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文科数学(全国卷Ⅱ新课标)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Ⅱ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驗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劍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訧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高考数学全国卷与广东卷的对比分析
高考数学全国卷与广东卷的对比分析广州市玉岩中学数学科组向良辉一、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的使用范围全国卷囊括全国新课标1、全国新课标2两套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课标全国卷(Ⅰ):河南、河北、山西、江西(4省)课标全国卷(Ⅱ):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吉林、宁夏、新疆、云南、辽宁广西、黑龙江、内蒙古、海南(13省)自主命题地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14省)其中全国卷1比全国卷2难度大。
二、高考数学全国卷与广东卷试卷结构差异1、理科数学比较考查范围相同:必修1~5、选修2-1、2-2、2-3及4—1、4-4、4-5.2、文科数学比较考查范围不同:广东卷:必修1~5、选修1-1、1-2及4—1、4-4全国卷:必修1~5、选修1-1、1-2及4—1、4-4、4-53、在题量上,广东卷共有21题,其中选讲两题二选一;全国卷则一共有24题,其中选讲有三题,三选一。
通过对比会发现从广东卷改为全国卷,题量将增大,这要求考生的做题速度也要加快;其次,由于题量的增加,题目分值分布发生改变,全国卷每道大题的分值都是12分。
4、选讲题方面,广东卷只有"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和"几何选讲",且为选择题二选一,分值为5分。
而全国卷中"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几何选讲"和"不等式选讲"且为问答题三选一,分值为10分。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需掌握的内容也变多了。
5、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国卷把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这部分放在了小题当中考查。
2.全国卷把"几何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纳入简答题当中,分值为10。
3.全国卷圆锥曲线占比增大。
4.在广东卷中考查的较少的"二项式定理"和"逻辑推理"在全国卷中均有出现。
2016新课标2文科数学及标准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A =,2{|9}B x x =<,则AB =A .{2,1,0,1,2,3}--B .{2,1,0,1,2}--C .{1,2,3}D .{1,2} (2)设复数z 满足i 3i z +=-,则z =A .12i -+B .12i -C .32i +D .32i - (3)函数sin()y A x ωϕ=+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A .2sin(2)6y x π=-B .2sin(2)3y x π=-C .2sin()6y x π=+D .2sin()3y x π=+(4)体积为8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 .12πB .323π C .8π D .4π(5)设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曲线(0)k y k x=>与C 交于点P ,PF x⊥轴,则k =A .12B .1C .32D .2(6)圆2228130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10ax y +-=的距离为1,则a =A .43- B .34- C.2(7)右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 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20πB .24πC .28πD .32π(8)某路口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为红灯和绿灯交替出现,红灯持续时间为40秒.若一名行人来到该路口遇到红灯,则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A .710 B .58 C .38D .310 (9)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右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2x =,2n =,依次输入的a 为2,2,5,则输出的s =A .7B .12C .17D .34(10)下列函数中,其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与函数lg 10x y =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的是A .y x =B .lg y x =C .2x y = D.y(11)函数()cos26cos()2f x x x π=+-的最大值为A .4B .5C .6D .7 (12)已知函数()()f x x ∈R 满足()(2)f x f x =-,若函数2|23|y x x =--与()y f x =图象的交点为11(,)x y ,22(,)x y ,…,(,)m m x y ,则1mi i x ==∑A .0B .mC .2mD .4m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4)m =a ,(3,2)=-b ,且a ∥b ,则m = .(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30,30,x y x y x -+≥⎧⎪+-≥⎨⎪-≤⎩则2z x y =-的最小值为 .(15)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4c o s 5A =,5cos 13C =,1a =,则b = .(16)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等差数列{}n a 中,344a a +=,576a a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10项和,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2.6]2=.(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随机调查了该险种的200名续保人在一年内的出险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Ⅰ)记A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P A的估计值;(Ⅱ)记B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 B的估计值;(Ⅲ)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的估计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点E ,F 分别在AD ,CD 上,AE CF =,EF 交BD 于点H ,将DEF △沿EF 折到D EF '△的位置. (Ⅰ)证明:AC HD '⊥;(Ⅱ)若5AB =,6AC =, 54AE =,OD '=,求五棱锥D ABCFE '-的体积.D 'OECHFDBA(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ln(1)=+--.f x x x a x(Ⅰ)当4a=时,求曲线()y f xf处的切线方程;=在(1,(1))(Ⅱ)若当(1,)f x>,求a的取值范围.x∈+∞时,()0(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是椭圆22:143x y E +=的左顶点,斜率为(0)k k >的直线交E 于A ,M 两点,点N 在E 上,MA NA ⊥.(Ⅰ)当||||AM AN =时,求AMN △的面积;(Ⅱ)当2||||AM AN =时,证明:2k <.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G 分别在边DA ,DC 上(不与端点重合),且DE DG =,过D 点作DF CE ⊥,垂足为F . (Ⅰ)证明:B ,C ,G ,F 四点共圆;(Ⅱ)若1AB =,E 为DA 的中点,求四边形BCGF 的面积.(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6)25x y ++=.(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 的极坐标方程;(Ⅱ)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cos ,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l 的斜率.EGDCBA(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1()||||22f x x x =-++,M 为不等式()2f x <的解集.(Ⅰ)求M ;(Ⅱ)证明:当a ,b M ∈时,|||1|a b ab +<+.参考答案第Ⅰ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文)考试大纲
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文)考试大纲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1.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2.难度控制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Ⅲ.考核目标与要求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1.知道(了解、模仿):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独立操作):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3.掌握(运用、迁移):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三、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四、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要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加强针对性,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题.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切合学生实际.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它不仅包括数的运算,还包括式的运算,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合逻辑推理的考查,以含字母的式的运算为主.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考查时注意与推理相结合.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考试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想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泛,显现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多样性,涉及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Ⅳ、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必考内容与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1)函数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④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10,1/2的对数函数的图像.③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④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a>0,且a≠1)互为反函数.(4)幂函数①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①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②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①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②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6.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①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②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7.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8.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②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π±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以及与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的单调性.④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⑤了解函数的物理意义;能画出的图像,了解参数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会用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9.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③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10.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1.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2.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3.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4.常用逻辑用语①理解命题的概念.②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④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⑤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⑥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5.圆锥曲线与方程①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②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③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④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⑤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I卷文科数学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A=x-1<x<2$,$B=x<x<3$,则 $A\cup B=$A。
$(-1,3)$ B。
$(-1,0)$ C。
$(0,2)$ D。
$(2,3)$2.若 $a$ 是实数,且 $\frac{2+ai}{1+i}=3+i$,则 $a=$A。
$-4$ B。
$-3$ C。
$3$ D。
$4$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此处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4.已知向量 $a=(1,-1)$,$b=(-1,2)$,则 $(2a+b)\cdot a=$A。
$-1$ B。
$0$ C。
$1$ D。
$2$5.设 $S_n$ 是等差数列 $\{a_n\}$ 的前 $n$ 项和。
若$a_1+a_3+a_5=3$,则 $S_5=$A。
$5$ B。
$7$ C。
$9$ D。
$11$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A。
$\frac{1}{1111}$ B。
$\frac{1}{8576}$ C。
$\frac{2}{1254}$ D。
$\frac{1}{333}$7.已知三点 $A(1,-1)$,$B(2,3)$,$C(2,3)$,则 $\triangle ABC$ 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A。
$\sqrt{5}$ B。
$3$ C。
$2\sqrt{5}$ D。
$3\sqrt{2}$8.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 $a$ 为开始输入a,ba>b是a≠b 否输出a是否结束a=a-b b=b-aA。
2015年高考试题及解析:文科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卷)文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32,},{6,8,10,12,14}A x x n n N B ==+∈=,则集合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 5 (B )4 (C )3 (D )2 【答案】D【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查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即包含关系.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上学期课程讲座1,第一章《集合》中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2节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集合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2、已知点(0,1),(3,2)A B ,向量(4,3)AC =--,则向量BC = ( ).(A ) (7,4)-- (B )(7,4) (C )(1,4)- (D )(1,4)【答案】A【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计算问题。
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上学期课程讲座1,第六章《平面向量》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1讲,有向量计算问题的专题讲解。
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向量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在百日冲刺班有向量与三角形综合类型题目的讲解。
3、已知复数z 满足(1)1z i i -=+,则z =( ).(A ) 2i -- (B )2i -+ (C )2i - (D )2i +【答案】C【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计算。
在高二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下学期,第四章《复数》中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2节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
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复数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
4、如果3个正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A )310 (B )15 (C )110 (D )120【答案】C【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
在高二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下学期,第六章《概率》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4讲主要讲解“高考中的概率题”,有完全相似题目的讲解。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新课标II卷)含答案
1 2
3 . 2
y
B D
1 2 3 4
O
–1 –2 –3 –4
x
C
15. (a x)(1 x) 的展开式中 x 的奇数次幂项的系数之和为 32,则 a __________.
