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概念、比较文学以及建议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笔记
第一篇绪论第一节“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1、文学研究的三种途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性,文学的内在,文学作品的构成及特征等,基本上是将文学现象作为同一时代的一种思想体系来进行研究的。
文学批评(微观):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做出分析评价。
文学史(宏观):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它不仅由对各个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积累而成,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风习、心态的制约。
2、比较文学中的“比较”雷马克的定义:是超出已过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地域),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回话、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政治、经济、社会学等)、自然科学、宗教等(学科领域)。
“比较”的真谛: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
比较文学的本质:它是一种跨界限(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学科的界限)的文学研究。
3、比较文学的特点:1、开放性,2、比较性,3、汇通性。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1、季羡林的定义: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比较(狭义)。
把文学痛其他学科拿来比较(广义),包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钱钟书:作为一门学科,则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乐黛云: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曹顺庆: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雷同性、异质性和互利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础方法。
教材定义:比较文学史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基本要素:(四跨)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
第三节走向世界文学1、(1)民族文学:指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2)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认为划分的文学单位,它可由多个民族文学构成,也可是单一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二级学科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二级学科世界文学是指全球范围内的文学作品,包括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学作品。
比较文学则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相互比较和联系的学科。
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是紧密相关的二级学科,它们共同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相互影响。
世界文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还包括了各个时期和流派的作品。
世界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世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比较文学则是以比较的方式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影响。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并探索这些共同点和差异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因素。
比较文学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还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解读方式,丰富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阐释。
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世界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而比较文学则是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和联系,来深入研究世界文学的一种方法。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了解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进一步拓展我们对世界文学的认识。
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一方面,可以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了解它们在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异同和联系。
另一方面,可以比较不同时期和流派的文学作品,探索它们在不同文学传统中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还可以比较不同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异同,深入研究他们的创作风格、主题和意义。
在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比如,可以借鉴文化批评的方法,分析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和意义;可以运用历史文学学派的理论,研究作品在历史背景下的创作和接受过程;还可以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美学价值。
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它们共同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相互影响。
高考大学专业解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专业介绍1、概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
其宗旨在于以总体文学的研究为背景,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为素材,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促进文学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等其他知识领域的交叉与互渗。
2、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比较诗学(02)中外文学比较(03)西方文学思潮与文论(04)英美文学(05)俄国文学(06)东方文学与文论(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四川大学为例)3、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具有系统、扎实的中、外文学知识,坚实的比较文学理论基础,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毕业后应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文字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邻近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开拓性,成为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5文学评论写作④914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四川大学为例)二、就业领域主要从业领域为:中外文学比较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以及跨文化交流、译介与传播;与文艺相关的创作、评论、编辑、科研与教学工作;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广告、文化交流、媒体管理等工作三、就业方向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宣传、文化和涉外企事业等部门从事与本学科相近的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担任国企或外企的高级文秘、宣传策划、教育培训等工作。
