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2020春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单元测试卷+课时练+学案+复习+爬坡题(002)
![2020春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单元测试卷+课时练+学案+复习+爬坡题(002)](https://img.taocdn.com/s3/m/16090c37cf84b9d528ea7a8b.png)
第六单元测试卷1(时间:60分钟分数:)一、填一填。
(14分)1.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2.是()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3.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4.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厘米。
5.在一张比例尺是10∶1的精密图纸上,量得零件长为5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为()。
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连一连。
(6分)中国地图20∶1精密零件图1∶2000医院平面图1∶50000000三、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8分)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2.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
()3.比例尺1∶500表示把实际距离放大500倍。
()4.按照3∶1的比,把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画在图纸上,图上的边长是3厘米。
()1.解比例。
(12分)∶=4∶x=∶x=0.4∶(2+x)∶2=21∶62.填表。
(6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3厘米450米4.2厘米1∶200001∶700000350千米五、按要求填一填。
(12分)1.⑤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的比放大的。
②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按()的比放大的。
2.()号图形是①号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按()的比缩小的。
1.乐乐就要搬新家了,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800米。
新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5分)2.南京长江大桥上层公路桥约长460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为1∶23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多少?(5分)3.小游戏:拿出一枚硬币,先用薄纸盖上,再用铅笔涂出硬币的面纹。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5分)4.一个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用1∶1000的比例尺画出这个篮球场的平面图,长、宽各是多少厘米?篮球场的图上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0分)5.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000千米,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4厘米。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9031375a8102d276a22fff.png)
六年级数学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1、试题分析指标(1)题型比例分析试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方程和比例、应用题、画图,从各个题型中来看,记忆性的大约占20%,理解性、技能性的约占40%,迁移性、实践性的约占30%,其余的约占10%,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考试考查注重了理解技能笥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更加突出。
(2)内容比例分析从总体来看,内容考查比较全面,包括数的相关知识、图形、统计、比和比例,量的计量等。
期中,图形的相关计算占的比例较大,分数的应用考查比较全面。
(3)试题难度分析从试题的各个层次来看,基础性知识占到40%以上,拔高性内容占60%,试题难度较大,因此失分率严重,学生成绩不理想。
题量大,难度大,使学生做完试卷后,几乎没有检查的时间,错误率高。
2、试题质量评价这套试题在知识的处理上到位,能力的考查上全面,但只适合中上等学生,对于差生而言,几乎是不得分,出题者应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不能吸3、对命题的建议试题的类型是否再灵活一些,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上是否加大一些比重。
二、试卷分析1、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根据试题的难度及本校的教学实际,估计我校学生应考出的成绩大约是80分,而实际上我校的成绩是61分,产生差别的原因是学生的习惯养成不好,特别是考试中的一些细节把握不好。
再就是题目偏难。
2、中心小学六年级成绩统计与分析总分3262,平均分61.5,最高分94,最低分15,及格人数30及格率56.6%,优秀人数7,优秀率13.2%从上面的统计来看,教师平时注重了学生的知识的培养,特别的是基础知识的训练,但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从学生来看,有个别学生处理问题时太浮躁,没有认真思考,易出现错误,如在计算顺序上,有的学生在题目的理解上出了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理解有偏差,导致出错.3、学生答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需真正让学生理解好,把握好,能形成一定的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养成认真检查,仔细思考的好习惯等,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能进行简单的整合,要会运用,有一个良好的习惯。
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5c87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2.png)
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69人,平均分为90.4分,满分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11%,99至90的有38人, 占总人数的55%,达到优秀的人数共有60人,优秀率为85%,合格率为100%。
二、试卷命题特点:1、选择现实鲜活的素材。
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自主选择的平台。
试题了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变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
例如第八道题3.注重数学思考的含量。
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既使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试卷分析1、主要成绩。
从卷面来看,有以下几点成绩值得肯定:(1)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好地使用。
比方:第二大题的选择题(1)学校篮球队的队长刚完成一组投球练习,投进38个球,投失12个球。
