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新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5.3、展开与折叠素材3

合集下载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展开与折叠》课件(共24张PPT)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展开与折叠》课件(共24张PPT)

两个完全相同的多边形(作底面)和 几个长方形(作侧面)
长 方 体
长方体的展开图
棱锥的展开图是 由一个多边形(作底)和 几个三角形(作侧面)组成的
考考你
1.如图,上面的图形分别是下面哪个立体图形 展开的形状?把它们用线连起来.
[例]下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1)侧面数(4个)≠底面边数(3条),不能围成棱柱. (2)两底面在侧面展开图的同一端,不在两端,所以也不能 围成棱柱.
(3)可以折成棱柱
如何将一个正方体纸 盒沿棱剪开,并展开成一 个平面图形?
要将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 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要剪开多 少条棱?
② ① ③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
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5.3 展开和折叠
小壁虎的难题:
如图:一只圆桶的下方有一只壁虎,上 方有一只蚊子,壁虎绕圆桶的侧面爬,要想 尽快吃到蚊子,你能画出它爬行的最短路线 吗?

蚊子 蚊子

壁虎 ●

壁虎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
两个圆(作底面)和一个长方形(作侧面)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
一个圆(作底面)和一个扇形(作侧面)
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
6、如图所示的纸板上有10个无阴影的正方 形,从中选出一个,与图中5个有阴影的正 方形一起折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有多少 种不同的选法。
共有四种不同的选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你!
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有1、2、3、4、5、 6个点,且相对两个面的点数之和为7,下图是它 的一个平面展开图,你能填出空白处的点数吗?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苏科版5.3展开与折叠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苏科版5.3展开与折叠优秀教学案例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力求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一个三维图形的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展开与折叠的过程。
4.问题导向的引导: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反思与评价的重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同时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教学案例的人性化和教育理念的贯彻,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思维发展以及自我反思,力求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正确折叠和展开图形存在一些困惑。于是,我及时介入,引导学生注意图形的特征和折叠的顺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展开与折叠的概念,掌握将三维图形展开成二维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一个三维图形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展开与折叠的过程。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展开与折叠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思考展开图与原图形的关系。
3.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展开与折叠来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方体的特征,讲解如何将正方体展开成二维图形,并解释展开图与原图形的对应关系。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展开与折叠》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展开与折叠》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展开与折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展开与折叠》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引入立体几何图形的一种表现形式——展开图。

通过展开与折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立体几何图形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操作来建立立体几何图形和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展开与折叠的概念,掌握展开图的基本特点,能将立体几何图形正确地展开成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展开图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将立体几何图形正确地展开成平面图形,以及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体模型、展开图卡片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展开与折叠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展开与折叠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生活中的展开图,总结展开图的特点。

3.教师讲解:讲解展开图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展开图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将立体几何图形正确地展开成平面图形。

5.合作交流: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展开图作品,互相评价,总结经验。

6.巩固提高: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展开图,让学生判断其是否正确,并提出改进意见。

7.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中的《5.3 展开与折叠》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展开和折叠关系,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展开和折叠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展开和折叠关系。

2.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展开和折叠的过程。

3.交流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立体图形模型、平面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立体图形模型、平面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展开和折叠现象,如折纸、衣服的折叠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它们之间的展开和折叠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尝试找出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展开和折叠的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每组选一个立体图形,尝试将它展开成平面图形。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和讲解他们小组的展开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和观看,对展开过程进行评价。

苏科版七上数学课件5.3展开与折叠

苏科版七上数学课件5.3展开与折叠

2、展开后有公共边或公共顶点的两个正方形不 可能是相对面,字母不相同。
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了字 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 的左面与右面所标注代数式的值相等,
求 x的值.
-2
3 -4 1
A 3x-2
-2
3 -4 1
A 3x-2
下图需再添上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 体,下面是四位同学补画的情况(图中阴影部分),
了!


