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doc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识(一)国家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中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1999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途径、师资队伍、条件保障等提出了六条意见。

2002年9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就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与目标、途径与方法、以及组织实施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不仅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还具有可操作性。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

在这种情形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与国的竞争将主要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因此,各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都必然要考虑面向21世纪教育怎么办?长期以来,关心中小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身体、学业成绩、思想品德问题上,而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面对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的教育任务之一应注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也就是说,对以往只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体力素质和思想素质进行纠正。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生是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1. 压力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都可能面临压力。

应对策略包括:- 建立良好的自尊心,信任自己,克服自我怀疑和消极情绪。

- 学会计划和组织,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压力。

- 与家长、老师和朋友多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难,获得支持和理解。

2. 焦虑小学生面对一些重要事件(如考试、比赛等)或新情况(如转学、搬家等)时,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担心。

应对策略包括:-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安慰能力,如对自己说“我可以做到”、“一切会好起来的”等。

- 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过度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 如果需要,家长和老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 自卑小学生在与同龄孩子比较时,可能会感到自卑和不足。

应对策略包括:- 建立良好的自尊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 脱离与他人的比较,学会接受自己的现状,寻找发展自己的途径。

- 没有必要追求完美,要有失败和错误的容忍和接受。

4. 情绪波动小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高兴或者沮丧。

应对策略包括:- 家长和老师应该了解孩子平时的情绪变化,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 孩子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和老师也要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 孩子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即将失控时就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

5. 社交问题小学生在学校中接触到了很多新的人,如何与他们相处是一个问题。

应对策略包括: - 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不同之处。

- 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或校园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 如果有恶意的同学欺负自己,可以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

总之,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与孩子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孩子可以学会解决困难和应对挑战,健康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小学生处于一个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1. 学习压力过大小学生因为学校的课业压力和家长的期望,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

他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担忧等情绪,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2. 自我认知不足小学生还处于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还不够清晰。

可能存在自卑、自我否定等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

3. 家庭关系问题一些小学生可能面临着家庭关系问题,比如父母离异、家庭矛盾等,这些问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沉迷网络、游戏现代社会,网络和游戏的普及使得一些小学生沉迷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健康和心理发展。

应对措施:1.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2.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外班,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

3. 关注家庭教育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家庭关系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 监管网络和游戏时间家长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网络和游戏时间的监管,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5. 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关怀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教育。

6. 引导积极的情感表达学校和家长应该引导小学生积极的表达情感,鼓励他们健康的情感宣泄,及时化解消极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关怀,才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关注并解决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将讨论一些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学习压力小学生常常面临着升学考试和学业要求的压力,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沮丧和焦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鼓励学习兴趣:寻找孩子感兴趣的学科并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b) 设定合理目标:与孩子一起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分解任务并逐步完成。

c) 建立适当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

2. 社交问题小学生常常面临着与同学之间的友谊问题、羞涩和社交障碍。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a) 建立自信心: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b) 培养社交技巧: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主动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等。

c) 鼓励友善行为:表扬并奖励孩子积极的社交行为,例如互相帮助和分享。

3. 自卑感小学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自卑,例如缺乏自信、被同学取笑或表现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a) 培养自尊心:鼓励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才能和成就,并赞美他们的努力和成绩。

b) 提供支持和理解: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扰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理解。

c) 培养兴趣爱好:让孩子参与感兴趣的活动,提高自信和满足感。

4. 情绪管理小学生可能由于情绪波动不定而面临情绪管理的问题。

要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情绪,可以尝试以下方法:a) 教导情绪表达:鼓励孩子用言语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b) 提供情绪支持:告诉孩子情绪是正常的,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c) 教导应对技巧:教导孩子一些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冷静思考和积极思维等。

5. 学业挫败感小学生可能会在学业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李岚清曾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得教育。

”小学生作为国民未来得希望,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小学生心理问题得疏导作为素质教育得关键点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得关注,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得中心内容、因为健康得心理就是所有教育得前提与基础,教育提供给学生得文化精华,要通过个体心理机制得选择与内化才能渗透到学生得头脑中,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也就是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得过程。

所以,对学生常见得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其先成人再成才,这将就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得一个共同趋势,也就是学校各科教育得一个共同基础。

为此,在小学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得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得疏导手段,来培养学生健康得心理素质。