计算命中率的计算公式是再如:第七大题求阴影局部的面积。
这道题的错误率仅为2%。
这道题是求梯形的面积,学生都能利用已知条件半径,求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从而准确算出梯形的面积。
从这道题能够反映出学生利用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水平较好。
(2)学生的计算技能较为熟练。
在试卷中的求未知数X,用简便方法计算、脱式计算学生的失分率较低,其中求未知数X一个班的失分率仅为5.1%。
(3)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应用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
从这次毕业试卷的情况来看,绝大局部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基本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具备了一定的解答应用题的水平。
这次数学毕业的卷面情况也说明了这个点,我们知道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量与率的对应关系是学生掌握的一个难点,但是从卷面上来看,绝大局部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
应用题的第一、二、三题就是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生对于数量关系分析得比较好,失分率较低。
2015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2015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f4f2c1d15abe23482f4d88.png)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试卷分析一、整体统计和分析: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原因分析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
从卷面看,基础知识中的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题学生答得较好。
由于本学期自开学起从未放松过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注重平时的训练、巩固与积累。
这样既扎实了基础又缓解了期中的负担。
这种方式将在下学期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学活用。
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判断出现失误。
例如绕操场跑一圈是旋转。
学生以为操场是个圆弧,就是旋转。
说明学生对旋转和平移没有完全掌握。
3、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同时却忽略了常识性的东西。
今年数学试卷中第一题中24×13先算(3)×(24 )再算(10)×(24)最后算(72)+(240)因为我们平时强调不够,很多学生写成了(1)×(24)。
这是我们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地方。
4、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审题不认真,爱凭感觉做。
粗心大意、审题不清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它经常让学生与完美擦肩而过。
计算马虎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例如:(1).应用题中的列式有晁错书的现象把92抄成93,计算把24抄成2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至少()位数,有学生想都不想就写。
(3).计算题中,还有人忘写横式结果.(4).学生对老师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说明课堂溜号严重。
5、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
有些同学遇到应用题时不认真,一旦出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会出现只做一步的现象。
这些给我们老师提出了警示,是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6、学生应用题分析能力差,稍复杂点的应用题就显得吃力无从下手,如最后一道应用题,学生不知道先求什么?三、改进措施1、夯实基础。
第六单元 数学试卷分析
![第六单元 数学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c256d928ea81c758f57856.png)
本周一进行了第六单元测试,本次考试试卷题型灵活,考察内容全面,能很好地反映孩子们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试重点在于发现孩子们的问题,以便及时的查漏补缺。
平均分:91.6分最高分:100分(2人) 99分(6人)做得好的地方:1.()比()多几个,()比()少几个,这类题型大家都掌握得很好了。
2.()-()=60,()+()=50,此类题型课堂上未讲过,绝大部分学生做出来了,这是我的欣慰之处。
3.看图列式题,除极个别同学外,都能很好地理解题意,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4.100以内的加法,以及100以内的减法(不退位)掌握得不错,极少数学生除外。
存在的问题:1.()-()=60,()+()=50,这样的题型少数同学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爱主动动脑筋思考。
2.本次口算题较多,因而有少部分同学将加法计算成减法,减法计算成加法,希望以后认真看题,看清题目后再动笔。
此外,退位减法,极少数同学掌握得不是很好,仍需多多练习。
(做完后检查的重要性)加减混合计算题,少数同学只做第一步,未做第二部计算。
如93-70+60 正确答案为83,少数同学写成23.(口算题卡是很好的练习材料)3.用数学解决问题仍然是少数学生的难题,部分学生未审清题意,将减法列成加法。
应用题只能用已知条件(题目中给出的数字)来求出未知条件(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错得较多的应用题是最后一题,一班和二班一共种了26棵树,一班种了9棵树,二班种了几课?正确答案为:26-9=17(棵)题目只给了26棵和9棵2个数据,因而只能是用26和9列算式,然后已知总体,求部分,因此用减法。
部分学生写成了26+9=35(棵)或 17+9=26(棵)平时在生活中课多多锻炼孩子提数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逛公园时可根据花朵来提问题,逛超市时可根据商品的价格题问题等,并问问孩子怎么列算式,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也处处用到数学。
教材全解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教材全解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0ad873b9d528ea80c7793d.png)