太棒


你们


KEY: 棒
如图所示的立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D )
(A)
(B)
(C)
(D)
如图,将正方体展开图折叠后可粘成A、B、C中哪个正方体? (A )
A
B
C
请你找到对面的朋友:(相同字母 代表相对面)
AB C AC B
AB CA
CBC
BC
ABA
字母分布规律:
1、展开后,在一直线上的三个连续正方形,两 端的两个正方形是相对面,字母相同。
初中数学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5.3 展开与折叠
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名称。
.
B
B
可口可乐
.
A
.A
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图:长方形+2个圆 。
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名称。
A A 圆锥体的表面展开图: 扇形+圆 。
下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1)
(2)
(3)
其中正确的是( ) B
A



下面这些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正方体的 是(1)、(2)、(3)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展开与折叠》,主要讲述了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展开与折叠的原理,掌握如何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并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复杂的折叠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展开与折叠原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展开与折叠的原理,掌握如何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展开与折叠的原理,掌握如何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

2.教学难点:对于复杂的折叠问题,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折叠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展开与折叠的原理。

2.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加深对展开与折叠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图片或者实物模型。

2.教学工具:准备白板、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教室环境:布置教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展开与折叠现象,如折纸、衣物折叠等,引导学生思考展开与折叠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图片或者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呈现展开与折叠的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尝试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展开与折叠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展开与折叠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展开与折叠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展开与折叠》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展开与折叠的概念,学会如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并能够通过展开图还原立体图形。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参差不齐,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逐步掌握展开与折叠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展开与折叠的概念,掌握展开与折叠的方法。

2.能够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并能够通过展开图还原立体图形。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展开与折叠的概念及方法。

2.如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并能够通过展开图还原立体图形。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展开与折叠的概念和方法。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立体图形,如盒子、圆柱、长方体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展开与折叠。

2.准备展开图的示例,让学生能够参考和模仿。

3.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展开与折叠现象,如打开折扇、折叠纸盒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展开与折叠的概念。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展开与折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一些立体图形和它们的展开图,如盒子、圆柱、长方体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尝试将其展开成平面图形。

5.3 展开与折叠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上)

5.3 展开与折叠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上)
3.3展开与折叠
漂亮的包装盒是怎样制作的
导入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练习
小结
上一
下一
想一想•
图中纸筒纸盒沿红线或侧棱剪开,能展 开成平面图形吗?会是什么形状呢?
B
D
A
C AB CD
导入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练习
小结
上一
下一
忆一忆(1)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几 种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你能想 象出它们的样子吗?
考考你的想象力
• 这里有老师画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成的平面 图形,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判断老师做的对吗? 1
1
2
3
4
5
6
5
2 6
3
4
点图演示
• 各小组同学铺开刚才剪开的立方体纸盒,先想象 折叠的过程,再动手试一试。
导入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练习 小结 上一 下一
考考你1
• 将下面几何体与能围成它们的图形连结起来
规则:各小组先分析作出选择后, 分别剪折,剪坏了不能再用 成功的不同情况多者胜
1 4 6
2
3 5
7
9 10
8
点此演示
导入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练习
小结
上一
下一
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认识了常见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 • 同一几何体的表面可以展形成不同形状的平 面图形 • 由表面展开图形想象其折叠围成立体图形的 方法 •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导入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练习
小结
上一
下一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展开与折叠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展开与折叠课件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导入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练习 小结 上一 下一
下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1)侧面数(4个)≠底面边数(3条),不能围成棱柱. (2)两底面在侧面展开图的同一端,不在两端,所以也不能 围成棱柱. (3)可以折成棱柱
制作比赛
❖ 如图所示的硬纸板上有10个无阴影的正方形,从 中选出一个,与图中5个有阴影的正方形一起制 作成一个正方体包装盒。
(2)
A.(1)和(2) C.(2)和(3)
1 45 36 2
6 25 31 4
(3)
(4)
B.(1)和(3) D.(3)和(4)
如图,一只蚂蚁,在正方体箱子的一个顶
点A,它发现相距它最远的另一个顶点B处有它
感兴趣的食物,这只蚂蚁想尽快得到食物,哪
条路径最短?试在图中将路线画出来。
.B
.B1
在点B 发现食物
5.3展开与折叠(2)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
两个圆(作底面)和一个长方形(作侧面)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 一个圆(作底面)和一个扇形(作侧面)
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
两个完全相同的多边形(作底面)和 几个长方形(作侧面)
棱锥的展开图是由一个多边形(作底) 和几个三角形(作侧面)组成的。
考考你1
❖ 将上面的平面图形与能围成的几何体连起来
(D)
❖ A.S和Z
B.T和Y C.U和Y D.T和V
把左图中长方体的
表面展开图,折叠成一
个长方体,那么与字母
J重合的点是哪几个? A B
E CD
F G
NM
LI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5.3 展开与折叠-冠军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5.3 展开与折叠-冠军奖

