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合集下载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实用标准》GB50202-2018解读汇报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实用标准》GB50202-2018解读汇报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摘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已于2018年3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范”)。

本文从标准的总体框架,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条文内容的增减、修订等变化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及应用新标准。

关键词:规范标准对比分析引言: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经笔者总结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1. 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2. 强制性条文原来旧规范有7条,新标准仅为1条;3.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4. 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5. 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中的科学抽样方法;6. 修改了数据格式及要求,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解析:本条文规定了地基与基础分部的验收内容、标准及程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第六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中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的“基本规定”中均未提及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即从国标规则层面并没有强制要求相关参建单位进行子分部工程验收。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1总则1.0.1 为了在桩基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包括构筑物)桩基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应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注重概念设计,合理选择桩型、成桩工艺和承台形式,优化布桩,节约资源;应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1.0.4 在进行桩基设计、施工及验收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桩基pile 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连接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连接的单桩基础。

2.1.2 复合桩基composite pile foundation由基桩和承台下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础。

2.1.3 基桩foundation pile桩基础中的单桩。

2.1.4 复合基桩composite foundation pile单桩及其对应面积的承台下地基土组成的复合承载基桩。

2.1.5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ettlement-reducing piles软土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为减小沉降采用疏布摩擦型桩的复合桩基。

2.1.6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ultimat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a single pile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承载力。

2.1.7 极限侧阻力ultimate shaft resistance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身侧表面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2.1.8 极限端阻力ultimate tip resistance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端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2018最新】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范文word版 (7页)

【2018最新】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范文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是怎么样的?建筑地基基础规范又是什么 ?看看下面吧!常用术语【地基】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基础】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重力密度(重度)】单位体积岩土所承受的重力,为岩土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岩体结构面】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

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

又称不连续构造面。

【标准冻深】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的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

【地基变形允许值】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土岩组合地基】在建筑地基(或被沉降缝分隔区段的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

【地基处理】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

【复合地基】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而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扩展基础】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的应力应同时满足材料本身的强度要求,这种起到压力扩散作用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桩基础】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联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支挡结构】使岩土边坡保持稳定、控制位移而建造的结构物。

主要符号A——基础底面面积;a——压缩系数;b——基础底面宽度(最小边长);或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c——粘聚力;d——基础埋置深度,桩身直径;Ea——主动土压力;Es——土的压缩模量;e——孔隙比;F——基础顶面竖向力;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G——恒载;H0——基础高度;Hf——自基础底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Hg——自室外地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L——房屋长度或沉降缝分隔的单元长度;l——基础底面长度;M——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或截面的弯矩;p——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p0——基础底面处平均附加压力;Q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桩基中单桩所受竖向力; qpk——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qsa——桩周土的摩擦力特征值;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s——沉降量;u——周边长度;ω ——土的含水量;ωL——液限;ωp——塑限;zo——标准冻深;zn——地基沉降计算深度;α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β ——边坡对水平面的坡角;γ ——土的重力密度,简称土的重度;δ ——填土与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δr——填土与稳定岩石坡面间的摩擦角;θ ——地基的压力扩散角;μ ——土与挡土墙基底间的摩擦系数;υ ——泊松比;φ ——内摩擦角;ηb——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ηd——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ψ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已于2018年3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范”)。

本文从标准的总体框架,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条文内容的增减、修订等变化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及应用新标准。

引言: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经笔者总结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1. 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2. 强制性条文原来旧规范有7条,新标准仅为1条;3.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4. 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5. 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中的科学抽样方法;6. 修改了数据格式及要求,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解析:本条文规定了地基与基础分部的验收内容、标准及程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第六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中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的“基本规定”中均未提及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即从国标规则层面并没有强制要求相关参建单位进行子分部工程验收。

(新)桩基础施工技术标准20180117

(新)桩基础施工技术标准20180117

(新)桩基础施⼯技术标准20180117桩基础施⼯技术标准⼀、静⼒压桩施⼯技术标准1 静⼒压桩及技术措施1.1静压桩施⼯机理:1.1.1静压桩施⼯是利⽤桩机⾃重提供静载反⼒,将桩压⼊地基层中的⼀种施⼯⽅法。

当预制管桩在静压⼒作⽤下被压⼊⼟中时,桩周及其端部分以下的⼟体因受到急速⽽激烈的挤压,其孔隙⽔压⼒急剧上升,⼟的抗剪强度⼤⼤降低,使桩容易压⼊。

压桩的阻⼒主要来⾃桩尖向下直接冲剪破坏桩端⼟体的阻⼒,但当压桩终⽌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桩周及桩尖以下⼟体超孔隙⽔压⼒会随之逐渐消散,⼟体发⽣逐步固结,桩侧摩擦⼒及桩端承⼒逐⽽恢复和提⾼。

