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奥秘

合集下载

道德经的奥秘:第六讲智慧与阴谋

道德经的奥秘:第六讲智慧与阴谋

道德经的奥秘:第六讲智慧与阴谋易经的奥秘第六讲:智慧与阴谋外:《道德经》中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

其意是想要使它合上,必须使它先张开;想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

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也有人说这完全是一种阴谋诡计,为什么同一部经典,不同的人会读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智慧与阴谋的根本区别在哪里?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老子的思想呢?曾:一般人为什么老觉得老子是阴谋家,主要是因为《道德经》里面第三十六章有这么几句话: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强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什么叫做微明,就是看起来好象是很隐而不显,很微而不大,小小的征兆,模模糊糊地看不清楚,实际上明眼人他是看的很明显的。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你看我们嘴巴就好了,如果一个人闭着个嘴巴,那你要叫他张开,这是比较难的,可是一个人张开嘴巴,你不用叫他闭,他很快就闭了。

为什么,他自然会酸,受不了。

“将要弱之,必故强之”,将要使它弱,你一定会先使它强,那这样也很简单,你要把一个人的身体整坏,你就拼命给他吃,吃到最后,他体重增加,他看起来很强壮,实际上他身体就开始坏了。

“将欲废之,必故举之”,你要把一个东西废弃掉,你就先把它举得高高的,让所有人都看到,所有人看了都讨厌,所有人都说要把它丢掉,然后我就把它丢掉,甚至我不丢掉说你们要丢,就把它丢掉了。

那就更是阴谋家了。

“将欲夺之,必故与之”,你要夺取他的东西的时候,你就先给他一些东西,你如果这样去解释的话,那十个人就有十个人认为它就是阴谋嘛,诡计嘛,但是,老子真的是这个意思吗?老子写的书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道德经》,他道德是不变的一个主张,一个人主张道德,他怎么会耍阴谋呢?可是事实在这里啊,是他写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我们解释错了,老实讲,历史上的东西,我们把它曲解、扭曲错乱甚至乱改,那一种事情太多了。

外:由于人们的望文生义不求甚解,经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误地解读经典,导致了现代人不仅对老子,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那么老子的这段话,其真实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曾:老子这几句话,不是叫我们去耍心机、去愚弄别人或者虚张声势、故弄虚玄,都不是。

道德经的奥秘:第二讲-上士闻道

道德经的奥秘:第二讲-上士闻道

易经的奥秘(外: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自古以来人们对这六个字有着众多的解释,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断句读。

曾仕强教授认为,这一句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读法: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

这三种读法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而这六个字究竟应该如何解读呢?)第二集:上士闻道:我们看书都喜欢讲一句话,叫做开宗明义,就是说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们,它要讲的是什么。

道德经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必须要了解,老子当初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因为你没有标点符号,每一个人他有他自己的断句方式。

一旦有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好像是标准化,就使得人的思维,反而受到若干的限制,所以我们常常讲,有语言,有文字,对人类是有帮助的,但是不要忘了,语言、文字也是我们思维非常大的障碍,这就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我们中华文化所有的基础,都是在《易经》上面。

老子他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他是专门替高等智慧的人来解释易经。

因为这个必须要有很大的包容性,看得很深远,广大而且很高才有办法听懂老子的话。

道可道非常道最起码有三种不同的标点方式:第一种,道,可道,非常道。

告诉我们只要道可以说的那一部分就叫非常道,这样我们就了解到,道最起码有两部分,一部分叫常道,一部分叫非常道,这非常清楚了。

可道的部分是非常道,不可道的叫做什么,叫做常道,因为常道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你一个时间,只有一个嘴巴,你怎么可能讲得那么周到,不可能。

所以,中国人就形成一种你说的部分,我不谈,我专门从你还没有说到的部分来跟你对抗,意思就是说,你说东的时候我就说西,你说西的时候我就说东,永远没完没了,这都是我们看到的事实,一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第二种标点方式:道可,道非,常道。

那在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只要有人说你对,就有人说你不对,只要有人说这样说可以,就有人说这样说不可以。

这个就叫做常道,意思就是说常道,它永远有正负两面。

其实用正反,不如用现在的叫做正负,它不一定反,所以我们老是把它看成相反,这是很危险的。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 11-人生有三宝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 11-人生有三宝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11人生有三宝(外: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对于现代人来说,“慈”是很好理解的,但是“俭”似乎难以做到。

