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课,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两首》∣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两首》∣苏教版第3课《古诗两首》1课时教学设计(2)课件出示句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明白得。
课件出示说明。
童子:小孩,那个地点指隐者的弟子。
言:回答说。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松树下,我询问了年少的童子(“你的师父去了哪里?”)。
他回答说:“师父差不多去山中采药了。
”(3)课件出示句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童子)还对我说,(他的师父)就在这座大山中,可山中云雾充满,不明白师父到底在什么地点。
师问:依照对诗句的明白得,你能想象出诗人和童子的对话吗?我们来表演一下。
话的意思。
引导学生依照字词的说明,翻译整个句子。
引导学生依照动物特点,回答问题。
翻译全诗的含义,再回答问题。
生举手回答自己明白的有关描写孩童趣事的古诗。
思的能力。
引导学生明白蝉是夏天的动物。
锤炼学生从诗的翻译中去提炼要紧内容。
考查同学们平常对古诗的积存。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2)课件出示句子“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课件出示说明欲:想要。
捕:捉。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明白得。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突然想要捕捉正在鸣叫的知了,就闭住嘴,静静地站住了。
3.分析古诗课件出示问题: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引导学生从蝉这种动物身上找到答案)生举手回答:夏季。
从哪里能够看出来?从“意欲捕鸣蝉”这句诗能够看出来。
有“鸣蝉”,说明蝉的叫声专门大专门响,只有夏天的时首诗都活了起来。
即学即测。
课堂练习说明下列词语。
振:振荡。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云深:山上云雾缭绕的地点。
作业布置 1.背诵这两首古诗。
课后巩固。
2.明白得这两首古诗的诗意,并默写。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说板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
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琦君,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2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2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2篇)一、《写景》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景,并通过学习五首古诗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语言描绘生动的自然景色。
二、《古诗文鉴赏》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鉴赏五首古诗文,通过揣摩古人的感受体会其艺术价值,并通过与当代社会生活的比较,发现古人视角下的社会变迁。
三、《记叙文》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运用正确的句式、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记叙文写作。
四、《读图悟意》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通过多种图形方式学习诗画、故事、寓言等内容,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意义。
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辞藻用法,通过阅读古诗文,掌握它们的辞藻表现形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寓言故事》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讨论寓言故事的内涵与外延,通过绘图和故事的复述,理解每个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含义。
七、《修辞方法》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修辞方法,通过学习修辞方法的应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表达方式》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注意日常语言表达,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以及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九、《议论文》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议论文写作技巧,积极参与辩论,提高自己的论述能力。
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比喻用法,通过五首古诗文的学习和欣赏,学习比喻应用技巧以及比喻的妙用。
十一、《读图作文》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习并通过多种图形和图片,进行创意作文。
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十二、《课外阅读》教案本节课要求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小说等作品,并通过阅读小说,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教材旨在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学情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写了“我”的童年时代,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因此,我认为,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让学生自由说童年趣事。
2、有位作家叫琦君,她也有难以忘怀的童年,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3、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4、师:桂花你们见过吗?说说你了解的桂花有什么特点?5、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中桂子诱人的香味,美美地读一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阅读提示:⑴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⑵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⑶想一想“桂花雨”指什么?2、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彩教案最新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彩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第1课《春雨的色彩》、第2课《装满昆虫的衣袋》、第3课《槐乡的孩子》、第4课《古诗三首》;2. 第二单元:第5课《钓鱼启示》、第6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第7课《落花生》、第8课《珍珠鸟》;3. 第三单元:第9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0课《母亲的账单》、第11课《慈母情深》、第12课《学会看病》;4. 第四单元: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第14课《狼牙山五壮士》、第15课《难忘的一课》、第16课《一分钟》;5. 第五单元:第17课《鸟的天堂》、第18课《莫泊桑拜师》、第19课《爬天都峰》、第20课《陀螺》;6. 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十九首》、第22课《四季之美》、第23课《风筝的故事》、第24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写作技巧的运用;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主题;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写作技巧;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如下所示:1. 第一单元:春雨、昆虫、槐乡、古诗;2. 第二单元:钓鱼、广场、花生、珍珠鸟;3. 第三单元:地震、账单、母亲、看病;4. 第四单元:圆明园、狼牙山、一课、一分钟;5. 第五单元:鸟的天堂、莫泊桑、爬天都峰、陀螺;6. 第六单元:古诗、四季、风筝、小苗与大树。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春天的雨,嫩绿的树叶上落着水珠,滴成一串串。
植物们长得可真快,真像个小不点的孩子。
夏天的雨,真真切切地来了,像银丝似金线,河水都要涨满了河床,小青蛙需要做梦。
秋天的雨,就像是伞一样,遮着小草小花不淋湿,屋檐下面,燕子轻飞,翅膀划过天际。
冬天的雪,洁白无瑕,落在树上,堆在屋顶,梅花含苞,等待雪莉光临,真像少女等待爱情般美丽。
雨雪来了,生活中的景物焕然一新,花鸟人物都是生命中的亲密伙伴,在生命的旅途中,风风雨雨,希望大家都能像阳光般温暖,幸福。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四季的雨雪对世界的影响2.学习和理解不同季节的植物和动物活动变化3.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教学准备1.PPT2.课文原文3.习题集教学流程导入教师介绍今天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四季的雨、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学习让学生大声朗读《桂花雨》的课文原文,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四季的雨对自然界的影响和人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1.雨雪对自然界的影响2.不同季节的动植物活动变化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讨论雨雪对自然界的影响,比如春雨滋润万物、夏雨涨河、秋雨喂饱庄稼、冬雪美化环境等。
2.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不同季节的动植物活动变化,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合作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几句话来描述一种季节对应的天气特点、植物生长变化或动物活动变化,并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学习。
总结通过此次课程,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四季的变化,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课后任务完成习题集上的相关题目,以进一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诗歌《桂花雨》的内容和意境。
