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化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团结等品质属于( B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行为文化2.我国各族人民在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 C )A.阶级性B.时代性C.民族性D.地域性3.中华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 A )A.农耕经济B.海洋经济C.游牧经济D.商品经济4.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谁创立于什么时期( B )A.商纣王商代B.周公西周C.孔子东周D.秦始皇秦代5.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建立在( B )之上。
A.姻亲关系B.血缘关系C.朋友关系D.君臣关系6.诸子百家的兴起,其目的主要在于( C )A.彰显个人才华B.争取统治地位C.救时之弊D.获得一官半职7.玄学追求的是( A )A.放任旷达的生活旨趣B.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长生成仙的人生理想D.普渡众生的人生志趣8.理学家以天理遏制人欲,个人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约束,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 D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A.开放包容B.天人合一C.和合精神D.气节与德操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 B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0.在致力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应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体现了( A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1.我们做事情求大同存小异,兼容并包,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讲求胸襟与格局,这些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深受( C )思想影响。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2.我们自小就立志高远,自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不甘人后,面临困境能从容勇敢面对,这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 D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3.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句话体现了( D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B.分封制C.谪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发展。
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白族7.《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惊奇》8.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渊薮,经学典籍主要是“五经”,即()。
A、《诗》、《书》、《礼》,《乐》、《易》B、《书》、《礼》,《乐》、《春秋》、《左传》C、《书》、《诗》、《礼》,《大学》、《论语》D、《易》、《书》、《诗》、《礼》、《春秋》9.宋明理学改变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讲求四书的义理,探讨身心性命修养,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10.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
A.日本B.朝鲜C.越南D.上述三国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狭义的文化2、“五经”3、家国同构4、“今文经”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形考作业一
说明:参考题目与实际测试题目顺序可能有变化.
1、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C)
A.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
B.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
C.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
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
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A. 《易经》
B. 《诗经》
C. 楚辞
D.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
3、“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
A. 南亚
B. 印度
C. 中国
D. 西藏
4、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A)
A. 蜕变时代
B. 鼎盛时代
C. 黄金时代
D. 轴心时代
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C)
A. 秦汉之际
B. 西汉时期
C. 两汉之际
D. 先秦时期
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A. 《永乐大典》
B. 《本草纲目》
C. 《康熙字典》。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1.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A. 楚辞B. 《易经》C. 《诗经》D.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2.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A. 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B.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C.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D.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3.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A. 《老子》B. 《庄子》C. 《论语》D. 《周易》4.()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A. 《史通》B. 《通典》C. 《晋书》D. 《隋书》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A. 西汉时期B. 两汉之际C. 秦汉之际D. 先秦时期6.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既相互联系、内在贯通,又相互区别、各有其旨趣。
(√)7.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8.李白的著名诗篇有()。
A. 《丽人行》B. 《将进酒》C. 《蜀道难》D. 《梦游天姥吟留别》9.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 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 南方成为政治中心C. 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D. 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10.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A.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B. 儒学的繁荣C. 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D. 玄学的兴起11.“心性本觉”是()佛教的思想A. 中国B. 印度C. 南亚D. 西藏12.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13.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A.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B.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C.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14.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A. “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B. “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C. “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D. “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15.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A. 黄金时代B. 鼎盛时代C. 轴心时代D. 蜕变时代16.“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 业三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庠、序、学等形成。
周王朝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是: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3.孔门私学可谓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为完备、影响最为深远的私学。
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战国各家私学的汇集地。
5.秦代,基于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成为秦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
6.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恢复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的主体内容。
8.太学是汉代最高学府,其以《五经》博士为教师,进行专经教学,其教学形式以自学为主,辅之以个别指导,学习生活比较自由。
