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一,二,三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精品资料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d44b444b84ae45c3b358c7b.png)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解】(1)高级调度主要任务是用于决定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上,准备执行。
(2)低级调度主要任务是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然后由分派程序执行把处理机分配给该进程的操作。
(3)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为此,应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宝贵的内存空间,而将它们调至外存上去等待,称此时的进程状态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
当这些进程重又具备运行条件,且内存又稍有空闲时,由中级调度决定,将外存上的那些重又具备运行条件的就绪进程重新调入内存,并修改其状态为就绪状态,挂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
3、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解】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
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
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
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流。
4、在什么情冴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CB?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解】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
JCB 包含的内容通常有:1) 作业标识2)用户名称3)用户账户4)作业类型(CPU 繁忙型、I/O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5)作业状态6)调度信息(优先级、作业已运行)7)资源要求8)进入系统时间9) 开始处理时间10) 作业完成时间11) 作业退出时间12) 资源使用情况等5.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解】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数创编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数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551178eff111f18582d05a85.png)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笼统。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成长:(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竭成长。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法度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法欧阳数创编度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法度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自力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
解决办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精品资料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ef02396edb6f1afe001f0d.png)
第二章1. 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S1=a:=x+y;S2=b:=z+1;S3=c:=a-b;S4=w:=c+1;答:其前趋图为:3. 为什么程序并发执行会产生间断性特征?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 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是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
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5. 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 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
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
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988f5a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f.png)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第二章1. 什么是前趨圖?為什么要引入前趨圖?答:前趨圖(Precedence Graph)是一個有向無循環圖,記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進程之間執行的前后關系。
2. 畫出下面四條詫句的前趨圖:S1=a:=x+y;S2=b:=z+1;S3=c:=a-b;S4=w:=c+1;答:其前趨圖為:3. 為什么程序并發執行會產生間斷性特征?程序在并發執行時,由于它們共享系統資源,以及為完成同一項任務而相互合作,致使在這些并發執行的進程之間,形成了相互制約的關系,從而也就使得進程在執行期間出現間斷性。
4. 程序并發執行時為什么會失去封閉性和可再現性?因為程序并發執行時,是多個程序共享系統中的各種資源,因而這些資源的狀態是由多個程序來改變,致使程序的運行失去了封閉性。
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閉性也會導致其再失去可再現性。
GAGGAGAGGAFFFFAFAF5. 在操作系統中為什么要引入進程概念?它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環境下能并發執行,并能對并發執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從而在操作系統中引入了進程概念。
影響: 使程序的并發執行得以實行。
6. 試從動態性,并發性和獨立性上比較進程和程序?a. 動態性是進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現為由創建而產生,由調度而執行,因得不到資源而暫停執行,以及由撤銷而消亡,因而進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靜態實體。
b. 并發性是進程的重要特征,同時也是OS的重要特征。
引入進程的目的正是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進程的程序并發執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發執行的。
c. 獨立性是指進程實體是一個能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同時也是系統中獨立獲得資源和獨立調度的基本單位。
而對于未建立任何進程的程序,都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來運行。
7. 試說明PCB的作用?為什么說PCB是進程存在的唯一標志?a. PCB是進程實體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統中最重要的記錄型數據結構。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f493ee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c.png)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一章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方便他们的使用。
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执行和终止进程,并管理它们的资源分配。
-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等。
- 文件系统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包括文件的存储、读写和保护等。
-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键盘和鼠标等。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3. 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指令集来运行任务。
-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对任务的响应时间要求非常高,用于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 分布式操作系统:在多台计算机上分布式地管理和调度任务。
第二章1.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是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而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
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
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进程内并发执行,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可以处于以下状态:- 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
- 就绪状态:进程准备好执行,等待分配CPU资源。
- 运行状态:进程占用CPU资源执行。
- 阻塞状态:进程等待某种事件发生。
- 终止状态:进程完成执行或被终止。
3. 进程调度算法操作系统使用进程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被执行。
常见的调度算法有:-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
- 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进行调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讲课讲稿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讲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734d7e6294dd88d1d26b33.png)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9ff6aa0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c.png)
