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广东大综合地理真题分类汇总:农业
2006广东地理卷真题分类汇总:农业
(2006广东地理卷)5.该地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A来自()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24.“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AD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26.都市农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积极影响表现为BDA.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方式B.保护开敞地,防止非法倾倒垃圾C.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D.改善城市微气候,美化城市环境31、(5)该地区(河西走廊)农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答案:日照强;昼夜温差大;水源(或灌溉)有保证。
(任答对2点给满分,共2分)32、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共19 分)资料 1:见图 11资料 2:图 12 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资料 3:表 2 是图 11 中 A—B 线上某乡的有关资料。
(1)根据资料1,从B 至A反映出和地域分异规律,穿过的经济地带包括。
(2)根据资料2,当年降水量小于300mm时,森林的覆盖率较低,降水的侵蚀力。
当年降水量在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
当年降水量超过450mm之后,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明显。
(3)根据资料3,从干湿区上划分,该乡属于区,耕作制度是。
(4)根据上述资料,目前该乡的人地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协调?32.(共19分)(1)纬(经)向和经(纬)向,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每空1分,共3分)(2)较低(或弱,或不强)(2分),300至450(2分),增强(2分)(3)半干旱,一年一熟。
(每空1分,共2分)(4)存在问题:(任答4点给满分,每点1分,共4分。
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①降水量少(或半干旱区),降水季节不均(或年际变化大),气候灾害对农业影响大;②垦殖过渡,土地贫瘠,土壤侵蚀强度大(或水土流失严重);③耕作不合理,土地收益低,土地生产力低,土地利用不合理(或土地利用向恶性发展);④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减少;⑤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
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word版有答案)
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word 版有答案)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
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跣足。
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1~4题1、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A.11~12月B.3~4月C.5~6月D.7~8月2、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3、③所描述宗教的起源地是A.巴勒斯坦地区B.阿拉伯半岛C.南亚D.中亚4、该宗教传播方式主要属于A.传染扩散B.迁移扩散C.刺激扩散D.等级扩散GIS 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回答5~6题。
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6、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图2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2回答7~8题真腊7、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B.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C.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D.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镙丝厂④榨糖厂8、德国鲁尔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A.①B.②C.③D.④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
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图3回答9~10题9、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 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10、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11、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0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
2004年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部分
2004年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3题:(2004春季高考)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A.37.6:17.4:45.0 B.31.6:30.5:37.9C.15.5:24.5:60.0 D.37.6:24.5:37.9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读图2,回答4~6题:(2004春季高考)4.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A.宁、陕、晋、川、鲁B.甘、宁、陕、晋、豫C.青、甘、宁、内蒙古、豫D.新、青、陕、晋、豫5.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A.地下水B.支流汇水C.降水D.湖泊水6.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生长期长B.年降水量大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D.灌溉条件良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
回答7~9题。
(2004春季高考)7.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A.降低燃油消费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D.节省城市用地8.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9.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在帕米尔高原上。
据此回答10~11题。
(2004春季高考)10.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8时18分B.9时8分C.10时28分D.11时18分11.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A.接近最快B.接近最慢C.由最快转慢D.由最慢转快二、非选择题图3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4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中国地理农业试题
中国地理农业试题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水稻、小麦、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小麦、水稻、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2013年赤峰一模)图4示意华北平原北部和华南珠江三角洲地区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常见农作物适宜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
读图,完成3~6题。
