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思考题答案
《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的几点体会
![《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866834dbe1e650e52ea9977.png)
实践环 节,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加 强演绎与推理教学等内容 , 方法的创新与 改革, 充分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积极主动性 , 取得了 较
好 的 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 园 艺植物研究法 教学改革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7 ( b ) 一 0 1 5 6 — 0 2
1 精心 组 织教 学 内容
练掌 握 方 差 分 析 的 基本 步骤 和 最小 显 著 差 料 , 如 果再 重 复三 次 , 共需 1 , 9 2 次 操作 。 但 若 研 究法 课 程 虽然 内容 、 方法庞杂, 但都 数 法 、 邓肯 氏新 复 极 差法 、 学 生 氏 复极 差 法 利 用拉 丁方 设 计思 想 , 只需要 l 6 次操 作即 可
中精 益 求 精 , 充分 利 用 现代 化 教 学 手段 , 才
能 调 动 学 生 学 习的 积 极 主 动 性 , 并 使 枯 燥
而 艰 深 的 统 计 分 析理 论变 得 有 趣 而 易于 被
该 课 程 的 特点 是 内 容 、 方 法 繁杂 , 公式 强的 工具 课 , 本 课 程 通 过 实验 实 习课 程 , 要 学 生 接 收 。 为此, 我 们 在课 程 教 学 中采 用 了 多, 逻辑性强, 部 分理论比较抽象, 总体 难 求学 生具 备 基 本 的 研 究 技 能 。 能 够 初 步 掌 多种教 学 方法 与教 学手 段 。
的在 于 培 养和 提 高 学 生 进 行 科学 研 究 的能 表 的常见 形 式和 制 作 时应注 意 的 问题 。 力。 要 求学 生通 过该 课程 的学 习, 能 够 了解 科 学研 究 的 一 般 知 识 , 掌 握 根 据 园艺 作 物 生 对 课程 的性 质、目的 与任 务有 了清 晰 的 认
扬大园艺栽培蔬菜部分思考题教材
![扬大园艺栽培蔬菜部分思考题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a2052e8650e2524de5187e7d.png)
蔬菜育种学各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学混杂:有性繁殖植物在开花期间,由于不同品种间或种间发生了天然杂交,造成的混杂,称为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在种子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在种子处理、播种、补种、补栽、收获等过程中的疏忽混入了其他种子。
2.单株选择法: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植一小区形成株系,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的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是从品种群体中,根据一定的表现性状(如成熟期、株型、产量性状、抗性等),选出具有一致特点的一些优良单株(单穗、单铃等),混合留种,下一代混合播种与原品种和标准品种进行比较的一种选择方法。
3.TMV:烟草花叶病毒T U MV:芜菁花叶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4.雌性系:包含全部为纯雌株的纯雌系,全部或大部为强雌株小部分为纯雌株的强雌株系。
雄性不育系:两性花植物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品系。
两用系:5.直筒生态型:又称交叉气候生态型。
叶球细长圆筒形,球形指数大于3,球顶尖。
球叶倒披针形,抱合方式为拧抱。
矮桩生态型(卵圆生态型):又称海洋气候生态型。
叶球卵圆形,球形指数约为1.5,球顶略尖或钝圆,近于闭合。
包头生态型(平头生态型):又称大陆性气候生态型。
叶球倒卵形,球形指数近于1,球顶平,完全闭合。
球叶抱合方式为叠抱,球叶较大,但数目偏少,属叶重型6.叶数型:叶球重量主要由叶片数量决定,叶片数较多,叶柄不发达叶重型:叶球重量主要由少数比较重要的叶片决定,叶脉叶柄发达,叶片数量不多,差异较大。
7.系统选择法:8.自交系:在人工控制自花授粉情况下,经若干代,不断淘汰不良株系,选择性状较好的单株进行自交,从而获得性状较整齐一致、遗传基础较单纯的系,称为自交系。
自交不亲和系: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两性花植物,雌雄配子都具有正常功能,在不同基因型的植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7f43160242a8956aece447.png)
八、园艺植物研究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1、顺序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
具体作法是:将总体全部个体N按自然顺序进行编号,并将总体平分成若干组.组数等于样本容量n。
然后从第一组内随机抽取1个个体(抽样单位),再以组内个体数(N/n)为间隔在第二组抽取另一个体(抽样单位)。
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抽出所需个体组成样本。
2、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这是一种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体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
具体作法是:先对总体中所有个体逐个进行编号,然后用随机方法(查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法)按样本容量从总体中抽取所需个体组成样本。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又叫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是一种混合抽样方法。
其具体方法分两个步骤进行:①将总体按变异情况分成若干较均匀同质的部分,即区层。
各区层的个体(抽样单位)数可等可不等.②分别在各区层中按一定比例确定该区层抽样数ni,并按ni在该区层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最后将各层中抽得的个体(抽样单位)共同组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此法是一种以包含若干个体的单位群为抽样对象的抽样方法.其具体作法是:首先对所调查总体按需要划分成若干单位群,并对各群进行编号,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总体中抽单位群来组成样本。
所抽单位群个数与每个群中个体数之乘积等于样本容量n.5、分级抽样(nested random sampling) 又叫阶段抽样。
其方法是: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大组(初级单位),并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大组;然后在所抽大组中再分小组(次级单位),并分别随机抽取几个小组;需要时还可再分,最后根据最终抽取的所有单位组的全部个体组成样本,逐个进行观测。
6、典型抽样(typical sampling)指根据试验调查的要求,从总体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选取一定量的典型植株个体或抽样单位作为样本加以观测.一、简述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形式、撰写内容与要求?答:1.题目.即论文总标题,题意既要代表全文内容,又要突出实质问题。
《园林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958ce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1.png)
