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立体几何-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理科)

合集下载

第八篇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八篇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013年高考会这样考】1.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垂直关系的判定,经常与命题或充要条件相结合.2.以锥体、柱体为载体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能力.3.能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简单命题.【复习指导】1.垂直是立体几何的必考题目,且几乎每年都有一个解答题出现,所以是高考的热点,是复习的重点.纵观历年来的高考题,立体几何中没有难度过大的题,所以复习要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2.要重视和研究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本讲中“化归”思想尤为重要,不论何种“垂直”都要化归到“线线垂直”,观察与分析几何体中线与线的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基础梳理1.直线与平面垂直(1)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③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2.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3.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一个关系垂直问题的转化关系线线垂直面面垂直判定性质线面垂直判定性质三类证法(1)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①定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②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③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④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2)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①线面垂直的定义:a与α内任何直线都垂直⇒a⊥α;②判定定理1:⎭⎬⎫m、n⊂α,m∩n=Al⊥m,l⊥n⇒l⊥α;③判定定理2:a∥b,a⊥α⇒b⊥α;④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α⇒a⊥β;⑤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l,a⊂α,a⊥l⇒a⊥β.(3)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①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②判定定理:a⊂α,a⊥β⇒α⊥β.双基自测1.(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l⊥平面α的是().A.l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B.l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垂直C.l与平面α内的某一条直线垂直D.l与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垂直解析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可知D正确.答案 D2.(2012·安庆月考)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解析选项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可以依然是两条平行直线;选项B,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某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两个平面;选项C,两个相交平面可以同时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选项D正确.答案 D3.(2012·兰州模拟)用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γ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b∥c,则a∥c;②若a⊥b,b⊥c,则a⊥c;③若a∥γ,b∥γ,则a∥b;④若a⊥γ,b⊥γ,则a∥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由公理4知①是真命题.在空间内a⊥b,b⊥c,直线a、c的关系不确定,故②是假命题.由a∥γ,b∥γ,不能判定a、b的关系,故③是假命题.④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答案 C4.(2011·聊城模拟)设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c⊥αα∥β⇒c⊥βB.⎭⎬⎫b⊂β,a⊥bc是a在β内的射影⇒b⊥cC.⎭⎬⎫b∥cb⊂αc⊄α⇒c∥αD.⎭⎬⎫a∥αb⊥a⇒b⊥α解析由a∥α,b⊥α可得b与α的位置关系有:b∥α,b⊂α,b与α相交,所以D不正确.