从⽽使静压桩获得较⼤的承载⼒。

1.1.2当压桩施⼯压⼒达到设计要求最⼤压桩⼒值时,视具体的地质情况结合单桩承载⼒要求进⾏“复压”,即是使⽤要求的压桩⼒在短瞬的时间内进⾏复压3次,使桩尖以下⼀定范围的地基⼟层(持⼒层)更加挤密,以达到提⾼端承⼒,减少沉降的作⽤。

1.2压桩施⼯的主要技术参数:1.2.1桩型及规格:Ф300mm-600mm桩(A型),Ф300mm-600mm桩(B 型)。

Ф300mm-600mm桩(AB型)。

1.2.2压桩机型号规格:压桩⼒必须能满⾜3600KN或以上的压桩机。

终桩压⼒值:按设计要求终桩压⼒值取2倍单桩竖向承载⼒设计值。

1.2.3复压次数:3次。

桩顶平⾯位置的允许偏差桩垂直度偏差:施⼯时控制在≤1%桩长范围内。

桩⾝砼强度等级:C80。

1.3静⼒压桩的施⼯⼯艺流程2 具体施⼯⽅法2.1放线: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设计图纸定出轴线,测量标定各个桩位中⼼线,并打⼊钢筋头给予确定,经桩基施⼯分队及项⽬经理部的质检⼈员⾃检后,报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有关⼈员复核验线后⽅可开始施⼯。

测量⼈员必须记录每个桩位中⼼点位置以及⽔平标⾼,确保桩位准确和桩顶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施⼯过程中测量⼈员要经常对桩位进⾏复核,以避免桩位发⽣偏差。

2.2就位:将静⼒液压桩机就位⾄要压桩桩位上,将桩段吊⼊压桩机的夹桩器布什,并夹紧该桩段,然后将桩尖定位于桩位中⼼,由负责桩位检查的⼈员检查是否就位准确,再请监理⼈员核准确认。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单桩、单排桩沉降计算方法之商榷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单桩、单排桩沉降计算方法之商榷

