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天津李月英)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 最新高中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现场教案课件三角函数的诱导公
授课教师:吴淑群教材:苏教版数学4第1章1.2.3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是苏教版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2.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四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教材的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函数定义、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又是推导诱导公式(五)、(六)的基础。
是本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节及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纽带。
求三角函数值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内容,利用诱导公式是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方法。
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四组诱导公式的推导、记忆和运用。
难点:诱导公式推导过程中数形关系的转换;符号的判断。
在教学中,通过动态演示、归纳转化来突出重点,公式推导时注重师生互动、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来化解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上述教材与重难点分析,结合新课标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能运用这些公式处理简单的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等问题;目标解析1.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诱导公式;2.能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进行简单的三角变换;3.经历由几何特征(终边的对称)到发现数量关系(诱导公式)的探索过程;4.从公式推导和运用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思想方法;5.初步体会三角函数和周期性变化的内在联系;三、教法分析与学法分析1.教法:本节课涉及到的公式比较多,为使学生有效掌握和运用公式,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通过解题分析,对学生进行公式运用与记忆的指导。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江苏刘洪璐)doc高中数学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江苏刘洪璐)doc高中数学教材:苏教版«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洪璐我讲课的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从4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4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简单应用。
承上,有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比值定义、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等;启下,学生将学习利用诱导公式进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包括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等内容。
同时,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对称等知识,对几何图形的对称等知识相当熟悉。
这些构成了学生的知识基础。
诱导公式的作用要紧在于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归成锐角的三角函数,表达了把一样化专门、复杂化简单、未知化的数学思想。
2.目标定位诱导公式能够关心我们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然而随着运算器的普及,上述意义不是专门大。
我们认为,诱导公式的教学价值要紧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感受探究发觉,通过几何对称那个研究工具,去探究发觉任意角三角函数间的数量关系式,即三角函数的差不多性质乃是圆的几何性质〔要紧是其对称性质〕的代数解析表示。
第二,学会初步应用,能够选用恰当的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咨询题并求解。
第三,领会思想方法,在诱导公式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第四,积存数学体会,为学生认识任意角三角函数既是一个起源于圆周运动的周期函数又是研究现实世界中周期变化现象的〝最有表现力的函数〞做好预备。
为此,我们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详见教案〕,以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设计分析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有以下两条典型教学路线可供选择:〔1〕两个角的终边有哪些专门的对称关系?〔2〕如何样把非第一象限的角转化为第一象限的角?我们最终选择了第一条路线,要紧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洪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说明教材: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洪璐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从4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4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简单应用。
承上,有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比值定义、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等;启下,学生将学习利用诱导公式进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包括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等内容。
同时,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对称等知识,对几何图形的对称等知识相当熟悉。
这些构成了学生的知识基础。
诱导公式的作用主要在于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归成锐角的三角函数,体现了把一般化特殊、复杂化简单、未知化已知的数学思想。
2.目标定位诱导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三角函数,但是随着计算器的普及,上述意义不是很大。
我们认为,诱导公式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感受探索发现,通过几何对称这个研究工具,去探索发现任意角三角函数间的数量关系式,即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乃是圆的几何性质(主要是其对称性质)的代数解析表示。
第二,学会初步应用,能够选用恰当的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并求解。
第三,领悟思想方法,在诱导公式的学习过程中领悟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第四,积累数学经验,为学生认识任意角三角函数既是一个起源于圆周运动的周期函数又是研究现实世界中周期变化现象的“最有表现力的函数”做好准备。
为此,我们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详见教案),以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设计分析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有以下两条典型教学路线可供选择:(1)两个角的终边有哪些特殊的对称关系?(2)怎样把非第一象限的角转化为第一象限的角?我们最终选择了第一条路线,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尊重教材的编写方式。
从对教材的分析来看,苏教版教材将三角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来定位,力图在单位圆中借助对称性来考察对应点的坐标关系,从而统整各组诱导公式。
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函数y=Asin(ωxφ)》说课稿
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函数y=Asin(x+))0,0(>>ωA 的图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宁夏第三中学曹贵平一、 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的定位:三角函数是高中教材中的一种重要的函数,是描绘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物理、天文、生物和工程技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函数y =Asin(ωx+φ)的图象是三角函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节通过图像变换,提醒参数φ、ω、Α变化时对函数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的影响,讨论函数sin()y A x ωϕ=+的图像与正弦曲线的关系,并通过图像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它是研究函数图像变换的一个延伸,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一个直观反响。
新课改教材中,任何一个新概念的引入,都特别强调了它的现实背景和应用。
根据学生探求知识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认知心理,我对教学目的进展了如下定位:1.知识技能目的正确找出由函数y =sinx 到y =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
2.过程方法目的通过对函数y =sinx 到y =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的探究,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培养独立考虑才能;小组交流中,学会意识;在解决问题的难点时,培养解决问题抓主要矛盾的思想。
二、 学习内容的根底及今后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
〞本节课内容是A 版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五节函数y =Asin(ωx+φ)的图象,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根底上,进一步研究生活消费实际中常见的函数类型:函数y =Asin(ωx+φ)的图象。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贯穿了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数学思想。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稿 文档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稿说课人:田敏 宁国中学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诱导公式一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五组公式,体会发现过程,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为以后的三角函数求值、化简、证明等打好基础。
本节共二课时,第一课时为公式二、三、四,第二课时为公式五、六。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诱导公式的探究,会用诱导公式解决简单三角函数的求值和化简和恒等式的证明。
难点:发现圆的几何性质(特别是对称性)与三角函数性质的联系,特别是直角坐标系内关于直线x y =对称的点的性质与)2(απ±的诱导公式的关系。
3、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通过本小节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这些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恒等式的证明。
2)能力目标:借助单位圆中的对称关系,让学生观察推导出诱导公式,通过公式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未知到已知、简单到复杂的转化过程,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了解任何新事物须从它较为熟悉的一面入手,利用转化的方法将新事物转化为我们熟知的事物,从而达到了解新事物的目的,并使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科学研究的好习惯。
二、教法分析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1、计算机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利用单位圆中的角的终边的对称关系,角的终边变化和三角函数值的关系使问题变得直观,易于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变化的过程,使问题形象、直观,易于得出一般结论。
2、探究式教学通过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发现,提出一般问题,并演示一般问题的变化中的相等、相反关系,归纳总结出一般公式,并通过例题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
人教版三角函数的引诱公式说课稿
(2)诱导公式一及其用途:
提问:由公式一把任意角 α 转化为[0°,360°)内的角后,如何进一步求出 它的三角函数值?
