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物理竞赛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和参考答案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23分)有一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停地上下跳动。
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摄小球在空间的位置。
每隔一相等的确定的时间间隔T 拍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从所拍到的照片发现,每张照片上小球都处于同一位置。
求小球开始下落处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用H 表示)的可能值以及与各H 值相应的照片中小球位置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的可能值。
二、(25分)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细杆,长为2l ,两端和中心处分别固连着质量为m 的小球B 、D 和C ,开始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桌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A ,以一给定速度0v 沿垂直于杆DB 的方间与右端小球B 作弹性碰撞。
求刚碰后小球A,B,C,D 的速度,并详细讨论以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况。
三、(23分)有一带活塞的气缸,如图1所示。
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缸内还有一可随轴转动的叶片,转轴伸到气缸外,外界可使轴和叶片一起转动,叶片和轴以及气缸壁和活塞都是 绝热的,它们的热容量都不计。
轴穿过气缸处不漏气。
如果叶片和轴不转动,而令活塞缓慢移动,则在这种过程中,由实验测得,气体的压强p 和体积V 遵从以下的过程方程式 图1 k pVa=其中a ,k 均为常量, a >1(其值已知)。
可以由上式导出,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1112111a a V V a k W式中2V 和1V ,分别表示末态和初态的体积。
如果保持活塞固定不动,而使叶片以角速度ω做匀角速转动,已知在这种过程中,气体的压强的改变量p ∆和经过的时间t ∆遵从以 图2 下的关系式ω⋅-=∆∆L Va t p 1式中V 为气体的体积,L 表示气体对叶片阻力的力矩的大小。
上面并没有说气体是理想气体,现要求你不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知识,求出图2中气体原来所处的状态A 与另一已知状态B 之间的内能之差(结果要用状态A 、B 的压强A p 、B p 和体积A V 、B V 及常量a 表示) 图1 四、(25分)图1所示的电路具有把输人的交变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并加以升压、输出的功能,称为整流倍压电路。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23分)有一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停地上下跳动。
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摄小球在空间的位置。
每隔一相等的确定的时间间隔T拍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从所拍到的照片发现,每张照片上小球都处于同一位置。
求小球开始下落处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用H表示)的可能值以及与各H值相应的照片中小球位置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的可能值。
二、(25分)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细杆,长为2l,两端和中心处分别固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B、D和C,开始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桌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A,以一给定速度v沿垂直于杆DB的方间与右端小球B作弹性碰撞。
求刚碰后小球A,B,C,D的速度,并详细讨论以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况。
三、(23分)有一带活塞的气缸,如图1所示。
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缸内还有一可随轴转动的叶片,转轴伸到气缸外,外界可使轴和叶片一起转动,叶片和轴以及气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它们的热容量都不计。
轴穿过气缸处不漏气。
如果叶片和轴不转动,而令活塞缓慢移动,则在这种过程中,由实验测得,气体的压强p 和体积V 遵从以下的过程方程式 k pV a =其中a ,k 均为常量, a >1(其值已知)。
可以由上式导出,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1112111a a V V a k W 式中2V 和1V ,分别表示末态和初态的体积。
如果保持活塞固定不动,而使叶片以角速度ω做匀角速转动,已知在这种过程中,气体的压强的改变量p ∆和经过的时间t ∆遵从以 图2下的关系式ω⋅-=∆∆L Va t p 1 式中V 为气体的体积,L 表示气体对叶片阻力的力矩的大小。
上面并没有说气体是理想气体,现要求你不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知识,求出图2中气体原来所处的状态A 与另一已知状态B 之间的内能之差(结果要用状态A 、B 的压强A p 、B p 和体积A V 、B V 及常量a 表示)四、(25分)图1所示的电路具有把输人的交变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并加以升压、输出的功能,称为整流倍压电路。
2006年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与详细解答
第23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2006年11月深圳★ 理论试题一、建造一条能通向太空的天梯,是人们长期的梦想.当今在美国宇航局(NASA)支持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已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一种简单的设计是把天梯看作一条长度达千万层楼高的质量均匀分布的缆绳,它由一种高强度、很轻的纳米碳管制成,由传统的太空飞船运到太空上,然后慢慢垂到地球表面.最后达到这样的状态和位置:天梯本身呈直线状;其上端指向太空,下端刚与地面接触但与地面之间无相互作用;整个天梯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如果只考虑地球对天梯的万有引力,试求此天梯的长度.已知地球半径R0 = 6.37 ×106 m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 9.80 m·s-2 .二、如图所示,一内半径为R 的圆筒(图中2R 为其内直径)位于水平地面上.筒内放一矩形物.矩形物中的A 、B 是两根长度相等、质量皆为m 的细圆棍,它们平行地固连在一质量可以不计的,长为l = 3R 的矩形薄片的两端.初始时矩形物位于水平位置且处于静止状2R态,A 、B 皆与圆筒内表面接触.已知A 、B 与圆筒内表面A间的静摩擦因数μ都等于1.l现令圆筒绕其中心轴线非常缓慢地转动,使A 逐渐升高.1.矩形物转过多大角度后,它开始与圆筒之间不再能保持相对静止?答:(只要求写出数值,不要求写出推导过程)2.如果矩形物与圆筒之间刚不能保持相对静止时,立即令圆筒停止转动.令θ表示A的中点和B 的中点的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求此后θ等于多少度时,B 相对于圆筒开始滑动.(要求在卷面上写出必要的推导过程.最后用计算器对方程式进行数值求解,最终结果要求写出三位数字.)三、由于地球的自转及不同高度处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差异,静止的大气中不同高度处气体的温度、密度都是不同的.对于干燥的静止空气,在离地面的高度小于 20 km 的大气层 内,大气温度 T e 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已知其变化率△T e △z= -6.0 × 10-3 K ·m -1z 为竖直向上的坐标.现考查大气层中的一质量一定的微小空气团(在确定它在空间的位置时可当作质点处 理),取其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z = 0),这时气团的温度 T 、密度ρ 、压强 p 都分别与周 围大气的温度 T e 、密度ρe 、压强 p e 相等.由于某种原因,该微气团发生向上的小位移.因 为大气的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微气团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其体积要膨胀,温度要变 化(温度随高度变化可视为线性的).由于过程进行得不是非常快,微气团内气体的压强已 来得及随时调整到与周围大气的压强相等,但尚来不及与周围大气发生热交换,因而可以把 过程视为绝热过程.现假定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理想气体在绝热过程中,其压强 p 与体积 V 满足绝热过程方程 pV γ = C .式中 C 和γ都是常量,但γ与气体种类有关,对空气,γ =1.40 .已知空气的摩尔质量μ = 0.029 kg • mol-1,普适气体恒量 R = 8.31 J • ( K • mol )-1.试在上述条件下定量讨论微气团以后的运动.设重力加速度 g = 9.8 m ·s -2 ,z = 0 处大气的温度T e0 = 300 K . 四、图 1 中 K 为带电粒子发射源,从中可持续不断地射出质量、电荷都相同的带正电的粒 子流,它们的速度方向都沿图中虚线 O ′O ,速度的大小具有一切可能值但都是有限的.当 粒子打在垂直于 O ′O 的屏 NN ′ 上时,会在屏上留下永久性的痕迹.屏内有一与虚线垂直的 坐标轴 Y ,其原点位于屏与虚线的交点 O 处,Y 的正方向由 O 指向 N .虚线上的 A 、B 两处,各有一电子阀门 a 和 b .阀门可以根据指令开启或关闭.开始时两阀门都处于关闭 状态,挡住粒子流.M 、M ′ 是两块较大的平行金属平板,到虚线 O ′O 的距离都是 d ,板 M 接地.在两板间加上如图 2 所示的周期为 2T 的交变电压 u ,u 的正向最大值为 2U ,负 向最大值为 U .已知当带电粒子处在两平板间的空间时,若两平板间的电压为 U ,则粒子 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 a 、电压 u 的半周期 T 和平板到虚线的距离 d 满足以下关系aT 2 = 1d5Y N MK AB bOaO ′M ′llll已知 AB 间的距离、B 到金属板左端的距离、金属板的长度以及金属板右端到屏的距离 都是 l .不计重力的作用.不计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打开阀门上的粒子被阀门吸收,不 会影响以后带电粒子的运动.只考虑 MM ′ 之间的电场并把它视为匀强电场.1.假定阀门从开启到关闭经历的时间δ比 T 小得多,可忽略不计.现在某时刻突然开启 阀门 a 又立即关闭;经过时间 T ,再次开启阀门 a 又立即关闭;再经过时间 T ,第 3 次开 启阀门 a 同时开启阀门 b ,立即同时关闭 a 、b .若以开启阀门 b 的时刻作为图 2 中 t = 0 的时刻,则屏上可能出现的粒子痕迹的 Y 坐标(只要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为.T 2.假定阀门从开启到关闭经历的时间δ = ,现在某时刻突然开启阀门 a ,经过时间10δ立即关闭 a ;从刚开启 a 的时刻起,经过时间 T ,突然开启阀门 b ,经过时间δ关闭 b .若以刚开启阀门 b 的时刻作为图 2 中 t = 0 的时刻,则从 B 处射出的具有最大速率的粒子射 到 屏 上 所 产 生 的 痕 迹 的 Y 坐 标 ( 只 要 写 出 结 果 , 不 必 写 出 计 算 过 程 ) 为.具有最小速率的粒子射到屏上所产生的痕迹的 Y 坐标(只要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为.天 科 学 堂 学 科 竞 赛 网五、如图所示,坐标系 Oxyz 的 x 轴和 z 轴都位于纸P面内,y 轴垂直纸面向里.两无限大金属极板 P 和 Q 分别位于 x = -d 和 x = d 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的方向平行于 Oxz 坐标平面,与 z 轴的夹 角为α .在坐标原点 O 处,有一电荷为 q (>0)、质 量为 m 的带电粒子,以沿 y 轴正方向的初速度 v 0 开 始运动.不计重力作用.1.若两极板间未加电场,欲使该粒子在空间上恰好能到达极板(但与板不接触),则初 速度 v 0 应为多大?所需最短时间 t 0 是多少?2.若在两极板间沿 x 轴正方向加上一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使该粒子能在第 1 问中所 π4 求得的时间 t 0 到达极板,则该粒子的初速度 v 0 应为多大?若α =,求粒子到达极板时粒子 的坐标.六、在高能物理中,实验证明,在实验室参考系中,一个运动的质子与一个静止的质子相碰 时,碰后可能再产生一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即总共存在三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试求发生 这一情况时,碰前那个运动质子的能量(对实验室参考系)的最小值(即阈值)是多少.已知质子和反质子的静止质量都是 m 0 = 1.67 × 10-27kg .不考虑粒子间的静电作用.第 23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参考解答一、要使天梯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由地面伸向太空,与地面之间无相互作用力,这样的天 梯的下端只能位于赤道上某处,且天梯与该处地球表面垂直,并与地球同步转动.如图 1 所示.O图 1从坐标原点与地球中心固连、坐标轴指向恒星的惯性参考系来看,天梯和地球一起匀速 转动.天梯所受的外力只有地球的万有引力.把天梯看作是由线密度为ρ的许多非常小的小段组成,则每小段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不同,因而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也不同,其中与地心的 距离为 r i -1 到 r i 间的长度为△r i 的小段所受地球引力为M ρ△r if i = G(1)r 2i整个天梯所受的地球引力 F 就等于每小段所受地球引力之和, 即n nM ρr F =f i= ∑G i =1i =1∑ i(2)2rin符号∑ 表示对所有小段求和.因△r i= ri- r i -1 是个小量,注意到 r i r i -1 = r i ( i =1r i -△r i ) ≈r 2,因此i n∑ i =1 r in∑ i =1 r i - r i -1 = n∑ i =1 ( 1 r i -1 - 1 ) = 1 - 1 = 2 r i r i r i -1 r i r 0 r n 用 R 0 表示地球半径,也就是天梯下端到地心的距离,R l 表示天梯上端到地心的距离, 则 r 0 = R 0 ,r n = R l ,代入(2)式得1 1 F = GM ρ(- (3)) R 0 R l整个天梯的质量m = ρ ( R l -R 0 )(4)R 0天 科 学 堂 学 科 竞 赛 网天梯的质心位于天梯的中点,它到地心的距离-R 2R l 0(5)r C = R 0 +根据质心运动定理,有2π TF = mr C ( (6))2式中 T 为地球自转的周期. 由(3)、(4)、(5)、(6)式可得GMT 2( R l -R 0 ) ( R 2 + R 0R l - ) = 0l2π2R 0R l -R 0 = 0 ,表示天梯无长度,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天梯长度满足的方程为GMT 2 R 2R - (7)+ R = 0 0 l l 2π2R 0因为 GM = R 2g ,所以得 0R 0gT 2R 2 R - (8)+ R = 0 0 l l 2π2【从跟随地球一起转动的参考系看,也可得到(8)式.