2.能朗读《桂花雨》。
3.能发表对《桂花雨》的感受和体会。
4.能够通过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2.朗读《桂花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桂花雨》的深层含义。
2.发表对《桂花雨》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录音设备。
2.学生准备:课前要求预习课文,准备听课笔记。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导入《桂花雨》的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15分钟】
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3.朗读课文【10分钟】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桂花雨》,重点训练语音语调。
4.理解课文【15分钟】
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深层含义。
可以提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5.情感表达【10分钟】
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桂花雨》的情感和体会。
6.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布置阅读课外相关诗歌的作业,要求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并写感想。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时还需加强互动和引导。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朼对教学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诗歌的朗读与欣赏。
3.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2.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被称为“少年中国”的原因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少年中国的课文,一起来感受一下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阅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阅字典或课文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
三、合作交流(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一下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
A.课文中所描述的“少年中国”具有哪些特点?B.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C.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四、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并在句子中运用。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讲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赞美。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二、诗歌欣赏(1)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诗歌的美感。
(2)讨论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三、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课文中所描述的“少年中国”。
(2)拓展阅读:推荐同学们阅读《少年中国说》全文,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桂花雨》教学教案篇一《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桂花完美的回忆。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设计时我尽量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课文资料。
上完课后,我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反思如下:一、品析重点词语教学上的不足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这几个描述桂花香的句子。
我准备抓住重点字词,经过品读感悟的方式让孩子们比较得出哪里的桂花更香,但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别。
这一个环节的效果没有到达。
二、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品读“摇花乐”资料草草收常在前一部分介绍桂花香的特点时,由于孩子经过理解重点字词和比较阅读后,没有得出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桂花更香的特点,所以之后又用了一大部分时间去弥补这个问题,以致在后面体会“摇花乐”时,显得仓促。
在本节资料中,“缠”字写出了作者的急切心境,“使劲”、“喊”写出来了摇桂花的'乐趣,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可当时由于时间仓促,我只是让孩子们抓住重点字词一读带过,并没有采用课前准备的“用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包含的情感。
”三、朗读形式单调。
本节课中孩子们朗读的形式仅有齐读、小组读和自由读的三种方式。
而这样的朗读形式很明显不利于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谈不上到达以读促悟的效果。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来挑战他人或小组的冲动,可我却忽略了这一点。
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采用过这种挑战式的朗读,效果甚好。
四、教师灌输得太多,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机会甚少。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体会到“与书为侣”的乐趣。
【教学重点】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漫谈引入,激趣导入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
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3、这个“我”是谁?(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
)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师:下面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二、学习生字新词自由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生字词。
1、认读以下生字。
lǚ yú hã yù tàng sòng líng biān mǒu伴侣娱乐百音盒犹豫一趟背诵零食编写某人2、抄写以上9个生字三、初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3分钟)1、小组内自由练习读课文,5分钟后指名开火车读文。
2、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完成以下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桂花雨》的主旨,领悟诗歌的意境。
2.能够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能够模仿课文写下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主旨,提炼诗歌意境。
•难点:理解或解读诗歌中含蓄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课文《桂花雨》的课件或教材。
2.课堂展示板或白板。
3.学生用书和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师生共同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与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课文朗读:操练课文,让学生熟悉诗歌的语言。
2.导入课文: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
3.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理解其中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出现的难点词语或句子。
2.展示分享: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共同学习、交流。
四、课文赏析(15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赏析,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2.课文解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五、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或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学生成绩普遍较好,但有少部分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辅导。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情感体验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扩展阅读•祝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望庐山瀑布》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
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琦君,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文解析
一、了解桂花雨的概念和特点
桂花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桂花树在秋季开花期间,因其花朵繁多,颜色美丽,而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的景象。
同时,桂花雨也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常常与人们的思乡之情和儿时的回忆相关联。
二、感受文中表达的思乡之情
在《桂花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对童年时期桂花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种思乡之情表现在课文中的多个方面,如描述桂花雨时的美丽景象、母亲对桂花的喜爱、以及作者本人对故乡的眷恋等。
三、领悟文中蕴含的文学韵味
《桂花雨》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文学韵味。