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上追求高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这些现象会给人们带来怎么样的祸患?老子所说不敢为天下先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第11讲人生有三宝我们已经知道,天地是怎样造万物的。

那个整个的过程我们了解以后,我们反过来问问自己,我们身为天地的一个分子,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分子,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过我们的日子。

换句话说,人们要问问自己,人应该怎样生活,才符合道德要求。

我们看《道德经》第59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我们先看什么叫做治人。

治人不就是管人吗?不是,你管人干什么?道都不想主宰人了。

你同样是人,你还要去管别人,这不很奇怪吗。

治人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向自然学习,要跟天地一样无私的奉献,所以治人,就是为社会人群服务。

那什么叫事天呢?事天不是说整天去拜天,去求天去问天,不是。

而是修身,因为天它代表自然,而自然呢,它是无私的奉献,但是人呢,好像都做不到,你看看天,想想自己,你觉得很难过,觉得很惭愧,觉得说天你怎么能做得到我做不到呢?因此就要修身。

所以治人它是向外的,事天是向内的,不管你对外对内,莫若啬,再也没有别啬更重要的,什么叫做啬?啬就是爱惜,就是节俭,爱惜,爱惜什么?节俭,为什么要节俭?老子接着说,夫唯啬是以早服,因为一个人,他如果爱惜,他如果节俭,他就会及早的走上道,及早的服从道。

(外:节俭,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有人开始鼓吹,只有高消费才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上的奢华之风渐起,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究竟还要不要坚持节俭呢?)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来,现在人衣服永远少一件。

你衣服已经够多了,穿不完了,可是你看到别人,他那个比较好看,我再怎么样也去买一件,比他更好看的,就形成,我们现在怎么样,过度生产,过度浪费,你生产那么多干什么。

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

1、先天是“道”(道生一,一画开天)2、道的特性:虚不患寡而患不均3、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但是它不主宰你4、最初的学问是从:天垂象得来的(观气象)5、一阴一阳之谓道6、精神永远不死7、具体的器物看得见,道、波……看不见,但是真实存在8、道始终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生生不息,百姓称为:轮回9、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作为、做出来的意思三声。

人不把自己的天性,不把自己的道做出来,天诛地灭10、道就是“本”11、道可道非常道:诸子百家都很有学问,但都是片面的道理,无法讲全面的道理12、道有两面性。

得意时保持警惕,失意时想想原因,这就是平常心13、领导讲的话永远是对的,但是不一定要听他的。

服从≠盲从14、道是动的,不动是不能生万物的15、以德报怨,用什么报德16、天老爷不说话,不说话是最上乘的。

嘴巴位阶最低,眉毛最高。

职位低,不得已不动嘴巴,高了以后动鼻子,再高为“耳目”,领导耳目17、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是三分法18、吝啬你的时间用在明道,用在行道。

身为一个人,有道之士,不要像禽兽一样,所以你有责任使自己跟禽兽拉开距离。

19、越时尚的人,越想禽兽20、人与禽兽的差别非常非常的少。

少:上(求上进)、止、正(上中有止,止中有上,终结就是正)21、自作自受:要替自己的行为,负百分百的责任,推不掉的,没有人替得了你,没有人害得了你,没有人救得了你,赏识你也没有用,打击你也无济于事,一切就是自作自受!这是人生规律22、我们是地球上的客人,叫做自宾!(以宾客自居)我们从道来到地球,迟早有一天会回到道上面去23、上天下地我最大。

我不是释迦牟尼佛,是你自己的灵魂24、一切,你自己在做决定;一切,你自己要负责任25、好好的扮演自己这辈子的角色叫:守分26、道是走反着的路27、多样化就是要多样化,不能都一样,都一样了就回到道生一的“一”了,就归于无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8、不争就是富有,吃得起亏!争就是穷,穷的和别人争利息。

