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四、杠杆的平衡条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由杆秤引入,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探究
在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是否应应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如何通过实验研究,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阐述自己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设计出最佳方案。
2.通过杠杆图示,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3.通过对杠杆历史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杠杆的构造(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会画出杠杆的力臂;能区分各种常见杠杆的类型.
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中考撷要:在最近的三年中,杠杆也是中考的主要内容之一,考试中其内容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中.考查的最主要形式为作图题,即给出日常生活中杠杆应用的实例,作出其五要素,尤其是力臂.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杠杆知识又不容易联想到杠杆的应用实例与杠杆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五要素.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探究作业
请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实际应用一下这些杠杆,想一想我们应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
能否用量称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一名同学的重?
需要的辅助器材:
应用的物理知识:
启发你这样创意的来源:
板书设计
§13.4杠杆
教后反思
关于“杠杆应用”的教学,采用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认识。这一环节既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又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了彼此间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了共同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1 杠杆(教学设计)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分发导学案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军事武器制造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课题
第1节杠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五要素,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
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知道什么是杠杆。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完成探究实验
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巩固小结
1.杠杆定义
2.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画法
3.杠杆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4、尝试对杠杆分类
布置作业
完成到学案上的试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杠杆
1、定义:
一根硬的木棒能绕着固定点转动。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一找(找准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引垂线)
四标(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按照探究步骤进行分析
思考:认真根据下面几个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时省力费力情况进行分类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飞机的飞行原理、吊车的运行原理等
5. 实验和观察
- 实验设置:观察杠杆的平衡条件
- 观察和分析: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6.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 小组讨论:探究杠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分析杠杆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和重要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杠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杠杆原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计算等基础知识,本节课将在力的基础上引入杠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简短介绍杠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杠杆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杠杆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杠杆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杠杆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杠杆的特性和重要性。
7. 课后作业
- 撰写一篇关于杠杆的短文或报告,巩固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板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平衡条件以及应用,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八、典型例题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实验法和讨论法,通过设置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杠杆的原理和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我也发现,对于一些概念和原理,学生们需要更多的讲解和示例来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案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杠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一些应用(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2.过程与方法(1)经历绘制杠杆的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应用.(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3)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重点:杠杆的认识、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支点、力臂●教具:剪刀、钳子、木棍等●教学过程:通过日常生活中简单机械的例子,引入杠杆概念。
一.杠杆:(概念)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1.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l 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 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或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得出结论.(可能有:F 1l 1=F 2l 2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1221l l F F =即动力臂阻力臂阻力动力=等)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四、杠杆分类:五.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L 1〉L 2,钢丝钳、开瓶器、指甲刀、起子等。
2.费力杠杆:L 1<L 2,钓鱼杆、理发剪、火钳、筷子等.3.等臂杠杆:L 1=L 2,天平。
六.作业:P 68 3、4七.教学后记: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12.1 杠杆》教学设计 教案(1)
给学生提供一瓶汽水,让学生尝试徒手打开瓶盖。
学生发现打不开盖子,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打开瓶盖,学生们提出可以用启瓶器。
提出问题:启瓶器的使用原理是什么呢?小小的一个工具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作用呢?二、新课教学播放视频,学习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这里利用的也是杠杆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杠杆的内容。
自主学习学生在五分钟内自学课本76页,77页内容,学习杠杆的定义和杠杆的五要素。
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演示:用长木板绕固定点转动撬一重物。
说明物体只要是硬的就行,跟形状无关。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用字母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观看视频。
自主学习杠杆的五要素。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请同学们提出问题,在杠杆的五要素中,哪一个要素觉得不清楚,需要讨论研究的。
学生大多数都是提问,力臂为什么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合作探究一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探究要产生同样的效果,施加力的大小、方向是否一样呢?让学生按下图所示分别操作。
(1)分别按图甲三个位置沿图示方向向下施力使杠杆静止,三次施加的力的大小是否一样?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学生回答:不一样。
跟作用点和支点的远近有关,且距离越大,力越小。
(2)让学生按图乙所示施加力使杠杆保持静止,学生会发现虽然作用点相同,即作用点和支点的远近相等,但力的大小却不同,且F1>F2。
提问:想一想,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学生回答:部分学生就会想起力臂的概念,可能和力臂有关。