《园林植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篇:《园林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园林植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植物细胞学基础§ 1—1 植物细胞一.植物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既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和遗传单位。
二.植物真核细胞构造特点1.植物真核细胞的构造有几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是哪一部分?哪一部分是植物真核细胞特有的?答:植物真核细胞的构造有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最主要是原生质体。
细胞壁是植物真核细胞特有的。
2.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哪一种?可分为哪三种?其中具有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哪一种?答: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
其中具有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3.什么是胞间连丝?它有何功能?答:相邻活细胞间穿过细胞壁而相连接的细胞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它的功能是使所有活细胞联系起来,进行物质交换,形成一个统一的植物体。
§ 1—2 植物细胞繁殖1.比较有丝分裂过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的特点。
答:有丝分裂过程,间期的特点是:细胞核仍然具有明显的核膜和核仁;前期的特点是:核膜、核仁逐渐消失,细胞两极出现纺锤丝;中期的特点是:此时可清楚地看见染色体的形状,并可计算染色体的数目;后期的特点是:两极就备有一套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完全相同的子染色体组。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怎样?(特点)答:(1)有纺缍体出现。
(2)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类型与母细胞的相同。
3.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怎样?(特点)答:(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子细胞。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现象。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1)有丝分裂:①一次完成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③无染色体片段交换④产生2子细胞;(2)减数分裂:①两次连续分裂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③粗线期染色体片段(遗传物质)交换④产生4子细胞。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题库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565aba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0.png)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题库《园艺植物研究法》练习题(⼀)⽬录⼀、名词解释 (2)⼆、填空题 (4)三、选择题(单选) (5)四、判断题 (6)五、简答题 (10)六、辨析与阐述题 (15)七、设计题 (20)⼋、计算题 (28)九、案例分析题 (31)⼀、名词解释1.0.01LSR 含义:显著⽔平为0.01最⼩显著极差值。
2.L 4(23)含义:表⽰该正交表的设计共有4个⽔平组合,可安排具有2个⽔平的因⼦最多3个。
3.试验⽅案:根据试验⽬的与要求⽽拟定的进⾏相互⽐较的⼀组试验处理的总称。
4.局部控制: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处理因素,使其在同⼀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限度的⼀致。
5.系统误差:亦称⽚⾯误差,它是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他条件明显不⼀致⽽造成的处理观察值与其真值之间呈现的有⼀定⽅向的偏差。
6.试验设计:根据⽥间试验设计原理、⼩区技术要求和试验地的具体条件,将各个试验⼩区在试验地上做最合理的设计和排列。
7.孢粉学:研究植物孢⼦和花粉的科学。
植物花粉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形态特征稳定,遗传保守性强,可为植物起源、进化、分类和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8.试验指标:试验中⽤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常简称指标。
9.嫁接亲和⼒:指砧⽊和接穗嫁接后愈合并正常⽣长发育、开花结果的能⼒。
10.冻害指数:将不同级别冻害赋予⼀定数值(级值),冻害指数就是各级受害株树乘以该级级值之和占调查总株数乘以受冻害最重⼀级级值的百分⽐。
或者⽤公式表⽰:100%=∑受冻最重⼀级级值调查总株数该级级值)(各级株数冻害指数 11.⽔平组合: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因素都有若⼲个⽔平,为了全⾯⽐较,常需将各因素的每⼀个⽔平都相互搭配⼀次进⾏试验,这种同⼀试验中各因素不同⽔平组合在⼀起⽽构成的技术措施(或条件)叫⽔平组合。
12.处理:试验中⽤于⽐较的试验技术措施。
处理的概念与因素、⽔平、⽔平组合等概念有关,在不同试验中含义不同。
开放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
![开放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c2c9904a7302768e9939d7.png)
国开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种质资源是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也称为遗传资源。
重要性:(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2)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4)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2.育种上如何利用种质资源?一是直接利用。
对搜集到的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开发潜力、可取得经济效益的种质材料,可直接在生产上应用。
二是间接利用。
对在当地表现不是很理想或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但具有明显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可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
例如,美国已从印度搜集抗白粉病的野生甜瓜作抗病种质,和栽培品种杂交后,选育出抗白粉病的甜瓜品种。
三是潜在利用。
对于一些暂时不能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的材料,也不可忽视。
其潜在的基因资源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认识、3.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论点及意义是什么?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有那些?主要论点:(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
(2)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现在一般称为初生中心,意为当地野生类型驯化的区域。
一般有4个标志: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或次生基因中心。
