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知识点归纳讲课讲稿
《核舟记》讲课稿
教学过程1第一部分:总述王叔远的雕刻技艺,引出“核舟”,点名题目。
(1)作者是怎样称赞王叔远的雕刻技艺的?明确:奇巧(2)王叔远的雕刻方法是什么?明确: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作者得到的核舟是什么内容?明确:大苏泛赤壁2第二部分:详细具体地介绍“核舟”的内外形状、结构和物态特点(先总写后分写)第一层:介绍船正面的布局和雕刻的人、物及情态特点。
(1)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核舟的内容的?明确:先总写,再分写总体介绍核舟的概貌——船舱——船头——船尾——船背——分类统计核舟上的雕刻内容(2)第几段是总写?都写了哪些内容?明确:第2段。
指出了核舟的大小,船舱的位置、结构和装饰。
先总写核舟的整体:多长多高。
然后写核舟的船舱:先外而内,后内而外。
眉目清晰,层次井然。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紧扣“奇巧”二字的?明确:从船舱内“相望”的雕栏,从可启可闭并刻有东坡名句的八扇小窗来紧扣“奇巧”二字。
(4)作者在介绍船头时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明确:三个主要人物的雕像。
(5)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三个人物的?明确:从三人的姿态、神情,各自的特点来介绍的。
先交代三人所处的位置,然后逐一写他们的动作、衣着、体貌、神情。
(6)这三个人的位置、神态各是什么?明确:苏东坡:居中;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东坡:峨冠而多髯。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现右足,微侧。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现左足,微侧。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7)作者是如何描写舟尾的?明确:写核舟上的次要人物舟子二人的形象。
居左者:仰面啸呼(动)居右者:视端容寂(静)第二层(第5段):介绍舟的背面。
(1)作者是如何介绍背船面的?明确:船背虽是略写,也是先总写它的形状“稍夷”,再介绍上面的题字,篆章的内容、大小、颜色。
(2)哪些方面表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明确:“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用比喻的手法再次表现了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
《核舟记》知识讲解
《核舟记》知识讲解撰稿:王军霞审稿:王欢欢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高清课堂:巧夺天工之《核舟记》ppt3】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
著有《茅檐集》。
他生活在明朝晚期阉党横行的年代,其父魏大中因上疏(注:“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朋奸,因此被诬下狱。
魏学洢由家乡入京都,想营救他的父亲,可是他的父亲终被暗害于狱中。
他扶柩归乡,因父亲冤案,成天号泣,不久也悲愤而死,大约只活了30岁。
明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
他一生未做过官。
【高清课堂:巧夺天工之《核舟记》ppt5】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虞初旧释人名,他是汉武帝时一个方士,后人将他当成“小说家”的始祖,虞初同时也成为了“小说”的代名词。
张潮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汇为一编,共20卷,名为“虞初新志”。
所收篇章与以前各家选本有所不同,其中大抵真人真事,不尽是子虚乌有。
是明末清初出现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文体。
所收故事的题材很广泛,一般都带有一些奇异的情节或不寻常的事件和人物。
知识积累重点实词1.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2.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3.器皿.(mǐn):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4.木:树木。
5.贻.(yí):赠。
6.箬.(ruò)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7.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8.石青糁.(sǎn)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石青,一种青翠色颜料。
9.峨冠:高高的帽子。
10.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11.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12.卷端:指画幅的右端。
13.卷末:指画幅的左端。
14.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语,说话。
15.微侧:略微侧转(身子)。
16.绝类弥勒:极像弥勒佛。
类,像。
弥勒,佛教菩萨之一,佛寺中常有他的塑像,袒胸露腹,笑容满面。
17.矫首昂视:抬头仰望。
矫,举。
核舟记复习讲解(推荐五篇)
核舟记复习讲解(推荐五篇)第一篇:核舟记复习讲解核舟记复习讲解一、难点字词器皿(mǐn)罔(wǎng)贻(yí)高可二黍(shǔ)箬(ruò)篷石青糁(sǎn)之髯(rán)不属(zhǔ)诎(qū)椎(c huī)髻(jì)天启壬(rén)戌(xū)舟尾横卧一楫(j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二、通假字白皮书P34三、古今异义白皮书P34 卧右膝: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卧,古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峨冠,古意:(戴着)高高的帽子。
今意:躺下,躺着的样子今意:峨眉山之顶其两膝相比者:高可二黍许:比,古意:靠近。
可,古意:大约。
今意: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今意:可以。
四、特殊字词注解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没有。
因:依据。
象,模仿,拟照。
雕栏相望:相望,左右相对。
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
曾不盈寸:还不满一寸。
曾,尚、还。
盈,满。
五、文章解读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
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
又可分为三小层: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
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核舟记》知识点整理
《核舟记》知识点整理《核舟记》是中国作家韩松洞的长篇小说,于1990年发表。
这部小说以核能工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小城市的发展、生活和人物的命运,展示了人类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和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主题。
以下是对《核舟记》的知识点整理:1.核能工业:小说以核能工业为背景,描写了核能工业的发展,展示了核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同时也探讨了核能工业发展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2.主要人物:-蔡忠恕:主角之一,曾经是核船上的核地球物理学家,因意外事故而辞职,成为了一名电工,妻子王珂,游子,喜欢写小说,因为思想和行为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使其妻子王珂对他心生疑虑。
-王珂:主角之一,蔡忠恕的妻子,是一名核化学家,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家庭,逐渐与蔡忠恕产生了隔阂。