曾士强道德经的奥秘第十一章:度外养中

曾士强道德经的奥秘第十一章:度外养中

曾士强道德经的奥秘第十一章:度外养中《道德经》第十一章讲的是:“无的大用”。

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其实就是轮子。

如果当初没有发现这个轮子的功能,可能人类就很难进步。

一直到现在,几乎所有东西都跟这个转动的作用有连带的关系。

所以老子就要用轮子来让我们去想象。

三十辐是轮子里面有很多辐条,当然不一定是三十。

可是再多的辅条,它中间如果没有那个空洞的轴心的话,那就叫“毂”,三十辐条聚集在一个空洞的轴心。

当其无,有车之用,就是因为这个空洞的轴心才有车之用,才能够发生这个车子转动的功用。

二、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埏是什么?就是柔和。

埴,就是泥土。

把泥土拿来柔和。

大家都知道陶匠要做陶器的时候,他一定要把埴泥土拿来埏,哪来柔和,把里面碎的东西剪掉,然后揉成泥团,这才开始去造器。

可是不管你怎么做,如果那个器没有装东西的空间的话,那个器就没有用了。

你看一个方正的东西,装不了任何东西,所以当其无,就是因为它有那个看起来很空虚的那个空间,有器之用,才产生了可以装载东西的器物,这种功用。

三、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工匠把门窗开凿出来,就是因为我们里面,有这么大一个,可以装人,装东西,可以来来往往的室内空间,这个室才有作用。

如果这里面塞满了所有东西,连人都进不来,那这就毫无功能了。

因此老子告诉我们,你去看房子的时候,当其无,有室之用。

你看它空间有多大,能摆一个床或者两个床,还能不能把它隔开来一半,最后一半做会客用。

“有室之用”,房室的功用就是那个无的部分,可是一般人它只重视有的作用,它完全忽略了你的价值。

因此,老子提醒我们,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四、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之”他只是给我们便利而已,真正给我们用途的是无之。

所以奉劝我们当代的人,还是要汲取老子的教训。

当你看到有的东西以后,你要去想到这个无的部分,我们一定要深一层去想,你才知道用的根本是在无,不是在有。

道德经的奥秘:第一讲 老子传道

道德经的奥秘:第一讲 老子传道

道德经的奥秘(外: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经一直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难读懂的经典,几千年来,关于老子、关于《道德经》,有着无数的传说和猜想,这是一幅流传已久的《老子传道》图,画中的老子,难道是在向老虎传道吗?那个大圆圈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而这样一幅画,又能为解读《道德经》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曾仕强先生将为我们解开这一个个迷题。

)第一集:老子传道曾:我们这一次要来探讨老子的《道德经》。

要探讨《道德经》,它有好几条路,因为《道德经》实在太大了。

你从哪一方面去,都有很多条路,所以叫做“条条大路通《道德经》”。

那我们现在要采取哪一条路呢?因为你从每条路进去,你所看到的都不太一样,因此我们这一次要选一个比较少用的,有更广大视野的那一条路。

我们看看历史,《道德经》在西流景帝以前,它不叫《道德经》,那时候根本没有《道德经》这个名词,就叫《老子》,表示这是一本老子所写的书。

这个就表示它还没有得到大家的共识,认为说我们都应该学它。

但是汉景帝他了不起,因为我们都知识,文景时期是实施老子的学问的,所以他自己实践的心得,他认为这个太了不起了。

所以不应该叫做“子”,应该提升他的位阶,所以叫做“经”。

经是不容易的,经就是它是不能乱改的,必须要经常常这样去做的,而且他是很正经的。

可见,当老子所写的书被提升为经的位阶的时候,那它对中国人影响就更大了。

到了唐玄宗,他把《道德经》尊称为真经。

《道德经》是真经,那别的经怎么办呢?因为我们一般人,想到真就想到假,想到假他就想到真,老子就是要破除我们这一种。

我们没有说它不好,也没有说他不正当,因为这些观念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

我只是说,你把真和假相对,不假就是真,不真一定是假,那你就终生痛苦不堪。

(外:我们常常认为这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是真的,即是假的。

而老子却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这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是非真非假,或者说是亦真亦假的。

但真和假是完全相对的,怎么可能混淆在一起呢?)曾: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你到古董店去,你看那个古董很喜欢,你就问他,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他说这个不是假的。

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儒家和道家是互为表里,不能分开的一、上士闻道:道德经没有标点符号,避免了对人思维的过多限制。

有语言,有文字是对人类有帮助的,但是语言文字,也是我们思维非常大的障碍~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专门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

因为必须要有很大的包容性,看得很深远,广大而且很高才能听懂老子的话。

道,可道,非常道~(道有两部分,可以说的部分是非常道,不可以说的部分是常道)道可,道非,常道~(你对,就有人说不对,这是常道,即常道永远有正负两面)道可道,非常道。

(诸子百家都很有学问,讲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你们所说的都是道,这没问题,但只是道的一小部分,没有办法把道说得很清楚,这不是你们的错,这是语言文字的限制。

