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公债挤出效应
谈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与“挤出效应”引言在经济学中,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和经济增长。
然而,财政政策的效果并不总是直接的,其中包括了一些关键概念,如“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
本文将就这两个概念展开讨论,旨在深入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 挤进效应挤进效应是指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
当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时,挤进效应可能会出现。
具体而言,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政府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1.1 增加就业机会政府通过提高支出,可以增加在公共部门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就业机会。
这种增加的就业机会可以推动经济活动,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进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1.2 刺激需求挤进效应还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需求的增长。
通过投资项目的开展和增加政府采购,政府可以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带动生产和就业增长。
2. 挤出效应相反地,挤出效应是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
当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支出来抑制经济时,挤出效应可能会出现。
这种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市场机制的干扰。
2.1 资源重新配置挤出效应可能导致资源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的重新配置。
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支出,会减少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抑制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
这种重新配置可能导致私人部门投资萎缩,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2.2 市场机制干扰挤出效应还可能干扰市场机制,导致资源配置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政府过度介入市场会影响市场竞争,造成资源配置不平衡,降低经济效率。
3. 财政政策的综合效应财政政策的综合效应取决于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的权衡。
一个有效的财政政策应该较好地平衡两种效应,以实现积极的经济增长。
以实施刺激性财政政策为例,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扩大就业和提高消费。
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带来积极的挤进效应,但过度依赖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负面的挤出效应,如通货膨胀和资源浪费。
国债“挤出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几点启示
止内部勾结,监督失灵。
四是严格对派驻人员的职能界定。
派驻企业人员,只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财会制度、国有资产运营指标等实施外部监督,不能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2.财政“传递式”监督模式。
所谓财政“传递式”监督模式是指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协会实施业务领导和管理,协会通过行业管理实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规范,再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对各种经济活动的监督。
注册会计师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其发展背景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导致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是注册会计师制度问世的直接原因。
根据市场经济国家长期的实践经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达和规范,是实现政府监督企业的基本方式。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为该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也为财政间接监督职能的实现指明了基本方向。
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的提高,是加强财政间接监督的根本所在。
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去年月开展全面清理整顿以来,已有家问题较多的事务所分别受到撤销、警告、暂停执业等项处理,理论分析和几点启示国债挤出效应的○门庆兵 杨大楷问题的提出 国债最初直接产生于政府的财政赤字,是为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而产生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扩大,国债又成为财政和金融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我国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
但1994年以前我国主要是采用向中央银行透支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这样有一个很大的负作用,即透支会造成财政性货币发行,容易导致和加剧通货膨胀,尤其当经济出现供给短缺、需求膨胀的情况时,财政性发行货币的危害更大。
1994年我国改变了财政在中央银行透支的方式而以国际通行的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近年来国债发行规模急剧扩张,从1981年的近50亿元猛增到1997年的2500多亿元。
国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宏观经济学或财政学中我们经常接触的一个概念是“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国债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将导致政府借款的增加,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将减少私人部门可借资金的供给,也就是说政府的国债活动将引起私人部门投资支出的减少。
经济知识:经济学名词
经济知识:经济学名词一、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使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
这就是公共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对私人投资和支出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取决于私人储蓄和投资对市场利率的反应程度和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政府债券从而调整货币供给的程度。
二、棘轮效应: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转而难于向下调整。
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过去的高峰收入。