这时,天梯在地球引力和惯性 离心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静止状态,地球引力仍为(3)式,天梯所受的惯性离心力可由 下面的方法求得:仍把天梯看作由很多长度为△r i 的小段组成,则第 i 小段受的惯性离心力 为2π f i ′ = ρ△r i ( )2 r iT对所有小段求和,就得到整个天梯所受的惯性离心力(4′)'n∑ f ii =1n2π = ∑ρ( ) r i△ri(5′)F ′ =2T i =12π T(5′)式中所示的和可以用图 2 过原点的直线 y = ρ( )2r 下的一个带阴影的梯形面积 来表示,即2π ρ( )2 R lT2π Tρ()2 Rl图 22π T )2 R 0 + R l 2F ′ = ρ(( R l -R 0 ) (6′)因为地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平衡,由(3)式和(6′)式可得1 1 2π T R 0 + R l 2GM ( - ) =( R 0 R l )2 ( R l -R 0 )(7′)因为 GM = R 2g ,化简(7′)式最后也能得到(8)式.】 0 解(8)式得(9)R l = 2根号前取正号,代入有关数据,注意到 T = 8.64 ×104 s ,得R l = 1.50 ×108 m(10)所以天梯的长度L = R l -R 0 = 1.44 ×108 m(11) 二、1.90 °.2.当矩形物处于竖直位置即θ = 0° 时,B 不会滑动,矩形物静止.当圆筒缓慢转动使θ 刚超过 0° 时,A 将离开圆筒内表面而开始倾倒,按题意此时圆筒已停止转动.假定 B 仍不 动,此后,A 在竖直平面内从静止开始绕 B 做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径向方程(牛顿第二定 律)为v 2m = mg cos θ-T l(1)这里 v 表示 A 的速度.T 是刚性薄片对 A 的作用力,规定其方向从 B 到 A 为正.根据 能量守恒,有mgl (1-cos θ ) = 1mv 22联立(1)、(2)式,得(2)T = mg ( 3cos θ-2 )(3)如果令 T = 0 ,可得A2 θ = arccos ( ) = 48.2°3O120°显见,θ < 48.2° 时,作用力是径向正向,对 A 是推 θ 力;θ > 48.2° 时,作用力是径向反向,对 A 是拉力.B现在再来看前面被假定不动的 B 是否运动.我们可以30°在 B 处画圆筒内表面的切面,它与水平面成 30° 夹角.因为假定 B 不动,其加速度为零, 所以 B 在垂直于切面方向的受力方程为f ⊥-mg cos30°-T cos ( 30°-θ ) = 0(4)这里 f ⊥ 是圆筒内壁对 B 的支持力.由(4)式和(3)式可以论证,如果在θ等于 60°(A将与圆筒相碰)之前 B 不动,则 f ⊥ 必将始终不等于零,这就是说,在 B 开始滑动以前,B 不会离开筒壁.B 对筒壁的正压力是 f ⊥ 的反作用力,大小和 f ⊥ 相同.式中的 T 是刚性薄片 对 B 的作用力,它和(1)式中的 T 大小相等(因薄片质量不计).由于μ =1,所以最大静摩 擦力 f max 的大小就等于正压力.f max = μf ⊥ = mg cos30° + T cos ( 30°-θ )(5)其方向是沿切面方向.沿切面方向除摩擦力外,B 还受到其他力f ∥ = mg sin30° + T sin ( 30°-θ )(6)只要 f ∥ 不大于最大静摩擦力,B 就不滑动.这个条件写出来就是f ∥ ≤ (7)f maxB 滑动与否的临界点就应由 f ∥ = f max 求出,即mg cos30° + T cos ( 30°-θ ) = mg sin30° + T sin ( 30°-θ )(8)将(3)式的 T 代入(8)式,化简后得方程( 3cos θ -2 )[ cos θ + ( 2 + 3 )sin θ ] + 1 = 0 (9)这个方程可用数值求解,即取不同的θ值代入逐步逼近,最后可得θ = 54.9 ° (10) θ 超过此值,B 将开始滑动.三、设微气团中空气的质量为 m ,当其位移为 z 时,气团的体积为 V ,气团内气体的密度 为ρ ,气团周围大气的密度为ρe .气团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 = V ρg 和竖直向上的浮力V ρe g 作用,若气团的加速度为α,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V ρg + V ρe g = -V ( ρ -ρe )g (1)m α = 或有ρ -ρeρα = -g(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m(3)RTμ可知气体的密度m μpρ = = (4)V RT利用(4)式,注意到p = p e ,(2)式可化成T e-TT eα = -g(5)周围大气在z 处的温度T e 等于z = 0 处的温度T e0 加从0 到z 温度的增量,即△T e △z (6)T e = T e0 +z若气团中气体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为△T,根据题意,有△z△T e △z (7)T = T0 +zT0 为气团位于初始位置时气团中气体的温度.根据题意T e0 = T0 ,把(6)、(7)式代入(5)式得g △T e—△Tα = -( (8)) zT e △z △z△T e △T在(8)式中,若( -) >0 ,则加速度方向向下,作用于气团的力有使气团△z △z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这样,大气层中的大气就处于稳定状态;反之,气团将远离其初始位置,大气层中的大气处在不稳定状态.因周围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T e是已知的,故只△z要知道气团中气体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便可对气团的运动作出判断.大气的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高度为z 和z +△z 处的压强差△p e = -ρe g△z(9)式中ρe 为z 处的空气的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由(4)式表示.式中负号表示高度增加时,大气压强是减小的.把(4)式代入(9)式得μp eRT e△p e =-g△z(10)质量为m 的气团在上升过程中,其压强将随周围大气的压强的减小而减小,体积要增大,气团对周围空气做功.因为过程是绝热的,气团的内能要减少,因而温度要降低,温度、压强的变化应满足绝热过程的规律.试题给出的绝热过程方程是关于压强与体积间的关系,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把绝热过程方程表示为温度与压强间的关系.由(3)式得m RTμ pV = (11)把(11)式代入pV γ = C得1γ-1 p γC γ μ mR(12)T = 当气团的压强由 p 变到 p + △p 时,气团的温度将由 T 变到 T +△T .由(12)式1γ-1 γC γ μ mRT +△T = ( p + △p )利用二项式定理,忽略△p 的高次方项,并注意到(12)式得1γ-1[ p γ+ γ-1-1 γ-1 p γγγ-1 γ Cγ μmR T△p pT +△T = (△p ) ] = T +故有γ-1 T△T =△p (13)γ p根据题意,p = p e ,△p = △p e ,由(7)式、(10)式和(13)式得T 0 △T △z γ-1 γ μg R = - (14)△T e △z γ-1 γ μg RT e0 + ( + ) z已知△T e △z= -6.0 × 10-3 K ·m -1 ,代入有关数据可求得γ-1 μg=9.8 × 10-3 K ·m -1γ 当 z 不是很大时,有R△T e γ-1 μgR T e0 +( ) z ≈T e0 +△zγ 故有△T △z γ-1 μg= - (15)γ R代入题给的有关数据得△T △z= -9.8 × 10-3 K ·m -1(16)△T e△T 负号表示高度增加时,气团的温度要下降.可见 (- ) >0 ,作用于气团的 △z △z合力的方向与气团位移的方向相反,指向气团的初始位置,气团发生向上位移后,将要回到 初始位置.当 z 不是很大时,(8)式中的 T e 可以用 T e0 代替,可知气团将在初始位置附近天 科 学 堂 学 科 竞 赛 网做简谐振动.振动的圆频率(17)ω =代入数据,得ω = 1.1 × 10-2 s-1(18)四、1.Y 1 = -0.3d ,Y 2 = 0.9d . 2.Y ′ = -0.138d ,Y ′′ = -0.138d . 附参考解法:1.当阀门 a 第 1 次开启时,具有各种速率的粒子(称之为第一批粒子)从 A 处进入 AB 之间,在 a 第 2 次开启时刻,第一批粒子中速率为l T(1)v 1 =的粒子正好射到 B 处,被阀门 b 挡住.与此同时,第二批具有各种速率的粒子从 A 处 进入 AB 之间.在阀门 a 第 3 次开启的时刻,第一批进入 AB 间的粒子中速率为l = 1 2T 2(2)v 2 = v 1的粒子与第二批进入 AB 间的粒子中速率为 v 1 的粒子同时到达 B 处.因此时阀门 b 已开 启,这些粒子都从 B 处沿虚线射向两平行板,而第三批进入 AB 间的粒子在它们到达 B 处时, 被 b 挡住.由此可知,能从 B 处射向两平行板的粒子具有 v 1 和 v 2 两种不同的速率.根据题意,粒子从 B 处射出的时刻为 t = 0 ,故速率为v 1 的粒子在时刻l v 1t 1 == T 进入两平行板之间,由本题图 2 可知,两板间的电压u = -U粒子在两板间的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为-a ,粒子通过两板经历的时间为l v 1△t 1 = = T在△t 1 时间内粒子在 Y 方向获得的分速度和位移分别为v 1y = -a △t 1 = -aT(3)1 2 - 1 2- a (△t 1 )2 = (4)y 1 = aT 2 因 aT 2 = 1 d 5,故| y 1 | = 1 d < d ,表明速率为 v 1 的粒子能穿出平板,粒子穿出平10板后做匀速运动.在从射出平板至射到屏的时间内,粒子在 Y 方向的位移△y 1 = v 1yl = -aT 2(5)v 1粒子在屏上产生的痕迹的 Y 坐标为1 3 Y 1 = y 1 +△y 1 = — aT2 -aT 2 = 2 - aT 2 = -0.3d 2(6)速率为 v 2 的粒子在时刻l v 2t 2 == 2T 进入两平行板之间,由本题图 2 可知,两板间的电压u = 2U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为 2a ,粒子通过两板经历的时间为l v 2△t 2 = = 2T因为两板间的电压在时间△t 2 内由 2U 变为-U ,粒子的加速度亦将从 2a 变成-a ,由 此可求得在△t 2 时间内粒子在 Y 方向获得的分速度和位移分别为- (7)v 2y = 2aT aT = aT1 2( 2a )T 2 + ( 2aT )T - aT 2 = 5 aT 2 1 y 2 =(8)2 2 因 aT 2 = 1y 2 = 1 d ,故 d < d ,表明速率为 v 2 的粒子亦能穿出平板.粒子穿出平5 2板后做匀速运动.在从射出平板至射到屏的时间内,粒子在 Y 方向的位移△y 2 = v 2yl = 2aT 2(9)v 2粒子打在屏上产生的痕迹的 Y 坐标为Y 2 = y 2 +△y 2 = 529 aT 2 + 2aT 2 = aT 2 = 0.9d2 (10)即粒子在屏上产生的痕迹是两个点,它们的 Y 坐标分别为 Y 1 和 Y 2 .2.由于阀门从开启到关闭要经历一段时间,在阀门 a 开启到关闭经历的δ时间间隔内的不同时刻,都有各种不同速率的粒子从 A 处进入 AB 间,有的早进入,有的晚进入.由于阀 门 b 从开启到关闭也要经历一段时间δ ,粒子可能在最早的时刻即 t = 0 的时刻从 B 处射出, 也可能在最晚的时刻即 t = δ时刻从 B 处射出.在 a 刚开启的时刻从 A 处射入 AB 间,并在 t = δ时刻从 B 处射出的粒子的速率最小,这最小速率为v min =l (11)T + δ在阀门 a 刚要关闭时刻从 A 处射进 AB 间,并在 t = 0 的时刻从 B 处射出的粒子的速率最大,这最大速率为v max =l(12)T -δ在t = 0 时刻从B 处射出的速率为v max 的粒子在时刻l v max = T -δt1 =进入两平板之间,在时刻t1′ = t1 +l= 2T -2δv max离开两平板.由本题图2 可知,在T -δ到T 时间内,两板间的电压为2U ,在T 到2T -2δ时间内,两板间的电压为-U ,与电压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分别为2a 和-a .在粒子通过平板的时间内,粒子在Y 方向获得的分速度和位移分别为- a (T -2δ) = -aT + 4aδ(13)v1y = 2aδ1 2 ( 2a ) δ2 + ( 2a ) δ(T -2δ)-1a (T2y1 =-2δ)212= -aT 2 + 4aδT -5aδ2(14)粒子穿出平板后做匀速运动.从射出平板至射到屏的时间内,粒子在Y 方向的位移△y1 = v1yl= (-aT + 4aδ) (T -δ) v max= -aT2 + 5aδT -4aδ2(15)粒子在屏上产生的痕迹的Y 坐标为3Y1 = y1 +△y1 =—aT2 + 9aTδ2-9aδ2(16)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得-0.138d(17)Y1 =在t = δ时刻从B 处射出的速度为v min 的粒子在时刻t2 = δ+l v min进入两平板之间,在时刻= T + 2δt2′ = t2 +l= 2T + 3δv min离开两平板.由本题图2 可知,在T + 2δ到2T 时间内,两板间的电压为-U ,在2T 到2T + 3δ时间内,两板间的电压为2U ,与电压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分别为-a 和2a .在粒子通过平板的时间内,粒子在Y 方向获得的分速度和位移分别为- a (T -2δ) + ( 2a )3δ= -aT + 8aδ(18)v2y =天科学堂学科竞赛网- 121a (T -2δ)2 -a (T -2δ) 3δ+ ( 2a ) ( 3δ) 22y2 =1= -aT 2 -aTδ + 13aδ22(19)粒子穿出平板后做匀速运动.在从射出平板至射到屏的时间内,粒子在Y 方向的位移△y2 = v2ylv min= (-aT + 8aδ) (T + δ)= -aT2 + 7aTδ+ 8aδ2(20)粒子在屏上产生的痕迹的Y 坐标为3Y2 = y2 +△y2 =—aT2 + 6aTδ+221aδ2(21)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得Y2 =-0.138d(22)由以上分析可知,速率最小和速率最大的粒子打在屏上产生的痕迹是位于Y 轴上的同一点.五、解法一1.平行板间仅有磁场,带电粒子初速度v0 的方向垂直于磁场,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粒子将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mv0qBR0 =(1)轨道平面与Oxz 坐标平面的交线如图1 中NN ′所示.要使粒子刚能到达极板Q(与板刚未接触),圆心C 应是ON ′ 的中点,有zB QPαNαO xC N ′2d图1dCN ′ = R0 =(2)2cosα由(1)、(2)式得dqB 2m cos αv 0 =(3)粒子由 O 经过半个圆周到达 N ′ ,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圆周运动的半个周期T πm(4)t 0 = = 2 qB2.以 y 轴为旋转轴,顺时针转动α角,建立新坐标系 Ox ′y ′z ′ ,如图 2 所示.在新坐标系中电场强度 E 的分量为zz ′B y ,y ′αv 0E Oαx ′图 2(5)E x ′ = E cos α E y ′ = 0 E z ′ = E sin α 磁感应强度 B 的分量为(6)B x ′ = 0B y ′ = 0 B z ′ = B 带电粒子所受到的电场力的分量为f Ex ′ = qE x ′ = qE cos αf Ey ′ = 0f Ez ′ = qE z ′ = qE sin α(7)当带电粒子速度为 v 时,带电粒子所受到磁场力的分量为f Bx ′ = qv y ′Bf By ′ = -qv x ′Bf Bz ′ = 0(8)(i )关于带电粒子在 Ox ′y ′ 平面内的分运动现设想起始时刻带电粒子沿 y ′ 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 0 用下式表示 v 0 = v 0 + v 1- v 1= v 2- v 1式中(9)v 2 = v 0 + v 1现把 v 0 看成沿 y ′ 轴负方向运动的速度 v 1 和沿 y ′ 轴正方向运动的 v 2 的合成.