-孔凡亮:蔡忠恕的船友,是他在核船上最亲近的朋友,同时也是一个独特而深沉的人物,对核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
3.主题:-科技与人类:小说通过核能工业提出了对科技的思考和警示,揭示了人类在追求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利益冲突和伦理道德问题。
人类迷恋科技的同时,也对科技的负面影响视而不见。
-环境保护与自然:小说通过对核能工业对环境的破坏描写,表达了对环保的呼吁,引起了人们对核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思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中展示了不同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环境变迁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以及人们在现实面前的选择和冲突。
4.叙事手法:-多线叙事:小说通过多个线索叙述,交替切换不同角色的故事,使得故事更为丰富多样,展示了小城市和核船上的不同人物的命运。
-反复回溯:小说通过反复回溯的手法,揭示了故事的来龙去脉,让读者在阅读中逐渐了解到人物的背景和命运,增加了悬疑和戏剧性。
5.社会背景:-80年代中国开放:小说背景设定在开放初期的中国,描写了小城市在此时期的发展和变革,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未来的追求。
核舟记 讲课
可 云 并 语
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大约 可以
盖大苏泛赤壁云 句尾语气词,不译 孔子云: 说
对联、 题名并篆文 和 都 并怡然自乐 如有所语 此中人语云 说话 告诉
2、虚词
表并列,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并且、而且。 而 启窗而观 表承接,不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径寸之木 助词,的。 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代词,这。 其两膝相比者 其 其人视端容寂 他们的。 那。
大声呼叫 形状,样子
译:舟尾横放着一只船桨。 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名撑船 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的人, 梳着锥形发髻,仰着脸,左 手倚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 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 的样子。
拿
抚摸
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的样子
脸上的神情、气色,神色 安详、静寂
类似 靠 竖起的左膝
支撑
译:佛印和尚极像佛教的弥 勒菩萨,袒胸露怀,抬头仰 望,神情跟苏、黄两个人不 相关联。佛印卧倒右膝,弯 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 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 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 以一粒粒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桨
撑船的人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 ……的人 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同“横” 好像 若啸呼状。 锥形发髻
这里指眼神、眼光
译:位于左边的撑船的人, 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 抚摸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 壶,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壶, 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 音似的。
那
平
写、刻
为、是
清清楚楚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 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4b)
为
端 其 曰 绝
东坡右手执卷端 一头,这里指右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 一头,
容寂: 其人 视端容寂: 端正
其两膝相比者 其船背稍夷 他们的 那
文曰“出平山人” 写的是 出平山人” 明有奇巧人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叫 佛印绝 佛印绝类弥勒 极,非常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可 云 并 语
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大约 可以
盖大苏泛赤壁云 句尾语气词, 盖大苏泛赤壁云 句尾语气词,不译 孔子云 孔子云: 说 对联、 题名并 对联、 题名并篆文 和 都 并怡然自乐 如有所语 如有所语 此中人语 此中人语云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说话 告诉
虚词 表并列, 表并列, 中峨冠而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并且、而且。 并且、而且。 而 启窗而 启窗而观 表承பைடு நூலகம்,不译。 表承接,不译。 计其长,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表转折, 但是。
数量词的用法。 数量词的用法。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数词用在名词之后,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 词的前面。 词的前面。 一( 幅 )手卷 一( 张 )桌 一( 把 )扇 篆章一( 篆章一( 枚 ) 为人五( 为人五( 个 ) 一( 个 )人 一( 把 )椅 一( 块 )抚尺 一( 条 )舟 为窗八( 为窗八(扇 )
《核舟记》文言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明有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罕见。 奇异、罕见。 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宫室、器皿、人物 宫室、器皿、 中轩敞者为 中轩敞者为舱 有。 通“又”。 雕刻。 雕刻。 是。
核舟记讲课资料
作品上六只平均0.7毫米的熊猫放在 绣花针针孔里。
石刻微雕作品《红楼梦》的第一回, 在这块高15至18厘米、宽约10厘米的 印石上刻有5400个字。
微雕
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 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 刀,靠经验完成创作。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 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 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 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 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 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 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 画。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 的就是我国古代微型雕刻艺术,读来令人惊喜。
思考
读了课文后,你能用课文中的一 个词语来概括这 “核舟”的特点吗? 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这个特点主要体 现哪些方面?
奇巧
奇巧之一 体积——小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 可 二 黍 许
奇巧之二
