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数学 第14讲 三角形的基础知识
专题14 数轴和平面直角坐标系问题-2019年中考数学年年考的28个重点微专题(解析版)
专题14 数轴和平面直角坐标系问题一、基础知识1.数轴的概念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要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4...;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4...。
分数或者小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2.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3.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4.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5.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6.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二、本专题典型问题考法及解析【例题1】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a>﹣2 B.a<﹣3 C.a>﹣b D.a<﹣b【答案】D【解析】利用数轴上a,b所在的位置,进而得出a以及﹣b的取值范围,进而比较得出答案.A.如图所示:﹣3<a<﹣2,故此选项错误;B.如图所示:﹣3<a<﹣2,故此选项错误;C.如图所示:1<b<2,则﹣2<﹣b<﹣1,故a<﹣b,故此选项错误;D.由选项C可得,此选项正确.【例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3,﹣5)B.(﹣3,5)C.(3,5)D.(﹣3,﹣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原点的对称的点的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即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点P(﹣3,﹣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5)三、数轴与平面直角坐标系问题训练题及其答案和解析1.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a•b>0 B.a+b<0 C.|a|<|b| D.a﹣b>0【答案】D【解析】实数与数轴.根据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判断出a、b的取值范围,然后即可作出判断.根据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1<a<2,﹣1<b<0,∴ab<0,a+b>0,|a|>|b|,a﹣b>0.2.如图,点A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A.3 B.﹣3 C. D.【答案】A【解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解答即可.|﹣3|=33.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 .【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数轴即可确定a,b的符号,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即可化简.根据数轴可得:b>0,a<0,且|a|>|b|,∴a﹣b<0,则﹣|a﹣b|=﹣a﹣(b﹣a)=﹣a﹣b+a=﹣b4.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数分别是a和b.对于以下结论:甲:b -a <0; 乙:a +b >0;丙:|a |<|b |;丁:0b a. 其中正确的是( )A .甲乙B .丙丁C .甲丙D .乙丁 【答案】C.【解析】观察数轴可得,甲:b -a <0正确; 丙:|a |<|b |正确。
2021年最新中考数学人教版易错专题复习-[第14讲 等腰三角形]必备讲义(教师版)
第14讲 等腰三角形考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8,其中一边长为4,则其它两边长分别为( )A .4,10B .7,7C .4,10或7,7D .无法确定【分析】由于长为4的边可能为腰,也可能为底边,故应分两种情况讨论.【解答】解:当腰为4时,另一腰也为4,则底为18﹣2×4=10,∵4+4=8<10,∴这样的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当底为4时,腰为(18﹣4)÷2=7,∵0<7<7+4=11,∴以4,7,7为边能构成三角形∴其它两边长分别为7,7.故选:B .2.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且三角形内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分别是h a ,h b ,h c ,则h a +h b +h c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连接P A 、PB 、PC 将△ABC 分成3个小三角形,再根据等边△ABC 的面积等于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得出答案.【解答】解:设△ABC 的为h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h =32a , 分别链结P A ,PB ,PC ,将△ABC 分割成△APB 、△APC 、△BPCS △ABC =S △APB +S △APC +S △BPC =a •(h a +h b +h c )•12=12ah 那么,h a +h b +h c =32a 3.如图,△ABC 中,BO 平分∠ABC ,CO 平分∠ACB ,MN 经过点O ,与AB ,AC 相交于点M ,N ,且MN ∥BC .若AB =7,AC =6,那么△AMN 的周长是 .【分析】根据BO平分∠ABC,CO平分∠ACB,且MN∥BC,可得出MO=MB,NO =NC,所以三角形AMN的周长是AB+AC.【解答】解:∵BO平分∠ABC,CO平分∠ACB,∴∠MBO=∠OBC,∠OCN=∠OCB,∵MN∥BC,∴∠MOB=∠OBC,∠NOC=∠OCB,∴∠MBO=∠MOB,∠NOC=∠NCO,∴MO=MB,NO=NC,∵AB=7,AC=6,∴△AMN的周长=AM+MN+AN=AB+AC=6+7=13.故答案为:13.4.如图,△ABC中,AB=AC,D是底边BC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求证:DE=DF.(1)下面的证明过程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①、②和③的推理根据.证明:∵AB=AC,∴∠B=∠C.①在△BDE和△CDF中,∠B=∠C,∠BED=∠CFD,BD=CD,∴△BDE≌△CDF.②∴DE=DF.③(2)请你再用另法证明此题.【分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解答;(2)连接AD,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和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证明.【解答】(1)解:证明过程正确.推理依据:①等边对等角.②AAS.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证明:连接AD,∵AB=AC,D是底边BC的中点,∴AD平分∠BAC(三线合一),又∵DE⊥AB于E,DF⊥AC于F,∴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精选例题,错中淘金易错一等腰三角形的分情况讨论思想典例1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6和8,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20 B.22 C.20或22 D.不确定[易错分析] 腰长没有说是6还是8,需要分类讨论,有的学生易漏一种情况。
三角形全等、相似及综合应用模型(6大模型+解题技巧)—2024年中考数学(全国通用)(解析版)
三角形全等、相似及综合应用模型题型解读|模型构建|通关试练三角形基础知识部分多以选择或者填空题形式,考察其三边关系、内角和/外角和定理、“三线”基本性质等。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也是考查重点,年年都会考查,最为经典的“手拉手”模型就是以等腰三角形为特征总结的,且等腰三角形单独出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直角三角形的出题类型可以是选择填空题这类小题,也可以是各类解答题,以及融合在综合压轴题中,作为问题的几何背景进行拓展延伸。
模型0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应用高(AD)中线(AD)角平分线(AD)中位线(DE)模型0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应用(1)三角形的内角:(1)三角形内角的概念:三角形内角是三角形三边的夹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且每个内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证明方法,不唯一,但其思路都是设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平角.在转化中借助平行线.(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用在求三角形中角的度数.①直接根据两已知角求第三个角;②依据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三个角;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可利用两锐角互余求另一锐角.(2)三角形的外角:(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其中有公共顶点的两个相等,因此共有三对.(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①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若研究的角比较多,要设法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②将它们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去.(4)探究角度之间的不等关系,多用外角的性质③,先从最大角开始,观察它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模型0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应用(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2)大小相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资料--全等三角形含答案(共11页).docx
全等三角形1已知:AB=4, AC=2, 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3 已知:Z1=Z2, CD=DE, EF//AB,求证:EF=AC4 已知:AD 平分ZBAC, AC=AB+BD,求证:ZB=2ZC5 已知:AC 平分ZBAD, CE 丄AB, ZB+ZD=180° ,求证:AE=AD+BEZC=ZD, F 是 CD 中点,求证:Z1=Z22 已知:BC=DE, ZB=ZE,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 BE、CE分别平分ZABC、Z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BC=AB+DC。
7 已知:AB=CD, ZA=ZD,求证:ZB=ZC&P 是Z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求证:PC-PB<AC-AB9 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 AC=7,求DC13已知:如BD1AC ,分别为D、E, BD、CE相交于点F。
求证:BE=CD. 图,AB=AC, CEXAB,垂足10.如图,已知AD/7BC, ZPAB的平分线与ZCBA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的连线交AP于D.求证:AD+BC=AB. 11如图,AABC中,AD是ZCAB的平分线,且AB=AC+CD,求证:ZC=2ZB12 如图:AE、BC 交于点M, F 点在AM 上,BE/7CF, BE=CF。
求证:AM是△ABC的中线。
14 在AABC 中,ZACB = 90°, AC = BC ,直线MV 经过点C ,且AD 丄MZV 于D , BE L MN 于E . (1) 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 ^ADC竺ACEB;② DE = AD + BE ;(2)当直线MV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 若不成立,说明理由.15如图所示,已知AE丄AB, AF丄AC, AE=AB, AF=AC。
求证:16.如图,已知AC〃BD, EA、EB分别平分ZCAB和ZE,则AB与AC+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DBA, CD过点(1) EC=BF; (2) EC丄BFB C17.如图9所示,A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ACB=90° , AD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AD的垂线,交AB于点E,交AD于点F,求证:ZADC=ZBDE.图9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答案)1. 延长AD到E,使DE=AD,则三角形ADC全等于三角形EBD即BE=AC=2 在三角形ABE 中,AB-BE<AE<AB+BE即:10-2<2AD<10+2 4<AD<6又AD是整数,则AD=52证明:连接BF和EF。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13---三角形基础(解析版)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专题13三角形的基础【知识要点】知识点一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特性(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3)首尾顺次相接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边三角形:底边与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即三边都相等。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重点)(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一个即可)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就是: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a,b,c,则a+b>c或c-b<a。
(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分别为a,b,求第三边长度的范围:|a-b|<c<a+b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及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要使多边形具有稳定性,方法是将多边形分成多个三角形,这样多边形就具有稳定性了。
知识点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的高概念: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中线概念: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性质: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概念: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019版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过关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 第15讲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
19
解析 ∵BF∥AC,∴∠C=∠CBF,
∵BC平分∠ABF,∴∠ABC=∠CBF,
∴∠C=∠ABC,∴AB=AC,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BD=CD,AD⊥BC,故②③正确;
在△CDE与△BDF中,
C DBF,
CD BD, EDC FDB,
∴△CDE≌△BDF(ASA),
∴BE=DC=1,CE=AD=3.
∴DE=EC-CD=3-1=2,故选B.
K12教育课件
23
考点二 角平分线的性质
中考解题指导 涉及角平分线的应用时,常需作辅助线以便于运 用其性质.
K12教育课件
24
例2 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 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 C )
三角形中,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在这个定理中,包含两个结论,一个是位置关系的“平行”,一个 是数量关系的“相等”. 推论: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这条推论是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添加辅助线的基础.
K12教育课件
11
定理:如图,△ABC中,点D和点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则DE ∥BC,且DE= 12BC. 推论:若点D为AB的中点,且DE∥BC,则E为AC的中点,且DE= 1BC.
长为 20 .
K12教育课件
35
解析 ∵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AB=8,AD=12,∴AM= DM=6, ∵四边形ABCD为矩形, ∴∠A=∠D=90°,∴BM=CM=10, ∵E、F分别是线段BM、CM的中点, ∴EM=FM=5, ∵EN,FN都是△BCM的中位线, ∴EN=FN=5, ∴四边形ENFM的周长为5+5+5+5=20.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义第14讲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4.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 相相等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 相相等等 ,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 互互补补 ,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考点五 定义、命题、定理 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正确的命题叫 做 真真命命题题 ,错误的命题叫做 假假命命题题 . 2.一切公理(即基本事实)和定理都是真命题.除基本事实外,其他真命题的正确性 都是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到证实的,推理的过程叫做证证明明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叫做定定理理 . 3.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而一个命题的结论 是另一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 么另一个就是它的 逆逆命命题题 .
定理 于点 E,则 OP 平分∠AOB
平分线上
考点四 平行线(高频考点 ) 1.在同一平面内, 不不相相交 交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一一条条 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如图):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若 a∥b,则∠1= ∠∠2 2 .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若 a∥b,则∠2= ∠∠3 3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若 a∥b,则∠3+ ∠∠44 =180°.
如图 2,在直线 l 上画线段 AB=a,在 AB 上画线段 AD=b,则线段 DB 就是线段 a 与 b 的差,即 DB= aa--b b .
4.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 中中点点 .即如
图,线段 AB 上的一点 M,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 AM 与 BM.如果 AM=BM,那么点 M 就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此时有 AAMM==BBMM==12AB,ABA,B=A2BA=M2=AM2B=M2BM .
