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转化案例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00392319e8b8f67d1cb94a.png)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一、问题的提出:我班有一位学生叫达朝鸿,该生性格内向、执拗,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相处,遇到一点小摩擦就大打出手,铅笔盒、板凳、簸箕都是他打架的工具,同学们既讨厌他又畏惧他。
老师批评教育他时,他不但置之不理,还充满仇视心理。
在家中,家长对他毫无办法,不敢严厉批评,稍一管教就乱发脾气,轻则将书本撕烂,重则离家出走。
在学业上也表现出努力不足,很少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还经常无故不到校。
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学生智力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该学生自尊心很强,班级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很强。
后经过我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帮助,与他谈心,沟通。
给他心理安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
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
二、问题的症结:解读这个学生1.心理原因该同学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焦虑等自身因素所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他的关键之举。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
”从该生的个体情况来看,他的心理问题比别人要稍严重一些,相对来讲转化的难度要难一些。
2.家庭原因孩子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父亲为了生意对他照顾不周,很少有时间和孩子沟通。
母亲小学毕业,文化素质低,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在家对他在学习上的帮助也难产生效果。
再加上还要照顾两岁多的弟弟,对他有所关注。
父母反映,自从最疼爱他的爷爷去世后,他就觉得他是家中失去了关爱,父母心里只有弟弟,不爱他。
沉重的思想负担使他产生了某种恐惧感,怕父母抛弃他;给他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在他心中,爷爷生前对他的爱被无限放大,而父母对他的关爱被他曲解为嫌弃。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_教师教育叙事范文_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_教师教育叙事范文_](https://img.taocdn.com/s3/m/50905e9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5.png)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其中包含了许多内容,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
而后进生转化工作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一引言:在初中一年级,有一个叫做方寒(化名)的学生,他经常早课迟到、旷课,课外大部分时间去网吧或是台球室玩,而且还和人打架,学习成绩自然也是“一路飘红了”,他还自豪的说:“一路红灯高挂,照亮我的前程,红红火火”。
尽管班主任老师和政教处的老师对他进行多次的教育,仍不见好转,以致很多同学见到他都望而生畏。
可是偶尔一两次他也会有进步的,但都是昙花一现般,没过几天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老师们渐渐的对他也都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篮球打得很好,三分球命中率高的让体育老师都佩服的很,而且他还是市区少年百米记录保持者,除此之外,他还弹得一手好吉他。
一、该案例的理论层面的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
1、根据相关教育理论知识,深入分析问题学生的特点(1)超强的自尊感得不到别人认可或是尊重;(2)拥有天生的好胜心理,但某些方面往往品尝不到生理的滋味;(3)有一定的上进心,但有些时候意志力稍显薄弱。
人是复杂的矛盾体,每一个人得背后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不同,所以上述特点也是诸多个性中的一些共性。
但问题学生存在的背后一般都会有一些故事的发生,问题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会和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2、转化问题学生的途径和方法(1)确定问题学生也能成才的坚定信念;(2)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家长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问题学生生活环境、心理特征,一步步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3)捕捉、发扬问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4)创造各种条件,扭转问题学生心理认识和观念,促进积极、健康转化;(5)不断牢固每一步的转化成果,循序渐进。
二、围绕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及具体操作计划该案例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
”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问题生转化案例三则
![问题生转化案例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6557a98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2.png)
问题生转化案例三则
案例一:我们班的张同学是个小捣蛋,经常有同学向我举报他的恶行:在数学课上将吐了口水的纸巾扔周围的同学。
本应该大发雷霆的我在看到他课后常常捡起周围纸屑的举动后,心生一计。
在某节班队课上,我表扬了张同学热爱劳动的行为,并任命他为我班的劳动委员,给了他小队长的职务。
他惊喜极了,双手接起小队长的徽章,立马别在了手臂上。
随即,我又转念说道:你现在已经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了,作为班委你理应起到表率作用,遵守课堂纪律、友爱同学,像上次扔纸巾的行为决不能再犯,大家都会监督你的哦!于是今后的每一天,张同学的工作果然十分积极,每天督促同学做好值日工作,卫生角的扫把排的整整齐齐。
课堂上也没有再出现开学时的情况(m..),跟同学们也相处得很融洽。
于是,我们班少了一位问题生,多了一位好帮手。
其实,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里欲望,小学生也不例外,只要我们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指出他们的缺点用激励的方式帮助改正,增强他们的认知,那么学生就会培养出客观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我态度。
案例二:在教学中我也发现,现今学生大都受到家长的过分宠爱,在激烈的学习竞争等压力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钻牛角尖。
特别是周同学,他的学习能力偏弱,课堂听课效率也低,其他任课老师谈起他个个都眉头紧蹙。
有一天,我把周同学的妈妈请到学校面聊了一番,大致知道了这个孩子的问题所在: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家长们都十分宠爱,尤其是
1。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大全五篇)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9afb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0.png)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大全五篇)第一篇:问题学生转化案例问题学生转化案例问题学生介绍:学生叶子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爷爷住在一起,不服管束。
