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期中作业
武汉理工大学期中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平时作业题库答案
一、单选( 每题参考分值2.5分)1、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 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C. 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2、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A.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不能被人们所认识4、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 个人的主观努力B. 社会实践C. 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D. 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5、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D. 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 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D.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A. 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B. 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C. 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D. 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10、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A.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 偶然与必然的关系C.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1、人生观的核心是()A. 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B. 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C. 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D. 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1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马克思期中考试试卷
马克思期中考试试卷广东培正学院20 -20 学年度第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考生学号考生姓名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层次(本/专科)卷考试时间分钟考试形式卷(开/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30 分。
)1.哲学基本问题是:(A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2.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B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C )A.普遍性B.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4.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表明:(B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D.人大意识具有主观性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共性和个性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有限和无限的观点6.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C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D.康德哲学的功绩7.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A )A.能动的反映论B.经验论C.先验论D.不可知论9.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 B )(1分)A.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B.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C.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D.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10.真理是:( D )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11.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作业
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马克恩主义的基车观点,是吴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特殊规律的科学认识。
()3.马克恩主义在当今也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4.学习马克恩主义,不能停留在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上,还要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5.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
()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利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支独立的政治力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4、“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5.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则,犯了(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B.类似詭辩论的错误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6.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现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7、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A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B.难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C.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D.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10. 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A成本价格B生产价格C.利润D.利息11.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竟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 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 -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难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5.中国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的同- -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I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17.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8. 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难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难物主义19. 从认识论上说,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互相依存的关系D.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20.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A.真理变成现实B.谬论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1. 量变:2. 质变:3 .哲学基本问题: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主观能动性:简答题:(共2题,每题9分)1、什么是马克恩主义?2、述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吴系,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现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C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D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产生立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势,它的基本规律是( A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再生产C、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10、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D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东大马克思期中作业
3“求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中的当代中国的十大观念变革,试论当代中国的基本走向。
印象最深的话
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摆到适当位置上,要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高度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即“以新解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实行当代世界的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最好不用个人名字命名党的理论,建议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概括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方法科学。本书注意从多种角度看问题,事实证明与逻辑论证相结合,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并作简明的综合概括。例如,《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文提出了“五个着眼于”பைடு நூலகம்着眼于特点,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观点;着眼于根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发展,吸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着眼于现实,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着眼于应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实际的思想路线。
