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7485c40b4c2e3f56276358.png)
2D .不存在3B . 3C . 4D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A 组一、选择题1.若直线 x =1 的倾斜角为 α,则α ().A .等于 0B .等于πC .等于π2.图中的直线 l 1,l 2,l 3 的斜率分别为 k 1,k 2,k 3,则( ).A .k 1<k 2<k 3C .k 3<k 2<k 1B .k 3<k 1<k 2D .k 1<k 3<k 2(第 2 题)3.已知直线 l 1 经过两点(-1,-2)、(-1,4),直线 l 2 经过两点(2,1)、(x ,6),且l 1∥l 2,则 x =().A .2B .-2C .4D .14.已知直线 l 与过点 M (- 3 , 2 ),N ( 2 ,- 3 )的直线垂直,则直线 l 的倾斜角是().A . π2ππ3π45.如果 AC <0,且 BC <0,那么直线 Ax +By +C =0 不通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设 A ,B 是 x 轴上的两点,点 P 的横坐标为 2,且|P A |=|PB |,若直线 PA 的方程为x -y +1=0,则直线 PB 的方程是().A .x +y -5=0B .2x -y -1=0C .2y -x -4=0D .2x +y -7=07.过两直线 l 1:x -3y +4=0 和 l 2:2x +y +5=0 的交点和原点的直线方程为().A .19x -9y =0B .9x +19y =0C .19x -3y = 0D .3x +19y =08.直线 l 1:x +a 2y +6=0 和直线 l 2 : (a -2)x +3ay +2a =0 没有公共点,则 a 的值是().a+1B.-a+1C.aD.-A.3B.-3C.1D.-19.将直线l沿y轴的负方向平移a(a>0)个单位,再沿x轴正方向平移a+1个单位得直线l',此时直线l'与l重合,则直线l'的斜率为().A.a a a+1a+1a10.点(4,0)关于直线5x+4y+21=0的对称点是().A.(-6,8)二、填空题B.(-8,-6)C.(6,8)D.(-6,-8)11.已知直线l1的倾斜角1=15°,直线l1与l2的交点为A,把直线l2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l1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为60°,则直线l2的斜率k2的值为.12.若三点A(-2,3),B(3,-2),C(12,m)共线,则m的值为.13.已知长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1,0),C(3,2),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14.求直线3x+ay=1的斜率.15.已知点A(-2,1),B(1,-2),直线y=2上一点P,使|AP|=|BP|,则P点坐标为.16.与直线2x+3y+5=0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和为6的直线方程是.17.若一束光线沿着直线x-2y+5=0射到x轴上一点,经x轴反射后其反射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三、解答题18.设直线l的方程为(m2-2m-3)x+(2m2+m-1)y=2m-6(m∈R,m≠-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m的值:①l在x轴上的截距是-3;②斜率为1.△19.已知ABC的三顶点是A(-1,-1),B(3,1),C(1,6).直线l平行于AB,交AC ,BC 分别于 E ,△F , CEF 的面积是△CAB 面积的 1.求直线 l 的方程.4(第 19 题)20.一直线被两直线 l 1:4x +y +6=0,l 2:3x -5y -6=0 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是坐标原点,求该直线方程..21.直线 l 过点(1,2)和第一、二、四象限,若直线 l 的横截距与纵截距之和为 6,求直线 l 的方程.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4- 3- 2 =-1 ,而已知直线 l 与直线MN 垂直,所以直 <0,在 y 轴上的截距 D =- >0,所以,参考答案A 组一、选择题1.C解析:直线 x =1 垂直于 x 轴,其倾斜角为 90°2.D解析:直线 l 1 的倾斜角α 1 是钝角,故 k 1<0;直线 l 2 与 l 3 的倾斜角α 2,α3 均为锐角且α2>α3,所以 k 2>k 3>0,因此 k 2>k 3>k 1,故应选 D .3.A解析:因为直线 l 1 经过两点(-1,-2)、 -1, ),所以直线 l 1 的倾斜角为 π 2 ,而 l 1∥l 2,所以,直线 l 2 的倾斜角也为 π 2,又直线 l 2 经过两点(2,1)、(x ,6),所以,x =2.4.C解析:因为直线 MN 的斜率为 2+ 3线 l 的斜率为 1,故直线 l 的倾斜角是5.Cπ 4 .解析:直线 Ax +By +C =0 的斜率 k = -A B CB直线不通过第三象限.6.A解析:由已知得点 A (-1,0),P (2,3),B (5,0),可得直线 PB 的方程是 x +y -5=0.7.D8.D9.B解析: 结合图形,若直线 l 先沿 y 轴的负方向平移,再沿 x 轴正方向平移后,所得直线与 l 重合,这说明直线 l 和 l ’ 的斜率均为负,倾斜角是钝角.设 l ’ 的倾斜角为 θ,则tan θ=-10.Daa +1.∴k AB =k AC , -2-3= .解得 m = .+2 ∴ y -1 y -2 y -1 1 x +解析:这是考察两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问题.直线5x +4y +21=0 是点 A (4,0)与所求点 A'(x ,y )连线的中垂线,列出关于 x ,y 的两个方程求解.二、填空题11.-1.解析:设直线 l 2 的倾斜角为α 2,则由题意知:180°-α2+15°=60°,α2=135°,∴k 2=tan α2=tan (180°-45°)=-tan45°=-1. 12. 1.2(第 11 题)解:∵A ,B ,C 三点共线,m -3 1 3+2 2213.(2,3).解析:设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为(x ,y ),∵AD ⊥CD ,AD ∥BC ,∴k AD ·k CD =-1,且 k AD =k BC .· =-1, =1.x -0 x -3 x -0⎧x =0 ⎧x =2 解得 ⎨ (舍去) ⎨⎩ y =1 ⎩ y =3所以,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为(2,3).14.- 3或不存在.a解析:若 a =0 时,倾角 90°,无斜率.若 a ≠0 时,y =- 3 1a a∴直线的斜率为- 3 a.15.P (2,2).解析:设所求点 P (x ,2),依题意: (x + 2)2 + (2 - 1)2 = (x - 1)2 + (2 + 2)2 ,解得 x =2,故所求 P 点的坐标为(2,2).16.10x +15y -36=0.c c18.①m =- 5 ;②m = .②由题意,得 =-1,且 2m 2+m -1≠0.解得 m = .解析:由已知,直线 AB 的斜率 k = 1 + 1 1,所以 E 是 CA 的中点.点 E 的坐标是(0, ).= x ,即 x -2y +5=0. ⎧⎪4x +y 0+6=0⎩解析:设所求的直线的方程为 2x +3y +c =0,横截距为-,纵截距为- ,进而得 2 3c = - 36 5.17.x +2y +5=0.解析:反射线所在直线与入射线所在的直线关于 x 轴对称,故将直线方程中的 y 换成-y .三、解答题43 3解析:①由题意,得2m - 6m 2 - 2m - 3=-3,且 m 2-2m -3≠0.解得 m =- 5.3m 2 - 2m - 32m 2 + m - 14319.x -2y +5=0.= .3 + 1 2因为 EF ∥AB ,所以直线 EF 的斜率为 1 2.△因为CEF 的面积是△CAB 面积的 1 54 2直线 EF 的方程是 y - 5 12 220.x +6y =0.解析:设所求直线与 l 1,l 2 的交点分别是 A ,B ,设 A (x 0,y 0),则 B 点坐标为(-x 0,-y 0).因为 A ,B 分别在 l 1,l 2 上,所以 ⎨ 0⎪-3x 0+5 y 0-6=0 ①②①+②得:x 0+6y 0=0,即点 A 在直线 x +6y =0 上,又直线 x +6y =0 过原点,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x +6y =0.21.2x +y -4=0 和 x +y -3=0.∴直线 l 的方程为 + =1 .2∵点(1,2)在直线 l 上,∴ + =1 ,a -5a +6=0,解得 a 1=2,a 2=3.当 a =2 时,直线的方程为 x+ = 1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 a =3 时,直线的方程为+ = 1 ,解析:设直线 l 的横截距为 a ,由题意可得纵截距为 6-a .x ya 6-a1 2 a 6-ay x y2 43 3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 2x +y -4=0 和 x +y -3=0.。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检测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63887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9.png)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检测卷含解析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直线过点(1,2),(4,2+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A。
30° B。
45° C。
60° D。
90°2.如果直线ax+2y+2=与直线3x-y-2=平行,则系数a为()A。
-3 B。
-6 C。
-2/3 D。
2/3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必有倾斜角与之对应。
B。
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对应的倾斜角。
C。
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或90°。
D。
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的斜率为tanα。
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ax与直线y=x+a的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选项不清晰,无法判断)5.若三点A(3,1),B(-2,b),C(8,11)在同一直线上,则实数b等于()A。
2 B。
3 C。
9 D。
-96.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是()A。
x+y+1=0 B。
4x-3y=0 C。
4x+3y=0 D。
4x+3y=0或x+y+1=07.已知点A(x,5)关于点(1,y)的对称点为(-2,-3),则点P(x,y)到原点的距离是()A。
4 B。
13 C。
15 D。
178.设点A(2,-3),B(-3,-2),直线过P(1,1)且与线段AB 相交,则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A。
k≥3/4或k≤-4/3 B。
-4/3≤k≤3/4 C。
-3≤k≤4 D。
以上都不对9.已知直线l1:ax+4y-2=与直线l2:2x-5y+b=互相垂直,垂足为(1,c),则a+b+c的值为()A。
-4 B。
20 C。