9.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机构除太学外,国子学、四门学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的兴起,形成了多渠道办学和多学科并举的格局。
10.隋朝国子监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从千年来传统礼制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政治系统。
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教育体系,确立了实科教育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
11. 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和崇宁兴学是宋代官学逐步改造、完善、定型的时期。
12.以国学和地方入学为核心的儒学教育系统、以社学为中心的小学教育系列、以乡约、旌表等构成的社会教育网络构成了明代基本的教育类型。
13. 察举、岁贡和科举是明代选士制度的三大主体。
14.清代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后一所最高学府。
15.为数众多的地方官学与国子监、满族官学一起,构成清代官学的基本结构。
16.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7.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科举制已经诞生。
网上农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
第1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 1.中国传统文化截止时间为。
A.1840 年 B.1912 年C.1919 年 D.1949 年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2.广义文化包含的四层结构是指。
A.物态文化层B.制度文化层 C.行为文化层 D.心态文化层 E.无形文化层参考答案:A B C D 您的答案:A B C D 3.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包括。
A.大陆性地理环境B.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C.血缘宗法家族制度 D.独特的政治制度E.游牧和商业经济模式参考答案:A B C D 您的答案:A B C D 4.《二十四孝》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朱熹D.元代郭居敬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5.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指哪个时期?A.原始社会 B.春秋战国C.秦汉 D.魏晋南北朝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6.宋明理学分哪两个流派? A.程朱理学 B.新儒学 C.陆王心学 D.玄学参考答案:A C 您的答案:A C 7. 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孔子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8.宋词分哪两个流派? A.豪放派 B.花间派 C.婉约派 D.清雅派E.以上全是参考答案:A C 您的答案:A C 9.唐代四大楷书家指谁? A.欧阳询B.虞世南C.颜真卿 D.柳公权E.赵孟頫参考答案:A B C D 您的答案:A B C D 10.一种语言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指。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结构 E.以上全是参考答案:A B C 您的答案:A B C 11.汉语语音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单音节语 B.多音节语 C.复音节语 D.粘着语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12.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表现为。
A.孤立语 B.屈折语 C.粘着语D.复综语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13.汉字“六书”即构成的六种方法是指和假借。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E.转注参考答案:A B C D E 您的答案:A B C D E 14.汉语七大方言中包括。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一说明:参考题目与实际测试题目顺序可能有变化.1、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C)A.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B.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C.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A. 《易经》B. 《诗经》C. 楚辞D.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3、“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A. 南亚B. 印度C. 中国D. 西藏4、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A)A. 蜕变时代B. 鼎盛时代C. 黄金时代D. 轴心时代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C)A. 秦汉之际B. 西汉时期C. 两汉之际D. 先秦时期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A. 《永乐大典》B. 《本草纲目》C. 《康熙字典》D. 《四库全书》7、李白的著名诗篇有()。
A. 《梦游天姥吟留别》B. 《将进酒》C. 《丽人行》D. 《蜀道难》8、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既相互联系、内在贯通,又相互区别、各有其旨趣。
(√)9、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B)A. 宋诗的浅易B. 宋文纡徐委备C. 宋画的淡远D. 宋词的俚俗10、地球上的一切地形中国几乎都有,但以山岭为标志。
(╳)11、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C)A. 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B. 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 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D. 南方成为政治中心12、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13、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的发明。
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武器D. 印刷术1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A. 儒学的繁荣B. 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C. 玄学的兴起D.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15、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D)A. “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B. “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C. “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D. “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16、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答案[2]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出来的有组织得规范体系。
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等内容。
3、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4、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5、起一成文说:这个观点是宋人郑樵的主张。
他认为汉字起源于“一”。
他的这种学说是建立在“道生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阴一阳谓之道”等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
二、简答题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P3页)答:广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广义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大,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括信仰、风俗、艺术、法律、制度等等。
泰勒的文化定义就是狭义文化的经典界说。
2、简述汉语的特点。
(P12页)答:(1)在语音方面,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生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在汉语词汇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一是基本词汇有很大的稳定性;二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新词不断产生;三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汇消亡;四是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
(3)在语法方面,主要的特点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
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
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虚词的数量少,但是使用频率高,运用复杂,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P16页)答:(1)讲究对称,这是汉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而四字格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2)字数上的对偶和结构上的对称,还有音律上的音节整齐匀称,声调的平仄相间;(3)汉民族的言语习惯,四字格是汉语言语习惯之一,从原始歌谣到《诗经语言艺术》再到秦汉散文,大多都采用四字格的形式表达。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一附参考答案(2021年春季学期)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一附参考答案(2021年春季学期)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最早见于()