收稿日期:2018G01G19作者简介:方㊀成(197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研究.第33卷第1期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3月V o l .33N o .1J o u r n a lo f X u z h o u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M a r 20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方法之商榷方㊀成,林㊀柏,章㊀华,徐和财,王青松,黄㊀超(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㊀311200)㊀㊀摘要:针对J G J 94 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给出的单桩㊁单排桩的沉降计算方法在准确性和适用性方面的问题,依据上海㊁辽宁㊁山西等地的2例单桩长期静载试桩与6例小桩群承台工程的实测沉降资料,对规范中的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讨论,发现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与桩入土深度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并分别给出基于平均预期和95%保证率预期的修正系数模型.结合某主裙楼连接桩基工程中裙楼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结果,探讨利用规范方法进行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的适用条件问题,发现该法不适用于疏桩基础沉降计算.关键词:单桩;单排桩;沉降计算中图分类号:T U 473.1+2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674G358X (2018)01G0071G05桩基础因其具有承载力可靠㊁稳定性强㊁适用性广等优点,成为土木工程领域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1G2].桩基础的工作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沉降位移[3G6],因此合理预计桩基础的沉降量是其设计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J G J 94 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对于单桩㊁单排桩的沉降计算,是根据试桩沉降量估计的,即单桩㊁单排桩的实际预计值与静载荷试桩沉降计算值的比值建议取为1.0[7].然而,静载荷试桩沉降稳定的标准是连续2次在每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 m ,实际建筑物沉降稳定的标准却是连续2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 m ,平均每小时沉降量为0.000457m m ,两者显然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所以,«规范»中这种预计方法的准确性非常值得商榷.鉴于上述情况,首先依据上海㊁辽宁㊁山西等地的2例单桩长期静载试桩与6例小桩群(6桩以下)承台工程的实测沉降资料[8],对«规范»中 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法 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的准确性进行讨论,然后结合主裙楼连接桩基工程中裙楼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探讨利用该法进行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的适用条件问题,以求对实际工程设计中单桩㊁单排桩的沉降计算提供技术参考.1㊀«规范»中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的准确性问题1.1㊀计算值与实测值对照案例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收集到了上海㊁辽宁㊁山西等地的2例单桩长期静载试桩与6例小桩群(6桩以下)承台工程的实测沉降资料,下面对这些资料予以介绍,并与«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探讨«规范»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案例1:静载荷试压维持3个月的上海某跨线桥工程ϕ0.8mˑ23m 单桩试桩工程,其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文献[8].该工程单桩试桩静载荷为1320k N ,桩端持力层为第5G1层黏土,稳定3个月后实测累计沉降21.0m m ,第3个月的沉降速率约为0.049m m /d ,尚未达到稳定的标准,据此预计最终沉降量不超过30.0m m.另一方面,单桩极限承载力Q u k =1216k N ,端阻比α=0.145.根据«规范»,可以计算出单桩沉降量为31.1m m.显然,该工程的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基本相符.案例2:静载荷试压维持3个月的上海某跨线桥工程ϕ0.8mˑ29m 单桩试桩工程,其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文献[8].该工程单桩试桩静载荷为1800k N ,桩端持力层为第5G2层砂质粉土,稳定3个月后实测累计沉降13.0m m ,第3个月的沉降速率约为0.038m m /d,尚未达到稳定的标准,据此预计最终沉降量17不超过20.0m m.另一方面,单桩极限承载力Q u k=2166k N,端阻比α=0.278.根据«规范»,可以计算出单桩沉降量为20.4m m.显然,该工程的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基本吻合.案例3:上海某跨线桥工程1号墩,采用4根ϕ0.8mˑ19.5m钻孔灌注桩,其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文献[8].该工程单桩试桩静载荷为595k N,桩端持力层为第4层淤泥质黏土,117d实测沉降8.9m m,第4个月沉降速率为0.023m m/d,尚未达到稳定的标准,据此预计最终沉降量为10.0m m左右.另一方面,单桩极限承载力Q u k=1287k N,端阻比α=0.165,承台尺寸为8.0mˑ3.8m,埋深为1.7m.扣除承台底土自重压力后的平均附加桩顶荷载为368.1k N.根据«规范»,可以计算出单桩沉降量为15.7m m.显然,该工程的计算沉降明显大于实测沉降.案例4:上海某跨线桥工程2号墩,采用5根ϕ0.8mˑ27m钻孔灌注桩,其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文献[8],桩端持力层为第5G2层砂质粉土.该工程单桩试桩静载荷为988k N,117d实测沉降5.5m m,第4个月沉降速率为0.020m m/d,尚未达到稳定的标准,据此预计最终沉降量为8.0m m左右.另一方面,单桩极限承载力Q u k=2129k N,端阻比α=0.283,承台尺寸为10.8mˑ3.8m,埋深2.0m.扣除承台底土自重压力后的平均附加桩顶荷载为696.5k N.根据«规范»,可以计算出单桩沉降量为10.7m m.显然,该工程的计算沉降大于实测沉降.案例5:上海某跨线桥工程3号墩,采用4根ϕ0.8mˑ19.5m钻孔灌注桩,其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文献[8],桩端持力层为第4层淤泥质黏土.该工程单桩试桩静载荷为657k N,117d实测沉降6.6m m,第4个月沉降速率为0.023m m/d,尚未达到稳定的标准,据此预计最终沉降量为9.0m m左右.另一方面,单桩极限承载力Q u k=1287k N,端阻比α=0.183,承台尺寸为8.0mˑ3.8m,埋深1.7m,扣除承台底土自重压力后的平均附加桩顶荷载为430.1k N.根据«规范»,可以计算出单桩沉降量为14.3m m.显然,该工程的计算沉降远大于实测沉降.案例6:辽宁某公路桥工程1号桥墩,采用5根ϕ0.3mˑ15m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桩距1.5m,其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文献[8].该工程单桩试桩静载荷为680k N,340d实测累计平均沉降为38.6m m,且已达到稳定的标准.另一方面,承台尺寸为3.0mˑ3.0m,埋深2.0m,扣除承台底土自重压力后的平均附加桩顶荷载为610.9k N.根据«规范»,可以计算出单桩沉降量为28.9m m.显然,该工程的计算沉降远小于实测沉降.