4
【答案】 3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得 (1 x) 1 4 x 6 x 4 x x ,故 (a x)(1 x) 的展开式中 x 的奇数次幂项分别
x A O B
【答案】B 【解析】
考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1.已知 A,B 为双曲线 E 的左,右顶点,点 M 在 E 上,∆ABM 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 120° ,则 E 的离 心率为( ) A. 5 【答案】D 【解析】 B. 2 C. 3 D. 2
x2 y 2 2 1(a 0, b 0) ,如图所示, AB BM ,ABM 1200 ,过点 M 2 a b 作 MN x 轴,垂足为 N ,在 RtBMN 中, BN a , MN 3a ,故点 M 的坐标为 M (2a, 3a ) ,
4 2 3 4
4
为 4ax , 4ax3 , x , 6 x 3 , x 5 ,其系数之和为 4a 4a 1+6+1=32 ,解得 a 3 . 考点:二项式定理. 16.设 S n 是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且 a1 1 , an1 Sn Sn1 ,则 Sn 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得 an1 Sn1 Sn Sn1 Sn ,两边同时除以 Sn 1 Sn ,得 是以 1 为首项, 1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
1 1 2 1 R R R3 36 , 故 R 6 , 则 球 O 的 表 面 积 为 3 2 6
高考数学真题2011年—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1卷、2卷、3卷)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9.数列
2011年—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科数学分类汇编9.数列一、选择题(2015·新课标Ⅰ,文7)已知{a n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若S 8=4S 4,则a 10=()A .172B .192C .10D .12(2015·新课标Ⅱ,文5)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3531=++a a a ,则=5S ()A.5B.7C.9D.11(2015·新课标Ⅱ,文9)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411=a ,)1(4453-=a a a ,则=2a ()A.2B.1C.21 D.81(2014·新课标Ⅱ,文5)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2,a 4,a 8成等比数列,则{a n }的前n 项S n =()A .(1)n n +B .(1)n n -C .(1)2n n +D .(1)2n n -(2013·新课标Ⅰ,文6)设首项为1,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A .S n =2a n -1B .S n =3a n -2C .S n =4-3a nD .S n =3-2a n(2012·新课标Ⅰ,文12)数列{n a }满足1(1)21n n n a a n ++-=-,则{n a }的前60项和为()A .3690B .3660C .1845D .1830二、填空题(2015·新课标Ⅰ,文13)数列{a n }中,a 1=2,a n +1=2a n ,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若S n =126,则n =.(2014·新课标Ⅱ,文16)数列}{n a 满足nn a a -=+111,2a =2,则1a =_________.(2012·新课标Ⅰ,文14)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230S S +=,则公比q =_____.三、解答题(2018·新课标Ⅰ,文17)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21n n na n a +=+,设nn a b n=.(1)求123b b b ,,;(2)判断数列{}n b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3)求{}n a 的通项公式.(2018·新课标Ⅱ,文17)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17a =-,315S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求n S ,并求n S 的最小值.(2018·新课标Ⅲ,文17)等比数列{}n a 中,15314a a a ==,.(1){}n a 的通项公式;⑵记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若63m S =,求m .(2017·新课标Ⅰ,文17)记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22S =,36S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求n S ,并判断1n S +,n S ,2n S +是否成等差数列.(2017·新课标Ⅱ,文1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等比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a 1=-1,b 1=1,a 2+b 2=2.(1)若a 3+b 3=5,求{b n }的通项公式;(2)若T 3=21,求S 3.(2017·新课标Ⅲ,文17)设数列{}n a 满足()123212n a a n a n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21n a n ⎧⎫⎨⎬+⎩⎭的前n 项和.(2016·新课标Ⅰ,文17)已知{}n a 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数列{}n b 满足12111==3n n n n b b a b b nb +++=1,,.(1)求{}n a 的通项公式;(2)求{}n b 的前n 项和.(2016·新课标Ⅱ,文17)等差数列{a n }中,a 3+a 4=4,a 5+a 7=6.(Ⅰ)求{a n }的通项公式;(Ⅱ)设b n =[lg a n ],求数列{b n }的前10项和,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2.6]=2.(2016·新课标Ⅲ,文17)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n a 满足11a =,211(21)20n n n n a a a a ++---=.(1)求23,a a ;(2)求{}n a 的通项公式.(2014·新课标Ⅰ,文17)已知{}n a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2a ,4a 是方程2560x x -+=的根。
复数的四则运算5.3高考题
复数的四则运算导学案一、选择题1.(2011·安徽高考理科·T1)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2aii+-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 (A )2 (B )-2 (C )12- (D )12【精讲精析】选A.1(1)(2)2122(2)(2)55ai ai i a a i i i i +++-+==+--+,由12aii+-是纯虚数,则0521,052≠+=-aa ,所以a =2. 2.(2011·福建卷理科·T1)i 是虚数单位,若集合S =}{1,0,1-,则( )(A)i S ∈ (B)2i S ∈ (C)3i S ∈ (D)2S i∈【精讲精析】选B. 21i =-,而集合{1,0,1},S =- 2.i S ∴∈ 4.(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理科·T1)复数212ii+-的共轭复数是( ) (A )35i - (B )35i (C )i - (D)i5.(2011·辽宁高考文科·T2)i 为虚数单位,=+++7531111ii i i ( )(A )0 (B )2i (C )-2i (D )4i 6.(2011·山东高考理科·T2)复数Z=22ii-+(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2011·辽宁高考理科·T1)a 为正实数,i 为虚数单位,2a ii+=,则a =( )(A )2 (B ) (D)1 【精讲精析】选B .因为2a ii+=,故可化为21=-ai ,所以1+a 2=4,又由于a 为正实数,得a =,故选B .8.(2011·北京高考理科·T2)复数212i i-+=( )(A )i (B )i - (C )4355i -- (D )4355i -+【精讲精析】选A.2(2)(12)22412(12)(12)5i i i i ii i i i ---+-+===++-. 9.(2011·湖南高考理科·T1)若a,b R ∈,i 为虚数单位,且(a+i)i=b+i ,则( ) (A )a=1,b=1 (B)a=-1,b=1 (C )a=-1,b= -1 (D)a=1,b=-110.(2011·江西高考理科·T1) 若12iz i+=,则复数z -=( )(A ) 2i -- (B )2i -+ (C )2i - (D)2i + 【精讲精析】选D.12iz i(12i)2i,z 2i.i+==-+=-∴=+ 11.(2011·江西高考文科·T1)x i)i y 2i,x,y R,x yi -=+∈+=若(则复数()(A)2i B)2i C -++ ( ()1-2i (D )1+2i 【精讲精析】选B.(x i)i y 2i,1xi y 2i,x 2,y 1,x yi 2i.-=+∴+=+==∴+=+根据复数相等的条件,得12.(2011·陕西高考理科·T7)设集合22{||cos sin |,}M y y x x x R ==-∈,1{|||N x x i=-<,i 为虚数单位,x ∈R },则M N 为( )(A )(0,1) (B )(0,1] (C )[0,1) (D )[0,1] 【精讲精析】选C.22|cos sin ||cos 2|[0,1]y x x x =-=∈,所以[0,1]M =;因为1||x i -<||x i +<|()|x i --<|()|x i --=x ∈R ,所以11x -<<,即(1,1)N =-,所以[0,1)M N =,故选C.13.(2011·浙江高考理科·T2)把复数z 的共轭复数记作z ,i 为虚数单位.若z=1+i,则(1)+⋅=z z ( )(A )3i - (B )3i + (C )13i + (D)3 【精讲解析】选A.(1)+⋅=z z 2123z z i i +=-+=-.14.(2011·江苏高考·T3)设复数z 满足i z i 23)1(+-=+(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是_________.【答案】115.(2012·天津高考理科·T1)i 是虚数单位,复数73+ii=( ) (A )2i (B )2i(C )2i (D )2-i 【解析】选B.7-(7-)(3-)20-1023+(3+)(3-)10i i i i i ii i .16.(2012·江西高考文科·T1)若复数z=1+i(i 为虚数单位)z -是z 的共轭复数 , 则2z +z -²的虚部为( )(A )0 (B )-1 (C )1 (D )-2 【解析】选A. 因为1z i =+,所以1z i =-,()()222211220z z i i i i ∴+=++-=-=,故虚部为0.17.(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理科·T3)下面是关于复数21z i =-+的四个命题:1:2p z =,22:2p z i=,3:p z的共轭复数为1i +, 4p z :的虚部为1-.其中的真命题为( )(A )23,p p (B )12,p p (C )24,p p (D )34,p p 【解题指南】将复数z 化简后,依次对1234,,,p p p p 进行判断.【解析】选C.()()()21111i z ii i --==---+--,故2z =,1p 错误;()()222112z i i i=--=+=,2p 正确;z 的共轭复数为1i -+,3p 错误;4p 正确.18.(2012·安徽高考理科·T1)复数z 满足:()(2)5z i i --=,则z =( )()A 22i -- ()B 22i -+ ()C i 2-2 ()D i 2+2【解析】选D .19.(2012·辽宁高考理科·T2)复数22ii -=+( )(A)3455i - (B)3455i + (C) 415i - (D) 315i +【解析】选A.222(2)(2)4434342(2)(2)5554i i i i i i i i i i i ----+-====-++--.20.(2012·陕西高考文科·T4)与(2012·陕西高考理科·T3)相同 设,a b ∈R,i 是虚数单位,则“0ab =”是“复数b a i+为纯虚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若0ab =,则0a =或0b =,∴0b a i +=是纯虚数或实数,不是充分条件;若复数b a i+为纯虚数,且ba a bi i+=-,∴0a =且0b ≠,∴0ab =,是必要条件.21.(2012·北京高考文科·T2)在复平面内,复数103i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 )(1 ,3) (B )(3,1) (C )(-1,3) (D ) (3 ,-1)【解析】选A.1010(3)1030133(3)(3)10i i i iii i i -+===+++-,所对应点的坐标为(1,3).22.(2012·福建高考理科·T1)若复数z 满足1zi i =-,则z 等于( ) (A )1i -- (B)1i - (C)1i -+ (D)1i + 【解析】选A. 1zi i =-,(1)()1z i i i =--=--.23.(2012·福建高考文科·T1)复数2(2)i +等于( )(A )34i + (B)54i + (C)32i + (D)52i +【解析】选A.2(2)41434i i i +=-+=+. 24.(2012·湖北高考理科·T1)方程 2x +6x +13 =0的一个根是( ) (A )-3+2i (B)3+2i (C)-2 + 3i (D)2 + 3i【解析】选 A. 方法一:由2(32)6(32)13i i -++-++=91241812130i i =---++=可知答案.方法二:3641316,4i =-⨯=-∴=.代入求根公式可知结果.25.(2012·湖北高考文科·T12).若=a+bi (a ,b 为实数,i 为虚数单位),则a+b=____________. 【解析】3(3)(1)3(3)1(1)(1)2bi bi i b b ia bi i i i +++-++===+--+,故a+b=3. 【答案】326.(2012·湖南高考理科·T12)已知复数z=(3+i )2(i 为虚数单位),则|z|=_____. 【解析】,.zii i z2223961868610【答案】1027.(2012·江苏高考·T3)设,a b R ∈R,11712ia bi i -+=-(i 为虚数单位),则a b+的值为 . 【解析】因为117(117)(12)53125--++===+-i i i a bi i i ,所以5,38==∴+=a b a b . 