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卷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卷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三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卷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三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卷第I卷本卷共24个⼩题,每⼩题2分。

1.《史记》记载,黄歇(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

⼜说:“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五⾢以为那,距(拒》桊.”据此可知当时A.以郡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那⼀级的⾏政区划已成为定制C.楚王善于纳谏确保了政治清明D.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体制2.下⾯是东汉崔塞的《四民⽉令》所记载的关于汉可以⽤来说明汉代⽥庄内部交易情况的部分截图,该截图内容可以⽤⽶说明汉代⽥庄正⽉......收⽩⽝⾻及肝、⾎⼆⽉......可粜票、⿉、⼤⼩⾖、⿇、麦⼦。

收薪炭三⽉......可出⿉。

买布四⽉...可中穰及⽕麦。

收敝絮五⽉...粜⼤⼩⾖、胡⿇。

籴穗,⼤⼩麦。

收敝絮及布帛A.商品经济达到较⾼⽔平B.⽩给⽩⾜的⽩然经济状态C.⼿⼯业⽣产规模⼤D.⽆需同外部市场发⽣联系3.汉初列侯封⾢,列侯可征收封地租税,但封地⾏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候不得预闻。

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蒋,奉命“就国”(回到封⾢住)者,反似贬逐.据此可知汉初A.列侯与中央⽭盾重重B.中央集权有所强化4.C.郡县制并未得以推⾏ D.封⾢经常与朝廷对抗4.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利⼯程数量⽐较表”。

它反映了唐代A.我国经济重⼼已转移到南⽅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产总休呈发展志势C.农业控脱了⾃然条件的束缚D.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产的重要区域5.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六科.除了最后的进⼠⼀科外,皆可以上溯⾄汉代,只是以前是察毕,现在改⽤考试登进⽽已。

汉唐的这些科⽇设置A.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B.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C.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D.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6.下⾯是公元997-1072年北宋两税(针对农民征收的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与政府的统计图(单位:万贯)。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考试范围:专题一----专题七;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共70分。

)1. 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

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

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A. 明亲疏的家族追求B. 辨等级的阶级理论C. 重家庭的人伦观念D. 别长幼的宗法意识【答案】D【解析】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这是为了从年龄上区分出长幼,体现出中国人别长幼的宗法意识。

故答案为D项。

伯、叔的不同称谓,不能反映出亲疏远近,排除A 项;这种不同称谓不属于辨等级的阶级理论,排除B项;C项不能反映出这种不同称谓的用意所在,排除。

2.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亊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教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

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A. 周王室安全B.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C. 王位世袭制D. 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答案】B3. 学者评价在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

“这一制度”是A. 郡县制度B. 三公九卿制C. 皇帝制度D. 宗法制度【答案】C【解析】从时间上及联系史实可以看出,“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中的“新名号”是指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因此“这一制度”是皇帝制度,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均与“最高权力”无关,且D项宗法制度不是在秦朝时期确立,排除ABD项。

4. 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地方任知县,周渭到任时,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但周渭仅在马上作揖,符彦卿极为不满又无可来何。

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京官周渭对符彦關轻视B. 周渭是来自京城的皇帝亲信C. 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完善D. 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设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如果要研究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下列图示的哪种农业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A筒车和D曲辕犁是唐代的重要农业生产工具,B翻车出现在东汉末期,只有C耧车是西汉时期重要的将翻土和播种紧密结合的农业生产生产工具,答案选C。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点评:农业生产工具进步是推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最为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工具本身即是生产力中的核心因素,所以生产工具的革新尤其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就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应关注以下几种:耒耜,耧车、犁壁、耦犁,曲辕犁,翻车和筒车。

2. 右上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A. 牛尊的制作材料上B. 牛尊的腿上C. 牛尊的鼻子上D. 牛尊的背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牛尊的制作材料上是研究春秋时期的冶铜技术水平,排除A;牛尊的腿上和牛尊的背部是欣赏牛尊的艺术水准,故排除BD;牛尊的鼻子上的铜环说明当时已经能够操纵牛,这样就可能利用牛来耕田,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耕作技术3. 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

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

”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A. 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B. 推动水利的兴修C. 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D.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只是说明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排除A;推动水利的兴修也不符合““革命作用”的界定,排除B;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只是说明冶炼水平提高了,排除C;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就是生产工具的革新,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第与之相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BI 表明社会发生革命性进步,故D正确。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7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

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

这说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该思想家的流派是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4.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就是说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5.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

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D.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6.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