案例7:山西某单层厂房的1号小桩群承台,地下水位埋深4.5m,其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文献[8].采用4根0.4mˑ0.4mˑ14m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距为1.6m,455d实测累计平均沉降为10.8m m,已接近稳定的标准.另一方面,承台尺寸为2.8mˑ2.8m,承台埋深6.0m,承台总荷载为2200.7k N,单桩平均荷载为550.2k N,扣除承台底土自重压力后的平均附加桩顶荷载为320k N.根据«规范»,可以计算出单桩沉降量为4.9m m.显然,该工程的计算沉降远小于实测沉降.案例8:山西某单层厂房的2号小桩群承台,地下水位埋深4.5m,其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文献[8].采用4根0.4mˑ0.4mˑ14m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距为2.0m,455d实测累计平均沉降为10.2m m,已接近稳定的标准.另一方面,承台尺寸为2.8mˑ2.8m,承台埋深6.0m,承台总荷载为2335k N,单桩平均荷载为583.7k N,扣除承台底土自重压力后的平均附加桩顶荷载为353.4k N.根据«规范»,可以计算出单桩沉降量为5.7m m.显然,该工程的计算沉降远小于实测沉降.1.2㊀计算值与实测值对照结果讨论将上述上海㊁辽宁㊁山西等地8例单桩与小群桩工程的实测沉降值与«规范»计算结果的对比汇总于表1.表1㊀单桩与小群桩基础沉降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案例序号案例名称桩入土深度/m实测沉降值/m m«规范»计算值/m m«规范»计算值与实测沉降值之比1上海某跨线桥23m单桩2330.031.11.042上海某跨线桥29m单桩2920.020.41.023上海某跨线桥1号墩2110.015.71.5727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第1期续表案例序号案例名称桩入土深度/m 实测沉降值/m m «规范»计算值/m m «规范»计算值与实测沉降值之比4上海某跨线桥2号墩298.010.71.345上海某跨线桥3号墩219.014.31.596辽宁某公路桥工程1号桥墩1738.628.90.757山西某单层厂房1号承台2010.84.90.458山西某单层厂房2号承台2010.25.70.56由表1可以计算出«规范»计算值与实测值之比的平均值为1.04,且发现离散性很大,其变化范围为0.45~1.59.因此,直接采用«规范»建议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1.0计算单桩㊁小桩群沉降量,不仅是不可靠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安全的.通过深入考察上述多个案例的对比结果,发现«规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与桩入土深度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即桩入土深度越小,二者比值也越小(如图1中的期望值线所示),计算值越偏于不安全.在目前尚无充分依据修正«规范»计算方法的情况下,基于上述8个工程案例对比结果,近似考虑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与桩入土深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其平均关系模型为γm =0.0357l +0.2316,(1)式中:γm 为«规范»计算值与实测值比值的期望值;l 为桩入土深度,单位为m.同时,从偏于安全的角度考虑,进一步给出具有95%保证率的比值模型,为此,借用正态分布0.95分位值的计算方法,即x =μ(1-1.645δ),(2)式中:x 为0.95分位值,μ为平均值,δ为变异系数.于是,用式(1)函数值作为平均值,同时算得γm 的均方差σm 为0.3824,据此可得到平均值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然后将其代入式(2)中,即可得到具有95%保证率的比值模型,如式(3)所示.其图像如图1中的0.95分位值线所示.γk =0.0357l +0.3974,(3)式中γk 为具有95%保证率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值.于是,在单桩与小群桩基础沉降计算中,在按照«规范»方法计算以后,再根据桩入土深度,将计算结果除以式(1)或式(3)的对应函数值,即可得到更为合理的沉降量取值.其中,式(1)给出的结果是一种平均预期结果,而式(3)给出的结果是一种偏于安全的㊁具有95%保证率的预期结果.图1㊀«规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与桩入土深度的相关性37 方㊀成,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方法之商榷2㊀«规范»中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知道,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值的准确性与桩入土深度有关联,并建议了基于桩入土深度修正的沉降计算方法.然而,上述建议所依据的工程案例均为常规疏密程度的桩群,其结果是否适用于非常规疏密程度桩群,尚值得进一步探讨.上海某12层主裙楼连结桩基工程中的裙楼桩基属于疏桩基工程,且该工程有可靠沉降监测数据[9G10].下面利用该工程校验«规范»中的方法计算其桩基沉降量的适用性问题.该工程的12层主楼(1层地下室)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长25.5m ,桩断面450m mˑ450m m ,共82根,采用第7层粉质黏土作为桩端持力层;2层裙楼(无地下室)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长16m ,桩断面200m mˑ200m m ,共44根,采用第6层粉质黏土作为桩端持力层.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2.主楼基底附加压力为145.73k P a ,裙楼桩顶平均荷载为381k N ,基础埋深均取3.8m.桩位与基础平面如图2所示.表2㊀上海某12层主裙楼连结桩基工程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层序土的名称厚度/m 重力密度/(N /c m3)桩侧摩阻力极限值/k P a 桩端阻力极限值/k P a压缩模量/M P a 1杂填土1.32粉质黏土1.618.515 3.313淤泥质粉质黏土4.617.422 2.124淤泥质黏土6.317.3281.785黏土5.318.05515003.156粉质黏土9.318.75520004.617粉质黏土2.720.59027508.868黏质粉土0.920.3 8.869粉砂6.518.9 11.3110细砂3.018.6 13.2611细砂>14.519.016.27图2㊀上海某12层主裙楼连结桩基工程桩位与基础平面图该工程的主楼沉降实测历时6.4a ,实测推算最终沉降量为93m m.裙楼实测最后平均沉降量与主楼接47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第1期方㊀成,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方法之商榷近.然而,根据«规范»计算所得的裙楼沉降值为25.2m m,远小于实测值93m m.显然,«规范»中的计算方法对该工程的适用性极差,由此可以推断其计算方法不适用于疏桩基础.3㊀结语1)«规范»由单桩㊁单排桩静载荷试桩的实测沉降得出 考虑桩径影响的明德林应力解法 及计算单桩㊁单排桩沉降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1.0的结论,而这至少与非硬土地区的工程实践有一定差别,其准确性值得商榷.2)在目前尚无充分依据修正«规范»计算方法的情况下,基于8个工程案例对比结果,得到了考虑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与桩入土深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的近似结果,并分别给出了基于平均预期和95%保证率预期的修正系数模型.3)«规范»给出的单桩㊁单排桩沉降计算方法,不适用于疏桩基础沉降计算.参考文献:[1]黄聪.群桩沉降预测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2]辛建平,唐晓松,郑颖人,等.单排与三排微型抗滑桩大型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5,36(4):1051G1056.[3]秋仁东,刘金砺,高文生,等.群桩基础沉降计算中的若干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S2):15G23.[4]汤武华,恽波,王静民,等.基于载荷试验的群桩沉降计算方法[J].