教师开始教授力臂的作图。
画力臂的步骤:(1)确定支点;(2)确定力的作用线;(3)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4)标垂足,定力臂。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杠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强调方法
杠杆平衡
条件
的
运用
1、计算:(课本例题,不准学生翻书)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杠 杆的实际应用:
长条形重物的力臂做法(如原木、电线杆等较长且粗细不一的重物)
作图:最小的力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思考、说理,教师总结
计算技能掌握
建立物理模型
考点强调
小结
1、三类杠杆及其代表;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算及其在实际处理中的模型;
3、本节知识视频(物理大师)
作业
优化设计:
完成本节内容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教学
难点
1、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具体问题;
2、将生活中的常见杠杆和平衡条件相结合,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感受生活中的杠杆有广泛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 体类型
教学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小结
知识技能
视频
J
G
回顾本节内容
4min
下载
1媒体在 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 立经验;B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3、通过对杠杆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 杠杆》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1)
《杠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属于杠杆的简单机械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能力。
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
这些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杠杆知识是前面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
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
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重点的教学。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杠杆(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杠杆(第1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建立杠杆概念2.知道杠杆五要素,会画杠杆示意图3.知道杠杆平衡条件重点:杠杆平衡条件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力臂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学生自学:(一)学生独立思考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76--79的内容1.杠杆具有什么特点?2.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二)自学检测1.从杠杆概念可看出,杠杆是“硬棒”,即杠杆使用时不应发生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子____________(填“不”或“也”)可以作为杠杆使用。
2.杠杆使用中,支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杠杆五要素示意图的步骤:先明确___________,再作出使杠杆转动的力和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要注意,这两个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就都应在__________上;再由支点向这两个力的作用线作_______线,分别标志出________到两个垂足的距离,即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三、活动及感悟活动一:画力臂(一)体验与思考1、自学力臂的画法(1)先根据实际情况标出杠杆的支点。
(2)再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可以向两端恰当延长)。
2024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杠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他们将能够应用杠杆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将能够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本节课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杠杆概念的深入理解,并提高他们在物理学科方面的综合能力。
课堂
1.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杠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检查学生作业中的计算是否准确、解答是否清晰等。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反馈意见,如指出学生的错误、提出改进建议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如表扬学生的努力、赞扬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通过认真批改和点评作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4.家长沟通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家访、电话沟通、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在课堂上对杠杆原理的掌握情况,并询问学生在家庭中是否有应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环境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杠杆原理的应用:力臂、力矩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杠杆原理分析物体平衡问题。
-杠杆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如撬棍、剪刀、钳子等日常工具,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12.1 杠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铁架台,木棍,砖块,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原理演示器,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拔图钉让班内力气最大的一名男生和班内力气最小的一名女生上台分别拔图钉表演.男生:空手拔图钉,结果没拔出.女生:使用羊角锤拔图钉,结果图钉很容易拔出.二、新课教学讨论:下列工具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共同特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绕着固定点转动、硬棒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lever)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古代的杠杆汲水的桔槔建造金字塔用的工具二、杠杆上的五个名词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提问:什么是力臂?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答:不是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答:要改变口诀: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画力臂的方法是:(1)辨认杠杆,找出支点、动力和阻力(2)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3)从支点作出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线(4)用大括号将力臂括上,并标上符号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1F2三、杠杆的平衡条件讨论:体重不同的两人能不能让跷跷板稳定下来?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 F1 / L1 = F2 / L2 假设二:F1·L1=F2·L23、测量的物理量: 力、力臂4、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5、实验操作:(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练习:1、l1=3l2,F1是F2的 3_倍.2、F1 : F2=2 : 5,l1 : l2=5:2 .3、l1 : l2=4 : 3,F2=60 N,F1=45N.4、F1=15 N,F2=75 N,l1=15 cm,l2=3cm.四、生活中的杠杆省力杠杆由 F1L1=F2L2 ∵L1〉L2 ∴F1〈 F2 这是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的特点: 省力、费距离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由 F1L1=F2L2 ∵ L1〈 L2 ∴ F1 〉F2 这是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的特点:费力、省距离生活中的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的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由 F 1L 1=F 2L 2 ∵L 1 = L 2 ∴F 1 = F 2 这是等臂杠杆 三类杠杆的对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一、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 1·L 1=F 2·L 2 三、生活中的杠杆四、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习题巩固:1、一个人用1.2m 长的扁担挑起重200N 和300N 的两桶水,肩膀应放在离200N 的这桶水多远?解:由题意知,F 1=200N F 2=300N L 2=1.2m-L1 根据F 1L 1=F 2L 2得 200N ×L 1=300N ×(1.2m-L 1) L 1=0.72m2.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 1、F 2、F 3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沿F 1方向的力最小 B .沿F 2方向的力最小 C .沿F 3方向的力最小D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注重科学探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结合本节课杠杆的特点,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杠杆入手,轻松进入课程,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本节主要设计了两个重要的考点:1. 画杠杆力臂!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特别是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和重力、浮力压强、电学等知识相联系,出现高难度的题目!因此一定让学生吃透力臂的确定方法和画法,特别是领会透平衡的含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的杠杆的使用。