第6章 事件的概率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5·浙江舟山中考)质检部门为了检测某品牌电器的质量,从同一批次共10 00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检测,检测出次品5件.由此估计这一批次产品中的次品件数是( ) A.5B.100C.500D.10 0002.已知一个样本的数据个数是,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依次为,则第二小组的频数为( )A .4B .12C .9D .8 3. (2014•北京中考)如图,有6张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 )A .16B .14C .13D .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次抽奖活动中,“中奖的概率是1100”表示抽奖100次就一定会中奖 B .随机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一定朝上C .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和为6D .在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一张,抽到的牌是6的概率是1135.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8个白球,若干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23,则黄球的个数为( ) A.2 B.4 C.12 D.16 6.(2014•杭州中考)让图中两个转盘分别自由转动一次,当转盘 停止转动时,两个指针分别落在某两个数所表示的区域,则这 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概率等于( ) A .316B .38C .58D .13167.(2015·海南中考)某校开展“文明小卫士”活动,从学生会“督查部”的3名学生(2男1女)中随机选两名进行督导,则恰好选中两名男生的概率是( )A. B. C. D.第3题图第6题图8.某市民政部门五一期间举行“即开式福利彩票”的销售活动,发行彩票10万张(每张彩票2元),在这次彩票销售活动中,设置如下奖项:奖金(元)100050010050102数量(个)1040150400100010000如果花2元钱买1张彩票,那么所得奖金不少于50元的概率是()A. B. C. D.9.航空兵空投救灾物资到指定的区域(大圆)如图所示,若要使空投物资落在中心区域(小圆)的概率为,则小圆与大圆的半径比值为()A. B.4 C. D.210.青青的袋中有红、黄、蓝、白球若干个,晓晓又放入5个黑球,通过第9题图多次摸球试验,发现摸到红球、黄球、蓝球、白球的频率依次为30%、15%、40%、10%,则青青的袋中大约有黄球()A.5个B.10个C.15个D.30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015·四川资阳中考)某学校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统计表.已知该校全体学生人数为1 200人,由此可以估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有________人.0~1 1~2(不含1)2~3(不含2)超过3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小时)人数7 10 14 1912.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n个小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其中有2个红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中的球摇匀,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2,那么可以推算出n大约是.13.为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50名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各小组的频率分别是,,,,则第四小组的频率是_____,频数是______.14.对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请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该班有名学生,70~79分这一组的频数是 ,频率是 .15.(2015·山西中考)现有两个不透明的盒子,其中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的两张卡片,另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3的三张卡片,卡片除标号外其他均相同.若从两个盒子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则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概率是 . 16.从某玉米种子中抽取6批,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有关数据如下: 种子粒数 100 400 800 1 000 2 000 5 000 发芽种子粒数 85 318 652 793 1 604 4 005 发芽频率0.8500.7950.8150.7930.8020.80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玉米种子发芽的概率约为_________(精确到 0.1). 17.如图所示,在两个同心圆中,三条直径把大圆分成六等份,若在这个圆面 上均匀地撒一把豆子,则豆子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_.18. 有五张分别印有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图案的卡片(卡 片中除图案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现将有图案的一面朝下任意摆放, 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有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的概率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在对某班的一次英语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分).(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分这一组的频数是多少?频率是多少?20.(6分)(2015•湖北襄阳中考)为配合全市“禁止焚烧秸秆”工作,某学校举行了“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赛后组委会整理参赛同学的成绩,并制作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数段(分数为x 分) 频数 百分比 60≤x <70 8 20% 70≤x <80 a 30% 80≤x <90 16 b % 90≤x <100410%第17题图第20题图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表中的a=_______,b=_________,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若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成绩分布情况,则分数段70≤x<80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3)竞赛成绩不低于90分的4名同学中正好有2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学校从这4名同学中随机抽2名同学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则正好抽到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的概率为_______.21.(6分)(2014•成都中考)第十五届中国“西博会”将于2014年10月底在成都召开,现有20名志愿者准备参加某分会场的工作,其中男生8人,女生12人.(1)若从这20人中随机选取一人作为联络员,求选到女生的概率.(2)若该分会场的某项工作只在甲、乙两人中选一人,他们准备以游戏的方式决定由谁参加,游戏规则如下:将四张牌面数字分别为2,3,4,5的扑克牌洗匀后,数字朝下放于桌面,从中任取2张,若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则甲参加,否则乙参加.试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说明理由.22.(6分)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益严峻.某部门对15个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调查,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城市项目北京太原杭州沈阳广州深圳上海桂林南通海口南京温州威海兰州中山上班花费时间(分钟)523334344846472324243725242518上班堵车时间(分钟)1412121212111177665550(1)根据上班花费时间,将下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求15个城市的平均上班堵车时间(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规定:城市的堵车率=×100%.