建筑结构,2009,39(7):43G45.[5]林春金,张乾青,梁发云,等.考虑桩-土体系渐进破坏的单桩承载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4,35(4):1051G1056.[6]毛坚强,蒋媛.基于单桩静载试验结果的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J].铁道学报,2017,39(1):97G13.[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编写组.J G J94 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8]林柏.盈建科基础软件工程应用与实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9]刘金砺,高文生,邱明兵.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邱明兵.建筑地基沉降控制与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责任编辑㊀徐永铭)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o f t h e S e t t l e m e n tC a l c u l a t i o n M e t h o do f t h e S i n g l eP i l ea n dS i n g l eR o wP i l e i n t h e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f o rB a i l d i n g P i l eF o u n d a t i o n sF A N GC h e n g,L I NB a i,Z H A NGH u a,X U H e c a i,WA N G Q i n g s o n g,HU A N GC h a o(Z h e j i a n g I n d u s t r i y D e s i g na n d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H a n g z h o u311200,C h i n a)㊀㊀A b s t r a c t:I nv i e wo f t h e a c c u r a c y a n d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s e t t l e m e n t c a l c u l a t i o nm e t h o do f s i n g l e p i l e a n d s i n g l e r o w p i l e g i v e n i n J G J94 2008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f o r B u i l d i n g P i l eF o u n d a t i o n,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 s t a n d a r d c a l c u l a t i o nm e t h o d w a sd i s c u s s e db a s e do nt h em e a s u r e ds e t t l e m e n td a t ao f t w o l o n gGt e r mt e s t s a m p l e s o f s i n g l e p i l e a n d s i x t e s t s a m p l e s o f s m a l l p i l eGg r o u p c a p s i nS h a n g h a i,L i a o n i n g a n dS h a n x i.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 r a t i o so f t h ec a l c u l a t e dv a l u e s t ot h em e a s u r e dv a l u e sa n d t h e i nGs o i l d e p t ho f p i l e s i s a p p r o x i m a t e l y l i n e a r.T h e n t h e r e v i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m o d e l s b a s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o n t h e f o r e c a s t s o f a v e r a g e a n d95%r e l i a b i l i t y w e r e p r e s e n t e d.M o r e o v e r,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c a l c u l a t e d r e s u l t s a n dm e a s u r e d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p o d i u mb u i l d i n g s e t t l e m e n t i n s o m e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p r oGj e c t,t h e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o f c a l c u l a t i n g t h e s e t t l e m e n t s o f s i n g l e p i l e a n d s i n g l e r o w p i l ew i t h t h e c o d em e t h o d w a s d i s c u s s e d.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c o d em e t h o d i sn o t a p p l i c a b l e t o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o f s c a t t e r e d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s e t t l e m e n t.K e y w o r d s:s i n g l e p i l e;s i n g l e r o w p i l e;s e t t l e m e n t c a l c u l a t i o n5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前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新修订的标准共分为10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工程、基础工程、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地下水控制、土石方工程、边坡工程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调整了章节的编排;2.删除了原规范中对具体地基名称的术语说明,增加了与验收要求相关的术语内容;3.元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4.调整了振冲地基和砂桩地基,合并成砂石桩复合地基;5.增加了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筏形与箱形基础、锚杆基础等基础的验收规定;6.增加了咬合桩墙、土体加固及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的验收规定;8.增加了地下水控制和边坡工程的验收规定;9.增加了验槽检验要点的规定;10.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第一章总则1.0.1为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与本规范相关的国家现行规范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二章术语略第三章基本规定3.0.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3.0.2地基基础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技术交底资料; 3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记录;4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5施工记录及施工单位自查评定报告6监测资料;7隐蔽工程验收资料;8检测与检验报9竣工图。