答案D5.如图,已知P A⊥平面ABC,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由线面垂直知,图中直角三角形为4个.答案4考向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2011·天津改编)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C =45°,AD =AC =1,O 为AC 的中点,PO ⊥平面ABCD . 证明:AD ⊥平面P AC .[审题视点] 只需证AD ⊥AC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 证明 ∵∠ADC =45°,且AD =AC =1. ∴∠DAC =90°,即AD ⊥AC ,又PO ⊥平面ABCD ,AD ⊂平面ABCD , ∴PO ⊥AD ,而AC ∩PO =O , ∴AD ⊥平面P AC.(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①判定定理;②a ∥b ,a ⊥α⇒b ⊥α;③α∥β,a ⊥α⇒a ⊥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 (2)线面垂直的性质,常用来证明线线垂直. 【训练1】 如图,已知BD ⊥平面ABC ,MC 綉12BD ,AC =BC ,N 是棱AB 的中点. 求证:CN ⊥AD .证明 ∵BD ⊥平面ABC ,CN ⊂平面ABC ,∴BD ⊥CN .又∵AC =BC ,N 是AB 的中点. ∴CN ⊥AB . 又∵BD ∩AB =B , ∴CN ⊥平面ABD .而AD ⊂平面ABD , ∴CN ⊥AD .考向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DC ,△P 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AB =2DC =4 5.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 AD . [审题视点] 证明BD ⊥平面P AD ,根据已知平面P AD ⊥平面ABCD ,只要证明BD ⊥AD 即可.证明 在△ABD 中,由于AD =4,BD =8,AB =45, 所以AD 2+BD 2=AB 2.故AD ⊥BD .又平面P AD ⊥平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所以BD ⊥平面P AD .又BD ⊂平面MBD ,故平面MBD ⊥平面P AD.面面垂直的关键是线面垂直,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主要有:判定定理法、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面面垂直性质定理法,本题就是用的面面垂直性质定理法,这种方法是证明线面垂直、作线面角、二面角的一种核心方法. 【训练2】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证明∵A1B1⊥平面B1C1CB,BM⊂平面B1C1CB,∴A1B1⊥BM,由已知易得B1M=2,又BM=BC2+CM2=2,B1B=2,∴B1M2+BM2=B1B2,∴B1M⊥BM.又∵A1B1∩B1M=B1,∴BM⊥平面A1B1M.而BM⊂平面ABM,∴平面ABM⊥平面A1B1M.考向三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例3】►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CB=CD,AD⊥BD,点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ACD;(2)平面EFC⊥平面BCD.[审题视点] 第(1)问需证明EF∥AD;第(2)问需证明BD⊥平面EFC.证明(1)在△ABD中,因为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所以EF∥AD.又AD⊂平面ACD,EF⊄平面ACD,所以直线EF∥平面ACD.(2)在△ABD中,因为AD⊥BD,EF∥AD,所以EF⊥BD.在△BCD中,因为CD=CB,F为BD的中点,所以CF⊥BD.因为EF⊂平面EFC,CF⊂平面EFC,EF与CF交于点F,所以BD⊥平面EFC.又因为BD⊂平面BCD,所以平面EFC⊥平面BCD.解答立体几何综合题时,要学会识图、用图与作图.图在解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都与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相结合,准确识图,灵活利用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找出平面图形中的线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证明的关键.【训练3】如图,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F∥AC,AB=2,CE=EF=1.(1)求证:AF∥平面BDE;(2)求证:CF⊥平面BDE.证明(1)设AC与BD交于点G.因为EF∥AG,且EF=1,AG=12AC=1.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F∥EG.因为EG⊂平面BDE,AF⊄平面BDE,所以AF∥平面BDE.(2)如图,连接FG.因为EF ∥CG ,EF =CG =1, 且CE =1,所以四边形CEFG 为菱形. 所以CF ⊥EG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BD ⊥AC . 又因为平面ACEF ⊥平面ABCD , 且平面ACEF ∩平面ABCD =AC , 所以BD ⊥平面ACEF . 所以CF ⊥BD . 又BD ∩EG =G . 所以CF ⊥平面BDE .