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说课稿正式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清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借鉴西方科技,强化国家实力,但却未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本节课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实施过程及影响进行深入了解,并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实施过程和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了解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和实施过程。
•探究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教材《洋务运动》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念、背景和目的。
2.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洋务运动没有取得成功并解决中国面临的深层次问题?3. 讲述《洋务运动》•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国家面临外敌侵略、经济衰落以及科技落后等问题。
•解释洋务运动的目标和实施过程:寻求西方科技引进、新式军队建设、设立洋务局等。
•掌握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保守势力的阻碍、洋务运动实施不力等。
4. 探究洋务运动的影响•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增强国家实力、打击社会废弛、催生爱国思潮等。
•探讨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改革传统工艺、发展工商业、引进外资等。
•探究洋务运动对中国科技的影响:引进西方科技、推动科学教育、培养国家科技人才等。
5. 小结与评价对洋务运动进行简要总结,评价其影响及原因。
通过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述和解读教材,介绍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对洋务运动的兴趣。
•分组讨论法:组内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归纳法:通过归纳洋务运动的目标、过程和影响,使学生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洋务运动说课稿 (2)
第6课《洋务运动》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中的第一课《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
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课分为两目内容:第一目:“自强”与“求富”。
全面介绍了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目的及内容。
第二目:洋务运动的评价。
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了洋务运动。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初二的已经学过一年历史的基本已经掌握了历史学习方法的学生,并且此阶段的学生较爱表现,我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置问题巧妙引导,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归纳、分析、判断的方法和初步学习历史的能力。
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的评价洋务运动。
四、本课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概况即“自强”和“求富”,我的处理方法是运用课间的归纳总结呈现直观画面,由面到点通过层层提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回答各点,如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人物、时间、内容等有效信息,又由点到面,运用多媒体的课件优势总结概括,为“洋务运动的评价”这一难点做好铺垫。
本课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首先,教师强调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其次,引导学生从事例中采取中外历史联系法,客观评价历史,在此强调学习方法,及学生的答题技巧。
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所面临的内外形势,引导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结合日本的明治维新事例和当今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的改革开放,进一步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是原因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本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讲述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一些有识之士为抵御外来危机而自救掀起了洋务运动。
该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在客观上具有一些进步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所以,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统治。
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而且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第一步的重要地位。
三、说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难点: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四、说教法和学法1、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储备,具备基础的分析能力,老师应进一步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训练,且他们对未知的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因势利导,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2、教学方法:1.提问法2. 自主探究法3.讨论法4.图示法五、说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为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能在与学过的知识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
采用复习旧课、引出洋务运动背景,进而导入新课。
2、新课的学习。
(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洋务运动》说课稿最全版
《洋务运动》说课稿最全版《洋务运动》说课稿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教版⾼⼀上册第⼆章第⼆节<洋务运动>[板书] 第⼆节洋务运动⼀、说教材1地位和作⽤.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1840-1919的旧民主主义⾰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进⾏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和⽃争,主要经历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亥⾰命。
洋务运动是其中重要的⼀环,这场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化的第⼀次尝试,开始了近代⼯业的⼤机器⽣产,为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产阶级的壮⼤奠定了基础.2.教学⽬标:洋务运动这节课的脉络是⽐较清晰的,[板书]⼀、背景⼆、兴起和发展三、结局四、评价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①.通过对洋务派与顽固派异同点的分析,培养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
使学⽣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场上是相同的,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段上有所不同。
②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使学⽣掌握利⽤有限的史料来截取有效信息的能⼒。
从⽽使学⽣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主张中体西⽤,既要维护清朝统治,却⼜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③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分为⼆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使学⽣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对外国经济势⼒的扩张也起了⼀些抵制作⽤。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的封建统治⽽进⾏的⼀场⾃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它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对其评价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到底是它的积极作⽤⼤,还是它的消极影响⼤?如何引导学⽣对其进⾏全⾯的综合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这对于师⽣都提出了较⾼要求。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教育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属于第三单元“变革与展望——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转型阶段”。
本单元主要着眼于清末近代化的困境与各种变革进行的尝试,了解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困境,明确近现代中国的转型阶段特点。
本课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目的、组织、成果及影响等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组织、成果及影响等知识要点;(2)理解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困境与变革进行的尝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实与探究历史问题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变革与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探究变革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巨变。
3.情感、态度目标(1)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荣誉感;(2)引导学生关注现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和应对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近代洋务运动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2)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组织、成果及影响等知识要点。
2.教学难点(1)掌握洋务运动与近代化进程的相关性;(2)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说教学方法1.启发和引导法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其主动参与、深入探究、理性思辩,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深刻认识,培养其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2.分组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组织、成果及影响等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PBL学习法通过介绍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目的、组织、成果及影响等内容,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问题解决和探究,在探究中逐步掌握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并形成对历史变革的思考。