图 43.甲、乙、丙分别是A.华南珠江三角洲、春小麦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华北平原北部、玉米B.华南珠江三角洲、水稻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华北平原北部、玉米C.华南珠江三角洲、水稻华南珠江三角洲、冬小麦华北平原北部、玉米D.华南珠江三角洲、春小麦华南珠江三角洲、冬小麦华北平原北部、春小麦4.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的下降,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C.退耕还湖、还林还草等政策使耕地减少D.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需求5.丁所示地区的耕作制度A.一年一熟B.二年三熟C.二年五熟D.一年三熟6.比华南珠江三角洲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上埃及盆地,在阿斯旺大坝建成前耕作制度只能一年一熟的影响因素为A.纬度B.热量C.地形D.水源(2010·山东卷,7~8)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 D.土壤8、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9.“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10.“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
2004年13套高考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评价[整理]】
2004年13套高考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评价2004年全国高考地理学科相关试卷统计1.强调"三基",突出主干。
(1)"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
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高考文综试题的一贯思想和命题原则,今年也不例外。
例如高考试卷中所用的地图都标注了经纬网,表明经纬网和地理坐标在确定一个地方区域位置方面的重要性。
如1-4题所用的航线图;第36题涉及等高线知识、区域特征、河流特征等知识的中亚图;第37图的世界区域图;第39题涉及我国老工业基地辽宁基本区域特征的图等。
(2)试题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仍然不减尽管现行教材不再过多强调学科体系,但在高考命题时,仍然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
如今年各地试卷中出现的沙尘暴问题、海洋经济问题、东北的振兴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三农问题、西南地区开发问题、能源问题、城市化问题、全球增温问题等都反映了这个特点。
整份试卷仍然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的综合比例较低。
如老课程卷第4-5题,以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过程统计图,揭示了自工业化以来,全球气温总体升高基本地理事实;东部卷第36题通过分析中亚地区的河流特征、外力作用特征、盐碱化现象和"白风暴"等问题,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试题尽量体现各学科所特有的思维特点地理能力是由地理智能和地理技能综合而成的,主要包括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图像运用能力和地理记忆能力。
诸多地理能力在应试的层面上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原是指讯息、消息等。
在文综试卷中,主要以文字、图文、表格等形式传递信息。
试题信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提示、暗示的渠道。
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试卷中出现的信息是以前学习过程中未曾见过的,须经过缜密的思考、判断和筛选得出正确结论,如"看图说话"、说文解字等;二是通过试题信息的提示,启动考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卷(新课程)(总分:24 考试时间:17分钟)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题, 共计 15 分)1.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
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沿图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F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使三者都做加速运动,令a1、a2、a3分别代表物块1、2、3的加速度,则……………………………()A.a1=a2=a3B.a1=a2,a2>a3C.a1>a2,a2<a3D.a1>a2,a2>a3答案:(3分) 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红光的波长比紫光的小B.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对紫光的大C.在玻璃中红光的传播速度比紫光的大D.红光光子的能量比紫光光子的能量大答案:(3分) C3.如图4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 m。
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 m。
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
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
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A.0.50 mB.0.25 mC.0.10 mD.0答案:(3分) D4.图5为示波管中偏转电极的示意图,相距为d长度为l的平行板A、B加上电压后,可在A、B之间的空间中(设为真空)产生电场(设为匀强电场)。
在AB左端距A、B等距离处的O点,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以初速v0沿水平方向(与A、B板平行)射入(如图)。
不计重力,要使此粒子能从C处射出,则A、B间的电压应为…………………()A.B.C.D.q m答案:(3分) A5.可用理想电压表V、理想电流表A、变阻器R以及电键K和导线等器材来测量某一电源E的电动势和内阻。
高考文综地理广东卷
19.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
A. 日本、埃及 C. 美国、加拿大
B. 中国、印度 D. 孟加拉国、美国
20.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
A. 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B.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
C. 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
稻, 8~ 11 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据此回答
21~ 22 题。
21.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分别是…………………………………(
)
A. 无霜期分别约为 150 天、 180 天
B. ≥ 10℃积温分别在 3400℃、 4500℃以上
C. 年降水量分别约为 650 毫米、 1300 毫米
D. 年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图7
28.图 7 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A. 红外线
B.X 光
C.可见光
D. 紫外线
29.根据图 7 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A. 划分植物类型 B. 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 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D. 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30.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
业联系;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 而且其(腹
地)联系的范围较广。
21.BC
22.AD 23.BD 24.AD 25.AD 26.CD 27.BD
28.AC
29.CD 30.A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题,共 80 分。
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4地理部分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Ⅳ)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图1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1回答1~3题。
图11.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A.东南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2.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3.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A.钢铁厂B.造纸厂C.印染厂D.自来水厂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