同初生中心相比,它也有4个特点:①无野生祖先;②有新的特有类型,如高粱,初生中心在非洲,但在中国形成糯质高粱,中国即为其次生中心;③有大量的变异;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3)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
瓦维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
(4)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称为原生作物。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汇总稿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汇总稿](https://img.taocdn.com/s3/m/b5d7acae28ea81c758f578cb.png)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1.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3.优良品种: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特性或综合经济性符合市场要求,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4.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成为种质资源5.实生选种: 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6.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7.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8.多亲杂交: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又称成对杂交或单交。
9.合成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先配成单交种,然后将两个单交种杂交。
10.两亲杂交: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又称成对杂交或单交。
11.雌性系:指具有雌性基因,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系。
12.自交系:自交系是有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13.苗期标记性状:在幼苗期,用来区别真假杂种且呈隐性遗传的植物学性状称作苗期标记性状。
14.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15.双交种:双交种是4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种一代。
16.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性。
17.远缘杂交: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类型之间的杂交。
多指种属间存在杂交障碍的杂交。
18.一般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它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园艺植物研究法试题库
![园艺植物研究法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54a0d7231b765ce05081463.png)
植物研究法:一、 名词解释:1、田间试验法:在大田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人为地处理和控制,以差异对比法为基础,以园艺植物本身的表现作为指示者进行一系列处理、观察、比较来客观评价不同处理的效果与反应。
2、实验室实验法:在完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园艺植物本身和生产栽培的各种问题,从中寻找规律,作为田间试验或调查总结的辅助试验。
3、统计数:由样本全部个体所得观测值算得的样本特征数。
4、随机误差:由于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
5、二项总体:由非此即彼事件组成的总体,常以B (n,p )来表示。
6、小概率事件原理:统计学上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实际是不可能发生。
7、试验因素:指试验中能够改变,并能引起试验指标发生变化,而且在试验中需要加以考察的各种条件,简称因素或因子。
8、因素水平:对试验因素所设定的量的不同级别或质的不同状态称为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
9、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供观察测定的个体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10、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常记为n 。
(通常将样本容量n >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11、一尾测验:只有一个否定区间的假设测验。
单尾测验:利用一尾概率进行的测验。
12、y y u σμ-=:U 为标准正态变量,y 试验得到的样本平均数,U 为指定总体平均数, 平均数标准差。
13、试验误差:使观察值偏离试验处理真值的偶然影响称为试验误差或误差。
14、试验指标:衡量试验处理效果的标准称为试验指标,简称指标。
15、准确性与精确性:准确性不等于精确性,准确性是说明测定值对真值符合程度的大小,而精确性则是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
16、标准差:统计学上把方差或均方的平方根取正根的值称为标准差。
17、参数:由总体的全部观察值计算得的总体特征为参数。
18、试验处理: 事先设计好的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叫试验处理,简称处理。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思考题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bacd13e87101f69f319511.png)
复习思考题一、解释概念1、科学: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或学问。
2、研究:创造知识、整理修改知识和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工作。
3、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4、基础研究:以创新探索为目标的研究,旨在发现自热科学规律和发展科学理论。
5、应用研究: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为应用创新科学知识、技术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兼顾学术价值。
6、调查总结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条件(如人文和自然条件),通过系统调查、总结规律、提出措施或技术的方法叫调查总结研究法。
7、田间试验法:是指在大田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人为地处理和控制,以差异对比法为基础,以园艺植物本身的表现作为指示者进行一系列处理、观察、比较来客观评价不同处理的效果和反应。
8、植株类型:在一定立地条件下,植株与其环境长期适应所形成的植株营养水平与结构类型。
9、树势:指果树生长势的强弱或果树生长发育状况的好坏。
它是用新梢年长量和其它指标来表达的,用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不划分的。
10、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蔬菜植物的叶面积,叶面积总和/单位土地面积。
11、产量:分为生物学产量、果实产量、市场产量、可利用产量、经济产量。
园艺学中产量:植物经济意义方面的收获物。
12、经济产量:一年生产经济器官的数量叫经济产量。