老人对孩子宠爱、袒护,管理不利,致使孩子不爱学习,旷课、交异性朋友,公开讲下流话,在校内抽烟、结伙打架。
鉴于此,我研究制定了以下帮教计划:1、为严肃班纪、教育本人让其写检查,在班上宣读;2、召开“遵纪守法、远离犯罪”法制教育班会,进行法制教育;3、随时了解情况,指出王某发展下去的严重后果,加强校规班纪,法制、人生前途教育。
4、找该生谈心,与家长沟通,通力协作配合教育。
帮助教育取得的效果:经过以上教育工作,家长认识到了该生问题的严重性,坦诚自己原来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不足,愿意与学校配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一段时间后,该生有了一定好转,不在学校内吸烟、准时到校上课,与原来的女生断绝了联系,减少了与问题学生的接触,我及时抓住契机,鼓励进步,提出希望,并在适当的时机在班会上点名表扬。
反思1、家校紧密配合是教育转变问题学生的关键。
要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必须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首先要让家长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其次,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孩子是可以教育转变,第三,与家长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教措施。
2、抓住教育契机,宽严结合促其转变。
3、引导、帮助问题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第二篇:问题学生转化案例问题学生转化案例一、学生基本情况姓名:李某性别:男出生年月:1992年3月年龄:21岁所在班级:高2013届7班二、主要问题表现缺乏主动性,没有毅力,学习上不刻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有自制力,自由散漫,责任意识淡薄,处事情绪化,不冷静,逆反心里严重。
三、有关资料李某,杨庄乡人。
因为家庭经济原因,三岁时,母亲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不久,父亲收留了一位孤寡老人(李康现称为奶奶)在家中照料李某,自己则外出打工。
懂事后,李某曾发誓要出人头地,性格孤僻而又自命清高,曾中考失利,复读两年,进入高中,又因胃病休学一年,在班里算得上是老大哥。
学生转化案例及反思
![学生转化案例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c1fdd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6.png)
学生转化案例及反思1. 案例描述案例:小明是一名高中生,在开始高中阶段的时候成绩一直不理想,研究态度也较为消极。
经过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努力,小明逐渐转变了研究态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 案例分析2.1 初始状态在高中阶段开始时,小明的研究成绩不理想,普遍在班级中排名靠后。
他对研究缺乏热情,经常不完成作业,对知识也缺乏兴趣。
他经常和一些研究成绩差的同学在一起,互相打发时间,没有正确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
2.2 利益相关者介入老师、家长和同学等利益相关者意识到小明的研究问题,并开始关注他的状况。
他们积极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的困惑和问题,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2.3 利益相关者的努力2.3.1 老师的努力老师通过与小明的对话,了解到他对研究的消极态度和缺乏自信心。
老师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关注他的研究进程,并提供额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克服研究困难。
此外,老师还积极与小明进行正向激励,鼓励他参加课外活动,提高他的自我认同感。
2.3.2 家长的努力家长关注到小明的研究问题后,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了解他的研究困惑和心理状态。
家长鼓励他多参加学校的研究辅导班和社团活动,为他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支持。
同时,家长也与他制定了研究计划,并对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监督和督促。
2.3.3 同学的努力班级中的同学也对小明进行了友善的关心和帮助。
他们积极地与他交流和互动,为他解答研究上的疑问和困惑。
同时,同学还组织了一些小组研究活动,帮助小明提高研究效果,并增强了他的社交能力。
2.4 转化过程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下,小明逐渐意识到了研究的重要性,并开始改变自己的研究态度。
他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主动完成作业,并主动寻求研究的帮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研究成绩逐渐提高,在班级中的排名也逐渐上升。
3. 案例反思小明的研究转化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利益相关者的关心和支持对学生的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家庭和同学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研究状况。
后进学生转化案例分析4篇
![后进学生转化案例分析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34a9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a.png)
后进学生转化案例分析4篇案例1:小明的转化经历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性格比较内向,研究成绩一直不理想。
他缺乏自信心,对研究兴趣不大。
问题小明的家长非常担心他的研究情况,希望他能够改变态度并提升成绩。
解决方案学校和家长一起制定了一套具体的研究计划和目标,包括每天的作业时间、复计划等。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一些兴趣班,让小明能够参与其中,培养他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转化结果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帮助与鼓励,小明逐渐改变了研究态度。
他开始认真完成作业,参加兴趣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他也变得更加自信,对研究充满了兴趣。
案例2:小红的转化经历背景小红是一个高中生,性格活泼外向,但是她在研究方面一直表现不佳,尤其是数学和物理科目。
问题小红对研究缺乏耐心和兴趣,经常对数学和物理科目感到迷茫和困惑。
解决方案学校安排了一位专业老师给小红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她理解和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学校还鼓励小红参加一些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竞赛,增加她的研究动力。
转化结果在老师的辅导和学校的鼓励下,小红逐渐对数学和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开始主动参加竞赛,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最终,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小红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不仅提升了自信心,也激发了她在研究方面的潜力。
案例3:小亮的转化经历背景小亮是一名大学生,他在大一的时候成绩突然滑落,进入了研究低谷期。
问题小亮陷入了研究的困惑,他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心态。
解决方案学校提供了一系列的研究支持和资源,包括研究指导、研究小组和心理辅导等。
同时,学校还鼓励小亮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和交流会,培养他对研究的兴趣。