这样,与前者 联系的运动使带电粒子受到沿 x ′ 轴的负方向的磁场力作用,它与电场力的分量f Ex ′ 的方向相反,当 v 1 取数值E x ′ = Ev 1=cos α (10)B B时,与- v 1 相联系的磁场力与 f Ex ′ 的合力为零,其效果是带电粒子沿 y ′ 轴负方向以速度 v 1 做匀速运动;与后者联系的运动使带电粒子仅受到磁场力作用,此力的方向既垂直于磁场方 向(z ′ 轴方向),又垂直于速度 v 2 ,即位于 Ox ′y ′ 平面内,其大小为 (11)f x ′y ′ = qv 2B粒子在此力作用下在平面内做速度为 v 2 的匀速圆周运动,圆周的半径mv 2qB(12)R =其圆频率y ′v 2ωtOx ′图 3ω = qB(13)m由以上分析可知带电粒子一方面在 Ox ′y ′ 平面内做上述匀速圆周运动,另一方面圆心沿轴负方向以速度 v 1= Ecos α做匀速直线运动. B(ii )关于粒子沿 z ′ 轴的分运动y ′由(7)、(8)两式可知,粒子在 z ′ 方向仅受电场力作用,其加速度qE z ′= qE (14)a z ′ =sin α m m即粒子沿着 z ′ 轴以加速度 a z ′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iii )关于粒子在 Ox ′y ′z ′ 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在只考虑圆周运动的情况下,粒子的坐标随时间变的关系为x ′ = R ( 1-cos ωt ) (15) (16)y ′ = R sin ωt(17)z ′ = 0考虑了圆心运动及粒子沿 z ′ 轴的运动并注意到(9)、(10)、(12)式,在 Ox ′y ′z ′ 坐标 系中,粒子的运动方程为mv 2qB mv 0 mE x ′ x ′ =( 1-cos ωt ) = ( + qB qB 2) ( 1-cos ωt ) (18) mv 0 qB mE x ′qB 2 E x ′ t By ′ = R sin ωt - v 1t = ( + ) sin ωt - (19) 1 qE z ′ t2(20)z ′ =2 m (iv )粒子在 Oxyz 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 利用坐标变换x = x ′c os α + z ′sin α y = y ′z = -x ′sin α + z ′cos α并注意到(5)、(9)、(10)、(13)各式,可将(18)、(19)、(20)式转换至 Oxyz 坐标 系,得到粒子在 Oxyz 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式为2 2 m qB m qB E cos α B ) ( 1-cos q Bt ) + 1 qE sin α 2 (21) x = ( v 0cos α +t m 2 mE cos α B )sin q Bt - E cos α (22) y = ( v 0 +t m E sin2α 2BBm qB ) ( 1-cos q Bt ) + qE sin2α t 2 4m z = - (23)( v 0sin α +m T πm 根据题意,将 x = d 和 t = t 0 = = 代(21)式,解得2 qB2qB d-mE ( 4cos 2α + π2sin 2α) 2 (24)v 0 =4mB cos απ 4 T πm 将α =,t = t 0 == 和(24)式代入(21)、(22)、(23)各式,可得粒子到达极 2 qB 板 Q 时粒子的坐标为x = d(25)2qB 2 y = -(26) π2mE z = -d +(27)2qB 2解法二1.与解法一相同.2.以 y 轴为旋转轴,顺时针转动α角,建立新坐标系 Ox ′y ′z ′,设粒子速度在坐标系 Ox ′y ′z ′中分量分别为 v x ′ 、v y ′ 、v z ′ ,牛顿第二定律的三个分量形式为d v x ′d td v y ′d t d v z ′d tm = qE x ′ + qv y ′ B (1) -qv x ′ B (2) m = (3)m= qE z ′ 将(2)式表示为d v y ′ d tqB d x ′m d t = -两边积分后得qB m-() x ′ + C 1 v y ′ = C 1 为待定常量,当 t = 0 时,x ′ = 0 ,v y ′ = v 0 ,故求得 C 1 = v 0 ,上式应表为v y ′ = qB x ′ + v 0- (4)m将(4)式代入(1)式,得d 2x ′ d t 2 qB x ′ + v ) Bm= qE + q (- x ′ 0 md 2x ′ d t 2 -( qB m qB m mv 0 + qBmE x ′ qB 2 = )2 x ′ + ( )2 ( ) (5) 令mv 0 + mE x ′ qB 2 (6) R = ( )qB ω = q Bm X ′ = x ′-R(7) (8)(5)式可表为d2X ′ d t 2= -ω2X ′ (9)这是简谐运动方程,其解为(10)X ′ = A cos ( ωt + θ )由(8)式得(11) x ′ = A cos ( ωt + θ ) + R d x ′ d t= -ωA sin ( ωt + θ ) (12)= vx ′ 利用初始条件,由(11)与(12)式,得-R = A cos θ0 = -ωA sin θ解得(13)θ = 0 A = -R再由(6)式,得mv 0 + mE x ′ qB qB 2A = -( (14)) 代入(11)式mv 0 + mE x′ ) ( 1-cos ωt ) (15)x ′ = ( qB qB 2将(12)式代入(2)式,整理后得d v y ′d t= ω2A sin ωt 对上式积分,考虑初始条件,得d y ′ = Ex ′B-ωA cos ωt - (16)v y ′ = d t 积分(16)式,考虑初始条件及(14)式,得mv 0 + qB mE x ′ qB 2 E x ′tBy ′ = ( ) sin ωt - (17)对(3)式积分可得qE z ′t 22m(18)z ′ = (15)、(17)、(18)式分别与解法一中的(18)、(19)、(20)式相同,接下去的讨论与 解法一相同.解法三设粒子速度在 Oxyz 坐标中分量分别为 v x 、v y 、v z ,牛顿第二定律的三个分量 方程为d v xd td v yd td v zd tm = qE x + qv y B z(1) m = -qv x B z + qv z B x(2) -qB x v y (3)m= 令qBmω =(4)v 1 = Ecos αB方程变为如下形式(5)d v xd t d v yd td v zd tωv 1 cos α = ωv y cos α + (6) -ωv x cos α + (7) = ωv z sin α -ωv y sin α (8) = 对(6)、(8)两式积分,利用初始条件 t = 0 时,v x = 0 ,x = 0 ,y = 0 ,得v 1 )tcos α v x = ωy cos α + (9) ω ( -ωy sin α(10)v z = 将(9)、(10)两式代入(7)式,得d v y d t-ω2y -ω2v 1t = -ω2 ( y + v 1t )= 令Y = y + v 1t(11)得d2Y d t 2= -ω2Y (12)其解为Y = A cos ( ωt + θ )由(11)式可得y = A cos ( ωt + θ ) -v 1t(13)由(13)式得v y = -A ωsin ( ωt + θ ) -v 1(14)由初始条件 t = 0 时,v y = v 0 ,y = 0 ,得A cos θ = 0 v 0 = -A ωsin θ-v 1解得π2v 1 +v 0 ωθ =A = -(15)由(15)式,注意到(4)式、(5)式,得天 科 学 堂 学 科 竞 赛 网 m qB E cos α B ) sin q Bt -E cos α (16) y =( v 0 + t m BE cos α B ) cos q Bt -E cos α v y = ( v 0 + (17) m B 把(17)式代入(1)式,经积分并利用初始条件,可得2 2 m qB E cos α B ) ( 1-cos q Bt ) + m 1 qE sin α t 2 (18)x = ( v 0cos α + 2 m 将(17)式代入(8)式,经积分并利用初始条件,得 m qB E sin2α 2B ) ( 1-cos q Bt ) + qE sin2α z = - ( v 0sin α + t 2 (19)m 4m (18)、(16)、(19)式分别与解法一中的(21)、(22)、(23)式相同,接下去的讨论与 解法一相同.六、在讨论本题之前,先看一下相对论能量和动量的普遍关系式,即( mc 2)2 = c 2p 2 + m 02c 4 (1)式中 c 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m 为粒子的质量,p 为其动量,m 0 为静止质量.【此关系式可由能量E = mc 2和动量p = mv = 导出,v 为粒子的速度.m 02c 4 m 02v 2 E 2 -c 2p 2 = -c 2 v c v c 1- ( )2 1- ( )2v 1- ( )2 = m 02c 4 c = m 02c 4 v c1- ( )2 故 E 2 = c 2p 2 + m 02c 4 】由此关系式可知,对每一个粒子,其能量的平方与 p 2 成线性关系.解法从实验室参考系来看,碰前系统的总动量等于运动的那个质子的动量,设其方向沿 x 轴 正方向,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总能量守恒.若要碰后能存在三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 且总能量为最小值,则可论证这四个粒子的动量必定相等.1.先讨论碰后四个粒子的动量都沿x 轴正方向的情况.令p1 、p2 、p3 、p4 分别表示它们动量的大小,这四个动量中,若有任何两个不相等,如p1 ≠p2 ,设p1 p2 ,则若将p1 增加△p(△p <p2 -p1)而将p2 减少△p(这时总动<量不变),则有( p1 +△p )2 -p12 = 2p1△p + (△p )2p22-( p2 -△p )2 = 2p2△p-(△p )2这样一来,第一个粒子能量的平方增加了c2 [ 2p1△p + (△p )2 ],而第二个粒子能量的平方减少了c2 [ 2p2△p-(△p )2 ],两个粒子能量平方的净增量为c2 [ 2p1△p + (△p )2 ]-c2 [ 2p2△p-(△p )2 ]= c2 [ 2△p ( p1-p2 +△p ) ]因已设p1 p2 ,且△p <p2 -p1 ,所以净增量是负的,总能量将减少.这就是说,<设p1 ≠p2 时对应的总能量并不是最小值.由此可判断,四个粒子的动量必相等.2.若四个粒子中,有一个粒子其动量p1 沿x 轴的负方向,因为总动量守恒,则必有沿x 轴正方向运动的另一粒子的动量增加了p1 ,因为能量的平方与p2 成线性关系,所以这时的总能量必然大于p1 沿x 轴正方向运动时的能量.也就是说,只要四个粒子中,有沿x 轴负方向运动的,则总能量必不是最小值.3.若四个粒子的动量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时将它们沿x 轴方向和垂直于x 轴方向分解,沿x 轴方向总动量守恒;垂直于x 轴方向的动量互相抵消,但它们却使粒子的能量增大了,也就是说,这时的能量也不是最小值.总结以上可见,要想碰后四个粒子的总能量最小,根据总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及相对论能量和动量关系式可知,碰后四个粒子的动量必相等.设碰前运动质子的动量为p ,质量为m,碰后四个粒子的动量为p1 、p2 、p3 和p4 ,四个粒子的质量为m1 、m2 、m3 和m4 ,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p = p1 + p2 + p3 + p4 (2)mc2 + m0c2 = m1c2 + m2c2 + m3c2 + m4c2(3)由上面论述可知pp1 = p2 = p3 = p4 =(4)4再由(1)式可知,碰后四个粒子的能量从而质量必相等.以m′表示碰后四个粒子中每个粒子的质量,由(3)式得天科学堂学科竞赛网mc2 + m0c2 = 4m′c2(5)对碰前那个运动的质子,由相对论能量和动量关系有( mc2)2 = c2p2 + m02c4(6)对四个粒子中任一个粒子,由相对论能量和动量关系有p( m′c2)2 = c2 ( )2 + m02c4(7)4由(5)、(6)、(7)式可得mc2 = 7m0c2(8)代入数据得mc2 = 1.05 ×10-9 J (9)。
(完整版)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23分)有一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停地上下跳动。
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摄小球在空间的位置。
每隔一相等的确定的时间间隔T拍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从所拍到的照片发现,每张照片上小球都处于同一位置。
求小球开始下落处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用H表示)的可能值以及与各H值相应的照片中小球位置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的可能值。
二、(25分)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细杆,长为2l,两端和中心处分别固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B、D和C,开始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桌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A,以一给定速度v沿垂直于杆DB的方间与右端小球B作弹性碰撞。
求刚碰后小球A,B,C,D的速度,并详细讨论以0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况。
三、(23分)有一带活塞的气缸,如图1所示。
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缸内还有一可随轴转动的叶片,转轴伸到气缸外,外界可使轴和叶片一起转动,叶片和轴以及气缸壁和活塞都是 绝热的,它们的热容量都不计。
轴穿过气缸处不漏气。
如果叶片和轴不转动,而令活塞缓慢移动,则在这种过程中,由实验测得,气体的压强p 和体积V 遵从以下的过程方程式k pVa=其中a ,k 均为常量, a >1(其值已知)。
可以由上式导出,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1112111a a V V a k W 式中2V 和1V ,分别表示末态和初态的体积。
如果保持活塞固定不动,而使叶片以角速度ω做匀角速转动,已知在这种过程中,气体的压强的改变量p ∆和经过的时间t ∆遵从以下的关系式ω⋅-=∆∆L Va t p 1 式中V 为气体的体积,L 表示气体对叶片阻力的力矩的大小。
上面并没有说气体是理想气体,现要求你不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知识,求出图2中气体原来所处的状态A 与另一已知状态B 之间的内能之差(结果要用状态A 、B 的压强A p 、B p 和体积A V 、B V 及常量a 表示)四、(25分)图1所示的电路具有把输人的交变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并加以升压、输出的功能,称为整流倍压电路。
2006深圳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10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11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12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 23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1 页 共 4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2 页 共 4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x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3 页 共 4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4 页 共 4 页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5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6 页 共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7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8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9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1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2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3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12 第 28 届物理决赛第 4 页 共 12 页
23 届决赛试题及答案
2021年第二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巨人杯)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第二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巨人杯)试题及答案(完整版)议于2020年建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精准的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测绘地理信息、气象灾害预警等领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科技突破和国际竞争优势。
7.在电路中,电阻是指电流流经导体时受到的阻碍,它的单位是欧姆。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截面积成反比。
当温度升高时,电阻会随之增大。
电阻的作用在电路中非常重要,它可以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也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8.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速不同而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水中的游泳池、眼镜片、棱镜等都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9.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它具有电磁性、传播性和波动性。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xxxxxxxx8m/s。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在通信、遥感、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