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这一效应是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
三、示范效应:消费者在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收入、消费及其相互关系时,会不自觉地和其他消费者比较,以认定自己的所属,这时候其他消费者对这个消费者的影响,就被称为示范效应。
旅游者以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
四、替代效应: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
五、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六、追赶效应指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开始时较穷,它要迅速增长是容易的。
这种初始状况对持续增长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学里被称为追赶效应。
七、羊群效应(也称羊群行为、从众心理)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试题练习】(单选)1.当一个人周围人的收入和消费增加了,她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但是她也会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
这句话体现的( ) A挤出效应B乘数效应C示范效应D替代效应【中公答案】C。
国债挤出效应
国债挤出效应我国自1997年经济出现软着陆以来,近几年经济存在轻微的通货紧缩。
具体表现为:1996年以来已经连续3年GDP增长率低于1978—1997年的平均水平;从1997年10月开始,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已经连续下降了15个月。
尽管中央银行先后7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收效甚微,而增发国债是财政政策一项重大举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规模地发行国债,增加赤字,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挤出效应的担心。
所谓财政扩张的挤出效应,一是指政府通过大规模发行国债向社会借款导致政府在资金需求上和民间进行竞争,从而减少了对民间部门的资金供应;二是指政府的资金需求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抑制了民间投资阻缓经济增长的后劲;这两方面都会抵消财政扩张对社会总支出的扩张效应。
通常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和“挤出效应”的数学模型是IS—LM曲线模型。
IS曲线表示投资等于储蓄产品市场均衡状态下利率与收入的不同组合;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条件下所有利率和收入水平的不同组合。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IS—LM曲线模型:从IS曲线均衡条件出发推导IS曲线斜率: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消费等于投资I=S,消费函数C=a+bY,储蓄函数S=Y-C,则均衡收入Y=[a+I(r)]/(1-b),因此,IS曲线斜率由b与I(r)决定,其中b是边际消费倾向。
从LM曲线均衡条件出发推导LM曲线斜率:货币市场的均衡是货币供给M等于货币需求L,而M主要由政府的中央银行控制,L分为交易需求L(Y)和投机需求L(r),即M=L(Y)+L(r)=kY-hr,k为货币需求收入弹性,h为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所以Y=(hr+m)/k,因此,LM曲线斜率由h和k决定。
如图,财政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支出导致IS曲线右移至IS’,若没有利率上升因素,相应产出将从Y0增至Y2,但考虑到增发国债对市场利率的推动及因此对民间需求的抑制,新的均衡点E1的利率水平R1要高于初始利率R0,而产出Y1要低于Y2,其中Y2与Y1之间距离就是被挤出的产量损失,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
财政政策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财政政策是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指的是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导致借款需求增加,从而推高利率,减少私人投资和消费的现象。
以下是挤出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1.资金需求增加:当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的时候,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投资和支出。
政府需要通过发行国债或增加财政赤字来筹集这些资金。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借款需求增加,从而推高利率。
2.市场利率上升:随着借款需求的增加,市场利率往往会上升。
这是因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希望借款人支付更高的利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
对企业和个人来说,较高的利率意味着他们需要支付更高的负担来借款,从而减少了他们进行投资和消费的动力。
3.投资和消费减少:由于利率上升,企业和个人的借款成本增加,导致他们减少了投资和消费。
企业可能会推迟更新设备或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个人可能会推迟购买房子、汽车等大宗商品的计划。
这样一来,整个经济活动就会受到抑制,进一步减少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机会。
4.资金转移效应:由于财政政策的调整,资金的流向通常会发生变化。
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可能会导致一些资源从私人领域转移到政府领域。
这可能会导致私人投资和消费的需求减少,从而对经济产生抑制作用。
5.预期效应:政府财政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对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产生影响。
当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的利率会上升时,他们可能会减少借款和支出,从而提前收紧自身的财务状况。
这种预期效应也可以通过传媒等渠道来传播,进一步加剧挤出效应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挤出效应并非总是发生,其产生与否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府的具体操作。
在经济低迷时,财政政策的增加支出可能会对就业和经济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经济繁荣时,财政政策的增加支出可能会产生挤出效应。
因此,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需要谨慎权衡各种因素,以避免不利影响。
同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缓解挤出效应,如通过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等。
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
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指的是某一经济事物对其它事物的影响。
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对于理解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的效果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一、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是指初级支出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倍增。