一、小学生之常见心理问题小学教学不只就是简单得文化素质教学,当我们教学得对象就是8—14岁得少年儿童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群体得社会认知水平以及对外界环境刺激得适应能力。

小学生一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得生活经验,她们有她们得世界,擅长按照她们自己得方式理解周围得事件,她们学习得积极性通常都很高,但就是当她们受到外界得刺激时往往产生得影响也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差生可能有不同程度得心理问题,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优秀得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存在些心理问题、下面我就从心理健康学得角度分析,针对不同得小学生群体,来介绍一下常见得一些小学生得心理问题。

ﻫ1、优秀生得常见心理问题那些品学兼优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得学生我们往往把她们列为优秀生、她们主要表现在有一定得学习能力,并且学习刻苦、成绩突出、遵守纪律,还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等工作。

这些学生深得教师得关爱与同学们得羡慕。

由于其经常被奖励与赞赏所包围,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但就是这些问题又往往被其优秀得成绩所掩盖,被瞧成就是比较有个性或者就是“可爱得小毛病”、如果对这些“小毛病”不及时加以疏导, 就会影响优秀生得健康成长。

小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方案范文

小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方案范文

小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方案范文作为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我们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疏导工作。

小学生是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例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困扰。

在这些问题面前,小学生往往会感到迷茫、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卑感。

为了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恰当的疏导方法,引导他们正确面对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一、学习压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会给他们带来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因此,我们在疏导学习压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倾听学生诉求当小学生感到学习压力时,我们首先要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的困扰和困难。

要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和被关心,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

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分析问题原因在听取学生的诉求后,我们需要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学生产生学习压力的根源。

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学习内容难度大,有些可能是因为学习时间不够,还有些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学习压力。

只有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3.制定有效措施在分析问题原因后,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

可以通过调整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法,增加学习兴趣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减少学习压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心理辅导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挑战。

4.建立学习氛围为了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我们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可以通过组织有益的文体活动、开展团体学习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减轻学习压力。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在长期的中小学教育教育实践中,我担任过班主任,也当过普通科任教师,长期以来和学生进行交往和交流,每级学生中总会或多或少有少部分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给他们排解烦恼,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干预和疏导我把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进行了梳理,和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中小学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中小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由于外在或内在的原因,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某一时间会在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种常见心理问题:学习疲劳、厌学情绪、过度考试焦虑、自卑、嫉妒、依赖、怯懦、偏激、孤僻、逆反、狭隘、暴躁、敌对、神经质、品德不良等。

二、小学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表现学习疲劳主要表现:长时间紧张学习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学习疲劳的产生直接与大脑皮层的内抑制有关:由于长时间紧张学习,皮层的能量消耗过程逐渐超过恢复过程,大脑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兴奋性降低并且出现保护性抑制。

长期疲劳,会使学生产生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增高、大脑供血不足、头晕、瞌睡或失眠等生理反应,而且还会产生忧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心理反应。

学习疲劳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危害。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严重者则表现为有意的逃课,甚至辍学。

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导致学生认知能力降低,干扰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影响学习成绩,并对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处处感到不如他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稍加努力就可完成的任务,也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依赖依赖是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依靠别人而不能自立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如果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就会成为软弱无能的人. (2)自私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3)自卑自卑也称“自卑感”,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无法达到目的时的无力感、无助感及对自己失望的心态。

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4)孤僻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实属单飞的雁,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

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5)焦虑各种可以引起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压力的学习、生活事件都可能诱发过度焦虑. (6)妒忌妒忌是对他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也是不甘心自己比不上别人而烦恼的不愉快情感,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相应行为。

(7)逆反“逆反心理"是指小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以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这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8)厌学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深感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1)依赖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依赖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多地摆在家长和教师面前的.它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与长辈的溺爱。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累,受一点儿委屈,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上学、放学都有专人接送,他们把孩子完全“囚禁"在自认为很“舒适”的环境里.这样做的后果有两种,一种孩子像蒋雅菁一样胆小、恐惧、焦虑和自卑,另一种则是恃宠、骄横、目中无人和自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皇帝”.这两种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自觉地都带上了自身的特点,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与小伙伴交往,因而大家不欢迎这样的孩子,也从而影响了这种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习压力的增加,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变得严重起来。