第一章【2 】1.设计现代OS的重要目的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凋谢性2.OS的感化可表如今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盘算机硬件体系之间的接口(2)OS作为盘算机体系资本的治理者(3)OS实现了对盘算机资本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盘算机资本的抽象?答:OS起首在裸机上笼罩一层I/O装备治理软件,实现了对盘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罩文件治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本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经由过程在盘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体系软件,加强了体系功效,隐蔽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配合实现了对盘算机资本的抽象.4.试解释推劢多道批处理体系形成和収展的重要劢力是什么?答:重要动力起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巧成长:(1)不断进步盘算机资本的运用率; (2)便运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盘算机体系构造的不断成长.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效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掌握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掌握完成,是在离开主机的情形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掌握下进行的.6.试解释推劢分时体系形成和収展的重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体系形成和成长的重要动力是更好地知足用户的须要.重要表如今:CPU 的分时运用缩短了功课的平均周转时光;人机交互才能运用户能直接掌握本身的功课;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运用统一台盘算机,自力地处理本身的功课. 7.实现分时体系的症结问题是什么?应若何解决?答:症结问题是当用户在本身的终端上键入敕令时,体系应能及时吸收并及时处理该敕令,在用户能接收的时延内将成果返回给用户.解决办法:针对及时吸收问题,可以在体系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吸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敕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功课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功课分派一个时光片,许可功课只在本身的时光片内运行,如许在不长的时光内,能使每个功课都运行一次.8.为什么要引入及时OS?答:及时操作体系是指体系能及时响应外部事宜的请求,在划定的时光内完成对该事宜的处理,并掌握所有及时义务调和一致地运行.引入及时OS 是为了知足运用的需求,更好地知足及时掌握范畴和及时信息处理范畴的须要.9.什么是硬及时义务和软及时义务?试举例解释.答:硬及时义务是指体系必须知足义务对截止时光的请求,不然可能消失难以猜测的成果.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掌握等.软及时义务是指它的截止时光并不严厉,偶然错过了义务的截止时光,对体系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盘算机操作体系第三版答案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体系.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靠得住性方面,将分时体系不及时体系迚行比较. 答:(1)及时性:及时信息处理体系对及时性的请求与分时体系相似,都是以人所能接收的等待时光来肯定;而及时掌握体系的及时性,是以掌握对象所请求的开端截止时光或完成截止时光来肯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奥妙. (2)交互性:及时信息处理体系具有交互性,但人与体系的交互仅限于拜访体系中某些特定的专用办事程序.不像分时体系那样能向终端用户供给数据和资本共享等办事. (3)靠得住性:分时体系也请求体系靠得住,但比拟之下,及时体系则请求体系具有高度的靠得住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伟大的经济损掉,甚至是灾害性效果,所以在及时体系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体系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1.OS有哪几大特点?其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根本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并发性.14.是什么原因使操作体系具有异步性特点?答:操作体系的异步性表如今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异步性,过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动,二是程序的不可再现性,即程序履行的成果有时是不肯定的,三是程序履行时光的不可预知性,即每个程序何时履行,履行次序以及完成时光是不肯定的.15.处理机治理有哪些重要功效?它们的重要义务是什么?答:处理机治理的重要功效是:过程治理.过程同步.过程通讯和处理机调剂; 过程治理:为功课创建过程,撤销已停止过程,掌握过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况转换.过程同步:为多个过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调和. 通讯:用来实如今互相合作的过程之间的信息交流. 处理机调剂:(1)功课调剂.从后备队里按照必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功课,为他们分派运行所需的资本(首选是分派内存). (2)过程调剂:从过程的停当队列中,按照必定算法选出一个过程,把处理机分派给它,并设臵运行现场,使过程投入履行.16.内存治理有哪些重要功效?他们的重要义务是什么?答:内存治理的重要功效有:内存分派.内存破坏.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派:为每道程序分派内存. 内存破坏: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本身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盘算机操作体系第三版答案3 / 47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挪用功效,臵换功效等.17.装备治理有哪些重要功效?其重要义务是什么?答:重要功效有: 缓冲治理.装备分派和装备处理以及虚拟装备等. 重要义务: 完(线程)治理.低级存储器治理.中止和陷入处理等功效. 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派I/O 装备;进步CPU 和I/O 设备的运用率;进步I/O速度;以及便运用户运用I/O装备.18.文件治理有哪些重要功效?其重要义务是什么?答:文件治理重要功效:文件存储空间的治理.目次治理.文件的读/写治理和破坏.文件治理的重要义务:治理用户文件和体系文件,便运用户运用,保证文件安全性.21.微内核操作体系具有哪些长处?它为何能有这些长处?答:1)进步了体系的可扩大性2)加强了体系的靠得住性3)可移植性4)供给了对散布式体系的支撑盘算机操作体系第三版答案4 / 47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巧23.在微内核OS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办事器模式?答:C/S 模式具有奇特的长处:⑴数据的散布处理和存储.⑵便于分散治理.⑶灵巧性和可扩充性.⑷易于改编运用软件. 21.试描写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2)基于客户/办事器模式3)运用机制与策略分别道理4)采用面向对象技巧. 24.在基亍微内核构造的OS中,运用了哪些新技巧?答:在基于微内核构造的OS 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巧. 23.何谓微内核技巧?在微内核中平日供给了哪些功效?答:把操作体系中更多的成分和功效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体系最根本的焦点功效,称这种技巧为微内核技巧.在微内核中平日供给了过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fb89b2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8.png)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解】(1)高级调度主要任务是用于决定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上,准备执行。
(2)低级调度主要任务是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然后由分派程序执行把处理机分配给该进程的操作。
(3)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为此,应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宝贵的内存空间,而将它们调至外存上去等待,称此时的进程状态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
当这些进程重又具备运行条件,且内存又稍有空闲时,由中级调度决定,将外存上的那些重又具备运行条件的就绪进程重新调入内存,并修改其状态为就绪状态,挂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
3、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解】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
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
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
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流。
4、在什么情冴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 CB?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解】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
JCB 包含的内容通常有:1) 作业标识2)用户名称3)用户账户4)作业类型(CPU繁忙型、I/O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5)作业状态6)调度信息(优先级、作业已运行)7)资源要求8)进入系统时间9) 开始处理时间10) 作业完成时间11) 作业退出时间12) 资源使用情况等5.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解】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2b328887d0d233d4b14e69b0.png)
第二章
1. 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
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b; S4=w:=c+1;
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 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答: (1)根据被终止进程标识符,从PCB 集中检索出进程PCB,读出该进程状态。 (2)若被终止进程处于执行状态,立即终止该进程的执行,臵调度标志真,指示该进程被 终止后重新调度。 (3)若该进程还有子进程,应将所
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11.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一,二,三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一,二,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6a62d0cece2f0066f5332273.png)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167008c7a5e9856a5712602a.png)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解】(1)高级调度主要任务是用于决定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上,准备执行。
(2)低级调度主要任务是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然后由分派程序执行把处理机分配给该进程的操作。
(3)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为此,应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宝贵的内存空间,而将它们调至外存上去等待,称此时的进程状态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
当这些进程重又具备运行条件,且内存又稍有空闲时,由中级调度决定,将外存上的那些重又具备运行条件的就绪进程重新调入内存,并修改其状态为就绪状态,挂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
