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选课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PPT幻灯片

第八条 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 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 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 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原:第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 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扣1分,扣完为止。
9
.
三、临床输血(20分)
3.1手术及创伤输血 具体参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1.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3.1.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HB>100g/L无活动性出血者不得分 (2分) 3.1.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 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分) 3.1.4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1分) 3.1.5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1分)
3.1.6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 或伤口渗血决定(2分)
无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者不得分
查台帐、现场查看,一项指标未达到,扣1分
2.4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预案;有相关调查和处理的规范, 记录及时、规范。职能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输血严重危害的培训记录 与教育后考核的记录;相关医务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处置规范与流程,知晓达10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 评价结果的反馈登记率;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 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措施。(8分)
6
.
二、业务管理(35分)
2.1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采集完成后必须核对标本标识与受血者是否相 符;输血前,按照规定的流程检查核对从输血科领出血液,做到准确无 误;由输血科发血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按规定或流程执行核对;有 对科室医务人员相关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4分)
原:第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 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扣1分,扣完为止。
9
.
三、临床输血(20分)
3.1手术及创伤输血 具体参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1.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3.1.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HB>100g/L无活动性出血者不得分 (2分) 3.1.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 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分) 3.1.4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1分) 3.1.5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1分)
3.1.6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 或伤口渗血决定(2分)
无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者不得分
查台帐、现场查看,一项指标未达到,扣1分
2.4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预案;有相关调查和处理的规范, 记录及时、规范。职能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输血严重危害的培训记录 与教育后考核的记录;相关医务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处置规范与流程,知晓达10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 评价结果的反馈登记率;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 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措施。(8分)
6
.
二、业务管理(35分)
2.1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采集完成后必须核对标本标识与受血者是否相 符;输血前,按照规定的流程检查核对从输血科领出血液,做到准确无 误;由输血科发血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按规定或流程执行核对;有 对科室医务人员相关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4分)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PPT35页

13% ➢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占输血反应死亡率30% ➢ 输血后紫癜 ➢ 血小板输注无效 ➢ 细菌性输血反应 ➢ 其它输血不良反应:
❖ 为了千万个幸福的家庭,请安全输血!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 应注意的问题
➢ 医生签名:主管医生必须对申请单的内容负责, 无论是从医学角度还是法律角度,输血申请单都 应有医生签名,没有医生签名的输血申请是不应 该执行的。
➢ 特殊情况下的输血申请:输血科常规保存的血液 有Rh阳性的红细胞悬液、血浆、冷沉淀。洗涤 红细胞及血小板需要预约,洗涤红细胞因为开放 操作,效期只有24小时,需要时才制备。血小板 因效期短,血源采集困难,需要提前三天预约。
❖ 输血治疗后,临床医生要对输血的疗效作 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 性输血反应,并作好病程记录。
三、临床护士在输血中承担的职责
❖ 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输血记 录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 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 及凝块等。
❖ 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 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 输血依据: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 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但如果血红 蛋白大于70g/L而小于100g/L时,如果机体 状况良好,骨髓代谢正常,则可不输血。
❖ 有无其它替代措施
四、输血过程中种和血量 ➢ 全血:主要用于急性大量失血伴有低血容量或存在持续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为了千万个幸福的家庭,请安全输血!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 应注意的问题
➢ 医生签名:主管医生必须对申请单的内容负责, 无论是从医学角度还是法律角度,输血申请单都 应有医生签名,没有医生签名的输血申请是不应 该执行的。
➢ 特殊情况下的输血申请:输血科常规保存的血液 有Rh阳性的红细胞悬液、血浆、冷沉淀。洗涤 红细胞及血小板需要预约,洗涤红细胞因为开放 操作,效期只有24小时,需要时才制备。血小板 因效期短,血源采集困难,需要提前三天预约。
❖ 输血治疗后,临床医生要对输血的疗效作 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 性输血反应,并作好病程记录。
三、临床护士在输血中承担的职责
❖ 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输血记 录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 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 及凝块等。
