:四言中兴(曹操)、五言中兴、七言奠基(曹丕《燕歌行》)。

【选择】二、建安风骨【名词解释】建安时期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重视抒情。

诗人多带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和辞赋
散文和辞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重点内容是建安时期、两晋时期、南朝时期的散文和辞赋。

学习要求:①切实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和辞赋创作的概况;②深入理解南朝散文和辞赋发展演变的生态环境;③重点掌握建安散文辞赋、正始辞赋、两晋大赋、南朝骈文的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①魏晋南北朝文创作大势;②魏晋南北朝赋创作大势。

(一)建安时期
理解:建安赋作繁荣的原因。

应用:①建安散文创作新变及其创作特点;②曹操散文的特点;③曹丕、曹植散文特点;④《登楼赋》艺术特点;⑤《洛神赋》艺术成就;⑥建安辞赋的创作特点。

(二)正始时期
理解:①阮籍《大人先生传》的艺术特点;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艺术特点。

应用:正始时期辞赋创作风貌的新变及其成因。

(三)两晋时期
识记:①两晋大赋的主要作家作品;②山水赋。

理解:①两晋散文创作大势;②潘岳《哀永逝文》;③陆机《演连珠》、《豪士赋序》;④两晋赋坛大势。

应用:①两晋赋作题材的开拓及其背景;②左思《三都赋》的特点;③潘岳《悼亡赋》的特点;④陆机抒情小赋的创作成就;⑤晋代愤世嫉俗赋作的特点;⑥两晋赋作的艺术成就。

(四)南朝时期
识记:①南朝骈文的代表作家作品;②南朝骈赋的代表作家作品。

理解:①骈文;②骈赋;③鲍照《芜城赋》的特点;④江淹《恨赋》、《别赋》的特点。

应用:①骈文的文体特征;②南朝骈赋的形式特征及内容特点;③南朝骈文的发展、成熟历程。

(五)北朝时期
识记:①《水经注》概况;②《洛阳伽蓝记》概况。

、理解:北朝赋的一般特色。

应用:①《水经注》山水散文的特点;②《洛阳伽蓝记》散文的特点;③庾信赋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