完整版)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903dc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9.png)
完整版)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若过点(1,2)和(4,5)的直线的倾斜角是多少?A。
30° B。
45° C。
60° D。
90°2.如果三个点A(3,1)。
B(-2,b)。
C(8,11)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实数b等于多少?A。
2 B。
3 C。
9 D。
-93.过点(1,2),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方程是什么?A。
y + 2 = (3/√3)(x + 1) B。
y - 2 = 3/2(x - 1) C。
3x - 3y + 6 - 3 = 0 D。
3x - y + 2 - 3 = 04.直线3x - 2y + 5 = 0和直线x + 3y + 10 = 0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 B。
平行 C。
重合 D。
异面5.直线mx - y + 2m + 1 = 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多少?A。
(-2,1) B。
(2,1) C。
(1,-2) D。
(1,2)6.已知ab < 0,bc < 0,则直线ax + by + c = 0通过哪些象限?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7.点P(2,5)到直线y = -3x的距离d等于多少?A。
√(23/2) B。
√(2/23) C。
√(23+5) D。
√(22)8.与直线y = -2x + 3平行,且与直线y = 3x + 4交于x轴上的同一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A。
y = -2x + 4 B。
y = (1/2)x + 4 C。
y = -2x - 3 D。
y = (2/3)x - 39.如果直线y = ax - 2和直线y = (a+2)x + 1互相垂直,则a 等于多少?A。
2 B。
1 C。
-1 D。
-2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是3x - y + 2 = 0,直角顶点是C(3,-2),则两条直角边AC,BC的方程是什么?A。
3x - y + 5 = 0.x + 2y - 7 = 0 B。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检测题含答案.docx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检测题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f12c6cd52d380eb63946d52.png)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不论刃为何值,直线(m —\)x+ (2/7?—l)y=/77—5恒过定点()( \\ A. 1,—— B. (-2,0) C. (2,3) D. (9, -4) I 2丿 '2.x — y — 3 S 02. 已知不等式组x + y-3>0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若以原点为圆心的圆0与M 无公x — 2y + 3 n 0共点,则圆。
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A. (0,—)B. (3匹,+8)C. (0,VK)U(3^,+8)D. (0,—)U(3V2,+oo) 3. 若直线厶:x+ay+6=0与厶:U-2)%+3y+2a=0平行,则厶与厶之间的距离为 ()A. V2B.吨C. V3D.出3 84. 若点A (l,l)关于直线y = kx + b 的对称点是3(-3,3),则直线y = kx + b 在y 轴上 的截距是( )A. 1B. 2C. 3D. 45. 已知直线/I :x-y-l=0,动直线?2:(k + l)x +炒+ k = 0(kw/?),则下列结论够 误的是( )A.存在k, I 、使得厶的倾斜角为90。
B.对任意的k, I 、与厶都有公共点C.对任意的4人与厶都不重合D.对任意的人与厶都不垂皐 3(-3,-2),直线1过点且与线段AB 相交,则1的斜 率k 的取值范围( A. k> — ^ik<-4 43 C. — 一 <^<4 D.4 7.图中的直线/,,/2,/3的斜率分别是,则有( )B. k y <k }< k 2C. k 3<k 2< k 、D. k 2<k y < k 、6.设点 A (2,—3),)B. -4<k<-4 以上都不对A. ky<k 2< k 3TV TV 27V 5 7TA. 3 B . 6 c. 3 D . 69. 直线3x + y-4 = 0的斜率和在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 一3,4B. 3,-4C. -3,-4D. 3,410. 过点(一2, 1),且平行于向量v=(2, 1)的直线方程为()A. % — 2y + 4 = 0B. % 4- 2y — 4 = 0C. % — 2y — 4 = 0D. % + 2y + 4 =11・过点水3, 3)且垂直于直线4x + 2y - 7 = 0的直线方程为A. y = -x + 2B. y = —2x + 7 C ・ y = -x + - D. y = -x - 丿 2 J 丿 22 丿 22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己知A (l,-2), B (3,0),那么线段A3中点的坐标为(). A.(2,-1) B.(2,1) C.(4,-2) D. (-1,2)二、填空题13. 已知G,b,c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C 为斜边长,若点在直线Z :Q + by + 2c = 0上,则加2 +/?2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 ・14. me R ,动直线 l }\x + my -1 =()过定点 动直线 /2: nix - y- 2m + A /3 = 0 定点3,若直线1与人相交于点P (异于点A,B),则\PAB 周长的最大值为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点(2, —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定义点POoJo)到直线上似+ By + C = 0(护+ B 2^ 0)的有向距离为d =已知点Pi ,P2到直线2的有向距离分别是心,〃2,给出以下命题: ① 若di — d.2 - ② 若心+ d = =0,则直线P1P2与直线2平行;=0,则直线EE 与直线/平行;③若心+ 〃2 = 0,则直线RE 与直线2垂直;④若didzVO,则直线ED 与直线2相交;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7. 求符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 过点P(3,—2),且与直线4% 4- y - 2 = 0平行;(2) 过点P(3,—2),且与直线4% 4- y - 2 = 0垂直;(3) 过点P(3,-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18.己知ZM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4,-2), B(4,2), C(1 , 3).(1)求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2)求边4B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9.已知直线/ :3x + 2y-2 + 22x + 4y + 22 = 0(1)求证:直线1过定点。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A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A](https://img.taocdn.com/s3/m/492f699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6.png)
第27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对应学生用书P73知识点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1.若点(1,a)到直线x -y +1=0的距离是32,则实数a 为( )A .-1B .5C .-1或5D .-3或3 答案 C解析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1-a +1|2=322,∴a=-1或5.2.已知两点A(1,1)和B(-1,4)到直线x +my +3=0的距离相等,则m 为( ) A .0或-23 B .23或-65C .-23或23D .0或23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直线x +my +3=0与AB 平行或过AB 的中点,则有-1m =4-1-1-1或1-12+m×1+42+3=0,∴m=23或m =-65.知识点二两平行线间的距离A .1110B .85C .157D .45答案 A解析 由两直线平行,得m =6,所以mx -8y +5=0可化成3x -4y +52=0,因此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d =⎪⎪⎪⎪⎪⎪-3-5232+42=1110,故选A .4.已知直线l 与两直线l 1:2x -y +3=0和l 2:2x -y -1=0平行且距离相等,则l 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2x -y +1=0解析 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2x -y +c =0(c≠3,c≠-1),分别在l 1:2x -y +3=0和l 2:2x -y -1=0上取点A(0,3)和B(0,-1),则此两点到2x -y +c =0的距离相等,即|-3+c|22+-12=|1+c|22+-12,解得c =1,故直线l 的方程为2x -y +1=0.知识点三距离公式的应用5.已知点P(m ,n)是直线2x +y +5=0上任意一点,则m 2+n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5解析 因为m 2+n 2是点P(m ,n)与原点O 间的距离,所以根据直线的性质,原点O 到直线2x +y +5=0的距离就是m 2+n 2的最小值.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d =522+12=5.故答案为5.6.已知直线l 1:x +y -1=0,现将直线l 1向上平移到l 2的位置,若l 1,l 2和两坐标轴围成的梯形的面积为4,求直线l 2的方程(如图).解 ∵l 1∥l 2,可设l 2的方程为x +y -m =0. l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 l 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D ,得A(1,0),D(0,1),B(m ,0),C(0,m). ∵l 2在l 1的上方,∴m>1.∵S 梯形ABCD =S △OBC -S △AOD ,∴4=12m 2-12,解得m =3或m =-3(舍去).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y -3=0.对应学生用书P73一、选择题1.已知两点A(3,2)和B(-1,4)到直线mx +y +3=0的距离相等,则m 的值为( ) A .0或-12 B .12或-6C .-12或12D .0或12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得|3m +5|m 2+1=|-m +7|m 2+1,即|3m +5|=|m -7|,∴(3m+5)2=(m -7)2,展开合并同类项得8m 2+44m -24=0,即2m 2+11m -6=0,解得m =12或m =-6.2.