【答案】828、(2013·四川高考文科·T3)和(2013·四川高考理科·T2)相同 如图,在复平面内,点A 表示复数z ,则图中表示z 的共轭复数的点是( )A.AB.BC.CD.D【解析】选B.由于点A 表示复数z=a+bi,所以其共轭复数是a-bi,在图中应yxDBA OC该是点B 对应的复数,故选B.29.(2013·新课标全国Ⅱ高考文科·T2)21i=+( )A. B.2C. D.1 【解析】选C.22(1)2(1)11(1)(1)2i i i i i i --===-+-+,所以21i =+ C. 30.(2013·大纲版全国卷高考理科·T2)()3=( )A.8-B.8C.8i -D.8i 【解析】选A.()3=)31)(232()31()31(2i i i i +-=++8-=.31.(2013·山东高考理科·T1)复数z 满足(z-3)(2-i)=5(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共轭复数z 为( )A.2+iB.2-iC. 5+iD.5-i 【解析】选D. 因为(z-3)(2-i)=5,所以i i iz +=++=+-=532325, 所以i z -=5.32.(2013·新课标Ⅰ高考理科·T2)若复数z 满足|34|)43(i z i +=-,则z 的虚部为( )A. 4-B. 54-C. 4D. 54【解析】选D.设(,)z a bi a b R =+∈,则))(43()43(bi a i z i +-=-5=,化简得5)43(43=-++i a b b a ,所以⎩⎨⎧=-=+043543a b b a ,解得⎪⎪⎩⎪⎪⎨⎧==5453b a ,即i z 5453+=. 33.(2013·山东高考文科·T1)复数)()2(2为虚数单位i ii z -=,则=||z ( ) A.25 B. 41 C.5 D.5【解析】选C. i ii z 34)2(2--=-=,所以()()534||22=-+-=z .34. (2013·陕西高考理科·T6) 设z 1, z 2是复数, 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 若12||0z z -=, 则12z z =B. 若12z z =, 则12z z =C. 若,21z z = 则2112··z z z z = D. 若,21z z = 则2122z z =【解析】选D.设.,21di c z bi a z +=+=35. (2013·陕西高考文科·T6)设z 是复数, 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 A. 若20z ≥, 则z 是实数B. 若20z <, 则z 是虚数C. 若z 是虚数, 则20z ≥D. 若z 是纯虚数, 则20z <【解析】选C.abi b a z R b a bi a z 2,,222+-=⇒∈+=设。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2及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1页)数学试卷 第2页(共21页)数学试卷 第3页(共21页)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数学(理科)使用地区: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广西、西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题,共150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1,0,1,2}A =--,{|(1)(2)0}B x x x =-+<,则AB =( )A .{1,0}A =-B .{0,1}C .{1,0,1}-D .{0,1,2} 2.若a 为实数,且(2i)(2i)4i a a +-=-,则a =( )A .1-B .0C .1D .2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 .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C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4.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3a =,135a a a ++=21,则357a a a ++=( )A .21B .42C .63D .845.设函数211log (2),1,()2, 1,x x x f x x -+-⎧=⎨⎩<≥则2(2)(log 12)f f -+=( )A .3B .6C .9D .12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18B .17C .16D .157.过三点(1,3)A ,(4,2)B ,(1,7)C -的圆交y 轴于M ,N 两点,则||MN =( )A .26B .8C .46D .108.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 )A .0B .2C .4D .149.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 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 体积的 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36πB .64πC .144πD .256π10.如图,长方形ABCD 的边2AB =,1BC =,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 ,CD 与DA 运动,记BOP x ∠=.将动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y f x =的图象大致为( )ABCD11.已知A ,B 为双曲线E 的左、右顶点,点M 在E 上,△ABM 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120°,则E 的离心率为( )A .5B .2C .3D .2 12.设函数'()f x 是奇函数()()f x x ∈R 的导函数,(1)0f -=,当0x >时,'()()0xf x f x -<,则使得()0f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A .(,1)(0,1)-∞-B .(1,0)(1,)-+∞C .(,1)(1,0)-∞--D .(0,1)(1,)+∞--------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数学试卷 第4页(共21页)数学试卷 第5页(共21页)数学试卷 第6页(共21页)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设向量a ,b 不平行,向量λa +b 与a +2b 平行,则实数λ=________.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0,220,x y x y x y -+⎧⎪-⎨⎪+-⎩≥≤≤则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15.4()(1)a x x ++的展开式中x 的奇数次幂项的系数之和为32,则a =________. 16.设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1a =-,11n n n a S S ++=,则n S =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ABC △中,D 是BC 上的点,AD 平分BAC ∠,ABD △面积是ADC △面积的2倍.(Ⅰ)求sin sin BC∠∠;(Ⅱ)若1AD =,22DC =,求BD 和AC 的长.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 ,B 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20个用户,得到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如下:A 地区:62 73 81 92 95 85 74 64 53 76 78 86 95 66 97 78 88 82 76 89B 地区:73 83 62 51 91 46 53 73 64 82 93 48 65 81 74 56 54 76 65 79 (Ⅰ)根据两组数据完成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茎叶图,并通过茎叶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得出结论即可);(Ⅱ)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从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满意度评分 低于70分 70分到89分 不低于90分 满意度等级 不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记事件C :“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高于B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假设两地区用户的评价结果相互独立.根据所给数据,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相应事件发生的概率,求C 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6AB ,=10BC ,18AA =,点E ,F 分别在11A B ,11D C 上,114A E D F ==.过点E ,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Ⅱ)求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222 9(0)C x y m m +=>:,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C 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 .(Ⅰ)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Ⅱ)若l 过点(,)3mm ,延长线段OM 与C 交于点P ,四边形OAPB 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此时l 的斜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2()mx f x e x mx =+-.(Ⅰ)证明:()f x 在(,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Ⅱ)若对于任意12,[1,1]x x ∈-,都有12()()1f x f x e --≤,求m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O 为等腰三角形ABC 内一点,⊙O 与ABC △的底边BC 交于M ,N 两点,与底边上的高AD 交于点G ,且与AB ,AC 分别相切于E ,F 两点. (Ⅰ)证明:EF BC ∥;(Ⅱ)若AG 等于⊙O 的半径,且23AE MN ==,求四边形EBCF 的面积.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os ,:sin ,x t C y t αα=⎧⎨=⎩(t 为参数,0t ≠),其中0πα≤<.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2:2sin C ρθ=,3:23cos C ρθ=. (Ⅰ)求2C 与3C 交点的直角坐标;(Ⅱ)若1C 与2C 相交于点A ,1C 与3C 相交于点B ,求||AB 最大值.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a ,b ,c ,d 均为正数,且a b c d +=+,证明: (Ⅰ)若ab cd >,则a b c d +>+; (Ⅱ)a b c d +>+是||||a b c d -<-的充要条件.数学试卷 第7页(共21页)数学试卷 第8页(共21页)数学试卷 第9页(共21页)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理科数学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 1.【答案】A【解析】由已知得{|21}B x x =-<<,故,}10{AB -=,故选A .【提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出集合B ,然后进行交集的运算即可. 【考点】集合的交集运算和一元二次方程求根. 2.【答案】B【解析】由已知得24+(4)i 4i a -=-,所以40a =,244a -=-,解得0a =,故选B .【提示】首先将坐标展开,然后利用复数相等解之. 【考点】复数的四则运算. 3.【答案】D【解析】解:A .从图中明显看出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减少,且减少的最多,故A 正确;B .2004~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越来越多,从2007年开始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少,故B 正确;C .从图中看出,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故C 正确;D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而不是与年份正相关,故D 错误. 故选:D【提示】A .从图中明显看出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的最多,故A 正确;B .从2007年开始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少,故B 正确;C .从图中看出,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故C 正确;D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与年份负相关,故D 错误. 【考点】柱形图信息的获得. 4.【答案】B51AB CB k =-,所以径为5,所以面积为:4π144πS R ==,选C .。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完整版+答案解析)(新课标ⅱ)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1.(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集合A={x|﹣1<x<2},B={x|0<x<3},则A∪B=()A.(﹣1,3)B.(﹣1,0)C.(0,2)D.(2,3)2.(5分)(2015•新课标Ⅱ)若为a实数,且=3+i,则a=()A.﹣4B.﹣3C.3D.43.(5分)(2015•新课标Ⅱ)根据如图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4.(5分)(2015•新课标Ⅱ)=(1,﹣1),=(﹣1,2)则(2+)=()A.﹣1B.0C.1D.25.(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a1+a3+a5=3,则S5=()A.5B.7C.9D.116.