❖ 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 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 输血依据: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 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但如果血红 蛋白大于70g/L而小于100g/L时,如果机体 状况良好,骨髓代谢正常,则可不输血。
❖ 有无其它替代措施
四、输血过程中种和血量 ➢ 全血:主要用于急性大量失血伴有低血容量或存在持续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输血前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患者身份核对
在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住 院号等基本信息,确保输 血对象准确无误。
输血相容性检测
进行ABO血型、Rh血型等 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输 血安全。
患者病情评估
医生需对患者病情进行全 面评估,包括贫血程度、 心肺功能、输血史等,以 制定合适的输血方案。
常见的医疗纠纷
包括输血反应引起的纠纷、输血错误引起的纠纷、输血传播疾病引起的纠纷等。
纠纷处理流程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包括纠纷登记、调查核实、协商调解、鉴定 处理等环节。
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医 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应积极应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急性失血、慢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 症包括发热、过敏、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
输血的风险和并发症 输血可能引发发热、过敏、溶血、感染等风险,严重时可 导致死亡。并发症包括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 植物抗宿主病等。
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输血前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评估患者病情、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和输血方式。
保留输血记录
输血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 阅和分析。同时,医护人员应及时 将输血记录录入医院的信息系统, 以便进行统计和分析。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临床输血的规范和管理制度,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输血目的,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和输血方式,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 生率。
04
输血后管理
《输血管理》PPT课件

• ♣输入抗体、补体:增强抗感染能力,用于严重 感染病人。
• ♣排除有害物质:用于一氧化碳、苯酚等化学物
质中毒,用于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
精品ppt
4
血液的种类
• 1.全血:指血液的全部成分。
• 包括:血红细胞、血浆中的各种成分。
• 2.成分血:指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 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分别 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自体输血不仅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
输血,还可以避免输血传统疾病的发生,是一种
更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已成为多个外科择期
手术的一种常规输血治精疗品pp方t 法。
6
交叉配血安全核查
1.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手腕带(包括床号、科别 、姓名、性别、年龄、ID号或病历号等信息)血型 验单。
2.抽血时应有两名医务人员,抽血前共同核对,核 对无误后执行。一次采集一人血样,禁止同时抽取 两人以上的血液标本。
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达到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静脉输血包括: 输注全血、成分血和自体输血。
精品ppt
3
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
• ♣补充血容量:用于大失血。
• ♣增加血红蛋白:用于纠正贫血。
• ♣增加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 织液渗 出和水肿,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
• ♣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用 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精品ppt
13
输血安全核查
2.输血前核对:责任护士按静脉输血要求备用 物,与查对者认真进行双人核对患者床号、 姓名、ID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 血制品种类、剂量及采血日期,献血者姓名 等,检查血液质量、血袋完整性和输血装置 是否完好,必要时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查对血 型。
• ♣排除有害物质:用于一氧化碳、苯酚等化学物
质中毒,用于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
精品ppt
4
血液的种类
• 1.全血:指血液的全部成分。
• 包括:血红细胞、血浆中的各种成分。
• 2.成分血:指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 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分别 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自体输血不仅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
输血,还可以避免输血传统疾病的发生,是一种
更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已成为多个外科择期
手术的一种常规输血治精疗品pp方t 法。
6
交叉配血安全核查
1.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手腕带(包括床号、科别 、姓名、性别、年龄、ID号或病历号等信息)血型 验单。
2.抽血时应有两名医务人员,抽血前共同核对,核 对无误后执行。一次采集一人血样,禁止同时抽取 两人以上的血液标本。
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达到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静脉输血包括: 输注全血、成分血和自体输血。
精品ppt
3
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
• ♣补充血容量:用于大失血。
• ♣增加血红蛋白:用于纠正贫血。
• ♣增加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 织液渗 出和水肿,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
• ♣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用 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精品ppt
13
输血安全核查
2.输血前核对:责任护士按静脉输血要求备用 物,与查对者认真进行双人核对患者床号、 姓名、ID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 血制品种类、剂量及采血日期,献血者姓名 等,检查血液质量、血袋完整性和输血装置 是否完好,必要时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查对血 型。
《输血制度及流程》课件

02
记录的要求
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液种类、用量等信息,以及患者的反应和处置措
施。
03
输血过程观察,确保患者安全。
03
临床输血管理
输血前的评估与决策
01
02
03
评估患者病情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 体重、血红蛋白水平等指 标,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输 血。
制定输血计划
当患者失血过多、严重贫血或出现其 他紧急状况,需要输血以维持生命。
确保填写信息准确无误,及时提交申 请,避免耽误患者治疗。
申请输血的程序
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基本 信息、病情、输血理由等,并提交至 血库。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血型鉴定的目的