心理健康在受到威胁时,会让小学生学习变差,影响成长.其实,有时表面上看上去正常的人,在他的身体内或许潜伏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对周边环境适应问题每个人不可能永远都待在同一个地方或者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内,当自己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有些人能尽快的适应这里的环境,而有些人却一直对这个陌生环境保持距离,不愿去适应。

这时,就应该注意了。

不能适应周边环境的人或群体其实已经患上了心理问题。

这些人在患上心理问题后,会产生情绪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时就应该去找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就应该要懂得正常的人际交往,从而达到获得朋友和进步的双赢。

但一个人一旦缺少正常的人际交往,就会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这时,出现了这种现象的人也患上了心理疾病。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在的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家人又忙,对孩子自然出缺乏交流。

孩子也不会寻找方法,慢慢地,接触的人越来越少,交往能力也开始下降,不管面对什么以沉默来对待。

加上家里的大人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就算与别人交往,也是唯我独尊,不会谅解别人;在困难面前,也是知难而退,就造成了小学生的不能学会正常交往。

(三)依赖心理当今的社会,有一部分小学生不管干什么,都需要别的帮助,才能完成。

这种类型的小学是产生了依赖心理。

有依赖心理的小学生,主要表现在对环境、家人的依赖,其次表现在有自责倾向。

这些表现每时每刻都在危害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身边的人关怀及呵护下长大的,像一些大少爷、大小姐一样,不会做任何事或是做事不熟悉。

这些有依赖心理的人,当被家人或他人说几句后,就会感觉没人再爱他,他失去了所有爱。

(四)意志障碍这类小学生的主要表现是意志力薄弱,不论说话、做事都经不起外界的打击。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

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2014-12-04 菲立思英语小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从家中的“中心”地位变成学生群体中的普通一员。

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接触中形成了人际关系,在形成过程中,一些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结合自己多年在小学担任保育工作所接小学生从家里到学校,接触的人会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老师和同学,在教授知识和相互协作中,会因魅力出众而倍受小学生的关注。

一般以为,小学生只有在11-12岁以后才有真正的逻辑思维,固然这一观点夸大了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但至少说明在缺乏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了生理发展的制约,小学生对老师或有特长的同学较轻易产生敬佩与模仿,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幼稚,脑发育的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教育时间,对事物的价值观尚未形成系统,爱憎观不能完全达到社会要求,因此,这种敬佩与模仿会变成盲目崇拜。

实践也证实,很多教唆犯正是利用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唆青少年犯罪。

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建立和发展良好辅导关系的方法、观察和反映的方法、影响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良好的关系是辅导成功的一半。

”辅导员应尽快让来访者建立对自己的信任和接纳,使随后的辅导工作能够在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围中顺利完成,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关系本身的治疗功能。

1.初步建立关系一般来说,学生鼓起勇气站在辅导老师面前时,总是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紧张、担忧和疑虑的,这时候,辅导老师的态度是否热情,语气是否温和,表情是否关切,是能否迅速化解学生的紧张,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所在。

辅导员可以先和来访学生握手,亲切地叫其名字,给予热情的问候和简单的寒暄,然后再询问其来访目的。

在会谈过程中,不妨将保密性原则、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自然地告诉学生,打消他的顾虑。

另外,辅导室里温馨宁静的环境布置,辅导员自然放松的坐姿,也都能使来访者产生安全感。

2.深入关系的建立研究表面,影响辅导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辅导者对来访者的态度特质,以及这些态度特质是否得到合适的表达。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一、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

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

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

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

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棋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

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

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学生,普照遍存在的问题。

一个是自信心的培养的问题。

另一个就是注意力的培养。

其实这不属于心理辅导的范圉而属于心理训练的范圉。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行,是个聪明的,有主见的,有能力的,可爱的孩子。

让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孩子在心里上认可自己。

就会在心理上按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做这样的孩子。

其实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赏识教育有点象。

如果你总说一个孩子笨、是个淘气的捣乱的不关心集体的。

长了他也会觉得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反正也这样了,那就这样吧。

心理健康讲座:小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心理健康讲座:小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六)小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同学们: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

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

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

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你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你们准备的各种补习。

你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你们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你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时下,你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

