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形成与培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品德ppt课件

品德ppt课件

对家庭的意义与价值
01 02
传承家庭价值观
品德对家庭来说,具有传承家庭价值观的作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 具备优秀的品德,那么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并传承这些价值观 。
促进家庭和谐
品德良好的家庭成员,更能够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从而促进家庭和 谐。品德差的家庭成员,则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破坏家庭和谐。
公正公平的案例分享与启示
案例一
一个学校的老师因为在评价学生时做到 了公正公平,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和信任。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公正公平 是一种基本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在处 理问题时做到公正公平。
VS
案例二
一个公司的领导因为做到了公正公平,赢 得了员工的信任和支持。这个案例告诉我 们,公正公平是职场必备的素质,我们应 该在处理问题时做到公正公平。
也要坚持到底。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人格
01
每个人都应被平等对待,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宗教或社
会地位。尊重他人人格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尊重他人观点
0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能促进理
解和包容,有助于减少冲突和矛盾。
尊重他人隐私
03
保护他人的隐私是尊重他人的重要表现。不侵犯他人的隐私,
社会实践
1 2 3
社会公共意识的培育
社会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 让人们懂得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形成良好的社 会公德。
社区活动的组织
社区应该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如志愿服务、文 化交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良好的品 德。
媒体宣传的作用
媒体应该发挥宣传作用,通过正面的报道和宣传 ,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风尚。

教师考试必备 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9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师考试必备 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9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 (一)皮亚杰理论的启示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 达到自律, 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 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二)科尔伯格理论的启示
鉴于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 鉴于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道德 认识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 特征加以实施,同时, 特征加以实施,同时,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 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 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的 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 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 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 为了形成道德认识, 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 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 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 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
故事1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 诉他的丈夫海因茨, 诉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 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 症。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 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2000美元 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海因茨 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 1000美元 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药剂师 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 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不 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 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 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及时 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 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海因茨 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 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法官是应该判他 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 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方式1:让学生在教室里听老师 要尊重、帮助残疾人。 教学方式2:让学生坐在在轮椅上像 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

哪种效果好?为什么?
德育方法

重情感、重互动、重实践

第一,从知识化、认知化到重视情感体验及 情感发展 第二,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
第三,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

一则消息引发的思考:教育要以德服 人,还是以智取胜?
值得反思的一例

根据在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许多入园不久的 孩子因为恐惧过于繁多的道德规约而要求回家。 如果道德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恐惧道德,那么这 恰恰就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而沦为反道德的教育。 因为道德的根本在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 规律、尊重人的正常需求。所以,道德教育需要调整 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倘如此,我相信道德教育就会 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而也一定是可爱的和有魅力 的。
传统学校德育的弊端

检讨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事实上存在着很多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道德教育“人为、表浅 化”、“孤立、封闭化”,德育课程知识化;单 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集体受教多,个体选择 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 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 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
马蕾蕾何许人也?

19岁的马蕾蕾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的大四学 生,她今年申请了包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MN)在内的数 所国外大学。当她得知同班女生陈馨(化名)已被明尼苏 达大学接收后,抢先从信箱里窃取了陈馨的大学邀请信。 并冒名陈馨用E-mail与美国校方联系,拒绝了陈馨的留 学邀请,同时推荐了她自己。陈馨因为迟迟没有收到明 尼苏达大学的正式邀请,于是发信询问美国校方,才发 现已被人冒名拒绝了邀请。经过陈馨和班系师生的调查、 取证,很快就查明真相:正是同一个班上的马蕾蕾在捣 鬼。

德育系列ppt课件

德育系列ppt课件
德育的内容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 、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等。这些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 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德育的方法
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 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
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为德育提供新的 工具和手段,如智能化教学、个性化 辅导等,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 效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德育需要不断创 新,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发展
德育的发展需要注重全面性和个 性化,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 品质和公民素养,也要关注学生 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
德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德育带来了新的挑 战,如信息泛滥、隐私保护、道德伦 理等问题,需要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 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德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德育的目标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体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等方面。
社会应该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 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弘扬社会 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04
德育案例分析

2024版大学生品德养成PPT幻灯片

2024版大学生品德养成PPT幻灯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
2024/1/26
形势与政策课程
结合国内外时事热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 全球治理趋势,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国际视野。
专业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将品德教育与 专业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的影响。
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 品德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2024/1/26
5
品德养成对个人和社会意义
品德养成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 石,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 良好的个性品质。
2024/1/26
品德养成对于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养成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社 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 来发展奠定基础。
13
实践活动对品德提升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 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培养品质。
学术科技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讲座、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文化艺术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美术展览、影视欣赏等文化艺术活动,提 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
2024/1/26
9
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过度保护、忽 视孩子感受、重智轻德等。
改进措施
2024/1/26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 避免过度干涉和保护。
关注孩子的情感和需求, 增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
10
03
学校教育与品德培养
Chapter
2024/1/26

