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 从细胞整体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
及生命活动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2.生物膜: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
3.相变温度: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细胞膜大多呈液晶态,不断处于热运动中,当温度达到
某一点时,他们可以从液晶态转为晶态,也可以从晶态转变为液晶态,这一温度叫相变温度。
4.兼性分子:像磷子分子即含亲水性的头部、又含疏水性的尾部,这样的分子叫双性分子。
5.内在膜蛋白: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以疏水氨基酸与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结合,结
合力较强。只有用去垢剂处理,使膜蹦解后,才能将它们分离出来。
6.外在膜蛋白:分布于膜的内外表面。以非共价键和离子键与内在蛋白相联系或直接与脂
类分子极性头部结合。故与膜的结合力较弱。
7.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被摄入的物质被细胞膜逐渐包裹向内凹陷,最后与细胞膜分离,
形成含有摄入物的囊泡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叫胞吞作用。
细胞内合成的多肽类激素、腺细胞合成的分泌物质及粘蛋白、血浆蛋白、抗体细胞内消化后的残质体等首先在细胞内形成小泡,然后被运输到细胞膜内侧,小泡膜与细胞膜形成一裂口,使小泡内容物或分泌物排出细胞外的过程叫胞吐作用。
8.内膜系:是指细胞质内在形态结构、功能和发生上具有相互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包
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以及各种小泡等。
9.多聚核糖体:附着或游离的核糖体通常由rnRNA串连在一起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被串连
的核糖体少则只有几个,多的可达四五十个或更多,排列成环状或玫瑰花状,称作多聚核糖体。
10.信号肽: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启动后,rnRNA上特定的信号顺序编码首先合成一段短肽-
信号肽。含15~30个氨基酸残基,中间部分有6~12个氨基酸是疏水的,它作为与RER 膜结合的“引导者”指引核糖体与RER膜结合,并决定新生肽链插入膜内进入内腔,起协同翻译转运的作用。
11.自噬作用:溶酶体对细胞自身结构组分的消化分解为自噬作用。
12.异噬作用:溶酶体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分解过程称为异噬作用。
13.膜流:把膜相结构之间膜相互转换和移位的现象称为膜流。
14.细胞骨架:指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丝构成的,帮助建立细胞形状,并在细胞运
动和细胞分裂中发挥作用的复杂的网状纤维系统。
15.微管:在真核细胞质中,由微管蛋白构成的,可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及细胞特化结构鞭
毛和纤毛的结构。
16.微丝: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可在细胞形态的支持及
细胞肌性收缩和非肌性运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结构。
17.中间纤维: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
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18.同源染色体:指位于体细胞内的一对形态大小相同、含有同样的等位基因,一个来自母
方一个来自父方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19.常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内处于伸展状态的、可以编码结构蛋白合共能蛋白的,染色较
浅,转录活性较强的染色质。
20.异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或分裂前期染色较深、螺旋缠绕紧密、很少转录、功能上处于
静止状态的低活性的染色质。
21.随体:指染色体次缢痕至染色体端部的一小段球状或棒状的染色体。
22.核仁组织区:指某些染色体次缢痕处的携带rRNA基因,并可形成核仁的关键部位。
23.核骨架:指间期细胞核内除去各种有形成分后所剩余的由纤维状蛋白质构成的精密的网
状体系。
24.核孔复合体:指在核膜的核孔处由颗粒状和纤维状物质所构成的复合物。
25.细胞增殖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所经历
的整个过程。
26.有丝分裂器:指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中心体、纺锤体等组成的确保染色体精确分配到
子细胞中的临时性细胞器。
27.同源染色体:一对形态大小相同含有同样的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这
样的一对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
28.联会:指在减数分裂的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过程。
29.联会复合体:在减数分裂的前期Ⅰ形成的,使同源染色体相互识别,并紧密相连的结构。
30.分裂间期:指从细胞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的细胞生长、DNA复制与物
质合成的时期。
31.细胞分化: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在结构上和功能上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
32.全能性:指受精卵所具有的能分化成所有细胞的潜能。
33.细胞决定:细胞在未分化前,其分化方向已由细胞内部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决定
下来的现象。
34.细胞衰老:指细胞在形态与生化成分上改变,进而发生生理障碍的现象。
35.细胞死亡:指细胞的生命现象不可逆的停止。
36.细胞凋亡:指细胞不同于衰亡和坏死的的死亡方式。不是因为遭受严重损伤而导致全面
崩溃和溶解,而是以凋谢体的形式被邻近细胞吞噬消化的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
简答题:
1.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答:细胞生物学从整体、亚显微结构及分子三个不同层次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统一起来讨论。在形态方面运用光镜、电镜及扫描探针等观察和了解细胞的亚显微和分子结构,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在功能方面研究细胞内部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和新陈代谢活动,以及细胞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2. 细胞膜的作用
答:(1)限定细胞的范围,维持细胞的形状。(2)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为半透膜)并能进行主动运输使细胞内外形成不同的离子浓度并保持细胞内物质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必要差别。(3)是接受外界信号的传感器,使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当的反应。(4)与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分化及癌变等重要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 主动运输的过程
答:以Na+-K+-ATP酶为例介绍:
它分别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小亚基是个糖蛋白,大亚基是跨膜蛋白,在其胞质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高亲和结合位点,在膜的外表面有二个K+高结合位点和一个哇巴因的结合位点。离子泵的作用过程是通过ATP驱动的泵的构型变化来完成。首先由Na+结合到原胞质面的Na+结合位点,这一结合刺激了ATP水解,使泵磷酸化,导致蛋白构型改变,并暴露Na+结合位点面向胞外,使Na+释放至胞外;与此同时,也将K+结合位点朝向细胞表面,结合胞外K+后刺激泵去磷酸化,并导致蛋白构型再次变化,将K+结合位点朝向胞质面,随即释放K+至胞质溶胶内。最后蛋白构形又恢复原状。
4. 流动和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1972年S·J·Singer和G·L·Nicolson提出,该模型把生物膜看成是嵌有球形蛋白质的脂类二维排列的液态体。膜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特点的结构。在膜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磷脂分子的亲水端面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端面向膜的内侧。此结构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的球形蛋白分子以各种形式与脂质双层相结合。该模型的优点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球形蛋白质与脂质双层的镶嵌关系,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的细胞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膜的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
5. 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答:(1)参与糖蛋白的生物合成、加工和修饰(2)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3)参与蛋白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