10.机械波是一种由物质的振动引起的波动现象,它具有机械性、传播性和波动性。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如弹性模量、密度等。
机械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
横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如水面波;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如声波。
机械波在地震、声学、光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完整)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一、建造一条能通向太空的天梯,是人们长期的梦想。
当今在美国宇航局(NASA )支持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已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一种简单的设计是把天梯看作一条长度达千万层楼高的质量均匀分布的缆绳,它由一种高强度、很轻的纳米碳管制成,由传统的太空飞船运到太空上,然后慢慢垂到地球表面.最后达到这样的状态和位置:天梯本身呈直线状;其上端指向太空,下端刚与地面接触但与地面之间无相互作用;整个天梯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如果只考虑地球对天梯的万有引力,试求此天梯的长度。
已知地球半径R 0=6。
37×106m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9.80m ·s —2。
二、如图所示,一内半径为R 的圆筒(图中2R 为其内直径)位于水平地面上。
筒内放一矩形物。
矩形物中的A 、B 是两根长度相等、质量皆为m 的细圆棍,它们平行地固连在一质量可以不计的,长为l =错误!R 的矩形薄片的两端.初始时矩形物位于水平位置且处于静止状态,A 、B 皆与圆筒内表面接触.已知A 、B 与圆筒内表面间的静摩擦因数μ都等于1.现令圆筒绕其中心轴线非常缓慢地转动,使A 逐渐升高。
1.矩形物转过多大角度后,它开始与圆筒之间不再能保持相对静止?答: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数值,不要求写出推导过程)2.如果矩形物与圆筒之间刚不能保持相对静止时,立即令圆筒停止转动。
令θ表示A 的中点和B 的中点的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求此后θ等于多少度时,B 相对于圆筒开始滑动.(要求在卷面上写出必要的推导过程.最后用计算器对方程式进行数值求解,最终结果要求写出三位数字。
) 三、由于地球的自转及不同高度处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差异,静止的大气中不同高度处气体的温度、密度都是不同的。
对于干燥的静止空气,在离地面的高度小于20 km 的大气层内,大气温度T e 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已知其变化率错误!=-6.0×10—3K ·m —1z 为竖直向上的坐标。
上海市第二十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大同中学杯试题详解
上海市第二十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2009年)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3。
考试完毕只交答卷纸,试卷可以带回。
4。
本试卷中常数g取lO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水的密度 1。
0×103千克/米3。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小明坐在前排听讲座时,用照相机把由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像拍摄下来。
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A)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B)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C)看不清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D)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解:闪光灯发出的光的强度比投影仪投影到银幕上的光的强度强很多,因此到达照相机的光主要是闪光灯发出的光从银幕上反射而来的,这样照相机得到的图像主要反映的是银幕本身.故选C2. 如图所示,弹性小球撞击地面前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α,撞击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论地面光滑与否,总有β=α(B)无论地面光滑与否,总有β〈α(C)地面的粗糙程度越大,β越小(D)地面的粗糙程度越大,β越大解:弹性小球撞击地面时,竖直方向的力改变竖直方向的速度的方向,水平方向有摩擦力时,小球的水平速度会减减小,因此有摩擦力时β变大,地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也大.故选D3。
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落地时向前翻车的危险,则落地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仅前轮制动 (B)仅后轮制动(C)前、后两轮均制动 (D)前、后轮均不制动解:制动前轮,可以使前轮的速度减小,车的后部由于惯性,使后轮速度不变,则车的后部往车的前部运动,可引起向前翻车;制动后轮,可以使后轮的速度减小,由于车身的联系,带动前轮速度减小,车不会向前翻车.故选B4.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飞上蓝天,实施太空出舱活动等任务后于28日17时37分安全返回地球.已知:“神舟”七号飞船在距地球表面高343千米的圆轨道上运行,运行速度为7.76千米/秒;地球半径6.37×103千米。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和参考答案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一、(23分)有一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停地上下跳动。
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摄小球在空间的位置。
每隔一相等的确定的时间间隔T 拍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从所拍到的照片发现,每张照片上小球都处于同一位置。
求小球开始下落处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用H 表示)的可能值以及与各H 值相应的照片中小球位置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的可能值。
二、(25分)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细杆,长为2l ,两端和中心处分别固连着质量为m 的小球B 、D 和C ,开始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桌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A ,以一给定速度0v 沿垂直于杆DB 的方间与右端小球B 作弹性碰撞。
求刚碰后小球A,B,C,D 的速度,并详细讨论以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况。
三、(23分)有一带活塞的气缸,如图1所示。
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缸内还有一可随轴转动的叶片,转轴伸到气缸外,外界可使轴和叶片一起转动,叶片和轴以及气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它们的热容量都不计。
轴穿过气缸处不漏气。
如果叶片和轴不转动,而令活塞缓慢移动,则在这种过程中,由实验测得,气体的压强p 和体积V 遵从以下的过程方程式 图1k pV a =其中a ,k 均为常量, a >1(其值已知)。
可以由上式导出,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1112111a a V V a k W 式中2V 和1V ,分别表示末态和初态的体积。
如果保持活塞固定不动,而使叶片以角速度ω做匀角速转动,已知在这种过程中,气体的压强的改变量p ∆和经过的时间t ∆遵从以 图2下的关系式ω⋅-=∆∆L Va t p 1 式中V 为气体的体积,L 表示气体对叶片阻力的力矩的大小。
上面并没有说气体是理想气体,现要求你不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知识,求出图2中气体原来所处的状态A 与另一已知状态B 之间的内能之差(结果要用状态A 、B 的压强A p 、B p 和体积A V 、B V 及常量a 表示) 图1四、(25分)图1所示的电路具有把输人的交变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并加以升压、输出的功能,称为整流倍压电路。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本卷共本题,满分200分一、(20分,每小题10分)1.如图所示,弹簧S1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一小球A,球A与球B之间用线相连.球B与球C之间用弹簧S2相连.A、B、C的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弹簧与线的质量均可不计.开始时它们都处在静止状态.现.将A、B间的线突然剪断,求线刚剪断时A、B、C的加速度2.两个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i)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下平移(磁铁与平板间始终相互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碰在一起.(ii)如果将AB从原位置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并使之停在A″B″位置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碰在一起.试定性地解释上述现象.二、(20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8分)1.老爷爷的眼睛是老花眼.(i)一物体P放在明视距离处,老爷爷看不清楚.试在示意图1中画出此时P通过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ii)戴了一副300度的老花镜后,老爷爷就能看清楚放在明视距离处的物体P,试在示意图2中画出P通过老花镜和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iii)300度的老花镜的焦距f=____m.2.有两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f1和f2,还有两个凹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f3和f4.已知,f1>f2>|f3|>|f4|.如果要从这四个透镜中选取两个透镜,组成一架最简单的单筒望远镜,要求能看到放大倍数尽可能大的正立的像,则应选焦距为____的透镜作为物镜,应选焦距为____的透镜作为目镜.三、(20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8分)1.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1的正点电荷固定在坐标原点O处,电荷量为q2的正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两电荷相距l.已知q2=2q1.(i)求在x轴上场强为零的P点的坐标.(ii)若把一电荷量为q0的点电荷放在P点,试讨论它的稳定性(只考虑q0被限制在沿x轴运动和被限制在沿垂直于x轴方向运动这两种情况).2.有一静电场,其电势U随坐标x的改变而变化,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试在图2中画出该静电场的场强E随x变化的图线(设场强沿x轴正方向时取正值,场强沿x轴负方向时取负值)四、(20分)一根长为L(以厘米为单位)的粗细均匀的、可弯曲的细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处在大气中,大气的压强与H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已知管长L>H.现把细管弯成L形,如图所示.假定细管被弯曲时,管长和管的内径都不发生变化.可以把水银从管口徐徐注入细管而不让细管中的气体泄出.当细管弯成L形时,以l表示其竖直段的长度,问l取值满足什么条件时,注入细管的水银量为最大值?给出你的论证并求出水银量的最大值(用水银柱的长度表示).五、(20分)一对正、负电子可形成一种寿命比较短的称为电子偶素的新粒子.电子偶素中的正电子与负电子都以速率v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假定玻尔关于氢原子的理论可用于电子偶素,电子的质量m、速率v和正、负电子间的距离r的乘积也满足量子化条件.即式中n称为量子数,可取整数值1,2,3,…;h为普朗克常量.试求电子偶素处在各定态时的r和能量以及第一激发态与基态能量之差.六、(25分)如图所示,两个金属轮A1、A2,可绕通过各自中心并与轮面垂直的固定的光滑金属轴O1和O2转动,O1和O2相互平行,水平放置.每个金属轮由四根金属辐条和金属环组成,A1轮的辐条长为a1、电阻为R1,A2轮的辐条长为a2、电阻为R2,连接辐条的金属环的宽度与电阻都可以忽略.半径为a0的绝缘圆盘D与A1同轴且固连在一起.一轻细绳的一端固定在D边缘上的某点,绳在D上绕足够匝数后,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P.当P下落时,通过细绳带动D和A1绕O1轴转动.转动过程中,A1、A2保持接触,无相对滑动;两轮与各自细轴之间保持良好的电接触;两细轴通过导线与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除R和A1、A2两轮中辐条的电阻外,所有金属的电阻都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转轴平行.现将P释放,试求P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七、(25分)图示为一固定不动的绝缘的圆筒形容器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圆筒的轴线在O处.圆筒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圆筒的轴线平行,磁感应强度为B.筒壁的H处开有小孔,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P以某一初速度沿筒的半径方向从小孔射入圆筒,经与筒壁碰撞后又从小孔射出圆筒.设:筒壁是光滑的,P与筒壁碰撞是弹性的,P与筒壁碰撞时其电荷量是不变的.若要使P与筒壁碰撞的次数最少,问:1.P的速率应为多少?2.P从进入圆筒到射出圆筒经历的时间为多少?八、(25分)图中正方形ABCD是水平放置的固定梁的横截面,AB是水平的,截面的边长都是l.一根长为2l的柔软的轻细绳,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初始时,手持小球,将绳拉直,绕过B点使小球处于C点.现给小球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使小球与CB边无接触地向下运动,当,分别取下列两值时,小球将打到梁上的何处?1.2.设绳的伸长量可不计而且绳是非弹性的.九、(25分)从赤道上的C点发射洲际导弹,使之精确地击中北极点N,要求发射所用的能量最少.假定地球是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的球体,R=6400km.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作椭圆运动时,其能量E与椭圆半长轴a的关系为式中M为地球质量,G为引力常量.1.