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竹林遥感监测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竹林遥感信息提取及NPP时空模拟研究

中国竹林遥感信息提取及NPP时空模拟研究

摘要竹林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而特殊的资源,其在陆地碳循环/碳汇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截止第八次(2009 - 2013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知,我国竹林面积已达601万公顷,占我国森林面积的3%,占世界竹林面积2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竹子王国”。

目前,竹林面积信息主要是通过地面样地结合遥感影像并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获取,研究区多集中在县域或省域尺度上,缺乏全国范围竹林时空分布信息快速准确提取。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在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是生态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重要的指示参数。

然而,中国竹林NPP获取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中国竹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遥感信息提取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构建竹林信息C5.0算法决策树获取初步竹林信息,其次,采用最小二乘混合像元分解方法获取竹林丰度信息,最后,将竹林丰度作为输入参数驱动适用于竹林碳循环研究的北部生态系统生产模拟模型(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 , BEPS),模拟了全国竹林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最大似然法提取林地信息。

综合MODIS产品、地面调查数据等基础数据,结合目视解译、样地数据、Google earth等获取训练样本,采用最大似然法将全国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水体、林地、耕地、城镇、裸地等,并通过掩膜获得全国林地MODIS产品。

2、C5.0决策树结合混合像元方法获取竹林分布信息。

首先,基于林地MODIS 产品、Landsat8 OLI浙江省土地利用专题图及竹林样地数据获取竹林、阔叶林、针叶林林分样本;其次,利用C5.0算法决策树构建竹林信息提取模型,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混合像元分解获得竹林丰度专题图。

3、竹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时空格局分析。

将竹林丰度信息作为输入参数驱动BEPS模型估算中国竹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其次,利用统计等方法分析全国竹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变化规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竹林遥感监测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竹林遥感监测研究
中图 分类 号 :¥ 5 . ;¥ 5 . 77 2 78 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6 2 2 0 ) 4 0 1 —5 0 05 9 ( 0 8 0 —4 70
Re t e i g i g a e a o o e tmo i rn mo e s nsn ma e b s d b mb o fr s n t i g o
rm t snigd t a ue xrc b m o rs d t uig ab c rp gt n B )n ua n tok e oe e s a w s sdt et t a b of et aa s ak po aai ( P e rl e r. n a o a o n o w Ma a rga n ug ( es n 71 a ue o cm i h lsic t n a oi m w t a oi mso t bporm l g ae V ri 。)w s sd t o pl tecas ai g rh i l r h f l a o e i f o l t h g t
维普资讯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2 0 ,2 ( ) 1 4 1 0 8 5 4 :4 7— 2
JunlfZ eagF rsyC lg orao hj n oet oee i r l
基于 B P神经 网络 的竹 林遥感监测研 究
施 拥 军 ,徐 小 军 ,杜 华 强 ,周 国模 ,金 伟 ,周 宇 峰
aa i t ni n eSayt rd c s m t nerr. nti s d ,e h n e h m t p e pu ( T e us i eeSr 0 e u eet ai r s I s t y n a c dte a cmap r ls E M+) i0 s i o o h u i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内容摘要
该方法首先将遥感影像的空间和光谱信息分别作为输入,通过CNN进行特征提 取和分类。然后,将空间和光谱分类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具体 步骤如下:
内容摘要
1、数据预处理: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 正等步骤,以消除噪声和畸变。
内容摘要
2、空间特征提取:将预处理后的影像输入到空间CNN中,进行特征提取和分 类。空间CNN采用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组成,可以有效地提取空间特征并 进行分类。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和数据量也在不断提升。遥感 影像包含了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对于地物分类、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往往只利用了空间或光谱信息, 忽略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导致分类精度受限。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遥感影 像的空间和光谱信息进行分类,是遥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 分类研究
目录
01 一、基本概念与背景
02
二、多时相遥感影像 变化检测的方法
03
三、研究挑战与未来 展望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标题:多时相相感影像变化检测 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标题:多时相相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 Change Detection, MRSID)是遥感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这种技术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拍摄的卫星或航空图像,来识别地表特征、自然现象 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本次演示将综述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 展。
2、基于特征的变化检测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基于特征的变化检测方法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天然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天然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 $$ ]
# 本文基于 ,- 遥感图像, 采用遥感
数据及地形因子作为模型自变量, 应用 34" 神经网 络建立森林生物量非线性遥感模型系统, 旨在探索 一种森林生物量及碳贮量的精确估计方法# !"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 自然概况 选择处于寒温带的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经营区为 研究区# 该林区位于长白山系的中低山区 ( 256789— 256279 !, %$:6 8;9—%5%6 729 < ) , 总 面 积 57= 2 > %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天然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
王立海 ! 邢艳秋
!!
(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哈尔滨 "#$$%$ )
摘 ! 要! 基于 &’()*’+ ,- 遥感图像,以吉林省汪清天然林区为例,应用 ./0 神经网络建立了 森林生物量非线性遥感模型系统1 除采用遥感数据外,该系统还引入了地形因子 ( 海拔、 坡 度、 坡向、 立地类型等) 作为模型自变量1 通过压缩输入数据和增强网络训练学习算法等措 施,对标准 ./0 神经网络进行了增强1 模型仿真结果表明: 增强型 ./0 神经网络具有收敛速 度快和自学习、 自适应功能强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样本集的先验知识,自动提取合理 的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能真实合理地反映实际情况1 针叶林、 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生物量 遥感模型系统仿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 2 "3 %45 、 63 785 和 73 #95 ,平均相对误差绝 对值分别为 93 775 、 83 %95 和 83 :"5 ,预估效果较理想1 应用该模型系统生成了研究区的森 林生物量定量分布图,其总体精度为 883 $%5 1 关键词! 天然林! 生物量! 遥感! 估测! 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 6$$8 ) $62$69"2$9! 中图分类号! ;4"8!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2:776 !"#$%" &"’&(’) "&%(#*%($’ $+ ’*%,-*. +$-"&% /($#*&& /*&"0 $’ *’ *-%(+(1(*. ’",-*. ’"%2$-34 =<>? &@/A’@,BC>? D’(/E@F( !"#$"% &’% (’%")$ *+"%,$-’#) ,#. /#0-%’#1"#$,2’%$3",)$ (’%")$%4 8 9!3-#8 :8 ;++<8 /=’<1 , 6$$8 , 56 (6) : 69"26991 5#-0"%)-$4 ,6,%7-# "#$$%$ ,!3-#,) 7/&%-*1% :.’*G) H( &’()*’+ ,- @I’JG* ’() K@+A +AG (’+FL’M NHLG*+ ’LG’ HN =’(JE@(J @( O@M@( 0LHP/ @(QG ’* ’ Q’*G ,’ (H(M@(G’L R;( LGIH+G *G(*@(J)IH)GM@(J *S*+GI HN NHLG*+ T@HI’** K’* TF@M+ TS F/ *@(J ’ T’QU/VLHVHJ’+@H( ’L+@N@Q@’M (GFL’M (G+KHLU( ./0 <>> ) 1 C( ’))@+@H( +H R; )’+’,+AG N’Q+HL* LGVLG*G(+@(J +GLL’@( QH()@+@H(*,*FQA ’* GMGP’+@H( ,*MHVG,’*VGQ+ ’() *@+G +SVG,KGLG ’M*H @(QMF)G) ’* @()GVG()G(+ P’L@’TMG* @( +AG IH)GM@(J *S*+GI1 ,AG *+’()’L) ./0 <>> K’* I’)G IHLG LHTF*+ TS LG)FQ@(J +AG *@WG HN @(VF+ )’+’ ’() TS @IVLHP@(J +AG +L’@(@(J ’MJHL@+AI* ,+AGLGTS MG’)@(J +H N’*+GL QH(PGLJG(QG *VGG) ’() *+LH(JGL Q’V’T@M@+@G* HN *GMN/*+F)S ’() *GMN/’)’V+’+@H(1 ,AG *@IFM’+@H( LG*FM+* *AHKG) +A’+ +AG LHTF*+ ./0 <>> K’* ’TMG +H F+@M@WG VLGP@HF* U(HKMG)JG HN )’+’ *G+*,’() +H ’F+H/ I’+@Q’MMS )G+GLI@(G LG’*H(’TMG IH)GM*1 -H)GM VLG)@Q+@H(* HN NHLG*+ T@HI’** KGLG *FQQG**NFM ,K@+A +AG IG’( LGM’+@PG GLLHL* ’() +AG IG’( ’T*HMF+G HN LGM’+@PG GLLHL* NHL (GG)MG/MG’PG) ,TLH’)/MG’PG) , ’() I@XG) NHLG*+* TG@(J 2 "3 %45 ,63 785 ’() 73 #95 ,’() 93 775 ,83 %95 ’() 83 :"5 ,LG/ *VGQ+@PGMS1 < NHLG*+ T@HI’** )@*+L@TF+@H( I’V K’* )GL@PG) ,’() +AG HPGL’MM ’QQFL’QS HN +AG I’V K’* 883 $%5 1 8"9 2$-0&:(’+FL’M NHLG*+;T@HI’**;LGIH+G *G(*@(J;G*+@I’+@H(;IH)GM;’L+@N@Q@’M (GFL’M (G+KHLU ( <>>) 1 ! ! 近年来, 大气中 \]6 等温室气体含量大幅 增 加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_\\\ ) 要求成员 国定期报告其森林生物量及碳贮量的变化, 京都议 定书允许通过保持及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方 式协助签约国实现其减限排放承诺1 因此, 精确估测 森林生物量、 碳贮量及其固碳能力正逐渐引起全球

基于CBERS-02B星数据的竹林、针叶林纹理特征变化分析

基于CBERS-02B星数据的竹林、针叶林纹理特征变化分析

对地 观测卫 星 的空 问 分辨 率 、 光谱 分 辨 率 和 时 间分 辨率 为人们提 供 了丰 富 的影 像 纹 理信 息 , 常用 的分析 方法有 : 统计 分析方 法 、 结构 分析方 法 和频谱
枕 料 s 方 法
1 数 据 源 . 1
分析方 法 。本 文 以 C E 一2 星 为 信 息 源 , 用 B RS0 B 利
u i hes a a d d v a i n o r l to e ho . T h a so e s na a ito hem e n pa a e e sng t t nd r e i ton a d c r ea i n m t ds e l w fs a o lv ra i n oft a r m t r a a i nc a a e e s w e e s ud e n de a lb sng s a itc la l s s T h n l s s s w e h t t e nd v ra e p r m t r r t i d i t i y u i t ts ia na y i. e a a y i ho d t a h
统计分析 方法 中的灰 度共 生矩 阵法提 取 了影 像 的纹 理特征 , 并对竹林 和针 叶林 纹 理 参 数 随季 相 变 化 特
征 进行 了研究 。
C E -2 B RS0 B星是携 带 多空 间分 辨 率传 感 器 的 对 地观 测 卫 星 , C D 相机 、 有 C 高分 辨 率相 机 和 宽视 场 成 像 仪 , 间 分 辨 率 分 别 为 1 . 、 . 6和 2 8 空 9 5 23 5
o he me n pa a e e f c nie o or s sa h x m u s a a d d v a i f v ra e p r me e f ft a r m t ro o f r us f e t nd t e ma i m t nd r e i ton o a i nc a a t r o