(新)桩基础施工技术标准20180117

(新)桩基础施工技术标准20180117

桩基础施工技术标准一、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标准1 静力压桩及技术措施1.1静压桩施工机理:1.1.1静压桩施工是利用桩机自重提供静载反力,将桩压入地基层中的一种施工方法。

当预制管桩在静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土中时,桩周及其端部分以下的土体因受到急速而激烈的挤压,其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土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使桩容易压入。

压桩的阻力主要来自桩尖向下直接冲剪破坏桩端土体的阻力,但当压桩终止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桩周及桩尖以下土体超孔隙水压力会随之逐渐消散,土体发生逐步固结,桩侧摩擦力及桩端承力逐而恢复和提高。

从而使静压桩获得较大的承载力。

1.1.2当压桩施工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最大压桩力值时,视具体的地质情况结合单桩承载力要求进行“复压”,即是使用要求的压桩力在短瞬的时间内进行复压3次,使桩尖以下一定范围的地基土层(持力层)更加挤密,以达到提高端承力,减少沉降的作用。

1.2压桩施工的主要技术参数:1.2.1桩型及规格:Ф300mm-600mm桩(A型),Ф300mm-600mm桩(B型)。

Ф300mm-600mm桩(AB型)。

1.2.2压桩机型号规格:压桩力必须能满足3600KN或以上的压桩机。

终桩压力值:按设计要求终桩压力值取2倍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1.2.3复压次数:3次。

桩顶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桩垂直度偏差:施工时控制在≤1%桩长范围内。

桩身砼强度等级:C80。

1.3静力压桩的施工工艺流程2 具体施工方法2.1放线: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设计图纸定出轴线,测量标定各个桩位中心线,并打入钢筋头给予确定,经桩基施工分队及项目经理部的质检人员自检后,报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有关人员复核验线后方可开始施工。

测量人员必须记录每个桩位中心点位置以及水平标高,确保桩位准确和桩顶标高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要经常对桩位进行复核,以避免桩位发生偏差。

2.2就位:将静力液压桩机就位至要压桩桩位上,将桩段吊入压桩机的夹桩器布什,并夹紧该桩段,然后将桩尖定位于桩位中心,由负责桩位检查的人员检查是否就位准确,再请监理人员核准确认。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一,一般原则1.0.1〜1.0.3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达到安全,适用,先进技术,经济合理,质量保证,环境保护的目标。

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并掌握相关技术要点。

1.地质条件。

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分布特征和土壤特性,地下水的发生和水质,是选择桩型,桩身形成技术,桩端承重层和抗浮设计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于设计师和建造者来说,正确地分析和应用调查数据非常重要。

2.上层建筑类型,服务功能和荷载特性。

不同类型的上部结构具有不同的性能来抵抗或适应桩基的差异沉降。

例如,剪力墙结构抵抗差异沉降的能力要比框架,框架剪力墙和框架芯管结构更好。

弯曲结构适应差异沉降的性能优于框架,框架剪力墙和框架芯管结构。

建筑功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是确定桩基设计等级的基础之一。

荷载大小和分布是确定桩类型,桩几何参数和桩布局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在某些条件下,地震作用会限制桩的设计。

3.施工技术条件和环境。

在优化桩型和成桩技术时,应在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单桩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考虑成桩设备和技术的现有条件,以使其质量先进,实用,可靠。