考点13 三角形-中考数学考点讲解
考点13 三角形一、三角形的基础知识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3.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4)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二、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4)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相等.三、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这个判定定理常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四、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五、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1.直角三角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判定:(1)两个内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及逆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六、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Rt△ABC中,∠C=90°,AB=c,BC=a,AC=b,正弦:sin A=∠的对边=斜边A ac;余弦:cos A=∠的邻边=斜边A bc;正切:tan A=∠的对边=邻边A ab.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常用关系:在Rt△ABC中,∠C=90°,则:(1)三边关系:a2+b2=c2;(2)两锐角关系:∠A+∠B=90°;(3)边与角关系:sin A=cos B=ac,cos A=sin B=bc,tan A=ab;(4)sin2A+cos2A=1.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常用知识(1)仰角和俯角仰角: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俯角: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2)坡度和坡角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或坡比),记作i=hl.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α,i=tanα.坡度越大,α角越大,坡面越陡.(3)方向角(或方位角)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考向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时,可以根据两条较短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来判断.典例1 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 cm,2 cm,3 cm B.2 cm,2 cm,4 cm C.2 cm,3 cm,4 cm D.1 cm,2 cm,5 cm【答案】C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为别是2,2x-3,6,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考向二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典例2 如图,∠ABC =∠ACB ,AD 、BD 、CD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EAC 、内角∠ABC 、外角∠ACF .以下结论:①AD ∥BC ;②∠ACB =2∠ADB ;③∠ADC +∠ABD =90°;④∠BDC =∠B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①∵AD 平分△ABC 的外角∠EAC ,∴∠EAD =∠DAC ,∵∠EAC =∠ACB +∠ABC ,且∠ABC =∠ACB ,∴∠EAD =∠ABC ,∴AD ∥BC ,故①正确;②由①可知AD ∥BC ,∴∠ADB =∠DBC ,∵BD 平分∠ABC , ∴∠ABD =∠DBC ,∴∠ABC =2∠ADB ,∵∠ABC =∠ACB ,∴∠ACB =2∠ADB ,故②正确;③在△ADC 中,∠ADC +∠CAD +∠ACD =180°,∵CD 平分△ABC 的外角∠ACF ,∴∠ACD =∠DCF ,∵AD ∥BC ,∴∠ADC =∠DCF ,∠ADB =∠DBC ,∠CAD =∠ACB ,∴∠ACD =∠ADC ,∠CAD =∠ACB =∠ABC =2∠ABD ,∴∠ADC +∠CAD +∠ACD =∠ADC +2∠ABD +∠ADC =2∠ADC +2∠ABD =180°,∴∠ADC +∠ABD =90°,故③正确; ④∵∠BAC +∠ABC =∠ACF ,∴12∠BAC +12∠ABC =12∠ACF ,∵∠BDC +∠DBC =12∠ACF ,∴12∠BAC + 12∠ABC =∠BDC +∠DBC ,∵∠DBC =12∠ABC ,∴12∠BAC =∠BDC ,即∠BDC =12∠BAC ,故④错误,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各角的关系.2.如图,CE 是△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若3560,B ACE ∠=︒∠=︒,则A ∠=__________.3.如图,在△ABC 中,∠ACB =68°,若P 为△ABC 内一点,且∠1=∠2,则∠BPC =__________.考向三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这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典例3 在△ABC 中,AB =3,BC =4,AC =2,D ,E ,F 分别为AB ,BC ,AC 中点,连接DF ,FE ,则四边形DBEF 的周长是A .5B .7C .9D .11【答案】B【名师点睛】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典例4 如图,点G 为△ABC 的重心,则S △ABG ∶S △ACG ∶S △BCG 的值是A .1∶2∶3B .2∶1∶2C .1∶1∶1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如图,分别延长AG 、CG 、BG ,交BC 、AB 、AC 于点D 、F 、E ,根据三角形重心的定理得到AD 、BE 、CF 是△ABC 的中线,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得,ABD ACD BDG CDG S S S S ∆∆∆==,即可得ABG ACG S S ∆∆=,同理可得ABG BCG S S ∆∆=,所以=ABG BCG ACG S S S ∆∆∆=,即S△ABG∶S△ACG∶S△BCG=1∶1∶1,故选C.4.如图,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D点,AB=4,BD=5,点P是线段BC上的一动点,则PD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考向四全等三角形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一般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1)从三边考虑;(2)从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考虑;(3)从两角和夹边考虑.2.轴对称、平移、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典例5 如图,已知∠ADB=∠CBD,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D≌△CDB的是A.∠A=∠C B.AD=BC C.∠ABD=∠CDB D.AB=CD【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②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 ”;③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 ”;④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⑤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这几种判定方法解答即可.5.如图,正方形ABCD 中,BD 是对角线,将△DCB 绕点D 顺时针旋转45︒得到△DGH ,HG 交AB 于点E ,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 .2对B .3对C .4对D .5对6.如图,在△BCE 中,AC ⊥BE ,AB =AC ,点A 、点F 分别在BE 、CE 上,BF 、AC 相交于点D ,BD =CE .求证:AD =AE .考向五 等腰三角形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3.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b<a . 4.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 ,底角为∠B 、∠C ,则∠A =180°-2∠B ,∠B =∠C =2180A∠-︒.典例6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A.35°B.20°C.35°或20°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70°是顶角,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35°,70°是底角,顶角是4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20°,故选C.典例7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BAC=90°,在底边BC上截取BD=AB,过D作DE⊥BC交AC于E,连接AD,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A.1 B.2 C.3 D.4【答案】D【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由已知的条件利用相关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 cm,其中一边长为3 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3 cm B.6 cm C.3 cm或6 cm D.3 cm或9 cm考向六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性质常常用于计算三角形的边长,也是证明一边(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另一边(斜边)的一半的重要依据.当题目中已知的条件或结论倾向于该性质时,我们可运用转化思想,将线段或角转化,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典例8 下列几组数:①6,8,10;②7,24,25;③9,12,15;④n2-1,2n,n2+1(n)(n是大于1的整数),其中是勾股数的有A.1组B.2组C.3组D.4组【答案】D【解析】①∵62+82=100=102,∴6、8、10是勾股数;②∵72+242=252,∴7,24,25是勾股数;③∵92+122=152,∴9,12,15是勾股数;④∵(n2-1)2+(2n)2=(n2+1)2,∴n2-1,2n,n2+1(n)(n是大于1的整数)是勾股数,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数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数的定义分别对每一组数进行分析.典例9 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B=30°,BD=6,则CD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3【解析】∵在Rt△ABC中,∠C=90°,∠B=30°,∴∠BAC=60°.又AD平分∠BAC,∴∠BAD=∠CAD=30°,∴∠BAD=∠B=30°,∴AD=BD=6,∴CD=12AD=3,故答案为:3.8.如图,一圆柱高8 cm,底面半径为6π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A.12 cm B.10 cmC.8 cm D.6 cm9.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BC3tan∠ABC=2,点D是AC的中点.(1)求线段BD的长;(2)点E在边AB上,且CE=CB,求△ACE的面积.考向七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可解决的问题(1)测量物体的高度;(2)测量河的宽度;(3)解决航海航空问题;(4)解决坡度问题;(5)解决实际生活中其他问题.典例10 在△ABC中,∠C=90°,sin A=1213,则tan A的值为A.1213B.513C.125D.1312【答案】C【解析】∵sin A=BCAB=1213,∴设BC=12x,AB=13x,由勾股定理得:AC=22AB BC=5x,∴tan A=BCAC=125,故选C.典例11 某山的山顶B处有一个观光塔,已知该山的山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BDC为30°,山高BC为100米,点E距山脚D处150米,在点E处测得观光塔顶端A的仰角为60°,则观光塔AB的高度是A.50米B.100米C.125米D.150米【答案】A【解析】如图,作EF⊥AC于F,EG⊥DC于G,在Rt△DEG中,EG=12DE=75,∴BF=BC-CF=BC-CE=100-75=25,EF=tan tan30BF BF BEF =∠︒=253,∵∠AEF =60°,∴∠A =30°,∴AF =253tan 33EF A ==75, ∴AB =AF -BF =50(米),故观光塔AB 的高度为50米,故选A .10.正方形网格中,△ABC 如图放置,则sin ∠BAC =A .13B .13C .13D .121311.如图,某湖心岛上有一亭子A ,在亭子A 的正东方向上的湖边有一棵树B ,在这个湖心岛的湖边C 处测得亭子A 在北偏西45︒方向上,测得树B 在北偏东36︒方向上,又测得B 、C 之间的距离等于200米,求A 、B 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2 1.414≈,sin360.588︒≈,cos360.809︒≈,tan360.727︒≈,cot36 1.376︒≈)1.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如图,已知△ABC≌△EDF,点F,A,D在同一条直线上,AD是∠BAC的平分线,∠EDA=20°,∠F=60°,则∠DAC的度数是A.50°B.60°C.100°D.120°3.如图,△ABC中,∠A=30°,tan B=32,AC=23,则AB的长为A.3+3B.2+23C.5 D.9 24.如图,△ABC中,AB=6,AC=4,AD、AE分别是其角平分线和中线,过点C作CG⊥AD于F,交AB 于G,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__________.5.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和12,则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6.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为BC边上的点,DE⊥BC交AB于E,DF⊥AC于F,则∠EDF的度数为__________.7.如图,测量河宽AB(河的两岸平行),在C点测得∠ACB=32°,BC=60 m,则河宽AB约为__________m.(用科学计算器计算,结果精确到0.1)8.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ABE=15°,∠BAD=40°,求∠BED的度数;(2)作图:在△BED中作出BD边上的高EF和BE边上的高DG;(3)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BDE中BD边上的高EF为多少?若BE=6,求△BED中BE 边上的高DG为多少?9.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且AD=AE,∠BDC=∠CEB.求证:BD=CE.10.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分别以BC和AC为直角边向上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CD和△ACE,AE与BD相交于点F,连接CF并延长交AB于点G.求证:CG垂直平分AB.11.如图,一架2.5 m长的梯子斜立在竖直的墙上,此时梯足B距底端O为0.7 m.(1)求OA的长度;(2)如果梯子顶端下滑0.4米,则梯子将滑出多少米?12.如图,小华站在河岸上的G点,看见河里有一小船沿垂直于岸边的方向划过来.此时测得小船C的俯角是∠FDC=30°.若小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是3米,BG=1.5米,BG平行于AC所在的直线,迎水坡i=4∶3,坡长AB=10米,点A、B、C、D、F、G在同一平面内,则此时小船C到岸边的距离CA的长是多少?(结果保留根号)1.(2017•大庆)在△ABC中,∠A,∠B,∠C的度数之比为2∶3∶4,则∠B的度数为A.120°B.80°C.60°D.40°2.(2017•广州)如图,Rt△ABC中,159015tan8,,C BC A∠=︒==,则AB=__________.3.(2017•抚顺)如图,某城市的电视塔AB坐落在湖边,数学老师带领学生隔湖测量电视塔AB的高度,在点M处测得塔尖点A的仰角∠AMB为22.5°,沿射线MB方向前进200米到达湖边点N处,测得塔尖点A在湖中的倒影A′的俯角∠A′NB为45°,则电视塔AB的高度为__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4.(2017•大庆)如图,已知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在河流对岸有一点A ,小明在岸边点B 处测得点A 在点B 的北偏东30°方向上,小明沿河岸向东走80 m 后到达点C ,测得点A 在点C 的北偏西60°方向上,则点A 到河岸BC 的距离为__________.5.(2017•广州)如图,点E ,F 在AB 上,,,AD BC A B AE BF =∠=∠=.求证:△ADF ≌△BCE .6.(2017•张掖)美丽的黄河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沿河两岸的滨河路风情线是兰州最美的景观之一.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林在南滨河路上的A ,B 两点处,利用测角仪分别对北岸的一观景亭D 进行了测量.如图,测得∠DAC =45°,∠DBC =65°.若AB =132米,求观景亭D 到南滨河路AC 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65°≈0.91,cos65°≈0.42,tan65°≈2.14).7.(2017•重庆A卷)在△ABC中,∠ABM=45°,AM⊥BM,垂足为M,点C是BM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C.(1)如图①,若AB=32,BC=5,求AC的长;(2)如图②,点D是线段AM上一点,MD=MC,点E是△ABC外一点,EC=AC,连接ED并延长交BC于点F,且点F是线段BC的中点,求证:∠BDF=∠CEF.1.【答案】3.5<x<5.5【解析】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4<2x-3<8,解得3.5<x<5.5,故答案为:3.5<x<5.5.4.【答案】3【解析】由勾股定理知AD22543-=,BD平分∠ABC交AC于D点,所以PD=AD最小,PD=3,变式拓展故答案为:3.5.【答案】C【解析】∵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D≌△CBD.由旋转的性质得,△CBD≌GHD,DH=BD,DG=CD,∴△ABD≌△GHD,∴DH-AD=BD-DG,∴AH=BG.在△AHE和△BGE中,∵∠AEH=∠BEG,∠HAE=∠AGB=90°,AH=BG,∴△AHE≌△GBE,∴有4对三角形全等,故选C.6.【解析】∵AC⊥BE,∴∠BAD=∠CAE=90°,在Rt△ABD和Rt△ACE中,BD CE AB AC=⎧⎨=⎩,∴Rt△ABD≌Rt△ACE(HL),∴AD=AE.7.【答案】B【解析】当3 cm是底时,则腰长是(15-3)÷2=6(cm),此时能够组成三角形;当3 cm是腰时,则底是15-3×2=9(cm),此时3+3<9,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故选B.8.