3、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解】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
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
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
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流。
4、在什么情冴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CB?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解】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
JCB 包含的内容通常有:1) 作业标识2)用户名称3)用户账户4)作业类型(CPU 繁忙型、I/O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5)作业状态6)调度信息(优先级、作业已运行)7)资源要求8)进入系统时间9) 开始处理时间10) 作业完成时间11) 作业退出时间12) 资源使用情况等5.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解】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ac0679a4580216fc710afd23.png)
第二章1. 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S1=a:=x+y;S2=b:=z+1;S3=c:=a-b;S4=w:=c+1;答:其前趋图为:3. 为什么程序并发执行会产生间断性特征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 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是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
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5. 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 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
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
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14521f404b73f242336c5f92.png)
第二章1.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答:前趋图(Precedence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Acyclic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S1=a:=x+y;S2=b:=z+1;S3=c:=a-b;S4=w:=c+1;答:其前趋图为:3.4.5.6.a.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a.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
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11.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12.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答:引入挂起状态处于五种不同的需要:终端用户需要,父进程需要,操作系统需要,对换需要和负荷调节需要。
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不能接收处理机调度。
10.在3)。
17.在撤销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1)根据被终止进程标识符,从PCB集中检索出进程PCB,读出该进程状态。
(2)若被终止进程处于执行状态,立即终止该进程的执行,臵调度标志真,指示该进程被终止后重新调度。
(3)若该进程还有子进程,应将所有子孙进程终止,以防它们成为不可控进程。
(4)将被终止进程拥有的全部资源,归还给父进程,或归还给系统。
2021年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2021年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7c1c9d2e87101f69f31955f.png)
第一章欧阳光明(2021.03.07)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笼统。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成长:(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竭成长。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法度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法度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法度*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自力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
解决办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语创编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语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87c83b24700abb68a882fba6.png)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笼统。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成长:(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竭成长。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法度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法度输欧阳语创编入到磁带上。
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法度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自力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
解决办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80802e24a7302768f9939eb.png)
第一章之袁州冬雪创作1.设计现代OS的主要方针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大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历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操纵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布局的不竭发展.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节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节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停止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节制下停止的.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知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才能使用户能直接节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登时处理自己的作业.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处理?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饬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纳并及时处理该饬令,在用户能承受的时延内将成果返回给用户.处理方法:针对及时接纳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纳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一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饬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而且为每一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一个作业都运行一次.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答:实时操纵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节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知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知足实时节制范畴和实时信息处理范畴的需要.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知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能够出现难以预测的成果.举例来讲,运载火箭的节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其实不严格,偶然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发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计算机操纵系统第三版答案 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靠得住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 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近似,都是以人所能承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节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节制对象所要求的开端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靠得住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靠得住,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靠得住性.因为任何错误都能够带来宏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纳了多级容错措施包管系统的平安性及数据的平安性.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14.是什么原因使操纵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答:操纵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异步性,过程以人们不成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成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成果有时是不确定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成预知性,即每一个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15.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过程管理、过程同步、过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过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过程,撤消已竣事过程,节制过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过程同步:为多个过程(含线程)的运行停止协调. 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1)作业调度.