转化结果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小亮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节奏。
他开始参加学术活动,和同学们积极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自信心。
最终,小亮在大二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重新找回了研究的乐趣。
案例4:小芳的转化经历背景小芳是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她在研究和生活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她的研究成绩一直不理想。
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优秀10篇
![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a1927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5.png)
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优秀10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10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问题学生的写作思路。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篇一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分析]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
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问题学生的转化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问题学生的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01d453af59eef8c75ebfb36e.png)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I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一、问题的提出:我班有一位学生叫达朝鸿,该生性格内向、执拗,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相处,遇到一点小摩擦就大打出手,铅笔盒、板凳、簸箕都是他打架的工具,同学们既讨厌他又畏惧他。
老师批评教育他时,他不但置之不理,还充满仇视心理。
在家中,家长对他毫无办法,不敢严厉批评,稍一管教就乱发脾气,轻则将书本撕烂,重则离家出走。
在学业上也表现出努力不足,很少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还经常无故不到校。
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学生智力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该学生自尊心很强,班级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很强。
后经过我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帮助,与他谈心,沟通。
给他心理安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
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
二、问题的症结:解读这个学生1•心理原因该同学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焦虑等自身因素所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他的关键之举。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
”从该生的个体情况来看,他的心理问题比别人要稍严重一些,相对来讲转化的难度要难一些。
2. 家庭原因孩子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父亲为了生意对他照顾不周,很少有时间和孩子沟通。
母亲小学毕业,文化素质低,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在家对他在学习上的帮助也难产生效果。
再加上还要照顾两岁多的弟弟,对他有所关注。
父母反映,自从最疼爱他的爷爷去世后,他就觉得他是家中失去了关爱,父母心里只有弟弟,不爱他。
沉重的思想负担使他产生了某种恐惧感,怕父母抛弃他;给他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在他心中,爷爷生前对他的爱被无限放大,而父母对他的关爱被他曲解为嫌弃。
典型学困生转化案例
![典型学困生转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5dd9eb14693daef5ef73dbc.png)
典型学困生转化案例(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
班级:三(2)班姓名:周思妍性别:女年龄: 9岁
父亲职业:工厂职工母亲职业:无业
该生性格文静,喜欢独处,上课重来不举手发言,容易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隔三差五就会缺作业,下课后也不和同学玩耍,对班级和学校里的事都不感兴趣,漠不关心。
家长忙于上班挣钱,早出晚归,对孩子关心不够,督促不到位,孩子经常随意不完成家庭作业,以至于成绩不太理想,处于中下游,赶不上学习队伍。
平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询问。
二、转化教育过程
1、与孩子谈心,增强他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明确要求,让家长明确责任,让家长多抽空关心辅导孩子,督促孩子,并定期和老师交流最新进展情况,鼓励孩子。
让孩子健康成长。
3、针对该生实际情况,开展“一帮一活动”为该生找一位负责任的“小老师”,经常对他进行辅导和帮助。
4、课堂教学中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同时,多给予他回答问题的机会,帮助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是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5、针对该孩子的性格特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和其他孩子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团队的力量。
并让她感受来自班级的同学的关心和爱护。
三、转化效果:
转化效果良好,学生的成绩有了进步,也变的活泼开朗点了,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下课后也可以看到和同学玩游戏,家庭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提高了。
问题生转化案例
![问题生转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d4443e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3.png)
问题生转化案例
作为一名班主任或教师,转化问题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案例:
案例:小明是一名高中生,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考试中,他总是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他成绩下滑,并且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问题:小明感到自己在学习方面遇到了困难,无法提高成绩,缺乏学习动力。
转化过程:
1. 探索问题根源:小明与老师、家长和辅导员进行了沟通,共同探讨了他学习困难的原因。
发现小明可能缺乏学习方法和技巧,容易分散注意力,并且在期末复习方面存在困难。
2. 制定学习计划:小明和辅导员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复习安排。
辅导员也向小明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做笔记、制定复习提纲等。