【答案】B【解析】如图,底面圆周长为2πr,底面半圆弧长为πr,即半圆弧长为:12×2π×6π=6(cm),展开得:∵BC=8 cm,AC=6 cm,根据勾股定理得:AB=2268+=10(cm),故选B.9.【解析】(1)Rt△ABC中,∠ACB=90°,BC=3,tan∠ABC=2,∴AC=6,∵点D是AC的中点,∴CD=12AC=162,∴Rt△BCD中,BD=2232 2BC CD+=.(2)如图,过C作CH⊥AB于H,∵BC3tan∠ABC=2,∴CH =2,BH =1,∵CE =CB ,∴EH =BH =1,∵∠ACB =90°,BC =3,AC =6,∴AB =3,∴AE =3-2=1,∴△ACE 的面积=12×AE ×CH =12×1×2=22.11.【解析】如图,过点C 作CH AB ⊥,垂足为点H ,由题意,得45ACH ∠=︒,36BCH ∠=︒,200BC =, 在Rt △BHC 中,sin BH BCH BC ∠=,∴sin36200BH ︒=, ∵sin360.588︒≈,∴117.6BH ≈,又cos HC BCH BC ∠=,∴cos36200HC ︒=, ∵cos360.809︒≈,∴161.8HC ≈,在Rt △AHC 中,tan AHACH HC∠=, ∵45ACH ∠=︒,∴AH HC =,∴161.8AH ≈, 又AB AH BH =+,∴279.4AB ≈,∴279AB ≈(米). 答:A 、B 之间的距离为279米.1.【答案】C【解析】∵原式可化为a 2+b 2=c 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 . 2.【答案】A【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 =∠EDF =20°和∠C =∠F =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 ∠BAC =180°-∠B -∠C =100°,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DAC =12∠BAC =50°,故选A . 3.【答案】C【解析】如图,作CD ⊥AB 于D .在直角三角形ACD 中,∠A =30°,AC =23,∴CD =3,AD =3. 在直角三角形BCD 中,tan B =3,∴BD =tan CD B =2.∴AB =AD +BD =5,故选C .4.【答案】1【解析】在△AGF 和△ACF 中,GAF CAFAF AF AFG AFC ∠=∠⎧⎪=⎨⎪∠=∠⎩,∴△AGF ≌△ACF ,∴AG =AC =4,GF =CF ,则BG =AB −AG =6−4=2,又∵BE =CE ,∴EF 是△BCG 的中位线,∴EF =12BG =1,故答案为:1. 5.【答案】6或6.5【解析】分两种情况:①5和12是两条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斜边为13,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6.5;②5是直角边,12为斜边,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6,故答案为:6或6.5. 6.【答案】60°考点冲关【解析】∵△ABC是等边三角形,∴∠A=∠B=60°,∵DE⊥BC交AB于E,DF⊥AC于F,∴∠BDE=∠AFD=90°.∵∠AED是△BDE的外角,∴∠AED=∠B+∠BDE=60°+90°=150°,∴∠EDF=360°−∠A−∠AED−∠AFD=360°−60°−150°−90°=60°,故答案为:60°.7.【答案】37.5【解析】由BC求AB,可利用tan32°,得到AB=BC•tan32°,代入数值即可求出AB=BC•tan32°≈60×0.625≈37.5 m,故答案为:37.5.8.【解析】(1)∵∠BED是△ABE的外角,∴∠BED=∠ABE+∠BAD=15°+40°=55°.(2)画图如下:9.【解析】∵∠ADC+∠BDC=180°,∠BEC+∠AEB=180°,又∵∠BDC=∠CEB,∴∠ADC=∠AEB.在△ADC和△AEB中,∠A=∠A(公共角),AD=AE(已知),∠ADC=∠AEB(已证),∴△ADC≌△AEB(ASA).∴AB=AC.∴AB-AD=AC-AE.即BD=CE.10.【解析】∵CA=CB,∴∠CAB=∠CBA,∵△AEC和△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E=∠CBD=45°,∠FAG=∠FBG,∴∠FAB=∠FBA,∴AF=BF,在三角形ACF和△BCF中,AF BF AC BC CF CF=⎧⎪=⎨⎪=⎩,∴△ACF≌△BCF(SSS),∴∠ACF=∠BCF,∴AG=BG,CG⊥AB(三线合一),即CG垂直平分AB.12.【解析】如图,过点B作BE⊥AC于点E,延长DG交CA于点H,得Rt△ABE和矩形BEHG.∵i=43BEAE=,AB=10米,∴BE=8,AE=6.∵DG3BG=1.5,∴DH=DG+GH3+8,AH=AE+EH=6+1.5=7.5.在Rt△CDH中,∵∠C=∠FDC=30°,DH=8+3,tan30°=8333 DHCH CH+==,∴CH=83+3.又∵CH=CA+7.5,即83+3=CA+7.5,∴CA=83-4.5(米).答:CA的长约是(83-4.5)米.1.【答案】C【解析】∵∠A∶∠B∶∠C=2∶3∶4,∴设∠A=2x,∠B=3x,∠C=4x,∵∠A+∠B+∠C=180°,∴2x+ 3x+4x=180°,解得x=20°,∴∠B的度数为60°,故选C.2.【答案】17【解析】∵Rt△ABC中,∠C=90°,∴tan A=BCAC,∵1515tan8,BC A==,∴AC=8,∴AB=22BC AC+=17,故答案为:17.3.【答案】1002【解析】如图,连接AN,由题意知,BM⊥AA',BA=BA',∴AN=A'N,∴∠ANB=∠A'NB=45°,∵∠AMB=22.5°,∴∠MAN=∠ANB-∠AMB=22.5°=∠AMN,∴AN=MN=200米,在Rt△ABN中,∠ANB=45°,∴AB=22AN=1002(米),故答案为:1002.4.【答案】203【解析】如图,过点A作AD⊥BC于点D.根据题意,∠ABC=90°-30°=60°,∠ACD=30°,设AD=x,直通中考在Rt△ACD中,tan∠ACD=ADCD,∴CD=3tan tan30AD xxACD==∠︒,在Rt△ABD中,tan∠ABC=ADBD,∴BD=3tan tan603AD xxABC==∠︒,∴BC=CD+BD=3x+33x=80,∴x=203,故答案为:203m.5.【解析】∵AE=BF,∴AE+EF=BF+EF,即AF=BE,在△ADF和△BCE中,AD BCA BAF BE=⎧⎪∠=∠⎨⎪=⎩,∴△ADF≌△BCE(SAS).6.【解析】如图,过点D作DE⊥AC,垂足为E,设BE=x,在Rt△DEB中,tan∠DBE=DEBE,∵∠DBC=65°,∴DE=x·tan65°.又∵∠DAC=45°,∴AE=DE.∴132+x=x·tan65°,解得x≈115.8,∴DE≈248(米).∴观景亭D到南滨河路AC的距离约为248米.7.【解析】(1)∵∠ABM=45°,AM⊥BM,∴AM=BM=AB·cos45°=32×2,则CM=BC-BM=5-3=2,∴AC=2222+=+=.AM CM2313(2)如图,延长EF到点G,使得FG=EF,连接BG.由DM=MC,∠BMD=∠AMC,BM=AM,∴△BMD≌△AMC(SAS),∴AC=BD,又CE=AC,因此BD=CE,由BF=FC,∠BFG=∠EFC,FG=FE,∴△BFG≌△CFE,故BG=CE,∠G=∠E,所以BD=BG=CE,因此∠BDG=∠G=∠E.。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4讲解直角三角形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第十四讲: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梳理知识点1.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 重点:纯熟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 难点:运用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中,∠C=90°〔1〕边的关系: 〔2〕角的关系:〔3〕边与角的关系:sinA =cosB =a c ,cosA =sinB =bc ,tanA ==a b ,tanB =b a。
例1如图,在Rt ABC △中,ACB ∠=Rt ∠,1BC =,2AB =,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 .3sin 2A =B .1tan 2A =C .3cos 2B =.tan 3B =解题思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选D例2.在AABC 中,∠C=90°,sinB=53,那么cosA 的值是() A .43B .34C .53D .54 解题思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例1选D ,例2选C练习1在Rt △ABC 中,∠C=90°,a=1,c=4,那么sinA 的值是()BCAαCBAA 、1515B 、41C 、31D 、415ΔABC 中,∠C=900,那么以下等式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csinA ;〔B 〕a=bcotB ;〔C 〕b=csinB ;〔D 〕c=cos b B.重点: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难点:纯熟计算三角函数值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列表如下:例:计算:006045解题思路:0sin 60=0cos 45= 原式练习 1.计算2(2)tan 452cos 60-+-。
;2.计算:()2cos 602009π--+°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重点: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难点:理解题意,灵敏运用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根据,因此,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式,使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是边〕和一个未知元素一共处于这个关系式中,其四种类型的解法如下表:一边一角条件解法斜边和一个锐角A①②③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A①②③两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①②利用求A③两条直角边①②利用,求A③例1如图,AC=1,求BD。
广东中考数学课件:第四章三角形第14节全等三角形
数学
首页
末页
课前预习
5.(2015•武汉模拟)如图,在△ABC和△DCB中,AB=DC,AC=DB, 求证:△ABC≌△DC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求出即可.
解答:证明:在△ABC和△DCB中,
课堂精讲
5.(2015•柳州)如图,△ABC≌△DEF,则EF=
5.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EF,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解:∵△ABC≌△DEF,∴BC=EF则EF=5.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对应边是解题关键 .
数学
首页
末页
课堂精讲
但添加AC=DF时,没有SSA定理,不能证明△ABC≌△DEF,故C
不正确;
数学
首页
末页
广东中考
9. (2007广东)两块含30°角的相同直角三角板,按如图位置摆放 ,使得两条相等的直角边AC、C1A1共线. (1)问图中有多少对相似三角形, 多少对全等三角形?并将它们写出来; (2)选出其中一对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ABC≌△AlBlC1除外)
解析: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 、AAS、HL,运用这个在图中找出所需要的条件.
数学
首页
末页
广东中考
答案:解: (1)2对全等三角形:△B1EO≌△BFO,△AC1E≌△A1CF, 4对相似三角形:△AEC1∽△ABC,△AEC1∽△A1B1C1,
△A1FC∽△ABC,△A1FC∽△A1B1C1;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4讲:三角形及其性质》精练(含答案).docx
第14讲三角形及其性质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在△ABC中,∠A∶∠B∶∠C=3∶4∶5,则∠C等于( )A.45°B.60°C.75°D.90°2.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A.三条高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B.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C.三角形三条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D.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4.在△ABC中,AB=4a,BC=14,AC=3a,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2B.2<a<14C.7<a<14D.a<14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A和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点P 使得S△PAB=S△PCD,则满足此条件的点P( )A.有且只有1个B.有且只有2个C.组成∠E的角平分线D.组成∠E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E点除外)6.在△ABC中,AB=13,AC=15,高AD=12,则BC的长是( )A.14B.4C.14或4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7.(2018滨州)在△ABC中,若∠A=30°,∠B=50°,则∠C=.8.(2018枣庄)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S=--.现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1,2,,则△ABC的面积为.9.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F分别为AB,AC,BC的中点.若CD=5,则EF的长为.10.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M=(a+b+c)(a+b-c)(a-b-c),那么M 0.(填“>”“<”或“=”)三、解答题11.一个飞机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D 应分别是20°和30°,康师傅量得∠BCD=143°,就能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12.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 的形状并证明;(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 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2,3,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1<x<B.C.<x<5D.<x<2.(2017浙江湖州)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C=BC,AB=6,点P是Rt△ABC的重心,则点P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 )A.1B.C.D.2二、填空题3.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经过线段OK的两个端点(如图),则a,b 相交所成的锐角是.4.如图所示,AB=BC=CD=DE=EF=FG,∠1=130°,则∠A=°.5.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已知AC=5,AD=4,则AB的取值范围是.对比训练上题中若作修改“AC=5,AB=4,求AD的取值范围”,怎样计算?三、解答题6.已知∠MON=40°,OE平分∠MON,点A、B、C分别是射线OM、OE、ON 上的动点(A、B、C不与点O重合),连接AC交射线OE于点D.设∠OAC=x°.(1)如图1,若AB∥ON,则①∠ABO的度数是;②当∠BAD=∠ABD时,x= ;③当∠BAD=∠BDA时,x= ;(2)如图2,若AB⊥OM,则是否存在这样的x值,使得△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第14讲三角形及其性质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C 180°×=180°×=75°,即∠C=75°.故选C.2.D3.C4.B5.D6.C二、填空题7.答案100°解析∵在△ABC中,∠A=30°,∠B=50°,∴∠C=180°-30°-50°=100°.故答案为100°.8.答案 1解析∵S=--,△ABC的三边长分别为1,2,,则△ABC的面积为:∴S△ABC=--)=1,故答案为1.9.答案 5解析∵△ABC是直角三角形,CD是斜边的中线,∴CD=AB,∴AB=2CD=2×5=10,又∵EF是△ABC的中位线,∴EF=×10=5.10.答案<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b+c>0,a+b-c>0,a-b-c<0,由实数运算得M<0.三、解答题11.解析能.理由如下:延长DC与AB相交于点E.易知∠BED=∠D+∠A=120°,∵∠BCD=∠B+∠BED=130°≠143°.∴这个零件不合格.12.解析 1)△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如下: ∵AF⊥AD,∠ABC=90°,∴∠FAD=∠DBC.在△FAD与△DBC中,,,,∴△FAD≌△DBC SAS),∴FD=DC,∴△CDF是等腰三角形.易知∠BDC+∠DCB=90°,∠FDA=∠DCB.∴∠BDC+∠FDA=90°,即∠FDC=90°,∴△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理由如下:如图,作AF⊥AB于A,且AF=BD,连接DF,CF.由(1)得△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CD=45°.由题意得AF∥CE,且AF=BD=CE,∴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AE∥CF,∴∠APD=∠FCD=45°.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B 因为32-22=5,32+22=13,所以5<x2<13,即<x<.故选B.2.A 连接CP并延长,交AB于点D.∵P是Rt△ABC的重心,∴CD是Rt△ABC的中线,∴PD=CD.∵∠ACB=90°,∴CD=AB=3,∴PD=CD=1,∵AC=BC,CD是Rt△ABC的中线,∴CD⊥AB.∴点P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1.故选A.二、填空题3.答案30°解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b相交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100°-70°=30°,故答案为30°.4.答案10解析设∠A=x°,根据三角形两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的外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ACB为x°,∴∠CBD=∠CDB=2x°,∴∠DCE=∠DEC=3x°,同理可得:∠EDF=∠EFD=4x°,∠FEG=∠FGE=5x°,∵∠1+∠FGE=180°,∴∠FGE=50°,∠A=10°.5.答案3<AB<13解析如图,过点B作平行于AC的直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则△ACD≌△EBD,∴AD=ED,AC=EB,∵AC=5,AD=4,∴在△ABE中,AE=8,BE=AC=5,∴3<AB<13.对比训练<AD<三、解答题6.解析 1)①∵∠MON=40°,OE平分∠MON,∴∠AOB=∠BON=20°.∵AB∥ON,∴∠ABO=∠BON=20°.②∵∠BAD=∠ABD,∴∠BAD=20°.∵∠AOB+∠ABO+∠OAB=180°,∴∠OAC=120°.③∵∠BAD=∠BDA,∠ABO=20°.∴∠BAD=80°.∵∠AOB+∠ABO+∠OAB=180°,∴∠OAC=60°.故答案为①20°;②120;③60.(2)存在.理由如下:①当点D在线段OB上时,若∠BAD=∠ABD,则x=20;若∠BAD=∠BDA,则x=35;若∠ADB=∠ABD,则x=50;②当点D在射线BE上时,因为∠ABE=110°,且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BAD=∠BDA,此时x=125.