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永恒主义的朴素教育观-精选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永恒主义的朴素教育观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常常大于对精神文明的追求,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等,这样的社会是不协调、不和谐的。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偏向了工具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被放大了,人文性被弱化了。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应该发展人的理智能力,即一种永恒的、不变的理性,通过发展人的永恒理性和智慧,来指导其行为,从而获得永久的幸福。永恒主义倡导的永恒理性是一种朴素的、本真的价值观念,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教育一方面必须正确把握那些超越时代而不变的东西,并把它们传给后代,一方面又必须敏锐地觉察到那些随时代而变化的东西,

并帮助人们为此作充分的准备[1] 。只有通过教育,形成不变的理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

、永恒主义概述

永恒主义是西方现代教育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20

世纪30 年代末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阿德勒

及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永恒主义倡导复兴西方古老的人文主义课程及教学,强调教育应该发展人的永恒理性,年一代重视知识

使青和修养,从而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永恒主义来源于西方古典人文主义,代表的是西方古典的教

育学说,和学新将其思想基础主要来源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永恒主义认为,存在一种永恒的绝对的实在,这个实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同一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的,人的本性也是永恒的。永恒主义的代表人物赫钦斯指出,在不断发展人类文明长河中,一直存在一种主宰着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隐性规律,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就是人不变的理性。

第二,不变的永恒的人性观。永恒主义认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在于人类具有理性。理性是人类共同的本性,这种共同的本性存在于任何历史时期、历史空间和任何社会形态过程中,贯穿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文明史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理性探索客观奥秘,寻求征服自然,逐步完善自身的历史。

第三,“复古”的社会观。永恒主义者认为,古希腊是人类发展的黄金时代,因为人性是不变的,世界发展的规律与法则也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恢复古代社会中以人文、以哲学为主导的社会是很必要的。要使人真正成为一个人,要消除社会中的混乱现象,使人生活得美满幸福,就必

须理解这些永恒的原则,以获得一种统一的文化、统一的思想[2] 。

永恒主义的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能力,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从而为生活做准备。永恒主义者认为,学生在通过接受教育形成理性之后,就可以自然地发展特殊兴趣和才能,自然地学会谋生,他们强调让学生熟悉具有永久重要性的普遍规律是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好的准备。永恒主义主张教育活动的目的不在于使

人获得幸福的生活,而在于培养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使人

真正成为人,即成为具有智慧和理性的人[3] 。

笔者认为,成为具有智慧和理智的人正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证,理性的生活是身心各方面都发展完善的人的生活,明确知道自己所追求的,运用习得的智慧,为之坚持,是一种获得幸福生活的保证。学会学习,继承经典,将教育的人文性发挥最大化。学习、发展、继承、创新一我们在相对宏观的层次将教学的

目标定位于这四个方面,这样的教学目标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

人文性,是人文引领的和谐教学目标观的具体化[4]94-95 。

二、普遍适用的课程观

永恒主义批判进步主义,认为进步主义教育打破了学科之间

的联系,导致课程缺乏连贯性,反对选修课程制度,提倡让全体

社会成员接受普遍适用的教育。永恒主义的课程观主张按照学科

的逻辑顺序来编排课程内容,强调整体性和顺序性,主张把传统

文科教育推行到社会各个阶层中去,改变原有的劳工阶层子女只能接受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的现象,提倡让全体社会成员接受普遍适用的教育。

永恒主义教育的课程注重基础知识,他们认为要让青少年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哲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心理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几乎包括人类知识综合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永恒主义者强调,哲学是课程决策全

过程的基础,是界定着课程目标、手段和结果的重要指标[3] 。在课程的设置中,人文学科应永远

处于课程的中心,经验科学只能处于次席。

永恒主义提倡课程的核心是永恒学科,永恒课程主要由经历了许多世纪、经过历史考验的古典著作水平的著作,应囊括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文化遗产。名著课程成为了永恒主义主推的课程,学习名著课程,有助于学生从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澄明心灵,可以说是一种隐性的却效果显著的道德教育。

同时,永恒主义认为,不能只向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和

技能,还要具有“应该给一切人以更多的教育,这不是熟练的技

术,不是知识,而是自制的能力,抵制意气用事的能力”[2] 。这种教育是一种效果持久性很强,促使学生不断发展的教育。

普通”的教学观

永恒主义对“适应环境”、社会改造”等教育学说都提出

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略教育的本质,即其人文性,教育质量是肯定要下降的。因此,永恒主义提倡进行普通教育,即对每个人都进行的基础教育,普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及理智能力的发展。他们反对过早将学生限制于某一专业领域内,而应该让全体学生接受共同性的教育,接受理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读、写、算和语言、文法、修辞、逻辑、数学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以“苏格拉底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通过弘扬传统教学的价值,推行以交流、对话和辩论的传统教学方法来训练学生的理智和发展其人性。赫钦斯不仅

强调师生之间对话式的教学方法, 也鼓励学生之间质疑问难的学习方法。永恒主义认为,好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标准取决于它是否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选择教学方法的关键是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学习对象,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抽象能力以及不同的学习对象来选择教学方法[5]170 。

这样的一种“普通”教育不仅仅指向未来生活,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而是一个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是一个发展完善的人,发展人永恒的理性、道德和精神力量,其实是一种不普通的教育。

四、注重过程的评价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