现在只希望你们心里知道,我们永远不可能把真相说清楚,我们只能就我们这一家所看到,所体会到的,把它说出来,但这是片面的道理,而不是整全的道理,希望我们不要过分自我膨胀,也希望来听的人不要认为听到的是整全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同样要记住:我只有一个时间,我只有一个嘴巴,何况我还有我的立场,我怎么能把所有的道理都讲光呢?这是一种局限性。

伏羲为我们做学问开的大窗口:天人之学~天垂象(我们做学问要从天垂象开始)~老天不会说话,但人活在天地之间,不能离开天地,只有了解天地,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道是用来行的)我们人与人互动是靠感应,你一定靠嘴巴,不一定靠言辞,说得再多,不如把你的信息透过无形的管道传达给他。

这个叫做心连心,心与心连在一起的时候,你不说他也知道。

但是我们现在都太相信嘴巴,非说不可,把感应的能量弄得太小。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易经是用来行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来应证,来实践)二、人生的价值:既然要做一个人,就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人生的最高价值?~行道(道是用来行的,而不是用来讲的,说了半天,倒不如自己把它做出来)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老子用道代表所有的自然)~自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无私的奉献~人类的最大价值就是为人群造福。

浅谈道德经的奥秘

浅谈道德经的奥秘

读书笔记——道德经的奥秘——胡欣悦一、作者了解曾仕强教授出生于福建,长于台湾。

曾仕强祖籍在漳州,其启蒙教育也同样在漳州。

曾仕强:现任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等。

曾仕强先生生于1934年,祖籍福建漳州。

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

曾仕强被企业界尊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多次应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香港、中国大陆演讲。

据了解,曾仕强父亲是漳州华安一中的首任校长,曾仕强启蒙教育阶段在当时的南方小学(新桥小学),后来由于父亲前去厦门工作,曾仕强即随父前往厦门读中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往台湾。

曾仕强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等,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解《易经》。

在函谷关现场讲解《道德经》,吸引了2000多名国学爱好者,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了现场录制。

二、道德经摘录《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

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

《道德经》的自然医学奥秘

《道德经》的自然医学奥秘

1.明确事物结构的三元性
• 道可,道非,常道。 • 名可,名非,常名。
• 不确定,否定,肯定。 • 未病,欲病,已病。 • 固态,液态,气态。 • 精气神,上中下,天地人…万物有三,三生万物。
2.自然世界的由来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0是无1是有。0者靈也。1者意也。道生0, 道生1。
疾而终。
二、自然医学奥秘

1.怀疑自然,病由心生
• 三观不正,三论不明,其心必病。 古有巫医治之。
• 巫医,是自然之神。是能沟通天地,懂得自然 规律和阴阳平衡的人。巫咒是医嘱是话疗,是 心灵之药。靈,就是建立在巫文化基础上的宇 宙感应,只有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才能通靈。
• 毉,醫,就是用水洗用手按用针扎用咒语用动 物植物矿物熬制泡制发酵等自然方法调理身心, 亦称为医。以此为职业的人称为巫医。巫,科 学之前的科学。
不能妄自为大,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是天规。 老四别牛。这就是古人的认识论和人生观。
4.老四应该怎么做
• 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知白守黑,知子守母,知雄守雌,知荣守辱,致虚守静,多言
数穷,不如守中。
• 人呀,要有博爱之心,要简约啬俭,有成本意识,有边界有廉耻意识, 遵天规守人则,才能替天行道一往无前,敢为天下先,实现人生的价值。
3.对抗自然,病从寒起
• 寒生百病,一湿难除。
• 寒湿是害生菌最喜欢的寄生处, 害生菌聚集就会破坏细胞的正常 排序形成淤堵栓塞,形成各种不 同的病症。轻则风湿通理顺,促气行血通为已任。
三、道不远人奥在其中
1.有无相生,话疗治心
• 恢复传统文化,恢复传统方法,从无形 看有处,从有处探无形,以话为引,从 心施治,为巫正名,为巫医正名,用现 代医疗设备只能检测其有,但望闻问切 的话疗才能观其心。以自然为本的医生 是心灵的导师。