假定地球没有自转,求最小发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用速度方向与从地心O到发射点C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表示).2.若考虑地球的自转,则最小发射速度的大小为多少?3.试导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参考解答:1.线剪断前,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S1的弹力F1=(m A+m B+m C)g (1)弹簧S2的弹力F2=m C g (2)在线刚被剪断的时刻,各球尚未发生位移,弹簧的长度尚无变化,故F1、F2的大小尚未变化,但线的拉力消失.设此时球A、B、C的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A、a B、a C,则有F1-m A g=m A a A(3)F2+m B g=m B a B(4)F2-m C g=m C a C(5)解以上有关各式得,方向竖直向上(6),方向竖直向下(7)a C=0 (8)2.开始时,磁铁静止不动,表明每一条磁铁受到另一条磁铁的磁力与它受到板的静摩擦力平衡.(i)从板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到停下,板和磁铁的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起初,板向下加速移动,板与磁铁有脱离接触的趋势,磁铁对板的正压力减小,并跟随板一起作加速度方向向下、速度向下的运动.在这过程中,由于磁铁对板的正压力减小,最大静摩擦力亦减小.向下的加速度愈大,磁铁的正压力愈小,最大静摩擦力也愈小.当板的加速度大到某一数值时,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到小于磁力,于是磁铁沿着平板相向运动并吸在一起.接着,磁铁和板一起作加速度方向向上、速度向下的运动,直到停在A′B′处.在这过程中,磁铁对板的正压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亦增大,因两磁铁已碰在一起,磁力、接触处出现的弹力和可能存在的静摩擦力总是平衡的,两条磁铁吸在一起的状态不再改变.(ii)从板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到停下,板和磁铁的运动也经历两个阶.起初,板和磁铁一起作加速度方向向上、速度向上的运动,在这过程中,正压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亦增大,作用于每个磁铁的磁力与静摩擦力始终保持平衡,磁铁在水平方向不发生运动.接着,磁铁和板一起作加速度力减小,向下的加速度愈大,磁铁的正压力愈小,最大静摩擦力也愈小.当板的加速度大到某一数值时,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到小于磁力,于是磁铁沿着平板相向运动并吸在一起.评分标准:(本题20分)1.10分.(1)、(2)、(3)、(4)、(5)、(6)、(7)、(8)式各1分,a A、a B的方向各1分.2.10分.(i)5分,(ii)5分.(必须正确说出两条形磁铁能吸引在一起的理由,才给这5分,否则不给分).二、参考答案1.(iii)2.f1,f4.评分标准:(本题20分)1.12分.(i)4分,(ii)4分,(iii)4分.2.8分.两个空格都填对,才给这8分,否则0分.三、参考解答:1.(i)通过对点电荷场强方向的分析,场强为零的P点只可能位于两点电荷之间.设P点的坐标为x0,则有(1)已知q2=2q1(2)由(1)、(2)两式解得(3)(ii)先考察点电荷q0被限制在沿x轴运动的情况.q1、q2两点电荷在P点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分别为方向沿x轴正方向方向沿x轴负方向由于处合场强的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即指向P 点.由以上的讨论可知,在x轴上,在P点的两侧,点电荷q1和q2产生的电场的合场强的方向都指向P点,带正电的点电荷在P点附近受到的电场力都指向P点,所以当q0>0时,P点是q0的稳定平衡位置.带负电的点电荷在P点附近受到的电场力都背离P点,所以当q0<0时,P点是q0的不稳定平衡位置.再考虑q0被限制在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运动的情况.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在P点两侧附近,点电荷q1和q2产生的电场的合场强沿垂直x轴分量的方向都背离P点,因而带正电的点电荷在P点附近受到沿垂直x轴的分量的电场力都背离P点.所以,当q0>0时,P点是q0的不稳定平衡位置.带负电的点电荷在P点附近受到的电场力都指向P点,所以当q0<0时,P点是q0的稳定平衡位置.2.评分标准:(本题20分)1.12分.(i)2分.(ii)当q0被限制在沿x轴方向运动时,正确论证q0>0,P 点是q0的稳定平衡位置,占3分;正确论证q0<0,P点是q0的不稳定平衡位置,占3分.(未列公式,定性分析正确的同样给分)当q0被限制在垂直于x轴的方向运动时,正确论证q0>0,P 点是q0的不稳定平衡位置,占2分;正确论证q0<0,P点是q0的稳定平衡位置,占2分.2.8分.纵坐标标的数值或图线有错的都给0分.纵坐标的数值.图线与参考解答不同,正确的同样给分.四、参考解答:开始时竖直细管内空气柱长度为L,压强为H(以cmHg为单位),注入少量水银后,气柱将因水银柱压力而缩短.当管中水银柱长度为x时,管内空气压强p=(H+x),根据玻意耳定律,此时空气柱长度(1)空气柱上表面与管口的距离(2)开始时x很小,由于L>H,故即水银柱上表面低于管口,可继续注入水银,直至d=x(即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相平)时为止.何时水银柱表面与管口相平,可分下面两种情况讨论.1.水银柱表面与管口相平时,水银柱未进入水平管此时水银柱的长度x≤l,由玻意耳定律有(H+x)(L-x)=HL (3)由(3)式可得x=L-H (4)由此可知,当l≥L-H时,注入的水银柱的长度x的最大值x max=L-H (5)2.水银柱表面与管口相平时,一部分水银进入水平管此时注入水银柱的长度x>l,由玻意耳定律有(H+l)(L-x)=HL (6)(7)(8)由(8)式得l<L-H,或L>H+l (9)(10)即当l<L-H时,注入水银柱的最大长度x<x max.由上讨论表明,当l≥L-H时,可注入的水银量为最大,这时水银柱的长度为x max,即(5)式.评分标准:(本题20分)正确论证l≥L-H时,可注入的水银量最大,占13分.求出最大水银量占7分.若论证的方法与参考解答不同,只要正确,同样给分.五、参考解答:正、负电子绕它们连线的中点作半径为的圆周运动,电子的电荷量为e,正、负电子间的库仑力是电子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即(1)正电子、负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 k+和E k-,有(2)正、负电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3)电子偶素的总能量E=E k++E k-+E p(4)由(1)、(2)、(3)、(4)各式得(5)根据量子化条件,n=1,2,3, (6)(6)式表明,r与量子数n有关.由(1)和(6)式得与量子数n 对应的定态r为n=1,2,3, (7)代入(5)式得与量子数n对应的定态的E值为n=1,2,3, (8)n=1时,电子偶素的能量最小,对应于基态.基态的能量为(9)n=2是第一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10)评分标准:(本题20分)(2)式2分、(5)式4分,(7)式、(8)式各5分,(10)式4分.六、参考解答:P被释放后,细绳的张力对D产生机械力矩,带动D和A1作逆时针的加速转动.通过两个轮子之间无相对运动的接触,A1带动A2作顺时针的加速转动.由于两个轮子的辐条切割磁场线,所以在A1产生由周边沿辐条指向轴的电动势,在A2产生由轴沿辐条指向周边的电动势,经电阻R构成闭合电路.A1、A2中各辐条上流有沿电动势方向的电流,在磁场中辐条受到安培力.不难看出,安培力产生的电磁力矩是阻力矩,使A1、A2加速转动的势头减缓.A1、A2从起始的静止状态逐渐加速转动,电流随之逐渐增大,电磁阻力矩亦逐渐增大,直至电磁阻力矩与机械力矩相等,D、A1和A2停止作加速转动,均作匀角速转动,此时P匀速下落,设其速度为v,则A1的角速度(1)A1带动A2转动,A2的角速度ω2与A1的角速度ω1之间的关系为ω1a1=ω2a2(2)A1中每根辐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为(3)轴与轮边之间的电动势就是A1中四条辐条电动势的并联,其数值见(3)式.同理,A2中,轴与轮边之间的电动势就是A2中四条辐条电动势的并联,其数值为(4)A1中,每根辐条的电阻为R1,轴与轮功之间的电阻是A1中四条辐条电阻的并联,其数值为(5)A2中,每根辐条的电阻为R2,轴与轮功之间的电阻是A2中四条辐条电阻的并联,其数值为(6)A1轮、A2轮和电阻R构成串联回路,其中的电流为(7)以(1)至(6)式代入(7)式,得(8)当P匀速下降时,对整个系统来说,重力的功率等于所有电阻的焦耳热功率之和,即(9)以(8)式代入(9)式得(10)评分标准:(本题25分)(1)、(2)式各2分,(3)、(4)式各3分,(5)、(6)、(7)式各2分,(9)式6分,(10)式3分.七、参考解答:1.如图1所示,设筒内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指向纸外,带电粒子P带正电,其速率为v.P从小孔射入圆筒中因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偏离入射方向,若与筒壁只发生一次碰撞,是不可能从小孔射出圆筒的.但与筒壁碰撞两次,它就有可能从小孔射出.在此情形中,P在筒内的路径由三段等长、等半径的圆弧HM、MN和NH组成.现考察其中一段圆弧MN,如图2所示.由于P沿筒的半径方向入射,OM和ON均与轨道相切,两者的夹角(1)设圆弧的圆半径为r,则有(2)圆弧对轨道圆心O′所张的圆心角(3)由几何关系得(4)解(2)、(3)、(4)式得(5)2.P由小孔射入到第一次与筒壁碰撞所通过的路径为s=βr (6)经历时间为(7)P从射入小孔到射出小孔经历的时间为t=3t1(8)由以上有关各式得(9)评分标准:(本题25分)1.17分.(1)、(2)、(3)、(4)式各3分,(5)式5分.2.8分.(6)、(7)、(8)、(9)式各2分.八、参考解答:小球获得沿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后,由于细绳处于松弛状态,故从C点开始,小球沿竖直方向作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球运动到图1中的M点时,绳刚被拉直,匀加速直线运动终止,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30°.在这过程中,小球下落的距离(1)细绳刚拉直时小球的速度v1满足下式:(2)在细绳拉紧的瞬间,由于绳的伸长量可不计而且绳是非弹性的,故小球沿细绳方向的分速度v1cosα变为零,而与绳垂直的分速度保持不变,以后小球将从M点开始以初速度(3)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圆周的半径为2l,圆心位于A 点,如图1所示.由(1)、(2)、(3)式得(4)当小球沿圆周运动到图中的N点时,其速度为v,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由能量关系有(5)用F T表示绳对小球的拉力,有(6)1.设在θ=θ1时(见图2),绳开始松弛,F T=0,小球的速度v=u1.以此代入(5)、(6)两式得(7)(8)由(4)、(7)、(8)式和题设v0的数值可求得θ1=45°(9)(10)即在θ1=45°时,绳开始松弛.以N1表示此时小球在圆周上的位置,此后,小球将脱离圆轨道从N1处以大小为u1,方向与水。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一、(20分,每小题10分)1、如图所示,弹簧 S i 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一小球 A ,球A 线相连。
球B 与球C 之间用弹簧S 2相连。
A 、B 、C 的质量分别为 m A 、m B 、 质量均可不计,开始时它们都处在静止状态,现将 A 、B 间的线突然剪断,A 、B 、C 的加速度。
2、两个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 AB 上,磁铁的N 、S 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
(1)现将AB 突然竖直向下平移(磁铁与平板触),并使之停在 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 (2) 如果将AB 从原位置突然竖直向上平移,A”B”位置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碰在一起。
试定性地解释上述现象。
二、(20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8分)1、老爷爷的眼睛是老花眼。
(1) 一物体P 放在明视距离处,老爷爷看不清楚,试在示意图1中画出此时P 通过眼睛成像的光路示 意图。
(2) 戴了一副300度的老花镜后,老爷爷就能看清楚放在明视距离处的物体 P 通过老花镜和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
(3) 300度的老花镜的焦距f=2、有两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f l >f 2>|f 3|>|f 4|,如果要从这四个透镜中选取两个透镜,组成一架最简单的单筒望远镜,要求能看到放大倍数尽可能大的正立的像,则应选焦距为 ____________ 的透镜作为物镜,应选焦距为 _______________ 的透镜作为目镜。
三、(20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8分)1、如图所示,电荷量为 q 1的正点电荷固定在坐标原点 0处,电荷量为q 2的正点电荷固定在 x 轴上,两电荷相距I ,已知q 2=2q 1。
(1)求在x 轴上场强为零的 P 点的坐标。
(2)若把一电荷量为 q o 的点电 讨论它的稳定性(只考虑 q °被限制在 限制在沿垂直于x 轴方向运动这两种与球B 之间用 me,弹簧与线的 求线刚剪断时P ,试在示意图2中画出f i 和f 2,还有两个凹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f 3和f 4,已知,荷放在P 点,试 沿x 轴运动和被 情况)。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一、参考解答:解法一小球沿竖直线上下运动时,其离开玻璃管底部的距离h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照片拍摄到的小球位置用A 表示,A 离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h A ,小球开始下落处到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H .小球可以在下落的过程中经过A 点,也可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A 点.现以τ表示小球从最高点(即开始下落处)落到玻璃管底部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玻璃管底部反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所需的时间),1τ表示小球从最高点下落至A 点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A 点上升至最高点所需的时间),2τ表示小球从A 点下落至玻璃管底部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玻璃管底部反跳后上升至A 点所需的时间).显然,12τττ+=.根据题意,在时间间隔T 的起始时刻和终了时刻小球都在A 点.用n 表示时间间隔 T 内(包括起始时刻和终了时刻)小球位于A 点的次数(n ≥2).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A 点不正好在最高点或最低点. 当n 为奇数时有()()()12111T n n n τττ=-+-=- 3,5,7,n = (1)在(1)式中,根据题意1τ可取10ττ<<中的任意值,而21τττ=-(2)当n 为偶数时有()()211222T n n n n ττττ=+-=+- 2,4,6,n = (3)由(3)式得12ττ=(4)由(1)、(3)、(4)式知,不论n 是奇数还是偶数,都有()1T n τ=- 2,3,4,n =(5)因此可求得,开始下落处到玻璃管底部的距离的可能值为th2211221n T H g g n τ⎛⎫== ⎪-⎝⎭2,3,4,n = (6)若用n H 表示与n 对应的H 值,则与n H 相应的A 点到玻璃管底部的距离 2112A n h H g τ=-2,3,4,n = (7)当n 为奇数时,1τ可取10ττ<<中的任意值,故有0A n h H << 2121n T H g n ⎡⎤⎛⎫=⎢⎥ ⎪-⎝⎭⎢⎥⎣⎦n=3,5,7,·· · (8) 可见与n H 相应的A h 的可能值为0与n H 之间的任意值.