13、试验设计:是指试验研究工作开展之前,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结合园艺植物的特点和实验的实际条件来对试验做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制定出合理的试验计划。
14、试验方案:指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而拟定的进行互相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
15、试验因素和水平:试验中,凡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都称为因素;在试验中,为考察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情况,要使试验因素取不同状态或不同的数量等级。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汇总稿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汇总稿](https://img.taocdn.com/s3/m/80fa37e8b4daa58da1114aa5.png)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1.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3•优良品种: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特性或综合经济性符合市场要求,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4.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成为种质资源5.实生选种: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6.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7.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8•多亲杂交: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又称成对杂交或单交。
9.合成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先配成单交种,然后将两个单交种杂交。
10.两亲杂交: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又称成对杂交或单交。
11.雌性系:指具有雌性基因,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系。
12.自交系:自交系是有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13.苗期标记性状:在幼苗期,用来区别真假杂种且呈隐性遗传的植物学性状称作苗期标记性状。
14.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15.双交种:双交种是4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种一代。
16.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性。
17.远缘杂交: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类型之间的杂交。
多指种属间存在杂交障碍的杂交。
18.一般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它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a3b015a6c30c2259019ed1.png)
第一章至第五章一、主要名词和概念:一.1. 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都具有该物种全部遗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物体的潜在能力。
2. 脱分化:将已分化的不分裂的静止细胞放在培养基上培养后,细胞重新进去分裂状态,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
3. 再分化:经脱分化的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可转变为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4. 器官发生途径:由外植体或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根或不定芽,再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5.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在组织培养中起源于一个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形成具有双极性的胚状结构而发育成再生植株的途径。
6. 外植体:由活体植物体上切去下来的,用于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
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7.褐化现象:指在外植体诱导初分化或再分化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想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以至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8. 看护培养:利用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来看护单个细胞,使其持续分裂和增殖的培养方法。
9. 分批培养;把细胞分散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培养,当培养物增值到一定量时,转接继代,建立起单细胞培养物。
10. 连续培养:利用特质的培养容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一种培养方式。
11. 体细胞杂交:使分离出来的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相互融合成一体,形成杂种细胞,并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株的技术。
12. 雄核发育:在适宜的离体培养条件下,花粉(小孢子)的发育可偏离活体时的正常发育转向孢子体发育,经胚状体途径或器官发生途径形成完整植株。
13. 雌核发育:以未受精子房或胚珠为外植体诱导单倍体的方法。
14. 非整倍体:生物体的核内染色体数不是染色体基数整数倍,而发生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减的生物体。
15. 代换系:生物体的染色体被异源种属染色体所代换的品系。
16. 易位系: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具有发生染色体易位的品种。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54af8a2cc58bd63186bd88.png)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莫星娣学号:7 班级:园艺1092第一章绪论1、园艺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有何联系?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链中最基本的营养来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生态环境中动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基础。
绿色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氧气和有机物的制造厂,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
从化学角度看,它还微妙而准确地反映着我们周围环境的特征和变化,供给人类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物质。
所以,植物保护是环境保护最重要最必须的环节。