容量——大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船头坐三人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舟尾横卧一楫,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_____佛__印三人的动作、神情。
第4段:介绍_船__尾__部分,着重刻画了_撑__船__人__
分
的动作、 表情。
第5段:介绍船背上的__题__名___和___篆__章____。
魏学洢
❖ 魏学洢(约1596—1625)字
子敬,明末嘉善人。
❖ 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 善文,著有《茅檐集》。
❖ 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 《虞初新志》卷一,有删节。
听读课文
罔贻 糁髯 楫篆
有奇 黍 不属 褶 椎髻 壬戌
第11课《核舟记》精讲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T
大苏泛赤壁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入狱半年。 次年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 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著名作品,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文章中雕刻家虽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的拘束。如大苏泛赤 壁是确有其事,但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陪同。
大约 “又” 零余数数、大约
高 宽敞
用箬竹叶做的 船篷,名作状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
开设
上下
是
遮盖
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承
左右相对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开”,左接刻“清风徐来,水
代窗 就 涂染,名作动 波不兴”,石青糁之。
慢慢 地
云。 句末语气词
样模 子拟
具 神姿 赠 我 有 情态
表推测的句 首语气词
明朝有个有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细 小圆形木块,雕刻出宫殿,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人物,以至 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 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 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神情与苏、黄不属
古义:类似 今义:属于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古义:零数 今义:单的,不成对的
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相互靠近 今义:比较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义:长 今义:修理
(三)词类活用
卧右膝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箬篷覆之
名词做状语,用箬篷
石青糁之
名词做状语,用石青
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知识点梳理:一、核舟记写作背景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
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他最著名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
二、核舟记问题归纳1.“奇巧”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奇巧”二字是文眼,表现了王叔远雕刻技艺之精湛,以下对核舟的具体说明都是围绕着雕刻者雕刻技艺的“奇巧”展开的。
2. 文章第一句是从哪些方面突出“奇巧”二字的?集中说明了什么?①原材料体积小;②雕刻的物品种类繁多;③雕刻物构思精巧,情态逼真。
集中说明了王叔远的雕刻技艺精湛。
3. 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所感。
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
4. 课文结尾段落文字有什么作用?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八分有奇”,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揭示中心,表达了对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的由衷赞叹。
5.比较本文分说部分不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照船的中间、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的。
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本文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开闭,由此说起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描绘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核舟记》笔记课件
对现代的启示
重视细节
核舟虽小,但雕刻精细,展现出匠人 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启示人们在现 代生活中也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创新思维
在有限的核舟上雕刻出丰富的人物和 场景,体现了匠人的创新思维,鼓励 现代人在面对挑战时发挥创意,解决 问题。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弘扬传统文化
《核舟记》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通过对其学习和传播,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核舟的背景刻画非常细腻,无论是山 水、建筑还是花草,都栩栩如生,增 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04
核舟记的影响与意义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影响
作为一篇精巧的说明文,《核舟 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 远影响,启发人们探索更丰富的 文学形式和表达手法。
工艺传承
文章中对核舟雕刻工艺的描述, 激发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 保护,促进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 发展。
《核舟记》笔记PPT课件
CONTENTS
• 核舟记简介 • 核舟记内容解析 • 核舟记的艺术特色 • 核舟记的影响与意义 • 核舟记的感悟与思考
01
核舟记简介
魏学洢
明末嘉善人,字思端,号丹溪笔谈。他是明末清初 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诗人 。
创作背景
魏学洢在明末清初战乱时期,目睹了百姓的疾苦和社会的不公,创作了《核舟记》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生动形象
通过细致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核舟上 的人物、景色更加生动逼真。
情感丰富
作者在描述核舟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 受,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03
核舟记的艺术特色
雕刻技艺
01
02
03
精湛的雕刻技艺
核舟的雕刻技艺非常精湛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 打磨,使得核舟看起来栩 栩如生。
《核舟记》 讲义
《核舟记》讲义一、作品背景《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