考向四 线面角【例4】►(2012·无锡模拟)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D ⊥底面ABCD ,点E 在棱PB 上. (1)求证:平面AEC ⊥平面PDB ;(2)当PD =2AB ,且E 为PB 的中点时,求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审题视点] (1)转化为证明AC ⊥平面PDB ;(2)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即为AE 与它在平面PDB 上的射影所成的角.(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C ⊥BD .∵PD ⊥底面ABCD , ∴PD ⊥AC .又PD ∩BD =D , ∴AC ⊥平面PDB .又AC ⊂平面AEC , ∴平面AEC ⊥平面PDB . (2)解 设AC ∩BD =O ,连接OE . 由(1)知,AC ⊥平面PDB 于点O , ∴∠AEO 为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点O 、E 分别为DB 、PB 的中点,∴OE ∥PD ,且OE =12PD . 又∵PD ⊥底面ABCD ,∴OE ⊥底面ABCD ,∴OE ⊥AO . 在Rt △AOE 中,OE =12PD =22AB =AO ,∴∠AEO =45°. 即AE 与平面PDB所成的角为45°.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般分为两大步:(1)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通过找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来完成;(2)计算,要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 【训练4】(2012·丽水质检)如图,已知DC ⊥平面ABC ,EB ∥DC ,AC =BC =EB =2DC =2,∠ACB =120°,P ,Q 分别为AE ,AB 的中点. (1)证明:PQ ∥平面ACD ;(2)求AD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 因为P ,Q 分别为AE ,AB 的中点,所以PQ ∥EB .又DC ∥EB ,因此PQ ∥DC ,PQ ⊄平面ACD ,DC ⊂平面ACD ,从而PQ ∥平面ACD . (2)解 如图,连接CQ ,DP.因为Q 为AB 的中点,且AC =BC , 所以CQ ⊥AB .因为DC ⊥平面ABC ,EB ∥DC , 所以EB ⊥平面ABC .因此CQ ⊥EB ,又AB ∩EB =B , 故CQ ⊥平面ABE .由(1)有PQ ∥DC ,又PQ =12EB =DC ,所以四边形CQPD 为平行四边形,故DP ∥CQ ,因此DP ⊥平面ABE ,∠DAP 为AD 和平面ABE 所成的角, 在Rt △DP A 中,AD =5,DP =1,sin ∠DAP =55. 因此AD 和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阅卷报告11——证明过程推理不严密而丢分【问题诊断】 高考对空间线面关系的考查每年必有一道解答题,难度为中低档题,大多数考生会做而得不到全分,往往因为推理不严密,跳步作答所致.【防范措施】 解题过程要表达准确、格式要符合要求.每步推理要有根有据.计算题要有明确的计算过程,不可跨度太大,以免漏掉得分点.引入数据要明确、要写明已知、设等字样.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示例】►(2011·江苏)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AD ,∠BAD =60°,E ,F 分别是AP ,AD 的中点.求证: (1)直线EF ∥平面PCD ; (2)平面BEF ⊥平面P AD .错因 在运用判定定理时漏掉关键条件致使推理不严谨致误.实录 (1)在△P AD 中,因为E ,F 分别为AP 、AD 的中点,所以EF ∥PD ,所以EF ∥平面PCD .(2)△ABD 为正三角形, ∴BF ⊥AD ,又平面P AD ⊥平面ABCD∴BF ⊥平面P AD ,∴平面BEF ⊥平面P AD .正解(1)在△P AD 中,因为E ,F 分别为AP ,AD 的中点,所以EF ∥PD . 又因为EF ⊄平面PCD ,PD ⊂平面PCD ,所以直线EF ∥平面PCD . (2)如图,连结BD .因为AB =AD ,∠BAD =60°,所以△ABD 为正三角形.因为F 是AD 的中点,所以BF ⊥AD .因为平面P AD ⊥平面ABCD ,BF ⊂平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所以BF ⊥平面P AD .又因为BF ⊂平面BEF ,所以平面BEF ⊥平面P AD . 【试一试】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E 、F 分别为PC 、BD 的中点,侧面P AD ⊥底面ABCD ,且P A =PD =22AD . (1)求证:EF ∥平面P AD ; (2)求证:平面P AB ⊥平面PCD .[尝试解答] (1)连接AC ,则F 是AC 的中点,E 为PC 的中点,故在△CP A 中,EF ∥P A , 又∵P A ⊂平面P AD ,EF ⊄平面P AD , ∴EF ∥平面P AD .(2)∵平面P AD ⊥平面ABCD ,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 又∵CD ⊥AD ,∴CD ⊥平面P AD ,∴CD ⊥P A .又P A =PD =22AD , ∴△P A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APD =π2,即P A ⊥PD .又∵CD ∩PD =D ,∴P A ⊥平面PCD .又∵P A ⊂平面P AB ,∴平面P AB ⊥平面PCD .。

2020版高考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

2020版高考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
2.