例如,当政府增加了一定金额的支出,这些支出会对经济产生正向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激发消费和投资。
这种连锁反应就是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在政策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
例如,当央行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时,这使得消费者贷款的成本下降,从而促进了消费活动。
这些额外的消费行为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销售,进而促进了就业和增长。
另一方面,加强财政支出也有类似的效果。
当政府增加的支出投入到经济系统中时,这些资金的迅速流动将带来更大范围的经济增长。
二、挤出效应相比之下,挤出效应指的是初级支出对整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意味着,某种支出的增加也可能增加对某些支出的需求,从而抵消了初级支出所产生的作用。
例如,如果政府增加了军事开支或税收,投放到经济系统中所得到的资金可能会通过减少消费、投资或贷款购房等其他方面来抵消。
此外,挤出效应也可能发生在货币政策领域。
当央行增加利率时肯定会减少贷款,从而抑制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
高利率通常导致企业和消费者贷款利息增加,从而拖累经济活动。
三、两者的区别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有着显著的区别。
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对于整体经济而言是否有利。
乘数效应意味着初级支出往往可以进一步促进更多的消费和投资,从而在经济上产生正向的影响。
相反,挤出效应则将资源从经济活动中拖走,抑制了经济增长。
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概念,并常常用于预测特定政策在经济上的影响。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乘数效应可能更容易被测量,因为大多数收入都被用于消费和投资,导致一系列的反应。
挤出效应的影响可能更加不确定,因为可能会有许多外部因素影响了该领域的需求和供应,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浅析我国国债的挤出效应
摘 耍 :19 9 8年我 田政 府实行 积极财政政 策 , 田债规模遥年摹升。但是庞 大的 固债规模 。 并没有对私人投 费产生 明 显的挤 出效应。尽 管如此 , 政府制定政策 时还是应 当慎t , 应试适 当控. 啊债 的增 长率 , 变财政 支 出的 结构。本文从 1 转
挤 出效应的作用机.入 手, 0 通过模拟戒 田的 I L 模型 , 实证的 角度论证 了■债没有对私人投 资产生 明显的挤 出效 S— M 从
应。
关 键 词 : 出效 应 ; L 模 型 ; 府 支 出 ; 极 财 政 政 策 ; 合 的 货 币政 策 挤 I s— M 政 积 迎
中国分类号 :8 2 5 F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8 2 0 )2— 0 5— 4 17 06 ( 06 0 06 0
19 9 8年 , 为了应 对东 南 亚 金 融 危 机和 拉 动 国 内需求 , 我国政府实施 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显 著 特征是通 过发 行 大量 的 国债 , 以弥 补 巨 额 的 财 政赤 字 。不可否 认 。 这一 政 策的 实施 , 我 国 的经 对 济起 到 了很 大 的促 进 作 用 , 动 了经 济 的 增 长 。 带 近几年,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一直保持 在 8 % 左右的水平上。但是 , 国内一些学者 , 却对此提出 了异议 : 为大 量 国债 会 对 私 人 投 资 产 生挤 出效 认 应, 长此下 去 , 反而 对经 济增 长不 利 。笔 者用 理 论 与 实证 相结合 的 方法 回应 了上 述看 法 。
挤 出效应 的理论 分析 所 谓挤 出效应 , 是指 政府通 过 向企业 、 民和 居
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是什么
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是什么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产出效应政府增加货币供给,资金市场利率降低,企业容易贷款扩大再生产,产量增加,产生产出效应。
挤出效应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专业术语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着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
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
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FDI挤出效应FDI 的技术挤出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替代国内投资,制造非公平竞争,抑制当地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阻碍技术扩散以及窃取国内企业先进技术情报等事件因素引起的负面效应。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扩张,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力量,会对本国企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可能会使得越来越多的本地企业被挤出市场。
Aitken 和Harrison 在对委内瑞拉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外资企业在短期内通过迫使本地企业减小生产规模来降低本地企业的生产效率,发生市场窃取效应。
随着本地企业逐渐退出该市场,形成了外资企业处于垄断地位的市场结构,而这种结构会极大地阻碍本地企业的技术进步,最终会伤害到本地消费者的利益。
国债“挤出效应”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
国债“挤出效应”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张瑞琰朱晓红西方经济学认为,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由于社会总资金一定,将会影响私人部门可融资金的供给,减少私人资本的投资,从而抵减一部分政策作用,这种由于政府的国债活动而导致的私人资本投资减少的情况就被称为国债的“挤出效应”。
西方国家社会各项投资的主体主要是私人部门,减少了这一部分的投资,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长远经济发展。
而且,受市场机制约束,私人部门往往比政府等公共部门具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率当然也包括投资效率,减少了来自于这一部分的投资而代之以公共部门的投资,必然导致对整个市场经济整体效率的损害。
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促进社会投资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认真分析国债“挤出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有利于区分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各自的有效活动范围,从而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来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债“挤出效应”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基础配置作用。
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私人部门的投资往往能有更高的效率,而政府作为一个非生产性的单位,其活动不受市场机制的直接作用,公共投资支出基本上是无偿的,缺乏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约束,往往容易导致低效率。