道德经的奥秘--无中生有

道德经的奥秘--无中生有

道德经的奥秘--无中生有曾:《道德经》第五章有一句话非常有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什么叫做刍狗,刍狗就是用草,然后把它扎成一只跟狗一样的以前在祭祀的时候,会把这个草扎成的狗作为祭品,然后很庄严、很恭敬,好象它很贵重一样的奉给我们所祭拜的对象,不过拜完了以后,顺手一丢,就把它丢掉了,根本不当一回事。

这两句话是怎么来的,是天人之间的一个对话。

老实讲中国人他这个天人合一是很有意思的,你能够说他是一种想像,我们也不反对,就是人跟天他会对话。

人他跟老天讲:老天哪,你到底怎么回事,你把天地万物都当作祭品,要用的时候就很贵重,不用的时候就随便乱丢,那你老天还有什么仁爱之心呢?老天本来是不说话的,不过听了这个番话以后,他不得不做回应,他说好,你们人看我,天,是这种样子,那我现在呢,要你反观你们自己,圣人一样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一个学派出来,告诉你要这样那样,另一个人说我才是你们的老师,这样这样,各式各样的主张都言陈有理,我到底听谁的?所以就造成很多门派,明争暗斗,社会非常混乱。

我有一次坐车子,我就听到两个老太婆在对话,那很有意思。

一个人说:你千万不要信佛教,你看我婆婆就是信佛教,信到最后死掉了。

另外一个人说:真的挺奇怪,我的婆婆信基督教,信到最后也是死掉了。

你信什么教最后不是死掉?人是自生自灭的,万物都是自生自灭的。

曾:老子既然把这个天人对话把它展示出来,他就必须要给我们一些启发嘛,不然你这个对话完了没有结果,所以第五章紧接着他就说了,“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龠是什么,就是风箱,他说天地之间,你用想像的,它就象一个风箱,风箱里面空空的什么都没有,所以它是无,不过风箱呢,你一动,它就会有风出来,所以有生于无,你从这里能够看得出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它是空空虚虚的,什么都没有,不过它里面充满了无穷的能量。

虚但是不屈,不屈就是没有静止,动而愈出,你只要拉动这个风箱,它就源源持续的,越来越多。

《道德经》中隐藏的惊天秘密!

《道德经》中隐藏的惊天秘密!

《道德经》中隐藏的惊天秘密!老子是我国2500年前的一位大圣人,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一本奇书,被后人称为道德经这本书之所以被称为奇书,一是2500年来人们不断地在研究它,更为神奇的是,我听一位老者说,2012年后我们将会读到一本更为神奇的道德经。

我曾经向这位老者请教,2012年后会是怎么个神奇法?老者摇摇头,说天机不可泄露。

在我的再三恳求下,老者给我说了几句,令我当时是五雷轰顶,那叫一个震惊呀!这是三年前的事了,因为当时老者在向我透露时一再交代我时机不到,不可让外人知道。

所以三年来这个秘密一直压在我的心底,很少向外人透露。

今将老者三年前告诉我的一部分话,告知天下。

说白了我对老者的话只是震惊,还真不完全理解。

记得三年前老者对我说,“小伙子,你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吗?”我说读过。

他就问我“你知道老子是怎么说的道生万物呢?”我就不加思索的说“这还用问吗?道德经里不是写的很明白吗?天下人都知道的呀。

”于是我不屑一顾的对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说完我还想等着老者夸我几句呢,没想到老者连连摇头,说:“小伙子,不可尽信书呀,五年以后,你再看看这句话,就知道老子当年是怎么说的了。

”我看老者很认真的态度,想必这个老者不会是在和我开玩笑,于是就再三恳请老者,说“这还有错吗?如果有什么不对,不要等到五年以后了,还望老人家指教。

”接下来老者说的话差点没把我气晕。

老者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当时我听了这个话,就差一个骂老头是疯子了,可是我张张嘴,一时又不知怎么去和老者理论。

三年了,这句话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时不时会在我的耳边响起,有时又觉得老者的话可能也是有点道理的,有时再一想老头说的还是疯话。

几天以后,我去见老者,本想和他理论的,我已经准备了一大堆说辞,为了维护我的传统观点,我是胸有成竹的。

可是见了老者以后,他什么也没问就说:“你这次来就不要和我理论了。

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


及甚冥惚恍为十

古真兮兮兮物一 ,,,,,,章

其其其其其惟
名中中中中恍
不有有有有惟
去信精物象惚
。;。;。
精选课件ppt
64
混沌是怎么被打破的?