据此回答4~6题。
4.该地的经度约为………………………………………………………()A.120°EB.125°EC.115°ED.110°E5.该日可能在……………………………………………………………()A.11月B.9月C.7月D.5月6.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图2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2回答7~9题。
图27.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8.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9.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到20℃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A.①B.②C.③D.④11.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与战争,我们应以史为鉴,和平共处。
回答12~15题。
12.隋唐时期,中日往来的主要港口城市是…………………………()A.广州B.明州C.泉州D.扬州13.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的主要内容是……………………()①政治经济制度②建筑样式③中国姓氏④儒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明代倭患最严重的地区是…………………………………………()A.山东半岛B.辽东半岛C.东南沿海D.珠江三角洲15.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其对华经济掠夺的总方针是()A.对矿业、钢铁工业等部门实行“统制”B.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C.控制中国的交通命脉D.将沦陷区经济变为日本的附庸经济在历史上,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 精品
2004高考地理广东卷试卷分析2004年高考地理广东卷基本情况如下:总体难度比2003年的0.68有所提高。
一、试题的特点:1.试题结构:相比2003年的0.74,选择题总体难度比较合理,为0.64;但第二卷题量偏少,只有三大题。
不利于全面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延续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思路,选择题大部分都是采用围绕背景材料组织若干有联系的题目组成题组的形式来命题,而且每一个题组的难度分布比较合理,难、中、易题相结合。
部分的题组既考查了自然地理知识,又考查人文地理的知识,从多角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查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涉及了气候、自然带、日照与地方时、九大行星、等高线地形图、资源及国土整治、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因素等主干知识,选择题命题的角度比较新颖,灵活性大,有新鲜感。
4.注重考查各种能力,特别是分析和处理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动手绘制简单地图的能力。
试卷中共有12幅图表及相关的背景材料,图表类型多样,有坐标图、示意图、日照图、区域图、统计图表、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等。
5.试卷多以当前社会热点以及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实际例子为题材,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二、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4题:得分率分别是0.88、0.96、0.56、0.37。
该题组以不常见的气温降水坐标图综合考查了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以及相应的自然带等基础知识。
气候类型的判断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比较大,因此学生大多经过训练,考生的答题情况还算理想。
但由于自然带的分布这一知识点在学生所用的教材中涉及不多,师生重视程度不够;而纬度地带性这一说法在学生教材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是旧教材的说法),因此导致3、4小题失分十分严重。
因此建议近4年参加工作的老师必须要你们念书时用的那本32开的课本熟读,并对教学作必要的补充,这才能稳妥的应对高考的备考。
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地理)
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一)(2004年全国文综卷·老课程) 11.B(二)(2004年全国文综卷·云湘川) 10.A 11.B(三)(2004年全国文综卷·浙闽鲁冀豫赣皖晋) 11.C(四)(2004年全国文综卷·新青甘宁) 4 B 5 A 6 A(五) (2004年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0.B 11.A(六)( 2004年高考地理卷·广东) 10.B 11.C 12.D(七)(2004年高考地理试卷·江苏)13.A 14.C(八)(2004年高考地理试卷·江苏) 15.C(九) (2004年高考文科地理卷·上海)41. 23° 26°S(或南回归线) 66° 34° N---90°N(或北极圈及以北地区)42. 12 22 12 1443. D44.A45. D E(十)(2004年全国文综卷·天津) 10. C 11. D 12. D(十一)(2004年全国文科综合卷·北京) 1. C 2. B 3. D 4. A (十二)(2004年全国文理综合·粤辽)41. 乙42. A, C43.hv v 2220- h v v m mg 2)(220-+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一)(2004年全国文综卷·新青甘宁) 7 B 8 D 9 C(二)(2004年全国文综卷·老课程) 4 D 5 B(三)(2004年全国文综卷·浙闽鲁冀豫赣皖晋) 9.B 10.D(四)(2004年文理综合(文科使用)·上海) 11.A 12.D 13.D 14.D(五)(2004年全国文综卷·云湘川) 1.B 2.A 3.D昆明市高三学科专家李 琳昆明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六) (2004年高考地理卷·广东) 1.C 2.A 3.C 4.D(七)(2004年高考地理试卷·江苏)1.A 2.B 3.D(八)(2004年高考地理试卷·江苏)4.A 5.D 6.B(九)(2004年全国文科综合卷·北京)9.C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一)(2004年高考地理卷·广东) 8.A 9.D(二)(2004年全国文理综合·粤辽) 5.B 6.B(三)(2004年全国文综卷·云湘川)4.A 5.C 6.B(四)(2004年高考地理试卷·江苏)7.C 8.D.9.D(五)(2004年高考地理试卷·江苏)26.AC(六)(2004年高考地理试卷·江苏)27.AB(七)(2004年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6.(共36分)(1)黄土高原(2)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水、湿度)因素造成的。
2004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广东卷)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读图1回答1-4题。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A.①②⑥ B。
②④⑤C.④⑥⑦ D。
②③⑤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苔原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3.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A.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②⑤⑥⑦ D。
①⑤④⑥4.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
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C.东西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
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5.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A.800-1000米之间 B。
1800-2000米之间C.2800-3000米之间 D。
3800-4000米之间6.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图2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
读图2回答8-9题。
7.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A.3 B。
4个 C。
5个 D。