;在成桩技术选择中,应将成桩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泥土挤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作为重要因素。

4.注意概念设计。

桩基概念设计的内涵是指基于以上因素的项目桩基设计的总体概念。

它包括桩的类型,桩的形成技术,桩的端承重层,桩的直径,桩的长度,单桩的承载能力,桩的布置,承台的形式,是否设置后浇带等,这是施工图设计的基础。

概念设计应考虑规范框架内桩,土,盖和上部结构相互作用对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

它不仅应满足负载和电阻的总体平衡,还应考虑负载和电阻的局部平衡。

应着眼于优化桩型选择和桩的布置,努力减少桩帽的差异变形,内力和桩帽上部。

结构的二次内力可以节省资源,提高可靠性和耐久性。

可以说,概念设计是桩基础设计的核心。

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基础上,根据规范内容对技术术语进行补充,修订和删节;增加了沉降减少的复合稀疏桩基础,变刚度校平设计,支承平台效应系数,现浇桩的后灌浆和桩基础的等效沉降系数。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解读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解读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摘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已于2018年3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范”)。

本文从标准的总体框架,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条文内容的增减、修订等变化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及应用新标准。

关键词:规范标准对比分析引言: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经笔者总结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1. 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2. 强制性条文原来旧规范有7条,新标准仅为1条;3.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4. 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5. 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中的科学抽样方法;6. 修改了数据格式及要求,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解析:本条文规定了地基与基础分部的验收内容、标准及程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第六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中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的“基本规定”中均未提及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即从国标规则层面并没有强制要求相关参建单位进行子分部工程验收。

国标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修订与调整

国标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修订与调整

建筑工程中对质量、安全、节能、环境保护 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二)、新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解读
2、与新标准条文内容不一致 例如:新标准3.0.2 地基基础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技术交底资料;3 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记录;4 施工组织设计及
8.0.4 验收工作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 隐蔽工程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人员检 查验收,并形成中间验收文件; 3 分部(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应在分项工程通过验收的基础上, 对必要的部位进行见证检验。
新标准 3 基本规定 3.0.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

10、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二)、新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解读
修订1、调整了章节的编排
章节目录
原规范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地基
5
桩基础6土方工程 Nhomakorabea7
基坑工程
8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9
10
附录A 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
附录B 塑料排水带的性能
新标准 总则 术语
基本规定
地基工程 基础工程 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 地下水控制 土石方工程 边坡工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槽
(二)、新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解读
3、与相关标准、规范的术语使用不统一 例如:4.1.3 地基承载力检验时,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5.1.5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 但在《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均为检测。

桩基完整性检测规范要求

桩基完整性检测规范要求

桩基完整性检测规范要求
1.检测标准依据
《贵州省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BJ52/T088-2018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2.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采用低应变发及超声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3.标准规定
3.1不超过12m 的桩,可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验数量应为100%。

对检测存在桩身质量缺陷,或对桩端持力层质量、沉渣厚度有疑问的桩,要求核验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必要时进行孔内摄像检测,检测数量由设计、施工、地勘、监理工程师共同确定;
3.2超过 12m 的桩应按照超过该长度桩总数的 10%,采用预埋管超声波法或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混凝土强度;
3.3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桩基,或位于岩溶发育强烈、
淤泥、流砂,施工难度大的桩基: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
检测桩身质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上述灌注桩总数的 30%,且
不应少于10 根,少于10 根时应全部检测。

3.4桩径小于或等于800mm时,不得少于2根声测管;桩
径大于800mm且小于或等于1600mm时,不得少于3根声测管;
桩径大于1600mm时,不得少于4根声测管;桩径大于2500mm
时,宜增加预埋声测管数量;。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67-19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GB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3-1992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93-19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999年版)GB50196-2002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2008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338-2003 固定消防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414-2007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J110-19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39-1990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试桩分三种:(1)设计试桩(2)施工前试桩(3)施工结束后试桩设计试桩:根据地质报告及当地经验,选定桩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目的一是进一步确定所选桩型的施工可行性,避免桩机全面进场后发现该桩型不适合本场地施工或发现桩承载力远小于地质报告提供的计算值,此时再改桩型就会拖工期且增加费用。

二是根据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由于地质报告提供的数值往往偏于保守,所以可以根据静载报告提高桩承载力,减少桩数。

(地勘报告一般都会给出桩型选用的建议,设计人员根据《桩基规范》来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施工前试桩: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地勘报告会写)和设计要求,决定是否做施工前试桩。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