四、推荐院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招生单位有: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五、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相近专业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六、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一外国语、专业外语、西方文学思潮、文艺学、西方美学史专题研究、西方小说史①、西方小说名著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概论②、中西文论比较研究七、专家忠告1.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就业岗位都对外语的要求很好,要报考该专业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外语基础慎重考虑。
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重新认识-2019年精选文档
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重新认识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领域,韦勒克、沃伦等人的《文学理论》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韦勒克对“比较文学”的概念加以全面、准确的界定,从而提出了“世界文学”与“总体文学”的概念,然而在文学界“各个声部”的奏鸣中却总有声部处于弱势。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之辩根据《文学理论》,“比较文学”首先归入民俗学的研究当中。
①然而如韦勒克所说,直接将“比较文学”等同于民俗学实在太不确切。
“比较文学”的另一个含义来自于法国学派。
这一学派以巴登斯贝格(F.Baldensperger)为首,以“莎士比亚在法国”“德莱登对蒲伯的影响”之类研究最常见。
然而,韦勒克也不无揶揄地指出法国学派的优在于说明了“西欧文学的高度统一性”②,却也有其显而易见的缺失。
他们的研究“将重点放在纯粹的‘事实’上”而忽略了文学本身的价值。
1958年9月就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确立了美国学派的地位。
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时,对未来文学流露出满怀深情。
韦勒克等认为,“世界文学”更应该是“总体文学”,“把文学看作一个整体,不考虑个民族语言上的差别,去探索文学的发生和发展”③。
“世界文学”的提出孕育着文学自身研究的超越和跨界特征,也预示着“比较文学”的诞生。
而之中文学联系成为一种文化的、审美的联系。
这样的比较文学研究才更具有普世价值,更能欣赏到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
虽然提出“世界文学”概念,但是包括韦勒克等人在内④,人们总是难逃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论偏见,忽视其他文化圈的文学也应是合奏中的一个声部。
二、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学何去何?我们都知道,“世界文学”是歌德在阅读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一些东方文学作品之后构想出来的一个概念。
“世界文学”当然也不仅仅局限在西方文学上。
“世界文学”的比较研究也不应该由西方文学或者任何一种文学处于主导地位。
然而在全球文化和世界文学的语境下,除西方文学之外的文学,如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文学却处于尴尬的边缘。
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是两个紧密联系的学科领域。
简单来说,世界文学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文学作品,而比较文学则是将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世界文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
世界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深入理解人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比较文学则强调了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它不仅仅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进行简单的比较,更是将它们放置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学作品的大背景下,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和影响力。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文学作品和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深入探讨文学作品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非常丰富。
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都强调了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
这涉及到语言、文学形式、风格、主题等方面的分析。
在实践层面,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具备多语言和跨文化的背景知识,同时也需要致力于推动文学作品的跨国翻译、传播和接受。
总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是面向全球的,充满挑战和机遇的。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全球范围内的文学作品,促进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 1 -。
何谓“世界文学”?
何谓“世界文学”?张隆溪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总是用某一国家某一种语言的创作,所以,文学研究很自然首先有国别和语言的类别,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等等。
当然,“语言”与“国家”不完全是同一概念,一个国家很可能有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但就一般分类而言,国别文学是文学研究最基本的分类。
19世纪产生的比较文学,打破了国别文学单一语言传统的局限,以不同语言的文学作为比较研究的基础。
同样产生于19世纪初的“世界文学”观念,则进一步希望打破欧洲的局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审视和研究各国的文学。
然而,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比较文学基本上局限于研究欧洲主要的文学传统,而具有普世意义的“世界文学”观念,则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这种情形在20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之后,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世界文学”正在成为当前文学研究新起的潮流。
什么是“世界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观念和实践中有何区别?“世界文学”为什么在当前兴起?它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何关联、有何意义?这些都是值得学术界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希望,在历史的框架里,通过梳理几个基本理论概念的发展,对这些问题作出响应;同时也希望,能在文学研究领域引起更多的讨论,促进学术界对这类问题有更深的理解,促使文学和人文研究有进一步的发展。
一“世界文学”的兴起近十多年来,在文学研究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新潮流,莫过于世界文学研究的兴起。