2、园艺植物病害有何重要性?其与其他作物病害有何不同特点?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体现在:1、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2、降低园艺作物的质量3、有时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换汇4、防治不当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生态环境污染与其他作物病害的差异:1、园艺植物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大、耕作栽培措施要求高、生态环境复杂等特点,病害的发生规律难以把握,治理难度大。
2、园艺作物大多需要精耕细作,加大了人与作物的接触机会,也就增加了病害传播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生产者具备一定的植物病理学知识,避免不自觉地认为传播病害。
3、园艺作物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复杂指数的提高,为病害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和生态环境,为病害的传播介体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增大了切断病害传播途径的难度。
4、果菜类作物的产品大多是新鲜食品,防治病虫害时,不仅不能使用粮棉作物上常用的毒性农药,而且农药残留也有严格的限制。
5、花卉全球化销售使其成为病害的帮凶,由于是认为传播、途径广泛3、植物病理学研究哪些方面的容?其与哪些学科有何联系?研究容:1、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2、受害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3、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病害与环境之间的关系5、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地防治措施与植物病理学有联系的学科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等;植物病理学应该属于医学的分支,可以称为植物医学,研究对象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间的互作,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扬州大学园艺专业土壤思考题ppt整理
![扬州大学园艺专业土壤思考题ppt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41ee74ddccda38376baf72.png)
1、什么是土壤、肥料?土壤: 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凡能够直接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2、为什么说土壤是珍贵的资源?1、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土壤在植物生长中起着特殊作用4、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5、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持续农业的基础3、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哪些?固(矿物质、有机质)液气三相,和生物组成4、什么是土壤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经济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
有效肥力:在当季作物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可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壤肥力。
潜在肥力:在生产上没有发挥出来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壤肥力。
1、什么是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由地壳深处岩浆冷凝而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风化演变而形成的新矿物。
2、试述岩石的几种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受到种种外力作用,逐渐破碎成为疏松物质,这一过程叫做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①主要是温度引起岩石的热力学变化--昼夜温差、冻结。
②盐类结晶的裂胀作用、流水冲刷和磨蚀、风砂磨蚀产物:颗粒较粗,多偏砂、石砾多,养分不易释放出来(2)化学风化作用①溶解作用②水化作用③水解作用: 最基本、最重要④氧化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①根系的挤压②地衣、苔藓保蓄水分,加强化学风化;③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分解矿物等。
3、简述土壤的矿物组成。
1、原生矿物: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1)原生矿物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为主,以氧化硅和硅酸盐矿物占绝对优势。
如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
(2)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决定于矿物的稳定性石英最稳定,是粗土粒的主要成分;白云母和长石较稳定,在粗土粒中较多;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暗色矿物易风化。
(3)原生矿物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Ca、Mg、K、P、S 等2、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形成的矿物。
园艺植物病理学思考题及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b9fc1f2e3f5727a5e962e6.png)
园艺植物病理学思考题及答案园艺(观赏)201102 杨湾学号:专题二:植物病理学的发展简史及病害的基本概念一、何谓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征、侵(传)染性病害和生理病害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称为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均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它是诊断病害的重要依据。
3、病状:是指植物自身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
类型:变色、坏死、腐烂、畸形和萎蔫.4、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构造。
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和脓状物等.5、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这类病害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传染性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二、试述掌握植物病害症状的意义。
答:症状是指植物受到病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均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它是诊断病害的重要依据。
植物的病害既有利又有弊,植物的利主要表现在可以增加可食性、观赏性、药用价值、诱导抗病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成员;植物的弊主要表现在他会降低作物产量,影响产品质量,内含有毒物质,也是一种限制因子。