教育心理学9第九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简明教程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9第九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简明教程PPT课件
(一)道德观念的形成
对道德概念的掌握是从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道德实践的过程,个体知道了 什么“应当”什么“不应当”。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二)道德信念的产生 1.道德信念的概念及特点
道德信念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 循的、在其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二)道德信念的产生 1.道德信念的概念及特点
主要内容
品德的界定及心理结构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良好品德的培养模式 不良品德的矫正方法
第一节 品德的界定及心理结构
LOGO
一、道德及品德的概述 ㈠什么是道德 1.关于道德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1)道德的起源 (2)阶级的起源 (3)道德的沦丧 (4)道德的重建
一、道德及品德的概述 ㈠什么是道德 2.道德的心理学概念 道德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 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 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 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 关系和行为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 活动的总和 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各种行为 规范的总和。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二)道德信念的产生
2.道德信念的培养 (1)教育者言行一致 (2)使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促进道 德认识的内化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三)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1.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趋势 2.由注重行为效果向注重行为动机发展的趋势 3.由评价他人向自我评价发展 4.由片面向全面发展的趋势 5.由外部向内部发展的趋势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二)道德情感 如果以道德情感产生的诱因、道德情感和道德 认识的关系为指标,那么道德情感形式可以分 为德规范的意识往往是 不明确的; 第二种是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 第三种是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PPT课件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PPT课件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 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个人的品德是其性格系 统中与道德感、道德观有关的部分,性格与品格 有相重叠的部分。简言之,品德是性格的一个重 要方面。
但品德与性格又有区别,品德只是属于同道德伦 理有关的范围。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那部分 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9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一)道德品质的心理成分
11
精选ppt
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
道德认识 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
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四 道德情感 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是道德行为的动力


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
担心被抓
27
精选ppt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阶段2:相对功利阶段。
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依据活动是否符合自己 的利益或要求来判断。
28
精选ppt
水平
阶 段
态度


如果抓到可以还药,即便

赞成 从监狱出来,还有妻子,

算不了什么
俗2

会被判刑,出来后妻子也

反对 死了。妻子得的是绝症,
不用受到谴责。
29
18
精选ppt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三)道德品质的社会学习论
19
精选ppt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是建立在思维发展基础上 的。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 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发展中找到根据。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发展也是从一个非常自我 中心的道德推理阶段发展到以合作和互利为基础的公 平系统阶段,也就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发展到自律道德 阶段 。

品德ppt课件

品德ppt课件
品德ppt课件
目录
• 品德的定义与重要性 • 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 • 品德的具体表现 • 品德与社会责任 • 品德与人际关系 • 品德培养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品德的定义与重要性
品德的定义
品德是指个体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 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
品德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
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 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引导孩子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建立 亲密的亲子关系。通过与孩子的交流 和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 纠正不良行为和思想。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引导 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勇敢坚强
总结词
勇敢坚强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无畏和坚定, 它要求人们勇敢地面对困境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详细描述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勇敢坚强的人能够 在逆境中保持镇定和乐观的心态。在教育中,应鼓励孩 子勇于尝试新事物和面对挑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保 持乐观的心态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这样有助于培养孩 子的意志力和抗挫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 加坚定地前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诚实守信
总结词
诚实守信是品德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言行中保持真实、守信用,不欺骗、不背信弃义。
详细描述
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在品德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诚实的品 质,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言行一致、遵守承诺的重要性。同时,教育孩子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能够坚守诚信原则 ,不为私利而违背良心。

青少年良好品德养成教育PPT

青少年良好品德养成教育PPT
培养理性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培养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能让青少年对事物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情绪和偏见的影响。这有助于他们做出明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培养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能让青少年不盲目接受他人的观点,而是学会自主思考。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发展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能让青少年有能力分析问题的利弊,评估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这是他们今后成功的关键。
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理性独立思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应对复杂的生活挑战。
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养成作息规律
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
2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保持个人卫生,培养整洁习惯
3
养成健康饮食
均衡营养,培养节制饮食习惯
4
锻炼身体强健
通过运动增强体魄,培养运动习惯
培养克制和自制能力的意义
保持耐心
在面对诱惑或困难时,保持耐心和定力能帮助我们做出理智的选择。这是通往自我管理的关键。
克服冲动
学会克制冲动性行为,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评估问题并作出合适的决策。这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
培养自律
自律是一项宝贵的品质,能让我们更加专注于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对未来发展必不可少。
因地制宜
结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打造富有特色的品德教育模式。
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升
经验总结
客观分析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吸取有益经验。
不断完善
根据反馈与评估,不断调整优化教育方法与措施,持续改进。
提升水平
持续增强师资培养、课程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品德形成与培养PPT课件