不仅在欧美国家出现了对世界文学的重新关注,而且在世界许多地方,包括中国,越来越注重世界文学的研究。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对世界文学已有认识。
例如,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位学者曾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对谈。
他们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
”他们还提到,德国大诗人歌德在19世纪初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20世纪则是“世界文学”得以实现的时代。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108)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240法语666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指诠释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相关理论(或哲学)。
各种文学理论派别会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理解文学文本,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来看待文学。
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文学理论”主要包括西方文论和东方文论(内含中国文论)。
916世界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的考试范围是欧洲文学、美洲文学和东方文学。
世界文学史科目1、《欧洲文学史》,李赋宁等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东方文学史》,季羡林主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世界文学名著选读》,陶德臻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文学理论科目1、《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张隆溪著,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2、《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这两门专业课的题型均为三种:解释题(8题,40分);简答题(5题,50分);综合题(4题,60分)。
世界文学研究所主要培养从事“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教学、研究、采编的通识人才;同时,它也培养从事国际交流、中外媒体、文化管理、跨国企业等领域的相关人才。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它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对世界文学史的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中外文学理论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本专业比较强调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图书序号题名责任者标准号出版社出版年1 欧洲文学史周作人[出版者不详] 17532 欧洲文学史上册杨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3 欧洲文学史下卷杨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 欧洲文学史. 上册杨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5 欧洲文学史. 上卷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6 欧洲文学史. 上卷杨周翰7-02-000973-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7 欧洲文学史. 上卷杨周翰吴达元7-02-000973-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8 欧洲文学史. 上卷上卷杨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 欧洲文学史. 上卷上卷杨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0 欧洲文学史. 下卷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11 欧洲文学史. 下卷杨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2 欧洲文学史. 下卷杨周翰吴达元7-02-000974-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3 欧洲文学史. 第一卷, 古代至十八世纪欧洲文学李赋宁刘意青罗经国7-100-02876-0 商务印书馆199914 欧洲文学史. 第三卷上, 二十世纪二次大战前欧洲文学李赋宁罗〓7-100-03271-7 商务印书馆200115 欧洲文学史. 第三卷下, 二十世纪二次大战后欧洲文学李赋宁罗〓7-100-03271-7 商务印书馆200116 欧洲文学史. 第二卷, 十九世纪欧洲文学李赋宁彭克巽7-100-03155-9 商务印书馆200117 欧洲文学史= History of European literature 周作人978-7-5060-2724-3 东方出版社200718 欧洲文学史纲金石声神洲国光社193019 民国丛书. 第三编, 57日本文学史英国文学史纲欧洲文学史《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7-80569-532-6 上海书店1990序号题名责任者标准号出版社出版年1 东方文学史= The History of Oriental Literature 郁龙余孟昭毅7-301-05015-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7-5321-1107-5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3 王向远著作集. 第一卷,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978-7-227-03545-9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4 简明东方文学史孟昭毅黎跃进7-301-09283-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序号题名责任者标准号出版社出版年1 世界文学名著选读, 古典部分王守仁7-80657-064-0 译林出版社20002 世界文学名著选读, 古典部分王守仁7-80657-064-0 译林出版社20003 世界文学名著选读, 现当代部分王守仁7-80657-063-2 译林出版社20004 世界文学名著选读, 现当代部分王守仁7-80657-063-2 译林出版社20001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张隆溪三联书店1986序号题名责任者标准号出版社出版年1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上卷胡经之7-301-06172-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下卷胡经之7-301-06173-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上胡经之7-301-00649-7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4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胡经之7-301-00179-7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序号题名责任者标准号出版社出版年1 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一册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 中国历代文论选上郭绍虞中华书局19624 中国历代文论选上中下郭绍虞中华书局19795 中国历代文论选下郭绍虞中华书局19626 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册郭绍虞中华书局19627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8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9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 中国历代文论选. 1 郭绍虞7-5325-3043-4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 中国历代文论选. 2 郭绍虞7-5325-3044-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中国历代文论选. 