故长天第

能且长七

长久地章

生者久 ,。

以天
其地
不所
自以
生能

精选课件ppt
65
11
有 道
拾壹
必 有

精选课件ppt
66
有道必有德
什么是“道德”

若若若若十

讷屈冲缺五 。,,,章

大其其
巧用用
若不不
拙穷弊
,。。
精选课件ppt
59
10 拾
无 中 生

精选课件ppt
60
无中生有
解释“无 中生有”
“无”和“有” 非有非无状
的关系
态告诉我们
辩证阐述中 的道理
华文化
混沌是怎么 被打破的?
精选课件ppt
61
解释“无中生有”
渊道第 兮冲四 ,,章 似而 万用 物之 之或 宗不



有天弱反四 生下者者十 于万道道章 无物之之
德 经 》
生用动
于。,


精选课件ppt
43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是无是十 谓物谓四 惚之无章 恍象状
德 经 》
。,之


精选课件ppt
44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9-知识与知道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9-知识与知道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第9集知识与知道(外:道德经告诉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就是说,学习的知识越‎多,反而会离“道”越远,但是现代社会‎非常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人们普遍认为‎知识越多知道‎的也就越多,可是我们是否‎认真想过知识‎和知道是什么‎关系?知道的这个道‎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呢?而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知识呢‎?)第九集知识与知道《道德经》里面有两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经常搞不‎懂,第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什么为学日‎益,而为道会日损‎呢?一定要从老子‎的背景说起,老子他当过周‎朝的图书馆馆‎长,他学问好得不‎得了,要不然为什么‎写的出这么玄‎妙的《道德经》,因此,我们不能说,老子不重视学‎习,不鼓励我们学‎习,那是不可能的‎,他只是说,我们做学问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我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做学‎问?读书是为了明‎理,做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才是根本,很多人做学问‎做到最后,那种益都是空‎的,用来整人,用来算计别人‎,用来夺取财货‎,最后还是一场‎空。

你表面上看你‎做学问,你看知识越来‎越丰富啊,以前不懂的现‎在都懂了,当然很开心。

但是你要小心‎,这个对你的为‎道来讲,刚好是一天一‎天减损的。

你不学到这个‎,你不会做那种‎事情,你的品德还是‎蛮好的,你学的这个,刚开始说绝不‎做,绝不做还是会‎做,因为弱者道之‎用。

你看我们每次‎说这个我绝对‎不要,但是很快,你就钻到那里‎面去。

凡听过的必留‎下痕迹,你非常讨厌的‎,很可能变成你‎最喜欢的,这才是事实。

你挡不住外界‎的诱惑,你挡不住所有‎资讯的入侵,因为那也是道‎的一部分,你必须要什么‎?你必须要把握‎住自己。

为道日损,就是说我不要‎盲目的去吸收‎外面的东西,盲目的感觉到‎说多多益善,那不对。

你看一本书先‎看到目录,这个目录不合‎你,你就丢掉了,你看它干什么‎?不行,一定要看完,你不看完你怎‎么知道它好坏‎呢?这句话是行不‎通的。

道德经的数学原理(一)

道德经的数学原理(一)

道德经的数学原理(一)道德经的数学:探索无穷的智慧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东方智慧的精髓。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道德经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的原理与思想。

本文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带您逐步了解道德经中的数学奥秘。

一. 无中生有:数学中的零1.道德经中常常提到“无”与“有”的概念,这与数学中的零有着深刻的联系。

2.零作为一个特殊的数值,代表着无穷的可能性与空虚状态。

•零是唯一一个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值。

•数学中的很多运算与原理都离不开零的存在,例如加法的单位元、乘法的零元素等。

二. 变幻无常:数学中的变量1.道德经中强调“无常”,而数学中的变量恰好是体现了这一原则。

2.变量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用以表示一种可变的量或未知数。

•变量在数学中可以表示为字母,代表着一种无限的可能性与变化。

•道德经所表达的“无常”就如同数学中的变量,提醒我们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需要适应与调整。

三. 虚空万物:数学中的集合论1.道德经中所描述的“虚空”与数学中的集合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集合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元素的集合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可以看作是一种容器,包含了无限多个元素或对象。

•道德经提倡的“虚空”不同于“空无一物”,而是一个包容一切的无限空间。

四. 平衡统一:数学中的方程与等式1.道德经中强调平衡与统一,而数学中的方程与等式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2.方程与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用于描述两个数量或变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方程和等式的左右两边代表着不同的量,通过平衡等式两边的值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道德经中提及的平衡与统一,就如同数学中的方程与等式,是一种达到平衡状态的目标。

