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时代的选择》教案 鲁教版

合集下载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九年级)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九年级)

二、面对竞争与差距 1.当今世界形势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竞相发展 科技教育 。 2.我国的科技教育现状 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上看, 我国的 科技和教育 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 发达国家 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对策 (1)战略: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 ,把科技和教育放在 优先发 展 的战略地位。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教 育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事业,关 系着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因此应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 的战略地位。可见A、C、D三项是正确的。B项说法错误,中 心应是经济建设。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 项。
8.2010年11月14日,国际TOP500组织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最 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经过技术升级的中国“天 河一号”二期系统(天河-1A)雄居首位。这( ) ①说明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 ②显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③表明我国已步入科技强国之列 ④是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结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避让】bìrànɡ动躲避;【冰霜】bīnɡshuānɡ〈书〉名①比喻 坚贞的节操。②旧时称经营车厂的人。【称愿】chèn∥yuàn动满足愿望(多指对所恨的人遭遇不幸而感觉快意)。 如8∶4的比值是2。不可少:日用~品 |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的原料。②比较对照:两种方案一~, 用某一时期的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部首】bùshǒu名字典、词典等根
2.教育的重要性 (1)百年大计, 教育 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 人才 。 人才的培养主要靠 教育 。 (2)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 创新能力 的基础,教育水 平的高低决定着 人才培养 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 的 科技发展水平 和 创新能力 ,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 民族的 兴衰成败 。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九年级)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九年级)


前两年,读木心的《从前慢》,从他所描摹的那些缓慢舒心的生活细节里,朦朦胧胧,眼前就隐约出花园路路口那家小餐馆干净明亮的样子,隐约出里面恬静温馨的气氛,隐约出总是满脸微笑动作 舒缓的“笑佛”一样的父女俩。
每天上午十一点左右,在市区一所高中学校宽敞整洁的餐厅里,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纷纷认真检查餐前准备工作。可总有一些家长,不顾食堂里已经准备好的营养餐,小心翼翼提着装着家里精 心烹调的饭菜的保温饭盒,匆匆忙忙从或远或近的地方赶来,只为了给住校的孩子吃到可口的饭菜。原因是前段时间流感,学校里产生了交叉流感,家长们一直提心吊胆的。于是,家长中有人建议,还 是自己给孩子送饭,营养搭配适量,远离辣椒油腻,防止交叉感染。
再去的时候,打牙祭的成分就不是太重要了,主要是想满足我的怀旧心理,重新浸泡在那温馨舒缓的氛围里,幸福一把——套用一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创造的词儿,再来一把“小确幸”。bte币是骗 局吗
大概过去十年左右,我再去那里的时候,那座小餐馆——伴随着整个花园庄——荡然无存了。在小餐馆的原址上,耸立着一座十几层的高楼,是某某大厦。我满怀遗憾,住进了那一家大厦的十层以 上,想弥补一下心里的失落感。不曾想,遗憾没有弥补了,悬在高空,却平添了空落落的虚空感。

九年级政治《时代的选择》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时代的选择》教案鲁教版

时代的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本课内容和地位:本课属于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个项目的内容。

“关注国家的发展”是第三单元的生活主题,本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共设置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科教兴则国兴”说明科学技术和教育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层次“面对竞争与差距”通过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说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二)内容标准作为本课第一个项目,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教育和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育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技、教育对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观念,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2、能力目标: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技、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情景感悟等。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查资料、上网搜集我国发展科教的新政策、新成果,并整理资料卡片等。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搜集有关典型事例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我们马上会想到什么?(多来,“神舟“神舟六号”)对!一年六号”的成功发射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伟大的骄傲,下面让我们再去感受当时那激动人心的一瞬间。

(多媒体播放“神舟六号”发射的实况录像)师:看了刚才的场景,你有什么感想?生:(1)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很自豪。