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

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

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

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

小学生心理咨询常见问题

小学生心理咨询常见问题

学生时代是人生美好的一段时光,在旁人看来,中小学生没有家庭的负担、就业的压力,内心应该是十分轻松快乐的。

然而近几年心理门诊接待的中小学生心理咨询量却越来越多,这个现象值得引起很多家长朋友们的注意。

那么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常见的都有哪些问题呢?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常见问题经不完全统计,当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主要解决的是如下一些心理疑问,例如交往适应、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理想追求、宗教影响、法律保护、行为不良、心理严重障碍等。

其中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所占比重。

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集中在14岁至18岁这个年龄段,17岁的孩子烦恼多。

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原则心理专家表示,学校或心理咨询机构在进行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时,需要注意根据心理咨询对象的特性进行心理辅导。

比如,通过学生的“自助”,即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力的提高,来帮助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再比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教育应建议在双方的真诚关系基础上,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思想灌输。

适时、合理的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是保证中小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它对中小学生的人格、性格,以及价值观、道德取向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需要家长和学校给予更多关注。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方面的问题,不妨现在就免费咨询我们的在线心理医生体验一下。

(一)小学心理咨询1、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常有学校适应不良、学习兴趣淡漠等情况。

(,)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的常见问题多是行为问题。

咨询目标是培养良好的行为,矫正不良行为。

(,)自信心和自尊心受伤害是小学阶段的共同问题。

2、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实施(,)课堂指导(,)同伴咨询(,)协作培养(,)行为矫正(,)团体咨询(领会、应用)(二)中学心理咨询1、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自我发展(,)独立性(,)道德成长(,)社会化2、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实施个体咨询(三)大学心理咨询1、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竞争能力(,)自主能力(,)情绪和情感控制(,)自我角色的认定(,)发展目标(,)整合自我(,)人际关系浅谈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及对策下仙剑情雨 | 浏觅 935 次収布二2013-10-10 10:25最佳答案内容摘要:现在的孩子戒多戒少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是由当今的社会形式、家长的溺爱造成的。

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doc

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doc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对于小学生的心里健康则是关注不多,认识不足。

大多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要想知道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1 、心里的内部稳定性较差。

作为一名教师都知道,平常我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就是说情绪波动比较大,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

”能把孩子的脸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因此情绪波动比较大。

2、好奇,敏感。

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

3、好胜,但是任性差。

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受挫折。

4、自控能力不足。

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在小学很常见,上课时心就想到外面去玩了。

写作业就会想着妈妈买了什么好吃的。

稍微严重一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直前后的转动,抓抓头,咬着铅笔等等。

5、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

只要稍微批评两句,就会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反应就很强烈。

认为自己什么都对的,别人什么都是错的。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6、批评力不足。

不懂自我批评,有时候,会一时分不清对错,做错了事情自己都不知道。

这些心理特点,每个学生都会有,而且不是单独存在。

只是平时不明显,某些方面稍微强一点,以上的心理特点一般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一)逃学与厌学在小学生中有厌学情绪的占总数的5%——10%,这些学生主要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有缺乏赶上的勇气和毅力,甚至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玩玩具和在课堂上打瞌睡。

最后发展到逃学,旷课。

教师和家长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按最高目标成为最好的学生,而忽视了孩子不同的素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很多家长总想把孩子控制在自己设计的轨道之中,有些老师又容易在学生出错时发脾气,使得学生无可适从,要求无法达到,不按要求,又要挨训,这样使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在长期的中小学教育教育实践中,我担任过班主任,也当过普通科任教师,长期以来和学生进行交往和交流,每级学生中总会或多或少有少部分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给他们排解烦恼,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干预和疏导我把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进行了梳理,和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中小学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中小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由于外在或内在的原因,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某一时间会在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种常见心理问题:学习疲劳、厌学情绪、过度考试焦虑、自卑、嫉妒、依赖、怯懦、偏激、孤僻、逆反、狭隘、暴躁、敌对、神经质、品德不良等。

二、小学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表现学习疲劳主要表现:长时间紧张学习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学习疲劳的产生直接与大脑皮层的内抑制有关:由于长时间紧张学习,皮层的能量消耗过程逐渐超过恢复过程,大脑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兴奋性降低并且出现保护性抑制。

长期疲劳,会使学生产生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增高、大脑供血不足、头晕、瞌睡或失眠等生理反应,而且还会产生忧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心理反应。

学习疲劳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危害。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严重者则表现为有意的逃课,甚至辍学。

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导致学生认知能力降低,干扰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影响学习成绩,并对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处处感到不如他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稍加努力就可完成的任务,也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01-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这样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周围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