例如,作者将桂花比作小小的金铃铛,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颜色和形状;同时,通过描写桂花纷纷扬扬飘落的画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旧之情。
四、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手法
在《桂花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表达手法,如叙述、描写、抒情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模仿这些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例如,可以模仿作者对桂花的描写手法,描绘自己家乡的一种植物或景色;也可以模仿作者抒发思乡之情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感情。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公开课说课稿敬启者: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述的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骚小姐的桂花雨》。
这是一篇以观察桂花雨为主线展开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喜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本篇课文的教材分析。
《骚小姐的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11篇课文,属于阅读教学的内容。
本篇课文主要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细腻地描绘了桂花飘香的美景,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的热爱与向往。
同时,课文还通过描写小女孩和大人们的互动,展现出亲情和温暖的情感。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喜悦,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情感经验。
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2.通过讨论,了解桂花雨的现象和原因,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3.通过绘画和写作,展示自己对桂花雨的感受和理解;4.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喜悦,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在于: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描写的能力;2.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雨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1.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一些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2.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与准备、讲授与实践、巩固与拓展。
1.导入与准备(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引入课题。
(2)提问学生:你们见过桂花雨吗?桂花雨是什么?什么样的感受?(3)通过创设桂花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
2.讲授与实践(1)带领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解释生词和理解句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课,五年级上册语
文教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2、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想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
(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1、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
2、认字读词。
①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
②教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
③指导写字。
师:你们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两个字最难写?谁来教老师写。
(着
重指导豫、趟的写法,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难写,可以顺势指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
)
④读通课文。
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
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自读自悟。
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并结合课文,交流感悟,教师注意评价多样性的引导。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有新的发现。
说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
(板书:常读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
①感悟方法。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
)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板书:思考、品味、小结)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
)
②关注练笔。
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
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③展示练笔。
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
④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
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抓住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落。
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对话,交流自己读书经历与方法,让学生展示自我阅读的成功,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表达欲望。
读中学写,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又体现了扎实的语文实践学习。
]
五、当堂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b n lǚy l y u y
----------------------
2、形近字组词。
娱( )误( ) 侣( ) 铝( ) 诵( ) 涌( )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
者的读书方法。
(板书:以书为侣:原因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
)
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齐读)
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画上记号,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
师: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深爱书籍?说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指名读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根据学情安排教学,下面为预设顺序,注意体会以比喻的表达方式为主。
)
(1)假设。
(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学生谈体会。
(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爱书的情感的?怎么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的?)
②指导朗读。
(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钟爱。
)
(2)比喻。
(重点研读。
)
a.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c.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①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
②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
③拓展练习。
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
(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
(3)设问(第三自然段)
①理解毫不犹豫。
②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
(4)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①学生交流体会。
(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
)
②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
(5)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
(6)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可指名接读。
)
师: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完善板书:热爱读书)
理由:常读常新
以书为侣热爱读书
方法:思考、品味、小结
三、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师:请大家放声朗读《神奇的书》
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
3、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引导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喧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实现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最后的畅谈感受,更是实现学生对阅读兴趣与价值观的新的提升,让学生心中铭记走遍天下书为侣。
]
四、当堂训练
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五、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内容思考
品味欣赏
寻找新知
总结收获
产生共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