注重现实:针对人们特别是高中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某些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的,现实感强是其一大特点。譬如,《当代中国的十大观念变革》一文指出,长期以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思想理论障碍,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公有制和私有制、阶级和阶层特别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简单、片面、似是而非的观念。
感想与评价
视野开阔:本书体现了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历史纵深感,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哲学、经济、政治、文化无所不及,涉猎十分广泛。例如,“试论当代中国的基本走向”一文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迄今为止的人类发展史作出了“四大领域、四个阶段”的简要概括。
观点新颖:本书多篇文章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多种含义:第一种含义即狭义的马克思(及列宁)主义,是指作为个人学说的马克思(及列宁)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第二种含义即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及列宁)的观点和学说,而且包括后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所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是广义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它与狭义马克思主义基本一致,但也有重要区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的作业
11月份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即11月17号。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我辈不出如苍生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很活泼,同学们发言很积极。
很有收获,老师推荐了很多延伸知识,推荐的书有《苏菲的世界》、《肖生克的救赎》,电影有《心灵的自由》、影响力有"蝴蝶效应",有马斯洛、罗素等;专业没局限的事例有英语出身的马云创建了阿里巴巴;安身立命的事例有捧沙之击告诫要藏巧守拙,认识论中的濠梁之辩,社会形态的电影《黑客帝国》,小品的转基因、,日本的科技文明明治维新运动 (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他们是知识形态的东西。
只有当人们把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参透与生产力的三个实体要素时,才嫩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钓鱼岛、南海问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其重点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发展的源泉的动力。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质为促进和阻碍;量为程度、范围、时间。
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其重点是认识论。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
认识的客体从现实性上看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物质第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认识论。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其重点是历史唯物社会观。
上层建筑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一种意识形态,而自然科学为非上层建筑的非意识形态。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探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的纠正。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过程。
生产力占核心的主导地位,占生产关系的主导地位为经济基础。
马克思作业五篇范文
马克思作业五篇范文第一篇:马克思作业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世界观转变的历程,谈谈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答: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背负的比以前更多了,我们经过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应更深入了解到明确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
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
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
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是参与社会实践。
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共产主义人生观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篇:马克思作业马克思主义中的建设美好家园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中国,是我在心中许下的承诺。
马克思期中考试单选题库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对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人只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看不到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的人 只看到取得的巨大成就,看不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两种看问题的方法都是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对苏联模式的错误评价是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恩格斯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这句话所指的是 二战后的经济危机 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防止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 发展的本质是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重要的途径是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法人资本所有制 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是 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理是 感觉、知觉、表象是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表明()产生 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之所以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因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期中测验(答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选题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D )A 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B 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C 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D 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A 朴素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庸俗唯物主义3、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上犯了 ( D)A 类似唯心主义经验论的错误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 )A 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 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 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5、我国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 (C )A 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 都是主观唯心主义D 都是客观唯心主义6、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 C)A 主观唯心主义B 形而上学C 相对主义诡辩论D 客观唯心主义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B)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 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8、我国战国时期的一哲学家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C )A 唯物主义的观点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9、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的观点是 ( D)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 精神是运动的载体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A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 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D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11、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的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期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C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D)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B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再实践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D.概念—判断—推理二、多项选择题(请将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的正确答案选择出来,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5 分,共10 分) 1.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 ABCD )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具体性2.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ACD )A.理论要服务于实践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D.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三、辨析题(请辨别本题各小题中的观点的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每题15分,共30分)1.归根到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正确。