3. 提供支持和辅导:小明参加了学习辅导班,由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老师们根据小明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他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建立学习习惯:小明通过坚持每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逐渐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增加了对学习的自信心,并且意识到坚持努力可以取得进步。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成绩逐渐改善。
他的注意力集中力增强,学习方法也更加科学有效。
他重新获得了学习的信心,并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希望。
教学实践中的转化案例(3篇)
![教学实践中的转化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3f614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8.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个转化案例,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找到了适合该生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案例描述1. 学生基本情况小明,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等,尤其数学成绩较差。
在课堂上,小明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发呆,很少主动回答问题。
课后,小明对数学作业敷衍了事,成绩始终无法提高。
2. 问题分析(1)学习兴趣不足。
小明对数学缺乏兴趣,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2)学习方法不当。
小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缺乏耐心和毅力。
(3)家庭环境因素。
小明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工作繁忙,很少关注他的学习情况。
3. 教学实践(1)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开展数学游戏活动,让小明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②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③举办数学竞赛,激发小明的竞争意识。
(2)改进学习方法。
针对小明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我采取以下措施:①教会小明如何预习、复习和总结,提高学习效率。
②指导小明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自律意识。
③鼓励小明参加课外辅导班,弥补学习短板。
(3)关注家庭环境。
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共同为小明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三、转化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1. 学习兴趣逐渐提高。
小明开始主动参加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小明的数学成绩从原来的中等水平提升到班级前列。
3. 学习态度积极。
小明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主动完成作业。
4. 家庭关系和谐。
家长对小明的变化表示满意,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四、总结在教学实践中,转化案例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4篇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70602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5.png)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4篇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1. 张三的转变之路张三是一个在学校里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学生。
他在学习方面表现平平,经常缺乏动力和自律性。
然而,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张三逐渐转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
首先,学校为张三提供了额外的学习支持。
他们为他安排了专门的辅导老师,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并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辅导班、学习材料和在线学习平台。
通过这些支持,张三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
其次,家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三的父母意识到他的学习问题,并积极参与他的学习过程。
他们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的学习进展,并与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他们还鼓励他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提高他的自信心。
最后,张三本人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他开始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主动寻求帮助,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他还加入了学校的学习小组,与其他优秀的学生一起学习和交流。
通过这些努力,张三逐渐转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
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他也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
这个案例表明,后进生只要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引导,他们也能够实现转变。
2. 李四的成功经验李四是另一个后进生转化的案例。
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经常缺乏学习动力。
然而,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李四最终实现了转变,并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学生。
首先,学校为李四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他们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的学习问题所在,并制定了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学校还为他安排了专门的辅导老师,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支持,李四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其次,家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四的父母积极参与他的学习过程,并给予他鼓励和支持。
他们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的学习进展,并与他一起制定学习目标。
他们还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如安静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材料。
最后,李四本人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学困生转化案例(四个)
![学困生转化案例(四个)](https://img.taocdn.com/s3/m/ba97cbeb5727a5e9846a61b5.png)