综上可知,当x=20、35、50、125时,存在这样的x值,使得△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中考数学 第四章 课时14 三角形及其全等(知识清单重难点讲解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学与练第四章 三角形 课时14 三角形及其全等知 识 清 单考点一 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 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一般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2)按角分90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考点二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边的关系:两边之和 第三边,两边之差 第三边.判断三条边(a ,b ,c ,a ≤b ≤c )能否构成三角形,只需比较两条短边(a ,b )的和与第三边(c )的大小,若a +b >c ,则能构成三角形;反之不能构成三角形.2.角的关系(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2)任意一个外角 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3)任意一个外角 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3.边角关系: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角对 ,大边对 . 4.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即当三角形的三边确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随之确定,而不再发生改变.考点三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1.角平分线(1)概念: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2)图形及性质:如图1,在△ABC 中,AD 为角平分线,则有∠1= =12∠BAC .(3)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该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图1 图22.中线(1)概念: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2)图形及性质:如图2,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则有BD = =12BC .(3)重心: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该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该点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 倍.3.高线(1)概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2)图形及性质:如图3,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高线,则有AD ⊥ ,即∠ADB =∠ADC =90°.(3)垂心: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图3 图4知识延伸: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三角形三条边中垂线的交点.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 .4.中位线(1)概念: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 .(2)图形及性质:如图4,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则DE 为△ABC 中位线,DE ∥ 且DE =12BC .考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的两个三角形叫的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周长、面积;(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都分别.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1:三边分别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判定2:两边和它们的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判定3:两角和它们的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判定4: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判定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重难点讲解命题点1 利用三角形“三线”的性质解题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是三条线段,由三角形的高可得90°的角;由三角形的中线可得线段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可得角之间的关系,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建立所求角度与已知条件的联系,达到解题的目的.经典例题1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AC边于E,∠BAC=60°,∠ABE=25°,则∠DAC的大小是()A.15°B.20°C.25°D.30°【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C=2∠ABE,由AD是BC边上的高可得∠ADB=90°,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AD的度数,根据∠DAC=∠BAC-∠BAD即可得解.【答案】B命题点2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合理选择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三个元素(其中至少一个元素是边)对应相等,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中的已知边(角)确定要补充的边(角),完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1)已知两边⎩⎪⎨⎪⎧找夹角→SAS ,找直角→HL ,找第三边→SSS.(2)已知一边、一角⎩⎪⎨⎪⎧一边为角的对边→找另一角→AAS ,一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角的另一边→SAS ,找夹边的另一角→ASA ,找边的对角→AAS.(3)已知两角⎩⎪⎨⎪⎧找夹边→ASA ,找其中一角的对边→AAS.经典例题2 如图,点E ,F 在AB 上,AD =BC ,∠A =∠B ,AE =BF .求证:∠C =∠D .【解析】根据题意选择“边角边”(SAS)即可求证.【证明】 ∵AE =BF ,∴AE +EF =BF +EF ,即AF =BE .在△ADF 和△BCE 中,⎩⎪⎨⎪⎧AD =BC ,∠A =∠B ,AF =BE ,∴△ADF ≌△BCE . ∴∠C =∠D .命题点3 三角形的角度计算问题中的方程思想方程思想的本质是设未知数,用未知量表示已知量的方法,通过分析题目,利用所学定理、性质等寻找出等量关系.三角形有关角度的计算问题,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性质构建方程,利用方程思想解决有关角度问题.经典例题3 在△ABC 中,∠A ∶∠B ∶∠C =5∶6∶7,则∠B 的度数是( )A .50°B .60°C .70°D .80° 【解析】因为∠A ∶∠B ∶∠C =5∶6∶7,设∠A =5x °,∠B =6x °,∠C =7x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得5x +6x +7x =180,解得x =10,所以∠B =6x °=60°.【答案】 B中 考 真 题 演 练一、选择题1.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4cm ,5cm ,9cmB .8cm ,8cm ,15cmC .5cm ,5cm ,10cmD .6cm ,7cm ,14cm 2.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7,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1 B .2 C .8 D .113. 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若∠A =54°,∠B =48°,则∠CDE 的大小为( )A .44°B .40°C .39°D .38°第3题 第4题4. 如图,在△ABC 中有四条线段DE ,BE ,EF ,FG ,其中有一条线段是△ABC 的中线,则该线段是( )A .线段DEB .线段BEC .线段EFD .线段FG 5.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8,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14B .10C .3D .26. 如图,点D 在△ABC 边AB 的延长线上,DE ∥BC .若∠A =35°,∠C =24°,则∠D 的度数是( )A .24°B .59°C .60°D .69°第6题 第7题7. 如图,在△ABC 中,延长BC 至D ,使得CD =12BC ,过AC 中点E 作EF ∥CD (点F 位于点E右侧),且EF =2CD ,连接DF .若AB =8,则DF 的长为( )A .3B .4C .2 3D .3 2 8. 在四边形ABCD 中,∠A =∠B =∠C ,点E 在边AB 上,∠AED =60°,则一定有( ) A .∠ADE =20° B .∠ADE =30° C .∠ADE =12∠ADC D .∠ADE =13∠ADC9. 如图,D 是△ABC 内一点,BD ⊥CD ,AD =6,BD =4,CD =3,E ,F ,G ,H 分别是AB ,AC ,CD ,BD 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 的周长是( )A .7B .9C .10D .11第9题 第10题10. 如图,直线l 1∥l 2,∠1=55°,∠2=65°,则∠3为( )A .50°B .55°C .60°D .65° 11. 如图,AB ⊥CD ,且AB =CD .E ,F 是AD 上两点,CE ⊥AD ,BF ⊥AD .若CE =a ,BF =b ,EF =c ,则AD 的长为( )A .a +cB .b +cC .a -b +cD .a +b -c第11题 第12题12. 如图,已知点P 在线段AB 外,且P A =PB ,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 )A .作∠APB 的平分线PC 交AB 于点C B .过点P 作PC ⊥AB 于点C 且AC =BC C .取AB 中点C ,连接PCD .过点P 作PC ⊥AB ,垂足为C13. 如图,在△ABC中,BF平分∠ABC,AF⊥BF于点F,D为AB的中点,连接DF延长线交AC于点E.若DF=5,BC=16,则线段EF的长为( )A.4 B.3 C.2 D.1第13题第14题14. 如图,点E在△DBC的边DB上,点A在△DBC内部,∠DAE=∠BAC=90°,AD=AE,AB=AC.给出下列结论:①BD=CE;②∠ABD+∠ECB=45°;③BD⊥CE;④BE2=2(AD2+AB2)-CD2.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二、填空题15. 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2a-1,4,则a的取值范围是 .16. 如图,BC∥EF,AC∥D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C≌△DEF.第16题第17题17. 如图,在△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ACB.若∠BOC=110°,则∠A=.18.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10,DE=2,AC=6,则AB=.第18题第19题19. 如图,四边形ACDF是正方形,∠CEA和∠ABF都是直角且点E,A,B三点共线,AB=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0. 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为40°,点P在以A为圆心,BC长为半径的圆上,且BP=BA,则∠PBC的度数为.三、解答题21. 如图,在△ABC中,∠ACB=90°,AC=BC,D是AB边上一点(点D与点A,B不重合),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连接DE,交BC于点F,连接BE.(1)求证:△ACD≌△BCE;(2)当AD=BF时,求∠BEF的度数.22. 如图,已知线段AC,BD相交于点E,AE=DE,BE=CE.(1)求证:△ABE≌△DCE;(2)当AB=5时,求CD的长.23. 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连接AD,取AD的中点E,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与CE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DF.(1)求证:△AEF≌△DEC;(2)若CF=AD,试判断四边形AFDC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4. 如图,AB∥CD,E,F分别为AB,CD上的点,且EC∥BF,连接AD,分别与EC,BF相交于点G,H,若AB=CD,求证:AG=DH.25. 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AD交BE于O.求证:AD与BE互相平分.26. 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AC=BC,点P在斜边AB上(AP>BP).作AQ⊥AB,且AQ=BP,连接CQ(如图1).(1)求证:△ACQ≌△BCP;(2)延长QA至点R,使得∠RCP=45°,RC与AB交于点H,如图2.①求证:CQ2=QA·QR;②判断三条线段AH,HP,PB的长度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21c.c)。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0---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三角形的综合问题专题10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方法指导】【方法指导1.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常见技巧:(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SA、AAS、HL(适用于直角三角形).(2)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①把三角形一边的中线延长,把分散条件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是解决中线问题的基本规律.②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可采用“截长法”或“补短法”,这些问题经常用到全等三角形来证明.2.等腰三角形解题技巧:(1)等腰三角形提供了好多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判定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手段.(2)在等腰三角形有关问题中,会遇到一些添加辅助线的问题,其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虽然“三线合一”,但添加辅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不同的做法引起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等边三角形常用方法与思路:(1)等边三角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几何图形,它的角的特殊性给有关角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它的边角性质为证明线段、角相等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是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同样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广泛应用.(2)等边三角形的特性如:三边相等、有三条对称轴、一边上的高可以把等边三角形分成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连接三边中点可以把等边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等边三角形等.(3)等边三角形判定最复杂,在应用时要抓住已知条件的特点,选取恰当的判定方法,一般地,若从一般三角形出发可以通过三条边相等判定、通过三个角相等判定;若从等腰三角形出发,则想法获取一个60°的角判定.【题型剖析题型剖析】】【类型1】三角形有关角的综合计算三角形有关角的综合计算【例1】(2019•泉山区模拟)如图,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运动(不与点O 重合).(1)如图1,若90MON ∠=°,OBA ∠、OAB ∠的平分线交于点C ,则ACB ∠= °;(2)如图2,若MON n ∠=°,OBA ∠、OAB ∠的平分线交于点C ,求ACB ∠的度数;(3)如图2,若MON n ∠=°,AOB ∆的外角ABN ∠、BAM ∠的平分线交于点D ,求ACB ∠与AD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求出ADB ∠的度数;(4)如图3,若80MON ∠=°,BC 是ABN ∠的平分线,BC 的反向延长线与OAB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随着点A 、B 的运动,E ∠的大小会变吗?如果不会,求E ∠的度数;如果会,请说明理由.【变式1-1】(2019•沭阳县模拟)探究与发现: 如图1所示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圆规.我们不妨把这样图形叫做“规形图”,那么在这一个简单的图形中,到底隐藏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下面就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解决以下问题:(1)观察“规形图”,试探究BDC ∠与A ∠、B ∠、C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尺XYZ 放置在ABC ∆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XY 、XZ 恰好经过点B 、C ,若50A ∠=°,则ABX ACX ∠+∠= 40 °;②如图3,DC 平分ADB ∠,EC 平分AEB ∠,若50DAE ∠=°,130DBE ∠=°,求DCE ∠的度数; ③如图4,ABD ∠,ACD ∠的10等分线相交于点1G 、2G …、9G ,若140BDC ∠=°,177BG C ∠=°,求A ∠的度数.【变式1-2】(2019春•海安市期末)如图,已知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P 是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延长BE ,BA 分别交CP 于点F ,P(1)求证:12BFC BAC ∠=∠;(2)小智同学探究后提出等式:BAC ABC P ∠=∠+∠.请通过推理演算判断“小智发现”是否正确?(3)若2180BEC P ∠−∠=°,求ACB ∠的度数.【变式1-3】(2019春•高淳区校级模拟)ABC ∆中,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作OD OB ⊥,交边AB 于点D .(1)如图1,①若40ABC ∠=°,则AOC ∠= ,ADO ∠= ;②猜想AOC ∠与ADO ∠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2)如图2,作ABC ∠外角ABE ∠的平分线交CO 的延长线于点F .若105AOC ∠=°,32F ∠=°,则AOD ∠= _______°.