点P(x ,y)在直线x +y -4=0上,则x 2+y 2的最小值是( ) A .8 B .2 2 C . 2 D .16 答案 A解析 由题知所求即为原点到直线x +y -4=0的距离的平方,即0+0-4212+12=162=8.故选A .3.若动点A(x 1,y 1),B(x 2,y 2)分别在直线l 1:x +y -11=0和l 2:x +y -1=0上移动,则AB 中点M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A .x -y -6=0B .x +y +6=0C .x -y +6=0D .x +y -6=0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点M 所在的直线与直线l 1,l 2平行,所以设为x +y +n =0,此直线到直线l 1和l 2的距离相等,所以|n +11|2=|n +1|2,解得n =-6,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y-6=0.故选D .4.直线2x +3y -4=0关于点(2,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 .3x -2y -4=0 B .2x +3y +6=0 C .3x -2y -10=0 D .2x +3y -10=0 答案 D解析 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 +3y +C =0,由题意可知|4+3-4|22+32=|4+3+C|22+32. ∴C=-4(舍)或C =-10,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 +3y -10=0.5.若动点A(x 1,y 1),B(x 2,y 2)分别在直线l 1:x +y -7=0和l 2:x +y -5=0上移动,则AB 的中点M 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 )A .3 2B .2C . 2D .4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点M 在直线l 1与l 2之间且与两直线距离相等的直线上,设该直线方程为x +y +c =0,则|c +7|2=|c +5|2,即c =-6,∴点M 在直线x +y -6=0上,∴点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原点到直线x +y -6=0的距离,即|-6|2=32.二、填空题6.如果已知两点O(0,0),A(4,-1)到直线mx +m 2y +6=0的距离相等,那么m 可取不同实数值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 3解析解方程6m2+m4=|4m-m2+6|m2+m4(m≠0),得m=6或m=-2或m=4.7.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为1,又点A(-2,-1),B(4,5)到l的距离相等,则l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x-y-1=0或x=1解析显然l⊥x轴时符合要求,此时l的方程为x=1.设l的斜率为k,则l的方程为y=k(x-1),即kx-y-k=0.∵点A,B到l的距离相等,∴|-2k+1-k|k2+1=|4k-5-k|k2+1,∴|1-3k|=|3k-5|,∴k=1,∴l的方程为x-y-1=0.8.已知平面上一点M(5,0),若直线上存在点P使|PM|=4,则称该直线为“切割型直线”.下列直线是“切割型直线”的有________.①y=x+1 ②y=2 ③y=43x ④y=2x+1答案②③解析可通过求各直线上的点到点M的最小距离,即点M到直线的距离d来分析.①d=5+12=32>4,故直线上不存在点到点M的距离等于4,不是“切割型直线”;②d=2<4,所以在直线上可以找到两个不同的点,使之到点M的距离等于4,是“切割型直线”;③d=20 32+42=4,直线上存在一点,使之到点M的距离等于4,是“切割型直线”;④d=115=1155>4,故直线上不存在点到点M的距离等于4,不是“切割型直线”.故填②③.三、解答题9.已知直线l1:ax+by+1=0(a,b不同时为0),l2:(a-2)x+y+a=0.(1)若b=0且l1⊥l2,某某数a的值;(2)当b=3且l1∥l2时,求直线l1与l2间的距离.解(1)当b=0时,l1:ax+1=0,由l1⊥l2知a-2=0,解得a=2.(2)当b=3时,l1:ax+3y+1=0,当l 1∥l 2时,联立⎩⎪⎨⎪⎧a -3a -2=0,3a -1≠0,解得a =3,此时,l 1的方程为3x +3y +1=0,l 2的方程为x +y +3=0,即3x +3y +9=0,则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 =|9-1|32+32=423. 10.过点M(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x ,y 轴的正半轴于点A ,B ,若四边形OAMB 的面积被直线AB 平分,求直线AB 的方程.解 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a +yb =1(a >0,b >0),∴A(a,0),B(0,b). ∵MA⊥MB,∴(a-2)×(-2)+(-4)×(b-4)=0, 即a =10-2b .∵a>0,b >0,∴0<b <5,0<a <10. ∵直线AB 的一般式方程为bx +ay -ab =0, ∴点M 到直线AB 的距离d =|2b +4a -ab|a 2+b2. ∴△MAB 的面积S 1=12d|AB|=12|2b +4a -ab|=|b 2-8b +20|=b 2-8b +20,△OAB 的面积S 2=12ab =5b -b 2.∵直线AB 平分四边形OAMB 的面积, ∴S 1=S 2,可得2b 2-13b +20=0,解得⎩⎪⎨⎪⎧b =4,a =2或⎩⎪⎨⎪⎧b =52,a =5.∴所求直线AB 的方程为x +2y -5=0或2x +y -4=0.。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5d4e743323968001c92cc.png)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含答案)《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一.选择题: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 ax =与y x a =+正确的是( )x y O x y O x y O xyOA B C D2.若直线20x ay ++=和2310x y ++=互相垂直,则a =( )A .32-B .32C .23- D .23 3.过11(,)x y 和22(,)x y 两点的直线的方程是( )111121212112211211211211...()()()()0.()()()()0y y x x y y x x A B y y x x y y x x C y y x x x x y y D x x x x y y y y ----==---------=-----=4.直线2350x y +-=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A 、3x+2y-5=0 B 、2x-3y-5=0C 、3x+2y+5=0D 、3x-2y-5=05 如果直线l 沿x 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再沿y 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那么直线l 的斜率是( )23-二.填空题:11. 过点(1,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方程1=+y x 表示的图形所围成的封闭区域的面积为_________13 点(,)P x y 在直线40x y +-=上,则22x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14 直线10x y -+=上一点P 的横坐标是3,若该直线绕点P 逆时针旋转090得直线l ,则直线l 的方程是15 已知直线,32:1+=x y l若2l 与1l 关于y 轴对称,则2l 的方程为__________;23y x =-+三、解答题16.求过点(5,4)A --的直线l ,使它与两坐标轴相交且与两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517. 一直线被两直线0653:,064:21=--=++y x l y x l 截得线段的中点是P 点,当P 点为(0,0)时,求此直线方程18.直线313y x =-+和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在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ABC ,如果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1(,)2P m 使得△ABP 和△ABC 的面积相等, 求m 的值19.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为A(-1,5)、B (-2,-1)、C(4,3),M是BC边上的中点。
直线与方程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直线与方程练习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276bb5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d.png)
直线与方程练习题直线与方程练习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设直线0ax by c ++=的倾斜角为a ,且sin cos 0a a +=,则,a b 满足(满足( )A .1=+b aB .1=-b aC .0=+b aD .0=-b a2.过点(1,3)P -且垂直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的直线方程为( ) A .012=-+y x B .052=-+y xC .052=-+y xD .072=+-y x3.已知过点(2,)A m -和(,4)B m 的直线与直线012=-+y x 平行,平行, 则m 的值为(的值为( )A .0B .8-C .2D .104.已知0,0ab bc <<,则直线ax by c +=通过(通过( )A .第一、二、三象限.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第二、三、四象限 5.直线1x =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 )A .045,1B .0135,1-C .090,不存在,不存在D .0180,不存在,不存在6.若方程014)()32(22=+--+-+m y m m x m m 表示一条直线,则实数m 满足( )A .0¹mB .23-¹m C .1¹mD .1¹m ,23-¹m ,0¹m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点(1,1)P - 到直线10x y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直线,32:1+=x y l 若2l 与1l 关于y 轴对称,则2l 的方程为__________; 若3l 与1l 关于x 轴对称,则3l 的方程为_________; 若4l 与1l 关于x y =对称,则4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 3. 若原点在直线l 上的射影为)1,2(-,则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高一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1