比如:北京的堵车率=×100%≈36.8%;沈阳的堵车率=×100%≈54.5%.某人欲从北京、沈阳、上海、温州四个城市中任意选取两个作为出发目的地,求选取的两个城市的堵车率都超过30%的概率.23.(7分)(2015·安徽中考)A ,B ,C 三人玩篮球传球游戏,游戏规则是:第一次传球由A 将球随机地传给B ,C 两人中的某一人,以后的每一次传球都是由上次的接球者将球随机地传给其他两人中的某一人.(1)求两次传球后,球恰在B 手中的概率; (2)求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 手中的概率.24.(7分)(2014•武汉中考)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2个红球和2个绿球. (1)先从袋中摸出1个球后放回,混合均匀后再摸出1个球. ①求第一次摸到绿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 ②求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2)先从袋中摸出1个球后不放回,再摸出1个球,则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 1个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结果.25.(8分)小颖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学习“概率”时,做投掷骰子(质地均匀的正方体)试验,她们共做了60次试验,实验的结果如下:(1)计算“3点朝上”的频率和“5点朝上”的频率.(2)小颖说:“根据上述试验,一次试验中出现5点朝上的概率最大”;小红说:“如果投掷600次,那么出现6点朝上的次数正好是100次”.小颖和小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第6章 事件的概率检测题参考答案1. C 解析:估计这一批次产品中的次品件数=10 000×5100=500(件). 2.B 解析:因为各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依次为,所以第二小组的频率为,所以第二小组的频数为,故选B .3. D 解析:这6张扑克牌中点数为偶数的有3张,根据概率计算公式得到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3162. 4.D5.B 解析:设黄球的个数为,则由题意得,解得.6.C 解析:两个指针分别落在某两个数所表示的区域,两个数的和的各种可能性列表如下:朝上的点数 1 2 3 4 5 6出现的次数 7 9 6 8 20 10由表格知共有16种结果,其中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的结果有8种;两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5种;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3种,故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10种.根据概率计算公式得P =105168=.7. A 解析:画树状图如图所示.∵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有2种,∴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的概率为2163=. 8. D 解析:10万张彩票中设置了10个1 000元,40个500元,150个100元,400个50元的奖项,所以所得奖金不少于50元的概率为.9. C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从而小圆的半径是大圆半径的. 10.C 解析:由于知道有5个黑球,又黑球所占的比例为1-30%―15%―40%―10%=5%,所以袋中球的总数为5÷5%=100(个),从而黄球的数量为100×15%=15(个). 11. 240 解析: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7+10+14+19=50(人),样本中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10010%20%50,由此来估计全体学生1 200人中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人数为1 200×20%=240(人).12.10 解析:由题意可得=0.2,解得n =10.两数和第 二 个12341 2 3 4 5 2 3 4 5 6 3 4 5 6 7 45678第 一 个第7题答图13.0.210解析: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则第四小组的频率,频数是14.60180.3解析:该班有学生,70~79分这一组的学生人数为18,所以频数是18,频率为.15.解析:(方法1)列表法:第一盒第二盒1 21 1,1 1,22 2,1 2,23 3,1 3,2共有6种情况,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情况有2种,所以P(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方法2)画树状图如图所示:共有6种情况,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情况有2种,所以P(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16.0.8解析:由表知,玉米种子发芽的频率在0.8左右摆动,并且随着统计量的增加这种规律逐渐明显,所以可以把0.8作为该玉米种子发芽概率的估计值.17.12解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一半,所以豆子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12.18. 45解析:在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5种图形中,只有等腰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抽到有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的概率是4 5 .19.解:(1)答:该班有60名学生.(2)由题图,知分这一组的频数是,频率是34÷60=.20.解:(1)12 40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108°第15题答图(3)21. 解:(1)P (选到女生)=123205=.(2)不公平. 画树状图如图:列表如下:第二张和第一张2 3 4 52 5 6 73 5 7 84 6 7 9 5789任取2张,牌面数字之和的所有可能为:5,6,7,5,7,8,6,7,9,7,8,9,共12种,其中和为偶数的有:6,8,6,8.故甲参加的概率为:P (和为偶数)=41123=, 而乙参加的概率为:P (和为奇数)=23. 因为12,33≠所以游戏不公平. 22.分析:本题考查了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1)上班花费时间在30至40分钟的城市有4个,上班花费时间在40至50分钟的城市有3个;(2)每个城市平均上班堵车时间=;(3)从4个城市中任意选取两个作为出发目的地共有6种不同选择.第21题答图第20题答图解:(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阴影部分).(2)15个城市的平均上班堵车时间==≈8.3(分钟). (3)上海的堵车率=×100%≈30.6%,温州的堵车率=×100%=25.0%.4个城市中堵车率超过30%的城市有北京、沈阳和上海.从四个城市中选两个的所有方法有6种:(北京,沈阳),(北京,上海),(北京,温州),(沈阳,上海),(沈阳,温州),(上海,温州).其中两个城市堵车率都超过30%的情况有3种:(北京,沈阳),(北京,上海),(沈阳,上海),所以选取的两个城市堵车率都超过30%的概率P ==.23.