(5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共同决定的。
(1分)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事物,必须能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使主观认识见之于客观实际,才能够检验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中作业
作业一:(4500-5000字)(任选一题)(手写)
1.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请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与特征,并分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简述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
4.为什么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5.论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
6. 论述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
作业二:国庆节期间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方向和范围如下:(任选一题)(不低于4000字)(可打印)
1.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具体题目自拟)。
2.关于社会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具体题目自拟)。
马哲期中作业
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角度谈谈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性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发挥了决定作用。
本文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角度,列举高校学风存在的现象, 论述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及方法。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
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例如,18世纪法国革命时期属于人民群众的第三等级,是由资产阶级、城市贫民、农民和无产者构成的;我国抗日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解放战争时期,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阶层都是人民群众;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则是指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但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者。
正是劳动人民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的、科学的和艺术的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所以,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这是最简单、最明显的事实,也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事实。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这个问题上,资产阶级思想家从来是不承认的,他们知否认人民群众对于科学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是十分荒谬的。
事实是:①人民群众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们要从事精神文化的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物质前提:第一,是要首先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测试题期中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常自学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于()A.18世纪中叶B.19世纪中叶C.20世纪初D.19世纪40年头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殊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四周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定导致( )A.肯定主义B.唯物主义C.不行知论D.诡辩论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行分性D.时空性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B.阅历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6.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B.一切都在变更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冲突的观点D. 物质第一性,意识其次性的观点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C.事物的运动变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建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10.辩证唯物主义相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实践是相识的基础C.相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D.相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11.一个完整的相识须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属于其次次飞跃的是()A.调查探讨,了解状况B.深化思索,形成理论C.细心支配,制定支配D.执行支配,付诸实践12.真理就是( )A.客观事物与其规律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D.对客观事物本质与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间的相互影响D.社会意识具有的历史继承性15.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肯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确定的()A .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生产资料的总和C. 生产要素的总和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16.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确定意义的是()A.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B. 生产资料的全部制形式C. 产品的安排形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7.社会基本冲突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发展C. 上层建筑的发展D. 经济基础的发展18.马克思指出:“假如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马克思基本原理期中作业访谈跟报告
马克思基本原理期中作业访谈跟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访谈报告一、采访时间:2012年4月24日二、采访形式:(1)主要方式:集体问卷统计调查;(2)辅助方式:网络QQ在线聊天、视频对话、面谈三、采访对象:六个不同职业的社会青年,由于是学生身份社会接触不是很深,只有对自己身边认识的一些朋友和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社会青年进行选择性采访。
采访对象个人简介如下:韦会虑男28岁老乡打工者东莞初中谢明志男35岁同村纸厂老板河池小学吴慧荣男36岁班主任高中老师环江大学本科覃汉文男48岁同乡镇工作者水源镇大专莫汉东女22岁初中同学护士河池初中韦有雷男21岁高中同学大学生柳州大学本科姓名性别年龄关系身份所在地学历四、采访目的和内容:了解六个不同社会领域的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看法、对自身的理论认知状况的评价以及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等五、采访过程(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状况1、你自己系统的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吗?A.系统学习过:吴慧荣、覃汉文、冯有力B.不清楚:韦会虑、莫宜资C.不知道:谢明志受访者学历越高,选择“系统接触过”选项的比例越高。
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受众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2.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吗?A.了解:吴慧荣、覃汉文、冯有力B.不了解:韦会虑、谢明志C.不是很清楚:莫宜资其中学历越高的、年龄较高的受访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了解程度越高,认知也更加准确。
这说明该理论传播的影响面很大。
交互分析显示,受访者学历越高,对这一问题的肯定回答也越高。
为进一步考察受访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真实的理解程度,调查问卷对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选择,给出了四个选项。
结果显示:选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正确选项的是50%,交互分析显示,学历越高的受访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的正确比率也越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中考试试题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辨析自然界统一于物质性,人类社会统一于实践。