基于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中的应用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影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等。

然而,由于遥感影像数据量大、复杂
度高、光谱信息丰富等特点,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与分类成为了遥感影像处理中的重
要方法之一。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向反馈神经网络,能够通过训练学习样本进行分类和识别。

但是,传统的BP神经网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训练速度较慢等。

因此,通过改进算法可以提高神经网络
的性能,进而提高遥感影像处理的准确率和效率。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旨在基于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设计与实现
在BP神经网络中,采用传统的梯度下降算法进行权值调整存在着训练速度较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行改进算法的研
究与实现,比如改进的共轭梯度下降法、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等,从而提高神经网络的性能。

2.遥感影像分类与识别实验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集进行分类和识别实验,比较各种算法在准确率
和效率上的差异。

同时,结合实际需求,通过改变神经网络的隐藏层数、神经元数目等参数,进一步提高遥感影像处理的效果。

三、研究意义
本课题通过基于改进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提高遥感影像处理的准确率和效率,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这也为后续遥感影像处理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模式识别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模式识别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模式识别方法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遥感影像是一种重要的观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农业、林业、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

然而,影像数据量巨大,传统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耗时且精度有限,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遥感影像的模式识别成为了研究热点。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优秀的模式识别能力。

本研究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识别,提高遥感影像解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模式识别方法,实现对遥感影像的自动分类识别,提高遥感影像解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步骤实现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模式识别方法:
1. 数据预处理:包括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预处理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2. 特征提取:对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包括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以提高不同类别之间的区分度。

3. BP神经网络建模:将提取的特征作为输入,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建模,训练模型并优化参数,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4. 模型验证与评估: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分析模型的误差来源。

四、研究预期结果
1. 实现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模式识别方法,提高遥感影像解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建立遥感影像分类识别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3. 推动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预防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神经网络模型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方法的研究

神经网络模型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方法的研究
林生物量估测 的发展方 向,目前 的遥感生物量估测方法 大多基于 同归分析 ,需要预先假设 、 事后检验 , 为经验性 的统计模 仅
型 。神经 网络 的分 布并行处 理 、非线性映射 、自适应学 习和容错等特性 ,使其具有独特的信息处理和计算能力 , 在机 制尚不 清楚 的高维非线性 系统体现 出强 大优 势 ,可以用于遥感 生物量估测 。文章在野外调查 的基础 I,尝试应 用 B }络 和 R - P BF 网络技术 ,建立广州 T 遥感影像数据 与森林样方 生物 最实测数据之间的神经 网络模型 ,通过训练和仿真 , 生物最实测数 M
47 %。可 见应用神经 网络方法 的“ . 6 黑箱’ 作虽然难 以l纳 出指导性规律 ,但可 以获得很高 的精度 。尤其 R F网络 ,在训练 操 J | B
完成后 ,可以应用该模型进行大区域生物量估算 ,对于森林 的规划及管理具有深远 意义。 关键词 :l daT 数据 ;森林生物量 ;人二神经 网络 ;B n a st M r 二 P嘲络 ;R F网络 B
中 图 分 类 号 :x7 1 7.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l7 - l5( 0 7) 1 180 622 7 2 0 0 . 0 -4 0
森 林 生 态 系统 作 为 陆地 生 态 系 统 中最 重 要 的

很好的适应有噪声的数据 的优势。本文应用常见的
神 经 网络 模 型 森 林 生 物量 遥 感估 测 方 法 的研 究
王 淑 君 ,管 东 生
中 山大学 环境 科学 与工 程学 院 ,广东 广州 50 7 125
摘要 :森林生物量 的估测是 全球 变化研究 的基础 ,而遥感宏观 、 综合 、动态 、快速的特点决定 了基 于遥感 的牛物 最模 型为森

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它已经成为了林业资源监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并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快速地了解森林的状态、变化和质量。

本文将分享几个关于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监测中的成功案例,以展示其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首先,遥感技术在林地变化检测中的应用。

以中国为例,中国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但由于近年来人类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森林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退化。

遥感技术通过对多时期遥感影像的比对和分析,可以准确地检测和监测森林的变化情况。

例如,在云南的某个森林保护区,研究人员利用多期遥感影像对森林面积和覆盖率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监测,发现了大规模的森林退化,进一步调整了保护区的管理策略,有效保护了该地的生态环境。

其次,遥感技术在森林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森林植被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变化情况对全球气候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进行森林植被的监测和评估,以了解其健康状况和生长状况。

例如,在美国国家森林监测系统中,研究人员使用卫星遥感数据对森林植被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定量监测,并建立了植被生长模型,为森林资源管理和防火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森林火灾是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森林火灾的热点和烟雾图像,可以实时监测和预警火灾的发生和扩散,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以澳大利亚为例,该国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实时监测火灾的烟雾和热点,并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向公众和相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提高了火灾的应对效率和防范能力。

最后,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评估和规划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遥感技术的协助,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定量评估和规划。

例如,在巴西亚马逊森林地区,研究人员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了该地区的森林类型、面积和分布等数据,并基于此进行了森林资源规划,从而更好地保护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

基于遥感技术的竹资源变化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技术的竹资源变化监测研究
gr un u ve at t e dit i to nd c n s o o e t r s r e n S o d s r y d a, h s rbu i nsa ha ge ff r s e ou c s i hunc a un y be w e n 1 8 h ng Co t t e 9 8
t e p s O y a s,t a h a t2 e r he b mbo or s r a i r a e 6 8 4 m ,1 59 tme o f e ta e nc e s d 1 1 .8 h . i s mor ha e o e,a he et n b f r nd t
基 于遥 感 技 术 的竹 资 源 变化 监测 研 究
范少 辉 。 官凤 英 , , 文 会 刘广 路 苏 ,
( _ 际竹 藤 中心 , 京 1 0 0 ; . 藤 科 学 与 技 术 重 点 实 验 室 , 京 1 0 0 ) 1国 北 012 2竹 北 0 1 2
摘 要 : 1 8 、 9 2 2 0 以 9 8 1 9 、0 7年 的 TM 和 2 0 0 1年 的 E M 遥 感 影 像 为 数 据 源 , 合 地 形 图 、 E 、 T 结 D M 森 林 资 源 分 布 图 和 地 面调 查 等 资 料 , 用 遥 感 和 地 理 信 息 系统 技 术 对 闽 北 山 区 2 利 0a来 竹 林 分 奄 及
仅 占竹 林 总面积 的 0 1 t0 1 ; 林 变化 的 影 响 因素是 多方 面的 , 自然、 会 、 .3 .6 竹 是 社 经济 等 多方 面 因素共 同作 用的结 果 , 中竹 产 业快速发 展是 竹 资 源扩 张 的直接 动力 。 其
关键 词 : 感 ; 资 源 ; 测 遥 竹 监 中 图 分 类 号 :7 8 4 ¥ 5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6 ( 0 2 0 —1 90 1 0 —4 1 2 1 )50 6 —5

《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读书笔记模板

《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读书笔记模板

第5章毛竹林大小年时空分异规律
5.1引言 5.2研究区和数据处理 5.3研究方法 5.4结果与分析 5.5结果与讨论
第6章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遥感的毛竹林物候监测
6.1引言 6.2研究区和数据处理 6.3研究方法 6.4结果与分析 6.5研究讨论 6.6本章小结
第7章毛竹笋地上生物量测算方法与评价
第9章区域尺度毛竹林地上生物量建模与估算
9.1引言 9.2研究区与数据处理 9.3研究方法 9.4结果分析 9.5研究讨论 9.6本章小结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地尺度毛竹林 地上生物量测 算
4 第9章区域尺度
毛竹林地上生 物量建模与估 算
5
附录专用名词 索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内容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2章基于地基LiDAR的单株毛竹几何参数测算
2.1引言 2.2试验概况与数据采集 2.3单株毛竹点云数据处理 2.4单株毛竹建模可视化效果分析 2.5单株毛竹模型四参数量测精度与分析 2.6本章小结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毛竹林多尺度遥感监测方法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监测
试验
尺度
遥感
模型
尺度

神经网络算法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神经网络算法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神经网络算法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遥感图像处理是遥感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它涉及到遥感图像的获取、处理和分析。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神经网络算法逐渐成为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讨论神经网络算法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关注其在遥感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灵活且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它可以从数据中学习和提取特征,并根据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预测和分类。

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神经网络算法可以通过大规模的遥感数据集进行训练,并将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任务作为监督学习的问题进行解决。

首先,神经网络算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遥感图像分类是指将遥感图像中的不同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例如水体、森林、城市等。

传统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主要依赖于手工设计的特征和分类器,但这种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相比之下,基于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能够自动学习图像中的特征,并且在大规模的遥感数据集上展现出更好的性能。

其次,神经网络算法在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是指在遥感图像中自动识别和定位目标物体,例如建筑物、车辆等。

传统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手工设计的特征和目标检测算法,但这种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相反,基于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可以自动学习图像中的特征,并在大规模的遥感数据集上取得更好的检测性能。

此外,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图像和空间数据的神经网络,它通过层叠的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实现对图像的特征学习和分类识别。

通过这种结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自动学习局部纹理、颜色和形状等图像特征,并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实现更精确的分类和目标检测。

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神经网络算法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中的应用研究

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中的应用研究

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中的应用研究遥感技术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检测、环境监测、森林覆盖度估计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

然而,在遥感图像处理中仍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导致很难准确地提取出有用信息。

而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器学习算法,已被广泛用于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重点讨论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中的应用研究。

一、神经网络概述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生物神经系统工作原理的人工智能算法。

它由神经元相互联接形成的多层网络结构,通过学习大量的数据来建立模型,从而解决复杂的模式识别、分类、回归等问题。

神经网络具有适应性强,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等优点,在遥感图像处理中也被广泛地运用。

二、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对于多光谱遥感图像,传统的分类方法往往需要手动提取特征。

然而这一过程相当繁琐且需人工经验,存在不确定性和错误性。

而采用神经网络进行遥感图像分类,可以自动提取图像特征,并生成分类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分类精度并减少误差。