解:(1)两次传球的所有结果有4种,分别是A→B→C,A→B→A,A→C→B,A→C→A,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球恰在B手中的结果只有一种,所以两次传球后,第23题答图球恰在B 手中的概率是(2)由树状图可知,三次传球的所有结果有8种,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其中,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手中的结果有A→B→C→A,A→C→B→A这2种,所以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 手中的概率是=.24.解:(1)分别用R1,R2表示2个红球,G1,G2表示2个绿球,列表如下:第二次R1R2G1G2①其中第一次摸到绿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结果有4种, ∴ P (第一次摸到绿球,第二次摸到红球)=41=164.②其中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1个红球的结果有8种, ∴ P (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1个红球)=81=162.(2)23. 25.解:(1)“3点朝上”的频率是101606=;“5点朝上”的频率是316020=.(2)小颖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5点朝上”的频率最大并不能说明“5点朝上”这一事 件发生的概率最大,只有当试验的次数足够大时,该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小红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所以“6点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100次.数学试卷及试题数学试卷及试题11。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1fa8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a.png)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计算15÷110×12-18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一根铁丝长12 米,用去它的14后,又用去14米,这根铁丝还剩下( )米。
3.某校六年级一班男生有35人,女生有25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
4.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部分。
某小区每周产生可回收垃圾23吨,是厨余垃圾的13,产生的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质量的比为6∶1,所产生的其他垃圾的质量是可回收垃圾的3倍,该小区一周产生( )吨生活垃圾。
5.一款智能扫地机器人在国庆节期间降价16出售,如果现价是1800元,那么原价是( )元。
6.30 米减少它的15后是( )米,30米增加它的15后是( )米。
7.根据“男职工的人数比女职工少13”写数量关系式。
( )×13 =( ) ( )×(1-13) =( )8.某工厂计划生产1800 箱口罩,已经生产了25,再生产( )箱口罩刚好完成计划任务的一半。
9.一筐苹果连筐共重44千克,吃掉14后,连筐共重34千克,吃掉了( )千克苹果,这筐苹果原有( )千克。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7÷57-57÷7=0 ( ) 2.【2021年德州市真题】甲数比乙数多14,乙数一定比甲数少14。
( )3.普通火车的速度比动车组列车慢12,是把普通火车的速度看作单位“1”。
( ) 4.10千克增加它的110后,再减少110,还是10 千克。
( ) 5.(13+14)×12= 13×12+14×12=4+3=7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1.37×52÷37×52 =(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测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de76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6.png)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一、填空。
(每空1 分,共18 分)1.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填“上面”“前面”或“侧面”)2.(1) 如果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A 图形,那么可以在( )的前面摆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2) 如果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B 图形,那么可以在( )的上面摆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3) 如果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C 图形,那么可以在( )的前面摆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3.一个立体图形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和侧面看到的图形都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4.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下面的几个立体图形。
从前面看是的有( );从前面看是的有( );从侧面看是的有( )。
5.给下面的图形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从正面和侧面看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填序号)6.在几何体中添1 个小正方体(至少有一个面与原来图形贴合),若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 )种添法;若从左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 )种添法;若从前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 )种添法。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请观察右侧立体图形,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A.上B.前C.侧D.无法确定2.下图中,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是的是( )。
3.一个由五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 )。
4.一个几何体从前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右,搭这个图形需要()个小正方体。
A.2 B.3 C.4 D.55.右图是由4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将正方体①移走后,从( )看到的形状不变。
A.前面B.上面C.右面D.上面和右面三、哪个立体图形符合要求?在正确答案对应的括号里画“ √ ”。
(12分)四、用 5 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搭成下面 3 种立体图形,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表。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套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套](https://img.taocdn.com/s3/m/ffc15153a216147916112845.png)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套第六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题。
1. 47与33的和,除以16,求商,列式为( )。
2. 750减去25的差,乘20,求积,列式为( )。