(2)乐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1)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运用它分析有关问题。
(2)能准确找出并画出力臂。
难点:力臂的寻找与绘画。
[教学方法]杠杆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建议教学时从学生的对杠杆的感性认识入手进行教学,教学中注意科学探究的运用及数据归纳的练习运用。
[仪器材料]每组学生配备:杠杆和支架及钩码(5个),羊角锤、钉子、木板。
[教学流程设计]一、引入新课我们人类的肌肉力量是有限的、渺小的,如何产生巨大的力来改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呢?如何用较小的力产生巨大的力呢?阿基米德曾发下豪言壮语:“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又是如何产生巨大的力的呢?根据学生回答,引入学习§12.1杠杆(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好奇,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12.1《杠杆》(第1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第1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在设计这节《杠杆》的物理课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通过实验和思考,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了解杠杆的分类。
一、导入:我向学生展示一个杠杆模型,让他们观察并思考,杠杆是什么?杠杆有哪些特点?通过这个引导,让学生对杠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新课导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杠杆的示意图,然后详细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我会结合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实验环节: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都有一套实验器材。
我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杠杆会平衡?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五、练习环节: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与杠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和练习。
在这节课中,我认为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后,我会对这节课进行反思,看看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节课,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杠杆的分类和特点: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不同的杠杆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杠杆的多样性。
我特别强调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这三个要素,并解释了它们在杠杆运动中的作用。
我还介绍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杠杆,让学生了解到杠杆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杠杆(第1课时)教案 (新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本节课的设计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充分利用学生非常熟知的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再运用具体图例分析,明确有关杠杆的概念,理解杠杆的五要素;再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也是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教材首先引导学生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学生运用杠杆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有用也很有趣,充分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学生经常会接触到剪刀、指甲钳、夹子、筷子等杠杆,但仅仅是会使用.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适当引导.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2.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重点:杠杆的归纳及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2课时(第1课时)根据本课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示范画图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同学交流与合作.所以本节课用到的教学方法是: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刻度尺、铅笔、支架、细线、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课前3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76—P79内容,并用双色笔标出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定律和重点知识,物理课代表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准备在课堂上展示.一、导入新课投影图片: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的平衡原理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封信,把他这一重要发现报告给叙拉古国王希伦.他在信中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人教版】陕西省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陕西省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陕西省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教案,主要介绍了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判断杠杆的类型,并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较为复杂的杠杆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认识杠杆的基本概念,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杠杆的分类和特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3.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演示法:通过实验展示杠杆的平衡条件。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杠杆、钩码、滑轮等。
2.教学课件:PPT、图片、视频等。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如撬棍、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关注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通过PPT、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各种杠杆,使学生对杠杆有更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进行实验演示,展示杠杆的平衡条件。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加深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针对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分析问题,如计算力臂、判断杠杆类型等。
通过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进行解答。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教学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1)硬棒
(2)绕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
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
3、支点:绕着转动的那个点O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
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学生练习:作图P6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小题。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
(大同学推靠近
门轴方向,小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
为下面探究中的猜想做铺垫。
3、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从刚才的实验出发,引导学生猜想。
(3)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如课本第65页。
(5)分析与归纳: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F
1l
1
= F
2
l
2
或
F
1
F
2
=
l
2
l
1
即:力与力臂成反比
(6)评估:
a、为什么在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
b、如果不用钩码而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应注意什么问题?
4、学生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小结
(六)作业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