当n 为偶数时,112ττ=,由(6)式、(7)式求得n H 的可能值34A n h H =2121n T H g n ⎡⎤⎛⎫=⎢⎥ ⎪-⎝⎭⎢⎥⎣⎦n=2,4,6,·· · (9) 2.若A 点正好在最高点或最低点. 无论n 是奇数还是偶数都有()21T n τ=- n=2,3,4,· · ·(10)()22112221n T H g g n τ⎡⎤==⎢⎥-⎢⎥⎣⎦n=2,3,4,·· · (11)A n h H = ()21221n T H g n ⎧⎫⎡⎤⎪⎪=⎨⎢⎥⎬-⎢⎥⎪⎪⎣⎦⎩⎭n=2,3,4,·· · (12)或0A h =(13)解法二因为照相机每经一时间间隔T 拍摄一次时,小球都位于相片上同一位置,所以小球经过该位置的时刻具有周期性,而且T 和这个周期的比值应该是一整数.下面我们就研究小球通过某个位置的周期性.设小球从最高点(开始下落处)落下至管底所需时间为τ ,从最高点下落至相片上小球所在点(A 点)所需时间为1τ,从A 点下落至管底所需时间为2τ,则12τττ=+(1)(小球上升时通过相应路程段所需时间与下落时同一路程所需时间相同,也是τ、1τ和2τ)从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经过A 点时刻开始,小球经过的时间22τ后上升至A 点,再经过时间12τ后又落到A 点,此过程所需总时间为12222τττ+=.以后小球将重复这样的运动.小球周期性重复出现在A 点的周期是多少? 分两种情况讨论:(1). 12ττ≠,1τ和2τ都不是小球在A 点重复出现的周期,周期是2τ.(2). 12ττ=,小球经过时间22ττ=回到A 点,再经过时间12ττ=又回到A 点,所以小球重复出现在A 点的周期为τ.下面就分别讨论各种情况中H 的可能值和A 点离管底的距离A h 的可能值.(如果从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经过A 点的时刻开始计时,结果一样,只是1τ和2τ对调一下)1.H 的可能值(1).较普遍的情况,12ττ≠.T 与2τ的比值应为一整数,τ的可能值应符合下式2Tk τ=, 1,2,3,k = (2)由自由落体公式可知,与此相应的k H 的数值为2211222k T H g g k τ⎛⎫== ⎪⎝⎭1,2,3,k = (3)(2).12ττ=.τ的可能值应符合下式Tk τ'= 1,2,3,k '= (4)故k H '的可能值为221122k T H g g k τ'⎛⎫== ⎪'⎝⎭1,2,3,k '= (5)当k '为偶数时,即2,4,6,k '=时,(5)式与(3)式完全相同.可见由(3)式求得的H 的可能值包含了12ττ≠的全部情况和12ττ=的一部分情况.当k '为奇数时,即1,3,5,k '=时,由(5)式得出的H 的可能值为212k T H g k '⎛⎫= ⎪'⎝⎭1,3,5,k '= (6)它们不在(3)式之内,故(3)式和(6)式得出的H 合在一起是H 的全部的可能值. 2.与各H 值相应的A h 的可能值 a.与k H 相应的A h 的可能值由于在求得(3)式时未限定A 点的位置,故A h 的数值可取0和k H 之间的任意值,即0A k h H ≤≤ 2122k T H g k ⎡⎤⎛⎫=⎢⎥ ⎪⎝⎭⎢⎥⎣⎦ 1,2,3,k = (7)b. 与k H '(k '为奇数)相应的A h 的可能值 这些数值与A 位于特定的位置,122τττ==,相对应,所以对于每一个k H '对应的A h 是一个特定值,它们是21122A k T h H g k '⎛⎫=- ⎪'⎝⎭212k T H g k '⎡⎤⎛⎫=⎢⎥ ⎪'⎝⎭⎢⎥⎣⎦1,3,5,k '= (8)评分标准:本题23分二、参考解答:1. 求刚碰撞后小球A 、B 、C 、D 的速度设刚碰撞后,小球A 、B 、C 、D 的速度分别为A v 、B v 、C v 、D v ,并设它们的方向都与0v 的方向相同.由于小球C 位于由B 、C 、D 三球组成的系统的质心处,所以小球C 的速度也就是这系统的质心的速度.因碰撞前后四小球组成的质点组的动量守恒, 故有0A C 3M M m =+v v v(1) 碰撞前后质点组的角动量守恒,有C D 02ml ml =+v v(2)这里角动量的参考点设在与B 球重合的空间固定点,且规定顺时针方向的角动量为正.因为是弹性碰撞,碰撞前后质点组的动能相等,有222220A B C D 11111+22222M M m m =++v v mv v v (3)因为杆是刚性杆,小球B 和D 相对于小球C 的速度大小必相等,方向应相反,所以有B C C D --v v =v v(4)解(1)、(2)、(3)、(4)式,可得两个解C v =0(5)和C 0456MM m=+v v(6)因为C v 也是刚碰撞后由B 、C 、D 三小球组成的系统的质心的速度,根据质心运动定律,碰撞后这系统的质心不可能静止不动,故(5)式不合理,应舍去.取(6)式时可解得刚碰撞后A 、B 、D 三球的速度A 05656M mM m-=+v v(7)B 01056MM m =+v v(8)D 0256MM m =-+v v(9)2.讨论碰撞后各小球的运动碰撞后,由于B 、C 、D 三小球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其质心的速度不变,故小球C 将以(6)式的速度即C 0456MM m=+v v 沿0v 方向作匀速运动.由(4)、(8)、(9)式可知,碰撞后,B 、D 两小球将绕小球C 作匀角速度转动,角速度的大小为656B M l M m ω-==+C v v v l(10)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7)式可知,碰后小球A 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M 、m 的大小有关,下面就M 、m 取值不同而导致运动情形的不同进行讨论:(i )A 0v =,即碰撞后小球A 停住,由(7)式可知发生这种运动的条件是 560M m -=即65M m = (11)(ii )A 0v <,即碰撞后小球A 反方向运动,根据(7)式,发生这种运动的条件是65M m < (12)(iii )A 0v >但A C <v v ,即碰撞后小球A 沿0v 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但其速度小于小球C 的速度.由(7)式和(6)式,可知发生这种运动的条件是 560M m ->和m M M 654->即665m M m << (13)(iv )A C >v v ,即碰撞后小球A 仍沿0v 方向运动,且其速度大于小球C 的速度,发生这种运动的条件是6M m > (14) (v )A C =v v ,即碰撞后小球A 和小球C 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沿0v 方向运动,发生这种运动的条件是6M m =(15)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小球B 、D 绕小球C 作圆周运动,当细杆转过180时,小球D 将从小球A 的后面与小球A 相遇,而发生第二次碰撞,碰后小球A 继续沿0v 方向运动.根据质心运动定理,C 球的速度要减小,碰后再也不可能发生第三次碰撞.这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是()056πππ6M m l lt Mω+===v v (16)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小球C 走过的路程C 2π3ld t ==v (17)3.求第二次碰撞后,小球A 、B 、C 、D 的速度刚要发生第二次碰撞时,细杆已转过180,这时,小球B 的速度为D v ,小球D 的速度为B v .在第二次碰撞过程中,质点组的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设第二次刚碰撞后小球A 、B 、C 、D 的速度分别为A 'v 、B 'v 、C 'v 和D 'v ,并假定它们的方向都与0v 的方向相同.注意到(1)、(2)、(3)式可得0AC 3M M m ''=+v v v (18) C B 02ml ml ''=+v v(19)222220A B C D 11111+22222M M m m ''''=++v v mv v v(20)由杆的刚性条件有D C C B ''''-=-v v v v(21)(19)式的角动量参考点设在刚要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与D 球重合的空间点.把(18)、(19)、(20)、(21)式与(1)、(2)、(3)、(4)式对比,可以看到它们除了小球B 和D 互换之外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它们也有两个解C0'=v (22) 和C0456MM m'=+v v(23)对于由B 、C 、D 三小球组成的系统,在受到A 球的作用后,其质心的速度不可能保持不变,而(23)式是第二次碰撞未发生时质心的速度,不合理,应该舍去.取(22)式时,可解得 A 0'=v v (24)B 0'=v(25)D 0'=v(26)(22)、(24)、(25)、(26)式表明第二次碰撞后,小球A 以速度0v 作匀速直线运动,即恢复到第一次碰撞前的运动,但已位于杆的前方,细杆和小球B 、C 、D 则处于静止状态,即恢复到第一次碰撞前的运动状态,但都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2π3ld =,而且小球D 和B 换了位置.评分标准:本题25分.三、参考解答:由Vk pV =α, 1>α (1)可知,当V 增大时,p 将随之减小(当V 减小时,p 将随之增大),在p V -图上所对应的曲线(过状态A )大致如图所示.在曲线上取体积与状态B 的体积相同的状态C .现在设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保持叶片不动,而令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使气体膨胀,由状态A 到达状态C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11111C A k W V V ααα--⎡⎤=-⎢⎥-⎣⎦(2)用U A 、U C 分别表示气体处于状态A 、C 时的内能,因为是绝热过程,所以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即11111C A C A k U U V V ααα--⎡⎤-=-⎢⎥-⎣⎦(3)再设想气体处于状态C 时,保持其体积不变,即保持活塞不动,令叶片以角速度ω 做匀速转动,这样叶片就要克服气体阻力而做功,因为缸壁及活塞都是绝热的,题设缸内其它物体热容量不计,活塞又不动(即活塞不做功),所以此功完全用来增加气体的内能.因为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它的温度和压强都会升高,最后令它到达状态B .在这过程中叶片转动的时间用∆t 表示,则在气体的状态从C 到B 的过程中,叶片克服气体阻力做功W L t ω'=∆ (4)令U B 表示气体处于状态B 时的内能,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B C U U L t ω-=∆(5)由题知1p L t Vαω∆-=⋅∆ (6)由(4)、(5)、(6)式得()1BB C BC V U U p p α-=-- (7)(7)式加(3)式,得()111111B B A B C C A V k U U p p V V αααα--⎡⎤-=-+-⎢⎥--⎣⎦(8)利用pV k α=和C B V V =得()11B A B B A A U U p V p V α-=-- (9)评分标准:本题23分.四、参考解答:答案:u 如图1所示,u 如图2 所示..附参考解法:二极管可以处在导通和截止两种不同的状态.不管D 1和D 2处在什么状态,若在时刻t ,A 点的电压为u A ,D 点的电压为u D ,B 点的电压为u B ,电容器C 1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 C 1,电容器C 2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 C 2,则有1D A C u u u =-(1)2B C u u =(2) 11C A D q u u u C =-= (3)22C B G qu u u C=-=(4)式中q 1为C 1与A 点连接的极板上的电荷量,q 2为C 2与B 点连接的极板上的电荷量.若二极管D 1截止,D 2导通,则称电路处在状态I . 当电路处在状态I 时有D B u u = 0D u >(5)若二极管D 1和D 2都截止,则称电路处在状态II . 当电路处在状态II 时有D B u u < 0D u >(6)若二极管D 1导通,D 2截止,则称电路处在状态III .当电路处在状态III 时有D B u u < 0=D u(7)电路处在不同状态时的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在0t =到2t T =时间间隔内,u D 、u B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分析如下:1. 从0t =起,u A 从0开始增大,电路处在状态 I ,C 1、C 2与电源组成闭合回路. 因C 1、C 2的电容相等,初始时两电容器都不带电,故有1212C C A u u u ==12D B A u u u ==在u A 达到最大值即u A = U 时,对应的时刻为14t T =,这时12D B u u U ==,也达到最大值. u A 达到最大值后将要减小,由于D 2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C 1、C 2都不会放电,1C u 和2C u 保持不变,u D 将要小于12U ,即将要小于u B ,D 2将由导通变成截止,电路不再处于状态I . 所以从t = 0到14t T =时间间隔内,u D 、u B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图5中区域I 内的的直线所示.C 1D 1 C 2 D u AGA BD 2 C 1 D 12 Du AGA B D 2 C 1 D 1 C 2 D u AGA B D 2 状态I状态II 状态III图32. 从14t T =起,因u D 小于u B ,D 2处在截止状态,电路从状态 I 变为状态 II . 因为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无限大,电容器C 1、C 2都不会放电,两极板间的电压都保持不变.当电路处在状态II 时,D 点的电压12D A u u U =-B 点的电压12B u U =随着u A 从最大值U 逐渐变小,u D 亦变小;当12A u U =时,对应的时刻为38t T =,0D u =.如果u A 小于12U ,则u D 将小于0,D 1要从截止变成导通,电路不再处在状态II .所以在14t T =到38t T =时间间隔内,u D 、u B 随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和图5中区域 II 1 内的直线所示.3.从38t T =起,u A 从12U 开始减小,D 1导通,但D B u u <,D 2仍是截止的,电路从状态II 变为状态III .当电路处在 状态 III 时有0D u =12B u U =在u A 减小的过程中,C 1两极板间的电压u C 1(= u A )也随之改变,从而维持u D 为0. 当u A 达到反向最大值即A u U =-时,对应的时刻为34t T =,1C u U =-.若u A 从U -开始增大(U -减小),因D 1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C 1不会放电,1C u U =-保持不变,10D A C u u u =->,D 1要从导通变成截止,电路不再处于状态III .所以在38t T =到34t T =时间间隔内,u D 、u B 随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和图5中区域 III 1 内的直线所示.4. 从34t T =起,u A 从U -开始增大, D 1变为截止状态,D A u u U =+从零开始增大,只要u D 仍小于u B ,D 2仍是截止的,电路从状态III 变为状态II . 当电路处在 状态 II 时,C 1和C 2不会放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 故有D A u u U =+12B u U =当u A 增大至12U -时,对应的时刻为78t T =,12D B u u U ==. 若u A 再增大,u D 将要大于u B ,D 2将要从截止变为导通,D B u u =,电路不再处于状态II . 所以在34t T =到78t T =时间间隔内,u D 、u B 随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和图5中 区域 II 2 中的直线所示.5. 从78t T =起,u A 要从12U -增大, D 2变为导通状态,这时D 1仍是截止的,电路又进入状态I . 当电路处在 状态I 时,电源与C 1、C 2构成闭合回路,而D B u u =12A q q u C C=+ 当u A 变化时,12q q +将随之变化,但由导通的二极管D 2连接的C 1、C 2的两块极板所带的总电荷量12q q -+是恒定不变的.由于在78t T =时刻,1C u U =-,212C u U =,此时1q CU =-,212q CU =,故有121322q q CU CU CU -+=+=由以上有关各式得3142D B A u u U u ==+u D 、u B 随着u A 的增大而增大. 当u A 达到最大值即A u U =时,对应的时刻为54t T =,54D B u u U ==.由于D 2单向导电,2B C u u =只增不减,u A 从最大值减小时,1C u 不变,u D 将要小于54U ,而2B C u u =保持为54U ,因而D B u u <,D 2从导通变成截止,电路不再是状态I . 所以在78t T =到T t 45=时间间隔内,u D 、u B 随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和图5中 I 2中的直线所示.6. 