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第1节导言:信息革命与信息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为人类认识世界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武器。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不难发现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因素。

200多年前,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向机械化的转变,资本主义生产体制得以确立,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而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电力技术在能源、通信、照明、运输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电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冶金技术、化工技术、内燃机技术等技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

如果说,近代两次技术革命利用机械力、蒸汽、电力、石油等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人类体力上的解放,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场能源革命。那么,20世纪中叶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技术革命,实质上人类智力的解放,是一场智力革命。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新的科技密集型经济形态,使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或支配性资源。信息与材料、能源共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发展,信息迅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并成为主导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这种变化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还贯穿于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之中,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一、信息技术与信息革命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简单地讲,微电子技术就是一门使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其基本构成是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其特点是精细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如智能手机就是微电子技术的一个结晶。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出如下的特点或趋势:

(1)数字化。各种文字的、图形的、图像的、声音的信息被进行二进制编码,即数字化。它是一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

(2)小型化。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等不断更新换代,功能不断提高,体积越来越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

(3)网络化。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有线网到无线网,从传感器网到物联网,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使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

(4)智能化。从人们常见的手写输入、搜索引擎等软件,到指纹识别器、机器人等硬件,再到复杂的智能交通管理等应用系统,用智能技术开发的软件、硬件和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业务活动的高效化和自动化,提高了人们信息处理和管理的效率。

(5)系统化。将分散的信息产品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体化产品,方便使用,提高效率,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另一个趋势。

有人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概括为“3C”革命,即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革命。这三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集成应用,使整个社会普遍实现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即“3A”革命。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科学化。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过程中,科学理论与实践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科研成果渗透到技术的各个环节,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

(2)群体化。随着人们改造自然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愈加深化,所面临的问题就愈带有综合性,涉及范围就愈广、难度就愈大,这就必须依赖多学科、多技术形成的技术群来解决。

(3)智能化。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语音处理、图像识别、软件代理、搜索引擎技术等。

(4)高新性。信息革命的高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高驱动,信息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二是高增值,信息技术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倍增器。三是高智力,信息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技术,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四是高战略,信息技术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区域或行业乃至国家的社会经济地位。五是高风险,信息技术的探索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任何一项开创性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六是高时效,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快,市场竞争激烈,时间效益特性突出。

二、信息化

“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极大关注并成为社会发展主流,源于信息技术发展波浪的两次高潮。其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的发明和迅速普及。其二就是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所谓信息化是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我国在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国家信息化的内涵:“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并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国家信息化建设24字指导方针;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6大要素;提出了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开展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由此可见,信息化是一个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揭示了由信息革命引起的社会经济全面变革的过程、活动和结果。首先,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信息技术制造、信息内容生产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信息化使得一些新的行业产生并发展壮大,同时也促进和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信息化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新型产业革命。其次,随着社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