我们对[0°,90°)范围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值是熟悉的,组织学生思考讨 论 90 °到 360°的角 β 能否与锐角 α 相联系?通过分析 β 与 α 的联系,引 导学生得出解决设问的一种思路:若能把[90°,360°)内的角 β 的三角函数 值转化为求锐角 α 的三角函数值,则问题将得到解决,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 教师适时提出,这一思想就是数学的化归思想,并借此向学生介绍化归思想。
360°- α,β∈[270°,360°)
所以,我们只需研究180°-α,180°+α,360°-α 的同名三角函数的关系 即研究了β 与 α 的关系了。
思考:360°-α 的终边与-α 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从而得出应先研究-α
2.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突出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提问:(1)锐角 α 的终边与 180°+α 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任意角 α 与 180°+α 呢?它们的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分析,可归纳得出: 180°- α,β∈[90°,180°)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说课(周)
从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 导过程外,最主要的是要 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 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 数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 数形结合和化归思想方法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目标
过程和方法 目标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目标
掌握正弦、余 弦、正切的诱导 公式;能正确运 用公式进行简单 三角函数的化简, 求值,证明;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说课稿
——周建梅
1 2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3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法和学法
5
6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1.教材分析
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和 在高考中的作用及地位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必修 四第一章的第三小节。在此之前, 学生已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初步掌握了三角函数定义、单位 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以及同角三角 函数的基本关系等内容,这为本 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三角 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 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 重要的作用。
5、教学设计过程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2
共同探究
解决问题
3
出示例题
强化训练
归纳小结
巩固新知
布置作业
提高升华4ຫໍສະໝຸດ 56、板书 设计1.3三角函数的 诱导公式 公式的推导过程
公式二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2024年)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完整版PPT课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完整版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三角函数基本概念回顾•诱导公式推导与理解目录•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学生自主练习与互动环节•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说课内容0102030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角函数基本概念回顾三角函数定义及性质三角函数值的范围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函数值在正切函数值在全体实数范围内。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均为正值。
正弦函数为正值,余弦、正切函数为负值。
正弦、余弦函数为负值,正切函数为正值。
余弦函数为正值,正弦、正切函数为负值。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三角函数线的定义三角函数线的性质三角函数线的应用诱导公式推导与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转换关系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定义及关系角度与弧度的互化方法特殊角的弧度表示诱导公式推导过程口诀记忆法通过编口诀或顺口溜等方式帮助记忆规律记忆法根据公式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记忆图像记忆法结合三角函数图像进行记忆和理解诱导公式记忆方法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例题1例题2分析解答解答分析利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例题3例题4分析解答解答分析判断三角函数符号问题学生自主练习与互动环节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练习题一01练习题二02练习题三03小组内成员相互激励和讨论,共同探究解题方法和思路。
通过交流和比较,发现自身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和解题思路,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
小组讨论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点评与总结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练习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求解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反思,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本节课重点内容回顾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推导与记忆方法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计算中的应用举例三角函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举例物理学中的应用振动、波动等物理现象中,三角函数可描述周期性变化。
诱导公式说课稿
诱导公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诱导公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诱导公式”是高中数学三角函数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三角函数基本性质的延伸和应用,也是后续学习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蕴含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对单位圆中角的终边对称性的研究,得出了不同象限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本质,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基本关系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但对于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公式记忆困难、推导过程理解不透彻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诱导公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诱导公式的内容。
(2)能够熟练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和证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单位圆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讲授法: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天津李月英)doc高中数学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天津李月英)doc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学设计〔人教A版高中课标教材数学必修4第一章1.3节〕授课教师:李月英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指导教师:李民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王雨池天津市静海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何志平天津市静海县教育教学研究室2018年10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天津市静海第一中学李月英一、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三节,其要紧内容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是三角函数的要紧性质.学生在前面差不多学习了诱导公式一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这节课在此基础上,连续学习公式二至公式四.