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名称:桩基础设计
姓名:文嘉毅
班级:051124
学号:798
指导老师:黄生根
桩基础设计题
高层框架结构(二级建筑)的某柱截面尺寸为1250×850mm ,该柱传递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F=9200kN ,M=410kN?m ,H=300kN ,采用6-8根φ800的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柱下独立桩基础,设地面标高为±,承台底标高控制在,地面以下各土层分布及设计参数见附表,试设计该柱下独立桩基础。
设计计算内容:
;
1.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2.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3.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验算基桩竖向
a
承载力;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R
并验算;
Ha
4.确定单桩配筋量;
5.承台设计计算;
设计内容
一.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1.确定桩端持力层及桩长
根据设计要求可知,桩的直径d =800mm 。
根据土层分布资料,选择层厚为的层⑧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 。因此初步确定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2m 。则桩长l 为:
l =++++++++++2-2=
2.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因为直径800mm 的桩属于大直径桩,所以可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的经验公式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
pk uk
sk pk sik i p si p Q Q Q u q l q A =+=ψ+ψ∑ (1-1)
其中桩的周长u =d π=;桩端面积p A =2/4d π=㎡;si ψ、p ψ为别为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si ψ=()1/5
0.8/d =1,p ψ=()1/5
0.8/D =1。
根据所给土层及参数,计算uk Q :
uk Q =×1×[23×+20×+28×+40×+28×+48×+66×+
58×+60×+52×+60×2]+1×710×=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后,再按下式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
a uk R Q K
= (1-2)
其中K 为安全系数,取K =2。 则a R =2=。
二.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桩数n =F/a R =9200/=,所以暂取桩数为6根。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非挤土灌注桩的最小中心距为3d ,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
取桩中心距a S 为,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的距离取为。 则承台长度c L =2×+=,承台宽度c B =2×+=。 承台平面示意图如下:
三.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 ,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ha R 并验算
1.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介绍的方法,对于此类情况,应按下式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a c ak c R
R f A η=+ (3-1)
其中c η为承台效应系数,可根据a S /d 、c B /l 等参数查表得到。当计算桩为
非正方形排列时,a S =,A 为承台计算域面积,n 为桩数。
a S ,/ 2.124/0.8a S d ==,/ 4.1/32.5c B l ==, 通过查表,可取c η为。
ak f 为承台下1/2承台宽度且不超过5m 深度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厚度加权平均值,由资料可得,ak f 为80kPa 。
c A 为计算基桩所对应的承台底净面积,()/c ps A A nA n =-,ps A 为桩身截面面积。则c A =××/6=㎡。
则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a c ak c R R f A η=+=+×80×=
2.确定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 ,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介绍的方法,各桩顶荷载设计值可由下式计算:
2
2
yk i
k k xk i ik j j M x F G M y N n y x +=±±∑∑
(3-2)
式中k F 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k G 为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对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此处承台上土的重度取为10kN/m3;xk M 、yk M 分别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 、y 主轴的力矩;i x 、j x 、i y 、j y 分别为第i 、j 基桩或复合基桩至y 、x 轴的距离。
暂取承台高度为,M 与长边方向(x 轴方向)一致。桩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记为1~6号桩。各桩顶荷载设计值如下:
14k k N N ==(9200+2×××10)/6+[(410+300× ×]/(4××
=
2k N 5k N ==(9200+2×××10)/6=
36k k N N ==(9200+2×××10)/6-[(410+300× ×]/(4××
= 由计算结果可得:
min k N =>0,基桩不受上拔力。
max k N =<R ,基桩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3.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ha R 并验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当缺少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估算桩身配筋率小于%的灌注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0
0.75 1.25221m t N ha g m
m t n f W N R f A αγρζνγ⎛⎫
=
++ ⎪⎝
⎭
(3-3) α
为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m 为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0b 为桩身的计算宽度,对于圆形桩,当直径d ≤1m 时,()00.91.50.5b d =+;
EI 为桩身抗弯刚度,对于钢筋混凝土桩,00.85c EI E I =,c E 为混凝土弹性模量,
0I 为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圆形截面000/2I W d =;0W 为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此处2200[2(1)]32
E g d
W d d παρ=
+-;0d 为扣除保护层的桩直径;E
α为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g ρ为桩身配筋率; m γ为桩截面模型塑性系数,圆形截面m γ=2;t f 为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m ν为桩身最大弯矩系数;N ζ为桩顶竖向力影响系数,竖向压力取;n A 为桩身换算截面积,圆形截面2
[1(1)]4
n E g d A παρ=
+-;N 为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的竖向力。
m =[×6+×9+×13+×15+×12+3×28+×25+×25+×14 +×37+2×14]/=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