3 郭绍虞7-5325-3045-0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3 中国历代文论选. 4 郭绍虞7-5325-3046-9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4 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一册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5 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一册郭绍虞7-5325-0153-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6 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三册郭绍虞7-5325-0155-8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7 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二册郭绍虞7-5325-0154-X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8 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四册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 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0020 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 明清卷黄霖,,蒋凡,邬国平978-7-5444-1391-6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北大中文系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北大中文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各自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
在北大中文系中,这两个领域都有着重要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机会。
我们来看比较文学这一学科。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文化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化和国家之间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传统。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对比、对照和联系,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比较,揭示和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在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的课程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学作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西方文学、东方文学等,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比较文学,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与比较文学不同,世界文学更加注重全球化的视野和多元化的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传统。
在北大中文系,世界文学的研究涵盖了各种文学类型和流派,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学生可以通过研读世界文学经典,了解不同文化和民族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学视野和人文素养。
在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不仅有着丰富的学科资源和研究成果,还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研究团队。
这些教师和研究人员不仅在各自领域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还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
他们不仅关注学术研究,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北大中文系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既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又可以互相补充和促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机会。
通过学习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和国家的了解和认识,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北大中文系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上取得更多的成就,为中文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文学概念
世界文学概念
世界文学既指获得世界声誉的各国民族文学经典,也指以世界主义视角观照民族文学的研究。
歌德最早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是超越民族文学的文学研究,是具有世界主义和平等主义视角的学术研究。
基亚将世界文学看做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比较文学是由于世界主义的文学的觉醒而产生的,它兼有历史帝研究世界主义文学的意愿。
世界文学按语言文字主要包括汉语文学、梵语文学、巴利语文学、拉丁语文学、英语文学、法语文学、德语文学、波斯语文学、阿拉伯语文学、俄罗斯语文学等。
按体裁分为史书、戏剧、散文、诗歌、小说等,中国特有骈文。
世界文学是所有人类文学的总和,是所有世界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文学是人类心声的反映,代表着人类对世界万物的观察、理解和反应,绝大多数世界文学作品都包涵对善良、美、正义和智慧的追求,对恶和丑陋的鄙斥。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旨在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将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具体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1.中西文学比较研究:该方向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在各个方面的比
较,如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等,以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和
融合。
2.跨文化研究:该方向主要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如中国文化与
西方文化的交流、跨文化视角下的文学和艺术等,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
理解和沟通。
3.世界文学研究:该方向主要研究世界各地的文学现象和作品,包括欧美文
学、亚洲文学、非洲文学等,以全面了解世界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4.比较诗学研究:该方向主要研究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比较诗学
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诗学体系。
总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和文学的异同,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世界文学的定义及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世界文学的定义及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世界文学的定义“世界文学”首先是由德国人提出并加以论述的。
赫尔德主张尊重东方文化,呼吁放弃文化观念中的欧洲中心主义。
1827年,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时代即将来临的远见。
此外,别林斯基在《文学一词的一般意义》等文章中,也谈到世界文学问题。