因此只有掌握了植物病害的症状才有利于我们对植物病害表象出来的不利方面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同时也可以利用植物病害表象出来的一些症状提高园艺产品的经济价值。
专题三、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三、何谓植物病害的病原、病原物、三角关系、积年流行病害、单年流行病害和病害的测报1. 病原: 是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
开放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
![开放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c2c9904a7302768e9939d7.png)
国开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种质资源是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也称为遗传资源。
重要性:(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2)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4)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2.育种上如何利用种质资源?一是直接利用。
对搜集到的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开发潜力、可取得经济效益的种质材料,可直接在生产上应用。
二是间接利用。
对在当地表现不是很理想或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但具有明显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可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
例如,美国已从印度搜集抗白粉病的野生甜瓜作抗病种质,和栽培品种杂交后,选育出抗白粉病的甜瓜品种。
三是潜在利用。
对于一些暂时不能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的材料,也不可忽视。
其潜在的基因资源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认识、3.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论点及意义是什么?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有那些?主要论点:(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
(2)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现在一般称为初生中心,意为当地野生类型驯化的区域。
一般有4个标志: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或次生基因中心。
同初生中心相比,它也有4个特点:①无野生祖先;②有新的特有类型,如高粱,初生中心在非洲,但在中国形成糯质高粱,中国即为其次生中心;③有大量的变异;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3)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
瓦维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
(4)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称为原生作物。
园艺学实验技术思考题及答案(共5则范文)
![园艺学实验技术思考题及答案(共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74275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3.png)
园艺学实验技术思考题及答案(共5则范文)第一篇:园艺学实验技术思考题及答案(共)1、请阐明PCR的原理和引物设计的注意事项原理: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注意事项:①引物长度:15-30bp,常用20bp左右;②引物扩增跨度:以200-500bp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至10kb的片段;③引物碱基:G+C含量为40-60%为宜,ATGC最好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成串排列;④避免引物内部出现二级结构,避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是3’端互补;⑤引物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要求配对;⑥引物中最好有合适的酶切位点;⑦引物应与核酸序列数据库的其他序列无明显同源性;⑧序列Tm为55-60℃,尽可能与上下游引物的Tm值一致,不超过2℃2、试述Southern技术的原理,操作和注意事项原理:将待检测的DNA分子用/不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继而将其变性并按其在凝胶中的位置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薄膜或尼龙膜上,固定后再与同位素或其它标记物标记的DNA或RNA探针进行反应。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24f6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f.png)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1.高度分化的细胞,只有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才能体现出细胞的全能性。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试管苗在诱导形成后,就可以直接移栽到土壤中,不过还需要适时浇水、施肥。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
[判断题] *对6.植物体细胞杂交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去除细胞壁的不同来源的植物细胞融合为杂种细胞的过程。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的细胞有3种类型。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愈伤组织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无大液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通常使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为1:1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繁殖,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判断题] *错12.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细胞全能性的标志是完整个体或其他各种细胞。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生物体内细胞不能体现全能性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5.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芽原基的细胞只能发育成芽,叶原基的细胞只能发育成叶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6.生殖细胞的全能性大于胚胎干细胞。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7.分化程度高的细胞的全能性大于分化程度低的细胞。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8.脱分化需要遮光,再分化需要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扬州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思考题答案