(5分)(2015•新课标Ⅱ)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A.B.C.D.7.(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三点A(1,0),B(0,),C(2,)则△ABC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A.B.C.D.8.(5分)(2015•新课标Ⅱ)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A.0B.2C.4D.149.(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1=,a3a5=4(a4﹣1),则a2=()A.2B.1C.D.10.(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A.36πB.64πC.144πD.256π11.(5分)(2015•新课标Ⅱ)如图,长方形ABCD的边AB=2,BC=1,O是AB的中点,点P沿着边BC,CD与DA运动,记∠BOP=x.将动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的函数f(x),则y=f(x)的图象大致为()A.B.C.D.12.(5分)(2015•新课标Ⅱ)设函数f(x)=ln(1+|x|)﹣,则使得f(x)>f(2x ﹣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1,+∞)B.(,1)C.()D.(﹣∞,﹣,)二、填空题13.(3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函数f(x)=ax3﹣2x的图象过点(﹣1,4)则a=.14.(3分)(2015•新课标Ⅱ)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15.(3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双曲线过点且渐近线方程为y=±x,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16.(3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曲线y=x+lnx在点(1,1)处的切线与曲线y=ax2+(a+2)x+1相切,则a=.三.解答题17.(2015•新课标Ⅱ)△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BD=2DC (Ⅰ)求.(Ⅱ)若∠BAC=60°,求∠B.18.(2015•新课标Ⅱ)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B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40个用户,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得到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满意度评分分组[50,60)[60,70)[70,80)[80,90)[90,100)频数2814106(1)做出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直方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Ⅱ)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从低到高分为三个不等级:满意度评分低于70分70分到89分不低于90分满意度等级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估计哪个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说明理由.19.(12分)(2015•新课标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Ⅱ)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20.(2015•新课标Ⅱ)椭圆C:=1,(a>b>0)的离心率,点(2,)在C 上.(1)求椭圆C的方程;(2)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21.(2015•新课标Ⅱ)设函数f(x)=lnx+a(1﹣x).(Ⅰ)讨论:f(x)的单调性;(Ⅱ)当f(x)有最大值,且最大值大于2a﹣2时,求a的取值范围.四、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10分)(2015•新课标Ⅱ)如图,O为等腰三角形ABC内一点,⊙O与△ABC的底边BC交于M,N两点,与底边上的高AD交于点G,且与AB,AC分别相切于E,F两点.(1)证明:EF∥BC;(2)若AG等于⊙O的半径,且AE=MN=2,求四边形EBCF的面积.五、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10分)(2015•新课标Ⅱ)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t为参数,t≠0),其中0≤α≤π,在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2:ρ=2sinθ,C3:ρ=2cosθ.(1)求C2与C3交点的直角坐标;(2)若C1与C2相交于点A,C1与C3相交于点B,求|AB|的最大值.六、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10分)(2015•新课标Ⅱ)设a,b,c,d均为正数,且a+b=c+d,证明:(1)若ab>cd,则+>+;(2)+>+是|a﹣b|<|c﹣d|的充要条件.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1.(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集合A={x|﹣1<x<2},B={x|0<x<3},则A∪B=()A.(﹣1,3)B.(﹣1,0)C.(0,2)D.(2,3)【分析】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A={x|﹣1<x<2},B={x|0<x<3},∴A∪B={x|﹣1<x<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比较基础.2.(5分)(2015•新课标Ⅱ)若为a实数,且=3+i,则a=()A.﹣4B.﹣3C.3D.4【分析】根据复数相等的条件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得2+ai=(1+i)(3+i)=2+4i,则a=4,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相等的应用,比较基础.3.(5分)(2015•新课标Ⅱ)根据如图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分析】A从图中明显看出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的最多,故A正确;B从2007年开始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少,故B正确;C从图中看出,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故C正确;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与年份负相关,故D错误.【解答】解:A从图中明显看出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减少,且减少的最多,故A正确;B2004﹣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越来越多,从2007年开始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少,故B正确;C从图中看出,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故C正确;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越来越少,而不是与年份正相关,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识图的能力,能够从图中提取出所需要的信息,属于基础题.4.(5分)(2015•新课标Ⅱ)=(1,﹣1),=(﹣1,2)则(2+)=()A.﹣1B.0C.1D.2【分析】利用向量的加法和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解答本题.【解答】解:因为=(1,﹣1),=(﹣1,2)则(2+)=(1,0)•(1,﹣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加法和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属于基础题目.5.(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a1+a3+a5=3,则S5=()A.5B.7C.9D.11【分析】由等差数列{a n}的性质,a1+a3+a5=3=3a3,解得a3.再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由等差数列{a n}的性质,a1+a3+a5=3=3a3,解得a3=1.则S5==5a3=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前n项和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6.(5分)(2015•新课标Ⅱ)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A.B.C.D.【分析】由三视图判断,正方体被切掉的部分为三棱锥,把相关数据代入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由三视图判断,正方体被切掉的部分为三棱锥,∴正方体切掉部分的体积为×1×1×1=,∴剩余部分体积为1﹣=,∴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求几何体的体积.7.(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三点A(1,0),B(0,),C(2,)则△ABC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A.B.C.D.【分析】利用外接圆的性质,求出圆心坐标,再根据圆心到原点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因为△ABC外接圆的圆心在直线BC垂直平分线上,即直线x=1上,可设圆心P(1,p),由PA=PB得|p|=,得p=圆心坐标为P(1,),所以圆心到原点的距离|OP|===,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性质及△ABC外接圆的性质,了解性质并灵运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5分)(2015•新课标Ⅱ)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A.0B.2C.4D.14【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a,b的值,当a=b=2时不满足条件a≠b,输出a的值为2.【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a=14,b=18满足条件a≠b,不满足条件a>b,b=4满足条件a≠b,满足条件a>b,a=10满足条件a≠b,满足条件a>b,a=6满足条件a≠b,满足条件a>b,a=2满足条件a≠b,不满足条件a>b,b=2不满足条件a≠b,输出a的值为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属于基础题.9.(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1=,a3a5=4(a4﹣1),则a2=()A.2B.1C.D.【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a3a5=4(a4﹣1),∴=4,化为q3=8,解得q=2则a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10.(5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A.36πB.64πC.144πD.256π【分析】当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ABC的体积最大,利用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求出半径,即可求出球O的表面积.【解答】解:如图所示,当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ABC的体=V C﹣AOB===36,故积最大,设球O的半径为R,此时V O﹣ABCR=6,则球O的表面积为4πR2=144π,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球的半径与表面积,考查体积的计算,确定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ABC的体积最大是关键.11.(5分)(2015•新课标Ⅱ)如图,长方形ABCD的边AB=2,BC=1,O是AB的中点,点P沿着边BC,CD与DA运动,记∠BOP=x.将动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的函数f(x),则y=f(x)的图象大致为()A.B.C.D.【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关系,利用排除法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当0≤x≤时,BP=tan x,AP==,此时f(x)=+tan x,0≤x≤,此时单调递增,当P在CD边上运动时,≤x≤且x≠时,如图所示,tan∠POB=tan(π﹣∠POQ)=tan x=﹣tan∠POQ=﹣=﹣,∴OQ=﹣,∴PD=AO﹣OQ=1+,PC=BO+OQ=1﹣,∴PA+PB=,当x=时,PA+PB=2,当P在AD边上运动时,≤x≤π,PA+PB=﹣tan x,由对称性可知函数f(x)关于x=对称,且f()>f(),且轨迹为非线型,排除A,C,D,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和判断,根据条件先求出0≤x≤时的解析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5分)(2015•新课标Ⅱ)设函数f(x)=ln(1+|x|)﹣,则使得f(x)>f(2x ﹣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1,+∞)B.(,1)C.()D.