![人教版数学高一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f93f84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b.png)
人教版高一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若三条直线2380x y ++=,10x y --=与直线0x ky +=交于一点,则k =()A .-2B .2C .12-D .12【来源】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8届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答案】C2.已知直线1l :(3)(4)10k x k y -+-+=与2l :2(3)230k x y --+=平行,则k 的值是().A .1或3B .1或5C .3或5D .1或2【来源】直线平行问题【答案】C3.如图,已知A(4,0)、B(0,4),从点P(2,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 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 上,最后经直线OB 反射后又回到P 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是()A .B .C .6D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D4.已知(2,1),(0,5)A C -,则AC 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A .250x y +-=B .250x y +-=C .250x y -+=D .250x y -+=【来源】广州市培正中学2018年高一第二学期数学必修二模块测试卷一【答案】A5.与直线:2l y x =平行,且到l A .2y x =B .25y x =±C .1522y x =-±D .122y x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带解析)【答案】B6.经过点()1,1M 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是()A .2x y +=B .1x y +=C .2x y +=或y x =D .1x =或1y =【来源】高二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滚动习题(四)[范围1]【答案】C7.若直线310x ++=倾斜角是()A .30°B .120°C .60°D .150°【来源】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8届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答案】B8.等腰Rt △ABC 的直角顶点为C(3,3),若点A 的坐标为(0,4),则点B 的坐标可能是()A .(2,0)或(6,4)B .(2,0)或(4,6)C .(4,6)D .(0,2)【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四)【答案】B9.直线ax +y +m =0与直线x +by +2=0平行,则()A .ab =1,bm ≠2B .a =0,b =0,m ≠2C .a =1,b =-1,m ≠2D .a =1,b =1,m ≠2【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二)【答案】A10.直线30()x m m R ++=∈的倾斜角为()A .30°B .60︒C .120︒D .150︒【来源】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卷【答案】C11.直线l 过点M (1,-2),倾斜角为30°.则直线l 的方程为()A .x y --1=0B .x y +1=0C .x --1=0D .x -y +1=0【来源】人教A 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3章章末综合测评数学试题【答案】C12.已知直线(3k -1)x +(k +2)y -k =0,则当k 变化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A .(0,0)B .(17,27)C .(27,17)D .(17,114)【来源】人教A 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3章章末综合测评数学试题【答案】C13.直线l 通过两直线7x +5y -24=0和x -y =0的交点,且点(5,1)到直线l 的距离为,则直线l 的方程是()A .3x +y +4=0B .3x -y +4=0C .3x -y -4=0D .x -3y -4=0【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章末检测卷【答案】C14.倾斜角为45°,在y 轴上的截距为-1的直线方程是()A .x -y +1=0B .x -y -1=0C .x +y -1=0D .x +y +1=0【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章末检测卷【答案】B15.若直线1l :60x ay ++=与2l :()2320a x y a -++=平行,则1l 与2l 间的距离为()A B .823C D .833【来源】2019届高考数学(理)全程训练:天天练31直线方程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答案】B16.圆(x +1)2+y 2=2的圆心到直线y =x +3的距离为()A .1B .2CD .【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2【答案】C17.若直线y =x +2k +1与直线y =-12x +2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A .(-52,12)B .(-25,12)C .[-52,-12]D .[-52,12]【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四)【答案】A18.已知点A(2,3),B(-3,-2),若直线l 过点P(1,1)且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A .k ≥2或k ≤34B .34≤k ≤2C .k ≥34D .k ≤2【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3月月考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A19.若直线mx +ny +3=0在y 轴上的截距为-3,y -=的倾斜角的2倍,则()A .m =,n =1B .m =,n =-3C .m =,n =-3D .m =,n =1【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答案】D20.已知直线10ax by ++=与直线4350x y ++=平行,且10ax by ++=在y 轴上的截距为13,则+a b 的值为()A .7-B .1-C .1D .7【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8年上期高二期末考试文科数学试题【答案】A21.若两直线330x y +-=与610x my ++=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A .105B .2105C .51026D .【来源】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答案】D22.若直线l 经过点(1,1),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则直线l 的条数为()A .1B .2C .3D .4【来源】2012年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2直线的方程练习题(二)【答案】C23.已知直线l 1:x +y +1=0,l 2:x +y -1=0,则l 1,l 2之间的距离为()A .1BC D .2【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章末检测卷【答案】B24.如果直线220ax y ++=与直线320x y --=平行,则a 的值为()A .3-B .6-C .32D .23【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B25.过点(3,1)作圆22(1)1x y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A .230x y --=B .230x y +-=C .430x y --=D .430x y +-=【来源】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答案】B26.已知直线l 的方程是y =2x +3,则l 关于y =-x 对称的直线方程是()A .x -2y +3=0B .x -2y =0C .x -2y -3=0D .2x -y =0【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四)【答案】A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27.已知,,a b c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c 为斜边长,若点(,)M m n 在直线:20l ax by c ++=上,则22m 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答案】428.已知直线l :mx +y +3m −3=0与圆x 2+y 2=12交于A ,B 两点,过A ,B 分别作l 的垂线与y 轴交于C ,D 两点,若|AB|=23,则|CD|=__________.【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3卷参考版)【答案】429.过点(2,-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来源】浙江省诸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352y x y x =-=-或30.若直线l 与直线1y =和70x y --=分别交于M ,N 两点,且MN 的中点为()1,1P -,则直线l 的斜率等于__________.【来源】高二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滚动习题(四)[范围1]【答案】23-31.过点(2,3)P ,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是______.【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答案】320x y -=或10x y -+=32.过点(1,2)M 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来源】2011年浙江省苍南县三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卷【答案】x+y=3或y=2x33.已知点A(2,1),B(-2,3),C(0,1),则△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四)34.当0<k<12时,两条直线kx -y =k -1,ky -x =2k 的交点在________象限.【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一)【答案】第二35.直线l 经过点P (3,2)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OAB 的面积为12,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章末检测卷【答案】2x +3y -12=036.