“世界文学”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或彼此影响、认同的人类文化共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上的共同特征。
世界文学是在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文化相互沟通和影响的桥梁;世界文学是以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这种认同在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中均有所表现。
文学家提出的“世界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也是对人类文学现象的正确反映与文学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
(2)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
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3)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①具有相同的研究目标两者作为学科而存在的基本依据都是认识别国文学,通过这种认识找到一个或几个外在视点,获得一种外在参照系,借以鉴照和检视本民族文学。
而致力于探讨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断深化对于文学的总体认识,则是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的共同研究目标。
钱钟书先生说过“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这也是世界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最终目的。
②二者在研究范围和对象方面具有交叉性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为广阔,都具有跨国界和民族、语言、文化体系之界限的特点。
世界文学史是将世界各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宏观研究的文学史。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问题与启迪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问题与启迪一、概述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世界文学问题。
本文旨在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出发,深入探讨世界文学中的诸多问题,并试图从中汲取启迪,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涵盖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思想与价值追求。
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我们可以将这些作品置于同一平台上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探讨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现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对世界文学问题的探讨。
我们将关注世界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与影响,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我们将探讨世界文学中的主题与意象,分析不同文化对同一主题或意象的不同诠释与表达。
我们还将关注世界文学中的文学形式与技巧,比较不同文化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之处与创新之处。
1. 介绍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研究视角,旨在通过跨文化、跨学科的方法,深入探究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过程。
它不仅仅关注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更着重于挖掘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联系。
这种研究方式,使得比较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逐渐展现出其在世界文学问题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广泛而深入。
它关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以及各自的独特性。
比较文学也致力于研究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文学作为社会现象和文化产物的多重属性。
在研究方法上,比较文学强调跨文化的视野和跨学科的整合。
它运用比较、对照、参照等手法,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置于同一研究框架中,通过对比和分析,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文字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表达方式,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与世界各地的读者建立共鸣。
世界文学则是指超越国界和地域限制,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和作家的集合体。
首先,文学是各个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反映了不同时代、地域和群体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被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缩影。
世界文学则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还包括一些具有普世主题和意义的文学作品。
其次,文学作品通常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文学,作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现实世界,让读者在其中沉浸和思考。
世界文学尤其重视创造力的发展,它们展示了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想象力差异和联系,拓展了读者的视野。
第三,文学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沟通的桥梁。
通过文学作品,作家与读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心灵的共鸣。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对不同文化、思想和情感进行对比和理解,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相互认同。
世界文学特别注重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它们可以让读者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和追求的价值。
同时,文学也是一种反思和批判的工具。
它可以揭示社会问题,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世界文学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提供了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种种观点和反思,为我们思考和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了启示。
文学和世界文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学是世界文学的基础和源头,同时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丰富的创作资源。
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价值与贡献,在跨文化交流中提升我们的思维和情感能力。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研究生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研究生学习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比较文学是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共性和互动关系。
