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全)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30类典型应用题: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元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4、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5、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
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6、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
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3、和差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7、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8、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思路解析(附例题)
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思路解析(附例题)(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
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 ÷=75 (千米)(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小学应用题解题技巧11则 8 类比思路
【类比思路】
类比就是从一个问题想到了相似的另一个问题。
例如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想到梯形面积公式,从矩形面积公式想到长方体体积公式等等;类比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解题的一种重要思路。
例1 有一个挂钟,每小时敲一次钟,几点钟就敲几下,钟敲6下,5秒钟敲完;钟敲12下,几秒敲完?
分析(用类比思路探讨):
有人会盲目地由倍数关系下结沦,误认为10秒钟敲完,那就完全错了。
其实此题只要运用类比思路,与植树问题联系起来想一想就通了:一条线路植树分成几段(株距),如果不包括两个端点,共需植(n-1)棵树,如果包括两个端点,共需植树(n+1)棵,把钟点指数看作是一棵棵的树,把敲的时间看作棵距,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2 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钟重合。
分析(用类比思路讨论):
本题可以与行程问题进行类比。
如图2.11,如果用时针1小时所走的一格作为路程单位,那么本题可以重新叙述为:已知分针与时针相距4格,分
如果分针与时针同时同向出发,问:分针过多少分钟可追上时针?这样就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相似了。
4为距离差,速度差为,重合的时间,就是追上的时间。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BC、BD、BE、BF、BG共5条。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例2 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 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 是多少岁?
解 (1)儿子年龄=27÷(4-1)=9(岁) (2)爸爸年龄=9×4=36(岁)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 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 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 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解 由于每天运出的小麦和玉米的数量相等,所以剩下 的数量差等于原来的数量差(138-94)。把几天后 剩下的小麦看作1倍量,则几天后剩下的玉米就是3 倍量,那么,(138-94)就相当于(3-1)倍, 因此
剩下的小麦数量=(138-94)÷(3-1)=22(吨) 运出的小麦数量=94-22=72(吨) 运粮的天数=72÷9=8(天) 答:8天以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 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 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 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解 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 相当于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24)辆。把几天 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当作1倍量,这时乙站的车辆数 就是2倍量,两站的车辆总数(52+32)就相当于 (2+1)倍,那么,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减少 为 (52+32)÷(2+1)=28(辆)
解 如果把上月盈利作为1倍量,则(30-12)万元 就相当于上月盈利的(2-1)倍,因此
上月盈利=(30-12)÷(2-1)=18(万元) 本月盈利=18+30=48(万元) 答:上月盈利是18万元,本月盈利是48万元。
例4 粮库有94吨小麦和138吨玉米,如果每天运出 小麦和玉米各是9吨,问几天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 3倍?
小学数学常用的十一种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常用的十一种解题思路(1)智乐园科技2017—11-30 14:10:12一、直接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
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
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小学1-6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公式大全
『1-6年级数学应用题』1.鸡兔同笼问题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2.流水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3.火车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是: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同向运动,追及问题)路程差=车身长的和超车时间=车身长的和÷速度差(反向运动,相遇问题)路程和=车身长的和错车时间=车身长的和÷速度和4.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1-6年级数学应用题』5.植树问题间隔数+1=棵数(两端植树)路长÷间隔长+1=棵数间隔数-1=棵数路长÷间隔数=棵数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每个间隔长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锯的次数=段数-1段数=锯的次数+1A每个角上都摆的情况每边数=总盆数÷边数+1 边数=总盆数÷(每边数-1) B.每个角上都不摆的情况:每边数×边数=总盆数总盆数÷边数=每边数总盆数÷每边数=边数6.剪绳问题一根绳对折N次,从中剪M刀,则被剪成了(2N×M+1)段『1-6年级数学应用题』7.年龄问题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8.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9.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小数 (和+差)÷2=较大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10.方阵问题1.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方阵问题的核心)2.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方阵最外层总人数÷4)+13.方阵最外层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1)×411.握手问题共需要(n-1)+(n-2)+(n-3)+....+2+1+0=n(n-1)/2『1-6年级数学应用题』12.等差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总和=(末项+首项)×项数÷213.牛吃草问题1.草的每天生长量不变;2.每头牛每天的食草量不变;3.草的总量=草场原有的草量+新生的草量,其中草场原有的草量是一个固定值4.新生的草量=每天生长量×天数①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x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②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③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④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题目。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问题背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读懂题目解决任何问题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完全理解题意。
特别是对于应用题而言,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非常重要。
掌握题目的关键信息有助于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二、确定解题过程每个数学应用题都有一个解题过程,学生需要明确解题的步骤。
例如,一些问题需要先确定未知数,然后建立方程式,最后解方程式求解未知数。
而对于另一些问题,学生需要根据条件进行分类、比较或计算。
明确解题过程有助于学生把握整个解题过程的思路和步骤。
三、分析问题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
这包括提取关键信息、确定数学关系、寻找规律等。
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可以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并能够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学生需要选择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