以城市土地利用为例,传统的方法需要人工提取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然后通过分类器将特征与标志映射联系在一起。

而采用神经网络,则可以将原始的多光谱遥感图像直接输入神经网络中进行分类学习。

因为神经网络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和学习能力,因此可以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太多预处理,直接对图像进行分类。

三、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的神经网络应用对于遥感图像中的目标检测任务,例如油气管道、建筑物等,神经网络同样具有很强的应用潜能。

神经网络可以对图像进行多层次的特征提取,并结合分类模块精确地检测出目标。

和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神经网络不需要人工设置复杂的参数和规则,所以可以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

以建筑物检测为例,传统的方法需要从图像中特别提取建筑的颜色、个别像素或某些几何特征等进行分类,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诸如阴影、更改角度等。

而采用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获得图像的多方面特征,并在检测时进行判别。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金项目: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成都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持续性研究 (1632022014)ꎻ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㊀㊀㊀㊀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中国竹文化节综合效益评估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1632021030)ꎮ第一作者:孟宇飞ꎬ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风景竹林规划与设计㊁历史园林遗产保护ꎮE-mail:mengyufei@icbr ac cnꎮ通信作者:邓雅云ꎬ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风景竹林规划与设计ꎮE-mail:yayundeng@icbr ac cnꎮ㊀㊀㊀㊀㊀王界贤ꎬ科研助理ꎬ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ꎮE-mail:wjx8817@163 comꎮ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回顾与展望孟宇飞1㊀邓雅云1∗㊀李㊀楠2㊀王界贤1∗(1国际竹藤中心园林花卉与景观研究所北京100102ꎻ2国际竹藤中心绿色经济研究所北京100102)摘㊀要:竹林作为一种森林资源对人类环境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ꎮ为了解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现状ꎬ探究未来发展方向ꎬ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ꎬ回顾了近30年来国内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的热点与趋势ꎬ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突现等可视化分析ꎮ结果显示ꎬ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集中于4个重点方向:竹文化内涵与文化产品㊁竹景观营造与园林应用㊁竹林旅游与区域发展㊁竹林景观感知与康养ꎮ其中ꎬ竹文化内涵是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领域的基础ꎬ无论是竹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ꎬ还是旅游㊁康养产业中的文化性感知研究都离不开对传统竹文化内涵的探讨ꎮ基于分析结果ꎬ展望了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的未来方向:一是构建竹文化内涵与文化认同的理论框架ꎻ二是发掘竹林观赏特征并与其它观赏植物进行横向对比ꎻ三是细化竹林游憩的供需研究ꎬ探究竹林社区共享合作模式ꎻ四是融合多学科深入研究竹林多维度感知与康养机制ꎬ拓展竹林在文化属性㊁资源利用与健康疗养研究方面的深度ꎮ关键词:竹林ꎻ观赏植物ꎻ游憩ꎻ文献分析ꎻ知识图谱ꎻ研究热点DOI:10.12168/sjzttx.2023.12.20.001ReviewandProspectoftheResearchonBambooForestSightseeingandRecreationBasedonKnowledgeGraphAnalysisMengYufei1ꎬDengYayun1∗ꎬLiNan2ꎬWangJiexian1∗(1 ResearchInstituteofOrnamentalPlantsandLandscapesꎬInternationalCentreforBambooandRattanꎬBeijing100102ꎬChinaꎻ2 ResearchInstituteofGreenEconomyꎬInternationalCentreforBambooandRattanꎬBeijing100102ꎬChina)Abstract:Bambooforestꎬasacomponentofforestresourceꎬplaysasignificantroleinshapinghumanenvironment.Tocomprehendthecurrentresearchonbambooforestsightseeingandrecreationꎬandtoexploreitsfuturedevelopmentdirectionsꎬthispaperreviewsthehotspotsandtrendsoftheresearchonbambooforestsightseeingandrecreationoverthepast30yearsinChinabasedontheCNKIdatabase.Citespaceisusedtoconductvisualizedanalysesofliteratureꎬsuchaskeywordco ̄occurrenceandburstdetection.Thefindingsindicatethattheresearchonbambooforestsightseeingandrecreationhasfocusedonthefourkeyareasofbambooculturalconnotationsandculturalproductsꎬbamboolandscapecreationandgardenapplicationsꎬbambooforesttourismandregionaldevelopmentꎬandbambooforestlandscapeperceptionandhealthbenefits.Amongtheseꎬbambooculturalconnotationsformthefoundationoftheresearchonbambooforestsightseeingandrecreation.Whetherthecultural29expressioninbamboolandscapedesignortheculturalperceptionintourismandhealthindustriescannotachievewithouttheclarificationoftraditionalbambooculturalconnotations.Basedontheanalysisꎬthepaperproposesthefutureresearchdirectionsforbambooforestsightseeingandrecreationꎬincluding:1)Constructingatheoreticalframeworkforbambooculturalconnotationsandculturalidentityꎻ2)Discoveringbambooforests featuresforsightseeingandcomparingthemhorizontallywithotherornamentalplantsꎻ3)Carryingoutthein ̄depthstudyofthesupplyanddemandofbambooforestrecreationandexploringcommunity ̄sharedcooperationmodelsꎻand4)Integratingmultipledisciplinestodelveintothemulti ̄dimensionalperceptionandthehealthkeepingmechanismsofbambooforests.Thisstudyisaimedtofurtherexpandtheresearchonbambooforestsintermsofculturalattributesꎬresourceutilizationꎬandhealthrecuperation.Keywords:bambooforestꎬornamentalplantꎬrecreationꎬliteratureanalysisꎬknowledgegraphꎬresearchhotspot㊀㊀竹林作为一类森林资源对人类环境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ꎬ包括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以应对气候变化[1]ꎬ造林固碳实现相关国家目标[2]ꎬ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㊁REDD+等全球性目标实现[1]ꎮ同时ꎬ竹林本身具有形㊁色㊁声㊁意等观赏特性ꎬ为发挥园艺植物康养功能㊁实现人类健康提供了途径ꎮ大量研究表明ꎬ竹林对人类生理健康有益ꎬ竹林通过视觉刺激促进生理放松[3]ꎬ通过环境因子控制提升人体舒适度[4]ꎬ通过释放天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5]ꎻ在心理方面ꎬ竹林视觉刺激有助于心理情绪放松[3]ꎬ不同竹林空间结构㊁尺度起到相应程度的情绪舒缓作用[6]ꎮ据史料记载ꎬ我国早在西周时期便有竹存在ꎬ后来竹林广泛植于皇家禁苑和私家园林[7]ꎬ深受文人推崇并被赋予拟人化品格内涵ꎬ如魏晋时期 竹林七贤 ㊁宋代 宁可食无肉ꎬ不可居无竹 的苏轼等ꎬ至元代已形成精细的竹类知识体系以及兼具科学与艺术性的竹类专谱[8]ꎮ在中国ꎬ竹林作为士族文人的意象符号深入到每位中国人的内心ꎬ成为观赏与文化性感知的植物素材ꎮ当代关于竹林观赏与游憩的研究始于观赏竹种调查[9]ꎮ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ꎬ竹林作为一类有观赏特性和价值的植物种类进入人们视野ꎬ进而竹林观赏与相关的园林造景㊁文旅产业结合成为应用研究的热点ꎮ近年来城市化带来诸多环境问题ꎬ使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多ꎬ对生态旅游㊁森林康养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ꎬ因此有学者提出将针对竹林游憩与康养的研究从森林旅游㊁森林康养研究中细分出来[10]ꎬ推动竹林风景及美学感知㊁竹林康养与旅游等方面的研究ꎮ目前ꎬ关于竹林景观游憩与康养的研究综述以定性描述为主ꎬ缺乏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系统性的综述ꎮ知识图谱方法可以动态清晰㊁直观形象地全面解读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㊁研究进展㊁热点与前沿ꎬ以CiteSpace软件为最常用工具[11]ꎮ本文系统回顾国内在竹林游憩与康养方面开展的研究ꎬ借助Citespace软件将知识图谱可视化ꎬ总结研究现状与进展ꎬ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撑与趋势预测ꎮ1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 1㊀数据来源竹林游憩与康养相关研究成果集中于中文数据库ꎮ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的收集平台ꎬ选择1992 2023年北大核心期刊与学位论文数据库ꎬ设置检索篇名为 竹 ꎬ且检索主题分别为 景观㊁风景㊁游憩㊁观赏 ꎬ对应检索式#1~#4:(TI=竹)AND(SU=景观)㊁(TI=竹)AND(SU=风景)㊁(TI=竹)AND(SU=游憩)㊁(TI=竹)AND(SU=观赏)ꎬ总检索式为(#1)AND(#2)AND(#3)AND(#4)ꎮ对检索结果进行逐条排查整理ꎬ排除标准:1)未发表或重复发表的文章ꎻ2)主题词指代有误的文章ꎻ3)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与本文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章ꎮ最终得到223篇中文文献ꎮ391 2㊀分析方法借助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6 2 R4版本对检索所得的223篇中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ꎬ包括年发文量㊁关键词共现㊁关键词聚类的发表时间跨度㊁关键词突现㊁作者所属机构ꎬ得到近30年来国内竹林游憩与康养研究的热点与变化趋势ꎮ最后分析国内重要文献ꎬ总结研究内容的演进规律及趋势ꎬ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预测ꎮ2㊀结果与分析2 1㊀年发文量分析1992 2023年有关竹林游憩与康养研究的论文年发文量如图1所示ꎮ可以看出ꎬ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ꎮ其中1992 2006年间累计发文26篇ꎬ多数年份的发文量为1~2篇ꎬ发文量最多年份为1999年(4篇)ꎬ说明此期间该领域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ꎮ2007年发文量增长至12篇ꎬ表明竹林景观游憩与康养研究的热度在这年激增ꎬ当年正值国际竹藤组织成立10周年ꎬ 竹藤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 (北京)㊁ 中国竹产业发展论坛 (安徽)等大型会议推动了竹林景观与可持续应用研究的发展ꎮ此后年文献数量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ꎬ到2018年发文量增至峰值23篇ꎮ2019年以后ꎬ年发文量逐渐回落ꎬ增长相对放缓ꎮ图1㊀1992 2023年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发文量变化Fig 1㊀Changesinthenumberofliteraturesonbambooforestsightseeingandrecreationduring1992 20232 2㊀文献发表机构与载体排除同篇文献作者的重复统计ꎬ根据作者频次表梳理出排位前15的作者及其所属机构与文献载体情况(表1)ꎮ可以看出ꎬ四川农业大学㊁浙江农林大学㊁福建农林大学在竹林游憩与康养研究领域处于领先位置ꎬ相关研究机构在地域分布上明显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ꎬ四川㊁浙江㊁福建的竹林面积均在30万hm2以上[12]ꎬ说明研究机构与竹资源地理分布存在关联性ꎮ四川农业大学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观赏竹林保健功能及其生理心理响应的耦合机制研究 资助ꎬ2016 2019年有16人参与相关研究ꎬ高频作者陈其兵㊁吕冰洋均在其中ꎬ团队整体成果显著ꎮ北方的科研机构仅有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㊁国际49竹藤中心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3家ꎮ其中少数机构互相之间存在联结ꎬ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㊁福建农林大学与国家林草局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㊁四川农业大学与复旦大学共享合作成果ꎮ表1㊀文献核心作者与文献载体Tab 1㊀Coreauthorsandcarriersofliterature序号作者㊀㊀作者机构㊀㊀㊀㊀㊀㊀文献载体(期刊㊁学位论文)1陈其兵四川农业大学«竹子研究汇刊»«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林业科技»2张玲玲福建农林大学«林业资源管理»«林业经济问题»㊁福建农林大学学位论文3张蕾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竹子研究汇刊»4王茜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西北林学院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位论文5包志毅浙江农林大学«竹子学报»«浙江农林大学学报»6王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北林学院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7漆良华国际竹藤中心«世界林业研究»8鄢和琳成都理工大学«重庆环境科学»«旅游学刊»9吴仁武浙江农林大学«竹子学报»«浙江农林大学学报»10刘天曌衡阳师范学院«地域研究与开发»«竹子研究汇刊»11洪昕晨福建农林大学«振动与冲击»«建筑科学»12吕兵洋四川农业大学«竹子研究汇刊»㊁四川农业大学学位论文13康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北林学院学报»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14张艳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论文15郑钧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学报»㊁浙江农林大学学位论文2 