世界文学则是研究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背景。
在研究生学习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研究生们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统和思想,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深度。
同时,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研究也能够帮助研究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学传统和文化背景。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历史和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学创作。
总之,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研究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素养,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
- 1 -。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
咱先说比较文学吧。比较文学就像是一个文学界的小侦探,到处去寻找不同文学之间的小秘密。它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放在一块儿,然后像挑挑拣拣小宝贝一样,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说吧,中国的诗歌和英国的诗歌,一个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意境,一个有着别样的格律和情感表达。比较文学就能把这两者之间那些微妙的联系和区别给找出来。这就像是给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朋友牵线搭桥,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学世界。
这两个东西还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呢。我们可以像个好奇的小探险家一样,在比较文学的世界里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文学联系,在世界文学的大花园里尽情享受不同文学的魅力。它们就像是两个特别有趣的朋友,带着我们在文学的奇妙世界里遨游,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让我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温暖和魅力。它们让我们知道,文学是没有国界的,全世界的文学都是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宝藏。
世界文学呢,那就是一个超级大的文学大家庭。这个家庭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员,从古老的希腊神话到现代的非洲小说,从亚洲的经典小说到欧洲的戏剧。它就像一个大花园,各种花朵争奇斗艳。世界文学里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一朵有着独特香味和颜色的花。我们走进这个大花园,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惊喜的世界。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还有着很亲密的关系呢。比较文学就像是在世界文学这个大花园里,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一朵花的小蜜蜂。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文学这个大家庭。而且呀,它们都能让我们的视野变得超级开阔。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问题与启迪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问题与启迪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当代社会,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正逐渐展现出其在世界文学问题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本文旨在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出发,探讨世界文学问题,并寻求其中的启迪。
我们将首先简要介绍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然后阐述世界文学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分析比较文学如何为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通过这一探讨,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世界文学的理解,并推动比较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
二、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世界文学问题在比较文学的广阔视野中,世界文学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复杂。
这不仅是因为文学本身的多元性和异质性,更是因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语言、历史的文学作品开始频繁交流和碰撞,使得世界文学的问题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世界文学问题表现在文学作品的互译和接受上。
由于语言、文化、历史等差异,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在翻译和接受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
如何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同时,让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是摆在翻译者和接受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翻译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读和误解,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世界文学的多元性也带来了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评价和比较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要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这使得我们在评价和比较文学作品时,需要有一种跨文化的视野和方法,以避免陷入文化中心主义和偏见。
世界文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如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文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变革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寻找解决之道。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世界文学问题既涉及到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接受,也涉及到文学作品的评价和比较,还涉及到文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全球性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以推动世界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比较文学中世界文学的含义
比较文学中世界文学的含义摘要:世界文学的概念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根源,随着比较文学逐渐向着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这导致了比较文学不再以世界文学为发展目标,这样一来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逐渐模糊,所以对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首先对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概念进行阐述,同时对于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界定进行探讨,最后对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关系一、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概念阐述所谓比较文学,是指多种民族文学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多种其他的文学或者艺术类型以及艺术形态,比较文学的目标是进行文学内容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和学科中的文学进行研究来实现相互之间的沟通。