(﹣∞,﹣,)【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将不等式进行转化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函数f(x)=ln(1+|x|)﹣为偶函数,且在x≥0时,f(x)=ln(1+x)﹣,导数为f′(x)=+>0,即有函数f(x)在[0,+∞)单调递增,∴f(x)>f(2x﹣1)等价为f(|x|)>f(|2x﹣1|),即|x|>|2x﹣1|,平方得3x2﹣4x+1<0,解得:<x<1,所求x的取值范围是(,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应用,综合考查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运用偶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函数f(x)=ax3﹣2x的图象过点(﹣1,4)则a=﹣2.【分析】f(x)是图象过点(﹣1,4),从而该点坐标满足函数f(x)解析式,从而将点(﹣1,4)带入函数f(x)解析式即可求出a.【解答】解:根据条件得:4=﹣a+2;∴a=﹣2.故答案为:﹣2.【点评】考查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和函数解析式的关系,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14.(3分)(2015•新课标Ⅱ)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8.【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确定z 的最大值.【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ABC).由z=2x+y得y=﹣2x+z,平移直线y=﹣2x+z,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2x+z经过点A时,直线y=﹣2x+z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由,解得,即A(3,2)将A(3,2)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z=2x+y,得z=2×3+2=8.即z=2x+y的最大值为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15.(3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双曲线过点且渐近线方程为y=±x,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x2﹣y2=1.【分析】设双曲线方程为y2﹣x2=λ,代入点,求出λ,即可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答】解:设双曲线方程为y2﹣x2=λ,代入点,可得3﹣=λ,∴λ=﹣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x2﹣y2=1.故答案为:x2﹣y2=1.【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正确设出双曲线的方程是关键.16.(3分)(2015•新课标Ⅱ)已知曲线y=x+lnx在点(1,1)处的切线与曲线y=ax2+(a+2)x+1相切,则a=8.【分析】求出y=x+lnx的导数,求得切线的斜率,可得切线方程,再由于切线与曲线y =ax2+(a+2)x+1相切,有且只有一切点,进而可联立切线与曲线方程,根据△=0得到a的值.【解答】解:y=x+lnx的导数为y′=1+,曲线y=x+lnx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k=2,则曲线y=x+lnx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y﹣1=2x﹣2,即y=2x﹣1.由于切线与曲线y=ax2+(a+2)x+1相切,故y=ax2+(a+2)x+1可联立y=2x﹣1,得ax2+ax+2=0,又a≠0,两线相切有一切点,所以有△=a2﹣8a=0,解得a=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切线方程,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即为曲线在该点处的导数,设出切线方程运用两线相切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2015•新课标Ⅱ)△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BD=2DC (Ⅰ)求.(Ⅱ)若∠BAC=60°,求∠B.【分析】(Ⅰ)由题意画出图形,再由正弦定理结合内角平分线定理得答案;(Ⅱ)由∠C=180°﹣(∠BAC+∠B),两边取正弦后展开两角和的正弦,再结合(Ⅰ)中的结论得答案.【解答】解:(Ⅰ)如图,由正弦定理得:,∵AD平分∠BAC,BD=2DC,∴;(Ⅱ)∵∠C=180°﹣(∠BAC+∠B),∠BAC=60°,∴,由(Ⅰ)知2sin∠B=sin∠C,∴tan∠B=,即∠B=30°.【点评】本题考查了内角平分线的性质,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是中档题.18.(2015•新课标Ⅱ)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B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40个用户,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得到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满意度评分分组[50,60)[60,70)[70,80)[80,90)[90,100)频数2814106(1)做出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直方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Ⅱ)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从低到高分为三个不等级:满意度评分低于70分70分到89分不低于90分满意度等级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估计哪个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说明理由.【分析】(I)根据分布表的数据,画出频率直方图,求解即可.(II)计算得出∁A表示事件:“A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B表示事件:“B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P(∁A),P(∁B),即可判断不满意的情况.【解答】解:(Ⅰ)通过两个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高于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B地区的用户满意度评分的比较集中,而A地区的用户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散.(Ⅱ)A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记∁A表示事件:“A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B表示事件:“B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由直方图得P(∁A)=(0.01+0.02+0.03)×10=0.6得P(∁B)=(0.005+0.02)×10=0.25∴A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直方图,频率表达运用,考查了阅读能力,属于中档题.19.(12分)(2015•新课标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Ⅱ)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分析】(Ⅰ)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可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Ⅱ)求出MH==6,AH=10,HB=6,即可求平面a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解答】解:(Ⅰ)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FGH如图所示;(Ⅱ)作EM⊥AB,垂足为M,则AM=A1E=4,EB1=12,EM=AA1=8.因为EFGH为正方形,所以EH=EF=BC=10,于是MH==6,AH=10,HB=6.因为长方体被平面α分成两个高为10的直棱柱,所以其体积的比值为.【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20.(2015•新课标Ⅱ)椭圆C:=1,(a>b>0)的离心率,点(2,)在C 上.(1)求椭圆C的方程;(2)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分析】(1)利用椭圆的离心率,以及椭圆经过的点,求解椭圆的几何量,然后得到椭圆的方程.(2)设直线l:y=kx+b,(k≠0,b≠0),A(x1,y1),B(x2,y2),M(x M,y M),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通过韦达定理求解K OM,然后推出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解答】解:(1)椭圆C:=1,(a>b>0)的离心率,点(2,)在C上,可得,,解得a2=8,b2=4,所求椭圆C方程为:.(2)设直线l:y=kx+b,(k≠0,b≠0),A(x1,y1),B(x2,y2),M(x M,y M),把直线y=kx+b代入可得(2k2+1)x2+4kbx+2b2﹣8=0,故x M==,y M=kx M+b=,于是在OM的斜率为:K OM==,即K OM•k=.∴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点评】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综合应用,椭圆的方程的求法,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2015•新课标Ⅱ)设函数f(x)=lnx+a(1﹣x).(Ⅰ)讨论:f(x)的单调性;(Ⅱ)当f(x)有最大值,且最大值大于2a﹣2时,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Ⅰ)先求导,再分类讨论,根据导数即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先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再构造函数(a)=lna+a﹣1,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出a 的范围.【解答】解:(Ⅰ)f(x)=lnx+a(1﹣x)的定义域为(0,+∞),∴f′(x)=﹣a=,若a≤0,则f′(x)>0,∴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若a>0,则当x∈(0,)时,f′(x)>0,当x∈(,+∞)时,f′(x)<0,所以f(x)在(0,)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Ⅱ),由(Ⅰ)知,当a≤0时,f(x)在(0,+∞)上无最大值;当a>0时,f(x)在x=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f()=﹣lna+a﹣1,∵f()>2a﹣2,∴lna+a﹣1<0,令g(a)=lna+a﹣1,∵g(a)在(0,+∞)单调递增,g(1)=0,∴当0<a<1时,g(a)<0,当a>1时,g(a)>0,∴a的取值范围为(0,1).【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的关系,以及参数的取值范围,属于中档题.四、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10分)(2015•新课标Ⅱ)如图,O为等腰三角形ABC内一点,⊙O与△ABC的底边BC交于M,N两点,与底边上的高AD交于点G,且与AB,AC分别相切于E,F两点.(1)证明:EF∥BC;(2)若AG等于⊙O的半径,且AE=MN=2,求四边形EBCF的面积.【分析】(1)通过AD是∠CAB的角平分线及圆O分别与AB、AC相切于点E、F,利用相似的性质即得结论;﹣S (2)通过(1)知AD是EF的垂直平分线,连结OE、OM,则OE⊥AE,利用S△ABC计算即可.△AEF【解答】(1)证明:∵△ABC为等腰三角形,AD⊥BC,∴AD是∠CAB的角平分线,又∵圆O分别与AB、AC相切于点E、F,∴AE=AF,∴AD⊥EF,∴EF∥BC;(2)解:由(1)知AE=AF,AD⊥EF,∴AD是EF的垂直平分线,又∵EF为圆O的弦,∴O在AD上,连结OE、OM,则OE⊥AE,由AG等于圆O的半径可得AO=2OE,∴∠OAE=30°,∴△ABC与△AEF都是等边三角形,∵AE=2,∴AO=4,OE=2,∵OM=OE=2,DM=MN=,∴OD=1,∴AD=5,AB=,∴四边形EBCF的面积为×﹣××=.【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五、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10分)(2015•新课标Ⅱ)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t为参数,t≠0),其中0≤α≤π,在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2:ρ=2sinθ,C3:ρ=2cosθ.(1)求C2与C3交点的直角坐标;(2)若C1与C2相交于点A,C1与C3相交于点B,求|AB|的最大值.【分析】(I)由曲线C2:ρ=2sinθ,化为ρ2=2ρsinθ,把代入可得直角坐标方程.同理由C3:ρ=2cosθ.可得直角坐标方程,联立解出可得C2与C3交点的直角坐标.(2)由曲线C1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t,化为普通方程:y=x tanα,其中0≤α≤π,α≠;α=时,为x=0(y≠0).其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ρ≠0),利用|AB|=即可得出.【解答】解:(I)由曲线C2:ρ=2sinθ,化为ρ2=2ρsinθ,∴x2+y2=2y.同理由C3:ρ=2cosθ.可得直角坐标方程:,联立,解得,,∴C2与C3交点的直角坐标为(0,0),.(2)曲线C1:(t为参数,t≠0),化为普通方程:y=x tanα,其中0≤α≤π,α≠;α=时,为x=0(y≠0).其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ρ≠0),∵A,B都在C1上,∴A(2sinα,α),B.∴|AB|==4,当时,|AB|取得最大值4.