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 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 0°的角; ③当直线与平面斜交时,它们所成的角是锐角.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已知直线 a,b,c,若 a⊥b,b⊥c,则 a∥c.( (2)直线 l 与平面 α 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 l⊥α.( α,则 n⊥α.( 一个平面.( ) ) ) )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师生共研)
(2019· 青海模拟)如图,正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2, 底面积为 6,E 为侧棱 PC 的中点,则直线 BE 与平面 PAC 所 成的角为( )
A.60° C.45°
B.30° D.90°
【解析】 如图,正四棱锥 PABCD 中,根据底面积 为 6 可得, BC= 6.连接 BD, 交 AC 于点 O, 连接 PO, 则 PO 为正四棱锥 P­ABCD 的高, 根据体积公式可得, PO=1.因为 PO⊥底面 ABCD,所以 PO⊥BD,又 BD⊥AC,PO ∩AC=O,所以 BD⊥平面 PAC,连接 EO,则∠BEO 为直线 BE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在 Rt△POA 中,因为 PO=1,OA= 3, 1 所以 PA=2,OE=2PA=1,在 Rt△BOE 中,因为 BO= 3,所 BO 以 tan∠BEO=OE= 3,即∠BEO=60°.
2 . (2019· 安徽省知名示范高中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BC=BB1,AB1∩A1B=E,D 为 AC 上的 点,B1C∥平面 A1BD. (1)求证:BD⊥平面 A1ACC1; (2)若 AB=1,且 AC· AD=1,求三棱锥 ABCB1 的体积.
解:(1)如图,连接 ED, 因为平面 AB1C∩平面 A1BD=ED,B1C∥平面 A1BD, 所以 B1C∥ED, 因为 E 为 AB1 的中点,所以 D 为 AC 的中点, 因为 AB=BC,所以 BD⊥AC,① 由 A1A⊥平面 ABC,BD⊂平面 ABC,得 A1A⊥BD,② 由①②及 A1A,AC 是平面 A1ACC1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得 BD⊥平面 A1ACC1.

第八章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八章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4)若平面 α 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β 内的无数条直线,则 α⊥ β.(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解析:(1)直线 l 与平面 α 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有 l⊥α 或 l 与 α 斜交或 l⊂α 或 l∥α,故(1)错误.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故(2)错误. (3)若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可能垂直于另一个 平面,也可能与另一平面平行,也可能与另一平面相交,也可能在另 一平面内,故(3)错误. (4)若平面 α 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β 内的所有直线,则 α⊥β, 故(4)错误.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跟踪训练 2 如图,在三棱锥 PABC 中,平面 PAC⊥平面 ABC,∠ π ABC=2,点 D,E 在线段 AC 上,且 AD=DE=EC=2,PD=PC=4, 点 F 在线段 AB 上,且 EF∥BC.
(1)证明:AB⊥平面 PFE; (2)若四棱锥 PDFBC 的体积为 7,求线段 BC 的长.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判定定 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 平面的垂线 ,则这 两个平面垂直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l⊥α ⇒α l⊂β
⊥β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性 质 定 理 两个平面垂直, 则一个平面内垂 直于交线 的直线 与另一个平面垂 直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解:(1)证明:∵PA⊥平面 ABCD,BD⊂平面 ABCD, ∴PA⊥BD. ∵PC⊥平面 BDE,BD⊂平面 BDE, ∴PC⊥BD. ∵PA∩PC=P,∴BD⊥平面 PAC.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 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 理

解析:设 O 为正方形 ABCD 的中心,M 为 AB 中点,过 E 作 BC 的平行线 EF,交 CD 于 F,过 O 作 ON 垂直 EF 于 N, 连接 SO,SN,OM,则 SO 垂直于底面 ABCD,OM 垂直于 AB,
因此∠SEN=θ1,∠SEO=θ2,∠SMO=θ3, 从而 tan θ1=ESNN=OSNM,tan θ2=ESOO,tan θ3=OSOM, 因为 SN≥SO,EO≥OM,所以 tan θ1≥tan θ3≥tan θ2,即 θ1≥θ3≥θ2.故选 D.
可得四棱锥 P-ABCD 的侧面积为
12×PA·PD+12PA·AB+12PD·DC+12BC2sin 60°=6+2 3.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考点(kǎo di线ǎn)面3所成的角 例 3:(2018 年新课标Ⅰ)在长方体ABCD- A1B1C1D1 中, AB=BC=2,AC1与平面(píngmiàn)BB1C1C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 的体积(tǐjī)为( )
222+22=
9=3 2
2
2 .