A.《韩非子》
B.《淮南子》
C.《禹贡》
D.《春秋繁露》
答案:C
2.南北朝时佛教唯心主义盛行,以 ( ) 为首的唯物主义者针对佛教的神不灭论进行了批判。
A.王充
B.范缜
C.欧阳建
D.颜之推
答案:B
需要代做加微boge30619,
3.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为()
A.天人合一
B..亲亲
C.尊尊
D.中庸
答案:D
4.太上老君,即 ( ) ,东汉以后,道教把他塑造为神仙。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曾子
答案:A
5.律诗、绝句押韵 ( )
A.一般都用平声,用仄声押韵的很少
B.一般都用仄声,用平声押韵的很少
C.平声、仄声都可以
D.律诗用平声,绝句用仄声
答案:A
6.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
A.先秦
B.秦。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111中国传统建筑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四大石窟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2(《营造法式》)是北宋颁发的由李诫编修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
3、中国建筑的主要类型包括(都城建筑、寺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
4、(恒山悬空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
5、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经历了从(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向中国佛教建筑风格转化的过程。
6、园林的主要创作途径包括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7、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
8、中国以古典私家园林著称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古城是(苏州)。
9、隋唐以前,寺庙的建造以佛塔为中心,隋唐以后,(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
10、北京的(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1、中国古代七大古都包括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12、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建筑群以、(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为主。
13、中国古典建筑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14、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唯一木塔,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15、在中国古代后期的建筑发展历程中,(明)代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
16、(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炀帝年间,至今1400年,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7、(五台)山形成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由青庙、黄庙并居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缩影、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
18、古代都城的结构布局特点往往是自内而外分为(宫城)、皇城、郭城。
19、(窑洞)是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类型。
20、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二、选择题1、山西五台山上的( A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2、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发展反映了哪些丰富的文化内容?P149 3、 青铜器折射出哪些文化现象?P152 章六 1、 试谈你对中国传统教育人文特色的理解。
2、 试比较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的异同。 异:1、官学稷下学宫,汉代教学形式:经师大班讲课与学生课外进修
1、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 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 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 谷物种类 北粟南稻 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 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 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他主张“仁”,他认为这是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的准则。例 如孔子提到仁者爱人和忠恕之道,强调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应该 双方按照忠恕原则,相互尊重。从这些例子看出,孔子所说君子等都是 从伦理道德方面说的。中国道德学说提出多种道德规范,这和孔子都有 密切关系。孔子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的地位,认为一个人处理事 情不能违背道义原则。孔子在指出仁实际上是各种美德的总称的同时, 又把此价值标准成为道。例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朝闻道,夕死 可矣”。孔子的这些道德标准和精神,对我国道德教育有开创之功。
4、 中国佛教与道教的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P131 132 道教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健全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道教建立初期就曾 利用佛教的某些教义编造道书,模仿佛教的某些戒规来制定道教的科 仪。例如老君五戒,佛教有神通,道教有五通。 道教不仅吸收了佛教的某些制度,而且吸收了佛教的某些理论。道教 本身只讲究不死,成仙,但是由于佛教“轮回转生”能增强宗教力量对人 们心灵的控制,对人们的丑恶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道教学者就 假托真人之口把佛教轮回转生之说引入道教。 章五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满分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一、单项选择题1.(5分)中国传统文化根本格局是〔〕。
• A. 儒法互补• B. 儒墨互补• C. 法墨互补• D. 儒道互补纠错得分:5知识点:5.3 儒道互补——中国文化的根本格局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2.(5分)中国绘画史上提出创作和鉴赏的金科玉律即“六法〞的人是〔〕。
• A. 谢赫• B. 张僧繇• C. 陆探微• D. 王羲之纠错得分:5知识点:10.1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与成就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3.(5分)先秦法家重法派代表人物是〔〕。
• A. 吴起• B. 管仲• C. 子产• D. 商鞅纠错得分:5知识点:7.1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5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指〔〕。
• A. ?本草纲目?•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神农本草?纠错得分:5知识点:11.1 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5.(5分)汉语七大方言中使用最多的方言是〔〕。
• A. 北语• B. 吴语• C. 湘语• D. 粤语纠错得分:5知识点:3.3 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6.(5分)中国人饮食方式〔〕。
• A. 分餐制• B. 个体式• C. 自助式• D. 聚餐制纠错得分:5知识点:12.3 饮食民俗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7.(5分)揭露科举制度弊端和异化最为出色的古代长篇小说是〔〕。
• A. ?红楼梦?• B. ?儒林外史?• C. ?水浒传?• D. ?聊斋志异?纠错得分:5知识点:9.1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8.(5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色是〔〕。
• A. 整体、直观• B. 感性• C. 逻辑推理• D. 理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13.4 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9.(5分)中国饮食构造特色是〔〕。
• A. 以食菜• B. 以肉食为主• C. 主副食搭配• D. 以食鱼为主纠错得分:5知识点:12.3 饮食民俗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10.(5分)墨家的伦理思想是〔〕。
14秋福师《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6 道试题,共32 分。
)
1. 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作吉礼、凶礼、军礼、( ) 、嘉礼五类,称为五礼
A. 宾礼
B. 婚礼
C. 冠礼
D. 丧礼
-----------------选择:A
2.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 ) 。
A. 陈子昂
B. 骆宾王
C. 宋之问
D. 王维
-----------------选择:B
3. 古代的“章”、“表”这类文体属于( )
A. 下行公文
B. 平行公文
C. 上行公文
D. 记叙文
-----------------选择:C
4. 两汉经学至( ) 而集大成,他博通“五经”,且能融会“今古文”之说,所以在当时学者中影响最大。
A. 郑众
B. 贾逵
C. 郑玄
D. 王肃
-----------------选择:C
5. 北宋初,四川商人自己印行了一种叫作“( ) ”的纸币,这是中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交子
B. 关子
C. 会子
D. 钱引
-----------------选择:A
6. 下面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
B.