五. 退而求其本:数学中的极限1.道德经中强调“退而求其本”,而数学中的极限理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2.极限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描述了一个函数或序列在某一点或无穷远处的趋势性质。

•极限可以让我们逼近某个值或趋于无限大,从而求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解答。

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一、老子传道真假不一定是相对的中华文化的根源就是易经读道德经要检讨自己,抱着冷静恭敬很真诚的态度好好听听老子的话,回头调整自己,而不是用我的看法评价老子。

为什么和老虎在一起?和老虎说什么?圆圈代表:道道德经要讲的是真话,真话很危险,老虎代表诸子百家中国社会:卧虎藏龙孔子和老子问道,老子不说话而张开嘴,孔子悟到了,老子的智慧:柔弱胜刚强人应该说真话。

老子传道图告诉我们:道是柔弱的,但柔弱胜刚强老子在讲真话,而讲真话很危险为什么危险现在还讲真话?现在民智已经开,不必冒着老子那么危险,如果现在不讲真话才更危险二、上士问道老子故里:河南鹿邑不同的读法:开宗明义: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们要讲什么常道说不完整有人说对就有人说反,常道总是有正反,总看作正反很危险更完整的说应该说是正负,因为并不都是相反,而有可能是互补这是语言和文字的限制的原因天人之学:做学问从天垂象开始,人活在天地之间了解天地才能有生存之道。

上等智慧:道不是用来讲的,是用来行的中等智慧:好像听得懂好像听不懂,继续琢磨下等:听完道理,一脸不认同和怀疑体会到:老子知道老虎会有两面性,老虎凶猛是天性,老子讲道把老虎的斑纹讲的隐藏起来,说明老虎是上士闻道达摩祖师认为中国好多人把佛经当做学问研究,而不去行三、人生的价值人不为己天诛地真正的含义?古人为什么说人在衙门好当差?老子:人生最高的价值就是行道老子是自然哲学家自然的价值是无私奉献(小草生长,牛羊吃,小草不抱怨,水被动物喝,被人提走,被人开辟支流不抱怨)人的价值是为人群造福人(所有人)不为己(人之为人的人性)(天诛地灭人不能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天都不会放过人在衙门好修行?四、究竟何为道?道可以代表一切概念比天地还有早,不是道把天地生出来,是说到在一片混沌的时候就存在,但是在开天辟地的时候才产生作用天地形成天地形成道附着在万物身上物:道安静下来求之以神了解道任何事物都是循环往复人应该尊重道就可以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万物道所生,道依旧存在,不主宰万物,不道不但生成万物还是万物生存的法则如何看出自己遵循了道呢?道就是宇宙自然的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对道的定义
道 吾 下 周 寂有 , 不 母 行 兮物第
《 道
强 知 。 而 寥混二

为其 之名 名, 曰强 大字 。之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
成 , 先 天 地 生 。
十 五 章
经 》
老子对道的定义
复昧其故此搏听视第
归,上混三之之之十

于绳不而者不不不四
无绳皦为不得闻见章
“反”字的不同含义
1
返回原点,回到起点
2
物极必反,由正到反
3
相反相成,阴阳互补
“反”和“道”的关系
第25章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 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 反。 第42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第23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 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如何看待现代社会求新求变


















1 壹
老 子 传

老子传道
真与假之间的关系 东西方文化对真实的不同理解
诸子百家与道家的关系 说真话时要考虑什么
真与假之间的关系
真 实假
老子传道图
老子出关图
2 贰
上 士 闻

上士闻道
一 “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方式 二 不同智慧水平的人闻道的区别 三 “行道”的意义
玄而观观之天可道
之异其其母地名可
又名徼妙。之,道

玄,。;故始非, ,同此常常,常非

众谓两有无有名常

妙之者,,名。道
之玄同欲欲万无。
门,出以以物名名
道德经的奥秘
曾仕强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主目录

贰叁































主目录


玖 拾 拾壹






1、提醒自己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2、客观地了解事物的本性 3、享受过程,不要计较结果
道与混沌的关系
道的法则是什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是一种法则,一个生源
5 伍
反 者 道 之