据此可知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7.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5年高三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王,赐之一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郡县制的发展B.井田制瓦解C.赋役制度的变化D.皇帝制度的形成2.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

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3.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

”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6.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4.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

”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C.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5.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6.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月考题考试范围:必修一(专题一\二) 考试时间:2015.10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35*2=70分)1.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2.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3.西周推行“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制,其根本目的是( )。

A.划分血缘关系的亲疏B.调解贵族之间的矛盾C.维护和巩固政治联系D.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4.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5.“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这里的“三元”指A.秀才、举人、进士B.状元、榜眼、探花C.解元、会元、状元D.乡试、会试、殿试6.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A.御史大夫B.刺史C.都察院D.军机处7.《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秦汉是如何践行的A.实行科举制B.推行郡县制C.实行察举制D.建立监察制度8.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9.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00分。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修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Ⅰ卷(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理性主义得到发展,但仍有人力图证明天的意志与鬼神是存在的,如墨子提出了尊天、明鬼等思想,古代中国人的社会观念中,与墨子的主张最相近的是A. 天人合一B. 君权至上C. 敬天尊祖D. 三纲五常2.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记载:“魏太子击(武侯)路遇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太子赶快下车拜谒。

子方昂然不理。

太子问,富贵该骄傲,还是贫贱该骄傲?子方说,自然贫贱该骄傲。

诸侯骄傲要失国,大夫骄傲要失官。

贫贱的士主张不合,议论不用,立即跑到别国去,好比丢一只破鞋子,你怎么拿富贵来比贫贱!”对以上记载理解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地位低下 B.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C.重义轻利的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东周列国实行重文轻武政策3.《农政全书》记载“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

五月耕,一当三。

六月耕,一当再。

若七月耕,五不当一。

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与其主张一致的是A.“粪田胜于买田”B.“种无闲地”C.“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D.“种无虚日”4. 宁成因刑亡他(因受刑罚越狱逃亡他地),自言: “ 仕不至二千石, 贾不至千万, 安可比人? ” 于是“乃贳贷(借贷)买陂田千余顷, 假贫民, 役使数千家。

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历史试题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王,赐之一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郡县制的发展 B.井田制瓦解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2.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

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3.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

”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6.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4.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

”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C.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5.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6.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试题(必修三1-5专题)2017.9一、选择题(本题共6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下列对儒学发展演变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子提出仁政学说B.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C.唐代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D.李贽的思想冲击了儒学权威地位2.与下表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 )表1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时期地域①②③边疆地区合计春秋战国至北宋912710119南宋至明清16731510114合计107101610233﹣﹣(据《中国思想零评传丛书》)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3.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

”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C.不同阶段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4.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5.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6.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

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017.9)考试范围:必修一二三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

5分共60分)1。

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

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2.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

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

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A.美国放弃霸权主义B。

美苏对峙局面缓和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D。

美欧盟友关系巩固3。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

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D。

《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

秦、唐、元B。

汉、宋、明 C.秦、元、清D。

秦、唐、明5。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全册和必修二专题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1.5x40=60)1.周初分封都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领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中之居民叫“国人”,“野”中之居民叫“野人”下列推断最正确的是()A.“国”在西周发展为封建城市B.“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2.下表为官方统计的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部分时期官民之比信息。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B.官员的增加大大提高行政效率C.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D.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3.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

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

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

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A.宣扬“天人感应”理论B.推动科举制发展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4.如图是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

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D.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了地方割据势力5.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

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6.罗马帝国统治前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法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试题答题要求:1、1—25小题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26—28小题请用黑色或蓝色水笔答在答题纸上。

答题时不要答在密封线内。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A.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思想B.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西周的宗法制D.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制度法令的统一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D.更有利于皇帝集权3、下表为清朝军机处一天的办事程序.据此,不能得出A.军机大臣负责日常政务 B.办事程序较为严密C.军机大臣奉旨笔录与传达D.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4、下表为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单位:%)统计表。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整体上发展较快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化比率最高C. 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的商品经济发展 D.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5、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至1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

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40万人,抗击日军10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4次大会战的规模。

材料表明A.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仍然继续抗日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大部分力量D.集中优势兵力进行会战是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法宝6、1923年陈独秀指出,“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瞿秋白在同年提出:中国的民族运动“得最宜于组织、最宜有团结的无产阶级之猛进”,要“联合小资产阶级”,“督促资产阶级而行向民族革命。