《洋务运动》 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洋务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历程以及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洋务运动的背景,即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接着详细阐述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口号以及主要活动,包括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方面。
最后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进行了探讨,指出其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图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口号和主要内容。
掌握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能够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文字资料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让学生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依靠人民群众。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评价。
2、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性质的理解。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授法: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评价等重要知识点。
《洋务运动》说课稿最全版
《洋务运动》说课稿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一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板书] 第二节洋务运动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从1840-1919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和斗争,主要经历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场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为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奠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洋务运动这节课的脉络是比较清晰的,[板书]一、背景二、兴起和发展三、结局四、评价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①.通过对洋务派与顽固派异同点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是相同的,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同。
②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使学生掌握利用有限的史料来截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既要维护清朝统治,却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③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它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对其评价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到底是它的积极作用大,还是它的消极影响大?如何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这对于师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洋务运动》说课稿(通用2篇)
《洋务运动》说课稿(通用2篇)《洋务运动》篇1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
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
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二、教法设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洋务运动》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课主要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的自强不息、求富求强的精神风貌,认识到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梳理洋务运动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求富求强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近代化的历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我国近代化的道路上,曾发生过一场规模空前的运动,它是什么呢?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4.讲授法:教师讲解洋务运动的过程、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5.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背景:内忧外患二、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三、主要内容:自强、求富、改革四、影响:推动我国近代化进程、揭开洋务运动的序幕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的了解程度。
洋务运动说课稿5篇
洋务运动说课稿5篇洋务运动说课稿1一、教材地位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
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__的第二节。
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
在师生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岳阳市八中周瑾《洋务运动》是人教版高级中学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的第二节。
一、说教材(一)、整体感知: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清政府内部产生了洋务派。
从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该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在客观上具有一些进步作用。
(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正确理解并掌握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生对洋务派与顽固派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使学生掌握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①.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相同,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同。
②.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借以求强求富。
他们既要维护清朝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最终洋务运动破产。
③.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经济的解体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2.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3.洋务运动的评价。
解决办法:①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所面临的内外形势,引导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②洋务运动的评价:首先,洋务运动的破坏,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其次,洋务运动还是有它的进步意义的,表现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说课案
洋务运动一课教材分析《洋务运动》八年级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的第一课,该主题讲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和封建政治带来的巨大冲击,也引发了各种阶层为国家民族救亡图存的各种自救尝试,而这些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但又从不同角度改变中国的面貌。
这些运动从地主阶层的洋务运动,到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次又一次冲击着黑暗压抑的社会,从而在几十年时间里引发了中国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化的历程。
这一近代化的历程源于在内忧外患背景下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故而《洋务运动》这课也是二单元的开篇之课。
关于本课的设计,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环节等方面给予说明。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洋务运动》一课是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它包含了洋务运动的发动(包括背景,发动者,运动时间,目的,实质等),洋务运动前后期的内容(包括前期口号,主要军用工业,后期口号,民用工业,近代教育文化,编练海军等具体实业)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三大板块。
本课线索明晰,但知识点较多。
2.学情分析本课所面临的八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
老师应进一步进行提升这些能力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从个体发展上看,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苏醒期,他们乐于对事物发表自己独特见解,老师应因势导利,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我的设计理念我个人比较推崇历史教学的体验观。
初中历史教学最根本还在于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尽量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历史氛围,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和认知,在体验中思考和思辩。
4.具体设计综合上述原因,设计本课时另一专题叫“从李鸿章看洋务运动”。
历史都是关于人的历史,人,是历史中重要的要素,一些关键人物的经历言行甚至能改变历史的航程。
讲洋务运动必讲李鸿章,他是公认的办洋务的第一人,或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他在办洋务时的经历就是洋务派办洋务的缩影,从李鸿章的具体办洋务思想的萌生,他在办洋务时的亲历亲为,将具体而微,以小带大,构建出洋务运动恢弘的历史场景。
洋务运动说课稿2
第一节思《洋务运动》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下面我分六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从内容上讲,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
是中国旧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清醒的人”应对时代的挑战试图挽救统治危机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
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冲击,严重威胁了晚清政府的统治,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引进了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历史条件,近代化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
因此本节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教学中要突出洋务派为实现强国之梦而进行的努力探索,这样才能使学生能从运动本身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资今日改革开放之借鉴。
2、学情分析八年级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本课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感,只要适当诱导,层层铺设台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3、教学目的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任务,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破产和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德育目标: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学生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的构思和设计。