【点评】本题考查了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曲线的交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六、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10分)(2015•新课标Ⅱ)设a,b,c,d均为正数,且a+b=c+d,证明:(1)若ab>cd,则+>+;(2)+>+是|a﹣b|<|c﹣d|的充要条件.【分析】(1)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结合条件a,b,c,d均为正数,且a+b=c+d,ab>cd,即可得证;(2)从两方面证,①若+>+,证得|a﹣b|<|c﹣d|,②若|a﹣b|<|c﹣d|,证得+>+,注意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证.【解答】证明:(1)由于(+)2=a+b+2,(+)2=c+d+2,由a,b,c,d均为正数,且a+b=c+d,ab>cd,则>,即有(+)2>(+)2,则+>+;(2)①若+>+,则(+)2>(+)2,即为a+b+2>c+d+2,由a+b=c+d,则ab>cd,于是(a﹣b)2=(a+b)2﹣4ab,(c﹣d)2=(c+d)2﹣4cd,即有(a﹣b)2<(c﹣d)2,即为|a﹣b|<|c﹣d|;②若|a﹣b|<|c﹣d|,则(a﹣b)2<(c﹣d)2,即有(a+b)2﹣4ab<(c+d)2﹣4cd,由a+b=c+d,则ab>cd,则有(+)2>(+)2.综上可得,+>+是|a﹣b|<|c﹣d|的充要条件.【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的运用,同时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2015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2,-1,0,1,2},B={x|(X-1)(x+2)<0},则A∩B=()(A){--1,0}(B){0,1}(C){-1,0,1}(D){,0,,1,2}(2)若a为实数且(2+ai)(a-2i)=-4i,则a=()(A)-1 (B)0 (C)1 (D)2(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4)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3,135a a a ++ =21,则357a a a ++= ( )(A )21 (B )42 (C )63 (D )84(5)设函数211log (2),1,()2,1,x x x f x x -+-<⎧=⎨≥⎩,2(2)(log 12)f f -+=( )(A )3 (B )6 (C )9 (D )12(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A )81 (B )71 (C )61 (D )51 (7)过三点A (1,3),B (4,2),C (1,-7)的圆交于y 轴于M 、N 两点,则MN =(A )26 (B )8 (C )46 (D )10(8)右边程序抗土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十年(2012-2021)高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2 复数(教师版)
专题02 复数【2021年】1.(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数学(文)试题)设i 43i z =+,则z =( ) A .–34i - B .34i -+C .34i -D .34i +【答案】C【分析】由题意可得:()2434343341i i i i z i i i ++-====--. 故选:C.2.(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数学(理)试题)设()()2346z z z z i ++-=+,则z =( ) A .12i - B .12i +C .1i +D .1i -【答案】C【分析】设z a bi =+,则z a bi =-,则()()234646z z z z a bi i ++-=+=+,所以,4466a b =⎧⎨=⎩,解得1a b ==,因此,1z i =+.故选:C.3.(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已知2(1)32i z i -=+,则z =( )A .312i --B .312i -+C .32i -+ D .32i -- 【答案】B 2(1)232i z iz i -=-=+,32(32)23312222i i i i z i i i i ++⋅-+====-+--⋅. 故选:B.4.(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数学试题)已知2i z =-,则()i z z +=( ) A .62i - B .42i - C .62i + D .42i +【答案】C【分析】因为2z i =-,故2z i =+,故()()()2222=4+42262z z i i i i i i i +=-+--=+故选:C.【2012年——2020年】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Ⅰ))若312i i z =++,则||=z ( ) A .0 B .1C D .2【答案】C【分析】因为31+21+21z i i i i i =+=-=+,所以 z ==故选:C .2.(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若z=1+i ,则|z 2–2z |=( )A .0B .1CD .2【答案】D【分析】由题意可得:()2212z i i =+=,则()222212z z i i -=-+=-.故2222z z -=-=. 故选:D.3.(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Ⅰ))(1–i )4=( ) A .–4 B .4 C .–4i D .4i【答案】A【分析】422222(1)[(1)](12)(2)4i i i i i -=-=-+=-=-. 故选:A.4.(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Ⅰ))若()11+=-z i i ,则z =( ) A .1–i B .1+iC .–iD .i【答案】D【分析】因为21(1)21(1)(1)2i i iz i i i i ---====-++-,所以z i . 故选:D5.(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复数113i-的虚部是( ) A .310-B .110-C .110D .310【答案】D 【分析】因为1131313(13)(13)1010i z i i i i +===+--+, 所以复数113z i =-的虚部为310. 故选:D .6.(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Ⅰ))设3i12iz -=+,则z =A .2B CD .1【答案】C【分析】因为312iz i -=+,所以(3)(12)17(12)(12)55i i z i i i --==-+-,所以z ==,故选C . 7.(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设复数z 满足=1i 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 ),则A .22+11()x y +=B .22(1)1x y -+=C .22(1)1y x +-=D .22(+1)1y x += 【答案】C【分析】,(1),z x yi z i x y i =+-=+-1,z i -则22(1)1y x +-=.故选C . 8.(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Ⅰ))设z =i(2+i),则z = A .1+2i B .–1+2i C .1–2i D .–1–2i【答案】D【分析】2i(2i)2i i 12i z =+=+=-+, 所以12z i =--,选D .9.(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设z =-3+2i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答案】C【分析】由32,z i =-+得32,z i =--则32,z i =--对应点(-3,-2)位于第三象限.故选C . 10.(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Ⅰ))若(1i)2i z +=,则z = A .1i -- B .1+i -C .1i -D .1+i【答案】D 【分析】()(2i 2i 1i 1i 1i 1i 1i )()z -===+++-.故选D . 11.(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I 卷))设1i2i 1iz -=++,则||z =A .0B .12C .1 D【答案】C 【详解】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复数z ,然后求解复数的模. :()()()()1i 1i 1i2i 2i 1i 1i 1i z ---=+=++-+i 2i i =-+=,则1z =,故选c. 12.(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数(全国卷II ))()i 23i += A .32i - B .32i + C .32i -- D .32i -+【答案】D 【详解】分析:根据公式21i =-,可直接计算得(23)32i i i +=-+:2i(23i)2i 3i 32i +=+=-+ ,故选D. 13.(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数(全国卷II ))12i12i+=- A .43i 55--B .43i 55-+C .34i 55--D .34i 55-+【答案】D【详解】详解:212(12)341255i i ii ++-+==∴-选D.14.(2018年全国卷Ⅰ文数高考试题)(1)(2)i i +-= A .3i -- B .3i -+C .3i -D .3i +【答案】D【分析】解: ()()21i 2i 2i 2i 3i i +-=-+-=+故选D.15.(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1卷))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为纯虚数的是 A .(1+i)2 B .i 2(1-i) C .i(1+i)2 D .i(1+i)【答案】A【分析】由题意,对于A 中,复数2(1)2i i +=为纯虚数,所以正确; 对于B 中,复数2(1)1i i i ⋅-=-+不是纯虚数,所以不正确; 对于C 中,复数2(1)2i i ⋅+=-不是纯虚数,所以不正确;对于D 中,复数(1)1i i i ⋅+=-+不是纯虚数,所以不正确,故选A.16.(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1卷))设有下面四个命题1p :若复数z 满足1R z∈,则z R ∈;2p :若复数z 满足2z ∈R ,则z R ∈; 3p :若复数12,z z 满足12z z R ∈,则12z z =; 4p :若复数z R ∈,则z R ∈.其中的真命题为 A .13,p p B .14,p p C .23,p pD .24,p p【答案】B 【详解】令i(,)z a b a b R =+∈,则由2211i i a b z a b a b-==∈++R 得0b =,所以z R ∈,故1p 正确; 当i z =时,因为22i 1z ==-∈R ,而i z =∉R 知,故2p 不正确; 当12i z z ==时,满足121z z ⋅=-∈R ,但12z z ≠,故3p 不正确;对于4p ,因为实数的共轭复数是它本身,也属于实数,故4p 正确,故选B.17.(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2卷))(1i)(2i)++= A .1i -B .13i +C .3i +D .33i +【答案】B 【详解】由题意2(1i)(2i)23i i 13i ++=++=+,故选B.18.(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31ii++=( ) A .1+2i B .1-2i C .2+i D .2-i【答案】D 【分析】由题意()()()()3134221112i i i ii i i i +-+-===-++-,故选:D. 19.(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3卷))复平面内表示复数z=i(–2+i)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详解】i(2i)12i z =-+=--,则表示复数i(2i)z =-+的点位于第三象限. 所以选C. 20.(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3卷))设复数z 满足(1+i)z =2i ,则Ⅰz Ⅰ= A .12B.2CD .2【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2i1i z =+,由复数求模的法则可得1121z z z z =,则2i 1i z ===+故选C. 21.(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1卷))设()()12i a i ++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其中a 为实数,则a = A .−3 B .−2C .2D .3【答案】A【详解】:(12)()2(12)i a i a a i ++=-++,由已知,得,解得,选A.22.(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1卷))设,其中x ,y 是实数,则i =x y +A .1BCD .2【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因为(1i)=1+i,x y +所以i=1+i,=1,1,|i =|1+i x x y x y x x y +==+=所以故故选B.23.(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2卷))设复数z 满足3z i i +=-,则z = A .12i -+ B .12i -C .32i +D .32i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i 3i z +=-得32i z =-,所以32i z =+,故选C.24.(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2卷))已知(3)(1)z m m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31)-, B .(13)-, C .(1,)+∞ D .(3)-∞-,【答案】A【详解】要使复数z 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应满足30{10m m +>-<,解得31m -<<,故选A.25.(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若43z i =+,则zz=A .1B .1-C .4355i + D .4355i - 【答案】D【详解】由题意可得 :5z ==,且:43z i =-,据此有:4343555z i i z -==-.本题选择D 选项.26.(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3卷))若12z i =+,则41izz =- A .1 B .