另外,由于在增加公共投资的同时,减少了私人资本的供给,从而会减少对未来商品的供给。
其次是限制了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由于国债发行可能引起社会资本供应紧张,使得市场利率上升,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其投资行为,减少企业的自我投资,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这样反过来又减少了企业对资本的需求,使得资本市场处于一种较低的均衡水平上。
谈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
谈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作者:李小龙来源:《大经贸》2015年第04期【摘要】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杠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
由于传统的经济学教材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的大范围普及,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忽视。
有鉴于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这两大效应理论作出了对比分析和论证,探讨了二者不同的形成机理,指出当前我国应当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好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给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挤出效应挤进效应财政政策当前,财政政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杠之一。
由于现行经济学教材对IS-LM模型理论的大规模普及,人们对财政政策的副作用“挤出效应”似乎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而相比之下,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正面效应——“挤进效应”则往往容易被忽视。
因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两大效应理论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重新作出分析和甄别。
一、财政政策挤进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含义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着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
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现代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
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企业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相比之下,挤出效应则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成机理。
如果说挤进效应是由于政府支出行为的正的外部性导致的,那么,挤出效应则是政府支出行为形成对私人部门的负的外部性造成的,这种负的外部性是通过利率变量来传导的。
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中的挤出效应问题
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中的挤出效应问题一、挤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宏观经济学认为:短期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因素是社会总需求。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中,社会总需求由三部分组成,即: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政府支出。
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总需求与社会生产能力之间出现缺口,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膨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但是在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的情形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利率水平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政府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下降。
这就是挤出效应的一般理论模型。
为了克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应当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以便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弱化或者完全避免政府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理论模型表明,政府在对经济增长进行调控时,一定要注意政策的一致性,避免政策上的矛盾,也就是减少政策的成本支出,增加政策的收益。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决定于市场经济中的多种因素,如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分析,它决定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斜率主要反映的是市场经济中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程度。
由于投资是利率水平的减函数,投资对利率的变动十分敏感,通常所讲的投资利率的弹性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大;投资利率的弹性小,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小。
如利率不变,即在凯恩斯陷阱区域,挤出效应为零。
如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利率上升的非常高,即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将无限大,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等于零。
在一个完全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市场,挤出效应问题不存在,因为政府支出的变化,不受利率水平的影响。
挤出效应也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政府扩大投资需求,一定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反而使私人投资下降,这就减弱了政府支出的扩张效应。
我们可以把这种挤出效应界定为需求型挤出效应。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有挤出效应。
简述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简述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私人投资降低的效果。
根据经济学IS-LM模型,政府支出增加将会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这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其差额就是利率上升所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其中,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在LM曲线不变时,若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若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在IS曲线不变时,若LM曲线的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若LM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明显。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古典区域)挤出效应是完全的,财政政策无效。