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圆的对称性的〝代数表示〞,利用对称性,让学生自主发觉终边分不关于原点或坐标轴对称的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使得〝数〞与〝形〞得到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简单咨询题的提出、诱导公式的发觉、咨询题的解决,体会由未知到的转化,为以后的三角函数求值、化简、简单证明以及后续学习的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等知识打好基础.诱导公式的要紧用途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咨询题转化为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表达了〝数形结合〞和复杂到简单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映了从专门到一样的归纳思维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 诱导公式的学习和推证过程还表达了三角函数之间的内部联系,是定义的延伸与应用,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重点是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函数式的求值与化简,提高对数学知识之间〔圆的对称性与三角函数性质〕联系的认识,把过去渗透在具体数学内容中的重要的方法以集中的、显性的形式出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明确这些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使用它们.二、教学咨询题诊断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了解和体验公式的发生、进展过程,让学生领会到诱导公式是前面三角函数定义、单位圆对称性等知识的连续和拓展,应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联想、类比、归纳推导公式.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如下几个咨询题:1.在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从专门到一样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记住公式,会做题就能够,对公式的推导重视不够.为了尽量幸免这种情形的显现,我采纳小组讨论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强〞、〝中〞、〝弱〞合理搭配,安排组长监管收集讨论的结果,记录收集每一时期的过程材料.2.角α的任意性,如何样向学生交代清晰是这节课我一直摸索的咨询题.为了解决那个咨询题我自己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教学课件,通过用角终边的任意一点的拖动,显示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的变化,让学生明白角α不局限为第一象限的角,它具有任意性,从而突破了难点.3.公式的经历也是个难点.专门是十字口诀更是明白得不深.关于幻灯片中的公式,教师对比几何画板课件逐字逐句的分析,让其明白公式中的角是任意的,而经历时将其看成锐角.另外,反思学习过程时,体会角的终边的对称性与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公式的经历.三、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的对称性推导出诱导公式,会利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求值与化简.2.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思想的运用.3.培养学生由专门到一样的归纳意识,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咨询题. 〔二〕目标解析在初中学生差不多学习过关于原点、x轴以及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内在联系,同时前面学生能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公式一进行三角函数求值,但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之间存在的联系还不清晰,或者只有一点模糊的感性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技能,明白得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包蕴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觉和制造的历程.〞因此,依照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不同的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依照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及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纳了〝咨询题——发觉——归纳——类比〞的教学方法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由咨询题驱动,通过诱导公式二至四的探究,概括得到诱导公式的特点,提高对数学内部关联的认识,明白得求任意角三角函数值所表达出来的化归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目标实现过程:1.利用已有知识导出新的咨询题,创设咨询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以旧拓新的目的.2.由特例(18030)︒+︒与30°(36030)︒-︒与30°,(18030)︒-︒与30°的关系提出咨询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分析角的终边对称关系,利用定义进行推导得到公式二,再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使学生对〝α为任意角〞的认识自然合理.之后如法炮制公式三、四,通过联想,类比、方法迁移,学生专门轻松的发觉公式,每小组积极发言同时通过实物展台展现交流,发觉任意角α与(180)α︒+,α-,(180)α︒-三角函数值的关系,体会了从专门到一样的归纳推理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科学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3.采纳咨询题设疑,观看演示,步步深入,逐层引导,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和明白得知识的产生和进展过程.在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在类比、归纳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发觉数学规律〔公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并发觉公式,将发觉与证明合为一体,表达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4.通过例1和变式,把诱导公式〔一〕、〔二〕、〔三〕、〔四〕的应用进一步拓广,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例2的扩展让学生认识到公式的有用性和学习的必要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表达 〝咨询题性〞、〝科学性〞与〝思想性〞,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采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欢乐地学习.三、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学生差不多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和公式一,这些内容是学生明白得、归纳公式二至公式四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充分注意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多进行归纳与概括.另外,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为突破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容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咨询题情境师生活动:教师提咨询,学生摸索、回答,学生口述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并用幻灯片展现.咨询题1:〔1〕各象限内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是什么?〔只讨论正弦、余弦、正切〕〔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3〕公式一的内容与作用是什么?咨询题2:1sin30,2︒=如何求sin210,sin330,sin150︒︒︒的值.教师引导:能否再把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化为我们熟悉的0°~9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咨询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如此的咨询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专门是各象限三角函数的符号,关于诱导公式经历起关键作用.提出的新咨询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摸索,激起学生们的爱好.(二)探究开发新结论教师引导:为了解决以上咨询题,我们采纳各个击破的方法.第一看21030180︒=︒+︒,假如我们明白一个任意角α与(π+α)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咨询题就解决了.探究一:任意角α与(π+α)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咨询题3:①α与 (π+α)角的终边关系如何?〔互为反向延长线或关于原点对称〕②设α与(π+α)角的终边分不交单位圆于点P1,P2,那么点P1与P2位置关系如何?〔关于原点对称〕③设点P1(x,y),那么点P2的坐标如何样表示?