6个8.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A.L>N B。
L<N C。
L>K D。
M>N9.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
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才可能看到它。
在图3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
回答10-12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A.① B。
2004年高考综合地理广东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广东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8分)一、本大题共36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108分。
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
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
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
读图1并回答1~4题。
图1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A.北极上空B.南极上空C.赤道上空D.北大西洋上空2.臭氧层位于……………………………………………………………()A.对流层顶部B.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处C.平流层中D.高层大气中3.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4.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C.各国共同行动,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D.严格控制发达国家CO2的排放量5.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了………………………………()A.东非大裂谷B.喜马拉雅山C.大西洋D.红海6.日本多地震是由于……………………………………………………()A.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接触带上C.火山活动强烈D.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历经百余年的摸索与抗争,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
回答7~13题。
7.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创时期。
这些企业相对集中于………………………………………………………………………()A.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中上游一带C.京津地区D.通商口岸8.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农业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 农业(附参考答案)(2015•新课标II卷)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1.D 2.D 3.A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考查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和农业地域类型。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引起的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分析判断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变化。
第一小题抓住“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即湿地减少,地面建筑物增加,选对不难;第二小题注意区别“花基、菜基”和“桑基、蔗基”的差异,“花基、菜基”主要面向城市市场,经济效益高,需要的劳动力多;第三小题分析时注意结合材料,“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指出了转变的主要原因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产业发展方向的变化。
(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2.“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
精品文档 (75)2004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地理部分
(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区使用)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4分)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题。
(2004全国卷Ⅰ)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3.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03年秋季,泉城济南市许多干涸多年的泉群重新涌水。
图1表示济南市附近地貌类型,据此回答4-6题(2004全国卷Ⅰ)4.这些泉群的主要补给区为()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⑤5.这些泉群的水源主要为()A.土壤水B.潜水 C.承压水D.地表径流6.这次泉水由枯变丰的最主要原因是()A.实施地下水回灌取得成效B.2003年黄河中下游地区雨量大增C.退耕还林发挥了良好生态效益D.南水北调东线将长江的水调入黄河下表显示了我国陆路交通的部分数据,据此回答7~9题。
(2004全国卷Ⅰ)7.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相比较()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相当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著优势C.铁路短途旅客周转量与公路相当 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3倍8.1980~2002年间,我国铁路交通()A.在客运中的比重稳步提高B.单位营运里程的客运量呈下降趋势C.与公路交通相比,客运的平均运距增长较慢D.与公路交通相比,旅客周转量增长较快9.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A.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
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
2004年农业种植结构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
2004年农业种植结构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高考地理选择题是考生必备的备考资料之一,通过解析真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本文将对2004年农业种植结构高考地理选择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该题目。
题目:2004年农业种植结构高考地理选择题题目内容:根据中国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基本呈现以下特点的是()。
A. 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北方以小麦种植为主B. 南方以小麦种植为主,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C. 南方以玉米种植为主,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D.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北方以玉米种植为主解析:该题目要求考生通过了解中国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判断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下面将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帮助考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A选项: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北方以小麦种植为主。
这个选项的特点是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主要种植小麦。
这个选项是否正确呢?事实上,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湿润适合水稻的种植,而北方地区的气候干旱适合小麦的种植。
因此,A选项是错误的。
B选项:南方以小麦种植为主,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
根据前面的分析,B选项是错误的。
南方气候湿润适合水稻,北方气候干旱适合小麦。