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和分配效应
1、什么是政府公共支出的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和分配效应?请结合中国财政政策实践说明上述效应的存在性。
所谓“在稳定器”是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在调节机制:它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
财政政策的这种“在稳定器”效应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工具的这种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专门采取干预行动。
财政政策的“在稳定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的作用。
1、累进的所得税制累进的所得税制,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
如果当初政府预算收支平衡,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生产就要减少,致使税收收入自动降低;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导致预算赤字发生,从而“自动”产生刺激需求的力量,以抑制国民生产的继续下降。
2、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在健全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下,各种社会福利支出,一般会随着经济的繁荣而自动减少,这有助于抑制需求的过度膨胀,也会随着经济的萧条而自动增加,这有助于阻止需求的萎缩,从而促使经济趋于稳定。
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就会有很多人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必须对失业者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以使他们能够维持必要的开支,从而使国民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致下降过多;同样,如果经济繁荣来临,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在总需求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支出,使总需求不致过旺。
乘数效应乘数效应包括正反两个方面。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效应。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1、投资或公共支出乘数效应它是指投资或政府公共支出变动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程度。
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是什么
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是什么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产出效应政府增加货币供给,资金市场利率降低,企业容易贷款扩大再生产,产量增加,产生产出效应。
挤出效应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专业术语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着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
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
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FDI挤出效应FDI 的技术挤出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替代国内投资,制造非公平竞争,抑制当地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阻碍技术扩散以及窃取国内企业先进技术情报等事件因素引起的负面效应。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扩张,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力量,会对本国企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可能会使得越来越多的本地企业被挤出市场。
Aitken 和Harrison 在对委内瑞拉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外资企业在短期内通过迫使本地企业减小生产规模来降低本地企业的生产效率,发生市场窃取效应。
随着本地企业逐渐退出该市场,形成了外资企业处于垄断地位的市场结构,而这种结构会极大地阻碍本地企业的技术进步,最终会伤害到本地消费者的利益。
国债挤出效应
国债挤出效应我国自1997年经济出现软着陆以来,近几年经济存在轻微的通货紧缩。
具体表现为:1996年以来已经连续3年GDP增长率低于1978—1997年的平均水平;从1997年10月开始,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已经连续下降了15个月。
尽管中央银行先后7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收效甚微,而增发国债是财政政策一项重大举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规模地发行国债,增加赤字,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挤出效应的担心。
所谓财政扩张的挤出效应,一是指政府通过大规模发行国债向社会借款导致政府在资金需求上和民间进行竞争,从而减少了对民间部门的资金供应;二是指政府的资金需求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抑制了民间投资阻缓经济增长的后劲;这两方面都会抵消财政扩张对社会总支出的扩张效应。
通常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和“挤出效应”的数学模型是IS—LM曲线模型。
IS曲线表示投资等于储蓄产品市场均衡状态下利率与收入的不同组合;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条件下所有利率和收入水平的不同组合。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IS—LM曲线模型:从IS曲线均衡条件出发推导IS曲线斜率: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消费等于投资I=S,消费函数C=a+bY,储蓄函数S=Y-C,则均衡收入Y=[a+I(r)]/(1-b),因此,IS曲线斜率由b与I(r)决定,其中b是边际消费倾向。
从LM曲线均衡条件出发推导LM曲线斜率:货币市场的均衡是货币供给M等于货币需求L,而M主要由政府的中央银行控制,L分为交易需求L(Y)和投机需求L(r),即M=L(Y)+L(r)=kY-hr,k为货币需求收入弹性,h为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所以Y=(hr+m)/k,因此,LM曲线斜率由h和k决定。
如图,财政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支出导致IS曲线右移至IS’,若没有利率上升因素,相应产出将从Y0增至Y2,但考虑到增发国债对市场利率的推动及因此对民间需求的抑制,新的均衡点E1的利率水平R1要高于初始利率R0,而产出Y1要低于Y2,其中Y2与Y1之间距离就是被挤出的产量损失,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
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和分配效应