【类型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例2】(2019•如皋市一模)如图,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个点,DAB DBE ECB a ∠=∠=∠=,且BD BE =.(1)求证:AC AD CE =+;(2)若120a =°,点F 在直线l 的上方,BEF ∆为等边三角形,补全图形,请判断AC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变式2-1】(2019•碑林区校级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90A ∠=°,CE BD ⊥,垂足为E ,BE DA =.(1)求证:ABD ECB ∆≅∆;(2)若45DBC ∠=°,1BE =,求DE 的长(结果精确到0.01, 1.414≈ 1.732)≈【变式2-2】(2019•灌南县校级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点F 是AB 的中点,点E 是BC 边上的点,DE AD BE =+,DEF ∆的周长为l .(1)求证:DF 平分ADE ∠;(2)若FD FC =,2AB =,3AD =,求l 的值.【类型3】等腰三角形的有关计算与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计算与证明【例3】(2018秋•灌云县期末)如图,已知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CD AB =,(1)若BDA BAD ∠=∠,60B ∠=°,求C ∠的大小;(2)若AE 既是ABD ∆的高又是角平分线,54B ∠=°,求C ∠的大小.【变式3-1】(2018秋•泗阳县期末)已知,在ABC ∆中,点D 在BC 上,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BD BA =,CE CA =.(1)如图1,若90BAC ∠=°,45B ∠=°,试求DAE ∠的度数;(2)若90BAC ∠=°,60B ∠=°,则DAE ∠的度数为 (直接写出结果);(3)如图2,若90BAC ∠>°,其余条件不变,探究DAE ∠与BA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变式3-2】(2018秋•秦淮区期末)如图,在ABC ∆中,AB AD =,CB CE =.(1)当90ABC ∠=°时(如图①),EBD ∠= °;(2)当(90)ABC n n ∠=°≠时(如图②),求EBD ∠的度数(用含n 的式子表示).【类型4】等边三角形的有关计算与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有关计算与证明【例4】(2019春•鼓楼区校级模拟)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D 为AC 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BD DE =.(1)如图1,若点D 在边AC 上,猜想线段AD 与C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点D 在AC 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变式4-1】(2018秋•泰兴市月考)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中线,延长BC 至点E ,使CE CD =.取BE 中点F ,连接DF .(1)求证:BD DE =;(2)延长ED 交边AB 于点G ,试说明:DG DF =.【变式4-2】(2019•淮阴区模拟)如图,ABC ∆中,90ACB ∠=°,以AC 为边在ABC ∆外作等边三角形ACD ,过点D 作AC 的垂线,垂足为F ,与AB 相交于点E ,连接CE .(1)说明:AE CE BE ==;(2)若15AB cm =,P 是直线DE 上的一点.则当P 在何处时,PB PC +最小,并求出此时PB PC +的值.【类型5】直角三角形的综合问题直角三角形的综合问题【例5】(2019 •溧水校级模拟)已知ABC ∆中,90A ∠=°,AB AC =,D 为BC 的中点. (1)如图,若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BE AF =.求证: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E ,F 分别为AB ,CA 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 AF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 ∆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变式5-1】(2018秋•常熟市期末)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AC BC =.点D 是边AC 上一点,DE AB ⊥,垂足为E .点F 是BD 的中点,连接CF ,EF .(1)求证:CF EF =;(2)判断CF 与E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30DBE ∠=°,连接AF ,求AFE ∠的度数.【变式5-2】(2019•江都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BC ∠=°,10AB =,D 为ABC ∆外的一点,连结AD 、BD ,过D 作DH AB ⊥,垂足为H ,DH 的延长线交AC 于E .(1)如图1,若BD AB =,且34HB HD =,求AD 的长; (2)如图2,若ABD ∆是等边三角形,求DE 的长.【达标检测达标检测】】一.选择题选择题((共4小题小题))1.(2019•徐州)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2,4 B.5,6,12 C.5,7,2 D.6,8,102.(2019•扬州)已知n是正整数,若一个三角形的3边长分别是n+2、n+8、3n,则满足条件的n的值有( )A.4个B.5个C.6个D.7个3.(2019•盐城)如图,点D、E分别是△ABC边BA、BC的中点,AC=3,则DE的长为( )A.2 B.C.3 D.4.(2018•南通)如图,Rt△ABC中,∠ACB=90°,CD平分∠ACB交AB于点D,按下列步骤作图:步骤1:分别以点C和点D为圆心,大于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步骤2:作直线MN,分别交AC,BC于点E,F;步骤3:连接DE,DF.若AC=4,BC=2,则线段DE的长为( )A.B.C.D.)小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填空题(5.(2019•南通)如图,△ABC中,AB=BC,∠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上,且AE=CF,若∠BAE=25°,则∠ACF= 度.6.(2019•苏州)如图,扇形OAB中,∠AOB=90°.P为弧AB上的一点,过点P作PC⊥OA,垂足为C,PC与AB交于点D.若PD=2,CD=1,则该扇形的半径长为 .7.(2019•南京)在△ABC中,AB=4,∠C=60°,∠A>∠B,则BC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8.(2019•南京)无盖圆柱形杯子的展开图如图所示.将一根长为20cm的细木筷斜放在该杯子内,木筷露在杯子外面的部分至少有 cm.)小题)(共8小题三.解答题解答题(9.(2019•南通)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 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10.(2019•镇江)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在AD、BC上,AE=CF,过点A、C分别作EF的垂线,垂足为G、H.(1)求证:△AGE≌△CHF;(2)连接AC,线段GH与AC是否互相平分?请说明理由.11.(2019•无锡)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BD=CE,BE、CD相交于点O.(1)求证:△DBC≌△ECB;(2)求证:OB=OC.12.(2018•无锡)如图,在△ABC中,∠ACB=90°,AC=m,BC=n,m>n,点P是边AB上一点,连结CP,将△ACP沿CP翻折得到△QCP.(1)若m=4,n=3,且PQ⊥AB,求BP的长;(2)连结BQ,若四边形BCPQ是平行四边形,求m与n之间的关系式.13.(2018•徐州)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对折,折痕为CD.展平后,再将点B 折叠在边AC上(不与A、C重合),折痕为EF,点B在AC上的对应点为M,设CD与EM交于点P,连接PF.已知BC=4.(1)若M为AC的中点,求CF的长;(2)随着点M在边AC上取不同的位置,①△PFM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②求△PFM的周长的取值范围.14.(2019•扬州)如图,平面内的两条直线l1、l2,点A,B在直线l1上,点C、D在直线l2上,过A、B两点分别作直线l2的垂线,垂足分別为A1,B1,我们把线段A1B1叫做线段AB在直线l 2上的正投影,其长度可记作T(AB,CD)或T,特别地线段AC在直线l2上的正投影就是线段A1C.请依据上述定义解决如下问题:=3,则T(BC,AB)= ;(1)如图1,在锐角△ABC中,AB=5,T(AC,AB)=4,T(BC,AB)═9,求△ABC的面(2)如图2,在Rt△ABC中,∠ACB=90°,T(AC,AB)积;(3)如图3,在钝角△ABC中,∠A=60°,点D在AB边上,∠ACD=90°,T(AD,AC)=6,求T(BC,CD),=2,T(BC,AB)。
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复习练习及答案
2019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复习练习1. 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A.125° B.120° C.140° D.130°2. 如图所示,∠A,∠1,∠2的大小关系是( )A.∠A>∠1>∠2 B.∠2>∠1>∠A C.∠A>∠2>∠1 D.∠2>∠A>∠13. 如图,射线AD,BE,CF构成∠1,∠2,∠3,则∠1+∠2+∠3等于( )A.180° B.360° C.540° D.无法确定4. 如图,a∥b,∠1=50°,∠2=60°,则∠3的度数为( )A.50° B.60° C.70° D.80°5. 如图,在△ABC中,∠B=40°,∠C=30°,延长BA至点D,则∠CAD的大小为( )A.110° B.80° C.70° D.60°6. 下面四个图形中,能判断∠1>∠2的是( )7. 如图,AC∥ED,∠C=26°,∠CBE=37°,则∠BED的度数为( )A.53° B.63° C.73° D.83°8. 已知AB∥CD,∠C=70°,∠F=30°,则∠A的度数为( )A.30° B.35° C.40° D.45°9. 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沿CD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 )A.40° B.35° C.30° D.25°10. 如图,a,b,c,d互不平行,对它们截出的一些角的数量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1+∠5+∠4=180° B.∠4+∠5=∠2C.∠1+∠3+∠6=180° D.∠1+∠6=∠211. 如图所示,AB∥CD,AD与BC交于点E,EF是∠BED的平分线.若∠1=30°,∠2=40°,则∠BEF =____度.12. 如图,已知∠1=100°,∠2=140°,那么∠3=______.13. 如图,点D,B,C在同一直线上,∠A=60°,∠C=50°,∠D=25°,则∠1=____度.14. 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15.如图所示,∠A+∠B+∠C+∠D+∠E+∠F等于_______.16.在△ABC中,∠A∶∠B=2∶1,∠C=60°,则∠A=____°.17. 如图,求∠A+∠B+∠C+∠D+∠E+∠F的度数.18.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10°,求它的底角.19. 在三角形ABC 中,∠BAE =12∠BAC ,∠C>∠B ,且FD ⊥BC 于D 点.(1)试推出∠EFD ,∠B ,∠C 的关系;(2)当点F 在AE 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你在题(1)推导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直接写出结论.20. 如图,CE 是△ABC 外角∠ACD 的平分线,CE 与B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求证:∠BAC>∠B.21.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试说明:∠BOC =90°+12∠A.参考答案1---10 DBBCC DBCAD11. 3512. 60°13. 4514. 30°15. 360°16. 8017. 解:在△ABN中,∠A+∠B+∠1=180°,在△CDP中,∠C+∠D+∠3=180°,在△EFM中,∠E +∠F+∠2=180°,∴∠A+∠B+∠1+∠C+∠D+∠E+∠F+∠3+∠2=540°,在△MNP中,∠5+∠4+∠6=180°,∴∠1+∠2+∠3=180°,∴∠A+∠B+∠C+∠D+∠E+∠F=540°-(∠1+∠2+∠3)=360°18. 解:①当110°是顶角的外角时,则底角为110°×12=55°,②当110°是底角的外角时,则底角为180°-110°=70°,即它的底角是55°或70°19. 解:(1)∠EFD=90°-∠FED=90°-(∠B+∠BAE)=90°-∠B-12∠BAC=90°-∠B-12(180°-∠B-∠C)=90°-∠B-90°+12∠B+12∠C=12(∠C-∠B)(2)在(1)中推导的结论成立,∠EFD=12(∠C-∠B)20. 证明:∵∠BAC>∠ACE,∠DCE>∠B,又∠ACE=∠DCE,∴∠BAC>∠B21. 证明:∠BOC=180°-(∠OBC+∠OCB)=180°-12(∠ABC+∠ACB)=180°-12(180°-∠A)=90°+12∠A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组成,第3个图案由10个▲组成,第4个图案由13个▲组成,…,则第10个图案由( )个▲组成.A .30B .31C .32D .332.如图,矩形ABCD 中,AB =4,AD =6,E 为AD 中点,分别以B 、E 为圆心,以AB 、AE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 ,连接AF 、BE ,则AF 的长为( )A.125B.135C.245D.53.如图,AC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当它满足以下:①∠1=∠2;②∠2=∠3;③∠B =∠3;④∠1=∠3中某一条件时,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这个条件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③或④D.①或④4.如图,在等边ABC △中,已知6AB =,N 为AB 上一点,且2AN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是AD 上的动点,连结BM ,MN ,则BM MN +的最小值是( )A .8B .10C .D .5.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B.C.D.6.某射击运动员练习射击,5次成绩分别是:8、9、7、8、x (单位: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这5次成绩的中位数为8,则x =8 B .若这5次成绩的众数是8,则x =8 C .若这5次成绩的方差为8,则x =8 D .若这5次成绩的平均成绩是8,则x =87.下面所示各图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二次函数y =2ax +(a+c )x+c 与一次函数y =ax+c 的大致图象.正确的( )A. B. C. D.8.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有大小、形状、颜色完全相同的四个乒兵球,球上分别标有数字2,3,5,6,将这四个球放入不透明的袋中搅匀,不放回地从中随机连续抽取两个,则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积为奇数的概率是( ) A .16B .13C .23D .1410.下列图像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b )2=a 2﹣b 2B .a 10÷a 2=a 5C .(2a 2b 3)3=8a 6b 9D .2a 2•3a 3=6a 612.定义:a 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11a-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2-=﹣1,﹣1的差倒数是()111--=12,已知a 1=﹣13,a 2是a 1的差倒数,a 3是a 2的差倒数,a 4是a 3的差倒数,…,以此类推,a 2009的值为( ) A .﹣13B .34C .4D .43二、填空题13.定义:若抛物线的顶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这种抛物线被称为:“直角抛物线”.如图,直线l:y=15x+b经过点M(0,14),一组抛物线的顶点B1(1,y1),B2(2,y2),B3(3,y3),…B n(n,y n) (n为正整数),依次是直线l上的点,第一个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A1(x1,0)和A2(x2,0),第二个抛物线与x轴交点A2(x2,0)和A3(x3,0),以此类推,若x1=d(0<d<1),当d为_____时,这组抛物线中存在直角抛物线.14.如图是按以下步骤作图:(1)在△ABC中,分别以点B,C为圆心,大于12B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2)作直线MN交AB于点D;(3)连接CD,若∠BCA=90°,AB=4,则CD的长为_____.15.﹣6的相反数等于_____.16.如果样本x1,x2,x3,…,x n的平均数为5,那么样本x1+2,x2+2,x3+2,…x n+2的平均数是_____ 17.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如图的程序进行操作:如表中的x与y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上面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分别是_____、_____.18.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A(0,﹣3),B(﹣2,0).将△OAB先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O1A1,再把所得三角形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B1A2O2;(1)在图中画出上述变换的图形,并涂黑;(2)求△OAB在上述变换过程所扫过的面积.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E平分∠BAC交BC于E,CF平分∠ACD交AD于F.(1)试说明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探索:当矩形ABCD的边AB和BC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ECF为菱形,并说明理由.21.目前“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初二数学小组在校内对“你最认可的四大新生事物”进行调查,随机调查了m人(每名学生必选一种且只能从这四种中选择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1)根据图中信息求出m=______,n=______;(2)请你帮助他们将这两个统计图补全;(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人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22.点A(-1,0)是函数y=x2-2x+m2-4m的图像与x轴的一个公共点.(1)求该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另一个公共点的坐标以及m的值;(2)将该函数图像沿y轴向上平移个单位后,该函数的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23.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BC边上的一点,且AE⊥BD,垂足为点F,∠DAE=2∠BAE.(1)求证:BF:DF=1:3;(2)若四边形EFDC的面积为11,求△CEF的面积.24.