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思维的火花在问题中绽放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富县高迪希望小学鲁东香
内容摘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表达解题过程和结果,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反思意识。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只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且应该是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名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动力。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这才是“问题解决”的教学关键部分所在。提出问题的能
力实际上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提出的新问题,往往是能够在新的领域得出结果的,是创造性活动的新起点。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教育的价值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明确,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数学技能的掌握。学生发现问题的源头在于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各项与创造力有关的活动的开展。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又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后,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加提高,会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提出问题的艺术,并不断探索下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还能注重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它们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1.创设适当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提出数学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创设数学情境就是教师用辅助教具或学具,以及相关的课件、资料等,用学生极高的积极性来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启迪他们的思维,激发其好奇心和发现欲,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上课一开始,可以通过喜闻乐见的画面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寻求故事中蕴藏的丰富的数学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激发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很充分调动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面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去探索数学其中的奥秘。
2.帮助消除恐惧心理,使学生敢于提问
罗杰斯曾经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很多学生不敢提问,对提问产生恐惧感,有“三怕心理”。即一怕打乱老师讲课的程序或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怕老师因为自己不遵守课堂纪律而责骂;二怕自己提出的问题简单幼稚,问题不成熟,招同学们嘲笑;三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老师批评,同学讥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适时的幽默、笑话、肯定语都会给学生一鼓励,允许学生自由提问,允许学生提出幼稚可笑的问题,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基本生活经验提出不着边际的问题。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会不怕表现自己,他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够得到
发展,有了心灵的自由,才会有心理的自由。因此,要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必须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友爱的关系,才能使提问意识有一个好的开始。
3.教师正确运用评价,使学生善于提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适时总结,引导学生做好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把各自的潜能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学生具有差异性,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要让学生明白问比不问强,要及时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展示,在自己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学生,比如学生在评价时,可根据前面同学的说法作出不同的评价:说得好的,学生会说:“我非常赞同(赞成)他的想法!”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能给他补充一下吗?”或者会说:“我给他个建议!……”如果前面同学说错了,就说:“我对他的说法不赞成……”这样的话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也体现了教育的价值
(1).“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也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解决问题”教学更是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2).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数学的核心部分。所谓“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事实上,数学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就是数学问题的不断发现,不断解决的结果。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组成的最主要的要素无不是数学问题和数学问题的解决。
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的提升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解决问题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那么,如何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呢?
(1).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合作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看法相互碰撞,擦出火花,相互启迪,各有所得。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等设计合作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我首先让学生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联系呢?”(圆柱)然后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袋,动手去操作,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