〔P2(-x,-y)〕④sinα与sin(π+α),cosα与cos(π+α),tanα与tan(π+α)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归纳成公式()()()sin πsin cos πcos tan πtan αααααα+=-+=-+= ------公式 二1sin 210sin(30180)sin 302︒=︒+︒=-︒=-. 【设计意图】公式二的三个式子中,ααsin )πsin(-=+是第一个解决的咨询题,由于方法及思路差不多上未知的,因此采取教师引导,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方法.通过脚手架式的层层提咨询,引导学生自主推导诱导公式二,让学生体验证明猜想的乐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试图通过环环相扣的咨询题给学生传递〝由宏观到微观考虑咨询题〞的思维适应,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后两个均由学生类比讨论完成.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交流.咨询题4:公式中的角α仅是锐角吗?【设计意图】课前提咨询的咨询题是以30︒引入的,之后的讨论只是用代数方法换成了一样形式的角α,有些同学确信会有如此的疑咨询,因此那个咨询题的解决好,确实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能够使学生经历更深刻.师生活动:演示几何画板课件,第一作出第一象限的任意角,之后得到相应的三角函数值,拖动其终边上任意点,再让学生观看每一象限内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和它们之间存在的对称关系,从而验证了猜想,使学生更好的明白得了那个公式.【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发觉变化规律,从而总结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类比第一个咨询题的解决方法,我们再来解决后面的两个咨询题.观看33036030︒=︒-︒,由公式一知330︒的终边与30-︒的终边相同,因此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任意角α与(-α)三角函数值的关系.探究二:任意角α与(-α)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咨询题5:①α与(-α)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 轴对称)②设α与(-α)角的终边分不交单位圆于点P 1,P 2点P 1与P 2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 轴对称)③设点P 1(x ,y ),那么点P'的坐标如何样表示?[P 2(x ,-y )]④sin α与sin(-α),cos α与cos(-α) ,tan α与tan(-α)关系如何? 通过探究,归纳成公式()()()sin sin cos cos tan tan αααααα-=--=-=--------------公式 三1sin 330sin(36030)sin(30)sin 302︒=︒-︒=-︒=-︒=-.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完成由角的终边点的对称性得到公式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参与、探究和体验的欲望,让他们既动脑又动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与形的关系,尝试自主探究的乐趣.教师引导:那15018030︒=︒-︒,我们须知α与(π-α)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同学们连续发挥聪慧才智解决它吧!探究三:α与(π-α)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咨询题6:①α与(π-α)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关于y 轴对称)②设α与(π-α)角的终边分不交单位圆于点P 1,P 2点P 1与P 2位置关系如何?(关于y 轴对称)③设点P 1(x ,y ),那么点P'的坐标如何样表示?[P 2(-x ,y )]④sin α与sin(π-α),cos α与cos(π-α) ,tan α与tan(π-α)关系如何?通过探究,归纳成公式()()()sin πsin cos πcos tan πtan αααααα-=-=--=- ------公式 四1sin150sin(18030)sin 302︒=︒-︒=︒= 【设计意图】与探究二的教法相同,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公式,教师巡视,及时反馈、矫正、讲评.采纳合作学习有助于观看的多种方式的出现,通过学生多角度的观看所得到结论的交流,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和发觉规律〔公式〕的欢乐,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去查找规律、认识规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做个有心人,发觉规律并非难事.(三)总结概括新结论师生活动: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经历牢靠,师生共同大声朗读这四组公式.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一:sin(2π)sin ,cos(2π)cos tan(2π)tan (Z),k k k k αααααα+=+=+=∈, 公式二:sin()sin cos()cos tan()tan .αααααα-=--=-=-,,公式三:sin(π)sin cos(π)cos tan(π)tan .αααααα-=-=--=-,,公式四:sin(π)sin cos(π)cos tan(π)tan .αααααα+=-+=-+=,,讲明:公式中的α指使公式两边有意义的任意一个角.咨询题7: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公式一、二、三、四吗?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经历公式,通过幻灯片展现,猜想验证,假如把角α看成锐角,2π,π,π,k αααα+-+-分不位于第一、二、三、四象限,由课前提咨询各象限内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学生能够试着表达.师生活动:总结概括公式一、二、三、四:ααα-±∈±,π,Z)(π2k k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公式特点:〝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设计意图】逐步明白得十字口诀含义,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四)巩固应用结论例1 求以下三角函数值:师生活动:学生板书,教师巡视,纠正错误.〔1〕cos225︒;〔2〕11πsin 3;〔3〕16πsin()3-;〔4〕cos(2040)-︒ 分析:先将不是0~2π范畴内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0~2π范畴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利用诱导公式一〕或先将负角转化为正角然后再用诱导公式化到0~π2范畴内角的三角函数的值.解:〔1〕cos 225cos(18045)cos 452︒=︒+︒=-︒=-.〔2〕11πππsinsin(4)sin 3332π=-=-=-.〔3〕16π16πππsin()sin sin(5π)(sin )33332-=-=-+=--=. 〔4〕cos(2040)cos 2040cos(6360120)-︒=︒=⨯︒-︒ =1cos120cos(18060)cos602︒=︒-︒=-︒=-. 咨询题8:用诱导公式可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其一样步骤是什么?〔学生大胆讲,互相讨论〕①化负角的三角函数为正角的三角函数;②化大于2π的正角的三角函数为0~2π内的三角函数;③化0~2π内的三角函数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变式:α是第三象限的角且1sin 3α=-,求sin(π)α+,sin(π)α-〔学生口答〕 【设计意图】在得到诱导公式后,在此让学生独立去实践解决咨询题,,一样情形下,1、2小题都能专门快解决,只是到了第3、4小题时,条件变化稍复杂一些,同学们就会显现思维障碍,需及时引导他们去进行角的转化,在实践中体会诱导公式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使任意一个角都转化为他们所熟知的锐角,体会从未知到的化归思想,从而为总结出解题的一样步骤埋下伏笔.变式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得公式中角的任意性而设立.例2 化简()cos(180)sin 360sin(180)cos(180)αααα︒++︒--︒-︒-. 〔学生板书〕解:[]sin(180)sin (180)sin(180)(sin )sin ααααα--︒=-︒+=-︒+=--=, []cos(180)cos (180)cos(180)cos αααα-︒-=-︒+=︒+=-,因此原式=cos sin 1sin (cos )αααα-=-.变式:π1sin()63α-=,求5πsin()6α+的值.【设计意图】在例题的选取与设计上,要紧表达〝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的方法,例1表达在求值上,例2要紧表达在化简上,使学生明白公示的应用所在.变式需要利用诱导公式进行一下变形再求值,关于初学者有点难度,需要教师从旁指导.练习是递进,表达化归思想、整体思想、使学生思维得到锤炼,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初步把握知识应用的目的.(五)课堂小结咨询题9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伙儿有什么收成吗?要紧提示从以下三方面〔由学生完成〕1.四组诱导公式及公式的经历方法2.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步骤:上述过程表达了由未知转化为的化归思想.3.公式中的α的任意性.【设计意图】通过提咨询的形式,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已有知识,发觉知识规律及其结构特点,形成知识系统;深化对诱导公式内涵和实质的明白得,挖掘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表达归纳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形成知识网络和方法网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六〕作业布置:1.摸索题给定一个角α,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直线y x=对称的角与角α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否证明?2.27页练习2、3【设计意图】通过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检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咨询题的能力;摸索题的设置为了下节课学习公式五、六做预习预备的.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学学习,这是本节内容的一个提高与拓展.。