由等面积法,得 C1O·CH=OC·CC1.
∴3 2 2×CH= 22×2.∴CH=23.
2 ∴sin ∠HDC=CDHC=31=23.故选 A.
答案(dá àn):A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
⊙面面所成的角
难点(nádiǎn)突破
例题:(2018年浙江)已知四棱锥(léngzhuī)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
定理 垂线,那么这两个
平面互相垂直
图形语言
如果两个平面垂 直,那么在一个平 性质 面内垂直于它们交 定理 线的直线垂直于另 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
l⊂β, l⊥α
⇒α⊥β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基础知识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a ,b ⊂αa ∩b =Ol ⊥a l ⊥b⇒l ⊥α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a ⊥αb ⊥α⇒a ∥b⎣⎢⎡⎦⎥⎤❶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再多(即无数条)的直线垂直,但这些直线不相交就不能说明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❷,则这两个平面垂直⎭⎪⎬⎪⎫l ⊂βl ⊥α⇒α⊥β 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α⊥βl ⊂βα∩β=a l ⊥a ⇒l ⊥α[❷要求一平面只需过另一平面的垂线.]二、常用结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求证:(1)CD⊥AE;(2)PD⊥平面ABE.[证明](1)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CD⊂底面ABCD,∴P A⊥CD,又∵AC⊥CD,且P A∩AC=A,∴CD⊥平面P AC.∵AE⊂平面P AC,∴CD⊥AE.(2)由P A=AB=BC,∠ABC=60°,可得AC=P A.∵E是PC的中点,∴AE⊥PC.由(1)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PD⊂平面PCD,∴AE⊥PD.∵P A⊥底面ABCD,AB⊂底面ABCD,∴P A⊥AB.又∵AB⊥AD,且P A∩AD=A,∴AB⊥平面P AD,∵PD⊂平面P 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解题技法]证明线面垂直的4种方法(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l ⊥a ,l ⊥b ,a ⊂α,b ⊂α,a ∩b =P ⇒l ⊥α. (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 ,a ⊂α,a ⊥l ⇒a ⊥β. (3)性质:①a ∥b ,b ⊥α⇒a ⊥α,②α∥β,a ⊥β⇒a ⊥α. (4)α⊥γ,β⊥γ,α∩β=l ⇒l ⊥γ.(客观题可用) [口诀归纳]线面垂直的关键,定义来证最常见, 判定定理也常用,它的意义要记清. 平面之内两直线,两线相交于一点, 面外还有一直线,垂直两线是条件. [题组训练]1.(2019·安徽知名示范高中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BC =BB 1,AB 1∩A 1B =E ,D 为AC 上的点,B 1C ∥平面A 1BD .(1)求证:BD ⊥平面A 1ACC 1;(2)若AB =1,且AC ·AD =1,求三棱锥A ­BCB 1的体积. 解: (1)证明:如图,连接ED ,∵平面AB 1C ∩平面A 1BD =ED ,B 1C ∥平面A 1BD , ∴B 1C ∥ED , ∵E 为AB 1的中点, ∴D 为AC 的中点, ∵AB =BC ,∴BD ⊥AC .∵A 1A ⊥平面ABC ,BD ⊂平面ABC ,∴A 1A ⊥BD . 又∵A 1A ,AC 是平面A 1ACC 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BD ⊥平面A 1ACC 1.(2)由AB =1,得BC =BB 1=1,由(1)知AD =12AC ,又AC ·AD =1,∴AC 2=2,∴AC 2=2=AB 2+BC 2,∴AB ⊥BC , ∴S △ABC =12AB ·BC =12,∴V A ­BCB 1=V B 1­ABC =13S △ABC ·BB 1=13×12×1=16.2.如图,S是Rt△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SB=SC,D为斜边AC的中点.(1)求证:SD⊥平面ABC;(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证明:(1)如图所示,取AB的中点E,连接SE,DE,在Rt△ABC中,D,E分别为AC,AB的中点.∴DE∥BC,∴DE⊥AB,∵SA=SB,∴SE⊥AB.又SE∩DE=E,∴AB⊥平面SDE.又SD⊂平面SDE,∴AB⊥SD.在△SAC中,∵SA=SC,D为AC的中点,∴SD⊥AC.又AC∩AB=A,∴SD⊥平面ABC.(2)∵AB=BC,∴BD⊥AC,由(1)可知,SD⊥平面ABC,又BD⊂平面ABC,∴SD⊥BD,又SD∩AC=D,∴BD⊥平面SAC.考点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2018·江苏高考)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求证:(1)AB∥平面A1B1C;(2)平面ABB1A1⊥平面A1BC.