从后备队里依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2)过程调度:从过程的停当队列中,依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过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臵运行现场,使过程投入执行.16.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呵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大.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呵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计算机操纵系统第三版答案 3 / 47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大: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臵换功能等.17.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配I/O 设备;提高CPU 和I/O 设备的操纵率;提高I/O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18.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文件管理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次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呵护.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方便用户使用,包管文件平安性.21.微内核操纵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它为何能有这些优点?答: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大性 2)增强了系统的靠得住性 3)可移植性 4)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计算机操纵系统第三版答案 4 / 47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23.在微内核OS中,为什么要采取客户/服务器形式?答:C/S 形式具有独特的优点:⑴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⑵便于集中管理.⑶矫捷性和可扩大性.⑷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1.试描绘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 2)基于客户/服务器形式 3)应用机制与战略分离原理 4)采取面向对象技术.24.在基亍微内核布局的OS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答:在基于微内核布局的OS 中,采取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术. 23.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答:把操纵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条理(即用户形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能够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纵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过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30be1877e21af45b207a839.png)
第一章之五兆芳芳创作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较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较机系统资源的办理者(3)OS实现了对计较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较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办理软件,实现了对计较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办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抽象.OS 通过在计较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效,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配合实现了对计较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巧成长:(1)不竭提高计较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较机体系结构的不竭成长.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同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较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头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头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实时接收并实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解决办法:针对实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性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实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派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答:实时操纵系统是指系统能实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则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不然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其实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计较机操纵系统第三版答案 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10.试从交互性、实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 答:(1)实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实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拜访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办事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同享等办事.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错误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结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纳了多级容错措施包管系统的平安性及数据的平安性.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同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根本特征;最根本的特征是并发性.14.是什么原因使操纵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答:操纵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程的异步性,进程以人们不成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成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结果有时是不确定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成预知性,即每个程序什么时候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 15.处理机办理有哪些主要功效?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处理机办理的主要功效是:进程办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进程办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消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进程中的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协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互换. 处理机调度:(1)作业调度.从后备队里依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派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派内存).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依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处理机分派给它,并设臵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16.内存办理有哪些主要功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内存办理的主要功效有:内存分派、内存庇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派:为每道程序分派内存. 内存庇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搅扰. 计较机操纵系统第三版答案 3 / 47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效,臵换功效等.17.设备办理有哪些主要功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功效有: 缓冲办理、设备分派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派I/O 设备;提高CPU 和I/O 设 备的利用率;提高I/O 速度;以及便利用户使用I/O 设备. 18.文件办理有哪些主要功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文件办理主要功效:文件存储空间的办理、目录办理、文件的读/写办理和庇护. 文件办理的主要任务:办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便利用户使用,包管文件平安性.21.微内核操纵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它为何能有这些优点?答: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2)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3)可移植性 4)提供了对散布式系统的支持 计较机操纵系统第三版答案 4 / 47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巧 23.在微内核OS 中,为什么要采取客户/办事器模式? 答:C/S 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⑴数据的散布处理和存储.⑵便于集中办理.⑶灵活性和 可扩充性.⑷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1.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 2)基于客户/办事器模式 3)应用机制与战略别离原理 4)采取面向对象技巧. 24.在基亍微内核结构的OS 中,应用了哪些新技巧?答:在基于微内核结构的OS 中,采取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巧. 23.何谓微内核技巧?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效? 答:把操纵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效放到更高的条理(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纵系统最根本的焦点功效,称这种技巧为微内核技巧.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办理、低级存储器办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史创编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史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993c5c40b0717fd5370cdca1.png)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笼统。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成长:(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竭成长。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法度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法欧阳史创编2021..02.10度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法度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自力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