从54t T =起,u A 从U 开始减小, D 2变为截止状态,这时D 1仍是截止的,电路又进入状态II . 当电路处在 状态 II 时,C 1和C 2不会放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 由54t T =时刻的u D 和u A 的值可知此时114C u U =-. 故有14D A u u U =+54B u U =当u A 减少至14U -时,对应的时刻为=t 2516T ,0D u =,以后D 1将由截止变为导通,电路不再处在状态II . 所以在54t T =到2516t T =时间内,u D 、u B 随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和图5中 II 3中的直线所示.7. 从2516t T =起,u A 从14U -开始减小,D 1变为导通状态,但D 2仍是截止的,电路又进入状态III ,故有0D u =54B u U =在u A 减小的过程中,C 1两端的电压u C 1也随之改变,开始阶段D 1保持导通,u D = 0. 但当u A 减小至-U 时,对应的时刻为74t T =,u C 1 = U . 因D 1单向导电,且D B u u <,C 1右极板的正电荷只增不减,u A 到达-U 后要增大,u D 要大于0,D 1要从导通变为截止,电路不再处于状态III . 所以在2516t T =到74t T =时间间隔内,u D 、u B 随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和图5中III 2内的直线所示.8. 从74t T =起,u A 从-U 开始增大,D 1变为截止状态,D 2仍是截止的,电路又进入状态II . 当电路处于状态II 时,C 1和C 2不会放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由74t T =时刻的u D 和u A 的值可知,此时1C u U =-.故有D A u u U =+54B u U =u D 将随着u A 的增大而增大.当u A =14U 时,对应的时刻33216t T T =>,u D =54U ,与u B 相等.以后u D 要大于54U ,D 2要从截止变为导通,电路不再是状态II . 所以在74t T =到2t T =时间间隔内,u D 、u B 随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和图5中II 4内的直线所示.总结以上讨论,各时段起讫时刻及D u 和B u 变化值如下表所示:时 段12 3 4 5 6 7 8 I 1II 1III 1II 2I 2II 3III 2II 404T →348T T → 3384T T→3748T T→7584T T→525416T T→257164T T→724TT → D u 02U → 02U→02U →524U U→504U→ 0 0U →B u 02U →2U 524U U→54U评分标准:本题25分五、参考解答:1.题给的磁场(),B x t 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在某时刻t ,磁场的空间分布为()()0,cos B x t B t kx ω=-在t t +∆时刻,磁场的空间分布为()()00,cos cos B x t t B t t kx B t k x t k ωωω⎡⎤⎛⎫+∆=⎡+∆-⎤=--∆ ⎪⎢⎥⎣⎦⎝⎭⎣⎦比较上面两式,不难看出,t 和t t +∆这两个时刻的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相同的,只是t 时刻原位于x t k ω⎛⎫-∆⎪⎝⎭处的磁场,经历t ∆时间,在t t +∆时刻,出现在x 处.即整个磁场的分布经时间间隔t ∆沿x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一段距离 x x x t k ω⎛⎫∆=--∆ ⎪⎝⎭平移速度0x t kω∆==∆v (1)平移速度0v 为恒量.由此可见,题给出的磁场()()0,cos B x t B t kx ω=-可视为一在空间按余弦规律分布的非均匀磁场区域以速度0v 沿x 轴的正方向平移.如果金属框移动的速度小于磁场区域平移的速度,那么通过金属框的磁通将随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在金属框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将受到磁场的安培力作用.由题已知,在时刻t ,金属框移动的速度为v ,金属框MN 边位于坐标x 处,PQ 边位于坐标x d +处.设此时金属框的磁通为Φ(规定由纸内到纸外Φ为正);经过一很短的时间间隔t ∆,整个磁场分布区域向x 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0t ∆v ,金属框向x 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t ∆v ,其结果是:MN 边左侧穿过面积为()0l t -∆v v 的磁通()()0,B x t l t -∆v v 移进了金属框,PQ 边左侧穿过面积为()0l t -∆v v 的磁通()()0,B x d t l t +-∆v v 移出了金属框,故在t t +∆时刻,通过金属框的磁通为()()()()00,,B x t l t B x d t l t ΦΦ'=+-∆-+-∆v v v v在t ∆时间间隔内,通过金属框的磁通增量为()()()0,,B x t B x d t l t ΦΦΦ'∆=-=⎡-+⎤-∆⎣⎦v v(2)规定框内的感应电动势()t E 沿顺时针方向(沿回路MNPQM 方向)为正,由电磁感应定律,可得t 时刻的感应电动势()t tΦ∆=∆E (3)规定金属框内的感应电流()i t 沿顺时针方向(沿回路MNPQM 方向)为正,可得t 时刻的感应电流为()i t R=E (4)磁场对于上下两边NP 和MQ 的安培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的合力为零.规定向右的力为正,则磁场作用于金属框MN 边的安培力为()(),i t B x t l ;由于PQ 边和MN 边的电流方向相反,磁场作用于金属框PQ 边的安培力为 ()(),i t B x d t l -+,故金属框的安培力的合力()()()()(),,f t i t B x t l i t B x d t l =-+(5)由(1)、(2)、(3)、(4)、(5)式及题给定的磁场分布规律,得()()(){}2202cos cos B l k f t t kx t kx kd ωωω⎛⎫- ⎪⎝⎭=--⎡--⎤⎣⎦v R(6)利用三角学公式,得()()()220222042sin sin sin 222B l t kx kd kd kd k f t F t kx ωωω⎛⎫- ⎪⎡--⎤⎛⎫⎡⎤⎝⎭==--⎢⎥ ⎪⎢⎥⎝⎭⎣⎦⎣⎦v R (7)220204sin 2B l kd k F ω⎛⎫- ⎪⎛⎫⎝⎭= ⎪⎝⎭v R 0F 称为安培力()f t 的幅度.从(7)式可以看出,安培力()f t 在0F 的幅度内随时间变化,但其值不会小于零,表示磁场作用于金属框的安培力始终向右.2.讨论安培力的大小与线框几何尺寸的关系就是讨论0F 与线框几何尺寸的关系.0F 与金属框长度l 的平方成正比,与金属框的宽度d 有关:当2πkd n =, 即2π0,1,2,n d n k== (8)得00F =(9)当()21πkd n =+,即()21π 0,1,2,n d n k+== (10)0F 达最大值()2200max 4B l k F ω⎛⎫- ⎪⎝⎭=v R(11)当d 取其它值时,0F 介于0与最大值()0max F 之间.评分标准:本题25分.六、参考解答:1. 圆筒内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各元件的作用如下:狭缝S :光源的光由此进入分光镜,观察到的谱线就是狭缝的像.透镜L 1:与狭缝的距离为f 1,使由狭缝射来的光束经L 1后成为与圆筒轴平行的平行光束. 分光棱镜:使由L 1射来的平行光束中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经棱镜后成为沿不同方向出射的平行光束. 透镜L 2:使各种单色平行光束经L 2 成像在它的焦平面上,形成狭缝的像(即光谱线). 观察屏P :位于L 2焦平面上,光源的谱线即在此屏上.透镜L 3:与P 的距离≤f 3,是人眼观察光谱线所用的放大镜(目镜).2.已知钠黄光的谱线位于P 的中央,S 的像位于L 2 的焦点上,由此可知,对分光棱镜系统来说,钠黄光的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都与轴平行,由于棱镜系统是左右对称,因此钠黄光在棱镜内的光路应该是左右对称的,在中间棱镜中的光路应该与轴平行,分光元件中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左半部的光路如图3.用i 1、r 1、i 2、r 2分别表示两次折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用n 1、n 2分别表示两块棱镜对D 线的折射率,由图3可以看出,在两棱镜界面上发生折射时,22i r >,表明21n n >,即中间的棱镜应用折射率较大的火石玻璃制成,两侧棱镜用冕牌玻璃制成,故有D n n =1=1.5170,D n n '=2=1.7200.图1由几何关系可得122i r α==(1)12r i α+=(2) 由折射定律可得111sin sin i n r =(3)1222sin sin n i n r =(4)从以上各式中消去1i 、2i 、1r 和2r 得22212sin 2n n α⎛⎫-= ⎪⎝⎭(5)解(5)式得()()221222124142sin n n n n -+-=⎪⎭⎫⎝⎛α (6)以5170.11=n ,7200.12=n 代入,得123.6α= (7)评分标准:本题23分.七、参考解答:带电粒子在静电场内从S 到T 的运动过程中,经历了从S 到N 和从N 到T 的两次加速,粒子带的电荷量q 的大小均为191.6010C -⨯,若以U 表示N 与地之间的电压,则粒子从电场获得的能量2E qU ∆= (1)质子到达T 处时的质量图2图3m =(2)式中v 为质子到达T 时的速度.质子在S 处的能量为20m c ,到达T 处时具有的能量为2mc ,电子的质量与质子的质量相比可忽略不计,根据能量守恒有220mc E m c =∆+(3)由(1)、(2)、(3)式得2021qUm c =+代入数据解得 74.3410m/s =⨯v(4)评分标准:本题16分.。
关于公布第23届全国物理竞赛省
关于公布第23届全国物理竞赛省、市级获奖的通知各县(市)教研室、市属高中教导处:根据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关于2006年举办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通知”的要求和我省的具体情况,兹将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浙江赛区嘉兴考点考生共2652名。
其中获省级奖118名、市级奖301名,共419名,占考生总数的16% 祥见附件。
通知如下:附件一:平湖市浙江赛区二等奖:平湖中学:钱能、郭晓明、沈洪浙江赛区三等奖:平湖中学:姚佳杰、施布恩、陈天笑、徐水明、王翀、吴晓、张婕、顾泓、蔡云梦、陆臻、陈闻铭省一等奖:平湖中学:徐佳伟、马军、张膫、陈艳婷当湖中学:张明省二等奖:平湖中学:郭盈、陈洲、汤腾跃、俞磊、朱吕伟、徐力恒、戚卫林、刘骜、姚骏远当湖中学:岳亚林省三等奖:平湖中学:张颖恺、陆梓嘉、沈鸿、陆晓忠、唐伟杰、宋晨迪、冯家桢、李凌菲、毛宇飞、时分秒当湖中学:居建忠、李晓、冯云鹏嘉兴市一等奖:高三A组:平湖中学:汤腾蛟、戴佳亮、王加杰、费辰、蒋佳骏高二A组:平湖中学:顾健、林源、富鑫磊、冯佳能、俞靖当湖中学:唐超斌高三B组:平中实验:屠超超嘉兴市二等奖:高三A组:平湖中学:钟啸力、杨卫杰、苏佳黎、赵臣升、王金杰、金佳超当湖中学:曹伟、张喆人高二A组:平湖中学:刘增猛、孙巍伟、沈佳伟、李冬昊、叶正、沈晓雷、叶军当湖中学:费卫、方杰、林晓杰高三B组:平中实验:俞挺新华中学:柳东嘉兴市三等奖:高三A组:平湖中学:施文杰、姚俊、李玉人、薛飞、沈祯杰、孙立立、陶国瑞、李秋霞、张杰、褚君兰、史加悦当湖中学:陶晓东、陈徐平高二A组:平湖中学:金伟杰、王旭斌、王小雯、陈明恩、朱勤健、毛金平、张晨悦、洪哲、张亚平、陶雪峰、俞征远当湖中学:江涛、钟彬华、杨权新高三B组:平中实验:胡金杰、黄水、周军杰、史金剑、杨敏权附件二海盐县附件三桐乡省一等奖桐乡高级中学钟明桐乡高级中学张哲凯桐乡高级中学施耀飞省二等奖桐乡高级中学谈彬彬桐乡高级中学莫森江桐乡高级中学吕铖杰桐乡一中陈金灵茅盾中学沈翔峰省三等奖桐乡高级中学商晨菲桐乡高级中学朱国强桐乡高级中学钱卓妮桐乡一中占漪斌桐乡高级中学晏振飞桐乡高级中学朱张琴桐乡高级中学沈超桐乡高级中学盛锦辉茅盾中学严平锋嘉兴市一等奖桐乡一中邵舟锋桐乡高级中学陈伟桐乡高级中学陈贤佳桐乡高级中学杨泱桐乡高级中学蒋涛桐乡一中唐镔镔茅盾中学费云龙求是中学薄洪涛嘉兴市二等奖桐乡高级中学金徐岚桐乡高级中学郁宏杰桐乡高级中学沈杰桐乡高级中学吴笑尘桐乡高级中学计洪林桐乡高级中学钱益辰桐乡一中徐耀飞桐乡高级中学费平平桐乡高级中学徐凯伦桐乡高级中学曹敏桐乡高级中学陈良桐乡二中蔡建春桐乡二中吕振彪嘉兴市三等奖桐乡高级中学朱伟杰桐乡高级中学张溢桐乡高级中学陈波儿桐乡高级中学周天涯桐乡一中沈琪锋桐乡高级中学沈锦松茅盾中学张晨桐乡高级中学盛祥峰桐乡高级中学卜浩岳桐乡高级中学夏焕新茅盾中学吴凯桐乡高级中学傅闻悦桐乡一中钟明强桐乡高级中学刘东立桐乡高级中学姚伟佳茅盾中学羿金民茅盾中学姚汉铭桐乡二中钱荣清桐乡二中沈银国桐乡二中沈权附件四嘉善附件五海宁市省一等奖省一等奖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省二等奖省二等奖省二等奖李良炎宏达高中省二等奖省二等奖省三等奖省三等奖省三等奖省三等奖省三等奖省三等奖省三等奖潘雪峰宏达高中省三等奖王林峰海宁一中省三等奖A组何威迪海宁高级中学市一等奖居思行海宁高级中学市一等奖冯张潇海宁高级中学市一等奖张浩海宁高级中学市一等奖朱成杰海宁高级中学市一等奖徐晓良海宁高级中学市一等奖袁龙杰海宁高级中学市一等奖张喆斯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陆陈红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庄权益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周杰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朱明海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凌顺飞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曹璐乃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徐宇峰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张洁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张星晨海宁高级中学市二等奖沈林凌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沈杰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赵英豪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沈玲丽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俞辉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尤添鋆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周力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陆慧峰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蔡刚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丁晔昊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沈高炜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邢亚飞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沈运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陈飞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何超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宋益飞海宁高级中学市三等奖附件六市属高中。
上海市第二十三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题
上海市第二十三届初中物理竞赛 (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2009年3月8日上午9:00—10:301、本试卷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7题,计108分;分为填空题,每题6分,共7题,计42分。
全卷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为 90分钟。
4、重力加速度g取10牛/千克。