C选项:南方以玉米种植为主,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
这个选项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根据我国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要素,南方地区适宜种植玉米,北方地区适宜种植水稻。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北方以玉米种植为主。
根据前面的分析,D选项是错误的。
南方气候湿润适合水稻,北方气候干旱适合小麦。
综上所述,根据中国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基本呈现南方以玉米种植为主,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特点。
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
通过对该题目的解析,考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特点和区域分布规律,同时也能够掌握解析题目的方法和技巧。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考生多做真题,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综合复习 专题10 农业(原卷版)
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10 农业知识梳理1、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
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新型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4、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
记住商品粮基地(在图上找出)。
5、中国经济作物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经济作物具有: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
6、油菜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花生在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
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甜菜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7、中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
有利条件: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适宜放牧。
8、农耕区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四川、湖南、河南是中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饲养方式由农户分散饲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1小题)1.某地降水较少,但牧草生长良好,最适宜发展()A.林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渔业2.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A.林业B.旅游业C.副业D.畜牧业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量影响最大的是()A.日常生活B.农业生产C.工业生产D.交通出行4.下列关于我国农作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B.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C.花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D.油菜主要分布在山东丘陵、华北平原5.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商品粮基地是()A.三江平原B.洞庭湖平原C.成都平原D.鄱阳湖平原6.我国农作物熟制搭配正确的是()A.珠江流域:三年三熟B.长江流域:一年一熟C.黄河流域:两年三熟D.松花江流域:一年两熟7.下列活动属于科技兴农的是()A.大水漫灌B.毁林开荒C.陡坡垦田D.温室种菜8.我国优良畜种三河马、三河牛分部在()A.内蒙古牧区B.青海牧区C.新疆牧区D.西藏牧区9.我国城乡居民食用的肉、奶、禽、蛋主要来源于()A.内蒙古牧区B.新疆牧区C.西藏牧区D.农耕区畜牧业10.中国的四大渔场中最大的渔场是()A.舟山渔场B.黄渤海渔场C.北部湾渔场D.南海沿岸渔场11.“八月半,早种蒜”“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原”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A.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B.地理与城市建设的关系C.地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D.地理与工业生产的关系二.解答题(共1小题)12.振兴西部经济──西部开发是我国为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而实施的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读下列表、图回答问题.西部地区各土地类型比例(1)读“表”可知西部地区占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西部地区着力发展了业.此外,该地区也发展了种植农业,其中在图中的B地发展了农业,这是因为.(2)读图可知,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包括了两大地理分区,即和,两地区有着明显不同的自然特征,分别是:和.(3)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能源,请从A、B省区中任选一省区进行介绍省:,目前国家已经在A省区实施了重要的工程,这对东部地区会带来哪些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广东大综合)我国是农业大国,最近,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新技术对农业的发展产生空前影响的形势下,我们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有科学的、前瞻性的认识。
请回答以下问题来自()。
45.(2分)我国现有13亿人口。
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到2030年总人口可能达到16亿。
全国现有耕地1.3亿公顷。
今后耕地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试说明如何协调我国人口与耕地的关系。
45.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现有耕地;适度进口粮食以缓解国内耕地的压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2004广东地理卷)20.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D
A.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
C.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
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
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
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
据此回答21-22题。
21.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分别是:BC
A.无霜期分别约为150天、180天 B.≥100C积温分别在34000C、45000C以上
C.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毫米
D.年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22.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AD
A.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 B.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
C.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 D.渭河平原,江汉平原
31(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答案:(3)M、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参见上图)
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
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
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