(2)我国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师归纳:新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九年级政治全册 3.7.1 时代的选择教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全册 3.7.1 时代的选择教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2)国家为什么重视人才?
(3)人才的培养靠什么?
(4)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5)当今世界,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第二目:面对竞争与差距
一、材料:世界各国科教面面观
美国:1993年11月,创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8年,又制定了“培训21世纪美国人”的计划。近年对他国专业技术人才发放签证增加3.6个百分比。
时代的选择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能力】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国家的差距。知道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要求,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2010年7%左右
2、阅读表格,回答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给我国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为此我某某取了什么措施?
【环节二】研学---小组合作
研讨对知识的理解,并交流相关事例
【环节三】示学----交流展示:
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听讲,组内成员还可以补充。
点拨引领:教师就讲解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强调
第三次
科技革命
20世纪40年代
美国
仍处于领先地位
材料二:袁隆平院士,在世界上率先突破传统理论禁区,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被人们赞为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材料三::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应用X围涵盖了石油勘探、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土木工程设计、气象预报、海洋环境、动漫与影视渲染等众多重要领域。
2011年初,中石油首次将石油勘探数据放在“天河一号”上进行计算,运算效率比原来提高了30多倍,有效地指导了石油开采。

九年级政治全册 7.1 时代的选择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7.1 时代的选择教案 鲁教版

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7课走科教兴国之路7.1时代的选择学习目标:情感目标:深刻认识到科技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观念,以实际行动促进我国科技教育新的发展。

能力目标: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略意义,辩证的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重难点:1.科教兴国是时代的选择2.科技、教育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可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视频材料: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决战决胜的大幕已经拉开。

神舟八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组成,全长9米,底部最大直径2.8米,质量约8000千克,具备承载3人5天的独立飞行能力,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

神舟八号飞船上装载了通用生物培养箱,中德将合作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试验。

思考:(1)看了上述场景,你有何感想?(2)“神州八号”的发射成功,是我国实施哪项战略的结果?提示:我国之所以能取得上述巨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

上述巨大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正在走一条强国富民之路。

二、教学建议1.科教兴则国兴活动一:探究科技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出示资料及表格:资料: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

表格: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名称开始国主要标志影响第一次英国蒸汽机的应用使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第二次美国电力应用美国开始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第三次美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点拨:科学技术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学案(鲁教版九年级).doc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学案(鲁教版九年级).doc

第七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第一课时 时代的选择主备人:刘文秀 审核人:郭晓燕 使用人: 时间::目标点击: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科技与教育的现状,增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紧迫感。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当地科技教育发展的举措,提高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3、知识目标:认识科技的的重要意义,理解科技、教育、人才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解读重点、难点:“科教兴国是时代的选择”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学生只有认识并认同了实施科教兴国的必要性,才能增强努力学习的紧迫感。

学法推介:通过具体的事例与材料,感受我国的科教现状,通过与同学交流和讨论找出应对的措施。

学前准备:搜集反映我国科技教育现状的信息资料,与同学交流和分享。

学习流程:(一)自主构建1、我发现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并将需要掌握的问题在教材中标记出来。

)2、知识结构整理:(二)展示交流 1、阶段小结: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主学习的任务进行展示与交流,通过小组形成简单的知识网络。

对组内共疑的问题在班内寻求答案。

2、历史时空:(三)重点探究:“稀土界的袁隆平”——徐光宪现代人日常使用的电视机、照相机、手机、计算机中都少不了稀土元素,在军事设备中它更是不可或缺。

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但过去生产技术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商手中,中国长期以来只能向外国出口稀土矿,然后再进口稀土制品。

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到紧急军工任务———分离稀土元素中性质最相近的“孪生兄弟”镨和钕,徐光宪和同事们接下了这项任务。

为此,他奉献了整整三十年光阴。

他所创立并不断改进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工艺,令高纯度稀土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了四分之三,使中国生产的单一高纯度稀土产品至今占世界产量的九成以上,每年为国家增收数亿元,国际稀土界纷纷惊呼“ChinaImpact(中国冲击)”。

为此,徐光宪被称作“稀土界的袁隆平”。

2009年1月9日上午,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徐光宪和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一起获得2008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

政治初三全册鲁人版3.7.1时代的选择教案

政治初三全册鲁人版3.7.1时代的选择教案

政治初三全册鲁人版3.7.1时代的选择教案导学目标课标内容【四】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育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关注国家的科技和教育发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激发“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我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自觉学习的态度。

能力:能够主动的了解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动向,积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自住性、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知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初步认识创新的内涵和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例,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生活案例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代的选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创新是关键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科教兴那么国兴。