5、部分物质密度值:ρ水:(= 1.O×lO3千克/米3,ρ冰=0.9×lO3千克/米3第一部分:选择题1. 某人骑车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假设风速保持不变,骑车人沿正南方向行驶时,小旗的飘动方向不可能的是 ( )(A)正东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偏南方向 (D)东偏北方向2.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目的是减弱噪声。
减弱噪声的位置在( )(A)排气管上 (B)空气中 (C)人耳处 (D)发动机上3.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航天员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 1所示。
航天员走出飞船座舱到太空中工作时,生命保障系统由航天服提供。
则下列表述的航天服的作用中,不正确的是()(A)防止宇宙射线的辐射(B)改变失重环境(C)保证稳定的气压和通风(D)高真空防热传递和恒定调温4.宇航员在失重的太空舱内可以完成的实验是()(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C)用天平测质量 (D)用水银气压计测气体的压强5.小明在广场上游玩时,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系于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并将玩具小汽车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无风时细绳处于竖直方向,当一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汽车可能被拉离地面(B)氢气球仍处于静止状态(C)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动(D)小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6. 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
第23届大学生物理竞赛试卷
的一块二分之一波片后,出射光为
(填: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或圆偏振
光)。接着,又正入射经过第二块波片,出射光恰好为圆偏振光,该波片的厚度至少
为
。
12. 如图所示,各边静长为L的正方形面板ABCD,在惯性系S的xy坐标面上以匀速度v沿x轴
运动。运动过程中AB边和BC边各
点均朝x轴连续发光,在S系中各点
y
取在水面下方h2处,对应的水平射程记为S2,
则S2 - S1 =
。
S1
6. 质量、半径相同的匀质圆环 A、匀质圆盘 B 和匀质球体 C,开始时旋转角速度同为零,
在水平地面上从同一“起跑线”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朝同一方向运动。若 A、B、C 与地
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那么,A、B、C 中最先达到匀速纯滚动状态的是 ,最终动能
月。
3. 半径为 R 的孤立导体球,其电容为
。两个半径同为 R 的导体球,球心间距
远大于 R 时形成的导体对电容器,其电容可近似为
。
准考证号
姓名
考场
1
4. 如图所示,长l、质量M的匀质重梯上端A靠在光 A
滑的竖直墙上,下端B落在水平地面上,梯子与
地面的夹角为 600。一个质量也为M的胖男子从B
端缓慢爬梯,到达梯子的中点时,梯子尚未滑动, 墙 稍过中点,梯子即会滑动,据此可知梯子与地面
一
二
题号
1 ~ 12
13
14
15
16
分数
阅卷人
二 题号
17
18
19
分数
阅卷人
总分
答题说明:前 16 题是必做题,满分是 100 分;少学时组只做必做题;非物理 B 组限做 17 题,满分 110 分;非物理 A 组限做 17、18 题,满分 120 分;物理组限做 17、19 题,满分 120 分。请同学们自觉填上与准考证上一致的考生类别,若两者不符,按废卷处理,请各 组考生按上述要求做题,多做者不加分,少做者按规定扣分。
2023年第二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巨人杯
2023年第二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巨人杯)一、选择题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启动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2、在严寒的冬季,小明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连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1所示。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重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 )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3、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如图2所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
这里,用木棒捶打的重要目的是( )A.把衣服上的灰尘打坏,以便于洗涤B.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C.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运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D.木棒捶打,使衣服忽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4、如图3所示,海北中学有一个跑道为400 m的操场,在操场的主席台和观众席上方一字形排列着A、B、C三个相同的音箱。
在一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站在操场中的所有同学都可以听到音箱发出的足够大的声音,但站在某些位置的同学却感觉听不清音箱中播放的内容,在图3的l、2、3三个位置中,位于哪个位置附近的同学应当是“感觉听不清”的? ( )A.1B.2C.3D.在哪个位置都同样5、炒菜时假如发生油锅起火现象,下列做法中最不应当的是 ( )A.加一些冷油,减少温度B.立刻盖上锅盖C.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水来灭火D.将蔬菜倒入油锅内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市一等奖
高 宇
芦山中学
杨元明
市一等奖
曹海栗
雅安中学
高 军
市一等奖
张伟锐
芦山中学
杨元明
市一等奖
张 黎
汉源一中
王海英
市一等奖
杨云操
汉源一中
胡朝福
市一等奖
徐茂高
天全中学
侯 虎
市一等奖
韦 达
名山一中
侯之荣
市一等奖
陆志龙
汉源二中
任满成
市一等奖
卢宁博
名山一中
杨 峰
市一等奖
李思岑
芦山中学
杨元明
市一等奖
李茂佳
唐德蛟
汉源二中
任满成
全国三等奖
邓清海
名山一中
杨 峰
全国三等奖
伍 鲜
汉源一中
王海英
全国三等奖
彭俊峰
雅安中学
杨秀云
省二等奖
陈伟龙
汉源二中
任满成
省二等奖
王 伟
芦山中学
杨元明
省二等奖
石智敏
荥经中学
彭小俐
省二等奖
潘 涛
芦山中学
杨元明
省二等奖
刘 威
荥经中学
彭小俐
省二等奖
古徐莉
雅安中学
杨秀云
省二等奖
陈盈艮
名山一中
市一等奖
何仁柯
宝兴中学
张明俊
市一等奖
白俊杰
汉源一中
胡朝福
市一等奖
张 杰
雅安中学
杨秀云
市一等奖
张 博
雅安中学
市一等奖
杨国武
雨城一中
王 峰
市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s)
u /V
20 0 2 4 8
t (s)
u C ( t - ) = u C ( t +) 文字表述为: 不能跃变。 文字表述为:电容电压 uC 不能跃变。
1 pF = 10-12 F 1µF = 10 F
§5-1 电容元件
1. 电容器:能聚集电荷,存储电场能的器件。 电容器:能聚集电荷,存储电场能的器件。
2. 电容元件:理想电容,是实际电容器的理想化模型。 电容元件:理想电容,是实际电容器的理想化模型。 理想电容只存储电场能量,本身无能量损耗。 理想电容只存储电场能量,本身无能量损耗。 3. 实际电容器:其介质不能做到完全绝缘,故有一定 实际电容器:其介质不能做到完全绝缘, 程度的漏电。等效电路为: 并联。 程度的漏电。等效电路为: C 与 R 并联。 4. 电容器的参数: 电容器的参数: (1)电容量 C ) (2)额定电压 )
– 在开关K闭合的瞬间, 在开关 闭合的瞬间, 闭合的瞬间 跃变为U 由KVL,uC (t) 跃变为 S。 , 条件是:理想电压源应提供无穷大的电流, 条件是:理想电压源应提供无穷大的电流,即 具有无穷大的功率,这是实际电源达不到的。 具有无穷大的功率,这是实际电源达不到的。
–
C
6-2
2. 积分关系
2. 电容电压的记忆性质 由 可知: 可知:电容电压的大小取决于电容电流的全部历 史,所以说电容电压具有“记忆”电流的性质。 所以说电容电压具有“记忆”电流的性质。 关系式
1 t u(t ) = u(t0 ) + ∫t i (ξ )dξ C 0 1 t u(t ) = ∫−∞ i (ξ )dξ C
i(t) C
+ u(t)–
关联参考方向 i(t) C –u(t) + 非关联参考方向
注意: 注意:
du (1) i(t)与u(t)的变化率 成正比,而与u(t)的数值无关。 的数值无关。 与 的变化率 成正比,而与 的数值无关 dt du (2) i(t)为有限值,则 为有限值, 为有限值, 不能跃变。 为有限值 为有限值,即 u(t) 不能跃变。 dt
du dt
可求得 i(t) 波形的幅值
6- 4
的波形为方波, 解 (1) i(t) 的波形为方波,幅值为 i(t) = − 0.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5ms, 0.75ms) i(t) = 0.4A (0.75ms, 1.25ms)
100 0 −100 0.4 0 −0.4 40 0 −40 5 0
u/V
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 为了便于 分析与计算实 际电路, 际电路,在一 定条件下, 定条件下,常 忽略实际电气 部件的次要因 素而突出其主 要电磁性质, 要电磁性质, 把它抽象为理 把它抽象为理 想电路元件。 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源元件 理想电源元件
理想无源元件 理想无源元件
理 想 电 压 源
理 想 电 流 源
第二篇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五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 5 -1 § 5 -2 § 5 -3 § 5 -4 § 5 -5 § 5 -6 § 5 -7 电容元件 电容的VCR 电容的VCR 电容电压的连续和记忆性质 电容的储能 电感元件 电感的VCR 电感的VCR 电容与电感的对偶性 状态变量
第五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i(t) C q(t) + u(t) 电容符号 C R 实际电容器 的等效电路
6-1
6-1
5. 特性曲线:在任一时刻,电容贮存的电荷 q 与其端 特性曲线:在任一时刻, 的关系, 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所决定。 电压 u 的关系,由 q – u 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所决定。 电容元件是电荷与电压相约束的元件。 电容元件是电荷与电压相约束的元件。 6. 线性时不变电容: 其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线性时不变电容: 其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且不随时间而改变。 且不随时间而改变。 7. 电荷与电压的约束关系 q (t) = C u (t)
6-2
注意: 注意:
du (1) i(t)与u(t)的变化率 成正比,而与u(t)的数值无关。 的数值无关。 与 的变化率 成正比,而与 的数值无关 dt du (2) i(t)为有限值,则 为有限值, 为有限值, 不能跃变。 为有限值 为有限值,即 u(t) 不能跃变。 dt K 在特殊情况下, 在特殊情况下,u (t) 可以跃变, 可以跃变,此时理想电压 + + 源需要提供无限大的电流。 源需要提供无限大的电流。 US C U (t)
1 t0 1 t u(t ) = ∫−∞ i (ξ )dξ + ∫t i (ξ )dξ C C 0 1 t u(t0) — 电容电压初始值 u(t ) = u(t0 ) + ∫t i (ξ )dξ C 0 1 t 0, 若 t0 = 0,则有 u(t ) = u(0) + ∫0 i (ξ )dξ C
6-3
3. 电容初始电压 uC (t0) 的等效电路
1 t0 1 t u(t ) = ∫−∞ i (ξ )dξ + ∫t i (ξ )dξ C C 0 1 t u(t ) = u(t0 ) + ∫t i (ξ )dξ = U0 + u1 (t ) C 0
+ +
t ≥ t0 +
N
uC(t) – uC (t0) = U0
t/ms
–
图(a) (1)由 i(t ) = C 由
图(b)
期间, 的变化率为常数, 期间 为方波 解 在0.25 ~ 0.75ms期间,u(t) 的变化率为常数,故i(t)为方波
du 3 −6 200 i(t ) = C = 10 − ×10 = −0.4A dt 0.5
同理,在0.75 ~ 1.25ms 期间,i(t) = 0.4A 同理, 期间,
dw 由 p(t ) = dt
t2 t1
采用关联参考方向时
p > 0 电容储存或吸收功率; p < 0 电容提供或释放功率。 电容储存或吸收功率; 电容提供或释放功率。
可得电容在 (t1, t2) 区间内的储能为
t2 t1
wC (t1, t2 ) = ∫ p(ξ )dξ = ∫ u(ξ ) ⋅ i (ξ )dξ
du = u(ξ ) ⋅ C dξ = C t1 dξ
du 代入 i(t ) = C dt
∫
t2
∫u(t )
1
u(t2 )
udu
1 2 1 2 2 = C u = C u (t2 ) − u (t1) 2 2
[
]
在 t1 ~ t2 期间 电容的净储能
6- 4
wC (t ) = ∫
p(ξ )dξ = 1Cu2(t ) − 1Cu2(−∞) −∞ 2 2 1 2 wC(−∞) = Cu (−∞) = 0 2 1 2 w(t ) = Cu (t ) ∝ u2(t) — 故将uC称为电路的状态变量 故将u 2
C
N
C
u1(t)
– + – 注意U 注意U0 的方向
uC(t)
–
U0
u1(t0) = 0
结论:可将电容电压初始值 uC (t0) = U0 等效为
一个未充电的电容与电压源U 的串联。 一个未充电的电容与电压源U0 的串联。
§5-4 电容的储能
1. 电容的功率 瞬时功率 p(t) = u(t) ⋅ i(t) 2. 电容的储能
pC/w
0.5
(c)
t/ms
1
1.5
wC(mJ)
0.5
(d)
t/ms
(e)
6- 4
例 电容与电压源 u(t) 相连接的电路如图 ,u(t)的波形 相连接的电路如图(a), 的波形
为三角波如图 所示。求电容的电流、 为三角波如图 (b) 所示。求电容的电流、功率和储能 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u/V + u(t) iC(t) C 1µF µ
100 0 -100 0.5 1 1.5
§5-3 电容电压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
1. 电容电压的连续性质
1 t u(t ) = u(t0 ) + ∫t i (ξ )dξ C 0
i /mA
10 0 –5 2 4 8
不连续时, 当电容电流 i (t) 不连续时, 是连续的。 电容电压 u (t) 是连续的。 电容电压u(t)的连续性质表述如下: 的连续性质表述如下: 电容电压 的连续性质表述如下
电容 C = q q
q(t ) u(t )
u
u
单位:法拉(F) 单位:法拉(F) 微法( 微法(µF)
线性时不变电容 线性时不变电容 时不变
非线性电容
6-2
§5-2 电容的VCR 电容的VCR
1. 微分关系
dq dCu du i(t ) = = =C dt dt dt du i(t ) = C 关联参考方向 dt du 非关联参考方向 i(t ) = − C dt
电 阻 R
电 感 L
电 容 C
理想电路元件是指只显示单一电磁现象,并且可以 理想电路元件是指只显示单一电磁现象, 是指只显示单一电磁现象 用数学方法精确定义的电路元件 电路元件。 用数学方法精确定义的电路元件。
本章内容概述
1. 动态元件:电容、电感元件。 动态元件 元件: 电感元件 元件。 含有一个独立的动态元件的电路称为一阶电路; 动态元件的电路称为一阶电路 含有一个独立的动态元件的电路称为一阶电路; 含有两个独立的动态元件的电路称为二阶电路。 含有两个独立的动态元件的电路称为二阶电路。 2. 动态电路是“有记忆”的电路:响应不仅与现 动态电路是“有记忆”的电路: 在 的激励有关,还与过去的响应有关。 的激励有关,还与过去的响应有关。 3. KCL、KVL仍是分析电路的基本依据。 仍是分析电路的基本依据。 、 仍是分析电路的基本依据 4. 以下三章讨论动态电路的时域响应,本章介绍 以下三章讨论动态电路的时域响应, 动态元件 元件的 状态等概念。 动态元件的VCR、等效电路、状态等概念。 5. 状态变量:电容电压 uC、电感电流 iL。 状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