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三角函数图象》说课稿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函数())0,0(,sin >>+=ωϕωA x A y 的图象教学设计说明1、内容与内容分析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又是学习高等数学及其他学科的根底.学习())0,0(,sin >>+=ωϕωA x A y 的图象及其性质的过程,有助于学习其他的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教材先研究了正、余弦函数图象的性质,再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详细到抽象,逐步分解,分别对函数())0,0(,sin y>>+=ωϕωA x A 中的参数ϕω,,A 进展分解研究,从三个不同角度研究函数())0,0(,sin y>>+=ωϕωA x A 图象与函数x y sin =图象之间的变换关系,从而提醒函数())0,0(,sin y>>+=ωϕωA x A 图象与函数x y sin =图象之间的内在联络,最终形成由函数x y sin =图象变换得到函数())0,0(,sin y >>+=ωϕωA x A ())0,0(,sin y >>+=ωϕωA x A 图象的变换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和课标对学生才能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函数()0,0)sin(>>+=ωϕωA x A y 的图象以及参数ϕω,,A 对图象变换的影响.函数x y sin =的图象与函数()0,0)sin(>>+=ωϕωA x A y 的图象之间的变换关系. 教学难点:函数()0,0)sin(>>+=ωϕωA x A y 的图象与函数x y sin =的图象与之间的变换关系.2、目的与目的分析根据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贯穿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的培养为宗旨,从教材的特点和所教的学生的实际出发点,设定教学目的如下:知识与技能结合物理中的简谐振动,理解()0,0)sin(>>+=ωϕωA x A y 的实际意义; 用“五点法〞作出()0,0)sin(>>+=ωϕωA x A y 的图象,并借助图形计算器动态演示三角函数图象,研究参数ϕω,,A 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图象各种变换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在经历参数A 、ϕ、ω对()0,0)sin(>>+=ωϕωA x A y 图象影响的过程中认识到函数x y sin =与()0,0)sin(>>+=ωϕωA x A y 的联络.过程与方法经历x y sin =到()0,0)sin(>>+=ωϕωA x A y 图象变换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发现才能和概括总结才能;让学生经历三角函数图象各种变换的探求和运用,体验各种变换的内在联络,进步学生的推理才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在研究各种变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浸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数学学习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三角函数图象各种变换的探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才能、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学习,探求三角函数图象各种变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3、技术手段分析利用CASIO9750图形计算器进展“数学实验〞.本节课假设采用传统方法讲授,作图量大,耗时多.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苦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只能用计算机进展演示,学生并没有时机亲自动手绘制图象.我利用CASIO9750图形计算器强大的作图功能,学生现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对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直接进展“数学实验〞,亲身经历并探求图象变化的一般规律.卡西欧图形计算器操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互相,营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结合电子白板交流展示,使理性分析更直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卡西欧电脑模拟软件,结合电子白板,对学生的操作进展示范指导,动态演示,加强师生交流,使图象变化本质的过程明晰可见.4、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中,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出现问题:由于本节课涉及ϕω,,A 三个参数对图象变换的影响,假设仅用传统方法作图讲授,学生被动承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借助CASIO 图形计算器强大的作图功能进展教学,让学生亲历图象变换过程,主动探求并发现规律,进步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对ωϕ,对图象带来的影响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让学生在数学实验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发现并比较对应变化点的坐标之间的联络,从而理解变换的本质.由函数x y ωsin =变换得到函数()0,0)sin(≠>+=ϕωϕωx y 是教学中的又一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变化形式,换元考虑,从而化复杂为简单,变陌生为熟悉,打破难点.5、教学过程及预期效果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详细情况,我采用了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动脑考虑,形象直观与理性分析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准备[设计意图]通过作三组不同函数的图象,进一步体会“五点法〞作函数图象的根本方法,同时为本节课的图象变换做好准备.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简谐振动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数学与物理学科的联络,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x y sin =为()0,0)sin(>>+=ωϕωA x A y 的特殊情况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设置问题,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互助探究,感受规律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的好处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开展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有积极意义.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八个方阵,分组讨论图象的变换过程.问题1:寻找函数x y sin =,x y sin 2=,x y sin 21=三者图象之间的联络. 问题2:寻找函数x y sin =,⎪⎭⎫ ⎝⎛+=3sin πx y ,⎪⎭⎫ ⎝⎛-=4sin πx y 三者图象之间的联络. 问题3寻找函数三者x y sin =,y=sin2x ,y=sin 21x 图象之间的联络.在研究函数图象之间关系时安排了以下步骤:(1) 作图观察:使用卡西欧图形计算器作出函数图象,观察比较,大胆猜想;(2) 理性考虑:为什么函数的图象之间有这样的关系?(3) 得到详细的结论:(4) 一般化:其中前两个步骤由组内同学互助探究,后两个步骤请组内推选代表汇报本组“研究成果〞,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或者者补充,从而明确参数ϕω,,A 分别对函数()0,0)sin(>>+=ωϕωA x A y 的图象.典例分析,形成才能[设计意图]互动探究部分将ϕω,,A 三元素对图象变换的影响进展分解,本环节通过例题让学生体会三者结合对图象变化的作用,并着重分析先周期后相位与先相位后周期在图象变换过程中的注意点. 回忆反思,拓展深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展小结.培养学生及时总结,概括提升的才能,为在课后能继续独立探究考虑埋下伏笔.课后研究,突出重点[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与人类社会开展间的互相关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通过考虑题使知识更加完好,落实知识的掌握与思想方法的理解.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努力创设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课前制定的教学目的根本得以实现.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考虑,由于经历缺乏肯定会有缺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导!谢谢!。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1、本节课教学内容“诱导公式(二)、(三)、(四)”是人教版数学4,第一章1、3节内容,是学生已学习过的三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一)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又是推导诱导公式(五)的理论依据。