反者道之动
“反”字的 不同含义
“反”和 如何看待现
“道”的关 代社会求新

求变
当今社会如 何做才能真 正读懂《道 德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夫物 芸芸,各复归其根。
当今社会如何做才能真正 读懂《道德经》
大道废, 有仁义; 慧智出, 有大伪;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四
方法三
六亲不和,有 孝慈;国家昏 乱,有忠臣。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 病病,是以不病。
6 陆
智 慧 与 阴
物不,一可,,,
。可其。致名名名
名下
诘曰曰曰
道 德 经 》
,不
,微希夷
。,,
如何看出万物中的道
而 不 辞 , 功 成
万 物 恃 之 而 生
大 道 泛 兮 , 其
第 三 十 四 章
三 生 万 物 。
二 生 三 ,
一 生 二 ,
道 生 一 ,
第 四 十 二 章
不,可
《 道 德 经 》






如何看出万物中的道
道 德 经 》
生用动
于。,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 是无是十 谓物谓四 惚之无章 恍象状
道 德 经 》
。,之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吾强人第

将梁之四 以者所十 为不教二 教得,章
德 经 》
父其我
死亦
,教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兵 无 所 容
虎 无 所 措
兕 无 所 投
第 五 十 章
其其其
道 德 经 》
刃爪角
,,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少 则 得 , 多
洼 则 盈 , 敝
曲 则 全 , 枉
第 二 十 二 章
《 道 德 经 》
则则则
惑新直

列举生活中的柔弱胜刚强
8 捌
无 为 无 不

无为无不为
认识什么是“无为”
如何做到“无为无 不为”的境界
如何调整才能顺其 自然
“二分法”思维存 在的弊端

无为无不为
理解“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1
德 经 》
。左处

,。



智慧与阴谋

第 有天弱反四 生下者者十 于万道道章 无物之之
道 德 经 》
生用动
于。,


7 柒
柔 弱 胜 刚

柔弱胜刚强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 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列举生活中的柔弱胜刚强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 有天弱反四 生下者者十 于万道道章 无物之之


德 经 》
3 叁
人 生 的 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生的价值
1 《道德经》对人生价值的看法 2 什么是人的本性 3 道德对人的意义
道德经对人生价值的看法
人生的最高价值—— 行道 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把自己对人类 社会做贡献的愿望,一步一步去达 成。
什么是人的本性

故未外圣第

能以其人七 成其身后章 其无而其 私私身身
德 经 》
焉存而


什么是人的本性

是下是上第

以德以德三
无不有不十
德失德德八


德 经 》
什么是人的本性

国六智大第 家亲慧道十 昏不出废八 乱和,,章
道 德 经 》
,,有有
有有大仁
忠孝伪义
臣慈;
。;
4 肆
究 竟 何 为

究竟何为道

老子对道 的定义

如何看出 万物中的


道与混沌 的关系
“望文生义”会对 我们传承优秀传统 文化带来哪些影响?
为什么要合理调整
认识什么是“无为”
将 自 化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道 常 无 为 , 而 无 不 为
第 三 十 七 章
《 道 德 经 》

如何调整才能顺其自然
第 地道三 大大十
《 道 德
,,七

人天章 亦大

大,
9
知 识

与 知
不 与 ,
不 怒 ,
不 武 ,
智慧与阴谋

是不吾用第

谓敢不兵六
行进敢有十
无寸为言九



德 经 》
而而 退为 尺客 。,
智慧与阴谋

是不吾用第

谓敢不兵六
行进敢有十
无寸为言九



德 经 》
而而 退为 尺客 。,
智慧与阴谋

用君故物夫第

兵子有或兵三 则居道恶者十 贵则者之,一 右贵不,不章
“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方式

有 名 万
无 名 天
名 可 名
道 可 道
第 一 章
物地非非
之之常常
道 德 经 》
母始名道
不同智慧水平的人闻道的区别

不下中上第

笑士士士四
不闻闻闻十
足道道道一
以 为 道
大 笑 之
若 存 若
勤 而 行

德 经 》
亡之
“行道”的意义

莫天甚吾第

能下易言七
行莫行甚十

易章

智慧与阴谋
误解老子是阴谋家 认识老子提倡的自然 智慧与阴谋如何界定 老子引用自然现象的真正用意
智慧与阴谋

谓之必故之将第

微,故强;欲三

明必举之将歙十 。故之;欲之六
与;将弱,章
经 》
之将欲之必
。欲废,故
是夺之必张

智慧与阴谋

善善善善第

用胜为为六 人敌战士十 者者者者八

德 经 》
为 之 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