3. 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求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列式为( )。
4. 3个工人4小时一共加工288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288÷3=96(个)表示( )。
288÷4=72(个) 表示( )。
288÷3÷4=24(个)表示( )。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把下面的每一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0分)1.75×4=300300-75=225 综合算式2.441+285=726726÷2=363 综合算式四、计算题。
1. 直接写出得数。
40+80×5= 6×8-24=11×6×100= 70÷2+84=654-0÷78= 900÷3×2=59-(18+5)= 220-20×5=54×20÷27×0= 12×3÷12×3=125×8×0= 0×45÷9×123=2. 计算下面各题。
146+180÷9 5×(400÷8)230×3-490 (240÷5)×6270÷(51-46) (42+38)×5五、解决问题。
1. 啄木鸟平均每天吃515只害虫,山雀7天能吃896只害虫。
啄木鸟平均每天比山雀多吃多少只害虫?2. 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6小时后完成。
这批零件有多少个?3. 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各9箱,梨共重270千克,每箱苹果重20千克。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3f9627e915f804d2b16c194.png)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一年级下册)》64~65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
2.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思维严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一)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海底世界,想不想买点海产品做纪念?明明同学也准备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家,我们一起来海边商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见图1)。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评价。
预设1:海豚23元、贝壳25元、海螺13元、珊瑚标本17元预设2:明明拿了50元钱,要买海螺和珊瑚标本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的连加、连减问题,并随机板书以下问题:1.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2.要买海豚、贝壳和海螺,一共需要多少元?(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先看第一个问题,“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能自己解决吗?在练习本上试试吧。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预设:用50元连续减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的钱,就算出剩下多少钱。
50-13-17=20(元)关于这个连减算式的竖式计算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预设1:预设2:5 0- 1 33 7- 1 72 0预设: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算剩下多少钱。
13+17=30(元) 50-30=20(元)二、算法交流,沟通优化(一)组内交流,思维碰撞师:做完的同学把你的做法讲给同位听一听。
青岛版三下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青岛版三下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f680fa172ded630b1cb647.png)
第六单元(年、月、日)试卷分析试卷分析:本单元属于概念性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能够判断平年闰年,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本单元是在学生之前学习过的时、分、秒的基础上认识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的,在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较多,比如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转换,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难点是计算经过时间,特别是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不在同一天的情况。
这张试卷基础题目较多,但是对于个别难点题很容易失分。
分析本张试卷,多数内容属于基础知识,通过试卷看出孩子们对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也有几个难点,就是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
这一单元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密切,虽然在生活上我们天天接触时间问题,但是真正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到一起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还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针对这张试卷有几道重点题目是孩子失分原因:一、填空:大月小月的概念及每月天数掌握很好。
但对节日的前一天或晚一天推算不够。
今后要多训练。
二、选择第3题特殊月的出生选择是哪一年失分较多。
平时觉得学生掌握很好,但运用起来还不行。
今后还要多训练这类题。
三、学生对判断平年还是闰年掌握较好。
这道题是一个重点,考查内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方法措施:1、题:仍然考察的是计算经过时间,只是这里有一个难点就是去与回的时间相同,学生易忘,引起失分。
但有些同学在计算上出现错误知道怎样计算,但是在计算时间的竖式加法时出了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时间的加减法时,先计算分再计算时。
2、这道题目相对简单,按要求填值班时间表 C:失分原因:计算失分,对于题意不够理解。
他上班路上需20分,他最晚要什么时刻出门?需要多加练习,不明白的一定要弄清楚啊!3、题运行时间失分原因当天、第二天时间搞不清。
4、时间计算方面的应用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综合素质达标附答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综合素质达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6c32c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1.png)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一、填空。
(每空1 分,共21 分)1.计算(48-12)÷3 时,应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2.计算357-57÷3 时,应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3.在里填上“>”“<”或“=”。
84×5-8684×7+86 4×52+552×3+50755÷5-365×35 25×6-75155-480÷6 4.如果把算式68+32×5 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加法,再算乘法,那么算式应改成()。