解决办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法创编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法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4bbcab09c1c708a1294a44bc.png)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笼统。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成长:(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竭成长。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法度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法度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法度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自力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
解决办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2021.03.09 欧阳法创编2021.03.09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育创编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育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f3b77afdfad6195f302ba627.png)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笼统。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成长:(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竭成长。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法度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法度输入欧阳育创编2021.02.04 欧阳育创编2021.02.04到磁带上。
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 方法是指法度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自力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
解决办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
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
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
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
举例:网页内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
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
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14.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答:操作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程的异步性,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可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结果有时是不确定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即每个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
15.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
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1)作业调度。
从后备队里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臵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
16.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3 / 47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臵换功能等。
17.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配I/O 设备;提高CPU 和I/O 设备的利用率;提高I/O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18.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文件管理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方便用户使用,保证文件安全性。
21.微内核操作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它为何能有这些优点?答: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2)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3)可移植性4)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4 / 47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23.在微内核OS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答:C/S 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⑴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
⑵便于集中管理。
⑶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⑷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1.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24.在基亍微内核结构的OS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答:在基于微内核结构的OS 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术。
23.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答: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
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第二章1. 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S1=a:=x+y;S2=b:=z+1;S3=c:=a-b;S4=w:=c+1;答:其前趋图为:3. 为什么程序并发执行会产生间断性特征?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 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是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
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5. 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 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
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
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
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11.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 完成12.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答:引入挂起状态处于五种不同的需要: 终端用户需要,父进程需要,操作系统需要,对换需要和负荷调节需要。
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不能接收处理机调度。
10.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哪些?答: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1)进程当前暂存信息(2)下一指令地址信息(3)进程状态信息(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信息。
13.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哪些?答: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1)进程当前暂存信息(2)下一指令地址信息(3)进程状态信息(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信息。
14.试说明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
答: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有: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15.试说明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
答: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有:正常结束、异常结束(越界错误、保护错、非法指令、特权指令错、运行超时、等待超时、算术运算错、I/O 故障)、外界干预(操作员或操作系统干预、父进程请求、父进程终止)。
16.在创建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1)OS 发现请求创建新进程事件后,调用进程创建原语Creat();(2)申请空白PCB;(3)为新进程分配资源;(4)初始化进程控制块;(5)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17.在撤销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1)根据被终止进程标识符,从PCB 集中检索出进程PCB,读出该进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