3㊀研究热点研究领域内热点关键词统计见表2ꎮ分析关键词的中心度可知ꎬ关键词共现频次排序前20的关键词大部分集中于1994 2014年发表的文献ꎬ且关键词共现频次排序前5位的分别是 竹文化 观赏竹 竹产业 园林 和 应用 ꎬ说明竹文化与竹林观赏应用保持了高关注度ꎮ中介中心度较高的是 竹文化 生态旅游 竹产业 和 观赏竹 ꎬ且 竹文化 的共现频次及中介中心度明显高于其他关键词ꎮ2007年举办的 竹藤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 强调竹藤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林业资源㊁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13]ꎬ研究热点围绕竹林3大资源类型ꎬ展开了园林应用㊁生态旅游㊁竹文化等持续10多年的竹林观赏与游憩相关基础研究ꎮ表2㊀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热点统计Tab 2㊀Statisticsofresearchhotspotsonbambooforestsightseeingandrecreation592 4㊀研究热点演变图2详细展示了随着时间推移竹林景观游憩与康养研究热点的变化ꎮ可以看出ꎬ该领域的研究依据研究热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992 2004年是研究的初始阶段ꎬ此时侧重于对竹文化㊁竹种资源㊁竹林旅游的研究ꎬ并开始探索竹林生态旅游和竹林绿化ꎬ同时还涉及对竹产业链的各类衍生品的研究ꎬ如竹纺织品㊁竹炭产品等ꎬ该阶段研究方向多样ꎬ百花齐放ꎻ2005 2014年是研究快速发展的阶段ꎬ此时侧重于竹林规划设计㊁景观评价与景观应用的研究ꎬ也涉及对产业发展的探讨ꎬ热点内容趋于统一ꎬ在城市园林建设需求下ꎬ向着竹林景观应用的方向发展ꎬ反映出人们对于竹林观赏特性与价值的重视度提升ꎻ自2015年至今ꎬ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竹林对人的感官作用ꎬ特别是对于生理㊁心理的保健功效ꎬ研究从人的身心感知的角度开展ꎬ通过实证研究获取科学试验数据ꎬ以量化竹林的观赏㊁游憩效应ꎬ该阶段的研究反映出对竹林的认知及其康养功效机制的探讨逐步深入ꎮ图2㊀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热点时间线图谱Fig 2㊀Timelinemapofresearchhotspotsonbambooforestsightseeingandrecreation㊀㊀排名前15位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ꎬ反映出相应时间段的突出热点ꎮ其中突现强度位居前3的关键词是 观赏竹种(3 00)㊁园林 (2 99)和 竹产业 (2 86)ꎬ竹林作为林业资源在城市化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下ꎬ其观赏价值受到大众及学者的普遍重视ꎬ观赏竹㊁竹林景观规划设计突现度高ꎬ竹产业则重点强调了其经济价值ꎬ三者的突现强度与竹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契合ꎮ从突现时间来看ꎬ关键词 园林 最早在1997年开始突现ꎬ持续11年ꎬ反映出园林在竹林研究领域受到了较为持续的关注ꎬ竹林在传统园林以及现代城市公园㊁森林公园㊁风景区作为观赏植物都有广泛应用ꎻ在生态建设背景下ꎬ竹林种质资源库逐步建立ꎬ竹林规划设计研究通过竹种选择㊁配置模式等路径提升其生态㊁美学价值ꎮ近年来ꎬ竹产业森林康养 开始突现ꎬ反映了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竹林改善人居环境㊁倡导绿色生活作用的重视ꎮ关键词的突现变迁ꎬ一方面受到国内政策㊁论坛会议的引导ꎬ另一方面受到城市化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㊁产业升级等形势的影响ꎬ研究人员欲通过探究竹林康养功效以寻找竹林游憩产业升级路径ꎮ69图3㊀排名前15的关键词突现分析Fig 3㊀Emergenceanalysisoftop15keywords3㊀相关研究重点3 1㊀竹文化内涵与文化产品竹文化内涵是竹林观赏与游憩研究的理论基础ꎮ竹林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分支[14]ꎬ竹林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升华成为象征精神风貌的意象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㊁文学艺术㊁绘画艺术㊁工艺美术㊁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㊁宗教文化㊁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15]ꎮ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竹林文化内涵进行探讨ꎬ何明等[16]将竹文化内容划分为竹文化景观与竹文化符号ꎻ王庆天[17]认为竹林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ꎬ按照文化3个内部基础结构的概念可以划分为竹林的精神文化特征㊁物质文化特征和制度文化特征ꎻ胡冀贞等[15]则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阐述了竹文化的文明发展㊁哲学㊁专业㊁生产㊁艺术等多角度内涵ꎮ竹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娱ꎬ属于物质文化的特征ꎻ竹文化符号则象征着内在的精神文化特征ꎬ是竹林文化的核心ꎮ竹林文化内涵研究的目的在于带动文化产品表达ꎬ广义的竹文化产品包括有形物质产品和无形精神产品ꎬ有形产品主要指物质文化角度下涉及衣食住行用娱的各类竹生产生活材料用品ꎬ无形产品指精神文化角度下对竹景观的体验ꎮ竹林游憩作为结合竹林有形与无形文化特征的复合旅游产品ꎬ是竹林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ꎬ王富德等[18]基于对竹林文化旅游产品的属性认知ꎬ提出竹文化旅游产品具备自然㊁历史人文㊁现代社会的 复合型旅游资源 属性ꎬ具有极大旅游开发潜力ꎮ众多学者对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出建议:在旅游活动的购物环节开发有形文化产品[19]ꎬ针对竹林人居环境的风土人情㊁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文化产品和服务[20]ꎬ比如陈政等[21]针对建瓯市竹乡观光游憩开发了竹园观光㊁竹林农家乐㊁建溪竹排漂流㊁中国笋竹城等旅游产品ꎮ3 2㊀竹景观营造与园林应用竹景观营造与园林应用是对观赏竹林表现形式方面的研究ꎮ竹林文化内涵为景观规划设计表达提供了支撑ꎬ竹林景观在规划设计中的表达是多层面的ꎬ包括自然意象㊁历史意象㊁氛围意境的表达[17]ꎮ由于竹类植物形态美等的自身特点ꎬ常常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ꎬ当前竹林景观设计研究主要涉及观赏竹种栽培与应用[22]㊁竹景观设计方法与空间意境营造[23]㊁审美属性与美学价值评价[24]等方面ꎮ竹林在传统园林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ꎬ在造园兴盛的江南地区ꎬ竹贯穿扬州造园始终[25]ꎬ江南文人通过培育庭竹㊁盆竹创作出竹审美的园林生境[26]ꎬ而在当代ꎬ无论是以竹专类植物景观为主的竹主题公园[27]㊁竹林风景线[28]㊁竹林专类园[29]ꎬ还是包含竹林景观的风景名胜区[30]㊁森林公园[31]ꎬ都有竹林规划设计方法㊁模式以及风景资源评价等成果涌现ꎮ从竹林景观联系古今园林造景艺术ꎬ当代园林设计者应该学习借鉴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32]ꎬ陈祎翀等[33]对杭州西湖竹景观空间营造及其对应意境开展研究ꎬ旨在传承竹景观空间及其意境营建手法ꎮ众多学者探讨了竹林的现代景观应用:叶志敏等[34]针对竹林在城市景观中的共享性㊁艺术性㊁生态环保性㊁文化性提出针对性对策ꎻ程昌锦等[35]提出竹栽植的主要模式及其园林应用价值ꎮ在专类园设计中ꎬ张大玉等[36]以竹园景观设计传承古典园林空间㊁要素㊁手法ꎻ张衡锋等[37]在竹专类园规划设计中提出选址㊁品种选择㊁植物配置与文化展示等建议及其注意79事项ꎮ3 3㊀竹林旅游与区域发展竹林旅游及其对区域发展作用是对竹林观赏与游憩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ꎮ竹林作为 复合型旅游资源 产品ꎬ提供丰富多元的观赏㊁体验㊁文化㊁生态㊁美食㊁科研㊁购物等旅游价值[38]ꎮ众多学者在竹林旅游资源研究之初强调了竹林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的必要性ꎬ包括竹林种质资源保护[39]㊁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40]ꎻ而后关注到竹林各类资源价值之间的整合及品牌打造ꎬ包括竹文化与生态旅游之间深度融合[41]ꎬ集合观光㊁休闲㊁科考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地方特色品牌[21]等ꎮ在整个竹林旅游产业方面ꎬ竹类植物本身作为自然资源ꎬ是整个产业的基础ꎬ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相辅相成㊁密不可分ꎬ竹文化提升生态旅游的竞争力ꎬ生态旅游为竹文化注入新动力[41]ꎮ针对不同地域的竹文化特色分区ꎬ众多学者对特定区域的竹文化产品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建议:胡冀贞等[15]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特色旅游产业结合的路径ꎻ赵敏燕等[42]基于各地开发条件㊁目标市场㊁消费水平等因素ꎬ提出银发养老模式㊁健康管理模式㊁康体休闲模式㊁养生科普模式4类生态旅游模式ꎻ刘天曌等[43]针对 大南岳旅游圈 提出保证重点㊁择优开发㊁规划先行㊁科学兴竹等打造 中华寿岳 竹文化品牌的策略ꎬ并发展长寿养生休闲度假的竹文化旅游资源ꎮ3 4㊀竹林景观感知与康养竹林景观感知与康养是竹林观赏与游憩关乎社会效益及人类福祉的研究ꎮ竹林是人居环境中的一类重要森林景观ꎬ特别在竹林资源丰富的南方ꎬ相关研究包含竹林景观质量㊁竹林环境效益㊁人体感官与保健等方面ꎮ竹林景观质量评价为主观评价ꎬ采用层次分析法ꎬ通过林木测树㊁林分结构㊁竹林健康㊁林下特征㊁林内美学等指标综合评价风景游憩竹林的景观质量[44]ꎻ竹林生态环境效益通过测定空气负氧离子㊁可吸入颗粒物㊁植物挥发物质及其他小气候环境因子等指标进行评价[45-46]ꎻ人体感官与保健研究涉及竹海视觉敏感度[47]㊁竹林声景协调度[48]㊁竹林热舒适度[49]㊁观赏竹景观视觉生理[50]㊁风景竹林空间的生理心理响应[51]㊁竹林环境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52]等方面ꎮ当竹林游憩者的生理㊁心理㊁社会需求被满足时ꎬ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竹林游憩的参与感[53]ꎬ而竹林景观的有益感知与保健效益正是游憩者进行观赏游憩活动的重要动机ꎮ基于竹林景观感知与康养的研究ꎬ许多学者提出构建迎合竹林身心康养㊁欣赏体验的游憩模式ꎮ张玲玲等[54]在竹林感官基础上提出竹林养生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模式:康体休闲㊁健康管理㊁银发养老和养生科普ꎻ李楠等针对蜀南竹海的竹林美学提升ꎬ提出感官影响满意度路径下的开发管理建议[55]ꎮ4㊀结论与展望4 1㊀结论竹林观赏游憩相关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ꎬ伴随竹藤论坛举办快速发展ꎬ近5年发文量有所回落ꎮ研究历程依据研究热点的变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ꎬ从早期比较宽泛多样的竹产品㊁竹种质资源等观赏和游憩的载体研究ꎬ到竹景观设计与产业带动的实用性研究ꎬ最后深入到竹林环境如何影响感官㊁生理㊁心理的机制规律研究ꎬ研究由实入虚㊁由浅入深ꎮ研究主要机构的地理分布与竹林资源的分布相关ꎮ4个方向的研究重点之间存在交叉ꎮ竹文化是各研究方向的基础ꎬ无论是各类文化产品及竹景观设计中的竹文化表达ꎬ还是竹林旅游㊁康养产业中的文化产品与竹文化性感知[56]都离不开传统竹文化内涵的探讨ꎮ竹景观营造与园林应用研究在传统园林㊁现代风景竹林㊁专类园中都有广泛需求ꎬ竹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旅游㊁康养产业中环境营造的重要一环ꎬ研究结论对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性ꎮ竹林感知与康养研究以问卷㊁环境指数或生理信号量化其效应结论ꎬ最终可针对提升感89官舒适性与保健特性提出旅游㊁养生产业发展的建议ꎮ目前ꎬ对竹林游憩康养的关注度快速提升ꎬ一些学者正在探究观赏竹林的景观质量㊁环境影响以及竹林对人体的感官影响与保健反馈ꎮ而对于暴露在复杂竹林环境中的人而言ꎬ不同种类㊁空间结构的竹林形成多样的林下环境ꎬ多重环境因子对人体生理㊁心理的影响差异探讨尚浅ꎬ景观质量㊁空间结构㊁环境因子与人体身心健康之间的相关机制尚待深入论证ꎮ4 2㊀展望竹林观赏与游憩的研究应以竹林种质资源研究为基础ꎬ综合林木栽培学㊁园林艺术美学㊁环境生态学㊁景观感知心理学形成体系化的竹林景观应用研究ꎬ为发展竹林旅游产业㊁康养产业提供指导ꎮ为促进竹林观赏与游憩的发展ꎬ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如下ꎮ一是构建竹林文化内涵与文化认同的理论框架ꎮ逐步建立竹林地域空间文化区的理论体系ꎬ发掘不同地域㊁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竹文化理论内涵及其联系ꎬ探索观赏竹林过程中感知文化内涵㊁获得地方文化认同的机制模型ꎬ挖掘竹文化应用研学㊁文创等新型业态的需求方向ꎮ二是发掘竹林的观赏特征并与其它园林观赏植物横向对比ꎮ依据竹的不同形态ꎬ探讨从局部到整体的不同观赏部位㊁竹林空间的观赏偏好与生理反应ꎬ结合与假山㊁水体㊁林下植物等配置组合ꎬ研究竹林与其他自然要素组合场景下对人感官影响的差异ꎬ并与其他观赏植物比较ꎬ通过丰富的研究证据探究竹林在观赏植物中的作用和地位ꎮ三是细化竹林游憩的供需研究ꎬ探究竹林社区共享合作模式ꎮ调查不同客群对竹林旅游的感知与满意度ꎬ制定竹林旅游的可持续规划ꎬ探讨有效的管理策略ꎬ平衡游客流量与竹林生态系统保护以满足社会经济需求ꎬ探讨促进当地社区参与竹林保护与利用的合作模式ꎬ把握社区与游客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ꎮ四是融合多学科拓展竹林多维度感知与康养机制研究ꎮ借助生态学㊁心理学㊁公共卫生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ꎬ研究竹林对人体视觉㊁听觉㊁味觉㊁舒适度等多维度的感知研究ꎬ开展竹林对个体压力㊁注意力和情绪的心理影响研究ꎬ探讨竹林环境影响认知过程㊁情绪调节和思维方式的作用机制ꎮ参考文献[1]㊀国际竹藤组织.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报告[R/OL].(2019-06)[2023-09-12].https://www.inbar.int/wp ̄content/uploads/2020/05/1560330208.pdf.[2]WAFIQAꎬHAMEDAꎬELMADDAHEꎬetal.Guidelinesonsustainablebambooenergyproductionandinvestment[R/OL].(2022)[2023-09-12].https://www.inbar.int/wp ̄content/uploads/2022/01/2021 ̄Guidelines ̄on ̄Sustainable ̄Bamboo ̄Energy ̄Production ̄and ̄Investment ̄in ̄Africa.pdf.[3]HASSANAꎬCHENQBꎬJIANGTꎬetal.Psychophysiologicaleffectsofbambooplantsonadults[J].Biomed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ꎬ2017ꎬ30(11):846-850.[4]LINWꎬZENGCꎬLAMNSNꎬetal.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patialstructureandthermalcomfortofapureforestwithfourdistinctseasonsatthemicroscalelevel[J].UrbanForestry&UrbanGreeningꎬ2021ꎬ62:127168.DOI:10.1016/j.ufug.2021.127168.[5]CHOIYꎬKIMGꎬPARKSꎬetal.Predictionofnatur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emittedbybamboogrovesinurbanforests[J].Forestsꎬ2021ꎬ12(5):543.DOI:10.3390/f12050543.[6]LINWꎬCHENQꎬZHANGXꎬetal.Effectsofdifferentbambooforestspacesonpsychophysiologicalstressandspatialscaleevaluation[J].Forestsꎬ2020ꎬ11(6):616.DOI:10.3390/f11060616.[7]王锐涵ꎬ张青萍.人居园林中竹类植物的康养美学解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ꎬ2020(1):145-147.[8]张蕾ꎬ陈其兵.中国古代对竹形态生理的观察和认识[J].竹子研究汇刊ꎬ2013ꎬ32(2):42-46.[9]游水生.