八年级(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全校同学课外阅读情况,在全校随机邀请了部分同学参与问卷调查,统计同学们一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并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图中相关信息,解决下列问题:(Ⅰ)图1中m 的值为____________,共有____________名同学参与问卷调查; (Ⅱ)求统计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Ⅲ)全校共有学生1500人,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多少? 25.在Rt ABC ∆中,90ACB ∠=,点D 与点B 在AC 同侧,DAC BAC ∠>∠,且DA DC =,过点B 作//BE DA 交DC 于点,E M 为AB 的中点,连接,MD ME .(1)如图1,当90ADC ∠=时,线段MD 与ME 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2,当ADC 60∠=时,试探究线段MD 与M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当ADC α∠=时,求MEMD的值.【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 13.1120、1320、32014.2 15.6 16.717.+,118.x≠1.三、解答题19.(1)详见解析;(2)139 4π+【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结合网格结构找出点A、O的对应点A1、O1,再与点B顺次连接即可得到△BO1A1;再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网格结构找出点B、A1、O1的对应点B1、A2、O2,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解;(2)结合图形不难看出,变换过程所扫过的面积为扇形BAA1,与梯形A1A2O2B的面积的和,然后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与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1)如图所示;(2)在Rt△AOB中,AB==∴扇形BAA1134π=,梯形A1A2O2B的面积=12×(2+4)×3=9,∴变换过程所扫过的面积=扇形BAA1的面积+梯形A1A2O2B的面积=134π+9.【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作图,以及扇形的面积计算,熟悉网格结构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当BC=时,四边形AECF为菱形.【解析】【分析】(1)先证明EAC FCA∠=∠,再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证.(2)逆向推理,当四边形AECF为菱形时,则有EA=EC,进而可得到∠EAC=∠ACE=30°,所以可知BC=.【详解】(1)证明:在矩形ABCD中,AD∥BC,AB∥CD,∴BAC DCA∠=∠ ,∵AE平分∠BAC,CF平分∠ACD,∴12EAC BAC∠=∠,12FCA DCA∠=∠,∴EAC FCA∠=∠,∴AE∥CF,又AF∥CE,∴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当BC=时,四边形AECF为菱形.理由如下:在Rt△ABC中,BC=,则∠BAC=60°,∠BCA=30°,∵AE平分∠BAC,∴12EAC BAC∠=∠=30°,∴∠EAC=∠ACE=30°,∴EA=EC,又由(1)已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CF为菱形.即,当BC=时,四边形AECF为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菱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21.(1)100,35 ;(2)见解析;(3)800.【解析】【分析】(1)由共享单车人数及其百分比求得总人数m,用支付宝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其百分比n的值;(2)总人数乘以网购人数的百分比可得其人数,用微信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其百分比即可补全两个图形;(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微信人数所占百分比可得答案.【详解】解:(1)∵被调查的总人数m=10÷10%=100人,∴支付宝的人数所占百分比n%=35100×100%=35%,即n=35,故答案为:100,35;(2)网购人数为100×15%=15人,微信对应的百分比为40100×100%=40%,补全图形如下:(3)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中,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的人数为2000×40%=800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以及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2.(1)另一个公共点的坐标是(3,0).m 1=1,m 2=3.(2)4. 【解析】 【分析】(1)求出二次函数对称轴,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可得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将x =-1,y =0代入函数解析式可求出m ;(2)求出函数图像顶点坐标,根据函数图像平移规律即可得到平移方式. 【详解】解:(1)在函数y =x 2-2x +m 2-4m 中, ∵a =1,b =-2,∴该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过点(1,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 ∵点A (-1,0)是函数y =x 2-2x +m 2-4m 的图像与x 轴的一个公共点,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该函数与x 轴的另一个公共点的坐标是(3,0).将x =-1,y =0代入函数y =x 2-2x +m 2-4m 中,得0=3+m 2-4m . 解这个方程,得m 1=1,m 2=3. (2)函数解析式为:y =x 2-2x -3, 当x=1时,y=-4,∴将该函数图像沿y 轴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该函数的图像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对称性以及对称轴的求法是解题关键. 23.(1)详见解析;(2)2. 【解析】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DAE =60°,∠BAE =30°,又AE ⊥BD ,得到tan 30BF AF ︒==,DFtan 60AF︒== (2)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EF ∽△BDC ,求得∠ABF =60°,得到∠FBE=30°,求得BF BE 2=,BE BF =,由于BD =4BF,得到BE BD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为矩形,∠DAE =2∠BAE , ∴∠DAE =60°,∠BAE =30°, 又∵AE ⊥BD ,∴tan 303BF AF ︒==,DF tan 60AF ︒== ∴BF :DF =1:3;(2)解:∵∠FBE =∠CBD ,∠BFE =∠DCB , ∴△BEF ∽△BDC , ∵∠BAE =30°, ∴∠ABF =60°, ∴∠FBE =30°,∴BF BE 2=,∴BE BF 3=, ∵BD =4BF ,∴BE BD =, ∴BFEBCD S S ∆=112BFE B E EF FDC S S S ∆+=四边形,∵S 四边形EFDC =11, ∴S △BEF=1, ∵6BFBE BC BD ==,BF BE 2=, ∴13=BE BC , ∴12BE EC =, ∴S △CEF =1×2=2.【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的面积,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4.(Ⅰ)41,100;(Ⅱ)平均数是2.54, 众数为2,中位数为2;(Ⅲ)估计这1500名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615 【解析】 【分析】(1)用1减去1本,3本,4本所占的比例减去即可;用阅读一本书的人数除以它占的比例即可求出总数. (2)平均数=书的总数总人数,阅读课外书的本书的人数的本书即为众数,将涉及到的本书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就是中位数;(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阅读2本课外书”人数所占百分比可得 . 【详解】(Ⅰ)∵m%=1-15%-10%-34%=41%, ∴m=41; 10÷10%=100, ∴总人数是100人; (Ⅱ)∵1014123431542.54100x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54.∵在这组数据中,2出现了41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2,有222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Ⅲ)估计这1500名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411500615100⨯=(本).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及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求法,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1) MD ME =;(2)见解析:(3)tan 2α.【解析】 【分析】(1)首先延长EM 交AD 于F ,由BE ∥DA ,得出∠FAM=∠EBM ,AM=BM ,∠AMF=∠BME ,得出△AMF ≌△BME ,进而得出AF=BE ,MF=ME ,又由DA=DC ,∠ADC=90°,得出∠BED=∠ADC=90°,∠AC D=45°,再根据∠ACB=90°,得出∠ECB=∠EBC=45°,得出CE=BE=AF ,DF=DE ,得出DM ⊥EF ,DM 平分∠ADC ,∠MDE=45°,即可得出MD=ME.(2)首先延长EM 交AD 于F ,由BE ∥DA ,得出∠FAM=∠EBM ,AM=BM ,∠AMF=∠BME ,得出△AMF ≌△BME,进而得出AF=BE,MF=ME,又由DA=DC,∠ADC=60°,得出∠BED=∠ADC=60°,∠ACD=60°,再根据∠ACB=90°,得出∠ECB=∠EBC=30°,得出CE=BE=AF,DF=DE,得出DM⊥EF,DM平分∠ADC,∠MDE=30°,在Rt△MDE中,即可得出MD=(3)首先延长EM交AD于F,由BE∥DA,得出∠FAM=∠EBM,AM=BM,∠AMF=∠BME,得出△AMF≌△BME,进而得出AF=BE,MF=ME,再延长BE交AC于点N,得出∠BNC=∠DAC,又由DA=DC,得出∠DCA=∠DAC=∠BNC,∠ACB=90°,得出∠ECB=∠EBC,CE=BE=AF,DF=DE,从而得出DM⊥EF,DM平分∠ADC,在Rt△MDE中,即可得出MEMD的值.【详解】(1)MD ME=.如图,延长EM交AD于F,//BE DA FAM EBM∴∠=∠,,AM BM AMF BME=∠=∠,,AMF BME∴∆∆≌AF BE MF ME∴==,90DA DC ADC=∠=︒,,9045BED ADC ACD∴∠=∠=︒∠=︒,,9045ACB ECB∠=︒∴∠=︒,,45EBC BED ECB ECB∴∠=∠∠=︒=∠﹣,CE BE AF CE∴=∴=,,DA DC DF DE=∴=,,DM EF DM∴⊥,平分45ADC MDE∠∴∠=︒,,MD ME∴=,故答案为:MD ME=;(2)MD=,理由:如图,延长EM交AD于F,//BE DA FAM EBM∴∠=∠,AM BM AMF BME =∠=∠,,AMF BME AF BE MF ME ∴∆∆∴==≌,,,60DA DC ADC =∠=︒,,6060BED ADC ACD ∴∠=∠=︒∠=︒,,9030ACB ECB ∠=︒∴∠=︒,,30EBC BED ECB ECB ∴∠=∠∠=︒=∠﹣, CE BE AF CE ∴=∴=,,DA DC DF DE =∴=,, DM EF DM ∴⊥,平分ADC ∠,30MDE ∴∠=︒,在Rt MDE ∆中,3ME tan MDE MD ∠==,MD ∴=.(3)如图,延长EM 交AD 于F ,//BE DA FAM EBM ∴∠=∠,,AM BM AMF BME =∠=∠,,AMF BME ∴∆∆≌,AF BE MF ME ∴==,,延长BE 交AC 于点,N BNC DAC ∴∠=∠,DA DC DCA DAC =∴∠=∠,, BNC DCA ∴∠=∠,90ACB ECB EBC ∠=︒∴∠=∠,, CE BE AF CE DF DE ∴=∴=∴=,,,DM EF DM ∴⊥,平分ADC ∠, 2ADC MDE αα∠=∴∠=,,在Rt MDE ∆中,tan tan 2ME MDE MD α=∠=.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的性质,等角互换,三角函数的问题,熟练运用,即可解题.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数a 、b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ab >0B.a+b >0C.|a|﹣|b|>0D.a ﹣b >02.如图所示,点A 是双曲线y=1x(x >0)上的一动点,过A 作AC ⊥y 轴,垂足为点C ,作AC 的垂直平分线双曲线于点B ,交x 轴于点D .当点A 在双曲线上从左到右运动时,四边形ABCD 的面积( )A .不变B .逐渐变小C .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D .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3.关于x 的不等式组-0,1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3个,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a+1)x+1-a=0根的存在情况是(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D .无法确定4.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E,交BD 于点F,连接CF.若∠ACF=2∠ABD,∠BFC=132°,则cosA 的值为 ( )A .12B C D .5.13的倒数是( ) A.13B.3C.3-D.13-6.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B .三角形一定有外接圆和内切圆 C .等弧对等弦D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7.如图,将Rt △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5°,则∠BAA′的度数是( )A.55°B.60°C.65°D.70°8.若55+55+55+55+55=25n ,则n 的值为( ) A .10B .6C .5D .39.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是圆上任意一点,点D 是AC 中点,OD 交AC 于点E ,BD 交AC 于点F ,若BF =1.25DF ,则tan ∠ABD 的值为( )A .23B .3C .35D .410.如图,在ABC ∆中,30ABC ∠=︒,10AB =,那么以A 为圆心、6为半径的⊙A 与直线BC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能确定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362a a a +=B .236()a a -=C .623a a a ÷=D .538a a a ⋅=12.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 B. C. D.二、填空题13.在梯形ABCD 中,AB ∥DC ,∠B =90°,BC =6,CD =2,tanA =34.点E 为BC 上一点,过点E 作EF ∥AD 交边AB 于点F .将△BEF 沿直线EF 翻折得到△GEF ,当EG 过点D 时,BE 的长为_____.14.不等式组29611x xx k+>+⎧⎨-<⎩的解集为2x<,则k的取值范围为_____.15.方程3223x x+=--的解是_____.16.二次函数y=12(x-2)2+3的顶点坐标是_____.17.从-2,-1,0,1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一次函数y=kx+b的一次项系数k 和常数项b.那么一次函数y=kx+b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的概率为 ____.18.计算的结果是_____.三、解答题19.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2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实数根是另一个实数根的3倍,则称该方程为“立根方程”.(1)方程x2﹣4x+3=0 立根方程,方程x2﹣2x﹣3=0 立根方程;(请填“是”或“不是”)(2)请证明:当点(m,n)在反比例函数y3x=上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4x+n=0是立根方程;(3)若方程ax2+bx+c=0是立根方程,且两点P(3,2)、Q(6,2)均在二次函数y=ax2+bx+c上,求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20.在△ABC中,AC=4,BC=2,点D在射线AB上,在构成的图形中,△ACD为等腰三角形,且存在两个互为相似的三角形,则CD的长是_____.21.先化简,再求值:22222244x y x yx y x xy y--÷-+++,其中2x=-,y=12xx-1.22.如图,∠BCA=90°,点O在△ABC的斜边AB上,以OB为半径的⊙O经过点B,与AC相切于点D,连结BD.(1)求证;BD平分∠ABC;(2)若∠ABC=60°,OB=2,计算△ABC的面积.23.111(9)(9)339x x x x⎡⎤---=-⎢⎥⎣⎦24.服装店准备购进甲乙两种服装共100件,费用不得超过7500元.甲种服装每件进价80元,每件售价120元;乙种服装每件进价60元,每件售价90元. (Ⅰ)设购进甲种服装x 件,试填写下表. 表一表二(Ⅱ)给出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进货方案,并说明理由. 25.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D 是O 上的点,50A ∠=,70B ∠=,连接DO ,CO ,DC .(Ⅰ)如图①,求OCD ∠的大小;(Ⅱ)如图②,分别过点C ,D 作OC ,OD 的垂线,相交于点P ,连接OP ,交CD 于点M .已知O的半径为2,求OM 及OP 的长.【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 13.6512. 14.k≥115.135x =16.(2,3) 17.13. 18.3 三、解答题19.(1)是,不是;(2)见解析;(3)x 1=274, x 2=94【解析】 【分析】(1)分别解方程x 2-4x+3=0与x 2-2x-3=0,求出它们的根,根据“立根方程”的定义,判断它们是不是立根方程.(2)由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上,得到mn=3,解方程mx 2+4x+n=0求得x 1与x 2的值,判断是不是立根方程.(3)由方程ax 2+bx+c=0是立根方程,得到x 1=3x 2,由纵坐标相同的两点P (3,2)、Q (6,2)都在抛物线y=ax 2+bx+c 上,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得到x 1+x 2=9,从而求出方程的两个根. 【详解】解:(1)解方程x 2-4x+3=0,得:x 1=3,x 2=1, ∵x 1=3x 2,∴方程x 2-4x+3=0是立根方程; 解方程x 2-2x-3=0,得:x 1=3,x 2=-1, ∵x 1=-3x 2,∴方程x 2-2x-3=0不是立根方程. 故答案为:是,不是.(2)∵点(m,n )在反比例函数3y x=上,所以3mn =用求根公式解方程得:x ==x 1=﹣3m ,x 2=﹣1m, ∴x 1=3x 2,当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y =3x上时,一元二次方程mx 2+4x+n =0是立根方程; (3)∵方程ax 2+bx+c =0是立根方程,∴设x 1=3x 2, ∵P (3,2),Q (6,2)在抛物线y =ax 2+bx+c 上,∴抛物线的对称轴123622x x x ++==, ∴x 1+x 2=9,∴3x 2+x 2=9,∴x 2=94,∴x 1=3x 2=274.