学困生转化案例(4个)案例1学生情况:是我班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又不遵守纪律,还时不时的旷课,许多老师都和我说没什么希望了,实在太差.我根据学生情况,而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转化他:一、查找成绩差原因学生成为差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因此我们首先及时家访,做好调查,写好观察记录,认真分析研究,然后从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分析,从学生本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多层次考虑,探究成为差生的原因,以便今后对症下药。
二、改变教师对待学困生的观念在追求升学率的过去,往往注重培养优生,对于差生总是放任自流,因此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对待差生要一视某。
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法规,明确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更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不歧视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差生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也只有教师不歧视差生,才有教育转化的信心和良好的态度。
三、采取有效的转学困生措施1.爱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是上进不可缺少的动力,作为教师决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其实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差生有比优等生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平等和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
我们应尽可能的爱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肯定学困生的点滴成绩,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转化。
并不是所有的差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差,教师在做转化工作的过程中,要精心观察,善于研究,找出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来加以鼓励,采取多种巩固措施,多表扬,少批评,时间、使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
3.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让家长参与管理。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保证教师意愿成为现实的前提,家庭教育则是巩固学校转化效果的保证。
任何一个差生的转化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
因此我们对待差生每月至少家访一次,建好学校家庭联系卡,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动态,使双方共同努力,促进转化的进程。
学生转化案例3个
![学生转化案例3个](https://img.taocdn.com/s3/m/484c098251e79b8968022650.png)
学生转化案例三二班[事例]学生们正在安静地做着作业,老师则来回巡视着。
可***却不在专心做作业,他不是转来转去看别人,就是东摸摸西摸摸,再不行就研究自己的手指,他的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声音……直至老师站在了他的身边,他才停止自己的动作,拿起笔,慢慢地做起作业来。
悠扬的音乐声突然响起,原来下课时间到了。
老师正要宣布下课,可***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出了教室——去玩了。
叫——都来不及。
而他的桌上,书、作业本摊了一桌子……[分析]据老师和同学们平时对***的观察个了解,***同学的学习习惯比较差,爱动,爱讲话,经常管不住自己,不仅是在数学课上,其他课上他也如此。
他的这些行为正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自制力是什么?自制力是儿童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
它可以克服任性、多动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意志和能力,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今后的不断发展。
[方法]据统计,自制力强的孩子将来有可能成为艺术型或科学型的高级人才。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制力培养的最佳期。
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时期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制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1、巧用期望效应进行自制力教育。
期望效应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
于是,我找这个孩子单独谈话。
在谈话中,我肯定了他的优点,告诉他,他是个思维活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他,可就是在课堂上有时有点控制不住自己。
如果,他能坚持改正这个小缺点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老师期待着他的表现。
孩子有点不敢相信、但又有点欣喜地答应了。
而当课堂上他再开小差时,我一个带着微笑的眼神,或者是凑到他耳边低低讲几句话,他马上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带着腼腆的笑容,改正了。
2、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自制力教育。
自制能力比较差,这几乎是现在的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因此,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制力的重要,并且从心底渴望自己具有较强的自制力。
退学生转化案例10个
![退学生转化案例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045938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c.png)
退学生转化案例10个案例1:学术挑战描述一位学生面临学术挑战无法适应高等教育,成绩一落千丈。
但通过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目标,最终成功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学生。
解决方案- 提供个性化辅导,了解学生的挑战和困惑- 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技巧和方法-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和竞赛,提高学术自信心和能力案例2:社交障碍描述一位学生由于社交障碍,无法与同学和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导致研究和生活受到影响。
通过社交训练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障碍,融入校园生活。
解决方案- 进行系统的社交技巧培训和心理调适训练- 提供场景模拟和实际演练,帮助学生积累社交经验- 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团队合作,扩展人际交往圈子- 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和参与社交场合案例3:时间管理困难描述一位学生因长期缺乏时间管理意识,导致课业堆积、任务拖延,无法有效利用时间。
通过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技巧,提高研究和工作效率。