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观赏竹种调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ꎬ1992(4):391-398.[10]姜小雨ꎬ肖箫ꎬ郑亚雄ꎬ等.竹类公园康养资源研究进展[J].世界竹藤通讯ꎬ2021ꎬ19(2):20-26.[11]泽文ꎬ孙建军ꎬ武夷山.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ꎬ2013ꎬ57(3):131-137ꎬ84.[12]冯鹏飞ꎬ李玉敏.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J].世界竹藤通讯ꎬ2023ꎬ21(2):100-103.[13]李树一.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竹藤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开幕式上强调发展竹产业弘扬竹文化[J].国土绿化ꎬ2007(12):5.99。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遥感估测吴娇娇;欧光龙;舒清态【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7)007【摘要】以普洱市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8 TM影像和DEM (30 m)数据为信息源,结合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2012至2013年样地实测数据,在ENVI下提取14个自变量备选因子(11个遥感因子、3个地形因子),在MATLAB平台下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研究区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优选训练算法Ploak-Ribiere,隐含层节点数为9时效果最佳,得到决定系数R2=0.85,均方误差RMSE=14 t/hm2,预估精度P=74.75%.以像元为单位,分块提取思茅松对应的自变量,利用估测模型得到普洱市思茅松天然林总生物量为62 185 871.9 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51.06 t/hm2.【总页数】6页(P30-35)【作者】吴娇娇;欧光龙;舒清态【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4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4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8.2;S791.245【相关文献】1.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不同龄组思茅松人工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J], 孙雪莲;舒清态;欧光龙;张博;胥辉2.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思茅松生物量遥感估测 [J], 闾妍宇;李超;欧光龙;熊河先;魏安超;张博;胥辉3.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思茅松人工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J], 孙雪莲;舒清态;欧光龙;胥辉4.基于空间回归模型的思茅松林生物量遥感估测及光饱和点确定 [J], 周律; 欧光龙; 王俊峰; 胥辉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天然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J], 王立海;邢艳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遥感技术在竹林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遥感技术在竹林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际竹藤中心科研业务费专项(1632018003)ꎮ第一作者:黄兰鹰ꎬ男ꎬ在读硕士ꎬ研究方向为竹资源监测ꎮE-mail:641004855@qq comꎮ通信作者:官凤英ꎬ女ꎬ博士ꎬ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竹资源监测与管理ꎮE-mail:guanfy@icbr ac cnꎮ遥感技术在竹林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黄兰鹰㊀官凤英(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2)摘㊀要: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ꎬ竹林资源的实时监测是竹林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ꎬ同时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其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ꎮ遥感技术以其大范围㊁周期性㊁自动化等优点可以用来提供空间明确和定量的信息ꎬ适用于竹林资源的动态监测ꎬ也可用于竹林相关参数的提取ꎮ本文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竹林资源监测和竹林相关参数提取中的应用ꎬ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ꎬ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ꎮ关键词:遥感ꎻ竹林ꎻ资源监测ꎻ参数反演DOI:10.12168/sjzttx.2019.05.010ResearchProgressintheApplicationofRemoteSensingTechniquesinBambooForestMonitoringHuangLanyingꎬGuanFengying(InternationalCenterforBambooandRattanꎬStateForestryandGrasslandAdministrationKeyLabora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BambooandRattanꎬBeijing100102ꎬChina)Abstract:BambooforestisanimportantforestresourceinChina Thereal ̄timemonitoringofbambooforestresourcesisakeyfoundationforforestmanagement Asacriticalcomponentoftheterrestrialecosystemꎬbambooforestplaysaprominentroleinmitigatingtheimpactsofclimatechange Remotesensingtechnologycanbeusedtoprovideclearandquantitativespatialinformationforthedynamicmonitoringofforestresourceswithmanyadvantagessuchaswiderangeꎬperiodicityandautomation Italsocanbeusedfortheextractionofbambooforestrelatedparameters Thispapermainlyintroducestheapplicationofremotesensingtechnologyforbambooforestrelatedparametersretrievalandbambooforestresourcemonitoringꎬanalyz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technologyꎬandalsoprospectsitsapplicationinthefuture Keywords:remotesensingꎬbambooforestꎬresourcemonitoringꎬparametersretrieval㊀㊀竹子是木质茎的禾本科植物ꎬ广泛分布在46ʎN到47ʎS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ꎬ覆盖面积约3200万hm2ꎬ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2-3]ꎬ竹林分布的最大区域是亚洲东部和东南部[4]ꎬ大约15%的竹林集中分布于中国[1]ꎮ中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ꎬ我国竹林面积已达601万hm2ꎬ其中毛竹面积占70%ꎮ竹林具有生长快速㊁生物量高的特性ꎬ尤其是毛竹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ꎬ使得竹林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ꎬ其巨大的碳储量在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ꎬ可以为区域的生态㊁环境以及全球碳循环提供关键数据ꎮ竹子的生长模式与树木有明显的不同ꎬ其新秆的形成可通过水平根茎系统得到补充[5]ꎬ在生长期间ꎬ大多数竹种的生长速率可达7 5~100 0cm/d[6]ꎬ约2~4个月达到高生长最大值ꎮ为准确掌握竹林资源的变化动态ꎬ传统的资源调查方式因耗时㊁费力已无法满足现代竹林经营管理的需要ꎬ遥感技术(包括光学遥感技术和主动遥感技术)具有实时㊁动态㊁周期短㊁大面积同步观测㊁信息丰富㊁自动化和成本低等特点ꎬ已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监测㊁地质和环境的调查和研究中[7]ꎮNishikawa等[8]利用多时相的航空像片研究了日本福35冈地区竹林的扩鞭特点ꎬ认为竹林的扩张导致了阔叶林的减少ꎮXu等[9]利用LandsatTM影像估计了毛竹地上碳储量ꎬ并比较了不同拟合方法的精度ꎮ国内许多学者也利用美国陆地卫星进行了竹林信息提取的研究ꎬ杜华强等[10]利用Landsat5-TM数据ꎬ结合野外调查数据ꎬ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提取了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信息并达到较高的精度ꎮ施拥军等[11]采用BP神经网络法从ETM+遥感影像中提取竹林信息ꎬ其结果精度较高ꎮ在主动遥感技术方面ꎬCao[12]等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研究了竹林冠层结构ꎬ估计了竹林生物量ꎮYan[13]等利用地基激光雷达对竹阔混交林中的竞争进行了研究ꎮ本文重点概述了遥感技术在竹林资源监测和竹林相关参数提取方面的研究现状ꎬ并对其在竹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ꎬ旨在为遥感技术在竹林资源管理方面的深度应用提供参考ꎮ1㊀竹资源监测研究现状竹资源监测主要是了解竹林资源的分布和动态变化ꎬ通过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可获得同一区域竹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信息ꎬ包括竹林面积的增减㊁竹林用地性质的变化等ꎮDure[14]等利用1962年和1998年的航空相片对比分析了日本西南部竹林面积的变化ꎬ发现在过去的36年中ꎬ研究区域内的竹林面积几乎增加了2倍ꎮSomyot[15]利用1991年LandsatTM数据ꎬ通过目视解译估测了泰国北部和西部的竹资源产量ꎮ通过利用LISS多光谱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ꎬNair等[16]估算了印度喀拉拉邦的竹资源分布ꎻGoswami等[17]提取了印度东北地区的竹林信息ꎻMenon[18]研究了印度Wayanad地区竹资源分布ꎬ并综合评价了竹林的分布格局ꎮ任国业[19-20]通过彩红外遥感技术结合FUZZY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省平武县摩天岭山系大熊猫主食竹的分布以及竹资源信息的判读技术ꎮ丁丽霞等[21]利用1985年㊁1991年和2003年3个时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TM和SPOT遥感影像ꎬ通过目视解译法得到了该地区3个时期竹林的空间分布和面积信息ꎮ为研究福建北部山区20年来竹林分布及变化状况ꎬ范少辉等[22]等利用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ꎬ结合地形图㊁DEM㊁森林资源分布图和地面调查等资料ꎬ对1988㊁1992㊁2007年的TM影像和2001年的ETM+遥感影像进行分析ꎬ研究表明ꎬ近20年来顺昌县的竹林增长迅速ꎬ面积扩大了1 59倍ꎮ官凤英等[23]基于福建省顺昌县的TM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ꎬ采用最大似然法㊁子像元分类法和非监督分类法对该区域典型地物提取进行研究和精度评价ꎬ结果表明ꎬ子像元分类方法是提取竹林信息的有效方法ꎮ崔瑞蕊等[24]基于浙江安吉县不同时期的Landsat-5影像数据ꎬ采用最大似然法提取该地区竹林信息ꎬ监测安吉县近30年来毛竹林面的积时空动态ꎬ并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2个指标评价动态变化ꎬ研究表明安吉县毛竹林总面积逐年增加ꎮZhao等[25]利用2016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绘制了埃塞俄比亚㊁肯尼亚和乌干达的竹子分布图ꎬ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79 2%和84 0%ꎮ在高分辨数据的应用方面ꎬ孙晓艳等[26]基于浙江省安吉县的SPOT5遥感影像数据ꎬ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ꎬ研究了毛竹林信息提取技术ꎬ研究表明ꎬ增加纹理信息的多尺度分割方法效果最好ꎬ分类总精度㊁Kappa系数分别为92 16%和88 14%ꎮ在对混合像元解混上ꎬ徐小军等[27]基于林区TM影像数据ꎬ采用Erf-BP算法对混合像元分解ꎬ分解精度达到89 2%ꎬ为碳储量等竹林参数的提取提供了精度保证ꎮ范渭亮等[28]研究认为ꎬ基于模拟端元的混合像元解混结果比基于影像端元和参考端元更加准确ꎬ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ꎮ缪丽娟[29]基于HyperionEO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和TM遥感影像数据ꎬ在最佳波段组合的基础上ꎬ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的方法提取了毛竹林信息ꎬ该方法提高了毛竹林的分类精度ꎮ遥感技术在竹林资源监测方面的应用已经逐步趋于成熟ꎬ但是提取的精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ꎬ应集成利用互联网+和 3S 技术以及相关技术手段ꎬ建立完善的竹林资源监测体系ꎬ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和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ꎮ2㊀遥感技术在竹林相关参数提取中的应用2 1㊀提取竹林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LAI)是指单位地表面积上方植物45单面叶面积之和ꎮ作为表征植被生长状况的关键物理量ꎬ叶面积指数是分析植被冠层结构最常用的参数之一ꎬ也是描述植物光合作用和物质能量交换不可缺少的参数ꎮ叶面积指数的准确提取不仅有助于理解植被的整个生态过程ꎬ而且也是许多生态模型的输入参数ꎮ当前对竹林叶面积指数的提取多是光学遥感数据ꎬ反演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基于冠层间隙率ꎬ结合比尔定律和Miller原理进行ꎮ陆国富[30]利用便捷式野外光谱测量仪(ASD)获取了5组毛竹林光谱数据ꎬ通过对冠层参数的研究建立了叶绿素㊁叶面积指数和郁闭度等参数的定量反演模型ꎮZhang等[31]基于IRSP6LISS3影像数据比较了竹林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方法ꎬ认为SR㊁MSR㊁NDVI3种估算方法的精度依次降低ꎮMao等[32]等分析了2种数据同化法对于提高竹林叶面积指数时间序列数据质量的作用ꎬ结果显示使用双集合卡尔曼滤波器(DEnKF)和粒子滤波器(PF)2种方法都能减少毛竹和雷竹MODIS叶面积指数产品的浮动ꎬ且粒子滤波器算法比双集合卡尔曼滤波器的精度高ꎬ因此粒子滤波器算法能有效地提高MODIS叶面积产品精度ꎬ为竹林碳循环的大规模模拟提供了可靠的关键参数ꎮDu等[33]使用一种受限的线性光谱解混方法ꎬ从LandsatTM数据提取了毛竹林叶面积指数和郁闭度ꎬ结果表明预测的郁闭度与观测的郁闭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2=0 725)ꎬ叶面积指数与阴影背景有最高的相关系数ꎬ并且可以通过指数模型拟合(R2=0 497)ꎮ但当叶面积指数大于3时[34]ꎬ光谱反射与冠层结构指标的关系倾向于非线性关系且饱和ꎬ导致LAI的低估ꎮ激光雷达作为一种主动遥感技术ꎬ可以对树冠表面进行非破坏性测量调查ꎬ不仅可以获取植被冠层的水平分布信息ꎬ还能够获取被动光学遥感技术无法获得的植被冠层的三维结构信息ꎬ因此在获取叶面积指数上具有很大的优势ꎮ目前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对竹林LAI的反演ꎬ主要是基于机载激光雷达回波强度信息来估测叶面积指数[35]ꎬ以及通过对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 体元化 