(2)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通过展开、折叠,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有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立体图形;能根据表面展开图判断、制作简单几何体;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简单物体的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立体图形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反过来,平面图形是不是可以围成几何体这一节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先折一折、再想一想,让学生感知一些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几何体;再想一想、折一折,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完善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把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能根据表面展开图判断、制作简单几何;难点:能根据表面展开图判断、制作简单几何体;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概念,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老师手里有一个圆柱体,请同学帮忙用老师手里的卡纸,将它的侧面包装一下(准备好几种不同形状的卡纸: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长方形、菱形……)(学生展示包装的作品)[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承上启下,前一节课研究的是如何将圆柱、圆锥、正方体的表面展成平面图形;反过来,又如何将一张平面纸通过加工(折叠)形成生活中的包装盒呢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间的转化关系.二、探索活动【活动1】老师带来一些礼品盒(正方体、长方体……),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这个包装盒展开以后平面图形是什么样子然后让学生动手把包装盒拆开,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这些平面图形你能将它们折叠成立体图形让学生再将这些拆开的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再次感知:一些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几何体,渗透转化思想.【活动2】把图5-16中的图形沿虚线折叠,围成三个几何体.上面这些平面图形,它们可以折叠成立体图形吗你能想象一下它们折叠后是什么样子然后大家一起动手做做看。

七年级数学上册 5.3 展开与折叠 解展开与折叠题的策略素材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5.3 展开与折叠 解展开与折叠题的策略素材 (新版)苏科版

解展开与折叠题的策略展开------立体图形平面化;折叠------平面图形立体化,这一展一折正是平面和空间的相互转化,这类问题有时同学们感到非常棘手,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思维策略,供参考.一、画直观图准确地画出直观图形,有利于平面与空间的相互转化.例1.如图1,在正方体两个相距最远的顶点处有一只苍蝇B 和蜘蛛A ,蜘蛛可从哪条最短的路径爬到苍蝇处?试说明你的理由.分析:我们可以借助正方体的展开图找到解题的办法,由于正方体的展开有不同的方法,因而从A 到B 可用6种不同的方法选取最短的路径,但每条路径都通过连接正方体两个顶点的棱的中点.解:因为蜘蛛只能在正方体的表面爬行,所以只要找到这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可确定最短路径(如图1).二、以静制动寻找折叠前后图形的不变量,往往就是解题的灵魂.例2.将一块正六边形硬纸片(图2(1)),做成一个底面仍为正六边形且高相等的无盖纸盒(侧面均垂直于底面,见图2(2)),需在每一个顶点处剪去一个四边形,例如图2(1)中的四边形AGA /H ,那么∠GA /H 的大小是 度.解:折叠前A 'H⊥AH ,A 'G⊥AG ,折叠后这些垂直关系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AHA '=∠AGA '=90°,又∠A 为正六边形的内角,故∠A=120°,在四边形AGA 'H中,图2(1) 图2(2)∠GA 'H=360°-120°-2×90°=60°.三、抓特征量正确理解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特征量,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例3.如图3(1),在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圆形和扇形,使之恰好围成图3(2)所示的一个圆锥模型.设圆的半径为r ,扇形半径为R ,则圆的半径与扇形半径之间的关系为( ).A .R =2rB .R =94r C .R =3r D .R =4r解:由题意得,欲使剪下的圆形和扇形恰好围成圆锥模型,圆周长必须等于扇形的弧长,有1224r R ππ=⨯,即14r R =,故选(D ). 四、动手操作在空间思维受阻的情况下,动手操作正是新课标、新理念的体现.例4.在正方体的表面画有如图4(1)所示的粗线,图4(2)是其展开图的示意图,但只在A 面上画有粗线,那么将4(1)中剩余两个面中的粗线画入图4(2)中,画法正确的是(如果没把握,还可以动手试一试呦!).解:此题若展开空间想象,难度很大,倘若动手操作,先做一个如图4(2)所示的展开图,将其折叠成正方体,在正方体上画上如图4(1)所示的三条粗线,再展开后就得到如(A )所示的展开图,故选(A ).图4(2)图4(1)。