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接受过人学准备教育的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其他一些儿童则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

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问题,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缺乏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一般的孩子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

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问题。

02-学习方面的问题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学生身心因此可能受到损害。

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

如果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

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影响学生的身体状态,使其产生视力下降、食欲缺乏、精力不足等症状。

在心理方面也有可能使学生出现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思维迟缓等现象。

03-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调查总数的5%一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画书或玩玩具,或者在课堂上打瞌睡,甚至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

有些农村孩子的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

也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李岚清曾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小学生作为国民未来的希望,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点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

因为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要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和内化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也是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所以,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其先成人再成才,这将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学校各科教育的一个共同基础。

为此,在小学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疏导手段,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小学生之常见心理问题小学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化素质教学,当我们教学的对象是8-14岁的少年儿童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水平以及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

小学生一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擅长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周围的事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常都很高,但是当他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往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差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优秀的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存在些心理问题。

下面我就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分析,针对不同的小学生群体,来介绍一下常见的一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1、优秀生的常见心理问题那些品学兼优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我们往往把他们列为优秀生。

他们主要表现在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且学习刻苦、成绩突出、遵守纪律,还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等工作。

这些学生深得教师的关爱和同学们的羡慕。

由于其经常被奖励和赞赏所包围,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又往往被其优秀的成绩所掩盖,被看成是比较有个性或者是“可爱的小毛病”。

如果对这些“小毛病”不及时加以疏导,就会影响优秀生的健康成长。

(1)争强好胜。

优秀生往往都比较争强好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之一。

但是物极必反,如果优秀生好胜心过强,凡事总要比高低,论输赢,又缺乏虚怀若谷的气度,听不得反对意见,容不得别人超越自己,不让人、不容人,那样对自身的发展就会产生负面效应。

(2)心高气傲。

优秀生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优越,在某种程度上总感觉自己高人一等,盛气凌人,处处唯我独尊,支配欲极强,即使错了,也不听劝告,处处显示与众不同的姿态和神情。

(3)猜疑嫉妒。

优秀生往往在意自己的表现,凡事总想抢个“先”,超过别人,虚荣心较强。

但一旦被人超越,就容易产生嫉妒情绪,嫉妒心理的产生就使得他们变得抑郁多疑、神经过敏、推卸责任,或是想方设法把排在自己前面的“拖下来”。

(4)恐慌脆弱。

优秀生一般都是“温室的花朵”,一贯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宠爱,很少遇到困难,更不知受挫的滋味。

因而,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意志变得薄弱,心理上也难以承受,不知如何接受眼前的挫折和挑战。

脆弱心理使他们变得心理恐慌,精神萎靡等。

(5)消沉失落。

俗话说:“爬的越高,摔的越疼”。

优秀生往往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激烈的竞争使部分优秀生丧失了优越的地位,失落感也就油然而生,变得苦恼、自卑、消沉或自暴自弃。

2、后进生的常见心理问题那些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差,比较懒散,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一般被列为后进生。

他们的顽劣表现常常会让别人甚至他们自己忽视和低估了他们的潜能和已有的能力,长此以往,后进生的心理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恶性循环更加导致学生产生新的一系列问题。

(1)、消极放纵后进生往往在成绩生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

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以引起别人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伺机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2)、内向自卑后进生由于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又缺少老师对其的重视,从而觉得自己怎么“处处不如人,难有如人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常见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使得学生做事缺乏自信,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容易封闭自己,一些胆小学生更是心有余悸,三缄其口。

(3)紧张焦虑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其表现经常是加以批评,因此在一次次学习失败的体验后或者在考试不及格后,就产生了忧虑、烦躁、精神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

(4)抑郁孤独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他们不喜欢同别人交往,朋友很少,对人比较冷漠,平时寡言少语,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不合群,基本属于孤独型。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课堂问答,有时甚至还产生躲避心理。

存在这种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到一定程度后,学习成绩就很难再提高了。

二、成因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脆弱,也直接导致了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但是真正促使这些问题浮出水面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就从家庭环境、教师及学校环境以及学生个人三个方面,来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家庭不良教育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的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家庭教育不良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优秀生,家长的要求往往是看重小孩的成绩,容易忽略其客观存在的缺点,尤其在家庭中,优秀生的“自我中心”及“个人主义”,家长视而不见,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就是最好的回报,而忽视了成绩背后的东西。