过点P(3,4)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来源】人教A 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3章章末综合测评2数学试题【答案】y=43x 或x+y-7=037.若直线l 1:ax +3y +1=0与l 2:2x +(a +1)y +1=0互相平行,则a 的值为________.【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州一中等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理科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338.在极坐标系中,点π(2,6到直线πsin()16ρθ-=的距离是___________【来源】2018年秋人教B 版数学选修4-4模块综合检测试题【答案】1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3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边AB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20x y --=,点(2,0)C .(Ⅰ)求直线CD 的方程;(Ⅱ)求AB 边上的高CE 所在直线的方程.【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答案】解:(Ⅰ)∵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2CD AB k k ==∴直线CD 的方程是2(2)y x =-,即240x y --=(Ⅱ)∵CE ⊥AB∴112CE AB k k =-=-∴CE 所在直线方程为1(2)2y x =--,220x y 即+-=.40.△ABC 中,A (0,1),AB 边上的高C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2y -4=0,AC 边上的中线BE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 +y -3=0.(1)求直线AB 的方程;(2)求直线BC 的方程;(3)求△BDE 的面积.【来源】人教A 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3章章末综合测评数学试题【答案】(1)210x y -+=;(2)2370x y +-=;(3)11041.已知正方形的中心为()1,0G -,一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50x y +-=,求其他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来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三)【答案】370,390,330x y x y x y ++=-+=--=.42.已知直线l 经过点P (-2,5),且斜率为3-4(1)求直线l 的方程;(2)若直线m 与l 平行,且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3,求直线m 的方程.【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文)试题【答案】(1)3x +4y -14=0;(2)3x +4y +1=0或3x +4y -29=0.43.已知直线:(1)(23)60m a x a y a -++-+=,:230n x y -+=.(1)当0a =时,直线l 过m 与n 的交点,且它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反,求直线l 的方程;(2)若坐标原点O 到直线m m 与n 的位置关系.【来源】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试数学(理)试卷【答案】(1)370x y -=或120x y -+=;(2)//m n 或m n⊥44.已知两直线l 1:ax -by +4=0,l 2:(a -1)x +y +b =0.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a ,b 的值.(1)直线l 1过点(-3,-1),并且直线l 1与l 2垂直;(2)直线l 1与直线l 2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l 1,l 2的距离相等.【来源】2014届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引领技巧点拨第九章第3课时练习卷(带解析)【答案】(1)a =2,b =2(2)2{2a b ==-或2{32a b ==45.已知三条直线l 1:2x-y+a=0(a>0),直线l 2:4x-2y-1=0和直线l 3:x+y-1=0,且l 1和l 2的距离是7510.(1)求a 的值.(2)能否找到一点P ,使得P 点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P 是第一象限的点;②P 点到l 1的距离是P 点到l 2的距离的12;③P 点到l 1的距离与P 点到l 3若能,求出P 点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答案】(1)a=3;(2)P(137,918).4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3)A ,直线:24l y x =-,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1)若圆心C 也在直线1y x =-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方程;(2)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2MA MO =,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江苏卷带解析)【答案】(1)3y =或34120x y +-=;(2)12[0,]5.4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长为2,宽为1,AB .AD 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所示)。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单元质量测评(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2-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2数学试题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单元质量测评(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2-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2数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ac8a3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2.png)
第三章 单元质量测评对应学生用书P77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斜率为2的直线的倾斜角α所在的X 围是( ) A .0°<α<45° B.45°<α<90° C .90°<α<135° D.135°<α<180° 答案 B解析 ∵k=2>1,即tanα>1,∴45°<α<90°. 2.在x 轴上的截距为2且倾斜角为135°的直线方程为( ) A .y =-x +2 B .y =-x -2 C .y =x +2 D .y =x -2 答案 A解析 由题可知直线方程为y =tan135°·(x-2),即y =-x +2. 3.若三点A(4,3),B(5,a),C(6,b)共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a -b =3 B .b -a =1 C .a =3,b =5 D .a -2b =3 答案 A解析 由k AB =k AC 可得2a -b =3,故选A .4.若实数m ,n 满足2m -n =1,则直线mx -3y +n =0必过定点( ) A .⎝ ⎛⎭⎪⎫2,13 B .⎝ ⎛⎭⎪⎫-2,13C .⎝ ⎛⎭⎪⎫2,-13D .⎝ ⎛⎭⎪⎫-2,-13答案 D解析 由已知得n =2m -1,代入直线mx -3y +n =0得mx -3y +2m -1=0,即(x +2)m+(-3y -1)=0,由⎩⎪⎨⎪⎧x +2=0,-3y -1=0,解得⎩⎪⎨⎪⎧x =-2,y =-13,所以此直线必过定点⎝⎛⎭⎪⎫-2,-13,故选D .5.设点A(-2,3),B(3,2),若直线ax +y +2=0与线段AB 没有交点,则a 的取值X 围是( )A .⎝ ⎛⎦⎥⎤-∞,52∪⎣⎢⎡⎭⎪⎫43,+∞ B .⎝ ⎛⎭⎪⎫-43,52C .⎣⎢⎡⎦⎥⎤-52,43 D .⎝ ⎛⎦⎥⎤-∞,-43∪⎣⎢⎡⎭⎪⎫52,+∞ 答案 B解析 直线ax +y +2=0过定点C(0,-2),k AC =-52,k BC =43.由图可知直线与线段没有交点时,斜率-a 的取值X 围为-52<-a <43,解得a∈⎝ ⎛⎭⎪⎫-43,52.6.和直线5x -4y +1=0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A .5x +4y +1=0 B .5x +4y -1=0 C .-5x +4y -1=0 D .-5x +4y +1=0 答案 A解析 设所求直线上的任一点为(x′,y′),则此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因为点(x′,-y′)在直线5x -4y +1=0上,所以5x′+4y′+1=0,即所求直线方程为5x +4y +1=0.7.已知直线x =2及x =4与函数y =log 2x 图象的交点分别为A ,B ,与函数y =lg x 图象的交点分别为C ,D ,则直线AB 与CD( )A .平行B .垂直C .不确定D .相交 答案 D解析 易知A(2,1),B(4,2),原点O(0,0),∴k OA =k OB =12,∴直线AB 过原点,同理,C(2,lg 2),D(4,2lg 2),k OC =k OD =lg 22≠12,∴直线CD 过原点,且与AB 相交.8.过点M(1,-2)的直线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P ,Q 两点,若M 恰为线段PQ 的中点,则直线PQ 的方程为 ( )A .2x +y =0B .2x -y -4=0C .x +2y +3=0D .x -2y -5=0 答案 B解析 设P(x 0,0),Q(0,y 0).∵M(1,-2)为线段PQ 的中点,∴x 0=2,y 0=-4,∴直线PQ 的方程为x 2+y-4=1,即2x -y -4=0.故选B .9.若三条直线y =2x ,x +y =3,mx +ny +5=0相交于同一点,则点(m ,n)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 5B . 6C .2 3D .2 5 答案 A解析 由⎩⎪⎨⎪⎧y =2x ,x +y =3,解得⎩⎪⎨⎪⎧x =1,y =2.把(1,2)代入mx +ny +5=0可得m +2n +5=0, ∴m=-5-2n ,∴点(m ,n)到原点的距离d = m 2+n 2=5+2n 2+n 2=5n +22+5≥5,当n =-2时等号成立,此时m =-1.∴点(m ,n)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5.故选A .10.点F(3m +3,0)到直线3x -3my =0的距离为( ) A . 3 B .3m C .3 D .3m 答案 A解析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F(3m +3,0)到直线3x -3my =0的距离为3·3m +33m +3=3.11.