比较文学中更加倾向于采用文化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对比,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包容。
所谓世界文学,是指在世界范围当中因为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文学类型,这种文学类型不会受到语言、思想、地域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世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歌德所提出的,可以说对于世界文学的研究已经超过了民族文学的界限,其有着一定的平等主义和世界主义思想。
二、对于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界定可以说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为比较文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推动了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出现。
世界文学并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而是属于一种多元化和存在动态性特征的文学体系,不同的时代和国家其中的世界文学谱系和图景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可以说世界文学有着很多种不同的类型。
当前学术界对于世界文学的界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包含了各民族文学,二是各个民族当中的经典著作,三是通过了时间的检验而成为各个民族所喜爱的重要著作。
四是能够超出民族之间的界限并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世界性视野,同时也能够对人们的普遍文化精神进行表达。
五是能够被普遍地进行传播和阅读。
在对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确世界文学的意义,不同学者所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实际上处于着不同的意义和层面,有一种世界文学概念是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学作品,但其中缺乏了重要的价值判断。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多媒体的应用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多媒体的应用在谈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在1997年国家教育部进行学科调整才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国文学”,合并为同一个二级学科的,名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顾名思义包括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包括东方和西方的文学,以广阔的人文视野,探讨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文学一般分为欧美文学和亚非文学两部分,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内容非常丰富;比较文学是跨语言、跨民族、跨学科、跨文化的文学研究,是一门包容性强的学科。
比较文学的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文类学、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比较诗学、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比较研究等等。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文学研究则包括文学和艺术、宗教、语言学、心理学、哲学和科学这类学科的关系。
这些研究会促进研究者们自觉的进行文学的比较研究,以己观人更能看出中国文学的特质,加深对中国文学的了解。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的设置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修养,对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人们的全球意识和学术上宏观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分不开的,在此基础上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和发展,各种文化兼容并包,融合起来。
学科的种种特点要求研究者学习者具有自觉的科研意识,同时要具有中外的文学和文化知识,具有美的意识,运用自觉运用文艺理论方面的知识,思维开阔能够兼容并包,自觉的进行比较研究。
学习这门学科能够提升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在更广阔的领域。
分析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学作品,感悟人生的复杂,探讨不同文化的相似或相异之处,研究文学文本的研究层面进而通过这些文化层面来阐释文学现象,加强研究者们的世界文化、多元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是当今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比较文学教学性质独特,内容繁杂,涉及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宗教、哲学、心理等学科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学概念、比较文学以及建议[捷] 马立安·高利克龙大将军翻译在本文中,我选择了一些关于“世界文学”概念的定义和讨论,来做一番简要的批评考察,同时涉及这个源自歌德思想的概念在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演化发展。
众所周知,这一概念在比较文学学界极其通用,以至于时常与“比较文学”概念相重叠。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先从狄奥尼兹·杜瑞辛在其著作《文学比较理论》中采用的“世界文学”概念着手。
(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实践上,该书都富于隐蓄待发的思想。
)在探讨“世界文学”时,杜瑞辛坚持运用“三名法”,即该概念由一组包含三个不同视角的观念构成。
他是从1959年弗兰克·沃尔曼在《文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的文章里所主张的观点中受到启发,而提出以下定义的:“1)世界文学:全世界的文学以及作为各国文学史总和的世界文学史;2)作为各国文学最优秀作品集的世界文学,因而是对于既有文学作品的一种综合概观;亦称为…文学经典‟;3)作为各国文学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相似或相互联系的产物的世界文学。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将如我所示,杜瑞辛对世界文学的理解是颇有争议的。
根据雨果·迪塞林克和曼弗雷·S·费舍的《国际比较文学史及理论目录》(1985年) ,在1884年至1982年间,就有187篇以不同语言发表的理论文章涉及了“世界文学”概念。
最近15年来发表了更多关于“世界文学”观念的研究著述,其中包括继有关多元文化主义和女性主义对经典的辩论之后的想法和新观点。
我将在霍斯特·斯坦梅兹的文章《世界文学:文学史纲要概论》(1985年)上继续这一批评考察。
斯坦梅兹提出这个论题的原因,是认为它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还不够系统化;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概念容许多种不同的解释并存,因而不能把世界文学看作是全世界所有文学的总和或者是一流作品组成的经典。
斯坦梅兹不同意佐兰·康斯坦丁诺韦克把“世界文学”看作一个类型学概念、并自文学产生以来即如此的观点(参见 Konstantinovic,尤其是1983、1984年)。
另一方面,斯坦梅兹赞同康氏将“世界文学”理解成文学之间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结果,正如杜瑞辛后来于1989年出版的《文学间际过程理论》中所详细阐述的那样。