[证明](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因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解题技法] 证明面面垂直的2种方法 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定理法 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把问题转化成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题组训练]1.(2019·武汉调研)如图,三棱锥P ­ABC 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 A ⊥PC ,PB =2.求证:平面P AC ⊥平面ABC .证明:取AC 的中点O ,连接BO ,PO . 因为△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所以BO ⊥AC ,BO = 3.因为P A ⊥PC ,所以PO =12AC =1.因为PB =2,所以OP 2+OB 2=PB 2,所以PO ⊥OB . 因为AC ∩OP =O , 所以BO ⊥平面P AC . 又O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P AC ⊥平面ABC .2.(2018·安徽淮北一中模拟)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 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AB ,PD 的中点,且P A =AD .求证:(1)AF ∥平面PEC ; (2)平面PEC ⊥平面PCD .证明:(1)取PC 的中点G ,连接FG ,EG , ∵F 为PD 的中点,G 为PC 的中点, ∴FG 为△CDP 的中位线, ∴FG ∥CD ,FG =12CD .∵四边形ABCD 为矩形,E 为AB 的中点, ∴AE ∥CD ,AE =12CD .∴FG =AE ,FG ∥AE , ∴四边形AEGF 是平行四边形,∴AF ∥EG ,又EG ⊂平面PEC ,AF ⊄平面PEC ,∴AF∥平面PEC.(2)∵P A=AD,F为PD中点,∴AF⊥PD,∵P A⊥平面ABCD,CD⊂平面ABCD,∴P A⊥CD,又∵CD⊥AD,AD∩P A=A,∴CD⊥平面P AD,∵AF⊂平面P AD,∴CD⊥AF.又PD∩CD=D,∴AF⊥平面PCD.由(1)知EG∥AF,∴EG⊥平面PCD,又EG⊂平面PEC,∴平面PEC⊥平面PCD.[课时跟踪检测]A级1.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能得出a⊥b的是() A.a⊥α,b∥β,α⊥βB.a⊥α,b⊥β,α∥βC.a⊂α,b⊥β,α∥βD.a⊂α,b∥β,α⊥β解析:选C对于C项,由α∥β,a⊂α可得a∥β,又b⊥β,得a⊥b,故选C.2.(2019·湘东五校联考)已知直线m,l,平面α,β,且m⊥α,l⊂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l;②若α⊥β,则m∥l;③若m⊥l,则α⊥β;④若m∥l,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④B.③④C.①②D.①③解析:选A对于①,若α∥β,m⊥α,l⊂β,则m⊥l,故①正确,排除B.对于④,若m∥l,m⊥α,则l⊥α,又l⊂β,所以α⊥β.故④正确.故选A.3.已知P 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C为圆上异于A,B两点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P A⊥BC B.BC⊥平面P ACC.AC⊥PB D.PC⊥BC解析:选C由P A⊥平面ACB⇒P A⊥BC,故A不符合题意;由BC⊥P A,BC⊥AC,P A∩AC=A,可得BC⊥平面P AC,所以BC⊥PC,故B、D不符合题意;AC⊥PB显然不成立,故C符合题意.4.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已知AB⊥AC,BD⊥AC,那么点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必在()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解析:选A因为AB⊥AC,BD⊥AC,AB∩BD=B,所以AC⊥平央ABD,又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BD,所以点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必在直线AB上.5.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则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 AEC.平面PDF⊥平面P AED.平面PDE⊥平面ABC解析:选D因为BC∥DF,DF⊂平面PDF,BC⊄平面PDF,所以BC∥平面PDF,故选项A正确.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AE∩PE=E,所以BC⊥平面P AE,又DF∥BC,则DF⊥平面P AE,从而平面PDF⊥平面P AE.因此选项B、C均正确.6.如图,已知∠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 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个;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个.解析:∵PC⊥平面ABC,∴PC垂直于直线AB,BC,AC.