![扬州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172a3a417866fb94a8ed7.png)
园艺植物研究法一、名词解释1、科学:科学是有关客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
2、技术: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技术是成套的知识系统。
3、试验因素:试验中,凡是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都称为因素。
4、试验指标:指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长简称指标。
5、水平:在试验中,为考察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情况,要使试验因素取得不同状态或不同水平的数量等级。
把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或数量等级称为该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
6、水平组合: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因素都有若干个水平,为了全面比较,常需将各因素的每一个水平都相互搭配来进行试验,这种同一试验中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技术措施(或条件)叫水平组合。
7、处理:指试验中进行比较的试验技术措施。
8、试验对照:9、试验单元:试验中安排的一个处理的最基本的试验单元10、试验的正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正确可靠,也即试验结果尽可能地反映客观真实。
11、试验误差:在试验中,由于不能完全一致的非处理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各处理实际观察值与其真值的偏差称为试验误差。
12、重复:是指试验中每个处理至少安排两个以上的试验单元,在园艺植物试验中,重复是指同一处理小区出现的次数13、试验结果的重演性: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相同设计的试验,可以获得与远视眼相类似的结果。
14、局部控制:是指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在同一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大限度的一致。
15、完全随机设计:假设试验有k个处理,每个处理要求重复n次,则可将试验地划分为nk个试验小区。
将全部供试单位完全随机,并根据n的大小分成k组,同组各供试单位接收相同处理,叫做完全随机设计。
16、单因素试验: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个水平的效应,而其他非试验因素则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的试验叫单因素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研究法一、名词解释1、科学:科学是有关客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
2、技术: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技术是成套的知识系统。
3、试验因素:试验中,凡是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都称为因素。
4、试验指标:指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长简称指标。
5、水平:在试验中,为考察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情况,要使试验因素取得不同状态或不同水平的数量等级。
把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或数量等级称为该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
6、水平组合: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因素都有若干个水平,为了全面比较,常需将各因素的每一个水平都相互搭配来进行试验,这种同一试验中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技术措施(或条件)叫水平组合。
7、处理:指试验中进行比较的试验技术措施。
8、试验对照:9、试验单元:试验中安排的一个处理的最基本的试验单元10、试验的正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正确可靠,也即试验结果尽可能地反映客观真实。
11、试验误差:在试验中,由于不能完全一致的非处理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各处理实际观察值与其真值的偏差称为试验误差。
12、重复:是指试验中每个处理至少安排两个以上的试验单元,在园艺植物试验中,重复是指同一处理小区出现的次数13、试验结果的重演性: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相同设计的试验,可以获得与远视眼相类似的结果。
14、局部控制:是指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在同一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大限度的一致。
15、完全随机设计:假设试验有k个处理,每个处理要求重复n次,则可将试验地划分为nk个试验小区。
将全部供试单位完全随机,并根据n的大小分成k组,同组各供试单位接收相同处理,叫做完全随机设计。
16、单因素试验: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个水平的效应,而其他非试验因素则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的试验叫单因素试验。
17、随机化:是指一个重复处理中都有相同的机会被安排在任何一个试验单元中,即田间试验中,一个重复中的某一处理究竟安排在哪个小区,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用完全随机的方法确定。
18、样本容量:是指样本内含有的个体数目。
19、随机区组设计:将土地肥力划分为等于重复次数的区组,一个区组即一次重复,然后把区组在划分成等于处理数的小区,区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这就是随机区组设计20、复因子试验:在同一试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效应的试验。
二、简述题1、园艺植物的试验研究按试验条件不同和试验目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试验。
答(1)、田间试验:在自然的土壤、气候和接近生产的条件下的大田中研究园艺植物对各项处理反应的科学试验。
由于田间试验的环境条件与生产实际最为接近,因而其试验结果最易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室内试验:指在室内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包括实验室试验、设施试验、盆栽试验。
(2)、按试验目的分:①田间小区试验(Small plot experiment):按照试验的目的要求,设计一定的处理、重复,要求有较高的精确性。
②田间生产试验(Production experiment)是一种检验试验结果的试验,把小区试验放在生产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应当在接近生产条件下检验试验的结果,同时具有示范性质③区域试验(District experiment)主要指品种区域化试验,用于选育种。
试验结果能否大面积推广,必须在本区域内进行多点试验,经区域试验后,才能扩大推广。
2、园艺植物试验的三个基本要求是什么(1)、试验条件的代表性:试验条件是指除试验处理以外的其他一切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它包括试验对象、试验的自然条件、生产措施及经济状况。
试验条件的代表性:是指试验的上述条件应与将来准备用该项试验结果的地区实际情况相适应。