品德形成与培养PPT课件
神圣不可侵犯
道德他律(外在)
道德自律(内在)
理性的规则—相互尊重—
(协作的关系)
实践—用规则协调关系—自我中心消失 自愿遵守规则
认识—规则是集体意志—摆脱权威
可在互惠前提下变通
平衡
• 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
•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3)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学、心
道德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2001年9月20日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 海因茨撬门进入药店,他偷到了药,给他 妻子服用。第二天的报纸上就刊登了一则 偷窃消息。布朗先生是一位警官,他认识 海因茨。他想起曾看见海因茨从药店跑出 来,意识到偷药的人就是海因茨。布朗先 生想他是否应该告发海因茨是盗贼。布朗 先生应该告发海因茨吗?为什么?
1、前习俗水平(0-9岁)
依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 评价行为不仅要考虑法律的准则,更重要的还要考虑更本质的道德原 则。
(二) 道德认知的形成
1. 道德知识的领会
2.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及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信念

德育课件ppt完整版x

德育课件ppt完整版x
• 德育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未来的德育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学科教 学的融合,通过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促进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品德修养 方面的全面发展。
• 德育教育将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未来的德育教育将更加注重 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通过建立家校合作、社会共育等机制,形成德 育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 感。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提 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实施研学旅行活动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 研学旅行,拓宽视野,增 长见识。
家校合作共育良好品德
01
加强家校沟通
建立定期的家校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
德育原则与方法
德育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和教育规律。
德育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注重情感陶冶、榜样示 范、实践锻炼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
02
德育内容体系
思想道德教育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01
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
提升教师德育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开展德育专题培训,提高教 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创新
鼓励教师探索新的德育方法,形成 具有个人特色的德育教育风格。
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对教师 的德育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件重点内容
德育课件ppt的设计原则 与技巧
德育重要性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 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
(一)道德情感及其类型
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处理 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言行举止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按内容分 按形式分
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 、荣誉感、集体主义感、爱国主义感等
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的增 长才能对行为做出判断。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2.他律阶段
5~8岁或10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对直接的行为后 果进行反应,以痛苦和高兴为原则来说明一个道德问题,好的行为 能够带来令人愉快的后果;而坏的行为有着令人不愉快的后果。
获得反馈信息的两 条途径:
一是来自他人与社 会的外部反馈;
二是来自主体内部 的自我反馈。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二)品德的动态结构(从动态角度分析)
包括对道德情境 的知觉过程、解 决道德问题的决 策过程和道德行 为的实施过程。
获得反馈信息的两 条途径:
一是来自他人与社 会的外部反馈;
二是来自主体内部 的自我反馈。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研究了儿童 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
前道 • 德阶

出现在4~5岁以前, 思维是自我中心的 ,其行为直接受行 为结果所支配。
他律 道德 阶段
4、5岁~8、9岁之间 对道德的看法是遵 守规范,只重视行 为后果,称之为道 德现实主义。