所以方程ax 2+bx+c =0的两个根为:x 1=274, x 2=94【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反比例函数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的理解“立根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0或2【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点D在线段AB上,DC=AD,且△BCD∽△BAC时,设CD=x,BD=y.②如图2中,当点D在AB的延长线上时,AC=AD=4,△DCB∽DAC.设CD=x,BD=y,分别构建方程组求解.【详解】①如图1中,当点D在线段AB上,DC=AD,且△BCD∽△BAC时,设CD=x,BD=y,则有:BC CD BD AB AC BC==,∴224y xx y==+,解得:x y∴CD.②如图2中,当点D在AB的延长线上时,AC=AD=4,△DCB∽DAC.设CD=x,BD=y,则:CD BC DB DA AC DC==,∴244x yx ==,解得x=2,y=1,∴CD=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CD的值为3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21.﹣xx y+;4﹣.【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分式化简求值,解题关键在于将x ,y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求值. 【详解】原式=2x y x y -+×2(2)()()x y x y x y +-+﹣2=﹣x x y +;当x =2,y =﹣1时,4﹣.【点睛】本题考查分式先化简再求值,解题关键在于分母有理化时要仔细.22.(1)详见解析;(2 【解析】 【分析】(1)连接OD ,由AC 与圆相切,得到∠ODA 为直角,再由∠C 为直角,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OD 与BC 平行,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等边对等角,等量代换即可得证;(2)由∠ABC 的度数,求出∠A 的度数,根据OD 的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OA 的长,由OA+OB 求出AB 的长,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C 与AC 的长,即可确定出三角形ABC 面积. 【详解】解:(1)如图,连结OD ,∵∠BCA =90°,点O 在△ABC 的斜边AB 上,以OB 为半径的⊙O 经过点B ,与AC 相切于点D ,∴∠ODA =∠C =90°,OB =OD , ∴BC ∥OD ,∠OBD =∠ODB , ∴∠CBD =∠ODB , ∴∠OBD =∠CBD , ∴BD 平分∠ABC ;(2)∵∠ABC =60°,OB =2,且∠ODA =∠C =90°. ∴∠A =90°﹣60°=30°,OD =OB =2. ∴OA =2sin30︒=4, ∴AB =2+4=6,∴BC =6sin30°=3,AC =6cos30°=,∴S △ABC =132⨯⨯ .【点睛】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3.x=0 【解析】 【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解答. 【详解】111(9)(9)339x x x x ⎡⎤---=-⎢⎥⎣⎦193(3)93x x x x --+=- 9299x x x --=-60x =0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是关键.注意:单个的数字或字母去分母时不要漏乘.24.(Ⅰ)80x ,4800,600060x -,400,40x ,300030x -;(Ⅱ)购进甲种服装75件,乙种服装25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甲服装的件数乘以进货价即为购进甲种服装所用费用,乙的进货价乘以(100-甲的件数)即为购进乙种服装所用费用;利润=(售价-进货价)×件数;(2)设购进甲种服装x 件,根据费用不得超过7500元,求出x 的范围,然后求出利润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再由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值即可. 【详解】 (Ⅰ)表一表二(Ⅱ)设购进甲种服装件,由题意可知:8060(100)7500x x +-≤解得:75x ≤.购进甲种服装x 件,总利润为w 元,075x ≤≤,4030(100)103000w x x x =+-=+,∵100>,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75x =时,w 有最大值,则购进甲种服装75件,乙种服装25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5.(Ⅰ)60OCD ∠=︒;(Ⅱ)=OM OP =. 【解析】 【分析】(Ⅰ)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OD ∠和BOC ∠的度数,从而求出DOC 60∠=︒,然后证出CO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OCD ∠的大小.(Ⅱ)先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出OP CD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OP 30∠=︒,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OM 和OP 即可. 【详解】解:(Ⅰ)∵OA OD =, ∴ODA A 50∠∠==︒,∴AOD 180A ODA 180505080∠∠∠=︒--=︒-︒-︒=︒. ∵OB OC =,∴OCB B 70∠∠==︒.∴BOC 180B OCB 180707040∠∠∠=︒--=︒-︒-︒=︒. ∵AB 是O 的直径,∴DOC 180AOD BOC 180804060∠∠∠=︒--=︒-︒-︒=︒. ∵OC OD =,∴COD 是等边三角形. ∴OCD 60∠=︒;(Ⅱ)∵分别过点C,D 作OC,OD 的垂线,相交于点P , ∴PC,PD 是O 的切线,∴PC PD,DPO CPO ∠∠==.∴OP CD ⊥.在Rt OCM 中,OMsin OCD OC∠=,∴OM OCsin OCD 2sin602∠==︒==∵OC OD,OP CD =⊥,∴11COP COD 603022∠∠==⨯︒=︒ 在Rt OCP 中,OCcos COP OP∠=.∴OC 2OP cos COP cos3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切线的判定以及切线长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的定理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数学中考三角形知识加例题(含答案)
a60第4题图题图NPOA三角形复习★知识点1.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多边形中边数最少的一种。
它的定义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知识点2.三角形的分类(1) 按角分类按角分类(2) 按边分类按边分类例: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相邻内角的2倍,且等于它不相邻内角的4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D 、正三角形、正三角形 解题思路:根据角度来判断是哪一种三角形。
答案B 练习:如图,已知OA =a ,P 是射线ON 上一动点(即P 可在射线ON 上运动),∠AON =600,填空:,填空:(1)当OP = 时,△AOP 为等边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2)当OP = 时,△AOP 为直角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3)当OP 满足满足 时,△AOP 为锐角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4)当OP 满足满足 时,△AOP 为钝角三角形。
为钝角三角形。
答案:(1)a ;(2)a 2或2a ;(3)2a <OP <a 2;(4)0<OP <2a或OP >a 2 ◆知识点3.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
这三条线段必须在理解和掌握它的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作图加以熟练掌握。
并且对这三条线段必须明确三点:握它的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作图加以熟练掌握。
并且对这三条线段必须明确三点: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A 1A 3题图题图DC B A(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均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
线、中线、高线均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
【中考数学夺分大模块复习权威课件】-第4模块《几何基础、三角形与全等、相似及解直角三角形》名师大串讲
第14讲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第15讲 等腰三角形 第16讲 直角三角形 第17讲 图形的相似 第18讲 锐角三角函数
第13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 平行线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
考点1 点和线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C.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D.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第13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
考点2
角
1.点 P 在∠MAN 内部,现在四个等式:①∠PAM=∠ NAP; 1 1 ②∠PAN= ∠ MAN;③∠MAP= ∠MAN;④∠MAN= 2 2 2∠ MAP,其中能表示 AP 是角平分线的等式有 ( D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4 个
第13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
变式题 如图 13- 7,直线 AB, CD 相交于点 O, OE 平分∠ AOD,若∠ BOD= 100°,则∠ AOE= ________ 40° .
第13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
考点3 相交线与对顶角 1. 如图 13- 1,已知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A 平分 ∠ EOC,∠ EOC= 110°,则∠BOD 的度数是 ( D ) A.25° B.35° C. 45° D. 55°
第13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
2.如图 13- 2,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 AB, 48° 垂足为 O,如果∠ EOD= 42°,则∠ AOC= _____.
第13讲┃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
50 2.若∠ α= 40°,则∠ α 的余角是________ °,∠α 的补 140 角是 ________ °.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三角形综合题
三角形综合题副标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选择题(本大题共 17 小题,共 51.0分)4. 下列说法 :①满足 的 , , 三条线段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②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 ;④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其中错误的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如图, AB ∥DC ,ED ∥BC ,AE ∥BD ,那么图中与 △ABD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 如图所示,在 △ABC 中,∠C=70o ,沿图中虚线截取 ∠C ,则 ∠1+∠2= ( 2. 3. A. B. C. D.已知在 △ABC 中,点 D 、 A. ; B.E 、F 分别为 BC 、AD 、CE 的中点,且; C. ; D. 画△ABC 中 AC 边上的高,A.列四个画法中正确的是( )B.D.6. 如图,在纸面所在的平面内, 一只电子蚂蚁从数轴上表示原点的位置 O 点出发, 按向上、向右、向下、 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 1个单位,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 1次移动到 A 1,第 2次移动 到 A 2,第 3 次移动到 A 3,⋯⋯,第 n 次移动到 A n ,则 △OA 2A 2019 的面积是( )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 , , ,平移距离为 4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 A. 4个 B. 3 个14. 如图, ∠B+∠C+ ∠D +∠E —∠A 等于()A. 504B.C.D.1009 的位置, 8. 9. A. 20 B. 24 C. 25如图, △ABC 的面积为 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 AB ,BC ,CA 至点A 1,B 1,C 1,使 A 1B =AB ,B 1C =BC ,C 1A =CA ,顺次连接 A 1,B 1,C 1,得到 △A 1B 1C 1.第 二次操作:分别延长 A1B 1,B1C 1,C1A 1 至点 A2,B2, C2,使 A2B 1=A1B 1,B2C 1 = B1C 1, C2A 1= C1A 1,顺次连接 A2, B2,C2,得到 △A2B 2C 2,⋯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 2019,最少经过多少次操作( ).A. 4B. 5C. 6D. 7 如图, , A,B 为直线 上两点, C 、D 为直线 上两点, 则△ACD 与△BCD的面积大小关系是( )A.不能确定 B. C. D.10. 已知三角形的周长小于 13,各边长均为整数且三边各不相等,那么这样的三角形个数共有()A. B. C. D. 11. 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2 和 9,且周长为奇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12. 已知△ABC 的三边 a ,b ,c 都是正整数,且满足 a ≤b ≤c ,如果 b =4,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A. 4个 B. 6 个 13. 下列条件:① ∠A+∠B=∠C ;② ∠A : ∠B : C. 8个 D. 10 个∠C=1:2:3;③ ∠A=90°- ∠B ;④ .其中能确定7.A. B. C.C. 2个D. 1 个D.15.如图,把三角形纸片 ABC沿DE折叠,当点 A落在四边形 BCDE的内部时,∠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 ,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 ,你发现的规律是()A. B.C. D.16.如图,已知∠BOF=120°,则∠A+∠B+∠C+∠D+∠E+∠F 为多少度A.B.C.D.17.把六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卡片(如图①)不重叠地放在一个底面为长方形(长为 acm,宽为 bcm)的盒子底部(如图②),盒子底面未被卡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则图②中两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是()A. 4b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 小题,共48.0分)18.如图,点 D 是△ABC的边 BC上任意一点,点 E、F 分别是线段 AD 、C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为 20 ,则△BEF的面积 = .19.如图,AD,A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高, BC= 6,AE= 4,△ABD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ABC中, O是∠ABC和∠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若∠A=50°,则∠BOC21.如图, AD 是△ABC 的中线 .若△ABD 的周长比△ACD 的周长长 6 cm,则AB- AC= ______ cm.22. 如图,已知 △ABC 中, AD 是 BC 边上的高, ∠DAE = . °26. 如图,在 △ABC 中,∠C=90°,BC=8cm ,AC=6cm ,点 E 是 BC 的中点,动点 P 从 A 点出发,先以每秒 2cm 的速度沿 A →C 运动,然后以 1cm/s 的速度沿 C →B运动.若设点 P 运动的时间是 t 秒,那么当 t= ,△APE 的面积等于 6.27. 如图,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____ .28.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3,a ,7,则最长边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29. 如图, ∠A+∠ABC+∠C+∠D+∠E+∠F=___度.23. 如图,点 D 是△ABC 的边 BC 上任意一点,点20 ,则△BEF 的面积 = _____ .E 、F 分别是线段 AD 、CE 的中点,且 △ABC 的面积为24. 如图, BD 、CE 为△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则图中 ∠1、∠2、∠A 之间的关系为25. 如图,在三角形 ABC 中,AB ⊥AC 于点A ,AB=6,AC=8,BC=10,点 P 是线段 BC 上的一点,则线段 AP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3)一般地,当三角形内有角形有 ____ 个.特别地,当三角形内有 2016 个点时,其他条件不变,可构成的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 48.0分)33. 如图, AD 为△ABC 的中线, BE 为△ABD 的中线。
中考数学第14讲 三角行与多边行
2.(2021 怀化)如图,在△ABC 中,以 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 弧,分别交 AB、AC 于点 M、N;再分别以 M、N 为圆心,大于21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P;连接 AP 并延长交 BC 于点 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16 B.14 C.12 D.10
变式训练 1.(2020秋马鞍山期末)如图,△PBC的面积为15 cm2,PB为 ∠ABC的角平分线,作AP垂直BP于P,则△ABC的面积为( B )
A.25 cm2 B.30 cm2 C.32.5 cm2 D.35 cm2
1.(2021春莲湖区期末)如图,BP是△ABC中∠ABC的平分 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若 ∠ABP=20°,∠ACP=60°,则∠A-∠P=( D )
A.AD+BD<AB B.AD一定经过△ABC的重心 C.∠BAD=∠CAD D.AD一定经过△ABC的外心
3.(2021春丹阳市期末)如图,△ABC中,∠C=90°,将△ABC沿 DE折叠,使得点B落在AC边上的点F处,若∠CFD=60°且 △AEF中有两个内角相等,则∠A的度数为( B )
A.30°或40° B.40°或50° C.50°或60° D.30°或60°
1.内角和定理: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
2.外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 360° .