1、什么是政府公共支出的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和分配效应?请结合中国财政政策实践说明上述效应的存在性。
所谓“内在稳定器”是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它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器”效应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工具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专门采取干预行动。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的作用。
1、累进的所得税制累进的所得税制,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
如果当初政府预算收支平衡,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生产就要减少,致使税收收入自动降低;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导致预算赤字发生,从而“自动”产生刺激需求的力量,以抑制国民生产的继续下降。
2、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在健全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下,各种社会福利支出,一般会随着经济的繁荣而自动减少,这有助于抑制需求的过度膨胀,也会随着经济的萧条而自动增加,这有助于阻止需求的萎缩,从而促使经济趋于稳定。
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就会有很多人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必须对失业者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以使他们能够维持必要的开支,从而使国民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致下降过多;同样,如果经济繁荣来临,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在总需求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支出,使总需求不致过旺。
乘数效应乘数效应包括正反两个方面。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1、投资或公共支出乘数效应它是指投资或政府公共支出变动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程度。
【推荐下载】关于国债研究的:国债挤出效应
关于国债研究的:国债挤出效应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关于国债研究的论文。
从2005 年开始,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从发展趋势看,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国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对长期资本的形成及市场机制的完善均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如何看待国债的挤出效应,如何调整国债政策取向,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国债的挤出效应,主要是通过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的。
资金供给。
国债发行直接减少了民间的可用投资资金总额,民间购买国债的资金并非来源于消费基金。
事实上,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资产组合结构的调整,导致资金使用权从民间转移到政府手中。
国债规模急剧扩张的实质是政府与企业尤其是与民间企业争夺资金,从而产生了对民间投资的强烈挤出,进而预算赤字直接减缓资本积累的速度,因为用于公共开支的赤字可以将私人投资挤出,它的可预见结果是造成资本形成的速度大大减缓。
而用于支持预算赤字的公共借款规模的膨胀意味着对可借资金需求的增加,尽管利率的微小的提高可以引起储蓄总额的增加,但作为可借资金使用的私人部门的需求的储蓄余额将下降,而政府利用储蓄支持赤字的做法将挤出私人投资对储蓄的占用。
资金需求。
国债发行会抬高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引起债券价格下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地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而若资本边际效率未能相应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必然受到抑制,导致投资规模的缩减,资本市场处于一种较低的均衡水平上。
所以,政府发行国债会减少私人生产部门对资金的需求,相应地,资本市场也就处于一种低级的均衡状态。
而且,政府从征税融资转向债务融资对资本形成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莫迪利安尼(Modiglianli)在其生命周期理论中指出:政府举债融资,居民以持有政府债券取代私人资本,而被政府所挤出的资金通过政府支出大多被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当前消费,社会总体的生产能力降低,未来供给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完全挤出效应
按挤出程度划分
公债挤出效应
部分挤出效应
零挤出效应 直接挤出效应
按形成机制划分
间接挤出效应
三、IS-LM模型与公债挤出效应
1、货币供给量不变情况下的公债拉出效应
•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两条曲线的斜率。 • IS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大,反之,挤出效 应越小。 • LM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大,反之,挤出 效应越小。 • 极端情况, LM曲线水平,投机性货币需求的 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在某一特定 的利率水平上变成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即: 流动性陷阱——零挤出效应; LM曲线垂直— —完全挤出(古典分析)
2、货币供给变化情况下的公债拉出效应
财政赤字 货币化的 结果
四、AS-AD模型与公债挤出效应
• AS-AD模型:综合考虑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影 响 • 均衡状态下的国民收入由AD(Aggregate Demand)和AS(Aggregate Supply)共同决定,总 需求扩张引起总收入的扩张还要受到AS曲线形状 的影响。 • 这种挤出效应分析是IS-LM模型分析过程的延续, 是把价格效应纳入分析视野后得出的结论。
• 1992年至1993年,投资热潮使社会出现了“集 资热”,企业债券与其它形式的集资影响到国 债发行进度与年度额度的完成。所以,政府曾 规定非国债有价证券的利率水平不仅不能高于 国债,而且在发行时间安排上,也要以优先保 证国债发行为宗旨。在这种情况下,国债发行 显然有挤出其它有价证券发行的效应,进而有 挤出非中央财政投资的效应;这种挤出是通过 金融市场显现的,也开始通过利率机制起作用。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不明显
• 第一,增发国债对利率没有影响。由于中国尚未实行 名义利率的市场化,中国自1996年5月以来曾先后8次 降息, • 第二,增发国债没有与民间争夺有限的资金。商业银 行存在较大存贷差额,商业银行的资金过剩主要是风 险意识增强、企业投资利润较低及产业政策调整的缘 故。如果公共资本投向竞争领域,即与民间资本的生 产可以相互替代,增加公共投资就会挤出民间投资。 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领域主要是高速公路、供水和机 场等基础设施,属社会公共支出领域,对民间投资不 会形成挤出效应。相反,基础设施建设还可提高外部 效应,提高民间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推动民间投资。
AS-AD模型下的三种不同情形:零挤出、部分挤出 和完全挤出
• AS水平阶段,未充分就业,资源闲置, 发行公债,增加支出,AD曲线右移,扩 张性财政政策效应明显,零挤出。 • AS斜向上阶段, AD曲线右移遇到生产 要素资源的限制,成本推进导致价格上 涨和利率上涨,产生挤出效应。 • AS垂直区域内,无任何闲置资源可用, AD曲线右移产生完全挤出效应。