参考答案: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因为从整体上看它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首先,自然界是物质的。
不管是自在世界还是“人化自然”都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
其次,人类社会的本原也在于物质性。
因为人和人类社会本身就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社会谋求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也是物质性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本质上物质性的。
因此,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不过,正是实践使整个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也正是实践才现实地使人类社会得以生长和发展起来。
由此,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同时,也只有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才能科学、彻底的阐明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性。
2、论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我国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参考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从此,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全面展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构成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更,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动,从而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这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我国改革的全面展开从根本上讲,就是由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变化引起的并最终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的。
因此,以我国由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为开端,到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确立和进程,无不体现和印证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同时,也深刻阐明我国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改革不仅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马克思期中标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1春期中试卷A参考答案一、材料题第一题:(1)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5分)(2)本材料主要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或者中国哲学中的“和合”思想(或者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观点、融合的观点、朴素辩证法观点等相关观点)。
(5分)(3)展开: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矛盾着的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二,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亦即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5分)备注:答题时如根据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论证斗争性的作用,或者矛盾的动力作用、对立统一规律等也可以给相应分数。
第二题:(1)体现了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自发的、盲目的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活动的目的不同,活动方式也不同。
(5分)(2)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对比):(10分)历史规律自然规律人类活动的规律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客观性与主观选择性的统一客观性相似性重复性多体现为统计学规律多体现为动力学规律宏观的大尺度的规律各个层次的规律宏观的预测性各个层次和范围的预测性注:以上各点能答出一半以上(不少于四点)即可考虑给予7-10分。
思修期中考试真题
思修期中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 《中国共产党纲领》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性文件,其最早形成于哪一年?A. 1920年B. 1949年C. 1978年D. 1997年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下面哪一个?A. 唯物论观点B. 唯心论观点C. 辩证法观点D. 实证主义观点3.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被载入党章是在哪一年?A. 1982年B. 1992年C. 2002年D. 2012年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制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A. 意识B. 生产力C. 社会关系D. 像动物一样的存在5. 毛泽东提出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观点,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什么权力?A. 审查权力B. 执法权力C. 判决权力D. 革命权力二、简答题1. 什么是唯物史观?请简要阐述其核心内容。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是指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以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来解释社会发展的观点。
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条件下进行的。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础。
其次,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第三,唯物史观强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则是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社会意识形态、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等。
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2. 请简述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原则。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创新和丰富。
其核心理论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毛泽东思想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人民群众拥有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其次,坚持群众路线。
毛泽东思想强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群众性的创造和实践,反对命令主义、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的作业
11月份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即11月17号。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我辈不出如苍生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很活泼,同学们发言很积极。
很有收获,老师推荐了很多延伸知识,推荐的书有《苏菲的世界》、《肖生克的救赎》,电影有《心灵的自由》、影响力有"蝴蝶效应",有马斯洛、罗素等;专业没局限的事例有英语出身的马云创建了阿里巴巴;安身立命的事例有捧沙之击告诫要藏巧守拙,认识论中的濠梁之辩,社会形态的电影《黑客帝国》,小品的转基因、,日本的科技文明明治维新运动(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他们是知识形态的东西。
只有当人们把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参透与生产力的三个实体要素时,才嫩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钓鱼岛、南海问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其重点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发展的源泉的动力。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质为促进和阻碍;量为程度、范围、时间。
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其重点是认识论。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
认识的客体从现实性上看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物质第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认识论。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其重点是历史唯物社会观。
上层建筑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一种意识形态,而自然科学为非上层建筑的非意识形态。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探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的纠正。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科举”:高考与中国社会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至今已有30年。
高考制度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发展,从一年一考到一年两考,从全国一卷到全国多卷,高考多元化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紧。
三十年来,每一次高考,每一次变迁,都牵动着全社会的心。
然而,高考恢复30年来众多弊端凸现:高校学费猛涨,贫困学子无力承担高额学费;大规模扩招导致高校负债运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全国高考录取线不一导致高考移民问题等等。
高考必须改革,但改革之路何在:一考还是多考,甚至取消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国家和时代的拐点1977年8月,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
时任武大副教授的查全性在会上坦言直陈:必须立即改进大学招生办法,恢复高考,邓小平当场拍板赞成。
当年冬天,我国就进行了首次高考。
恢复高考后,全国500多万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而来的年轻人,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梦想和奋发的意气,经历了人生中最具变革意义之一的挑战。
