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学生的自述向着北大努力-我选择了不一样的高中三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学生的自述:向着北大努力,我选择了不一样的高中三年!
我是刘畅之,一个彻彻底底成长在普通班的学生。
怀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心情,拖着一车教材和练习册,来长郡报到,我绝望地认为这就是高中生活的全部。开学后才发现,地狱的生活其乐融融,每天乐得像个傻子一样,这里跑跑那里看看,放学后和一帮同学横扫路边的小吃摊,课间时凑在一起谈论各自喜欢的歌手,成天玩得没心没肺,不知天高地厚。
这一年我十五岁,打网游,听苦情歌,追美剧追到发疯。
有一次班主任做了一个“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的调查,我在问卷上毫不犹豫地填下“北京大学”这四个字,然后得瑟了好久,仿佛自己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北大校门一样。当时我同桌填的是“清华大学”,他坚持认为清华比北大好,为此我还跟他吵了好久。那时候真的天真得以为考清华北大就像自己当初考长郡那样,只要高三熬熬夜,最后再来个百日大冲刺总会上来的。现在想来真是幼稚,清华北大怎么可能说考就考呢,如果当初不用功读书,只怕考湖大都会成问题。
开学后不久,那份可爱的闲情逸致一点点地被吞噬,我开始后悔初三那个暑假的无所作为,痛恨当初怎么就没报个预科班什么的,别的同学都是一副学过了的样子,而我还在为作业绞尽脑汁,从前可不是这样的啊。从前我可是学得轻松玩得自在,老师喜欢爸妈骄傲,作业在学校就能做完,晚上看看电视上上网,考试照样考得好,怎么突然就成了这个样子呢?数学的难度一下子来了个三级跳,定义域值域奇函数偶函数那都是什么跟什么啊?好几次我还因为做不出题哭鼻子,恨不得把《考一本》撕得稀巴烂,怒气过后,还是不得不很窝囊地回到座位上,继续冥思苦想。
就这样迎来了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在班级排名13,年级排名248,比想象中的要好,但并不是我想要的。同样是一个脑袋,凭什么别人的就那么好使?同样是一张卷子,凭什么有的人一路做下来顺风顺水还大呼过瘾,而我拼死拼活只能得一点步骤分?我是一个要强的人,我真的不甘心就这样落于人后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偶然的事情,但很多偶然里边都藏着必然。
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因为暴雪,不得不推迟到下学期开学。我们一家人在乡下过年,由于天冷,我一个人窝在房间里看书复习,扎扎实实从概念入手,课本上的例题被我做了一遍又一遍,辅导书上的题目被我扫得一干二净。题目做多了,一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很多之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东西回头再看,一下子豁然开朗。
开学前的考试,很多题我都有一种他乡遇故人之感,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如鱼得水,原来我也可以一张卷子做下来不喘气不卡壳。所以在得知自己考了班上第一名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开心倒是真的,回报竟然来得这样快。
正是这次考试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激起了我学习的欲望。如果把人的学问比作一个圆,把圆外的空白比作未知,那么刚开始我只是一个小圆,因为对未知了解甚少,很容易感到满足。但渐渐地,当这个圆慢慢变大,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不知道的比知道的要多得多,并开始对探索未知充满了兴趣。
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凭借高一下期的不错发挥,我进了理科培优一班,老师全部是实验班配置,学校也相当重视。在一次月考中,我化学考了96分,年级排名第四,当时我更是铁了心学理科,争取高二考进实验班。
但学习的过程常常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越往上走,空气就越稀薄,进步的空间就越狭窄。我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期,中低难度的题目对我来说是小菜,但再往上走就吃力了!
特别是物理,题目一难我就心里发怵。培优班的物理是骆总教,他常常喜欢点我回答问题,每次上物理课我都超级紧张,生怕哪个难题从天而降掉到我的脑袋上给我来个脑震荡。化学、生物与物理相比显得和蔼可亲得多,语文、英语是我的强项,数学也还不错,至于那些文科课,我多半只能掩面叹息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不会在地理课上刷物理……
高一下期一晃而过,我逐渐找到了适应自己的学习节奏,并且坚定地向理科实验班进发。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干嘛非要读理科,我当时的逻辑是这样的:读理科的女生是很帅的,读文科的都是那些理科学不下去的人,我要做一个强者,我不能被理科打败,所以我要读理科还要进实验班,现在看来那时就是一根筋。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执着一念做一件事情,并非自己真心喜欢,只是习惯罢了。就像我习惯了每天晚上围着数理化生打转转,突然有一天你要我不做题了,去看看中国通史,我会是怎样的水土不服啊。
高一快结束的时候,学校开始文理分科,那真是我长这么大做的最纠结最痛苦的一次选择。按我前几次考试的排名,只要这次期末考试正常发挥,我就将荣幸地成为实验班的一员。我兴冲冲地在网上查询着理科生未来的专业选择,结果心里一下凉了半截。理论研究不是我的菜,实验室也成不了我的家,相比一些枯燥乏味的数据,我更喜欢和人打交道。这时候教语文的马老师也开始劝我弃理从文,说我有冲击清华北大的实力。
其实,经过高一一年的锤炼和打磨,我渐渐明白清华北大并不是你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就算你抛头颅洒热血削尖脑袋也未必可以如愿以偿。它只属于那些金字塔顶端的王者,而比起那些实验班竞赛组的大神们,我还差得远。我的短板在物理,虽不拖后腿,但它是我心里的一个坎,它时刻提醒着我,我曾在那里跌倒过受伤过。
越长大越害怕,比起刚进高中的豪气冲天,现在的步伐竟变得这样小心谨慎、战战兢兢。最后读了文科,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选择常常意味着放弃。那些个整晚整晚刷题的日子虽不那么美好,但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痛苦也会使人上瘾。高一结束时的期末考试,我冲到了年级16,算是给做过的理科题一个交代。带着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我开始踏上另一征程。
这一年我十六岁,学会了隐忍并且坚持。生日的当天凌晨,我坐飞机从青海赶回长沙,成为武术队的一员,劈叉的时候教练非常用力地用脚踩,仰卧起坐几乎是哭着做完的。这仅仅只是漫漫征途的开始,高二这年,有三件大事等着我:学习,武术,科技创新。
早听得许多学长说,高二一年重心在语数外,文综放在高三去冲刺,语数外中重心又在数学。所以在进高二的那个暑假,我刷完了一本理科的《五三》,并自学圆锥曲线。出于对高一理科生活的念念不忘,没有了理化生,开学后晚上的自习时间一半以上扑在了数学上。这样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