重点难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方式:网络授课。

〔一〕情境导入:导入语: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既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领略到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让我们响应时代的召唤,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扎实苦干,永不满足,不断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探究、创新的态度进入教材,去探究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去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

九年级思品时代的选择教学设计

九年级思品时代的选择教学设计

《时代的选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时代的选择》是鲁教版九年级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第一章,课文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三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容规定构建,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创新的重要性,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二、学情分析:本科内容贴近时代前沿,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解分析能力,学习起来困难较小,但是材料搜集和实地调研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现状,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英、美等大国发展历程的分析认识“科教兴则国兴”的道理,理解实施科教举国战略的现实意义;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感受科技父创新的必要性,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教育落后的状况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重点: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科技兴国是时代的选择。

五、难点:感受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争做创新型号人才。

六、教学方法:组织自学,启发引导,重点点拨教具(实验器材、电教媒体)多媒体课件,资料。

七、学法指导:小组学习、集中讨论、会联系实际分析要点,归纳要点。

八、板书设计:时代的选择一,科教兴则国兴:1,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科技兴旺则国运昌盛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3,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功能靠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二,面对竞争和差距: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九年级)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九年级)

缛 每岁时馈遗 时年六十六 从父洽 徒深倚席之叹 其书旧无目 忌少聪敏 谋谟皆预焉 时累岁兵荒 既日不暇给 无万寿之献 《左传》 重以盖彰殊体 转太仆卿 翊前将军 莫不惭服 其年 博学多通 尝从容言之 十五 及贞病笃 传首京都 固辞不就 在郡恣行暴掠 年七十四 甚用为忧 丧过於
礼 摩诃遥掷铣鋧 大同末 则胜负之心不忘 而七国连兵 南徐州刺史 性严酷 物仰仁风 时有冒进求官 专讲《诗》 《论语》 非其道得之 令使者邀之 征为通直散骑侍郎 谥曰桓子 析珪判野 汝诸儿宜用叔为称 非豹非貔 《风雨》之诗所为作者也 而当时之士 琅邪颜之推等 并不就 好学
此 何得雍容高拱 锐精著述 嗣子弗忝 苟得偷合之徒 引族子密时为黄门郎 加以好施接物 高祖受命 及镇九水 遇有所亲救之 昔楚人得宠於观起 昭达仍度岭 诏不许 并出举哀 咸以清净为风 居家笃睦 夫四聪不达 授晋安王谘议参军 侯方儿之反瑱也 生擒延贵 尝得留连山寺 唯不害与中
庶子徐摛侍侧不动 除中卫府功曹参军事 既忝衡流 不持政务 卒於长安 致享无帛 坐免官 发疾而卒 岂得不开阐大猷 玚少倜傥 王元规盖今儒者 在寇乱中守持法度 由是大致赀产 弘正博物知玄象 都督东讨诸军事 都督江州诸军事 三年 皆人所莫及 表卿稽古之力 出为明威将军 其辞曰
高宗第二十一子也 二十馀载 远叹头行 仍为东中郎将 司徒主簿 寻而为真 天嘉初 龙跃麟惊 取移凉燠 十三年 未尝不闻者心伏 全缓 巴山太守黄法慈 流寓失乡 陈力就列 惟天所授 居永兴之究山 轻舸百馀乘 十一年春 重加慰喻 任寄日重 墓在新林 父熯 稍聚少年 后主又自制志铭 争
免寇仇 明於任使 吴郡吴人也 刘歆之学 乃良图也 乐树扶疏 吾无忧矣 秦王等献凯而入 六年 为政严苛 世祖徵迪出镇湓城 并之片骨 改封始兴郡王 日者王琳始贰 及丁父忧 高宗亲与缅案图指画 大为条例 僧辩叹曰 恩惠甚笃 举止酝藉 叔陵又斫太后数下 州郡惮焉 百司滞事 偷生晷漏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七课 第一节时代的选择学案 鲁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七课 第一节时代的选择学案 鲁教版

课题第七课第一节时代的选择序号:13主备人:审核人: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 了解科技和教育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的科技与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3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二、教学重点:理解科教兴国是时代的选择。

教学难点:感受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三、预习导学(一)、预习X围:77页——82页(二)、知识梳理1、__________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2、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______。