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1978年夏,第二次高考举行,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
两届“幸运儿”在1978年春、秋分别入学。
录取比例:29:1资料显示,当年570万考生大军一下子涌进了考场,而被入取的只有27.3万人,录取比例29:1,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试题:各个省负责出题1977年的高考不是由全国统一负责出题的,而是把命题权放到了各个省。
1978年的第二届高考国家收回命题权。
成为千百万人命运的转折点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至今已近30年。
对于千百万高考经历者来说,它都是命运的转折点,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符号。
给有志青年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恢复高考制度,给有志青年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
高考制度的恢复打破了出身论,使人们平等地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拾回三样东西重写公平两字1977年恢复高考的意义不仅止于高考本身。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它拾回了三样很重要的东西。
稳定:恢复高考其实是恢复了普通个体通向上层的一个发展通道,这是中国社会形成“稳定结构”的主要原因,它给普通人一个机会,可以通过这种相对公平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
价值观:恢复高考相当于拨乱反正,重新肯定了知识的价值,这对当年社会风气的扭转起了很大作用。
科学与民主:恢复高考使整个社会的思想架构重新回到现代社会的轨道上。
这对高等教育后来二三十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中国产生延续五四启蒙思想的人才,进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百废待兴到不断改革进步高考30年5个关键时段高考30年5个关键时段30年,从百废待兴到不断改革进步,承载了太多历史使命的中国高考制度一步步成为着整个社会的润滑剂。
30年的变迁,高考制度在争议中变迁,在争议中发展,从未停止。
1977年12月10日关键词:恢复无需再赘述这样一个时间、这样一个决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意义,恢复,是一切的开始。
大事件:1977年12月10日恢复的高考,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
文史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生物。
但是,由于准备工作来不及,1977年的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
文理两类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当年报考人数最终达到570万,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了刚刚恢复的高考,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1983年—1985年关键词:修复如果说,1977年的恢复,是一个新希望的开启,那么从此之后的数年间,从各个环节不断修复和完善已经中断长达11年的高考制度,成为中国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
大事件: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
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5年,又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
这样,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就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除了招生制度发生的根本转变,在会考制度和考试方法上的改革,也已逐渐呈创新之势。
1984年,上海开始着手进行高中会考制度的试点改革。
而针对传统高考命题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1985年从美国引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是减少高考科目的方向发展。
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共4门的方案。
同样是在1985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工作。
1988年—1993年关键词:标准在不断完善之中,高考制度逐渐加快了标准化改革的步伐,并以1993年为界,完成了其从实践到实施的过程。
大事件:1989年,从美国引进的标准化考试经过在广东省的试行后逐渐总结出自己的特色,经过四年的成功试验。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3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多次讨论和试验后,规定标准分数制度由省级常模量表分数、等值量表分数和等级量表分数组成。
1996年—1999年关键词:涨,长是“涨”,也是“长”。
众多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均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从免费到收费,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到大规模的扩招初现,进入到20世纪,无论是在入取数量上,还是学校的收费水平上,都已全面与社会与时代的变化“接轨”。
大事件:首先是入学费用的增长。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
到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了收费上学,标志着招生并轨改革的落幕。
而这一时间段,1999年广东省又试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根据考生的报考学校要求再从其余六门科目中另选“X”科(因96.53%的考生将“X”选为一科,该方案几乎变成了“3+1”模式共4门)。
此后,3+x在中国全面铺开。
考试的时间,也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1999年12月18日,教育部决定2000年1月19日-21日在北京、上海、安徽三地市进行春季高考的试点。
随后衍发的扩招,成为中国高教史上,另一个备受好评,但也饱经争议的制度。
2001年—2007年关键词:开放重新恢复后一步步走向而立之年的高考制度,开始以开放的姿态增添了诸多自主与人性的制度。
没有人能回避高考制度发展至今所存在的弊端,正如没有人能否认这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方式带给整个社会的发展之路。
高考,争议着、继续着、改变着。
扩招所带来的教学资源的扩大让更多的人有了走进大学校园的机会。
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而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7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
被动被考生选择的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利,高校生源的构成更加多元和具体。
考生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2003年,国家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赴港念大学,在2006年形成了一个小高峰。
自主,还体现在了考试的内容上,2003年,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2006年的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作文,更是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
而社会越发展,考试也越来越不成为一项“严酷”之事。
还是在2003年,为了消除炎热天气给考生带来的发挥失常的隐患,高考第一次从炎炎的7月,提前了整整一个月,从此改为6月7日。
高考改革在广东:“3+X”引发中学教学革新1999年,在全国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广东省率先实施了“3+X”高考科目改革试验方案;2000年后,广东省“3+X”改革科目进一步调整为“3+综合能力测试+X”。
高考改革使广东全省普通中学的教学思想、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
送走2001届高三毕业生,新学年开学还没几天,广东实验中学的校长 锦科就忙活开了。
学校正计划着在刚入学的高一年级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试验。
第一期研究课题要求学生以广州市“一日游”旅游路线为线索,选定研究课题,考察广州市的城市风情和旅游资源。
对于将要开设的这门研究性学习课程,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很新鲜。
锦科说:“可以说,这是‘3+X’改革的结果。
”广东从1999年开始实施“3+X”改革,特别是从去年开始,高考增加综合能力测试,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这样一来,中学长期文理分科、单学科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研究性学习成为实施教学改革的措施之一。
”对此,广东省考试中心招生考试部副主任黄友文说:“广东实施‘3+X’到今天整整三年,各学校的教学改革也逐渐步入正轨。
但高考改革刚出台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1999年在全国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广东率先实施“3+X”高考科目改革试验方案,由此揭开了牵动人心的改革序幕。
接下来的三年,对所有关注高考的人们来说,都是不平静的三年。
与传统的高考模式相比,“3+X”方案中“X”的开放性和可选择性给了高校和考生极大的自主权。
然而,1999年广东高考改革第一年,正是这种开放性和可选择性对当时的中学教学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中学原有的教育资源是按文理分科的教学要求来配置的,实施“3+X”后,在打破文理分科,由学生按各自的个性、特长要求自由选课的变化中,不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场地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匮乏,在指导学生选课及安排学生选修的过程中,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龙头”学校之一的广东实验中学,在改革的过程中确实碰到不少实际问题:学生选择的“X”考试科目出现不同的组合,排课表有困难,教室安排也有困难,都需要一一设法解决。
还有一些学校,因为教学资源的不足和应试的需要,而强迫学生改变选修意向,甚至将“3+X”曲解成“3+1”,动员学生只选考一门,有的甚至禁止学生选报两门。
据调查,仅深圳市将“X”等同于“1”的考生就占到考生人数的96%。
广州市的情形也大致相同。
一些教育条件严重不足的农村中学,这种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对此,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认为,许多人仍然用应试教育的那套办法来应对高考改革,因而产生了这样那样一些问题。
他说:“这更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改革的决心。
‘3+X’的方向没有错,但改革有一个摸索、试验的过程,必须认真总结1999年的改革经验,进一步扩大‘X’的内涵和外延,真正运用好高考这支‘指挥棒’,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彻底扭转应试风气。
”于是1999年高考后,广东省2000年高考“3+X”改革科目进一步调整为“3+综合能力测试+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