求取间隙率ꎬ进而计算得到叶面积指数ꎮCao等[12]等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研究了竹林冠层垂直分布的特性以及毛竹林中生物量的大小和分布ꎮ2 2㊀提取竹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竹林生物量是指竹林在一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ꎬ在生物量基础上乘以碳转化系数便得到竹林的碳储量ꎮ许多研究表明ꎬ植物体生物量中的碳含量变化不大ꎬ多数国家和学者估测竹林碳储量的做法是假设竹林植物体中碳含量不变ꎬ并选择0 5作为竹林植物体生物量中的碳比例ꎮ竹林生物量是竹林生态系统维持能量交换和养分循环的基础ꎬ对于竹林生态系统㊁森林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ꎮ由于利用传统的地面实测法和依赖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间接法调查森林生物量耗费人力㊁物力㊁财力ꎬ难以估算大尺度森林生物量并研究其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ꎬ同时在现场样地调查时ꎬ还存在仪器误差㊁样地分布代表性不足等问题ꎬ使得生物量及其碳储量的估算精度降低ꎮ近年来ꎬ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ꎬ出现了利用遥感手段估算生物量的新方法ꎮ遥感以电磁信息快速记录环境因子㊁植被分布与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等动态变化ꎬ使其在估算大规模森林碳储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ꎮ通过提取的植被指数㊁叶面积指数等遥感变量与现场样地调查的生物量数据来构建生物量模型ꎬ通过反演模型来估计竹林生物量ꎬ不仅为估算大规模区域碳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ꎬ而且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依据ꎬ更加有利于精准林业政策的实施ꎮNair等[16]通过使用印度遥感卫星影像及1ʒ15000的航空相片对喀拉拉邦的竹林生物量进行了估计ꎮ唐娇萍[36]等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遥感模型ꎬ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退耕还林区域竹林碳储量的时空格局ꎮ崔瑞蕊[24]基于Landsat ̄5TM影像数据ꎬ估算了近30年来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地上各时期的碳储量并研究了其时空格局ꎬ发现毛竹林地上部分的碳储量逐年增加ꎮDu等[37]基于LandsatTM影像数据ꎬ通过采用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并结合留一法和交叉验证构建模型来估计毛竹林碳储量ꎬ研究表明优化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毛竹林碳储量的估算精度ꎮXu等[38]基于LandsatTM影像数据和实地调查调查数据ꎬ评估了采用线性回归㊁偏最小二乘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3种方法提取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地上碳储量的精度ꎬ55发现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模型提供了最佳预测性能ꎬ线性回归模型表现最差ꎮFrancesco等[39]基于遥感影像评估了阿拉山2005―2011年毛竹生产力的变化及其与野火的关系ꎬ结果表明竹子的生产力与野火蔓延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ꎬ可能产生潜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ꎮ有研究表明[31ꎬ33]ꎬ在生物量高于100Mg/hm2时ꎬ光谱反射与冠层结构指标或者生物量的关系倾向于非线性关系且会饱和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ꎬ激光雷达技术也开始用于研究生物量ꎮ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提取生物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一是基于低密度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来估算生物量ꎻ二是根据高密度点云基础上的单木分割计算单木生物量[35]ꎮ在利用地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方面ꎬ先进行3D重建ꎬ然后采用标准几何模型估算其材积ꎬ进而转化得到生物量[40]ꎮ同时激光雷达获取的小样地生物量数据可以作为大尺度生物量反演的地面验证数据ꎬ有效减少了地面调查时间ꎬ且提高了大尺度反演的精度ꎮ3㊀展望随着遥感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ꎬ遥感数据源也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ꎬ遥感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快速㊁高效和准确ꎮ目前ꎬ应用遥感技术在竹林资源监测和相关参数提取方面已经取得众多成果ꎬ但随着应用需求的变化ꎬ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以激光雷达为平台ꎬ为精准林业㊁智慧林业提供便捷的数据已展现出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ꎮ如何充分利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科技将光学遥感数据与激光雷达数据结合起来ꎬ实现海量数据的自动分类㊁检测和分析ꎬ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和相关参数准确提取的能力ꎬ将是今后需要持续研究的重点ꎮ参考文献[1]㊀YuenJQꎬFungTꎬZieglerAD.Carbonstocksinbambooecosystemsworldwide:estimatesanduncertainties[J].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ꎬ2017ꎬ393:113-138.[2]FAO.Globalforestresourcesassessment2010:mainreport[R].Rome:2010.[3]MaoFJꎬDuHQꎬZhouGMꎬetal.CoupledLAIassimilationandBEPSmodelforanalyzingthespatiotemporalpatternandheterogeneityofcarbonfluxesofthebambooforestinZhejiangProvinceꎬChina[J].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ꎬ2017ꎬ242:96-108.[4]LobovikovMꎬSchoeneDꎬLouYP.Bambooinclimatechangeandrurallivelihoods[J].MitigationandAdaptationStrategiesforGlobalChangeꎬ2012ꎬ17(3):261-276.[5]YenTMꎬLeeJS.Comparingabovegroundcarbonsequestrationbetweenmosobamboo(Phyllostachysheterocycla)andChinafir(Cunninghamialanceolata)forestsbasedontheallometricmodel[J].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ꎬ2010ꎬ261(6):995-1002.[6]BuckinghamKꎬJepsonPꎬWuLRꎬetal.Thepotentialofbambooisconstrainedbyoutmodedpolicyframes[J].Ambioꎬ2011ꎬ40(5):544-548.[7]游先祥.遥感原理及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8]NishikawaRꎬMurakamiTꎬYoshidaSꎬetal.Characteristicoftemporalrangeshiftsofbamboostandsaccordingtoadjacentlandcovertype[J].JournaloftheJapaneseForestSocietyꎬ2005ꎬ87(5):402-409.[9]XuXJꎬDuHQꎬZhouGMꎬetal.Estimationofabovegroundcarbonstockofmosobamboo(Phyllostachysheterocyclavar.pubescens)forestwithaLandsatThematicMapperimage[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ꎬ2011ꎬ32(5):1431-1448.[10]杜华强ꎬ周国模ꎬ葛宏立ꎬ等.基于TM数据提取竹林遥感信息的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ꎬ2008ꎬ36(3):35-38.[11]施拥军ꎬ徐小军ꎬ杜华强ꎬ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竹林遥感监测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ꎬ2008ꎬ25(4):417-421.[12]CaoLꎬCoopsNC.ꎬSunYꎬetal.EstimatingcanopystructureandbiomassinbambooforestsusingairborneLiDARdata[J].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ꎬ2019ꎬ148:114-129.[13]YanYJꎬXiaMPꎬFanSHꎬetal.Detectingthecompetitionbetweenmosobamboosandbroad ̄leavedtreesinmixedforestsusingaterrestriallaserscanner[J].Forestsꎬ2018ꎬ9(9):520.[14]DuraDBꎬHiuraH.ExpansioncharacteristicsofbamboostandandsedimentdisasterinSouthWesternJapan(CAB)[J].PakistanJournalofBiologicalSciencesꎬ2006ꎬ9(4):622-631.[15]SomyotS.ApplicationofremotesensingdataforestimatingbambooforestproductioninNorthernandWesternpartofThailand[R].Bangkok(Thailand)ꎬ1993.[16]NairPVꎬMenonARR.EstimationofbambooresourcesinKeralabyremotesensingtechniques[J].CurrentScienceꎬ1998ꎬ75(3):209-210.[17]GoswamiJꎬTajoLꎬSarmaKK.Bambooresourcesmappingusingsatellitetechnology[J].CurrentScienceꎬ2010ꎬ99(5):650-653.[18]MenonARR.Remotesensingapplicationinbambooresource65evaluation:acasestudyinKerala[R].BangkokꎬThailandꎬ1994:51-53.[19]任国业.大熊猫主食竹资源的遥感调查[J].遥感信息ꎬ1989(2):34-35.[20]任国业.大熊猫主食竹的彩红外遥感判读技术探讨[J].遥感信息ꎬ1990(4):15-17.[21]丁丽霞ꎬ王祖良ꎬ周国模ꎬ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遥感监测[J].浙江林学院学报ꎬ2006ꎬ23(3):297-300.[22]范少辉ꎬ官凤英ꎬ苏文会ꎬ等.基于遥感技术的竹资源变化监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ꎬ2012ꎬ27(5):169-173.[23]官凤英ꎬ范少辉ꎬ蔡华利ꎬ等.竹林遥感信息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ꎬ2010ꎬ38(8):4333-435.[24]崔瑞蕊ꎬ杜华强ꎬ周国模ꎬ等.近30a安吉县毛竹林动态遥感监测及碳储量变化[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ꎬ2011ꎬ28(3):422-431.[25]ZhaoYYꎬFengDLꎬJayaramanDꎬetal.BamboomappingofEthiopiaꎬKenyaandUgandafortheyear2016usingmulti ̄temporalLandsatimage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EarthObservationsandGeoinformationꎬ2018ꎬ66:116-125.[26]孙晓艳ꎬ杜华强ꎬ韩凝ꎬ等.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的SPOT5影像毛竹林专题信息提取[J].林业科学ꎬ2013ꎬ49(10):80-87.[27]徐小军ꎬ杜华强ꎬ周国模ꎬ等.Erf ̄BP混合像元分解及在森林遥感信息提取中应用[J].林业科学ꎬ2011ꎬ47(2):30-38.[28]范渭亮ꎬ杜华强ꎬ周国模ꎬ等.模拟真实场景的混合像元分解[J].遥感学报ꎬ2010ꎬ14(6):1250-1265.[29]缪丽娟.毛竹专题信息高光谱特征指数反演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ꎬ2011.[30]陆国富.毛竹林冠层参数动态变化及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ꎬ2012.[31]ZhangZMꎬHeGJꎬWangXQꎬetal.LeafareaindexestimationofbambooforestinFujianprovincebasedonIRSP6LISS3image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ꎬ2011ꎬ32(19):5365-5379.[32]MaoFJꎬLiXJꎬDuHQꎬetal.ComparisonoftwodataassimilationmethodsforimprovingMODISLAItimeseriesforbambooforests[J].RemoteSensingꎬ2017ꎬ9(5):401.[33]DuHꎬFanWꎬZhouGꎬetal.RetrievalofcanopyclosureandLAIofmosobambooforestusingspectralmixtureanalysisbasedonrealscenariosimulation[J].IEEETransactio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ꎬ2011ꎬ49(11):4328-4340.[34]LefskyMAꎬCohenWBꎬAckerSAꎬetal.LidarremotesensingofthecanopystructureandbiophysicalpropertiesofDouglas ̄firwesternhemlockforests[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ꎬ1999ꎬ70(3):339-361.[35]刘鲁霞ꎬ庞勇.机载激光雷达和地基激光雷达林业应用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ꎬ2014ꎬ27(1):49-56.[36]唐骄萍ꎬ李贤伟ꎬ赖元长ꎬ等.洪雅县退耕竹林碳储量时空格局[J].林业科学ꎬ2011ꎬ47(10):1-7.[37]DuHQꎬZhouGMꎬGeHLꎬetal.Satellite ̄basedcarbonstockestimationforbambooforestwithanon ̄linearpartialleastsquareregressiontechnique[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ꎬ2012ꎬ33(6):1917-1933.[38]XuXJꎬDuHQꎬZhouGMꎬetal.Estimationofabovegroundcarbonstockofmosobamboo(Phyllostachysheterocyclavar.pubescens)forestwithaLandsatThematicMapperimage[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ꎬ2011ꎬ32(5):1431-1448.[39]FrancescoFꎬRobertoC.Remotesensing ̄basedassessmentofthe2005–2011bambooreproductiveeventinthearakanmountainrangeanditsrelationwithwildfires[J].RemoteSensingꎬ2017ꎬ9(1):85.[40]Krucꎮ㊅ekMartinꎬTrochtaJꎬCibulkaMilošꎬetal.Beyondthecones:howcrownshapeplasticityaltersabovegroundcompetitionforspaceandlight evidencefromterrestriallaserscanning[J].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ꎬ2019ꎬ264:188-19975。