若直线l 经过点A(1,2),且在x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X 围是(-3,3),则其斜率的取值X 围是( )A .⎝⎛⎭⎪⎫-1,15 B .⎝⎛⎭⎪⎫-∞,12∪(1,+∞) C .(-∞,-1)∪⎝ ⎛⎭⎪⎫15,+∞D .(-∞,-1)∪⎝ ⎛⎭⎪⎫12,+∞ 答案 D解析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A(1,2),B(-3,0),C(3,0),过点A ,B 作直线AB ,过点A ,C 作直线AC ,如图所示,则直线AB 在x 轴上的截距为-3,直线AC 在x 轴上的截距为3.因为k AB =2-01--3=12,k AC =2-01-3=-1,所以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X 围为(-∞,-1)∪⎝ ⎛⎭⎪⎫12,+∞.12.已知△ABC 的边AB 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 +y -3=0,边AC 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 -2y +3=0,边BC 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x -y -3=0.若△ABC 夹在两条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之间,则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A .355B . 2C .322D . 5答案 B解析 联立直线方程,易得A(1,2),B(2,1).如图所示,当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最小时,两平行直线分别过点A ,B ,又两平行直线的斜率为1,直线AB 的斜率为-1,所以线段AB 的长度就是过A ,B 两点的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易得|AB|=2,即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最小值是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直线l 的倾斜角是直线y =x +1的倾斜角的2倍,且过定点P(3,3),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x =3解析 直线y =x +1的斜率为1,倾斜角为45°.直线l 的倾斜角是已知直线y =x +1的倾斜角的2倍,所以直线l 的倾斜角为90°,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x =3.14.直线x 3+y4=t 被两坐标轴截得的线段长度为1,则t =________.答案 ±15解析 直线与x ,y 轴的交点分别为(3t ,0)和(0,4t),所以线段长为3t2+4t2=1,解得t =±15.15.已知点A(2,4),B(6,-4),点P 在直线3x -4y +3=0上,若满足|PA|2+|PB|2=λ的点P 有且仅有1个,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答案 58解析 设点P 的坐标为(a ,b).∵A(2,4),B(6,-4),∴|PA|2+|PB|2=[(a -2)2+(b -4)2]+[(a -6)2+(b +4)2]=λ,即2a 2+2b 2-16a +72=λ.又∵点P 在直线3x -4y +3=0上,∴3a-4b +3=0,∴509b 2-803b +90=λ.又∵满足|PA|2+|PB|2=λ的点P 有且仅有1个,∴Δ=⎝ ⎛⎭⎪⎫-8032-4×509×(90-λ)=0,解得λ=58.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直线y =2a 与函数y =|x -a|-1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则a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12解析 因为y =|x -a|-1=⎩⎪⎨⎪⎧x -a -1,x≥a,-x +a -1,x<a ,所以该函数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又直线y =2a 与函数y =|x -a|-1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则2a =-1,即a =-1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Rt△ABC 的顶点坐标A(-3,0),直角顶点B(-1,-22),顶点C 在x 轴上.(1)求点C 的坐标; (2)求斜边所在直线的方程.解 (1)解法一:依题意,Rt△ABC 的直角顶点坐标为B(-1,-22), ∴AB⊥BC,∴k AB ·k BC =-1.又∵A(-3,0),∴k AB =0+22-3--1=-2,∴k BC =-1k AB =22,∴边BC 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y +22=22(x +1),即x -2y -3=0. ∵直线BC 的方程为x -2y -3=0,点C 在x 轴上,由y =0,得x =3,即C(3,0). 解法二:设点C(c ,0),由已知可得k AB ·k BC =-1,即0+22-3--1·0+22c +1=-1,解得c =3,所以点C 的坐标为(3,0). (2)由B 为直角顶点,知AC 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 ∵A(-3,0),C(3,0),∴斜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0.18.(本小题满分12分)点M(x 1,y 1)在函数y =-2x +8的图象上,当x 1∈[2,5]时,求y 1+1x 1+1的取值X 围. 解y 1+1x 1+1=y 1--1x 1--1的几何意义是过M(x 1,y 1),N(-1,-1)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点M 在直线y =-2x +8的线段AB 上运动,其中A(2,4),B(5,-2).∵k NA =53,k NB =-16,∴-16≤y 1+1x 1+1≤53,∴y 1+1x 1+1的取值X 围为⎣⎢⎡⎦⎥⎤-16,53.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l 经过直线3x +4y -2=0与直线2x +y +2=0的交点P ,且垂直于直线x -2y -1=0.(1)求直线l 的方程;(2)求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S .解 (1)联立两直线方程⎩⎪⎨⎪⎧3x +4y -2=0,2x +y +2=0,解得⎩⎪⎨⎪⎧x =-2,y =2,则两直线的交点为P(-2,2).∵直线x -2y -1=0的斜率为k 1=12,所求直线垂直于直线x -2y -1=0,那么所求直线的斜率k =-112=-2,∴所求直线方程为y -2=-2(x +2),即2x +y +2=0.(2)对于方程2x +y +2=0,令y =0则x =-1,则直线与x 轴交点坐标A(-1,0), 令x =0则y =-2,则直线与y 轴交点坐标B(0,-2), 直线l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AOB , ∴S=12|OA||OB|=12×1×2=1.20.(本小题满分12分)一条光线经过点P(2,3)射在直线l :x +y +1=0上,反射后经过点Q(1,1),求:(1)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2)这条光线从P 到Q 所经路线的长度.解 (1)设点Q′(x′,y′)为点Q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QQ′交l 于点M .∵k l =-1,∴k QQ′=1, ∴QQ′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1·(x-1), 即x -y =0.由⎩⎪⎨⎪⎧x +y +1=0,x -y =0,解得⎩⎪⎨⎪⎧x =-12,y =-12,∴交点M ⎝ ⎛⎭⎪⎫-12,-12,∴⎩⎪⎨⎪⎧1+x′2=-12,1+y′2=-12.解得⎩⎪⎨⎪⎧x′=-2,y′=-2,∴Q′(-2,-2).设入射光线与l 交于点N ,则P ,N ,Q′三点共线, 又∵P(2,3),Q′(-2,-2),∴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23--2=x --22--2,即5x -4y +2=0.(2)|PN|+|NQ|=|PN|+|NQ′|=|PQ′| =[2--2]2+[3--2]2=41,即这条光线从P 到Q 所经路线的长度为41.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直线l 经过点(-1,1),此直线被两平行直线l 1:x +2y -1=0和l 2:x +2y -3=0所截得线段的中点在直线x -y -1=0上,求直线l 的方程.解 设直线x -y -1=0与l 1,l 2的交点分别为C(x C ,y C ),D(x D ,y D ),则⎩⎪⎨⎪⎧x C +2y C -1=0,x C -y C -1=0,解得⎩⎪⎨⎪⎧x C =1,y C =0,∴C(1,0)⎩⎪⎨⎪⎧x D +2y D -3=0,x D -y D -1=0,解得⎩⎪⎨⎪⎧x D =53,y D=23,∴D ⎝ ⎛⎭⎪⎫53,23. 则C ,D 的中点坐标为⎝ ⎛⎭⎪⎫43,13, 即直线l 经过点⎝ ⎛⎭⎪⎫43,13. 又直线l 经过点(-1,1),由两点式得直线l 的方程为 y -131-13=x -43-1-43,即2x +7y -5=0.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三条直线l 1:2x -y +a =0(a >0);l 2:-4x +2y +1=0;l 3:x +y -1=0,且l 1与l 2间的距离是7510.(1)求a 的值;(2)能否找到一点P ,使P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①点P 在第一象限;②点P 到l 1的距离是点P 到l 2的距离的12;③点P 到l 1的距离与点P 到l 3的距离之比是2∶5.若能,求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解 (1)直线l 2的方程等价于2x -y -12=0,所以两条平行线l 1与l 2间的距离d =⎪⎪⎪⎪⎪⎪a -⎝ ⎛⎭⎪⎫-1222+-12=7510,即⎪⎪⎪⎪⎪⎪a +12=72.又因为a >0,解得a =3.(2)假设存在点P ,设点P(x 0,y 0),若点P 满足条件②,则点P 在与l 1,l 2平行的直线l′:2x -y +c =0上,且|c -3|5=12·⎪⎪⎪⎪⎪⎪c +125,解得c =132或116,所以2x 0-y 0+132=0或2x 0-y 0+116=0.若P 点满足条件③,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得|2x 0-y 0+3|5=25·|x 0+y 0-1|2, 即|2x 0-y 0+3|=|x 0+y 0-1|, 所以x 0-2y 0+4=0或3x 0+2=0. 若点P 满足条件①,则3x 0+2=0不合适. 解方程组⎩⎪⎨⎪⎧ 2x 0-y 0+132=0,x 0-2y 0+4=0,得⎩⎪⎨⎪⎧x 0=-3,y 0=12.不符合点P 在第一象限,舍去.解方程组⎩⎪⎨⎪⎧2x 0-y 0+116=0,x 0-2y 0+4=0,得⎩⎪⎨⎪⎧x 0=19,y 0=3718.符合条件①.所以存在点P ⎝ ⎛⎭⎪⎫19,3718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学业分层测评20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学业分层测评20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4ad84265ce05087732132c.png)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建议用时:45分钟)[达标必做]一、选择题1.