(2)、试验的正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正确可靠,也即试验结果尽可能地反映客观真实。
(3)、试验结果的重演性: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相同设计的试验,可以获得与远视眼相类似的结果。
重演性对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科研成果极为重要,一个试验结果若不能重演无任何实际价值。
3、园艺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按试验内容分类可为哪些类型1)、品种试验:原始材料的观察、引种试验、品种选育试验、品种比较试验。
2)、栽培试验:研究各种栽培措施及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如播期试验、育苗技术试验、植物营养试验、无土栽培试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
3)、植保试验:有害生物防治试验,包括病害、虫害、草害等。
4、园艺植物研究离不开查阅科技情报文献资料,那么常见的科技资料有哪些1、教科书是专门为学生学习该门学科或课程而编写的书籍2、期刊:为定期刊物,是连续出版物的一种3、专著:又称专论,是围绕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进行专门、系统、全面、深入研究的一种著作形式4、论文集5、索引6、书目5、园艺植物试验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一)、田间抽样1.典型抽样:根据实验的要求,从试验区中有意识的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植株,进行观察抽样,称为典型抽样。
2.顺序抽样:按照既定的顺序和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成顺序抽样。
由于样本分散均匀,从而提高了准确性,但顺序抽样的数据也不能进行以随机误差为基础的统计分析。
但是如果小区采取了随机设计,仍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3. 简单随机抽样:抽样单位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
它要求总体内全部个体进行编号,然后应用抽签法或查随机数字表法从中抽取所需观察的单位。
在总体较小而变异又不大的情况下应用,效果较好。
4. 分层随机抽样:将研究的总体按个体变以程度划分为若干个均匀同质的部分,称为区层。
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每个区层按比例抽取所需的个体,再将从各个区层抽取的个体合成一个样本。
5、整群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是随机抽取单位群,然后在每个单位观察全部植株。
6.分级抽样,又叫阶段抽样。
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大组,并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大组;然后在所抽取的大组中再分小组,在小组中随机抽取几个小组;需要时还可再分,最后根据最终抽取的所有单位组的全部个体组成样本,逐个观测。
6、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设置重复:重复是指试验中每个处理至少安排两个以上的试验单元,在园艺植物试验中,重复是指同一处理小区出现的次数。
(二)随机化:是指一个重复处理中都有相同的机会被安排在任何一个试验单元中,即田间试验中,一个重复中的某一处理究竟安排在哪个小区,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用完全随机的方法确定。
(三)局部控制:局部控制是指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在同一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大限度的一致。
7、叶面积测定的方法有哪些(一)求积仪法先把样品平铺在纸面,描绘轮廓,然后用求积仪测定,读取圆盘的数字,即得该叶的面积。
(二)方格法把欲测定叶的样品描绘在计算纸或压在方格板下计算面积,周边不足1cm2的地方,四舍五入。
(三)重量法用质地均一的标准纸,剪取一定的面积,精确称重求出叶面比,测量时把样品正确地描绘在标准纸上,剪下称重,再计算该样品的叶面积。
(四)光电仪测量法光电仪的基本原理是叶片被灯光照射时,其阴影经照相机镜头或凸透镜聚焦成象后,投影到光电池上,面积大的叶子在光电池上的影象也大。
此法适用于不同蔬菜作物、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叶面积的测量,结果正确,工效较高。
(五)直接称重法此法是取若干样品叶,称重并用求积仪测量其面积,计算每克叶重所占有的叶面积,实际测量时,只要直接称取重量,按以上的换算值,计算该组叶的面积。
(六)相关法测量时只要量各个叶的长度或宽度,查表,而得该叶的叶面积。
8、园艺植物常用的随机排列试验设计方法有哪些(一)完全随机设计:假设试验有k个处理,每个处理要求重复n次,则可将试验地划分为nk个试验小区。
将全部供试单位完全随机,并根据n的大小分成k组,同组各供试单位接收相同处理,叫做完全随机设计。
(二)巢式设计:如果把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组,每组又分成若干亚组,而每个亚组内又有若干观察值的设计,称为巢式设计。
组内分亚组,亚组内有分若干个观察值的设计为二级巢式设计,如果亚组内又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有若干个观察值,称三级巢式设计。
以次类推。
如研究某土地养分的含量,通常随机抽取若干地块,然后从每个地块随机抽取若干个样点,而每个样点又作多次分析,这就是二级巢式设计。
(三)随机区组设计:将土地肥力划分为等于重复次数的区组,一个区组即一次重复。
然后把区组在划分成等于处理数的小区,区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这就是随机区组设计。
这种设计比较全面地运用了田间试验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田间试验设计,目前田间试验中最常用。
(四)拉丁方设计:将试验地从两个方向划分成区组,每一直行(列)和横行(列)都出现一次,所以拉丁方设计的重复数、处理数、直行数和横行数均相等。
简单地说,将K 个元素排列成k行k列,使每一个元素在每行每列进出现一次的试验设计,叫拉丁方设计(五)裂区设计裂区设计是多因子试验的一种设计形式,在多因子试验中,如果处理组合较多,而且对各因子又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时采用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首先是将试验地根据重复数的多少划分为等于重复数的区组。
然后把某一试验因子做主处理,根据主处理的多少,把每个区组划分为等于主处理数的主区,将主处理随机地排列于各个主区,把另一试验因子作为副处理,根据副处理的多少,把每个主区划分为等于副处理的副区(裂区),将各个副处理随机地排列于各个副区。
这种将整区(主区)分裂成裂区(副区)的设计,叫做裂区设计。
(六)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正交表来安排多因子试验和分析结果,就叫做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的概念:在试验中,常常需要进行复因子,多水平的综合试验,然而由于因子和水平的增加,组合数目按几何级数增加,使试验规模过大,9、蔬菜和果树品质仪器测定的主要项目有哪些1、鉴定内容和方法(1)外观品质:大小:产品最大横切面的直径或单个个体的重量来表示。
游标卡尺、天平或台秤形状:符合该品种应有的特征。
一般用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横径)表示。
颜色:目测或用光反射计测定果实表面反射光的情况以确定果实表面颜色的深浅和均匀性,或用光透视仪测定透光量来确定果实内部果肉的颜色和有无生理失调,也可用化学方法、比色法等测定色素含量。
果面光洁状况:果蔬表面是否洁净、光滑、锈斑的大小和分布、皮孔大小、内质粗糙或细嫩、表面的裂纹和裂口、果粉或蜡质的多少、光泽和茸毛及表面农药残迹等。
主要目测,光泽可用光泽计测量。
整齐度:果蔬个体间大小、性状、色泽等外观品质的差异状况。
缺陷:果蔬在生长发育和采摘过程中受物理机械和化学作用而影响美观甚至使果蔬腐烂的伤害,通常指果蔬表面或内部的某些不足,包括机械伤、病虫害、要害、雹伤、裂果、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