• 1981年以来的绝大部分年份里,国债发行主要是通过 行政摊派等非市场化的方式发行,国债的挤出渠道比 较单一,即直接通过国债发行挤出了中央政府有关部 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挤走 了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对个人储蓄安排的投资,挤出 了一部分银行信贷投放和居民个人消费。不容否认的 是,当时发行国债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抽走一部分 “预算外资金”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其它形式的社 会闲散资金,以便控制通货膨胀率和减少当时所谓重 复性与盲目性投资,集中必要的财力加强能源交通等 国民经济瓶颈部门的投资力度与建设,实现调整与优 化国民经济结构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债的这 种挤出是必要的。
引言
• “假如公债不过度,这将是全民的福分, 并将成为国家强有力的粘合剂。” • ——美国财政部第一任部长A.汉密尔顿 原文:A national debt, if it is not excessive, will be to us a national blessing. It will be powerful cement to our nation. ―― Alexander Hamilton, the first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二)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利率的作用不断加大,国债 发行显然有挤出其它有价证券发行的效应。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较 大进展,利率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而对资源配 置的作用不断加大。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国债 发行市场化的探索也有较大进展,国债市场的 培育与发展也令人瞩目,对金融市场乃至实体 经济的影响也在增强。随着股票、企业债券、 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国债 发行的多少,直接涉及到社会资金在国债与非 国债有价证券之间的分配,尤其在经济运行和 资金紧张的时期,这种影响更为突出。
结论与建议
•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成熟,民间消费与投资的利率弹 性将有所增强,并且,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 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逐渐变得稀缺,挤出效应也会相应加 强, 2005年中央决定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决定适当 减少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但仍要继续保持一定 的赤字规模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这样做的必要性是: • 第一,政策需要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国债项目的投资建设有个周 期,在建、未完工程尚需后续投入。在经济高速增长和部分行业、 项目对国债资金依赖较大时候,“收油过猛”会对经济造成较大 负面冲击。 • 第二,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确实有许多“短腿”的事情要 做,保持一定的赤字规模,有利于集中一些资源,用于增加农业、 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公共领域的投入。 • 第三,保持一定的调控能力,有利于主动地应对国际国内各种复 杂的形势。
学习目标:
运用IS-LM模型分析公债的挤出效应并 理解其经济学含义 运用AS-AD模型分析公债的挤出效应并 理解其经济学含义 掌握影响公债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并 了解中国的公债挤出效应情况
一、公债挤出效应:概念及其理解
• 分析前提:在社会资金总量一定的条件 下,公债发行引致资源在私人部门与政 府部门之间的再分配。 • 公债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公债发行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扩张,这种 财政扩张通过利率上升或非利率机制, 造成非政府部门产出下降或抵消的经济 现象。
小结
• 公债挤出效应是公债有害性讨论的深 化。 • 即使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债挤出效应, 这种挤出也可能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
讨论
• 中国要不要认购美国救市国债中国要不 要认购美国救市国债.doc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不明显
• 第三,某些财政支出如招待费,的确是私人消 费的替代品;公共设施支出则是私人消费的互 补品;还有一些公共支出既是私人消费的替代 品又是互补品。比如,国家用于食品和药品检 验的支出,既减少了私人的检疫支出,又增加 私人对食品和医药的支出。通过分析财政购买 支出和居民消费关系的计量模型发现,中国财 政购买支出与居民消费总体是互补关系,扩大 政府支出对需求具有扩张效应。
国债投资的结构性调整思路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 (1)转化一部分。将一部分用于重大项目、基础设施、西部大开发 的国债投资逐步纳入财政预算内安排,通过增加基本建设支出, 保证国家有关部门在重大项目上的干预力,使公共支出和建设职 能得到发挥。 • (2)创新一部分。对仍要继续由国债安排的少部分投资,可在投融 资方式上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如采用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运 作,使这部分资金能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参 与,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拉动效果。 • (3)取消一部分。对已完工的国债项目和不再需要安排资金的项目, 逐步取消相应的资金安排,减小国债投资规模。 • 这样调整后,在提高国家财政预算完整性的同时,国债发行规模 也会逐步降下来,通过恰当的利益调整和合理的预算程序逐步淡 出。
五、中国公债挤出效应的探讨 • 我国公债发行是否产生挤出效 应?如何评价?
我国国债挤出效应的产生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紧密相联, 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一)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挤出效应体现在国债发行对地方政府与 非政府部门资源掌握与使用量的挤出。 •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与逐渐深入,尤其 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非国有和非公有经济实力的增强 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加大,这时就出现了社会资源在国有与 非国有部门之间如何配置的问题。由于整个80年代我国经济仍然 是相当程度的短缺型经济,瓶颈部门的存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 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一定量的政府投资,但由于国家财政收支矛 盾突出,所以国债发行量不断增大是必然的;另一方面,通货膨 胀率较高,地方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投资需求相当强烈,资源约 束强烈,不存在富余资源是当时的一种客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国债发行自然是对地方政府与非政府部门资源掌握与使用量的挤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