确定患者的血型,为后续的交叉配血试验提供依据。
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输血计划,包 括输血量、输血成分、输 血时机等。
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输血前,应向患者及家 属说明输血的目的、风险 和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
血压等。
观察输血反应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过敏 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减少输血 不良反应的发生,包括严格筛选 血液供者、使用滤器去除血液中
的杂质等。
处理原则
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 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包括抗过敏、抗休克等。
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 度,及时上报输血不良反应,并
进行调查和分析。
输血前核对与准备
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二、输血申请
• 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 交输血科(血库)备用。 •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 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 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 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 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 3、根据陕西省卫生厅文件,即陕卫医发[2004]363号:《陕 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基本标准》,要求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 “乙肝表面抗原、丙肝、HIV抗体、梅毒检测。用血同时采 两管血,一管用作以上病毒检测,一管用作交叉配血。 •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 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 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 血液。
输
血
•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 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 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 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 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血小板保存及功效
■血小板在新鲜血中,特别是在4 ℃储存时,活性很 快下降,6小时后还有约40%的活性,12小时后活 性仅剩20%;< 2 0℃时,血小板会发生显著改变 并导致血小板治疗无效。(200ml全血中含有0.2 ~ 0.6×1011 血小板,是机采血小板的十分之一。) ■ 22 ℃持续振荡保存,能够维持血小板活力的稳定 性。保存24小时的血小板具有与新鲜血小板相同的 效果,保存120小时仍具有止血效果。 ■深低温冰冻保存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新鲜血小板基本 相同。除了含有即刻止血功能增强的血小板外,还 有效保存了等体积血浆的全部凝血因子。融化后直 接输注到受者外周循环血液中,可同时提供血小板 和全部凝血因子。
安全输血管理ppt课件

血液采集过程的无菌操作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细菌污染血液。
血液储存与运输的质量控制
01
02
03
血液储存设施
确保血液储存设施符合规 定,包括温度控制、湿度 控制、空气净化等,确保 血液质量不受影响。
血液运输过程监控
在血液运输过程中,严格 监控血液温度、震动、光 照等参数,确保血液质量 不受影响。
献血与输血的过程
献血过程
包括体检、化验、采血、休息等环节 ,确保献血安全。
输血过程
包括交叉配血、血液过滤、输血监护 等环节,确保输血安全。ຫໍສະໝຸດ 血适应症与禁忌症输血适应症
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溶血反应等,需根据病情合理输血。
输血禁忌症
过敏史、感染性疾病、妊娠期等,需谨慎输血。
输血的风险与并发症
输血风险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相关部门会组织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施相应的处罚。
06
安全输血管理的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安全输血领域的应用前景
1
生物技术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 多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安全输血领域,如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这些技术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输血相关疾 病。
安全的提高。
我国现状与发展
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输血安全标 准和规范,同时加强了血液采集 、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 ,不断推动我国输血安全水平的
提高。
02
安全输血的核心概念
血液的成分与功能
血液的成分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等,各成分承担不同的生理 功能。
血液的功能
输送氧气、营养物质,排出废物 ,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细菌污染血液。
血液储存与运输的质量控制
01
02
03
血液储存设施
确保血液储存设施符合规 定,包括温度控制、湿度 控制、空气净化等,确保 血液质量不受影响。
血液运输过程监控
在血液运输过程中,严格 监控血液温度、震动、光 照等参数,确保血液质量 不受影响。
献血与输血的过程
献血过程
包括体检、化验、采血、休息等环节 ,确保献血安全。
输血过程
包括交叉配血、血液过滤、输血监护 等环节,确保输血安全。ຫໍສະໝຸດ 血适应症与禁忌症输血适应症
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溶血反应等,需根据病情合理输血。
输血禁忌症
过敏史、感染性疾病、妊娠期等,需谨慎输血。
输血的风险与并发症
输血风险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相关部门会组织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施相应的处罚。
06
安全输血管理的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安全输血领域的应用前景
1
生物技术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 多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安全输血领域,如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这些技术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输血相关疾 病。
安全的提高。
我国现状与发展
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输血安全标 准和规范,同时加强了血液采集 、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 ,不断推动我国输血安全水平的
提高。
02
安全输血的核心概念
血液的成分与功能
血液的成分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等,各成分承担不同的生理 功能。
血液的功能
输送氧气、营养物质,排出废物 ,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报告及次年年度临床输血工作计划,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不断提高输血
管理水平。
•
10. 承担医院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
11.由医务科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6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
1、用血科室必须严格掌握用血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应用血液资源,
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保证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
5
•
2.积极推动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的输血理念,并提供咨询和实践