∵AB⊥AC,AB⊥PC,AC∩PC=C,∴AB⊥平面P AC,又∵AP⊂平面P AC,∴AB⊥AP,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答案:317.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β;②若α外的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α;③设α∩β=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β;④直线l⊥α的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其中所有的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正确;②正确;满足③的α与β不一定垂直,所以③错误;直线l⊥α的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所以④错误.故所有的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②.答案:①②8.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α与棱AB,AC,A1C1,A1B1分别交于点E,F,G,H,且直线AA1∥平面α.有下列三个命题:①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②平面α∥平面BCC1B1;③平面α⊥平面BCFE.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因为AA1∥平面α,平面α∩平面AA1B1B=EH,所以AA1∥EH.同理AA1∥GF,所以EH∥GF,又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易知EH=GF=AA1,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若平面α∥平面BB1C1C,由平面α∩平面A1B1C1=GH,平面BCC1B1∩平面A1B1C1=B1C1,知GH∥B1C1,而GH∥B1C1不一定成立,故②错误;由AA1⊥平面BCFE,结合AA1∥EH知EH⊥平面BCFE,又EH⊂平面α,所以平面α⊥平面BCFE,故③正确.答案:①③9.(2019·太原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BAD=60°,P A=PD=AD=2,点M在线段PC上,且PM=2MC,N为AD的中点.(1)求证:AD⊥平面PNB;(2)若平面P AD⊥平面ABCD,求三棱锥P­NBM的体积.解:(1)证明:连接BD.∵P A=PD,N为AD的中点,∴PN⊥AD.又底面ABCD是菱形,∠BAD=60°,∴△ABD为等边三角形,∴BN⊥AD,又PN∩BN=N,∴AD⊥平面PNB.(2)∵P A=PD=AD=2,∴PN=NB= 3.又平面P AD⊥平面ABCD,平面P AD∩平面ABCD=AD,PN⊥AD,∴PN⊥平面ABCD,∴PN⊥NB,∴S△PNB=12×3×3=32.∵AD⊥平面PNB,AD∥BC,∴BC ⊥平面PNB .又PM =2MC , ∴V P ­NBM =V M ­PNB =23V C ­PNB =23×13×32×2=23.10.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点F 在侧棱B 1B 上,且B 1D ⊥A 1F ,A 1C 1⊥A 1B 1.求证:(1)直线DE ∥平面A 1C 1F ; (2)平面B 1DE ⊥平面A 1C 1F .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A 1C 1, 在△ABC 中,因为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 所以DE ∥AC ,于是DE ∥A 1C 1,又因为DE ⊄平面A 1C 1F ,A 1C 1⊂平面A 1C 1F , 所以直线DE ∥平面A 1C 1F .(2)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平面A 1B 1C 1, 因为A 1C 1⊂平面A 1B 1C 1,所以AA 1⊥A 1C 1,又因为A 1C 1⊥A 1B 1,A 1B 1∩AA 1=A 1,AA 1⊂平面ABB 1A 1,A 1B 1⊂平面ABB 1A 1, 所以A 1C 1⊥平面ABB 1A 1, 因为B 1D ⊂平面ABB 1A 1, 所以A 1C 1⊥B 1D ,又因为B 1D ⊥A 1F ,A 1C 1∩A 1F =A 1,A 1C 1⊂平面A 1C 1F ,A 1F ⊂平面A 1C 1F , 所以B 1D ⊥平面A 1C 1F , 因为直线B 1D ⊂平面B 1DE , 所以平面B 1DE ⊥平面A 1C 1F .B 级1.(2018·全国卷Ⅱ)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22,P A =PB =PC =AC =4,O 为AC 的中点.(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MC =2MB ,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 解:(1)证明:因为P A =PC =AC =4,O 为AC 的中点, 所以PO ⊥AC ,且PO =2 3. 连接OB , 因为AB =BC =22AC ,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AC ,OB =12AC =2.所以PO 2+OB 2=PB 2,所以PO ⊥OB . 又因为AC ∩OB =O ,所以PO ⊥平面ABC . (2)作CH ⊥OM ,垂足为H , 又由(1)可得OP ⊥CH , 所以CH ⊥平面POM .故CH 的长为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由题设可知OC =12AC =2,CM =23BC =423,∠ACB =45°,所以OM =253,CH =OC ·MC ·sin ∠ACB OM =455.