一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一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一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杜慧茜;梅文博;李德生
【期刊名称】《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18)4
【摘要】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网络)能解决传统统计分类方法的不足,现已逐渐用于遥感图像分类中,研究用一种新的改进BP算法进行遥感图像分类。

方法用线性搜索的共轭梯度法(CGL)动态选取学习速率以提高训练速度,结果计算机仿真表明,在分类精度未下降的情况下,训练时间较其它改进算法减少5一110s.结论该方法避免了存储量大的负担及误差函数的发散,适用于遥感图像的分类。

【总页数】4页(P485-488)
【关键词】遥感图像;动态学习速率;BP神经网络;分类
【作者】杜慧茜;梅文博;李德生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5
【相关文献】
1.改进卷积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J], 刘雨桐;李志清;杨晓玲
2.SOM神经网络改进及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J], 任军号;吉沛琦;耿跃
3.BP神经网络算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具体应用 [J], 田方
4.改进的K-means算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J], 赵越;周萍
5.改进残差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J], 刘春容;宁芊;雷印杰;陈炳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雷竹林CO_(2)浓度反演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雷竹林CO_(2)浓度反演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雷竹林CO_(2)浓度反演侯志康;曾松伟;莫路锋;周宇峰【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22(58)2【摘要】【目的】研发竹林气象因子采集系统,分析雷竹林CO_(2)浓度与温湿度等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雷竹林CO_(2)浓度反演模型(简称GA-BP模型),为竹林碳储量、竹林增汇、竹林固碳能力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根据微气象学相关原理、方法及森林碳通量动态感知的需求,设计基于嵌入式的森林碳通量数据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以成熟雷竹林为监测对象,进行为期2个月(2019年10—11月)的气象数据监测;在此基础上,提出GA-BP模型。