5.100 减去12 的差再除以4,结果是();680 减去280 除以4 的商,差是()。
6.二年级有女生83 人,男生97 人,如果每6 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几组,列综合算式是()。
7.顺发停车场停了8 排小汽车,每排有14 辆,大汽车停了8 辆。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辆。
8.典典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5 页,看了7 天,还剩80 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可以先求(),列式计算为(),再算(),列式计算为(),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9.【学科素养·逻辑推理】聪聪在计算“18+÷9”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除法,结果得数是10,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 1 分,共4 分)1.100-100÷4 和(100-100)÷4 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一样。
() 2.关于算式192÷4×2 的运算顺序,芳芳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所以这道题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3.100 与72 的差除以4 是多少?列式是100-72÷4。
()4.55+45÷5=100÷5=20 ()三、选择。
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14282ddd36a32d737581bd.png)
试卷分析本次测试为内容为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共包括七大题,分别是填空、口算、比较大小、判断对错、竖式计算和应用题。
本次测试易错点为一、填空第2题:一共(用加法)3、第4题:大约二、计算770-390=(借位) 380+460=(进位)三、比较大小490+490○15+700950○670+290四、判断对错3 3 9 改正: 3 5 7 改正:= 41 71 1 - 1 8 08 0 0 7 7()()(孩子容易跟着题目错误的想法思考、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七、解决问题。
4.在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上,有乘客1643人,到济南站下车268人,上车298人,这是车上的乘客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数字多、问题多、孩子易混乱、单位和答、孩子有时会忘记写。
)针对易错点,设置以下矫正练习: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二次过关检测一、口算78-17=420-80= 27+25=80+60=350-80=50+23-50= 3000+7000=110-40+30= 28+4×7=70-10-30=二、比一比960○1200 950○670+340 490+490○1700890-68○410 900○600+30 300+50○450 三、计算1.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28÷3= 33÷5 = △325+608 =△583+246= 96+570= 189+247= 可要仔细哟!!四、解决问题1.看下图,小明从家里出发,去上学,请问走哪条路更近?至少要走多少米?2.光明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希望工程”捐款 情况如下表所示:(1)哪个年级捐款最多?哪个年级捐款最少?相差多少元?(2)五、六年级共捐款多少元?(3)四年级比二年级多捐款多少元?(4)哪两个年级捐款的数量最接近?(5)你还想提哪些数学问题?2.王大妈家养了172只公鸡,128只母鸡,卖掉155只鸡,还剩多少只鸡?年级 人民币元 一 146 二 218 三 165 四 387 五 490 六4853.一年级有280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54人,三年级比一年级少54人。
四年级数学第6单元试卷分析
![四年级数学第6单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d748c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0.png)
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一、试卷试题分析:试题内容的选择上,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大,突出教材重点,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
试题呈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答题的欲望。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次测试25人参加,总成绩:分,人平分:分及格率:,优秀率:。
其中有几位同学基础特别差,可能是平时对他辅导得不够多,导致他计算能力越来越差。
以后应多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和检查的习惯。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数加减法在意义、计算方法上和整数加减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数的范围扩大了,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一、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一)口算中的错误10.6-8=9.83-2.8=1.85-3.9=4.4这三道口算题的错误之处都在于学生没有将数位对齐计算。
(二)笔算中的错误第一题的错误原因是得数中间的0未写,而学生的解释是“上课时老师不是说可以利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吗?”是啊,这位同学将小数中间的0和小数末尾的0理解成同一概念了。
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没有学好。
第二题的错误原因是在得数的整数部分的十位上也写了0,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是凭感觉做。
做数学题最怕的就是凭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不思考随意做的做题习惯。
第三题的错误原因是被减数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就把减数百分位上的9直接移下来。
这类题是被减数小数位数小于减数小数位数的题,错误比较普遍。
(三)简便计算中的错误8.44-(5.44+2.8)=8.44-5.44+2.8=3+2.8=....三、讲评目标:1、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9cf4b28e9951e79a8927b1.png)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查询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试卷分析的详细结果试卷重点分析本单元属于概念部分,概念较多,也较为重要,重要包括四个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正方形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土地面积单位。
这单元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从长度到面积在空间上的一次飞跃,也是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了基础。
这张卷子有些偏难,有一些小陷阱在里面,如果不细心就很容易出错。
