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设置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陈桂芳 2111640085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标设置理论的起源、基本内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已有相关研究提出目标设置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教育心理学

1引言

目标设置理论作为重要的激励理论之一,自1967 年目标设置理论被提出以来,大量学者进一步研究,使目标设置理论的内容日趋丰富,并广泛用于管理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目标设置理论作为近年来研究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激励理论之一,也被我国学者引入到教育领域用来激发学生动机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2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内容

2.1目标设置理论的起源

目标设置理论的产生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诸多心理学领域的学者开始对目标与行为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1923年,Tolman提出目的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目标。[1]他认为人的行为以目标为导向,周围环境中的刺激物都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1935年英国学者Mace验证了不同目标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但他的研究被大多数人所忽略,在此后的工业心理学教科书(Ryna&smtih)中引用了他的研究。

1958年,Atkinson提出通过任务难度来测量任务成功完成的概率,并且任务难度与绩效呈负相关。[2]

1967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著名的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E. A. Locke正式提出目标设置理论。[3]Locke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目标设置最初在工业和组织心理学领域,而且目标设置的有效性己经得到大量的研究支持。[4]

2.2目标设置的分类

根据目标实现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5]

根据是否能实现,分为可实现目标和不可实现目标。可实现目标(realisticgoal)是指通过努力奋斗可达到的目标。不可实现目标(unrealisticgoal)指不论通过多少努力奋斗也绝不可能实现的目标。[6]

根据目标的“明确度”这一属性来划分可分为“具体的目标”和“模糊的目标”。[7]

2.3目标设置的原则

目标,它有两个最为基本的属性,即“明确度”与“难度”。[8]也就是目标的精确度与达成目标的困难程度。

1992年,Mento等人的研究发现,“请你竭尽所能完成这项工作”不利于人们针对需要达到的目标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更不利于人们了解自己是否已经算是努力。这种模糊的目标,会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即没有一个能够衡量的标准。[9]

Locke在研究中发现,外来刺激都是通过目标影响动机的,而且目标设置是激励动机的方法之一。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让人们根据难易程度来调节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目标还可以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对照,使人的行为向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目标。[10]

2.4目标设置的作用

研究表明[11]目标设置能帮助改进竞赛表现,目标设置能帮助改进训练质量,目标设置能分清不同的期望,目标设置使训练更具挑战性,以消除厌烦情绪,目标设置可以强化实现目标的内部动机,目标设置可以提高自豪感,满足感和自信心。目标设置理论被广泛用于企业管理、运动项目教学管理等领域。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通过4种机制影响绩效:①目标具有指引功能;②目标具有动力功能;③目标影响坚持性;④目标通过与任务相关的知识和策略间接影响行动,当人们承诺要达到某目标时,目标和成绩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了

使目标有效,人们需要简明的反馈以了解自己的进步状况;任务复杂性也会影响目标与成绩之间的关系。[12]

3国外研究发展

1967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Locke提出“目标设置理论”指出该理论可以引导人的活动,激发人的潜力,集中人的力量,并引起大量学者的研究。

B. S. Lerner和E. A. Locke[13]关于目标设置、自我效能、竞争性和人格对完成仰卧起坐成绩影响的研究验证:个人目标的难易程度会受到指定控制目标的影响,并用个人目标比指定目标与成绩的相关更高;自我效能不仅与个人目标、承诺和成绩相关,并且与个人目标一起调节指定目标和人格;目标承诺对成绩不产生影响,且在对抗性竞赛环境中不能提高承诺和指定目标水平;在非竞争的环境中,参与者自己会产生竞争感;个人目标和自我效能共同调节人格对成绩产生影响;竞争未影响成绩、个人目标、承诺或自我效能。

B. J. Zimmerman和.A. Kitsant[14]关于目标设置和自我控制对成绩的影响表明:目标设置对标枪投掷技术的影响大于自我报告;自我报告影响自我效能感、积极的自我反馈及技能的获得;女学生关于标枪投掷结果的自我信息反馈与其内在兴趣有高度相关。

G. Jones和S. Hanto[15]关于游泳运动员设置结果、表现、过程目标对认知和躯体焦虑影响的研究表明:在3个目标的设置中,2个目标成功期望组的认知与躯体焦虑的强度无差异;在3个组别中,有着积极目标成功期待组的运动员都把认知与躯体焦虑看作是积极因素,而消极或不确定目标期待组的运动员则把认知与躯体焦虑视为消极因素。

Weinberg[16]等人在为3分钟仰卧起坐设定检验目标的研究中发现:短期目标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组、长期目标组、尽力做好组之间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归结原因为被试者自己设置了单独的目标。

Bandura[17]等人在为提高算数正确率和加快减肥效果的研究中发现:短期目标的效果比长期目标显著。

Y. Theodorakis[18]关于目标设置、目标承诺、自我效能、特质效能、能力和自我满意感对网球成绩影响的研究证明:能力、自我效能、目标设置和目标承诺在实验各个阶段都能较好的预测成绩;个人的目标设置被能力水平、知觉到的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