甚至有家长这样教育孩子“你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把成绩搞好,成绩好了你就有了一切,其他人也都会崇拜你”。

显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在这种教育的误导下,学生本身就忽视了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和同学们的沟通,容易争强好胜,在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就心高气傲。

在偶尔一次成绩考砸的时候又变得猜疑嫉妒、恐慌脆弱,甚至消沉失落。

在教师进行教育的时候,优秀生的家长由于其小孩以往的优异成绩容易一味护短,不愿听取教师对其子女的批评意见,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产生骄横自负的心理,对自身缺点、错误缺乏认识,对学校教育极易滋生抵触情绪。

在后进生中,家庭教育不良占心理问题成因中的比例最大。

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环境差,家庭破裂或父母文化层次低。

其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本身就有许多不良行为,如赌博、酗酒等。

一些消极的观念和行为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强加于孩子,很容易使他们沦为后进生。

有些家长尽管自己能起表率作用,但教育不得法,当孩子有缺点和错误时,不是讲清道理,相反,动辄就打、开口就骂,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长期如此,使得孩子性格孤僻,心理脆弱,脾气倔强。

(2)教师及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因此除了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学生大多数时间还是生活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一般是跟老师、同学朝夕相处。

学校环境的影响,老师的言行举止,同学的点点滴滴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社会现在对学校的考核标准往往是考取了多少个重点初中或者优秀率达到多少,学校屈从于舆论也是狠抓优秀生不放,导致对优秀生期望过度。

有些优秀生仅仅是考试成绩的出类拔萃,不是全面发展,一旦期望没有达到,会使优秀生饱受挫败的煎熬而失去学习和生活乐趣,滋长消极情绪。

社会竞争的优胜劣汰,使教师对分数过于“分分计较”。

学校教师加班加点,家庭课外题海战术,学生起早睡晚,课业负担沉重,以致忽略了分数“高压”背后非人性的一面,这种为分数而教、为分数而学的强烈氛围,给优秀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竞争的畸形发展。

教师期望对后进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育现实中,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对那些“聪明”的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对那些后进生抱有较低的期望。

比如,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教师会较长时间地等待他们认为的“好学生”回答问题;而对那些后进生则不然,一旦他们不能马上回答问题,教师很少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往往是带着厌烦的口气终止他们的回答,这必然造成后进生的自信心下降。

许多教育家都主张给后进生应有的期望和热情,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反对对他们冷眼相看。

许多教师看到后进生出了问题,不是做耐心细致的转化工作,找出问题的根源,而是批评训斥,久而久之,使师生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3)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一旦他们走入了某种心理误区,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从根本上说,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其自身的主观因素还是起了决定作用。

优秀生将学习的成功看得高于一切,考重点,升大学是大事情,名次是他们直接的核算标准,他们把考试的成功看得太重,精神负担重,加上缺乏应考经验,心理上会产生学习、考试紧张焦虑,最终不能很好地发挥已有的优势。

优秀生早在幼儿时期,因聪明伶俐,就成为家庭的中心,上学后受到的是教师的褒奖,同学的仰慕,这使他们往往不能善待他人,不能体会他人的感受,在心理上盲目自尊自大,必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相对于一般学生而言,优秀生习惯了表扬,很少受到别人的批评和指责,误认为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充满阳光,而对前进路上的坎坷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一旦面临生活的挫折,便可能不堪一击。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疏导策略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低下,早已成为一个公认的话题。

可是,一味责备孩子心理脆弱是不合情理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难推其咎。

如果能较早地培养孩子应付挫折的能力,如果对孩子的期望更加切合实际,如果对孩子的关心更细致,我们的孩子何以不能“小小少年,阳光万丈”呢?1、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正因为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巨大影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我们所有的家长而言,就变得尤为重要。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培养良好情感的肥沃土壤,孩子的心理卫生问题和家长自身的教养、文化素养、生活习性有着莫大的关系。

首先,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据研究,孩子从9岁到10岁就开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存在。

因此,父母要认识这个规律,并注意发展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有意见、见解要让他们表达出来,不要总是搞家长一言堂;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准备足够的文具用品等,订阅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杂志,注意使孩子学习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还有,家长要配合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惜时、复习、预习、作业、自查、行为自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