康氏此前在斯洛伐克语版本的基础上读到了杜瑞辛的作品。
在斯坦梅兹———康斯坦丁诺韦克这场争论之后,尼克拉·乔治埃进而将“世界文学”概念置于后工业化和后现代语境之中,认为在此种语境下,这个概念已经过时,完全行不通了。
在此之前,杰哈德·S·凯塞的《比较文学导论:研究状况、批评及任务》(1980年)也包含了类似的论点,即文学之间的接触联系是由“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技术经济状况间的接触联系”来预告的。
(15—16)因此,“文学间际过程理论”这一观念又使我们想到了在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到的:“单个国家的精神产品将成为共同财产。
一国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将很快变得不可能,在各民族各地区文学之上将诞生世界文学。
”(446)在我看来,斯坦梅兹对于“世界文学”的看法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含义。
因而在这里,“世界文学”的概念和认识可被理解为是由历史时期和地理P文化位置决定的———也就是说,它始于19世纪的西欧,目前则已囊括全球。
(我想在此指出,杜瑞辛原稿没有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言论:后者是从1972年开始由当局委任的共产党编辑加入其德文版本的。
)以我之见,斯坦梅兹并没有完全理解杜瑞辛关于“世界文学”的观点。
例如,1988年斯坦梅兹将杜瑞辛的“文学间际过程理论”与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理解相比较,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一致和协调:“对于…世界文学‟概念,我们并不认为它仅仅是共时和历时观点下对各国文学的一种考察,也不认为它指的是各文学中最高成就的集合;而是指所有文学创作按照其历史———类型关系汇编而成的总体。
”我觉得,斯坦梅兹是以杜瑞辛的观点为基础,形成了他自己的概念,并将其与马克思、恩格斯“文学作品的定位与技术和资本主义进程的特定时间框架相关联”的观念结合起来。
在比较文学理论中,关于“世界文学”概念含义的演变,1986年的《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年鉴》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此书收录的一组讨论涉及到世纪交替之际恩斯特·埃尔斯特(Ernst Elster,1860—1940)的论文《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1901年) ,其后是克劳斯·克吕韦尔的《八十年的差异:国别文学的消亡和世界文学》。
克吕韦尔认为,如果说,埃尔斯特所理解的世界文学概念在20世纪初还不成问题的话,那么到20世纪末,它就确实值得怀疑了。
在我看来,克吕韦尔有所保留地接受了斯坦梅兹关于世界文学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位置的结果的观念,而没有参考康斯坦丁诺韦克1983、1984年的著述(后来康斯坦丁诺韦克批评了克吕韦尔所作的“比较文学将随国别文学消亡而后消亡”的断言)。
(Konstantinovic,1988,140—42)在德语界的比较文学学者当中,汉德里克·毕如斯曾就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及其现今的适用性发表了一些研究著述。
例如,他的《歌德关于“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概念》(2000 年,参见网址 <http:Pclcweb00- 4Pbirus00.html>)、《歌德的“东方主义”》(1995年)以及《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一个历史性回顾》(1995年)显示出其思考的深入和完善。
尤其是,2000年发表的这篇论文明确指出了歌德概念的重要特征。
毕如斯强调,世界文学在歌德提出之前就已存在,并着重指出了民间诗歌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歌德对于“世界文学”的概念化是显而易见的,譬如他提到了1826年巴黎出版的中国小说《玉娇梨》(法文译名:两个表姐妹)等等这类文本。
不过,在毕如斯看来,把世界文学看作经典作品的汇编不符合歌德的原意。
他一开始就指出,对于这种认识,歌德本人曾暗示其读者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关于世界文学的概念。
歌德写道:“如果正像人类之间交往日益密切而注定的、这样一种世界文学即将产生的话,那么我们期待的莫过于它所能够和正在取得的成果……我们已在见证:一切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将无限广泛地得以传播,在所有地方受到欢迎。
”(35)有趣的是,在埃里克·奥尔巴赫1952年的文章《世界文学之语文学》中,歌德的这番断言被认为是“非歌德的”,是被错误地归入了歌德名下。
(301)另一方面,虽然我们不必认为这段话与歌德在别处说过的关于世界文学的理解是相对立的,但它倒是突出了斯坦梅兹的观点,即歌德的这个概念容易引发解释的冲突和误解的可能。
这里重要的是我们在歌德的思想里发现了沃尔曼和杜瑞辛立论的基础。
继续进行我对“世界文学”概念的考察。
也许对于这一概念的最佳定义见诸爱尔文·科朋1988年的文章《世界文学》。
科朋认为,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是“对国际之间相互关联的文学的命名”。
(816)不过,如前所述,科朋的观点也存在一位先驱:此前25年,古越尔基·M·法依达用一种更理想化的方式强调了歌德的预见,他在《世界文学和对各国文学的比较分析》中写道:世界文学“不是对国别文学、更不是对其文学史的总括性范畴,而是某种文学品质的标志,是国别文学构成的人类精神有机整体的特性,也就是说,是人类的共同成果。
”(29)在1986年的文章《世界文学之历史编撰学中的方法论问题》中,他提出,在尝试编撰了许多不同的世界文学史之后,“如果可能的话,运用比较综合的方法编写世界文学某一阶段的历史甚至全史”,也许是很有益处的。
(194)这一提议至今仍然有效,而法依达关于比较文学不幸未能拥有自己的阿诺德·汤因比的观点也确是一语中的。
接下来,我将举出以下例子进一步说明在德语比较文学界“世界文学”概念存在的问题。
在沃尔特·科什马尔的《美学价值和普遍意义:国别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功能》中,这个概念是以经典论为基础的。
科什马尔全力关注的是他认为处于世界文学边缘的斯拉夫文学。
根据他的观点,只有普希金或许才享有殊荣,为由世界文学经典组成的“文学伊甸园”所接纳。
如果要把陀斯妥耶夫斯基也算进世界文学的话,那就不是由于其小说的美学价值,而是因为他所有的作品,包括哲学的、伦理学的等其他文本,小说只是重要的一部分。
其他斯拉夫文学中的经典作家如显克微支、马沙、舍甫琴科等都被排除在这一范围之外。
显然,科什马尔是穆卡罗夫斯基和弗迪卡的勤勉的读者,或许比后者在《现代比较文学的结构之根》(1974年)中提到的读者更富于直觉。
如果按杜瑞辛所说的,“以穆卡罗夫斯基的理论著作为代表的结构比较方法,大部分都囿于零星的理论思考之中,而不是由文学理论的比较分析来体现的”,(103)那么,科什马尔的阅读挖掘出的是世界文学的“普遍价值”,它与国别文学中的“美学价值”或“进化价值”是不同的。
在科什马尔的思考中,普遍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区别在于:世界文学中的前者取决于一种“人类学主旨”。
(104)相应地,正如美学价值是不断演进的,比方说,是变化着的,普遍价值也是这样。
关于德语比较文学界对“世界文学”概念的讨论,一个更切近的例子是曼弗瑞德·施迈林的全集《今日比较文学:概要和展望》(1995年)。
我对这部作品整体及施迈林的著述本身的特别兴趣在于,它们颇能反映欧洲和北美大部分比较文学研究著作的特点,即鲜明的传统性和非理论性,并且常常表现出相当明确的欧洲中心主义(而且,通常与日尔曼中心主义或法兰西中心主义纠结在一起)。
我想强调的是,欧洲中心主义是一种地方病。
以《欧洲语系文学的比较史》丛书为例(该丛书的编撰由国际比较文学学会 ICLA发起,始于1973年,至今仍在进行中)。
在《文学研究新手册》(参见See的编著)和俄语卷《世界文学史》(波得尼科夫Berdnikov编辑)中也存在相似的情形。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发起的上述系列的编撰是一项比较性的工作,但只包括了其题目所指明的主要欧洲语言的文学。
在这一点上,该项目追随的是它本身的目标,当然无可厚非;问题是,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的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却没有呈献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视野。
同时也应承认,近来该系列的一些卷目如由汉斯·柏顿斯和佛克玛编辑的《国际后现代主义》卷,就是在真正的全球性视野下对后现代主义所做的一个基本介绍,它涵括了中国、印度、南非等区域,而德语卷的《文学研究新手册》和俄语卷的《世界文学史》则都只讨论了欧美文学以外的其他地区。
文学事实不仅是历史事实,还承担着价值论的意义。
对于文学之间的影响而言,这是最重要的特点;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而言,它必须具备一贯独特而且非常广泛的、切实可行的人类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