解决方案- 分析学生的时间管理惯和现状- 教授学生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如制定优先级、合理分配时间- 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监督执行- 提供研究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时间...案例10:职业规划困惑描述一位学生面临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困惑,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通过职业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并提供求职指导。
解决方案- 提供职业测评,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潜力- 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兴趣,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 提供就业市场的行业信息和趋势分析- 提供求职技巧培训和简历指导,帮助学生准备面试和职业发展以上是10个退学生转化案例,通过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困扰,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面对挑战并实现转变与发展。
倾尽爱心,转化后进生——问题学生转化案例
![倾尽爱心,转化后进生——问题学生转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56cc9d0a26925c52dc5bf85.png)
倾尽爱心,转化后进生——问题学生转化案例倾尽爱心,转化后进生——问题学生转化案例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安乐村小学(730046) 刘珍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
因此,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问题学生,研究问题学生,转化问题学生。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由于近几年兰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赚钱,使得部分孩子处于有父母在身边却无父母监管的状态中,再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使得他们好逸恶劳,不爱学习,思想、行为、习惯出现了偏差,于是就成了问题学生。
另外,有许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隔代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学生。
我们应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一、问题生转化案例上学期,班里转来三名新生,其中有一个男生来自浙江。
刚开始,他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
因此,我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表扬的话说得比较多。
可是,该生不仅没有更上一层楼,反而有所退步,表现为听讲状况不佳,成绩下滑,上课偷吃零食,作业三番五次不完成,个人卫生较差等,而且家庭练习册、作业本保护得不好,经常弄得油乎乎的,因为他每天都是边做作业边吃零食。
针对这些问题,我请了好几次家长,每次批评教育时,该生都能保证坚决改正这些不良习惯,但是坚持不到一周,又成老样子了。
1.成因分析(1)家庭原因该生家里是开饭馆的,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没有时间去管孩子,回家之后都是先吃,孩子吃完就去玩了,等忙完了,孩子也睡觉了,也就顾不上检查他的作业了。
(2)自身原因通过和家长沟通,了解到该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一年级时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离父母比较远,没有人管他,从小养成了懒惰的习惯。
刚开始的表现也许是因为对学习环境还很陌生,还能控制自己,后来熟悉了,就放松了要求。
2.教育转化措施我首先找到该生的家长,与他们沟通,他的父母均保证会督促他。
我想,如果再继续把责任推给家长,估计家长不是对其不管不顾,就是对其打之骂之了,情况反而更糟。
学生转变的案例
![学生转变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4e1d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b.png)
学生转变的案例
学生转变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则:
小李是一个学习热情不高、成绩落后的学生。
在班级中,他经常上课睡觉、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旷课。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曾多次找他谈话,但效果不佳。
后来,学校开展了一项“导师制”计划,安排了一位老师作为他的导师。
导师发现小李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于是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编程社团。
在社团中,小李展现出了很好的编程天赋,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受到鼓励的小李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开始认真对待学习。
导师还帮助他制定了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提高成绩。
渐渐地,小李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对学习也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这个案例表明,学生转变的关键是找到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当学生感到自己在某方面有价值时,他们就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和成长。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d4fa55410661ed9ad51f3c1.png)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问题学生”转化案例(一)问题学生介绍:八年级(1)班池浩洋,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图玩乐,迷恋电脑游戏。
性格倔强、固执,但又有惰性心理。
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自由散漫,喜好标新立异,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处事情绪化,易冲动。
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经过多次与他交谈,以及从其他学生处了解到他的后进问题来源于内因和外因。
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最主要的外因是他小时候,父母经常争吵,后父母离婚,他被判给了父亲,父亲不太管他,因此导致他形成了种种恶习。
由于他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改进,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
内因是,虽然接受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成绩差。
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是会从“问题学生”的行列中走出来的。
因此,我想方设法开导他,引导他,使他尽快走出“问题学生”这一行列。
我所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如下:1.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多指点。
使他觉得老师在关心、爱护他,这样他才能相信老师说的话,这时候,与他谈到生活、家庭、人生、学习、就业才能使之对生活充满希望,关心父母,关心班级,对人生重新认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改进其学习方法,帮助其克服懒惰贪玩的习惯。
鉴于他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就帮助他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等,见到他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肯定、鼓励,使之坚持不懈,逐渐克服懒惰贪玩的习惯。