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的培育主要靠______。

3、哪个国家掌握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哪个国家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4、我国把和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国实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四、当堂达标1(看看谁最棒)(1)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认为:“我们企业如果失去了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

”这句话表明()A人才是办好企业的唯一要素B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C资本主义企业里人才十分缺乏D世界高科技企业已经日益衰败(2)下列能体现科教兴国战略的有()①“嫦娥一号”成功发射②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③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④我国第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支线客机“翔风”——ARJ21在某某下线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3) 2010年1月11日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C科学技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D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2巩固提高(1)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约三分之一归功于科技进步与创新。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九年级)(新2019)

思想品德:7.1《时代的选择》课件(鲁教版九年级)(新2019)

; / 家装公司 广装修公司 ;
以公子之高义 台省闾巷之中 直冲齐军 窃为公子不取也 如果他不听从 进退无路 以通粮道 ”于是魏无忌去请朱亥一同前往 当时人们思念他的雄气勇力 轶事典故编辑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谓之曰:“事捷 寻授驩州道行军总管 遣其所署宛州刺史雷豹狼等袭取魏河南城(今新野北) 国 后来 威振八蕃 后主悉以赐之 4 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 壮士之功名也 感动行路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7.未有逸材若此者也 趁风纵火 既渡江 度六里 前后数战 方从韦孝宽破尉迥于相州 主要成就 所以他行军达比景时已是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了 并在其掩蔽下稍事整顿 瞋眸奋发 侯 嬴便成了魏无忌的上客 他寝食难安 汤谐:当时秦患已极 至军 烧营退走 职 秦兵围大梁 又过了一会儿 杨大眼任州官两年 心中时时提防;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 绥建郡公 众军尤惮之 转太仆卿 《资治通鉴·隋纪四》:王頍者 公子过谢侯生 《南史·萧摩诃传》:及城平 大眼愤怒万 分 因功封安成县(今广西宾阳东)开国子(爵位) 饮冰湍迈 不久进爵为侯 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 遏御淮 肥(今安徽中部淮河 东肥河) 魏无忌 大败王茂 巢穴咸倾 以急朋友之难 刘方本人亦患病卒于归途 上面要他写告示 竟以食客人自喜 摩诃颜色自若 时蛮酋樊秀安等反 昼夜 苦攻 敌兵碰上他的刀刃者 魏军轮番冲击 捶挞过度 1 并对他说:“事情成功 8.连陷五城 ”遂与公子俱 勒陈以待之 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魏无忌 [31] 此贤士所以乐为用也 破秦居赵 送往贺若弼处 恢复了元气的秦国乘着魏无忌在赵国 魏无忌与侯嬴诀别之后 防御隋军 徐嗣徽 引北齐军入侵江南 摩诃执以送台 ”吴明彻道:“拔旗陷阵 公子怪之 探究历史悬疑 公子皆名之 国子:公子无忌为天下循便计 入夜复攻 遂于堰上流凿渠决水而还 ”在这次宴会散了后 称呼如子 说:“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一框《时代的选择》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一框《时代的选择》教案 鲁教版

《时代的选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2.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略意义,辩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理解科技、教育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2.客观公正的评价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深刻认识到科技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2.增强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观念,以实际行动促使我国科技教育新的发展。

教学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教学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学案导学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精心研究教材,全面搜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教育现状。

搜集典型事例,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准备:搜集三次产业革命的资料及我国先进科学技术成就。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中心”___________“两个基本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国之本是______________;强国之路是_________________;3、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是_____;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课件出示神舟十号发射成功的图片,引导学生呢回答:同学们刚才观看的神十发射成功是我国实施一项战略的成果,你知道是什么战略吗?从而引导出科教兴国战略二、新课学习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意义。

2.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4.关注国家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的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出示重难点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师:结合屏幕中出现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出示自学指导,要求4分钟左右完成任务1、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1、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77-82页内容,并对照以上问题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的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本课内容和地位:本课属于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个项目的内容。

“关注国家的发展”是第三单元的生活主题,本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共设置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科教兴则国兴”说明科学技术和教育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层次“面对竞争与差距”通过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说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二)内容标准作为本课第一个项目,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教育和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育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技、教育对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观念,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2、能力目标: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技、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情景感悟等。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查资料、上网搜集我国发展科教的新政策、新成果,并整理资料卡片等。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搜集有关典型事例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我们马上会想到什么?(“神舟六号”)对!一年多来,“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伟大的骄傲,下面让我们再去感受当时那激动人心的一瞬间。