“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地适应、遵循。
C.。
XXX《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XXX《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1.儒家所谓的“智”,是指具有一定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2.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注重主体性。
3.“恕”的本意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是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
5.XXX所谓的孝是指给父母尽孝。
6.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
7.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兼爱。
8.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是仕官文化负面效应之一。
9.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封建法制不健全。
10.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正确的说法是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11.先秦道家的主要著作有《庄子》和《管子》。
12.XXX的“四端”包括人性天然就具有的“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
13、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包括XXX的《南齐书》、XXX的《汉书》、XXX的《三国志》和XXX 的《后汉书》。
14、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包括《商君书》、《韩非子》和《吕氏春秋》,而《论语》不属于法家。
15、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都江堰工程由“宝瓶口”、“分水鱼嘴”、大坝和“飞沙堰”等部分组成。
16、宋代扩大了科举规模,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乡试、省试和殿试,州试也是其中之一。
17、浑天仪、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18、重阳节、春节和元宵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母亲节则不是。
19、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包括对身份秩序的尊重、外表形式的齐合性、表达的复杂多样性和折衷融合的倾向。
20、春秋战国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诗经》、乐府诗和《楚辞》等。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
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
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
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
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
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
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
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
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
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
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
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传统》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2.《诗》、《书》、《礼》、《易》、《乐》、《春秋》3.《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道德经》、81章5.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澈、曾巩6.民族、民权、民生7.民主、科学8.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9.经、史、子、集10.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11.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12.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13.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14.徐光启15.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16.金、木、水、火、土17.风、雅、颂二、名词解释1. 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关于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念。
2. 道统论是韩愈提出的按照佛教“法统”建构起来的自尧舜以至孔孟的儒家仁义之道的传授系统。
3. 老子提出的哲学命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道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和法则,体现出自然而然的状态。
4. 宋明理学中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强调心为本原的儒学流派,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5.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以《新青年》为主要舆论阵地,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以反对旧伦理,建立新道德,反对文言文,主张白话文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启蒙运动。
6.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包括儒、墨、道、名、法、阴阳诸家,体现了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涉及天人、名实、常变、古今、义利、善恶等方面,是古代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7.晚清张之洞提出的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的关于中西古今关系的文化理论。
8.孟子发挥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的以民贵君轻、王霸之辨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说。
9.孔子提出的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偏不倚的常道的辩证思维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一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一作业一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 唯一没有间断唯一没有间断2、 中国中国 西汉西汉 纹理纹理 《易·贲卦·象传》《易·贲卦·象传》3、 物质文明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精神文明4、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5、 起源起源 夏、商、西周时期夏、商、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成型成型 多元化发展与融合多元化发展与融合 繁荣繁荣继续发展发展 沉暮总结沉暮总结6、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7、 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8、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甲骨文与金文甲骨文与金文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9、 “周礼”“周礼” “仁” “仁”“仁” 五伦五伦 四德四德10、 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三纲三纲 五常五常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 