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
常见的数学方法包括四则运算、比例、百分数、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等。
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五、试错和检查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学生应通过试错和检查来验证解题过程和答案的正确性。
试错和检查是解题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并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
六、练习和实践解决数学应用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
通过反复做题,学生可以熟悉各种题型,积累解题经验,并逐渐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计算问题、时间计算问题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合理利用辅助工具在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应用题时,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辅助工具。
例如,绘制图表、图形,使用计算器等。
小学数学练习题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小学数学练习题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小学数学练习题中,应用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一、理解题意在解答应用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确保对题意充分理解。
有时候,一个关键的细节就能决定解题的方向。
在阅读题目时,可以使用划线、圈出重要信息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题意。
例如,一道题目:“小明有20个苹果,他吃掉了5个,又买了10个,现在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在阅读题目时,划线标出关键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解题。
二、抽象建模应用题通常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将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
在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可以思考如何用数学工具来描述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方程或公式。
例如,一个问题是“小明买了5本数学书,每本书的价格是15元,他花了多少钱?”学生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书的数量为5,价格为15元。
可以建立方程5×15=?三、分步解决针对复杂的应用题,学生可以采用分步解决的方法。
将问题分解为几个较为简单的步骤,逐个解决,最后将结果合并起来得出最终答案。
例如,一个问题是“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小明今年8岁,那么他爸爸今年几岁?”学生可以分步解决,首先计算出小明爸爸的年龄,即8×3=24岁。
四、实际操作对于某些应用题,仅仅通过思考可能不够,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例如,使用实物模型、绘制图表或制作图形等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一个问题是“班级里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女生有多少人?”学生可以使用物理对象(如可乐瓶)来模拟,将30个学生以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的比例分别摆放出来,然后数一数剩下多少个女生。
五、反思总结在解决应用题之后,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精华版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精华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精华版导言数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其中应用题更是小学数学的重中之重,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掌握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题型,为大家提供一份精华版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加减法应用题加减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最基础也是最常出现的题型,它能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数学运算的应用。
解题思路有:1.读懂题目:要强调的是读懂题目是解决加减法应用题的第一步,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有信心解题。
排除或缩小解题方案范围。
2.搭建方程:将读懂的题意转化为数字式,写出算式。
3.运用策略:针对不同的应用题,运用不同的策略。
比如,大小比较、借位与进位等。
二、乘法应用题乘法应用题需要的学生的熟悉知识点,灵活应用乘法运算计算。
解题思路有:1.图形分解法:乘法应用题中涉及到的面积计算,通常都需要用图形分解求解。
2.除法运用诸多:乘法运算并不是照着算式套用就能解决乘法应用题的。
有时候需要用到相反数、倒数、百分数等知识。
3.运用套路与技巧:类似于美国方法,在乘法中灵活运用套路与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三、几何应用题几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应用题是一大挑战。
解题思路有:1.理解几何知识:在解决应用题的同时,需要把几何知识梳理清楚,做到知识点运用与解题相结合。
2.空间想象态度:在解几何应用题时,需要通过想象,把握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大小以及相互关系。
3.熟悉几何图形构成:几何应用题通常都需要将几何图形抽象出来进行分析,因此必须熟悉各种几何图形的构成及其性质。
四、比例应用题比例应用题难度处于较高层次,它涉及了小学数学中多个数学概念的结合,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耐心去理解和讨论。
解题思路有:1.明确比例的概念:在解决比例应用题时,必须首先明确比例的定义及应用,否则将难以理解。
2.口诀帮助解答:在比例应用题中,有很多口诀可以帮助解答,在做题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掌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审题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问题,并尝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题目,学生可以尝试将题目中的信息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分析问题在审题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并尝试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决。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和关键词语,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寻找等量关系在应用题中,等量关系是指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寻找等量关系,学生可以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四、计算计算是解决应用题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计算准确性和计算速度,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还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符号的运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计算。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
通过审题、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和计算等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刚刚接触应用题,很多同学都会有些畏难的心理,其实,应用题并不是很难的,只是需要一些细心和耐心,只要你克服了这个心理,你就会发现,应用题其实并不难。
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明白了题目中的意思,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分析题意是解决应用题的必经之路,只有明白了题目的意思,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解题。
在题目中,你经常会遇到一些已知量和未知量,这些量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去解题。
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找出了数量关系,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应用题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常用的十一种解题思路,学会所有的应用题都可以解答了
应用题解题思路小学数学常用的十一种解题思路,学会所有的应用题都可以解答了!
学习数学,题海战术少不了。
但是题海战术,也是有目的和要求的。
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所以孩子在学习中最主要的还是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
这也是我们学习的要求所在。
在小学数学中,大部分的题目都会围绕十一种解题思路来展开的,所以基本上只要熟练的掌握了这十一种解题思路,小学的大多数应用题都不在话下了,赶紧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哪十一种“万能”解题思路吧!