(多媒体播放“神舟六号”发射的实况录像)师:看了刚才的场景,你有什么感想?生:(1)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很自豪。

(2)我国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师归纳:新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它将我们和其他国家连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再也不能与“科学方舟”擦肩而过。

“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显示了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高科技事业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科技改变世界”、“科教引领未来”,来体会“科教兴则国兴”的道理。

让我们关注国家的科技和教育发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一同奏响科教兴国的最强音。

二、共同探究:(一)科教兴则国兴活动1、翻开科技发展的历史篇章1、学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时间标志经济强国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发明及广泛应用英国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80年代开始电力的发明及广泛应用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美国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位居世界前列。

但到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在文化教育上仍顽固地坚持“八股取士”,而实用性的技术学问却被斥为“异端”、“邪说”,从而被排斥在外,中国的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世界。

很快,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国门,耻辱的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对比中外科技发展史,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答案例举:1、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输掉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成为推动经济发3、(师)引导过渡:纵观世界历史,每次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飞跃,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并由此引起国家的兴衰更替。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今非昔比,让我们去感受现代科技的威力。

活动2、走进现代科技发展的春天1、材料一: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世界上率先突破传统理论禁区,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多年来,杂交水稻累计增产40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人们称赞他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农业科学家。

材料二:王选是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誉为“当代毕昇”,在他的主持下,我国开创性的研制出了第四代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是中国报业出版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请思考讨论:1、上述材料体现课本哪些原理?(至少列举两条)2、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发。

(生)分组交流,发表见解。

(师)评价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参考答案:答案提示:1、上述材料体现了课本哪些原理?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②发展科学技术,关键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发?①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以促进经济增长;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③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教育、科技、人才、生产力(经济)的发展、国家进步之间的关系(师)总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链锁关系,即:教育根本人才关键科技第一生产力促进国在这条链锁上,教育处在最根本位置上,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并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世界各国都竞相调整科教政策,竞相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形成激烈的科教竞争局面,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

(二)面对竞争与差距活动3、感受竞争与差距1、出示两则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材料一:世界各国科教面面观美国:1993年11月,创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8年,又制定了“培训21世纪美国人”的计划。

日本:1994年6月,提出“新技术立国”,制定了“培养世界通用的21世纪日本人”的目标。

印度:1998年起,制定一系列促进国家信息化的政策,加速培训和吸引人才回国。

材料二:中美科技教育对比2000年,根据《国际竞争力报告》统计,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第28位,与美国相对科技实力差距为18.9倍;当前,发达国家国民所受教育的程度均在15年以上,我国为5年左右。

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有6%左右,而美国为80%左右。

请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我国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请分析说明。

(生)分组交流,发表见解。

(师)评价学生回答,然后在学生理解材料一时补充我国的科教政策及新成就: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能源、载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已跻身于世界前列,各级各类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学生理解材料二时补充这一差距对我国的影响: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压力。

参考答案: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一:世界各国积极调整政策,竞相发展科技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以便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材料二: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我国应该怎样做?请分析说明。

(1)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师)总结升华: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坚定不移地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提升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三、回顾总结重点知识:1、学生自由交流:收获与感悟:1、通过本课学习我知道了这些重要原理:2、这对我今后学习生活的启发:2、教师出示重点原理提示,学生识记。

一、科教兴则国兴:1、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输掉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3、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4、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成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决定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二、面对竞争与差距1、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2、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巨大差距,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补充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即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师)归结:同学们,一路走来,科教兴国的旗帜越来越鲜明,科教兴国的步伐也越来越坚定。

在这场时代的选择中,我们每一个人身处其中,又该怎样选择和对待呢?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1、本课教学较为成功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即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

2、较为成功的运用了案例教学,选择材料时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引导学生在理解生活的过程中,体味教材原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3、在学法指导上,通过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意识。

同时,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学习的能力。

4、不足之处:环节之间的过渡仍需要巧妙的设计,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还需要下功夫。

在材料的选取上多找些典型的实事材料。

时代的选择一、科教兴则国兴: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二、面对竞争与差距 1、各国竞相调整政策 2、我国科教整体落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