2、求三角函数值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诱导公式是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方法。
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维形式。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诱导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相关角边的几何对称关系及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
二、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1)识记诱导公式。
(2)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内涵及结构特征,会初步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的值,并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和证明。
2、能力目标:(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
(2)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
(3)通过基础训练题组和能力训练题组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通过归纳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过程分析(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导入课题I 重现已有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1、提问:试叙述三角函数定义2、提问:试写出诱导公式(一)3、提问:试说出诱导公式的结构特征4、板书诱导公式(一)及结构特征:诱导公式(一)结构特征: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②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36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②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360)的角
的问题。
教学过程
3、学生练习:试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 设计意图:教学欲设:第三题中求 sin1290°,可
能有绝大部分的同学由公式一,
sin1290°=sin(3×360°+210°)=sin210°。至此,
已无法再演算下去了。这样,这样引入容易让学生接受。
角 α 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重点:四组诱导公式的记忆、理解、运用。
难点:四组诱导公式的推导、记忆及符号的判断;
知识目标: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和正切
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
和恒等式证明问题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同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以旧带新,以旧
拓新的目的,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拉开了本节课
教学的序幕。
课例研究综
由于学生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会在新旧知
述
识联系、策略选择、思想方法运用等方面遇到一定的困
难,需要教师指导,故应帮助学生重温与问题解决有关 的旧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共同对(解 题)过程进行反思等,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给予学 生启发和鼓励,在心理上、认知上予以帮助。这样,在 教法上确立的学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完整的认知 结构,使学生思维、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高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称
本节内容是借助单位圆,通过“角的终边”的位置
关系,进一步探究不同象限的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相应锐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使学生认识
到转化“矛盾”是解决问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公式的应用,了解未知到
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
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学生在前面第一类诱导公式学习中感受了数形结
合思想、对称变换思想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初步
次对称变换,这节是利用两次对称变换推导
1.教学重点:掌握角的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及其
探求思路
2.教学难点:角的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
1.知识与技能: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第
五、六组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
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
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高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称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
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这节是诱导公式五和诱
导公式六的推导,在诱导公式二到四的推导中用到了一 教材分析
的发展情况,再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能否有积 述
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再概念反思过程中评
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能否得到发展,并进行及时的调
整和补充。
形成用对称变换思想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两次对称变
换思想的应用是上一节课的深化;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
学生学习能 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
力分析 惯,对学习高中数学有了一定兴趣和信心,且具有了一
全国青年教师高中数学教师同课异构课件及教学设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教学点评
围绕概念的核心开展教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评课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求三角函数值中的基本方法,解决的是如何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0°~90°三角函数值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是三组诱导公式的推导,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探究,领会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数形结合、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
诱导公式本质上是圆的旋转对称性和轴对称性的解析表述,它是三角函数的重要性质——对称性的体现,本节课围绕“对称性”这一核心展开教学,实现了诱导公式教学的以简驭繁。
1.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圆的对称性的“代数表示”,整节课以三角函数的定义为依据,以单位圆为工具,通过对单位圆上对称点坐标的关系探究而发现公式,较好的体现变换(旋转、对称)的思想方法。
2.本课的教学路线图具体如下:复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将一般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发现π65和6π的正弦值相等,概括出诱导公式(四)↓通过对称关系和坐标关系,体验公式(四)的“发现”过程,经 历由几何直观发现数量关系的学习过程 ↓反思公式(四)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得出研究此类问题的主线:角的数 量关系→终边及圆的对称关系→交点的坐标关系→三角函数值间关系 以公式(四)研究方法为线索,学生自主探索公式(二)(三)体会公式的灵活应用,明确转化的意义3.本节课的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学情将相对较难的公式(四)前置,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锐角三角函数,将问题研究的起始角放在钝角,符合学生欲知欲想的思维意向,同时也紧抓住诱导公式的几何本质。
这种设计既是依据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4. 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探究活动更多地属于“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生动探究”,其中公式(四)的探索成功,为随后的两个公式探索做了“榜样”,总体上探究活动开展的较好。