第六章_品德形成与培养

第六章_品德形成与培养

7 7 1 1 海 联5 5 4 区4 ,4 ( ( 事 ( 9 9 9 10 10 8 8 6 6 3 3 2 2 因 系 别 他 问 如 情 下 ( 兹 故 吗 还( 题 果 ? 列 如 思 这 为 一 为 人 海 假 为 如 问 钟( 事 ? 应 为海为 2 他为海 谈为 为 海 为 话 什 考 题 个 什 般 什 因 什 们 什 爱如 )因 如 什 果 该果 什 因 什 和 偷 什 因 时 么 一 是 问 么 地 么 兹 么 做 么 的果 兹 这 么 被 为被 么 兹 么 3 药 么 兹 间 ? 下 用 题 或 说 或 偷 或 他 或 宠被 应 个 或 试 她试 或 有 对 是 是 或 应 有 ( 这 来 如 为 , 为 药 为 们 为 物试 该 生 为 赞 偷赞 为 义 或 用 对 为 该 限 联 个 引 何 什 人 什 违 什 能 什 ,赞 为 命 什 成 药成 什 务 错 来 还 什 偷 , 系 故 发 应 么 们 么 反 么 挽 么 他成 这 垂 么 不 吗偷 么 或 ? 引 是 么 药 带 故 事 被 用 不 应 不 了 不 救 不 还为 个 危 不 偷 ?药 不 责 ( 发 错 不 吗 星 事 , 试 到 ? 该 ? 法 ? 别 应这 陌 的 ? 药 , ? 任 联 被 ? ? ? , 则 ( 号 ) 你 的 海 ( 尽 ( 律 ( 人 联 该个 生 病 ( 偷 系 试 则 再 认道因一力 一生 偷 人妇 联 的 核 , 陌 联 药 故 的 系 再 问 为德兹般做 般命 药 偷不 系 问 心 偷 生 系 吗 事 道 故 问 海类的问遵 问的 救 药是 故 :故 ? ) 德 题 问 药 人 事 : 因型行题守 题事 吗他 事 )事 可 题 在 ) 情 他偷 ? 的 类 ) 兹 为 ) 法 ) 如) , 的药 以 ) 道 型 这 果 做应上 律 是 宠 为妻 省 德 , , 对 海 什该面 的 重 物 什子 略 上 则 应 爱 么 ? 事 要 么 而 因 考 。 是 的 吗再 或 是 该 不 才 ( 情 兹 虑 ?问 ) 考 爱 不 是选核 吗 错 吗 为个 : 什陌 虑 他 爱 最择心 ? 误 ? 的 ) 么生 选 的 他 负。问 吗 假 不人 择 妻 的 责)题 ? 如 ?呢 。 子 妻 任 ) 这 (? 有 子 的 是 * a. * . * a. . a. * . * a. . a. b. * * a. * . * a. ’. * a. . a. . . a.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世国——当代孝子捐肾救母:38岁的田世国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 捐肾。 [颁奖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 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 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 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例类
动机与结果
谎言问题
惩罚问题
公正问题
例选
A:某孩子在无 意中打碎十五只 杯子。 B:某孩子为偷 吃而打碎一只杯 子。
A:看到一条狗 象牛一样大。 B:对母亲说老 师给了他好分 数,而事实上 没有。
A:不听父母的话就 不能骑木马。 B:不借书给不爱惜 书的人。
偷苹果慌忙逃跑,经 过一座腐朽的木桥, 桥断掉进河里。
(3)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学、心
道德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2001年9月20日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稳固的倾向或特征。 稳定性 个体现象 社会道德 个体品德
※ --联系: 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区别:
(1)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
(2)道德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 赖于个体的存在。个体消亡了,它的品德也不复存在,但社 会道德规范却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3.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结果。
有时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也感到应该去做,但却没有把想法 与体会转化为行动。所以道德行为表现还与道德能力、道德 勇气、道德习惯有关。
品德的培养具有多端性, 即品德心理结构的形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
上述三种成分中的任何一种成分开始。
二、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道德怎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 进行品德教育(学校德育工作) 研究个体品德形成规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教育的两个伟大目标
聪慧 高尚
品格与智力看得同样重要
明智的社会应该将 优雅与识字看得同样重要
美德与知识看得同样重要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 认识
道德 情感
道德 行为
品德的三种基本心理成分
1. 道德认知
邰丽华——最美的舞者: [颁奖辞]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 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 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你这朴素女子为我们 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 眼中是最美。 评委感言:她的美丽来源于心灵的品质,这美感因克 服残疾顽强地表现出来更显灿烂。她的美丽,体现着 追求光明、战胜困难的人类精神。
神圣不可侵犯
道德他律(外在)
道德自律(内在)
理性的规则—相互尊重—
(协作的关系)
实践—用规则协调关系—自我中心消失 自愿遵守规则
认识—规则是集体意志—摆脱权威
可在互惠前提下变通
平衡
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主义(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强制性规则—单方面尊重—
(制约的关系)
实践—按自己愿望行动—自我中心
置规则于不顾
矛盾
认识—规则是权威的意志—权威约束
道பைடு நூலகம்认识: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知识的领会 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一般而言,认识上认为合理的活动,人们从 事它的动机会强一些,而且会产生积极的情 感体验。
2.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对人的道 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产生一种内心体验。
品德形成与培养
主要内容
1
品德的概述及其结构
2
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
3
品德培养的策略
4
矫正品德不良行为的方法
一、品德的概述及其结构
(一)品德与道德
什么是品德?什么是道德? 品德与道德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定义 道德:由舆论力量与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现象 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
——《人民日报》 ,2006年3月5日
人类十个最基本的美德:同情、 责任、友谊、勤劳、勇气、坚毅、 诚实、忠诚、自律
——《美德书》
品德
感动中国人物
徐本禹——大山深处孤身支教 : 22岁的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 学2003届本科毕业生。这个自称只是源于“朴素的报恩心理” 的普通农家子弟放弃读研机会,只身来到贵州偏僻山村,孤身 支教。 [颁奖辞]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 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 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 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 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 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论 ※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认知发展论的品德理论
基本思想: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因而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能力可以看作 是一种蕴涵关系。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 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 们的认知发展中找到根据。
洪战辉——永不言弃:[颁奖辞]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 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 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 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仍然文弱,但精神 上他从来是强者。 评委感言:他在苦难中表现出坚强,在冷漠中执着于善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