魏学洢在这篇文章中细致地描绘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微雕艺术的高超技艺。
这篇文章所描述的核舟是王叔远的杰作。
王叔远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微雕艺术家,他能够在小小的果核上展现出复杂而精美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二、原文解读“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这开篇第一句就点明了王叔远的奇巧,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各种事物,而且都能依照木头原来的形状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这里交代了核舟的来历,是王叔远送给作者的,并且点明了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这一段详细地描述了核舟的大小和船舱的构造。
核舟首尾长约八分多,高度大约两个黄米粒上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叶做的船篷。
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这里描绘了船头的三个人物,分别是苏轼、黄庭坚和佛印。
作者通过对人物姿态、动作和神情的细致刻画,让人物栩栩如生。
苏轼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很多;黄庭坚在苏轼左边;佛印则像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课核舟记
一.【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的。
)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与字之后。
)
二.【一字多义】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技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余数)
2.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
3.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 (是
4.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5.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6.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转折,但是)
7.以:能以径寸之木(用)以至鸟兽、木石 (甚至)
8.盖: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三.【古今异义】
1、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2、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许可、可能)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挑选。
今义:简单。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还,尚今义:曾经。
四.【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用箬篷)(2)石青糁之(用石青)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戴着高高的帽子)【峨:高高的】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使……平放。
使……弯曲)
(5)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梳着椎形发髻)
五.【重点注释】
1.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许:上下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尚,还 . 盈:满
3.珠可历历可数也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4.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若:像。
了了:清楚明白
5.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雕刻。
6.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7. 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原来
8.雕栏相望焉。
相望:左右相对9.石青糁之。
糁:涂
10.东坡现右足。
现:露出 11.如有所语。
语:说话
12.佛印绝类弥勒。
绝类:极像。
13.矫首昂视。
矫:举
14.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类似。
15.其船背稍夷。
夷:平
六.【重点句子翻译】
1、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
2、舟尾横卧一楫【译文: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译文: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
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
】
6、尝贻余核舟一【译文:曾经赠给我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船。
】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译文: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
8、技亦灵怪矣哉【译文:技艺也真神奇啊!】
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画卷的衣褶中。
】
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
24.大道之行也
一.【重要字词】
1.讲信修睦:培养。
2.大道之行也:施行
3.选贤与能:通“举”
3.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
独,单独。
4.不独亲其亲:(前一个)亲:以……为亲,意动用法;(后一个)亲:亲人。
5.不独子其子:(前一个)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后一个)子:孩子,儿女;
6.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
7.孤:幼而无父的人。
8.独:老而无子。
皆有所养:供养。
9.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10.男有分:职业,职守。
11..女有归:女子出嫁
1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藏:私藏。
13.谋闭而不兴:发生,产生。
14.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二.【通假字】
1.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三.【重要句子翻译】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译文: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养,幼有所长。
【译文:所以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双亲,不仅仅抚养自己的孩子,使老年人能够颐养天年,年小的都能健康成长。
】
3、大道之行:【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在社会上得以实施并广泛开展。
】
4、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而去收藏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
7、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
】
四.问题探究。
1.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1)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