-1C .iD .-i【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441(12)(12)1i ii zz i i ==-+--,故选C .27.(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已知复数z 满足(1)1z i i -=+,则z = A .2i -- B .2i -+C .2i -D .2i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Ⅰ(1)1z i i -=+,Ⅰz=212(12)()2i i i i i i ++-==--,故选C.28.(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Ⅰ))设复数z 满足1+z1z-=i ,则|z|=A .1BCD .2【答案】A【详解】:由题意得,1(1)(1)1(1)(1)i i i z i i i i ---===++-,所以1z =,故选A.29.(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Ⅰ))若a 为实数,且 2i3i 1ia +=++,则a = A .4- B .3-C .3D .4【答案】D【详解】由题意可得()()2i 1i 3i 24i 4a a +=++=+⇒= ,故选D.30.(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Ⅰ))若a 为实数且(2)(2)4ai a i i +-=-,则a = A .1- B .0C .1D .2【答案】B 【详解】由已知得24(4)4a a i i +-=-,所以240,44a a =-=-,解得0a =,故选B .31.(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Ⅰ))设,则A .B .C .D .2【答案】B【详解】:根据复数运算法则可得:111111(1)(1)222i i z i i i i i i i --=+=+=+=+++-,由模的运算可得:2z ==. 32.(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Ⅰ)) A .B .C .D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由已知得22(1)(1)2(1)1(1)2i i i i i i i+++==----.33.(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计算131ii+=- A .12i + B .12i -+C .12i -D .12i --【答案】B【详解】:()()()()1311324121112i i i ii i i i +++-+===-+--+34.(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Ⅰ卷))设复数1z ,2z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关于虚轴对称,12z i =+,则12z z = A .- 5 B .5C .- 4+ iD .- 4 - i【答案】A【详解】:由题意,得22z i =-+,则12(2)(2)5z z i i =+-+=-,故选A .35.(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1卷))212(1)ii +=-A .112i --B .112i -+C .112i +D .112i -【答案】B【详解】2121221(1)222i i i ii i ++-===---.36.(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1卷)已知复数z 满足(3443i z i -=+),则z 的虚部为 A .-4 B .45- C .4 D .45【答案】D【详解】:设z a bi =+(34)(34)()34(34)i z i a bi a b b a i -=-+=++-435i +==Ⅰ345{340a b b a +=-= ,解得45b =37.(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2卷))21i+=A .B .2CD .1 【答案】C【详解】因为211i i=-+,所以21i =+故选C. 38.(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2卷))设复数z 满足()12i z i -=,则z= ( ) A .-1+iB .-1-iC .1+iD .1-i 【答案】A【分析】由()12i z i -=得21i z i=-=(1)1i i i +=-+,故选A. 39.(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课标卷))复数32i z i -+=+的共轭复数是 A .2i +B .2i -C .1i -+D .1i -- 【答案】D 【详解()()()()3235512225i i i i z i i i i -+--+-+====-+++-,1z i =--,故选D . 40.(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课标卷))下面是关于复数21z i=-+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1:2p z =22:2p z i =3:p z 的共轭复数为1i +4:p z 的虚部为1-A .23,p pB .12,p pC .24,p pD .34,p p 【答案】C【详解】因为,所以,,共轭复数为,的虚部为,所以真命题为选C.。
2015全国卷1文科数学试题(附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x=3n+2,n∈N},B={6,8,12,14},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A)5 (B)4 (C)3 (D)2(2)已知点A(0,1),B(3,2),向量AC=(-4,-3),则向量BC=(A)(-7,-4)(B)(7,4)(C)(-1,4)(D)(1,4)(3)已知复数z满足(z-1)i=i+1,则z=(A)-2-I (B)-2+I (C)2-I (D)2+i(4)如果3个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A)103(B)15(C)110(D)120(5)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离心率为12,E的右焦点与抛物线C:y²=8x的焦点重合,A,B是C的准线与E的两个焦点,则|AB|=(A)3 (B)6 (C)9 (D)12(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
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A.14斛B.22斛C.36斛D.66斛(7)已知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4,= (A)(B)(C)10 (D)12(8)函数f(x)=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k-, k-),k(A)(2k-, 2k-),k(A)(k-, k-),k(A)(2k-, 2k-),k(9)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0.01,则输出的n=(A)5 (B)6 (C)7 (D)8(10)已知函数,且f(a)=-3,则f(6-a)=(A)-74(B)-54(C)-34(D)-14(1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A)1(B) 2(C) 4(D) 8(12)设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且f(-2)+f(-4)=1,则a=(A)-1 (B)1 (C)2 (D)4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第Ⅱ卷注意事项:第Ⅱ卷共3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近十年(2011——2020)高考全国卷
全国卷高考数学各知识点分值分布
5分 (0.3%) 14
16
9 5分 17分 9 (11.3%)
17 12分
10
5分
5分
5分 (0.3%) 11 5分 (0.3%) 15
5分 5分 (0.3%)
5分
2 5分
5分 15分 7 5分 15分
(10%)
(10%)
5分
16 5分
8 5分 17分 (11.3%)
17 12分
统
统计
计
古典概率
与
10分 10分 (6.7%)
10分 10分 (6.7%)
10分 10分 (6.7%)
24
24
24
24
注 解
1、部分题型存在交叉知识,以所提问题归类;2、统计/年均:所取值均为整数,略有所差;3、表格为个人所做,仅供参考;
表
统计 年均
25
(16.7%)
5分
(0.3%)
20分
(13%)
17分
(11.3%)
全国新课标1卷2012~2015年文科数学各考点分值分布表
分布类别
2012
2013
2014
2015
题号 分值 占比 题号 分值 总分 题号 分值 总分 题号 分值 总分
函数性质
函数图像 函
数
函数零点
函数运算
综合应用
11 5分
5 5分
10+12 10分
27分
17分 15 5分 27分
32分
16
5分 (18%)
概
几何概率
率
线性回归
18 12分
18 12分
18 12分 17分 3
(11.3%)
【2015·新课标全国卷II】【来护儿】字词详细注解及全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2015·新课标全国卷II)来护儿,字.(表字,又称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崇善,未识.(知道,懂得。
此处译为“懂事”)而孤.(幼年丧父称作“孤”。
这里指父母双亡),养于世母(伯母)吴氏。
吴氏提携(照顾)鞠养(1.抚养;养育 2.供养;赡养),甚有慈训(父亲或母亲的教诲),幼儿卓荦(zhuóluò卓越,突出,超绝出众);初读《诗》,舍(shě)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应当,一定例句:会当凌绝顶)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认为……豪壮)其志,及长,雄略(雄才谋略)秀.(优秀)出.(突出),志气(志向气概)英远(美好高远)。
会.(正好)/周师(周国的军队)定(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白土村/地居.(居于,处于)疆场/数.(shuò多次,经常)见军旅(军队)/护儿常慨然(感情激昂的样子)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开国年号)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开府仪同三司”,隋唐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
有开辟府邸的权利),赏物一千段,仁寿(隋文帝杨坚年号)初,迁瀛洲刺史,以(凭借)善政闻,频(屡次,连次)见.(被)劳勉(慰问,勉励),炀帝嗣位(继承君位。
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君位由嫡子或长子继承),被追入朝,百姓攀恋(攀住车马,不胜依恋。
常用于表示对良吏的眷恋),累日(连日,多日)不能出境,诣阙(阙: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
此处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上书致.(表达)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国家的命运。
步:时运)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好)二千石(dàn 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
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历时13年)六年,车驾幸.(巡幸)江都,谓护儿曰:衣.(动词,穿)锦.(华丽的衣服)昼(白天)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段,并牛酒,令(来护儿)谒.(拜谒)先人墓,宴(宴请)乡里父老,仍.(又,还)令三品已.(以)上并.(一起)集其宅,酣饮(畅饮)尽日(终日,整天),朝野荣.(为……感到荣耀)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全国卷Ⅱ新课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课标全国Ⅱ,文1)已知集合A={x|-1<x<2},B={x|0<x<3},则A∪B=() A.(-1,3) B.(-1,0)C.(0,2) D.(2,3)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A∪B={x|-1<x<3},即A∪B=(-1,3).2.(2015课标全国Ⅱ,文2)若a为实数,且2+ai=3+i,则a=()1+iA.-4 B.-3 C.3 D.4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2+a i=(3+i)(1+i)=2+4i,则a=4.3.(2015课标全国Ⅱ,文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答案:D解析:由柱形图知,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故其排放量与年份负相关. 4.(2015课标全国Ⅱ,文4)向量a=(1,-1),b=(-1,2),则(2a+b)·a=()A .-1B .0C .1D .2答案:C解析:∵2a +b =(1,0),又a =(1,-1),∴(2a +b )·a =1+0=1.5.(2015课标全国Ⅱ,文5)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a 3+a 5=3,则S 5=( ) A .5 B .7 C .9 D .11答案:A解析:由a 1+a 3+a 5=3,得3a 3=3,解得a 3=1.故S 5=5(a 1+a 5)2=5a 3=5.6.(2015课标全国Ⅱ,文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 .18B .17 C .16 D .15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该正方体截去了一个三棱锥,如图所示,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V 正方体=a 3,V 截去部分=16a 3,故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16a 3∶56a 3=1∶5.7.(2015课标全国Ⅱ,文7)已知三点A (1,0),B (0,√3),C (2,√3),则△ABC 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A .53 B .