一、基本练习1.填空(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是这单元的一个难点,学生对于单位间的进率掌握不够,对于这部分需要多加练习,进率是必定要记住的,不光是这道题目失分的同学,即使是全对了我们也要多加练习,争取今后这样的题目都能做对。
2.选择合适的单位:这部分虽然失分人数较少,但这部分的知识不容疏忽,这道题考核的是学生对于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感知。
3.判断(1)题,这道题目与之前练习是见过的一道题目相似:黄冈上52页3(5)题面积是1公顷的一块地,必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这道题目是错的,因为这道题没有规定这块土地必定是正方形的,所以也可以是长方形。
而卷子上的题目是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题眼前提是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则边长是1分米是对的。
(3)题重要考核的是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的区分,周长指的是长度单位,面积是面积单位,因此不能进行比较,所以是错的。
二、解决问题2题共有两问,重要失分原因是计算丢分,虽然本单元是面积,但是很大一部分用到了之前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还是一大关啊!学生学了一些难度大的乘除法后,最基本的加减法却容易丢分了,所以每道题目都要认真做,题目不分难易,最重要的是做题的心态。
3题学生注意到了题目中的80米指的其实就是正方形的周长,因此要求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先依据周长公式求出边长,然后应用面积公式求出面积,其中失分的同学还有一类原因就是公式记得不牢,回去要认真牢记公式啊!4题要求在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问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其面积是多少?失分原因没有注意题目中的重点词“剩下部分”,差错的写成了正方形,第二问的面积求成了正方形的面积。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附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5688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1.png)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一、填空。
(每空1 分,共19 分)1. “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同一物体,观察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 );两人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却不相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观察的( )不同。
2. 用5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分别摆成如图的样子。
从( )面和( )面看,这三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分别完全相同。
3. 要从中拿走1 个小正方体,使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 )种拿法。
4.【青岛市真题】至少用(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成一个长方体,至少用(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成一个大正方体。
5. 聪聪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从前面看是的立体图形有( )。
(2)从侧面看是的立体图形有( )。
(3)从前面看是的立体图形有( )。
6.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1)( )面( )面( )面(2)( )面( )面( )面7. 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才能搭成。
如果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那么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才能搭成。
8. 聪聪想要在中再添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上面看形状仍然不变,有( )种摆法。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 分,共12 分)1. 由3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从任何方向都不可能看到。
( )2. 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 )3. 在任意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同时看到它的三个面。
( )4.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有可能相同。
( )5. 从左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是。
( )6. 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由两个正方体搭成的。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 分,共21 分)1. 从前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
2. 从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人数
58人
年 级
5(2)班
内 容
近的线上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第六单元试卷讲评。
总体情况: 这张单元练习卷的结构比较合理,难度相对适中。主要考查了认识比例尺及比例尺的应用,有些题目比较新颖,能很好的反应出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从统计的指标看,及格率不是很好,下一步的线上教学任务还是很重的,不仅要将及格率拉上去,还得提高优秀的人数。
存在问题: 1.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填空、判断、选择题错误率较高。部分学生在比例尺的意义和概念分不清,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相互转化应用能力较差,一些本应达到优秀的同学在这上面失分比较多,可能是因为上课时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今后我应该多关注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注意率。
2、灵活性不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具体体现在综合类的练习上,许多学生没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说明学生学得不够灵活,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
两点措施: 1.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探索学习”,教师在这里需要正确的指导学生找寻答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主动动手动脑,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维、多创造、多发现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在本次练习中,学生的过失失分相当普遍。看来,平时的作业,需要我不断督促改进,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