5江苏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课件.3 展开与折叠

5江苏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课件.3 展开与折叠
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 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他面相连 .
秀一秀
将一个正方体沿棱剪开,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你能得到哪些图形?
你能展开成下面的图形吗?试试看.
思考
1.同一种正方体纸盒沿不同的顺序先后剪开棱 展开的平面图形是否相同? 2.要将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 形,要剪开多少条棱?

①③④

练一练
1.如图,哪一个是棱锥侧面展开图?
(1)
(2)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如图,第一行的几何体表面展开后得到第二行 的某个平面图形,请用线连一连.
1
2
3
4
A
B
C
D
3.下图需再添上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 下面是四位同学补画的情况(图中阴影部分),其中 正确的是( )
A



4.下面这些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正方体的


(1) (3)
(2) (4)
5.下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1)
(2)
(3)
(1)侧面数(4个)≠底面边数(3条),不能围成棱柱.
(2)可以折成棱柱. (3)两底面在侧面展开图的同一端,不在两端,所以不能 围成棱柱.
探究
1.下面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每个面都标有字),你 知道面“正”、“方”的对面上的数字各是什么吗?
教学课件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江苏科技版
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3 展开与折叠
想一想
你会将下列几何体展开成平面图形吗?画出 示意图.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两个圆(作底面)和一个长方形(作 侧面) .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 展开与折叠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  展开与折叠

5.3 展开与折叠
1、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A、圆柱
B、棱柱
C、圆锥
D、棱锥
2、下列图形是一些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

3、下列平面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4、一个几何体的顶点数是9,棱数是16,面数应是。

5、给出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如图 3.3-9,要求用其中一个剪成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另一个剪成上下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直三棱柱。

请你设计一种剪拼的方法,分别在图上用虚线画出来。

6、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着中间的折痕剪开,得到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将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使得它们有一条相等的边是公共边,能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画出这些图形来。

7、如图3.3-10,是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表面涂上颜色,然后切成边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木块,没有涂上颜色的有多少块?
参考答案
5.3 展开与折叠(第二课时)
1、C;
2、三棱锥,三棱柱,四棱锥,四棱柱;
3、B;
4、9;
5、剪拼方法如下图:
6、三种,如下图所示:
7、4个。

初中数学试卷。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5.3 展开与折叠【区一等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5.3 展开与折叠【区一等奖】

课题展开与折叠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学校常熟市唐市中学授课老师龚美玉5.3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3.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使学生不但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方法,学会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去探索。

【教学重点】通过展开、折叠,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适当想象再画出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和根据展开图说出几何体的名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意识。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回看入境:知识回顾:说说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探索活动一:1.我们已经知道圆柱有三个面组成的现在就将这个圆柱沿着面与面之间的交线剪开以及侧面的虚线剪开,能展开成平面图形吗2.用同样的方法将圆锥展开成平面图形。

(图1)学生:积极思考并动笔画.1.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两个圆(作底面)和一个长方形(作侧面) .2.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一个圆(作底面)和一个扇形(作侧面)(图2)探索活动二:学生动手操作:把手中的三棱锥,三棱柱的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看看什么样子的问题1.请写出图中,各个几何体的展开图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先想象,再操作验证)问题2.在下图的图形中,是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根据三棱柱的特点分析判断)总结:一些立体图形可展开成平面图形探索活动三:(随意剪)将一个正方体沿着某些棱剪开,再展成平面图形。

把你的成果与同学们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