3.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
同时,不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
“问题学生”是在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任何一个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的学生。
换句话说,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一定是“问题学生”;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不一定是“问题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也不一定是“问题学生”。
但是一般“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不好的,或者波动比较明显的,而且成绩不好一般不是他们问题的起始原因。
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问题学生”,虽然数量不多,却耗费了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已经成为班集体建设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问题学生”生活在班级集体中,他们的生成、发展和变化都与班级集体有着千丝万缕且十分微妙的关系。
因此,借助集体的力量转化“问题学生”比教师的苦口婆心更为有效,比教师简单表扬和宣传更具影响力和渗透力。
下面我结合我转变薛明同学的例子来谈谈我的认识和做法。
一、案例介绍:
当班主任之初,班上有个叫薛明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教育属溺爱型。
这个学生是一个较特殊的“问题”学生,其外部表现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自制能力极差,行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经常惹事生非。
他身体健壮,力气大,好斗,经常打架。
衣着打扮、仪容仪表也不符合中学生的标准。
课堂上经常违反纪律,随便离开座位,大声讲话,乱扔东西;各科成绩都很差,不做作业是家常便饭。
二、案例分析
我认为,该学生的表现,肯定存在许多家庭的因素。
为此,我找到他的妈妈做了一次深入的交谈。
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因为父母离异,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和祖父母住在一起。
祖父母的溺爱使他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一切都得听他的,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没有组织纪律观念。
又因为他缺少小伙伴,不懂游戏规则,大家不愿和他玩,而他又极渴望被人关注,被人重视,因此,他常常通过一些不正常的手段去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转化措施
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我认为培养他的自信,培养他对班集体的热爱,对别人的信任以及协调好他与同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1、给予该生更多一些的关爱。
我相信: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对于这样一名学生,作为老师,不应该歧视他、漠视他,相反地,更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更多的爱、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注。
这种爱是一名教师对于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真诚的爱。
这需要老师付出的百倍耐心和细心,用爱的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严格的要求,对此我多次找他谈心、沟通。
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如对家庭的看法、学校班级的看法。
让他从心底意识到:学校、老师是关爱、关心他的。
2、可利用其“闪光点”树立其信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尽量的去找该生的一些优点。
我细心的观察有助于了解学生长处和短处,我发现他喜欢画漫画,而且画得很好。
发现他的这个长处,我在班里组织了一次书画展览,不出我所料,薛明的作品赢得了许多同学的赞许。
我利用这个机会在班上特别表扬了他,很多同学找他画画,他一时间成了班上的小画家,看到他和同学的关系融洽了我心里安慰了许多。
3、倾吐心声,宣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攻心为上,采用“情感投资”的方法,真诚地帮助、鼓励他正确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指导、培养、锻炼他学习、交往及良好地行为品质,提高他的自信心。
想方设法接近他,融洽他和同学的关系。
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真诚去感化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去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并不断认同他的改变,以此不断激励他内心的那份潜在的奋发向上的力量。
4、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充分尊重他的自尊心。
对于薛明身上存在的特殊问题,我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充分尊重他的自尊心,决不在同学面前对他进行批评,即便需要单独批评时也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更多的希望,尽量维护到他的面子;对其优点常号召大家学习。
5、依靠集体的力量.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
作为这样一名学生,应该让周围的同学来帮助、支持他。
为此,我将薛明当学习小组组长。
我这样做;一方面是依靠班集体来督促他,另一方面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自律性,让他意识到作为班级干部,一言一行都是受老师和同学关注的。
通过这一途径,更好地来纠正他思想和行为的偏颇。
6、家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为了能够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进行了多次家访。
针对该生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和该生的家长进行的彻底的沟通,并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明确地提出了一些要求,共同制定了一套“差转优”的方案。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具体教育转化工作,薛明在八年级时学习态度明显端正了,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成绩逐步提高,他从“后进生”行列中走了出来,中考时考入天津某中专,现已接大专。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深体会到:无论对待怎样的学生,有爱就有希望;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既艰苦又令人愉快的工作,作为一个教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教育每一个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聪明、可爱、善良,但又像迷失方向的羔羊,沾染了不少坏习惯。
他们能否健康、阳光的成长,既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幸福、希望,又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安定。
只要我们对“问题学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宽容、多一分鼓励,“奇迹”一定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