值得思考的是:1. 教学中的第一环节中学生只通过发现π65和6π的正弦值相等,进而概括出诱导公式(四),体现出由特殊到一般的“论据”不充分;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圆的对称性的“代数表示”,通过对单位圆上对称点坐标的关系探究而发现公式,并在具体推导中给学生留出了较多的活动空间,但这种设计导致练习时间较少,这与采用”解析口诀+题型训练“的惯例教学相比,从教学效果而言孰优孰劣?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观察思考。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说课(天津陈刚)doc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说明授课教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陈刚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中第一章《三角函数》第六节的第二课时.教科书《三角函数》这章专门设置“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一节,目的是加强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周期变化的学习,这是以往教学中不太注意的内容.本节内容的教学共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根据图像建立解析式以及根据解析式作出图像;第二课时根据实际问题处理数据,作出散点图,然后进行函数拟合,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最后根据实际背景及问题的条件,考虑实际意义,对问题的解进行具体分析.三角函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首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细心观察,寻找规律,发现表格中的数量关系;进而画出散点图,用函数进行拟合,并找出恰当的函数模型,求其解析式;最后利用所求得的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体现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在用代数方法处理一些问题遇到困难时,常通过对图像的研究和分析,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问题得以解决.三角函数模型,其本身就是“数”与“形”的统一体.就本节所涉及的实际问题,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很难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其变化的规律,而画出它的散点图,可直观的反映出数据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这样将“数”与“形”的结合,使得函数模型的建立水到渠成.在学习分段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模型时,已经接触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但结合本课内容,发挥从“数”和“形”两个方面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同时,在运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等数学思想也得到了体现.此外,三角函数模型是在学习了分段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模型之后学习的又一具体函数模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建立模型和应用模型两个核心环节.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学习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周期变化的规律,并将所发现的规律抽象为恰当的三角函数模型的方法.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1.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建立三角函数模型,掌握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由实际问题选择数学模型、研究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过程,感悟“数形结合”、“函数”的数学思想,并能理解应用数形结合、函数思想解决有关具有周期运动规律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及概括能力以及运用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增强了应用意识.(二)目标解析1.学生在学习分段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模型后,对建立函数模型的基本步骤有所了解,但对数据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数学建模还是初次接触,至于对如何根据实际背景及问题的条件,注意考虑实际意义,对问题的解进行具体分析,学生的理解并不深刻.因此如何建立和应用数学建模是本节的学习目标之一.2.数学思想的教学一般要经过渗透孕育期、领悟形成期、应用发展期、巩固深化期四个阶段,而非通过简单如“复制与灌输”手段得以实现.所以通过数学建模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并能运用这些数学思想观察、分析三角函数的图像,通过解决一些具有实际背景的综合性的问题,培养他们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数学建模的过程,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中获取新知,这不仅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学习了一些分段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基本函数模型后,学生已经历过观察散点图,抽象成函数模型,分析图像的特征,运用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手段求解的数学建模过程,部分学生对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往往还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其中的数学意义和蕴含的数学思想的理解并不深刻;当面对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陌生背景、复杂的数据处理等,学生会感到困难;尤其是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的复杂条件,考虑问题的实际意义,及对问题的解的分析等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重视审题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认真阅读,抓住关键的词、句子,弄清题意;注意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的提取其中的数量关系;借助散点图,引导学生从“形”的特征发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及他们的变化规律;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对问题的解进行具体的分析.教学难点:分析、整理、提取和利用信息,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三角函数模型,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本节课围绕着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贯彻互动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以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参与整个数学建模用模过程.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图形计算器为平台,绘制三角函数等函数图像,“多元联系表示”,变抽象为直观;同时辅之以图形计算器强大计算功能等手段,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将会进一步加深对数学建模过程的理解,使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将得到培养;使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将得到加强.。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优质课竞选作品(共10张PPT)
二、【教学目标】
1.借助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能够运用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 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
3. 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2)自主探究,类比公式二探究线路,利用对称推导出π+ α, α与α的
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①两个角α与角α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你有什么结论? 角α与角α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有: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公式三) tan(α) = tanα. ②角πα与角α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你有什么结论? sin(π α) = sinα, cos(π α) = cosα, (公式四) tan(πα) = tanα.
2、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推
导过程外,最主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 联系起来,数形结合地研究诱导公式,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研究什么问题,用什么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导入,发现问题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以便在本节学习中应用,并引发出问题。 (1)角α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导致(与(单位2圆)交终点)边的坐相标同关系的,角运用的任意三角角三角函函数数的值定义有导什出诱么导 关系? ②角π 公α与角式α的一终:边关于y轴sin对(2称k,你有) 什s么in结 论?