”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A.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B.是否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孰先孰后 D.民族资产阶级是否具有双重性7、从建国初期国家机关的职权设置来看,虽然在《共同纲领》和宪法中分别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权的拥有者,但是拥有行政权的政务院及其之后的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占建国初期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承担了国家绝大部分的立法任务。

这主要表明建国初期A. 《共同纲领》和宪法至高无上B. 民主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还不完善C. 人民政府的职能得到逐步完善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8、罗马法规定,在物品所有权转移时可采用“拟诉弃权”的方式,即买卖双方当事人持买卖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亲自到裁判官(法官)面前,买受人充当原告,出卖人充当被告,伪称诉讼,由原告手持标的物或者象征物,并声称:“依罗马法,此物为我所有。

”裁判官则问被告(出卖人):“你对原告的主张有无异议?”出卖人不提出异议或默不作声,裁判官便裁定该物为原告(买受人)所有,买卖就告成立。

这说明当时A.罗马人买卖物品必须接受裁判官的裁决B.罗马法中形式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内容则是次要的C.罗马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D.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比较完善9、著名学者阮炜教授认为,苏格拉底跟民主政权的关系甚为紧张,民主派有充分的理由惩罚他,甚至处死他。

但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第二轮投票中判他死刑。

材料反映出雅典A.形式上直接民主的弊端 B.以法律维护民主派利益C.司法程序十分严格缜密D.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10、学者吕一民说: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也无掌声。

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

这部宪法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法国1875年宪法11、在工业化即将完成的1832年,英国开始向贵族寡头制宣战,推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使得新兴的中等阶级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之后又推行了1867年、1884年等议会改革,使英国走向政治参与的普遍化。

以上材料反映英国A.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B.民主进程的渐进性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议会权力逐步扩大12、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

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基辛格道出了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这是美苏关系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C.这成为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D.这导致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13、“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14、宋代保护所有权和调整所有权关系的法律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维护债权人利益、调整债权人与债务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保证债务履行的担保法,都远远详于前代。

造成宋朝出现以上法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中央解决财政困局的需要B. 商品经济的复杂化C. 土地所有权的转移速度加快D. 各民族经济关系的多样化15、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 D.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16、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17、1924年12月,北京电车公司成立,但开业当天出现数千名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的现象。

《申报》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后电车公司交3万元救济贫民平息了事端。

此事说明A.近代化受传统观念的重重阻挠B.大众传媒能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C.近代化不可避免地会激化矛盾D.化解社会矛盾是大众传媒的职责所在18、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

当时的伦教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在法国.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了海报艺术的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

这说明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19、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和V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20、著名经济家厉以宁教授曾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

”根据所判断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21、唐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诗)“健儿宁都死,壮士耻为儒”(杜甫诗)反映出时风对文事的鄙薄.宋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神童诗》开篇却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宋代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C.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D.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念变化22、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A.民众普遍认同西方民主政治 B.经济变革向政治变革的转变C.走立宪道路成为历史的主流 D.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大众共识2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据此推断,孙中山认为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C.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可以迅速实现D.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24、卢梭认为:“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因为这就是使每个公民都有祖国,从而保证他免于一切人身依附的条件,这就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是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为其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为严重的滥用.”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国家是确保自由的唯一条件B.公共意志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前提C.个人自由要服从公共意志D.自由与民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25、“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就首先在于个性的发现,在(五四运动后)差不多十年之内,这种青春激情的爆发可以用一个难以捉摸的字眼概括:爱。

”下列文艺作品与这一风格类似的是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本卷共3道大题,共50分。

26、(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道德家们将中国声消苗绘为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念延伸到社会领域.像朝廷一样,中国的家庭也是等级森严、父权至上和专断独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并且将家庭的领导地位传给长子.国家将对祖先的崇敬作为儒家礼教的内容加以推广,子女的孝道是家庭价值的基石.中国家庭的社会,据推测,已扩展成一个父系血缘群体,如宗族.在家庭内部,儒家的道德标准是妇女要服从男子的权威.中国的父母们重男轻女,女孩被家庭看作社会和经济的负担.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在14世纪末24世纪初,近代学校的创办实际上表明政府已经取代家庭承担教育的责任.因此,当国家干涉家庭关系时,家族社会的政治支撑也就土崩瓦解了.在晚清和早期共和时代的新法典中,已承认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等.外国商品的涌入和1895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方面享有特权,给国内手工业和农业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被剥夺饭碗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同时也摆脱了家族和家庭对他们的控制,旧的家庭关系瓦解了.﹣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关系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试析为什么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晚清家族社会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10分)(3)近代家族关系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什么特点?(3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比较以上两表,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