1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 人文人文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天人和谐天人和谐 12、季风气候明显季风气候明显 大陆性气候强大陆性气候强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13、农耕文化农耕文化 游牧文化游牧文化 长城长城 纽带纽带 14、多元结构多元结构 包容性包容性 15、宗法制度宗法制度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 家国同构家国同构 16、夏商周夏商周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17、子学子学 经学经学 玄学玄学 佛学佛学 理学理学 实学实学 18、商鞅商鞅 申不害申不害 慎到慎到 韩非韩非 19、如家学说如家学说 佛道佛道 程朱程朱 陆王陆王 20、 韩愈韩愈 李翱李翱 朱熹朱熹21、 先秦先秦 天人天人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1.2.3.42、1.23、1.2.44、2.3.45、3.46、1.3.47、2.38、1.2.49、1.3.410、1.2.411、1.212、1.2.3.413、2.3.414、2.3.415、1.2.3.4 16、1.2.317、1.2.418、1.2.4 19、1.2.3.420、1.2.321、122、123、1.2.3.424、1.225、1.226、1.2.3.427、1.2.428、1.229、1.2 30、1.231、1.2.332、1.2.333、1.2.434、1.2.435、1.2.336、1.2.437、1.2.438、1.2.439、340、1.2.4三、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P22、狭义文化P33、中国文化P34、中国传统文化P35、宗法制度P266、分封制P267、宗庙祭祀制P278、家国同构P289、君主专制制度P2710、先秦子学P3111、玄学P3212、隋唐佛学P3213、宋明理学P3214、明清实学P3315、乾嘉朴学P33 16、五行说P3417、天道观P4318、人道观P4419、古今观P4420、名实观P4421、天人合一P5022、知行合一P50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文化?P32、简述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A.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C.以人为本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A.《周易.贲》B.《周易.艮》C.《周易.震》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D )A.地文B.天文C.人文D.物文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C )A.中庸之道B.阴阳五行C.中和为美第一章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长幼有序B.父子有亲C.夫妇有别D.君臣有义E.朋友有信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C )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天人合一D.辩证逻辑————————————————答案是辛苦整理出来的完整版课后答案需要支付5元/门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414817003————————————————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定义B.概念C.论证D.自我修养2【单选题】(1分)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A.性相近B.性恶论C.性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爱人B.克己复礼C.其言也訒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4【单选题】(1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C.随心所欲D.遵守礼仪5【单选题】(1分)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义C.礼D.仁6【单选题】(1分)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认识D.实践7【判断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传统》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原始宗教崇拜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
2.在儒家经典文献系统中,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3.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编订《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其通行本共分为81章。
5.在散文领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澈、曾巩。
6.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8.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9.《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10.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11.隋唐时期主要佛教派别有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12.被称为北宋五子的著名理学家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13.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14.《农政全书》是明代著名学者徐光启的农学著作。
15.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
16.《尚书·洪范》篇中所谓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17.《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二、名词解释
1.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
学》提出关于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念。
2. 道统论:韩愈提出的按照佛教“法统”建构起来的自尧舜以至孔孟的儒家仁义之道的传授系统。
3. 道法自然;老子提出的哲学命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道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和
法则,体现出自然而然的状态。
4. 心学:宋明理学中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强调心为本原的儒学流派,主张“心外无理”、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5. 新文化运动: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以《新青年》为主要舆论阵地,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以反对旧伦
理,建立新道德,反对文言文,主张白话文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启蒙运动。
6.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包括儒、墨、道、名、法、阴阳诸家,体现了先
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涉及天人、名实、常变、古今、义利、善恶等方面,是古代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7. 中体西用:晚清张之洞提出的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的关于中西古今关系的文化理论。
8.仁政:孟子发挥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的以民贵君轻、王霸之辨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说。
9.中庸:孔子提出的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偏不倚的常道的辩证思维方法。
10. 关学:宋明理学中以张载为主要代表的强调气为本原的以崇实尚朴为学风,具有鲜明关中地域特色
的儒学流派。
11. 五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12.三纲五常:汉儒董仲舒总结概括的关于儒家伦理道德的主要思想:具体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你对“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狭义文化即人化。