3.经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 n-3 形分成(n-2)个三角形.
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
4.正多边形的性质:①正多边形的各边 相等 各角相等 .
;②正多边形
对应训练
5.(2020北京)正五边形的外角和为( B )
第14讲 三角形与多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重难点+课后作业)第14讲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命题点1 三角形的稳定性及三边关系1.(2018·河北T1·3分)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2.(2011·河北T10·3分)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13,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B) A.2 B.3 C.5 D.133.(2013·河北T15·3分)如图1,M是铁丝AD的中点,将该铁丝首尾相接折成△ABC,且∠B=30°,∠C=100°,如图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图1 图2A.点M在AB上B.点M在BC的中点处C.点M在BC上,且距点B较近,距点C较远D.点M在BC上,且距点C较近,距点B较远命题点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4.(2014·河北T4·2分)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过线段OK两端点(数据如图),则a,b相交所成的锐角是(B) A.20°B.30°C.70°D.80°5.(2013·河北T13·3分)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B) A.90°B.100°C.130°D.180°命题点3 三角形的中位线6.(2014·河北T2·2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若DE=2,则BC=(C) A.2 B.3 C.4 D.57.(2015·河北T15·2分)如图,点A,B为定点,定直线l∥AB,P是l上一动点,点M,N分别为PA,PB的中点,对下列各值:①线段MN 的长;②△PAB 的周长;③△PMN 的面积;④直线MN ,AB 之间的距离;⑤∠APB 的大小.其中会随点P 的移动而变化的是(B)A .②③B .②⑤C .①③④D .④⑤8.(2017·河北T17·3分)如图,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不能直接测量其距离.于是,小明在岸边选一点C ,连接CA ,CB ,分别延长到点M ,N ,使AM =AC ,BN =BC ,测得MN =200 m ,则A ,B 间的距离为100m.重难点1 三角形边与角的性质如图,D 是△ABC 边BA 延长上一点.(1)①若BC =3,AC =6,则AB 的长在什么范围? ②若AC =6,则△ABC 的周长可能是(D) A .8 B .10 C .12 D .14(2)①若∠CAB =36°,∠B =∠ACB ,则∠ACB =72°; ②若∠CAB ∶∠B ∶∠ACB =3∶5∶7,求∠CAD 的度数;③若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AD =43∠CEA ,∠BCA =80°,求∠CEA 的度数.【思路点拨】(1)可利用三角形三边大小关系来解;(2)①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通过方程(组)来求解;②设每份为x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CAB ,再利用互补求∠CAD ;③需要利用外角与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再结合已知条件求解.【自主解答】解:(1)①由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AC -BC <AB <BC +AC ,所以3<AB <9.(2)②∵∠CAB ∶∠B ∶∠ACB =3∶5∶7,∴设∠CAB =3x °,∠B =5x °,∠ACB =7x °. ∵∠CAB +∠B +∠ACB =180°,∴3x +5x +7x =180,解得x =12.∴∠CAB =36°. ∴∠CAD =180°-∠CAB =144°.③∵∠CAD =∠CEA +∠ECA ,∠CAD =43∠CEA ,∴∠CEA =3∠ECA.∵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EA =32∠BCA =120°.【变式训练1】(2018·长沙)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B)A .4 cm ,5 cm ,9 cmB .8 cm ,8 cm ,15 cmC .5 cm ,5 cm ,10 cmD .6 cm ,7 cm ,14 cm【变式训练2】(2018·长春)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若∠A =54°,∠B =48°,则∠CDE 的大小为(C)A .44°B .40°C .39°D .38° 方法指导1.三角形三边大小关系实际上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三角形知识中的具体应用;还可以从不等式组的解集角度来进行处理,解决一些特殊解问题;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只需满足两较小线段的和大于最大线段即可. 2.三角形中求角常用到下列知识:(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三角形外角与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3)角平分线的定义; (4)平行线的性质;其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时,包括三种类型: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已知一个角以及两角的数量关系,求这两个角;已知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求这三个角. 重难点2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如图,CD ,CE ,CF 分别是△ABC 的高、角平分线、中线.(1)有四种说法:①BA =2BF ;②∠ACE =12∠ACB ;③AE =BE ;④CD ⊥AB ,则错误的说法是③;(2)若∠A =72°,∠ABC =28°,求∠DCE ; (3)BG 是△ABC 的高,∠A =72°,求∠DHB ;(4)若M 是BC 的中点,若∠A =90°,AB =16,BC =20,求FM 的长.【思路点拨】 (1)由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中线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2)先由∠A ,∠ABC 可求∠ACB ,由CE 是角平分线,可求得∠ACE ,从而可利用∠ACE 和∠ACD 作差可解决问题;(3)由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可求得∠DHG ,由互补可求得∠DHB ;(4)由勾股定理求AC ,由中位线定理求AC.【自主解答】解:(2)∵∠A =72°,∠ABC =28°,∴∠ACB =80°.∵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CE =∠BCE =40°.∵∠A =72°,CD 是△ABC 的高,∴∠ACD =18°.∴∠DCE =∠ACE -∠ACD =22°.(3)∵BG 是△ABC 的高,CD 是△ABC 的高, ∴∠ADC =∠AGH =90°.∵∠A +∠ADC +∠DHG +∠AGH =360°, ∴∠DHG =108°.∴∠DHB =180°-∠DHG =72°. (4)∵∠A =90°,AB =16,BC =20, ∴AC =12.∵FM 是△ABC 的中位线, ∴FM =12AC =6.【变式训练3】(2018·贵阳)如图,在△ABC 中有四条线段DE ,BE ,EF ,FG ,其中有一条线段是△ABC 的中线,则该线段是(B)A .线段DEB .线段BEC .线段EFD .线段FG【变式训练4】(2018·唐山乐亭县二模)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点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点F 是BD 的中点.若AB =10,则EF =(A)A .2.5B .3C .4D .5方法指导1.三角形同一顶点上角平分线与高线的夹角等于其他两个角差的一半;如下图所示:∠DAE =12(∠B -∠C)2.三角形两条高线的夹角与第三个角相等或互补;如下图所示:∠AOE =∠C ,∠AOB +∠C =180°.3.三角形中,已知中点求边长(或周长)问题,往往要用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易错提示中线和中位线是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中线是连接顶点与对边中点之间的线段,中位线是连接两边中点之间的线段,中线把三角形面积等分,中位线把三角形面积分为1∶3.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B)2.(2018·石家庄十八县大联考)如图,长度为10 m 的木条,从两边各截取长度为x m 的木条,若得到的三根木条能组成三角形,则x 可以取的值为(C)A .2B.52C .3D .63.(2018·眉山)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α的度数是(C)A .45°B .60°C .75°D .85°4.(2018·黄石)如图,△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AE ,BF 分别是∠BAC ,∠ABC 的平分线,∠BAC =50°,∠ABC =60°,则∠EAD +∠ACD =(A)A .75°B .80°C .85°D .90°5.【转化思想】(2018·石家庄裕华区模拟)如图,将△ABC 沿DE ,EF 翻折,顶点A ,B 均落在点O 处,且EA 与EB 重合于线段EO.若∠DOF =142°,则∠C 的度数为(A)A .38°B .39°C .42°D .48°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M ,N ,P 分别是AD ,BC ,BD 的中点.若∠MPN =130°,则∠NMP 的度数为(C)A .10°B .15°C .25°D .40°7.(2018·淄博)已知:如图,△ABC 是任意一个三角形,求证:∠A +∠B +∠C =180°.证明:过点A 作EF ∥BC , ∵EF ∥BC ,∴∠EAB =∠B ,∠FAC =∠C. ∵∠EAB +∠FAC +∠BAC =180°. ∴∠BAC +∠B +∠C =180°, 即∠A +∠B +∠C =180°.8.(2018·石家庄裕华区模拟)如图,△ABC 的顶点落在两条平行线上,点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中点,平行线间的距离是8,BC =6,移动点A ,当CD =BD 时,EF 的长度是5.提示:过点D 作DH ⊥BC 于点H ,∵BC =6,CD =BD ,∴BH =CH =3.∵平行线间的距离是8,点D 是AB 的中点,∴DH =4.∴在Rt △BDH 中,由勾股定理知,BD =DH 2+BH 2=5.∴点D 是AB 的中点.∴AB =2BD =10.又∵点E ,F分别是AC ,BC 的中点,∴EF 是△ABC 的中位线.∴EF =12AB =5.9.(2017·河北模拟)已知在△ABC 中,∠A =165°,我们做如下操作,如图.①以B 为顶点,以AB 为一边,在∠ABC 的外部作∠A 1BA =∠ABC ,以C 为顶点,以AC 为一边,在∠ACB 的外部作∠A 1CA =∠ACB ,我们记作1次操作;②以B 为顶点,以A 1B 为一边,在∠A 1BA 的外部作∠A 2BA 1=∠A 1BA ,以C 为顶点,以A 1C 为一边,在∠A 1CA 的外部作∠A 2CA 1=∠A 1CA ,我们记作2次操作;…则∠A 1=150°;若能进行n 次操作,则n 的最大值为10.10.如图,在△ABC 中,点D 为边AC 的中点,且DB ⊥BC ,BC =4,CD =5.(1)求DB 的长;(2)在△ABC 中,求边BC 上的高.解:(1)∵DB ⊥BC , ∴∠DBC =90°.∵在Rt △DBC 中,BC =4,CD =5,∴DB =CD 2-BC 2=52-42=3.(2)过A 作AE ⊥BC 交线段CB 延长线于点E , 则AE ∥DB.∵点D 为AC 的中点, ∴DB 为△ACE 的中位线. ∴AE =2DB =6.∴边BC 上的高为6.11.如图1,在△ABC 中,CD ,C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BAC =α,∠B =β(α>β).图1 图2 图3(1)若∠BAC =70°,∠B =40°,求∠DCE 的度数;(2)若∠BAC =α,∠B =β(α>β),则∠DCE =α-β2(用含α,β的代数式表示);(3)若将△ABC 换成钝角三角形,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试用α,β的代数式表示∠DCE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4)如图3,若CE 是△ABC 外角∠ACF 的平分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且α-β=30°,则∠DCE =75°.(直接写出结果)解:(1)∵∠BAC =70°,∠B =40°, ∴∠ACB =180°-(∠BAC +∠B)=70°. 又∵CE 是∠ACB 的平分线,∴∠ACE =12∠ACB =35°.∵CD 是高线,∴∠ADC =90°. ∴∠ACD =90°-∠BAC =20°. ∴∠DCE =∠ACE -∠ACD =15°. (3)∠DCE =12(α-β).理由:∵∠ACB =180°-(∠BAC +∠B)=180°-(α+β),CE 是∠ACB 的平分线, ∴∠ACE =12∠ACB =90°-12(α+β).∵CD 是高线,∴∠ADC =90°.∴∠ACD =∠BAC -90°=α-90°. ∴∠DCE =∠ACE +∠ACD =90°-12(α+β)+α-90°=12(α-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