【结果】根据GA-BP模型和BP模型反演的结果可知:GA-BP模型反演结果的决定系数R^(2)为0.86,比BP模型的R^(2)(0.79)提高了0.07;平均绝对误差为8.12 mg·m^(-3),比BP神经网络下降2.79 mg·m^(-3)。

GA-BP模型相较于BP网络具有更稳定的反演性能和更高的反演精度。

【结论】可以利用竹林气象因子采集系统获取相关气象数据;基于CO_(2)浓度与温湿度等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CO_(2)浓度反演模型能够有效反演研究区的CO_(2)浓度。

【总页数】7页(P42-48)【作者】侯志康;曾松伟;莫路锋;周宇峰【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1;TP183【相关文献】1.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ACFM实时高精度裂纹反演算法2.基于GA-BP神经网络算法的高密度电法非线性反演3.基于GA-BP神经网络高光谱反演模型分析\r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4.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软岩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反演分析5.基于特征选择和GA-BP神经网络的多源遥感农田土壤水分反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神经网络的分布并行处理、非线性映射、自适应学习和容错等特性, 使它具有独特的信息处 理和计算能力, 在机制尚不清楚的高维非线性系统上体现出强大优势[1]。目前, 人工神经网络已被广泛 应用于遥感影像分类上, 如 BP 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 2- 6 ] 、 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7, 8]、 RBF 神经网络(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 9] 和模糊神经网络[10]等。其中, BP 神经网络表现得 尤为突出, 它能够把输入向量以所定义的合适方式进行分类; 它的神经元采用可微转换函数, 可以实
个神经元与第 j 个输入节点之间的连接权; LWli 表示输出层第 l 个神经元与隐层第 i 个神经元之间的连
接权; !i 表示隐层第 个神经元阈值; !l 表示输 出 层 第 l 个 神 经 元 阈 值 ; f 表 示 转 换 函 数 , 通 常 采 用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浙江省临安市, 地理坐标为 29°56′~30°23′N, 118°51′~119°52′E。该区域气候属亚 热带季风性湿润型, 雨水充沛。森林植被属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区域 , 森林覆盖率 高达 76.55%, 全市有各类竹林 5.3 万 hm2, 占全市林业用地的 20% 以上, 是全国十大 “竹子之乡”之一。
类别对 bamboo/clt
Jeffries-Matusita 距离
1.995 476 48
类别对 clt/city
Jeffries-Matusita 距离
2.000 000 00
bamboo/water 1.999 999 37
clt/lzh
2.000 000 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amboo/lzh
1.999 999 57
3 研究方法
3.1 训练样本选择及分析
利 用 遥 感 软 件 工 具 栏 中 的AOI ( area of interest) 工 具 , 依 次 分 别 选 出 各 类 别 典 型 样 本 , 通 过
Utilities 下 的 “convert pixels to ASCII” 得 到 各 类 别 的 训 练 样 本 数 据 , 各 类 别 的 像 元 数 分 别 为
过程由正向和反向传播两部分组成。在正向传播过程中, 每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到下一层神经元
网络。如果输出层不能得到期望输出, 即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误差大于期望误差, 那么转入反向
传播过程, 将误差信号沿原来的连接通路返回, 通过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和阈值, 逐次地向输入层
传播去进行计算, 再经过正向传播过程。这 2 个过程的反复运算, 使得误差信号达到期望误差, 则学
Jeffries-Matusita 距 离 , 结 果 见 表 1。 从 表 1 可 以
看出各类别之间具有较强的可区分性。
3.2 BP 神经网络遥感图像分类
3.2.1 BP 神经网络的算法 BP 神经网络的整体思路: 将输入信息向前传播到隐层节点上, 经过 Sig-
moid 型转换函数运算后, 把隐层节点的输出信息传播到输出节点, 最后给出输出结果。网络的学习
遥 感 影 像 提 取 竹 林 信 息 , 得 到 了 较 高 的 精 度 , 生 产 精 度 和 用 户 精 度 分 别 为 84.04%和 98.75%; 同 时 比 较 了 Levenberg-
Marquardt BP 算法函数 ( Trainlm) 、自适应学习率 BP 的梯度递减函数( Traingda) 和梯度下降动量 BP 算法函数 ( Traingdm) 等
2 研究数据
本研究所用数据为 2003 年 3 月 26 日接收的 ETM+( enhanced themativ mapper plus) 遥感数据。原 始数据质量较好, 并进行了几何校正和线性回归法辐射校正。裁剪遥感影像图上竹林分布面积较大的 区 域 作 为 试 验 区 , 大 小 为 789 ×1 093 像 元 。 通 过 野 外 考 察 、 目 视 判 读 和 波 段 选 择 , 发 现 ETM+5, ETM+4, ETM+3 等 3 个波段假彩色合成影像识别竹林效果较好。利用 ERDAS IMAGINE 9.1 遥感软件 获 得 归 一 化 植 被指数( NDVI) 图像, 使用 Layerstack 将 NDVI 图像作为 1 个 图层与 ETM+5, ETM+4, ETM+3 波段组合形成四维遥感数据。为提取竹林信息, 结合遥感分类的需要, 将地类大致分为 5 类, 分别为竹林( bamboo) , 常绿阔叶林 + 针叶林( clt) , 城镇居民区( city) , 落叶阔叶林 + 再造林 + 荒山( lzh) 及水体( water) 。
授, 博士, 从事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E-mail: zhougm@zjfc.edu.cn
418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年 8 月
现输入和输出间的任意非线性映射, 所以对于 “同物异谱”和 “同谱异物”现象严重的林区遥感图像的 辨识有着良好自动分类效果[4, 11 - 14]。本研究将以 BP 神经网络为例, 结合课题研究( 基于遥感估算竹林 碳储量) 需要, 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 以提取精确的竹林面积及其分布信息。
city/lzh 1.984 801 14
bamboo/city
2.000 000 00
city/water 1.997 767 62
选 的 感 兴 趣 区 之 间 可 分 离 性 较 好 。 对 样 本 计 算 clt/water
1.999 977 02
lzh/water 2.000 000 00
Jeffries-Matusita 距离可衡量 各类别样本 之间 可分离性[15], 其参数值为 0  ̄ 2.0, 代表所选感兴 趣区之间的可分离性好坏, 大于 1.9 的值说明所
表 1 各类别之间 J e ffrie s -Ma tus ita 值
Table 1 Jeffries-Matusita value among classes
3 种训练函数在分类中的差异。分析表明, Traingda 算法函数分类 精 度 最 高 , 而 Trainlm 算 法 函 数 的 训 练 时 间 最 短 。 图
3 表 3 参 17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BP 神经网络; 竹林; 分类; 遥感; ETM+
中图分类号: S757.2; S758.4
习过程结束[16] 。
① 输出节点输出算法。
第 25 卷第 4 期
施拥军等: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竹林遥感监测研究
419
! 隐节点的输出: yi = f ( IWij xj - !i) ; j
! 输出节点输出: Ol = f( LWli yj - !l) 。 i
其中: xj 表示输入节点的第 j 个输入; yi 表示隐节点的输出; Ol 表示输出节点输出; IWij 表示隐层第 i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2008, 25( 4) : 417 - 421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竹林遥感监测研究
施拥军, 徐小军, 杜华强, 周国模, 金 伟, 周宇峰
( 浙江林学院 环境科技学院, 浙江 临安 311300)
(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Lin’an 311300, Zhejiang, China)
Abs tra ct: To estimate the carbon content of bamboo forest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highly accurate data acquisition is necessary to reduce estimation errors. In this study,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ETM+) remote sensing data was used to extract bamboo forest data using a back propagation ( BP) neural network. Matlab program language( Version 7.1) was used to compile th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with algorithms of three training functions being compared; namely, Traingda-gradient descent backpropagation with adaptive learning rate backpropagation; Trainlm-levenberg-marquardt backpropagation; and Traingdm-gradient de- scent with momentum backpropag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bamboo forest the BP neural network had a high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ith a producer accuracy of 84.0% and a user accuracy of 98.7%. Meanwhile, of the three different training functions Traingda had the highest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hereas Trainlm had the shortest training time. [ Ch, 3 fig. 3 tab. 17 ref.] Ke y words : forest management; back propagation ( BP) neural network; bamboo forest; classification; remote sensing;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 E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