√213C .2√53D .43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ABC 外接圆的圆心是直线x =1与线段AB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P ,而线段AB 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 -√32=√33(x -12),它与x =1联立得圆心P 坐标为(1,2√33),则|OP|=√12+(2√33)2=√213.8.(2015课标全国Ⅱ,文8)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 )A .0B .2C .4D .14答案:B解析:由程序框图,得(14,18)→(14,4)→(10,4)→(6,4)→(2,4)→(2,2),则输出的a =2. 9.(2015课标全国Ⅱ,文9)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14,a 3a 5=4(a 4-1),则a 2=( ) A .2 B .1 C .12D .18答案:C解析:∵a 3a 5=4(a 4-1),∴a 42=4(a 4-1),解得a 4=2.又a 4=a 1q 3,且a 1=14,∴q =2,∴a 2=a 1q =12.10.(2015课标全国Ⅱ,文10)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36π B .64π C .144π D .256π答案:C解析:由△AOB 面积确定,若三棱锥O -ABC 的底面OAB 上的高最大,则其体积才最大.因为高最大为半径R ,所以V O -ABC =13×12R 2×R =36,解得R =6,故S 球=4πR 2=144π.11.(2015课标全国Ⅱ,文11)如图,长方形ABCD 的边AB =2,BC =1,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 ,CD 与DA 运动,记∠BOP =x.将动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y =f (x )的图像大致为( )答案:B解析:(方法一)①当点P在线段BC上时,如图,x∈[0,π4].PB=OB tan x=tan x,PA=√PB2+AB2=√tan2x+4,所以f(x)=PB+PA=tan x+√tan2x+4.显然函数f(x)在[0,π4]内单调递增,故f(0)≤f(x)≤f(π4),即2≤f(x)≤1+√5.②取线段CD的中点E,当点P在线段CE上时,x∈(π4,π2).如图,过点P作PH⊥AB,垂足为H.则OH=1tanx ,BH=1-1tanx.所以PB=√PH2+BH2=√12+(1-1tanx )2,PA=√PH2+AH2=√12+(1+1tanx ) 2 .所以f(x)=PB+PA=√1+(1-1tanx )2+√1+(1+1tanx)2.所以f(x)在(π4,π2)上单调递减.③当点P在点E处,f(x)=PB+PA=2√2<1+√5.④当点P在线段DE上时,x∈(π2,3π4).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此时函数图像与当点P在线段CE上时的图像关于x=π2对称.⑤当点P在线段DA上时,x∈[3π4,π].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此时的函数图像与当点P在线段BC上时的图像关于x=π2对称.综上选B.(方法二)由题意可知f(π2)=2√2,f(π4)=√5+1,则f(π2)<f(π4),排除C,D;当3π4≤x≤π时,f(x)=-tan x+√tan2x+4,可知函数图像不是线段,可排除A.故选B.12.(2015课标全国Ⅱ,文12)设函数f(x)=ln(1+|x|)-11+x2,则使得f(x)>f(2x-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13,1)B.(-∞,13)∪(1,+∞)C.(-13,13)D.(-∞,-13)∪(13,+∞)答案:A解析: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又由题意可知f(-x)=f(x),故f(x)为偶函数.当x>0时,f(x)=ln(1+x)-11+x2,因为y1=ln(1+x)单调递增,y2=-11+x2亦为单调递增,所以f(x)在(0,+∞)为增函数.由f(x)>f(2x-1)⇔f(|x|)>f(|2x-1|),得|x|>|2x-1|,解得x∈(13,1).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2015课标全国Ⅱ,文13)已知函数f(x)=ax3-2x的图像过点(-1,4),则a=.答案:-2解析:由题意知f(-1)=4,得-a+2=4,∴a=-2.14.(2015课标全国Ⅱ,文14)若x,y满足约束条件{x+y-5≤0,2x-y-1≥0,x-2y+1≤0,则z=2x+y的最大值为.答案:8解析:如图所示,可行域为阴影部分.由可行域可知,目标函数8=2x+y 过点B 取得最大值. 联立{x +y -5=0,x -2y +1=0,解得{x =3,y =2,则B (3,2),故z max =6+2=8.15.(2015课标全国Ⅱ,文15)已知双曲线过点(4,√3),且渐近线方程为y =±12x ,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答案:x 24-y 2=1解析:由渐近线方程y =±12x ,可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λ(λ≠0),将点(4,√3)代入得λ=1,故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16.(2015课标全国Ⅱ,文16)已知曲线y =x+ln x 在点(1,1)处的切线与曲线y =ax 2+(a+2)x+1相切,则a = . 答案:8解析:∵y'=1+1x ,∴k =y'|x =1=2,∴切线方程为y =2x -1.由y =2x -1与y =ax 2+(a+2)x+1联立,得ax 2+ax+2=0,再由相切知Δ=a 2-8a =0,解得a =0或a =8.∵当a =0时,y =ax 2+(a+2)x+1并非曲线而是直线,∴a =0舍去,故a =8.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2015课标全国Ⅱ,文17)△ABC 中,D 是BC 上的点,AD 平分∠BAC ,BD =2D C . (1)求sin∠B sin∠C;(2)若∠BAC =60°,求∠B . 解:(1)由正弦定理得ADsin∠B=BDsin∠BAD ,ADsin∠C =DCsin∠CAD . 因为AD 平分∠BAC ,BD =2DC , 所以sin∠Bsin∠C =DCBD =12.(2)因为∠C =180°-(∠BAC+∠B ),∠BAC =60°, 所以sin ∠C =sin(∠BAC+∠B )=√32cos ∠B+12sin ∠B .由(1)知2sin ∠B =sin ∠C , 所以tan ∠B =√33,即∠B =30°.18.(本小题满分12分)(2015课标全国Ⅱ,文18)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 ,B 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40个用户,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得到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1)在答题卡上作出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直方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估计哪个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说明理由.解:(1)通过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高于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集中,而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分散.(2)A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记C A表示事件:“A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C B表示事件:“B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由直方图得P(C A)的估计值为(0.01+0.02+0.03)×10=0.6,P(C B)的估计值为(0.005+0.02)×10=0.25.所以A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19.(本小题满分12分)(2015课标全国Ⅱ,文19)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点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2)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解:(1)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HGF如图:(2)作EM⊥AB,垂足为M,则AM=A1E=4,EB1=12,EM=AA1=8.因为EHGF为正方形,所以EH=EF=BC=10.于是MH=√EH2-EM2=6,AH=10,HB=6.因为长方体被平面α分成两个高为10的直棱柱,所以其体积的比值为97(79也正确).20.(本小题满分12分)(2015课标全国Ⅱ,文20)已知椭圆C :x 2a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点(2,√2)在C 上. (1)求C 的方程;(2)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C 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解:(1)由题意有√a 2-b 2a=√22,4a2+2b 2=1,解得a 2=8,b 2=4. 所以C 的方程为x 28+y 24=1.(2)设直线l :y =kx+b (k ≠0,b ≠0),A (x 1,y 1),B (x 2,y 2),M (x M ,y M ). 将y =kx+b 代入x 28+y 24=1,得(2k 2+1)x 2+4kbx+2b 2-8=0. 故x M =x 1+x 22=-2kb2k 2+1,y M =k ·x M +b =b2k 2+1.于是直线OM 的斜率k OM =y M x M=-12k,即k OM ·k =-12.所以直线OM 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2015课标全国Ⅱ,文21)已知函数f (x )=ln x+a (1-x ). (1)讨论f (x )的单调性;(2)当f (x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大于2a -2时,求a 的取值范围. 解:(1)f (x )的定义域为(0,+∞),f'(x )=1x -a.若a ≤0,则f'(x )>0,所以f (x )在(0,+∞)单调递增. 若a >0,则当x ∈(0,1a )时,f'(x )>0; 当x ∈(1a ,+∞)时,f'(x )<0.所以f (x )在(0,1a )单调递增,在(1a ,+∞)单调递减.(2)由(1)知,当a ≤0时,f (x )在(0,+∞)无最大值;当a >0时,f (x )在x =1a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f (1a )=ln (1a )+a (1-1a )=-ln a+a -1.因此f (1a )>2a -2等价于ln a+a -1<0.令g (a )=ln a+a -1,则g (a )在(0,+∞)单调递增,g (1)=0. 于是,当0<a <1时,g (a )<0; 当a >1时,g (a )>0. 因此,a 的取值范围是(0,1).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22.(本小题满分10分)(2015课标全国Ⅱ,文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O为等腰三角形ABC内一点,☉O与△ABC的底边BC交于M,N两点,与底边上的高AD 交于点G,且与AB,AC分别相切于E,F两点.(1)证明:EF∥BC;(2)若AG等于☉O的半径,且AE=MN=2√3,求四边形EBCF的面积.解:(1)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AD⊥BC,所以AD是∠CAB的平分线.又因为☉O分别与AB,AC相切于点E,F,所以AE=AF,故AD⊥EF.从而EF∥B C.(2)由(1)知,AE=AF,AD⊥EF,故AD是EF的垂直平分线.又EF为☉O的弦,所以O在AD上.连结OE,OM,则OE⊥AE.由AG等于☉O的半径得AO=2OE,所以∠OAE=30°.因此△ABC和△AEF都是等边三角形.因为AE=2√3,所以AO=4,OE=2.因为OM=OE=2,DM=12MN=√3,所以OD=1.于是AD=5,AB=10√33.所以四边形EBCF的面积为12×(10√33)2×√32−12×(2√3)2×√32=16√33.23.(本小题满分10分)(2015课标全国Ⅱ,文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x=tcosα,y=tsinα,(t为参数,t≠0),其中0≤α<π.在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2:ρ=2sin θ,C3:ρ=2√3cos θ.(1)求C2与C3交点的直角坐标;(2)若C1与C2相交于点A,C1与C3相交于点B,求|AB|的最大值.解:(1)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y=0,曲线C3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3x=0.联立{x2+y2-2y=0,x2+y2-2√3x=0,解得{x=0,y=0,或{x=√32,y=32.所以C2与C3交点的直角坐标为(0,0)和(√32,32).(2)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ρ≠0),其中0≤α<π.因此A的极坐标为(2sin α,α),B的极坐标为(2√3cos α,α).所以|AB|=|2sin α-2√3cos α|=4|sin(α-π3)|.当α=5π6时,|AB|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24.(本小题满分10分)(2015课标全国Ⅱ,文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a,b,c,d均为正数,且a+b=c+d,证明:(1)若ab>cd,则√a+√b>√c+√d;(2)√a+√b>√c+√d是|a-b|<|c-d|的充要条件.解:(1)因为(√a+√b)2=a+b+2√ab,(√c+√d)2=c+d+2√cd,由题设a+b=c+d,ab>cd得(√a+√b)2>(√c+√d)2.因此√a+√b>√c+√d.(2)①若|a-b|<|c-d|,则(a-b)2<(c-d)2,即(a+b)2-4ab<(c+d)2-4cd.因为a+b=c+d,所以ab>cd.由(1)得√a+√b>√c+√d.②若√a+√b>√c+√d,则(√a+√b)2>(√c+√d)2,即a+b+2√ab>c+d+2√cd.因为a+b=c+d,所以ab>cd.于是(a-b)2=(a+b)2-4ab<(c+d)2-4cd=(c-d)2.因此|a-b|<|c-d|.综上,√a+√b>√c+√d是|a-b|<|c-d|的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