指观念形态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复杂共同体;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2. 简述科举制的内容与意义科举制是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用以代替九品中正制,萌芽
于南北朝,创制于隋,完备于唐,延续至清。
其具体措施包括自由报名,定期考试,以成绩为准;意义:造就了中国的官僚阶层,创造了中国的士人文化,文官制度在中国兴起,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
3.简述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指唐中期由韩愈、柳宗元倡导,在文体、文风、语言诸方面进行
的一次改革运动。
它名义上是要恢复先秦、西汉的散文体,实际上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反对骈体文的空虚无聊与浮华艳丽,创造一种自由、质朴、实用、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4.简述宋明理学的三个主要学术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核心思想气学-张载-以气为本;理学-二程、朱熹-以理为本;心学-陆九渊、王阳明-以心为本
5.简析现代文化思潮中的“全盘西化”主张全盘西化论以胡适和陈序经为主要代表,认为中国百事不如
人,同时文化本身是体用不离的,应当全盘接受和移植西方文化,他们强调了文化的整体性,而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表现为文化激进主义。
正确的认识是在中西文化交流融会的基础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无产阶级新文化。
6.简述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起源于神创世的观念,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涉及诗、歌、乐、舞等仪式和记史、占卜、医疗等活动,巫师成为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7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孔子的仁学思想主要内容是:一、仁者爱人:仁的血缘性:仁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由家庭成员扩及社会成员;二、克己复礼:仁的规范性:人作为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社会规范,通过回复周礼而挽救“礼崩乐坏”的人伦秩序;三、为仁由己:仁的自觉性:我欲仁,而斯仁至,强调于日常生活践履仁道,从个体修身到为政以德,都是成就完满人格的必要途径。
8. 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与意义孙中山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主要是反满与反帝。
民权主义以建立共和政体为目标,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民生主义指人民经济生活问题,主要是资本和土地问题,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纲领。
9.简述明清实学思潮及其意义明清实学思潮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的社会关系变革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对中西文化会通肇始的回应,它反思程朱理学,批判佛道和阳明心学,兴起于明末清初的强调务实、注重实用的哲学思潮,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
10.简析经学与玄学的区别。
经学与玄学的主要区别是经学:孔孟;宇宙论;纲常伦理;名教;谶纬;玄学:老庄;本体论;理想人格;自然;思辨。
11.简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超稳定性;天人合一;儒道互补;礼乐传统;和合精神
12.简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禅宗是中国化程度最高的佛教派别,他们认为众生成佛的根据在于自己的本心;修行实践的活动应当是自主的,具体的修行方法没有通行固定的模式;觉悟解脱是一种豁然贯通而又无
所得的境界。
四、论述题
1.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辩证法思想。
(1)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贵柔”,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矛盾原则,初步揭示了对立面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以及“反者道之动”的否定原理。
(2)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辩证法“尚刚”,孙子要求全面辩证的把握敌我双方的关系,“致人而不致于人”,时刻掌控战争的主动权,并对战争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范畴作了辩证分析。
(3)以《易传》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执中”,主张刚柔并济,在孔子的思想中,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辩证的思维艺术。
《易传》指出,矛盾的双方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较为准确的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
2.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认识与反思:
(1)亨廷顿认为冷战后,决定世界政治的主要因素将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未来的战争将点燃在文明的地理分界线上。
尤其是儒教联合伊斯兰教同西方文明将形成近期最重要的文明冲突形式。
(2)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表明,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总是融合大于冲突,总是以相互吸取相互合作为主导。
(3)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也表明,由儒道互补到三教合一就体现了中国文化是开放和富有包容性的文
化体系。
(4)亨廷顿的认识立足于“西方中心主义”,仍然停留于冷战思维。
3.试述近代文化从器物层到制度层再到思想层的发展历程
(1)器物层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地主阶级开明派,到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主张“中体西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再到郭嵩焘、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改革派。
(2)制度层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坚持具有空想性质的太平天国理想的农民阶级,到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为代表的要求变法自强,实现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再到以章太炎、孙中山为代表的以革命手段建立共和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3)思想层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国故和新知两个方面:国故包括近代经学思潮的复兴、子学思潮的复兴和佛学思潮的复兴;新知包括进化论思潮、理性主义思潮和非理性主义思潮。
4.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1)文化概念:狭义文化指观念形态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复杂共同体。
广义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综合体。
2)中国文化的源流: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
3)中国文化的特点:超稳定性;天人合一;儒道互补;礼乐传统;和合精神。
4)现代意义:道德建设、生态保护、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5.试论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含义及其现代意义
(1)道法自然的含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道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和法则,体现出自然而然的状态。
(2)现代意义:遵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保护环境;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