小学是孩子们打好基础的最佳时机,这个时间段少不了家长的辅导,帮助孩子根据这十一种思路来进行针对性练习,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
此外,孩子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最后,如果您的孩子作业拖拉、不爱学习、偏科、学习成绩下滑、记忆力差、考试考不好、学习压力大等问题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10个思路应用题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1.顺向综合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 AB AC AD AE AF AG共 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 BC、BD、BE、BF、BG共5条。
小学数学必考的21类应用题(含例题解析+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必考的21类应用题(含例题解析+解题思路)小学21类应用题宝典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总结小学数学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总结小学数学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题型有加减乘除、分数、几何图形、面积与周长、时钟与日历等。
本文将就这些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进行总结,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加减乘除题加减乘除是小学数学基础,解题思路如下:1. 加法题:先理解问题,然后按照算式的顺序逐步计算,注意列竖式对齐,最后将结果写在答案栏。
2. 减法题:同样先理解问题,按照算式的顺序逐步计算,需要注意借位的情况,最后将结果写在答案栏。
3. 乘法题:将乘法题分解为几个加法题,按照算式的顺序逐步计算,注意竖式对齐,最后将结果写在答案栏。
4. 除法题:理解问题,按照算式的顺序逐步计算,注意被除数与除数的对应关系,最后将商及余数写在答案栏。
二、分数题分数是小学数学中较为复杂的题型之一,解题思路如下:1. 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将其解释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概念。
2. 分数的比较: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进行比较,若分母相同,则比较分子的大小;若分母不同,则通过找到最小公倍数进行比较。
3. 分数的加减:将两个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然后按照相同的分母进行加减运算,最后将结果写成最简分数形式。
4. 分数的乘除:将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然后将结果写成最简分数形式。
三、几何图形题几何图形题涉及到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应用,解题思路如下:1. 认识图形: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性质及特点,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图形的边与角: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计算图形的周长和角的度数,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3. 图形的面积与周长:根据图形的特点,计算其面积和周长,注意单位的转换及公式的正确运用。
4. 图形的分类与判断: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或给出的条件,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判断,灵活运用几何知识进行推理分析。
四、面积与周长题面积与周长题主要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解题思路如下:1.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使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03 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解题技巧
审题技巧
分析数量关系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对于较长的题目,要学会分段理解,提 炼关键信息。
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已知量 和未知量,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画图辅助
逆向思维
对于一些抽象或复杂的题目,可以通过画 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图示可以直观地表示 数量关系,有助于解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汇报人: 202X-12-28
目录
• 应用题解题步骤 • 常见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 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 练习与巩固 • 应用题教学建议
01 应用题解题步骤
审题
0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弄清 问题的背景和所求的问题。
02
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数 ,明确数量关系和问题所涉及的 概念。
几何应用题
总结词
几何应用题主要涉及到几何图形的性质 和计算,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 和几何知识。
VS
详细描述
解决几何应用题时,学生需要先理解几何 图形的性质和特点,然后运用几何公式进 行计算。例如,计算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三角形的角度和面积等。
代数应用题
总结词
代数应用题涉及到代数方程和不等式 的求解,需要学生掌握代数的基本知 识和运算技巧。
理 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理解题目的实际意 义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04 练习与巩固
练习题
练习题1
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和一个 笔记本,铅笔的价格是2元,笔记 本的价格是5元,小明一共花了多
少钱?
练习题2
小红有3个苹果,小刚有5个苹果, 小红想和小刚交换一个苹果,请问 小红和小刚分别有多少个苹果?
小学数学常用的十一种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常用的十一种解题思路一、直接思路(本文选自:小学数学解题方法、思路、技巧汇编点击)“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归纳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归纳解答应用题一直是许多孩子做数学题的“心头大患",因为它既要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觉得难的原因。
以下是总结的小孩子数学应用题解决方法。
方法一:数量关系分析法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
数量关系分析法分为三步:(一)寻找题中的数量。
(二)明确各数量间的关系。
(三)解决各个产生的问题。
下面以一道例题的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数量关系分析法的运用。
家长在家辅导孩子作业可以参考老师的引导方法教导孩子思考的角度和方法,养成孩子独立思考、快速解答的好习惯:例题:“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解题思路:师:题中有几个数量呢?生:三个。
师:哪两个数量之间有直接关系呢?生: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让我们头脑中产生一个什么问题呢?生:四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师: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呢?生:用乘法35 ×3=105(人).师:现在又多了一个数量: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那么哪两个数量间又存在关系呢?根据他们的关系可以产生一个怎样的问题?生: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
问题是: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人?师:所以第二步算式怎样列呢?生:105+35=140(人).师:根据现在已经产生的数量,又有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存在呢?生: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140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生: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师:那么解决最后问题的算式怎样列出呢?生:140+12=152(人)方法二:问题中心散射倒推法所谓的“问题中心散射法”就是根据分析法这一思路模式,让孩子从最后的问题出发,不断地逆向推理,层层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