一、说课标《洋务运动》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一课,课标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2.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3.通过知识的拓展和深化,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洋务运动的辩证看法。
二、说教材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明显的主线: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洋务运动就是救亡图存探索的开始。
为了挽救日益衰亡的清朝,清朝的地主阶级,掀起了一场旨在“富强”的洋务运动,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民用企业。
建立了新式海陆军,同时兴办新式学校,培养技术人才。
中国由此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一课。
该单元涉及《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四个课题。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中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探索,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则是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及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纵观整个单元内容,明确本课在单元中引领和标杆的地位。
《洋务运动》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全面介绍了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目的代表人物、内容,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了洋务运动。
从地位上讲,这一课在知识呈现上被安排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后。
从洋务运动开始,经戊戌变法,继而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这一主线的开端,从此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因此,它在整个章节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联作用,不了解它,在宏观视野上就难以完全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演变的走向和脉络。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说课稿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结局,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洋务运动的细节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去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结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洋务运动的历史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洋务运动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近代史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活动。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讲授法:教师详细讲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结局。
5.提问法:教师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掌握程度。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洋务运动的小论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教案(通用10篇)
《洋务运动》教案(通用10篇)《洋务运动》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老师讲解洋务运动的知识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分钟)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二洋务运动的过程和内容首先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看总理衙门部分(2分钟)看第一段和小字部分的“自强”的双重含义,思考洋务运动的含义从李鸿章的奏折中找出相应历史信息,思考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条件;从知识链接中从“夷务”到“洋务”的转变说明了些什么问题。
从对总理衙门的相关介绍找出其职能,影响和地位。
老师问答学生上述问题,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和答案(10分钟)洋务运动的定义:十九世纪后半期,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自强振兴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和条件:背景:1、西方军事力量的冲击2、借师助剿中的认识3、寓华西人的劝诱4、外资的刺激5、军购的失败:阿斯本事件条件: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和好局面2、湘淮军的成立及地方士绅的支持3、同治中兴,政局稳定。
夷务到洋务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洋人观念的改变,从不对等地位逐渐上升为平等的外交。
总理衙门的职能,地位和影响职能:主管一切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地位:准外交机构;洋务运动最高行政机构影响: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以后逐渐成为清政府另一个综合性的中枢机构学生继续带着问题看从“自强”到“求富”和京师同文馆(3分钟)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口号是什么,转变的原因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些工业的地理位置思考洋务运动军事工业和和民用工业的性质有什么不同洋务运动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老师问答学生上述问题,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和答案(15分钟)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口号前期:“自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主要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旨在振兴中华,实现富强。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历史事件多,需要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较好的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洋务运动的图片和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和意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洋务运动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洋务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知识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说课稿
09历史教育一班王维跃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川教版初中历史第二主题第一课《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主题第一课。
从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该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在客观上具有一些进步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与教材下一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贯穿起来,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好奇心,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
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五、说教学思路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 导入新课](2—3分钟)
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的回顾来说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面临这样的困境清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挽救危机啦?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讲授新课](三十五分钟)
洋务派的产生
在课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
我先采用阅读法和问题教学法,先让学生看第一子目,设计出如下问题: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的时间?分组回答问题后,老师出示材料,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
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
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的内容
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
首先向学生展示洋务派创办军事企业的图表,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
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
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失败的原因
对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我采取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清朝内部环境,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机构上去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回答。
老师总结。
那么洋务运动又有什么样作用啦?引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评价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从洋务运动的内容和目的上逐一进行分析,一步步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材料1 1892年,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还仿制成功欧洲新式火炮。
材料2 开平煤矿产的煤,除供应国内各局以外,还投放市场。
煤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
1900年,英国霸占了开平煤矿。
材料3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
联系的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
材料4 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
这些留学生回来后,绝大多数人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材。
如詹天佑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邝荣光成为著名采矿工程师,发现了湘潭煤矿;唐国安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的校长。
材料5 在威海战役中,清军的军舰、军火、物资全部给日军掠去,李鸿章大事喧染的北洋海军,就这样全军覆没了。
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至此告一段落。
(最后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经验和教训。
洋务运动也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小结]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洋务派的产生
(一)背景、代表人物
(二)目的、口号及洋务运动的时间
二、主要内容
(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1、军事工业
2、民用工业
创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创建海军
北洋、南洋、福建
洋务运动的破产及原因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