《JGJ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是200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著而成。

该书中包含的技术规范有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计算、灌注桩施工、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承台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

本规范修订增加的内容主要有: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桩基耐久性规定;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解计算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沉降;抗压桩与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桩等。

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计算;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经验参数;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标准等。

前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新修订的标准共分为10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工程、基础工程、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地下水控制、土石方工程、边坡工程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调整了章节的编排;2.删除了原规范中对具体地基名称的术语说明,增加了与验收要求相关的术语内容;3.元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4.调整了振冲地基和砂桩地基,合并成砂石桩复合地基;5.增加了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筏形与箱形基础、锚杆基础等基础的验收规定;6.增加了咬合桩墙、土体加固及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的验收规定;8.增加了地下水控制和边坡工程的验收规定;9.增加了验槽检验要点的规定;10.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目录2018年4月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目录2018年4月

10、施工组织与管理
1. 2. 3. 4. 5. 6. 7. 8.
GB/T 50319-2013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50326-2017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50328-2014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GB/T50358-2017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GB/T50430-201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JGJ/T121-2015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CJJ/T117—2007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目录 2018 年 4 月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目录 2018 年 4 月 1、地基与基础
1.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2. JGJ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3. 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4. GB 50086-2015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5. GB 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6. JGJ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7. JGJ6-2011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8. GB50025-2004 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9. JGJ167-2009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10. GBJ112-8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11. JGJ123-2012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12. 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13. GB 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专业工程
1. GB 50093-201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2. GB 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 GB 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4. GB 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5. GB 50281-2006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6.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7.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8.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9. GB 50364-200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10. GB 50495-2009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 11. GB 50498-2009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 12. JGJ/T 129-2012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13. JGJ 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gb50046-2018

gb50046-2018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学分会,中国环球工程有限公司与有关参加单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的要求修订。

《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修订计划》(京环发[2013] 169号)。

在该标准的修订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和实验研究,并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工业建筑防腐设计的实践经验。

它与相关的国内法规相协调,并使用了相关的国际标准作为参考。

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经审查最终定稿。

本标准分为7章和4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规则,术语,基本规定,结构和构件,建筑物保护,结构,材料等。

该修订版的主要内容包括:
1.气态介质的腐蚀性等级已在当地修订。

当将单位质量损失值和厚度损失值作为腐蚀条件时,气态介质对钢的腐蚀等级和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等级增加。

2.增加了保护层使用寿命的设计规定。

3,增加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内容和规定。

4,将强制性条款更改为非强制性条款。

5,调整腐蚀环境下桩基的使用条件。

6,增加了乙烯基酯树脂砂浆整体表层和树脂混凝土整体储罐的技术规定。

7,丰富腐蚀性介质的化学性能和防腐配套体系。

8,添加了树脂砂浆和树脂混凝土线性收缩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学分会管理,由中国环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所有单位合并工程实践,总结经验,积累数据,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环球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二路1号代码:100012)以供将来的版本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GJ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是200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著而成。

该书中包含的技术规范有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计算、灌注桩施工、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承台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

本规范修订增加的内容主要有: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桩基耐久性规定;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解计算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沉降;抗压桩与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桩等。

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计算;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经验参数;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标准等。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设计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基本资料
3.3 桩的选型与布置
3.4 特殊条件下的桩基
3.5 耐久性规定
4 桩基构造
4.1 基桩构造
4.2 承台构造
5 桩基计算
5.1 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5.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5.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5.4 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5.5 桩基沉降计算
5.6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5.7 桩基水平承载力与位移计算5.8 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
5.9 承台计算
6 灌注桩施工
6.1 施工准备
6.2 一般规定
6.3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6.4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6.5 沉管灌注桩和内夯沉管灌注桩6.6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6.7 灌注桩后注浆
7 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
7.1 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
7.2 混凝土预制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
7.3 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7.4 锤击沉桩
7.5 静压沉桩
7.6 钢桩(钢管桩、H型桩及其他异型钢桩)施工
8 承台施工
8.1 基坑开挖和回填
8.2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
9 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9.1 一般规定
9.2 施工前检验
9.3 施工检验
9.4 施工后检验
9.5 基桩及承台工程验收资料
附录A 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
附录B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基本参数
附录C 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
附录D Boussinesq(布辛奈斯克)解的附加应力系数a、平均附加
应力系数a
附录E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计算参数
附录F 考虑桩径影响的MindIin(明德林)解应力影响系数附录G 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砌体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附录H 锤击沉桩锤重的选用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