问题研究方法一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学设计说明
天津静海第一中学李月英
一、教学内容解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诱导公式一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五组公式,经历公式的发现、推导和应用的学习过程,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为以后的三角函数求值、化简、证明等打好基础.
本节共需二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
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形结合”和复杂到简单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函数式的求值与化简,提高对数学知识之间(圆的对称性与三角函数性质)联系的认识,把过去渗透在具体数学内容中的重要的方法以集中的、显性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明确这些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使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关于原点、x轴以及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内在联系,并且前面学生能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公式一进行三角函数求值,但对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之间存在的联系还不甚清楚,或者只有一点模糊的感性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所以,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维度的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将引导学生借助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的对称性推导诱导公式.同时,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探究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发现解决问题(证明诱导公式). 让学生体会把未知问题
化归为已知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问题诊断
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1.在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记住公式,会做题就可以,对公式的推导重视不够.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采用小组讨论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强”、“中”、“弱”合理搭配,安排组长监管收集讨论的结果,记录收集每一阶段的过程材料.
2.角α的任意性,怎样向学生交代清楚是这节课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教学课件,通过用角终边的任意一点的拖动,显示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的变化,让学生明白角α不局限为第一象限的角,它具有任意性,从而突破了难点.
3.公式的记忆也是个难点.编制口诀帮助记忆,特别是十字口诀的含义需要正确的理解. 教师对于幻灯片中的公式,对照几何画板课件逐字逐句的分析,让其明白公式中的角是任意的,而记忆时将其看成锐角.另外,反思学习过程时,指导学生联系角的终边的对称性与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公式的记忆.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教法的设计原则是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从三方面:
1.计算机辅助教学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利用单位圆中的角的终边的对称关系,角的终边变化和三角函数值的关系使问题变得直观,易于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变化的过程,使问题形象、直观,易于得出一般结论.
2.探究式教学
本节课安排先由特殊的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到猜想,再使用课件直观演示一般问题的变化中的相等、相反关系,然后通过论证,形成一般的任意角的结论,
最后通过例题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使学生获得诱导公式,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和抽象能力,有利于提高数学的数学素养.
3.小组合作式教学
小组学生三层组合,对于问题的解决提出不同意见,分别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充满信心,而且小组学习起到了相互交流、督促的作用.
我在进行《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学设计过程中力图在如下两方面作文章,以期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问题的引入
问题的引入是我着实下力的地方.设想了几个方案:
【方案一】
求30°、150°、210°、-30°、390°的三角函数值?并分类填好表格.
针对以上表格,回答以下问题:
①各角间有什么关系,终边分别在第几象限?
②它们的三角函数值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
(1)提问: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一)及其结构特征.
(2)学生练习:试求下列三角函数值sin1110°,sin1290°.
【方案三】
1.复习:
(1)利用单位圆表示任意角α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2)由三角函数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相等.即有:
sin(2π)sin (Z),cos(2π)cos (Z),(tan(2π)tan (Z),k k k k k k αα
αα
αα+=∈+=∈+=∈公式一)
2.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角,它们的终边具有某种特殊关系,如关于坐标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等,那么它们的三角函数有何关系呢?
这三种方案比较各有侧重点.
方案一通过表格形式既复习了锐角函数值,又让学生看到了不能解决的新问题,本想采用做成表格每人一张,之后学生回答,或做成幻灯片师生活动,但是感觉略复杂,而且目的不明确,放弃.
方案二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温故,而且在新知识的推导过程中还要有应用,所以很有必要,而计算的那两个值似乎值太大,如果学生公式一还用的不熟练,反而耽误时间了,放弃.
方案三和方案二有异曲同工之妙.直接开门见山提了问题,很好,但是问题显得有点唐突,不知道为什么和对称联系到了一起,放弃.
最终权衡利弊,采取了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引导,创设情境”方案.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努力改变教学观念,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我采用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教师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按照“创设情境——探索开发新结论——总结概括新结论——巩固应用结论——课堂小结”的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并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经历实践、观察、猜想、论证、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情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使数学自主建构生成.
(二)诱导公式的推导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本节课采用了逐步设疑、诱导、解疑,
指导学生去“发现”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在兴趣盎然的状态,课堂气氛活跃.
所以,我首先研究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决定以三角函数的定义为切入点,利用单位圆这一在图形,直观演示,使学生先形成感性认识,进而启发学生挖掘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问题链引导——〉大胆猜测——〉图形观察——〉总结结论,形成一套完整的探究合作式教学过程.
特别是对公式中任意角的理解,是正确理解和使用诱导公式的关键.
对公式中的角是任意角而并非第一象限的角的结论,我采用了几何画板课件展示:首先,作出第一象限的任意角α,之后得到相应的三角函数值,再做出π,π,ααα-+-的终边,分析对称关系,之后拖动其终边上任意点,让学生观察每一象限内的变化,从而验证了猜想,总结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公式的推导,揭示公式所蕴含的的数学思想,理解数学意义,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使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课堂学习气氛将是比较活跃的,效果也会比较显著.
本节课应用了单位圆,并以对称为载体,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气呵成.但由于教学内容公式很多,形式相近,易混,需要完成记忆公式、理解公式和应用应用等诸多问题,要在45分钟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时间是比较紧,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