点P在x轴上,且到直线3x-4y+6=0的距离为6,则点P的坐标为() A.(8,0) B.(-12,0)C.(8,0)或(-12,0) D.(-8,0)或(12,0)【解析】设点P的坐标为(x,0),则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3x-4×0+6|32+(-4)2=6,解得x=8或x=-12.所以点P的坐标为(8,0)或(-12,0).【答案】 C2.两条平行线l1:3x+4y-2=0,l2:9x+12y-10=0间的距离等于()A.75 B.715C.415 D.23【解析】l1的方程可化为9x+12y-6=0,由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d=|-6+10|92+122=415.【答案】 C3.到直线3x-4y-11=0的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为() A.3x-4y-1=0B.3x-4y-1=0或3x-4y-21=0C.3x-4y+1=0D.3x-4y-21=0【解析】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3x-4y+c=0.由题意|c-(-11)|32+(-4)2=2,解得c=-1或c=-21.故选B.【答案】 B4.已知两点A(3,2)和B(-1,4)到直线mx+y+3=0的距离相等,则m的值为()A.0或-12 B.12或-6C.-12或12D.0或12【解析】由题意知直线mx+y+3=0与AB平行或过AB的中点,则有-m=4-2-1-3或m×3-12+2+42+3=0,∴m=12或m=-6.【答案】 B5.抛物线y=-x2上的点到直线4x+3y-8=0距离的最小值是()A.43 B.75C.85 D.203【解析】设P(x0,-x20)为y=-x2上任意一点,则由题意得P到直线4x+3y-8=0的距离d=|4x0-3x20-8|5=⎪⎪⎪⎪⎪⎪-3⎝⎛⎭⎪⎫x0-232-2035,∴当x0=23时,d min=2035=43.【答案】 A二、填空题6.若点P在直线x+y-4=0上,O为原点,则|OP|的最小值是________.【导学号:09960122】【解析】|OP|的最小值,即为点O到直线x+y-4=0的距离,d=|0+0-4|1+1=2 2.【答案】2 27.已知x+y-3=0,则(x-2)2+(y+1)2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设P(x,y),A(2,-1),则点P在直线x+y-3=0上,且(x -2)2+(y +1)2=|P A |.|P A |的最小值为点A (2,-1)到直线x +y -3=0的距离d =|2+(-1)-3|12+12= 2. 【答案】2三、解答题8.已知直线l 1和l 2的方程分别为7x +8y +9=0,7x +8y -3=0,直线l 平行于l 1,直线l 与l 1的距离为d 1,与l 2的距离为d 2,且d 1d 2=12,求直线l 的方程. 【解】 由题意知l 1∥l 2,故l 1∥l 2∥l .设l 的方程为7x +8y +c =0,则2·|c -9|72+82=|c -(-3)|72+82, 解得c =21或c =5.∴直线l 的方程为7x +8y +21=0或7x +8y +5=0.9.已知正方形的中心为直线x -y +1=0和2x +y +2=0的交点,正方形一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 +3y -2=0,求其他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解】 ∵由⎩⎨⎧ x -y +1=0,2x +y +2=0,解得⎩⎨⎧x =-1,y =0,∴中心坐标为(-1,0).∴中心到已知边的距离为|-1-2|12+32=310. 设正方形相邻两边方程为x +3y +m =0和3x -y +n =0.∵正方形中心到各边距离相等, ∴|-1+m |10=310和|-3+n |10=310. ∴m =4或m =-2(舍去),n =6或n =0.∴其他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3y +4=0,3x -y =0,3x -y +6=0.[自我挑战]10.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 (1,2)距离为1,且与点B (3,1)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解析】 由题可知所求直线显然不与y 轴平行,∴可设直线为y =kx +b ,即kx -y +b =0.∴d 1=|k -2+b |k 2+1=1, d 2=|3k -1+b |k 2+1=2,两式联立, 解得b 1=3,b 2=53,∴k 1=0,k 2=-43.故所求直线共有两条.【答案】 B11.如图3-3-3,已知直线l 1:x +y -1=0,现将直线l 1向上平移到直线l 2的位置,若l 2,l 1和坐标轴围成的梯形面积为4,求l 2的方程.图3-3-3【解】 设l 2的方程为y =-x +b (b >0),则题图中A (1,0),D (0,1),B (b,0),C (0,b ).所以AD =2,BC =2b .梯形的高h 就是A 点到直线l 2的距离,故h =|1+0-b |2=|b -1|2=b -12(b >1),由梯形面积公式得2+2b 2×b -12=4,所以b 2=9,b =±3.但b >1,所以b =3.从而得到直线l 2的方程是x +y -3=0.附赠材料答题六注意:规范答题不丢分提高考分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减少或避免不规范答题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具体来说考场答题要注意以下六点: 第一,考前做好准备工作。
高中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新人教a版必修
![高中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新人教a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c8363779dd88d0d232d46acf.png)
高中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新人教A版必修2(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人教A 必修2一、选择题:1.若直线过点(1,2),(4,2+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A 30° B 45° C 60° D 90°2.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A 、 -3B 、-6C 、23D 、323.点P (-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A )2 (B )21 (C )1 (D )274. 点M(4,m )关于点N(n, - 3)的对称点为P(6,-9),则( )A m =-3,n =10 B m =3,n =10C m =-3,n =5 D m =3,n =55.以A(1,3),B(-5,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A 3x-y-8=0 B 3x+y+4=0C 3x-y+6=0D 3x+y+2=06.过点M(2,1)的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P,Q两点,且|MP|=|MQ|,则L的方程是()Ax-2y+3=0 B 2x-y-3=0C 2x+y-5=0D x+2y-4=07.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A(-2,1) B (2,1) C (1,-2) D (1,2)8. 直线022=++=++nyxmyx和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D)不能确定9. 如图1,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必有A. k1<k3<k2B. k3<k1<k2C. k1<k2<k3D. k3<k2<k110.已知A(1,2)、B(-1,4)、C(5,2),则ΔABC的边AB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A)x+5y-15=0 (B)x=3 (C) x-y+1=0 (D)y-3=0二、填空题:11.已知点)4,5(-A和),2,3(B则过点)2,1(-C且与BA,的距离相等的直312.过点P(1,2)且在X轴,Y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13.直线5x+12y+3=0与直线10x+24y+5=0的距离是 .14.原点O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点H(-2,1),则直线L的方程为 .三、解答题:15. ①求平行于直线3x+4y-12=0,且与它的距离是7的直线的方程;3的②求垂直于直线x+3y-5=0, 且与点P(-1,0)的距离是105直线的方程.16.直线x+m2y+6=0与直线(m-2)x+3my+2m=0没有公共点,求实数m的值.4517.已知直线l 被两平行直线063=-+y x 033=++y x 和所截得的线段长为3,且直线过点(1,0),求直线l 的方程.参考答案:;;;;;;;;;.+4y-7=0或x=-1;+y-3=0或2x-y=0;13.261;+5=0; 15. (1)3x+4y+23=0或3x+4y-47=0;(2)3x-y+9=0或3x-y-3=0. =0或m=-1;=1或3x-4y-3=0.。
人教版数学高一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4
![人教版数学高一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1d1bbeb467ec102de2bd89cc.png)
A.相交但不垂直
B.垂直
C.平行
D.重合
【来源】人教 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一)
【答案】B
14.直线 a 2 x 1 a y 3 0 与 a 1 x 2a 3 y 2 0 互相垂直,则 a 的值为
()
A. 1
B.1
C.
D. 3 2
【来源】人教 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三)
试卷第 7页,总 9页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2 5,5B.2 5,
0
0,
5
C.
,
2 5
5,
D.
2 5
,
2
2
,
5
【来源】人教 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三)
【答案】C
17.下列说法:①
y x
y0 x0
k
表示过定点 P x0,
y0 且斜率为 k 的直线方程;②直线
y kx b 和 y 轴交于点 B, O 为原点,那么 b OB ;③一条直线在 x 轴上的截距为 a ,
【答案】A
xy 23.直线 a 2 + b2 =1 在 y 轴上的截距是 (
A.|b|
B.-b2
) C.b2
D.±b
【来源】人教 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数学试题
【答案】C
24.已知直线经过点 A(0,3)和点 B(-1,2),则直线 AB 的斜率为 (
)
A.-1
B.1
1
C.-
人教版高一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A 组
一、选择题
1.若直线x =1的倾斜角为 α,则 α( ). A .等于0
B .等于π
C .等于
2
π D .不存在
2.图中的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 ). A .k 1<k 2<k 3
B .k 3<k 1<k 2
C .k 3<k 2<k 1
D .k 1<k 3<k 2
3.已知直线l 1经过两点(-1,-2)、(-1,4),直线l 2经过两点(2,1)、(x ,6),且l 1∥l 2,则x =( ).
