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试热点解析:对“狼爸虎妈教育方式”的思考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被她骂成垃圾,也不准看电视或有玩伴的长女,17岁的蔡思慧已获哈佛和耶鲁录取,已决定上哈佛大学。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

@对于中国家庭教育中的成才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啸认为,对于家长来说,不要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要看看孩子幸福吗,他在班里被同学们接受了吗,不要老是看中分数,在那种向分数看齐的畸形成才观下,不要说成“才”,成“人”都很危险。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郑方贤表示,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00个孩子有1000种教育的方法。不论是“虎妈”,还是更早前的“哈佛女孩”、“耶鲁男孩”,这些都是个案。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许多不成功个案的基础上的。我们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我们看不到按照同样方式培养的并不成功的孩子,至少是世俗的眼光中不成功的孩子。因此,所谓“虎妈”之类的教子方法,并不具备指导和推广意义。教育是最个体化的内容,只有根据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如果没有“孩子进北大”,谈到这种“三天一顿打”的体罚和棍棒教育,舆论和公众必会很不屑,必然会立场坚定地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摧残孩子身心的教育方式,应该被抛弃,不能随意打骂孩子,要尊重孩子。可是,因为有了“孩子进北大”的诱惑,有了这个炫目的教育成果的遮掩,人们便是非不分了,失去了清醒的判断和理智。一俊遮百丑,在很多家长看来,只要孩子能进北大,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不是以孩子为中心,不是尊重教育的规律,而是以“教育的成果”来判断。家长为了孩子进北大,可以不择手段。。

@古人说,“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同,思想发展的速度不同,思维基础不同,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就决定了一点:对不同的孩子就必须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我有过10年的教育职业经历,深知教育方式“因人而异”的重要。育人,同治病一样,不同的病症、不同的身体、不同的环境就得使用不同的药物甚至“药引”。有的孩子,吃软不吃硬,硬了就有可能发生过激反应,那你要是用“猛药”必然出差错;有的孩子,可能只差一张纸捅破,必须要用佛教“棒喝”的方式,那就得凭借“狮子吼”了。

萧百佑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的大门,这并不意味着他成功了,也不意味着他的教育方式成功了,这只能代表他的教育方式适合他的三个孩子进入北大校园的路径。其他,则意义不大。其实我感觉萧百佑也算幸运,他并没有遇到特殊的孩子,否则他的育儿经历不一定是这个样子。假如别人不顾自己孩子的特点强行使用“狼爸”的手段,说不定就会发生悲剧。

@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亲人,也是孩子的老师。在国外如法国,甚至通过“子不教,父受罚”的法案,对那些没有能让自家孩子走正道的父母予以经济惩处。可见,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古今中外皆然,只是严的尺度有大有小,严苛又分体罚、恶骂、压逼诸多种类,能不能严苛,用什么方式来严苛,这个要视孩子的具体情形而定。因此,教育还是要回到教育的基本常识上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针对“棍棒出才子”的家庭教育观念,有教育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父母的家庭教育常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海无涯苦作舟”、“树不修不成材”这些教育观点的广泛流行,导致了很多家长只问孩子分数,在功利化的教育观中,把自己的意志硬性强加给孩子,为了所谓的“成功”去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尊严,而这种“鸡毛掸子教育”也是目前中国式家庭教育中一种共性错误。

@“狼爸”之前有把女儿“骂”进美国名校的“虎妈”,他们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既有媒体炒作的因素,更源于社会心理对“蜜糖式”家庭教育的一种反思。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打也不是,骂也不得,久而久之,孩子娇纵,心理承受与生存能力欠缺,有的甚至丧失了基本的敬畏与感恩之心。在这种情境下,“虎妈狼爸”式教育受追捧,也就不难理解。

@在目前通行的应试教育“大旗”之下,是不怎么讲究学生们全面发展的,而且检验教育和教学成果的主要指标或唯一指标也是分数,以及分数这一唯一衡量标准之下的“进名校、上北大”,而后就是与应试教育相结合的“只有名校或一流学校”毕业生,才能更好的找到工作、实现成功价值。这正是时下应试教育判定学生成功和教育是否成功的“路线图”。在这样的成才“路线图”之下,家长们往往别无选择。所以,“中国狼爸”的出现,与该家庭教育的传统有关(“狼爸”也是被其母亲“动辄就打”的教育方法打上名校的),但更与应试教育之下的成才模式和评价机制密切相关。

模拟题⎫

从之前把女儿“骂”进名校的“虎妈”到如今把孩子“打”进北大的“狼爸”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于正确的教育模式、成功教育定义的大讨论,谈谈你的看法。参考解析⎫

“狼爸”、“虎妈”随着媒体的报道,名扬大江南北。他们所宣扬的极端的教育方式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有人宣扬支持,有人抨击反对。支持者认为“狼爸虎妈”的教育成果还是很“显著”的,孩子纷纷进入名校,这是多少家长、多少孩子们的愿望;反对者则认为“狼爸和虎妈”的教育方式完全是一种“棍棒”教育,是早已经被淘汰、被否定的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

出现这样的争议我认为是很正常的,每个人对于成功教育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自然认定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而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是“狼爸虎妈”产生的喧闹的背后所隐含的广大家长们对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迷茫,以及目前我们国家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的不完善。

首先,对于题目中提到的“狼爸虎妈”极端的教育方式,我认为需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这种教育方式的一个特点是“家长主导型”,由家长来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式和成长路线,并利用一些惩罚手段去维护家长的权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虽看似“暴力、专制”,却也隐含了“狼爸虎妈”对于孩子们的关心和对于孩子们成才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