指导,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
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
3.监测血液、血制品和血液替代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估
输血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
4.组织调查与输血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差错,提出预防或减少其发
•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名单: • 主 任 委员:冯平顺 • 副主任委员:秦莉 (医务科主任) 贾卫平(
检验科主任) • 委 员:姬雪梅(质控科主任) 葛晓鹏(麻
醉科医生)谈亚君(内科主任) 刘养貌(外科主 任) 屈晓娟(妇科主任)马丽娜(手术是护士长 )王侠侠(总护士长)李芳(院感负责人) 陈娜( 输血专干) •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生的措施和方案。组织分析、评估特殊输血病例或不合理输血病例。
•
5.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
6.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合理用血的教
育和培训。
•
7. 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
•
8.向公众宣传临床合理用血、无偿献血知识。
•
9.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一次,年底向医院提交年度临床输血工作总结
3
• 十七、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 十八、 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 十九、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 二十、成份输血考核办法 • 二十一、临床用血考核细则 • 二十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2000版) • 二十三、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
2012版)
4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及职责
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
•
7、急诊用血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7
大量用血审批表
•
受血者姓名
性别
年龄
•
住院号
科别
床号
•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时 用血日期
年月 日 时
•
临床诊断
•
输血目的
•
既往输血史
有( )
•
无( ) 既往输血
•
不良反应史
有( )
•
无( ) 妊娠史
有( )
•
无( )
•
预定输血 成分及数量
•
2、输血适应证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成人失血量在
600ml以下的原则上不输血。
•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输血量600ml(或红细胞3U)以上的,由经治医
师提出申请,主治以上医师签名审核。
•
4、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输血量600ml---800ml(或红细胞3U-4U)以上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签名审
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前告知制度。
•
2、输血前告知病人血液输注的治疗作用,同时告知病人血细胞输注是
一种组织移植,可能发生现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或溶血反应等。
•
4、告知病人由于可能存在血小板抗体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
5、告知病人输血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为了达到抢救或治疗目的,病人
核后,方可备血。
•
5、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输血量800--1600ml(或红细胞4--8U)的, 由具
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签名审核后,
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
6、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输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签名审核后,科主任核准
医院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1
目录
• 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及职责 • 二、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 (附《大量用血审批表》) • 三、输血前告知制度 • 四、输血核对制度 • 五、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 六、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 (附《临床用血评价表》) • 七、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 八、实施储存式自身输血的规定
•
受血者
•
情况
ABO血型:
HGB(g/L)
HCT
•
Rh(D)血型:
•
经治医生签名
科室主任签名
•
输血科会诊意见:
•
输血科主任(负责人)签名:
•
医务科意见:
8
•
医务科签名(盖章):
输血前告知制度
•
1、血液及血液制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甚至输注无效或输血传染疾病。为促进医患沟通,减少纠纷,依据《临床
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2~3
应了解并承担这种风险。
•
6、告知病人输血时若出现反应,输注剩余的血液不得退回血库,所付
的费用也不作退款处理。
•
7、医患双方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
8、血型未查清楚而又确需紧急输血的情况下,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血型 9
未明时输血的不良反应,并在《紧急输血(血型未查)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核对制度
• 1.护理人员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 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诊断和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必须在采血管上 贴上条形码标签,填写患者的姓名、科室、床号 、采血时间。
• 2.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标本时,必须有二名 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 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 抽血。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 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 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10
2
• 九、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 (输血传染疾病、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方案 • 十、 临床输血应急预案 • 十一、输血室工作制度 • 十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 十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 十四、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 十五、血液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 十六、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
6.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十对
”标准,严格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
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实施输血。
•
7.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带病历共同到患
者床边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