A .2
B .-2
C .4
D .1
4.已知直线l 与过点M (-3,2),N (2,-3)的直线垂直,则直线l 的倾斜角是( ).
A .
3
π B .
3
2π C .
4
π D .
4
3π 5.如果AC <0,且BC <0,那么直线Ax +By +C =0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设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 A |=|PB |,若直线P A 的方程为x -y +1=0,则直线PB 的方程是( ).
A .x +y -5=0
B .2x -y -1=0
C .2y -x -4=0
D .2x +y -7=0
7.过两直线l 1:x -3y +4=0和l 2:2x +y +5=0的交点和原点的直线方程为( ). A .19x -9y =0
B .9x +19y =0
C .19x -3y = 0
D .3x +19y =0
8.直线l 1:x +a 2y +6=0和直线l 2 : (a -2)x +3ay +2a =0没有公共点,则a 的值 是( ).
(第2题)
A .3
B .-3
C .1
D .-1
9.将直线l 沿y 轴的负方向平移a (a >0)个单位,再沿x 轴正方向平移a +1个单位得直线l',此时直线l' 与l 重合,则直线l' 的斜率为( ).
A .
1
+a a B .1
+-
a a
C .
a
a 1
+ D .a
a 1
+-
10.点(4,0)关于直线5x +4y +21=0的对称点是( ). A .(-6,8) B .(-8,-6)
C .(6,8)
D .(-6,-8)
二、填空题
11.已知直线l 1的倾斜角 1=15°,直线l 1与l 2的交点为A ,把直线l 2绕着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l 1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为60°,则直线l 2的斜率k 2的值为 .
12.若三点A (-2,3),B (3,-2),C (
2
1
,m )共线,则m 的值为 . 13.已知长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0,1),B (1,0),C (3,2),求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为 .
14.求直线3x +ay =1的斜率 .
15.已知点A (-2,1),B (1,-2),直线y =2上一点P ,使|AP |=|BP |,则P 点坐标为 .
16.与直线2x +3y +5=0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和为6的直线方程是 .
17.若一束光线沿着直线x -2y +5=0射到x 轴上一点,经x 轴反射后其反射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
三、解答题
18.设直线l 的方程为(m 2-2m -3)x +(2m 2+m -1)y =2m -6(m ∈R ,m ≠-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m 的值:
①l 在x 轴上的截距是-3;
②斜率为1.
19.已知△ABC 的三顶点是A (-1,-1),B (3,1),C (1,6).直线l 平行于AB ,交
AC ,BC 分别于E ,F ,△CEF 的面积是△CAB 面积的
4
1
.求直线l 的方程.
20.一直线被两直线l 1:4x +y +6=0,l 2:3x -5y -6=0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是坐标原点,求该直线方程.
.
21.直线l 过点(1,2)和第一、二、四象限,若直线l 的横截距与纵截距之和为6,求直线l 的方程.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第19题)
参考答案
A 组 一、选择题 1.C
解析:直线x =1垂直于x 轴,其倾斜角为90°. 2.D
解析:直线l 1的倾斜角 α1是钝角,故k 1<0;直线l 2与l 3的倾斜角 α2,α3 均为锐角且α2>α3,所以k 2>k 3>0,因此k 2>k 3>k 1,故应选D .
3.A
解析:因为直线l 1经过两点(-1,-2)、(-1,4),所以直线l 1的倾斜角为2
π
,而l 1∥l 2,所以,直线l 2的倾斜角也为
2
π
,又直线l 2经过两点(2,1)、(x ,6),所以,x =2. 4.C
解析:因为直线MN 的斜率为
1-=2
-3-3+2,而已知直线l 与直线MN 垂直,所以直线
l 的斜率为1,故直线l 的倾斜角是
4
π. 5.C
解析:直线Ax +By +C =0的斜率k =B
A
-<0,在y 轴上的截距B C D =->0,所以,直
线不通过第三象限.
6.A
解析:由已知得点A (-1,0),P (2,3),B (5,0),可得直线PB 的方程是x +y -5=0. 7.D 8.D 9.B
解析: 结合图形,若直线l 先沿y 轴的负方向平移,再沿x 轴正方向平移后,所得直线与l 重合,这说明直线 l 和l ’ 的斜率均为负,倾斜角是钝角.设l ’ 的倾斜角为 θ,则
tan θ=1
+-a a
. 10.D
解析:这是考察两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问题.直线5x +4y +21=0是点A (4,0)与所求点A'(x ,y )连线的中垂线,列出关于x ,y 的两个方程求解.
二、填空题 11.-1.
解析:设直线l 2的倾斜角为 α2,则由题意知: 180°-α2+15°=60°,α2=135°,
∴k 2=tan α2=tan (180°-45°)=-tan45°=-1. 12.
2
1
. 解:∵A ,B ,C 三点共线, ∴k AB =k AC ,
2+2
13-=2+33-2-m .解得m =21
. 13.(2,3).
解析:设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为(x ,y ), ∵AD ⊥CD ,AD ∥BC , ∴k AD ·k CD =-1,且k AD =k BC . ∴
0-1-x y ·3-2-x y =-1,0
-1
-x y =1. 解得⎩⎨⎧1=0=y x (舍去)⎩
⎨⎧3=2=y x
所以,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为(2,3). 14.-
a
3
或不存在. 解析:若a =0时,倾角90°,无斜率. 若a ≠0时,y =-a 3x +a 1 ∴直线的斜率为-a
3. 15.P (2,2).
解析:设所求点P (x ,2),依题意:22)12()2(-++x =22)22()1(++-x ,解得x =2,故所求P 点的坐标为(2,2).
16.10x +15y -36=0.
(第11题)
解析:设所求的直线的方程为2x +3y +c =0,横截距为-2c ,纵截距为-3
c
,进而得 c = -
5
36
. 17.x +2y +5=0.
解析:反射线所在直线与入射线所在的直线关于x 轴对称,故将直线方程中的y 换成 -y .
三、解答题 18.①m =-
35;②m =3
4. 解析:①由题意,得
326
22
---m m m =-3,且m 2-2m -3≠0. 解得 m =-
3
5. ②由题意,得123
22
2-+--m m m m =-1,且2m 2+m -1≠0. 解得 m =
3
4. 19.x -2y +5=0.
解析:由已知,直线AB 的斜率 k =
1311++=21
. 因为EF ∥AB ,所以直线EF 的斜率为2
1. 因为△CEF 的面积是△CAB 面积的41,所以E 是CA 的中点.点E 的坐标是(0,2
5). 直线EF 的方程是 y -25=2
1
x ,即x -2y +5=0. 20.x +6y =0.
解析:设所求直线与l 1,l 2的交点分别是A ,B ,设A (x 0,y 0),则B 点坐标为 (-x 0,-y 0).
因为A ,B 分别在l 1,l 2上,
所以⎪⎩
⎪
⎨⎧0=6-5+3-0=6++40000y x y x
①+②得:x 0+6y 0=0,即点A 在直线x +6y =0上,又直线x +6y =0过原点,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x +6y =0.
21.2x +y -4=0和x +y -3=0.
①
②
解析:设直线l 的横截距为a ,由题意可得纵截距为6-a .
∴直线l 的方程为1=-6+a
y
a x .
∵点(1,2)在直线l 上,∴1=-62
+1a a ,a 2-5a +6=0,解得a 1=2,a 2=3.当a =2
时,直线的方程为
142=+y x ,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a =3时,直线的方程为13
3=+y
x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2x +y -4=0和x +y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