所以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455.2.(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CD =2AB ,平面P AD ⊥底面ABCD ,P A ⊥AD ,E ,F 分别是CD ,PC 的中点.求证:(1)BE ∥平面P AD ; (2)平面BEF ⊥平面PCD .证明:(1)∵AB ∥CD ,CD =2AB ,E 是CD 的中点, ∴AB ∥DE 且AB =DE , ∴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AD ∥BE ,又BE ⊄平面P AD ,AD ⊂平面P AD , ∴BE ∥平面P AD .(2)∵AB ⊥AD ,∴四边形ABED 为矩形, ∴BE ⊥CD ,AD ⊥CD ,∵平面P AD ⊥底面ABCD ,平面P AD ∩底面ABCD =AD ,P A ⊥AD , ∴P A ⊥底面ABCD , ∴P A ⊥CD ,又P A ∩AD =A , ∴CD ⊥平面P AD ,∴CD ⊥PD , ∵E ,F 分别是CD ,PC 的中点, ∴PD ∥EF ,∴CD ⊥EF ,又EF ∩BE =E , ∴CD ⊥平面BEF ,∵CD ⊂平面PCD ,∴平面BEF ⊥平面PCD .。

高考数学 考点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理)-人教版高三全册

高考数学 考点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理)-人教版高三全册

考点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2)X 围:⎣⎢⎡⎦⎥⎤0,π2.3.平面与平面垂直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①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概念方法微思考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吗?提示 垂直.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在平面内可以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该直线垂直,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得出两平行直线中的另一条也与平面内的那两条直线成90°的角,即垂直于平面内的这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垂直于这个平面.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吗?提示 垂直.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分别作与第三个平面交线垂直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这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这两条垂线平行,所以该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1.(2017•新课标Ⅲ)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CD 的中点,则() A .11A E DC ⊥B .1A E BD ⊥C .11A E BC ⊥D .1A E AC ⊥ 【答案】C【解析】法一:连1B C ,由题意得11BC B C ⊥, 11A B ⊥平面11B BCC ,且1BC ⊂平面11B BCC ,111A B BC ∴⊥, 1111A B B C B =,1BC ∴⊥平面11A ECB , 1A E ⊂平面11A ECB , 11A E BC ∴⊥.故选C .法二: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棱长为2,则1(2A ,0,2),(0E ,1,0),(2B ,2,0),(0D ,0,0),1(0C ,2,2),(2A ,0,0),(0C ,2,0),1(2A E =-,1,2)-,1(0DC =,2,2),(2BD =-,2-,0), 1(2BC =-,0,2),(2AC =-,2,0),112A E DC =-,12A E BD =,110A E BC =,16A E AC =, 11A E BC ∴⊥.故选C .2.(2016•某某)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 α,n β⊥,则() A .//m l B .//m n C .n l ⊥D .m n ⊥ 【答案】C【解析】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直线m ,n 满足//m α,//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l β⊂, n β⊥, n l ∴⊥.故选C .3.(2019•)已知l ,m 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 ①l m ⊥;②//m α;③l 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 【答案】若l α⊥,l m ⊥,则//m α.(或若l α⊥,//m α,则)l m ⊥ 【解析】由l ,m 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知: 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 若l α⊥,l m ⊥,则//m α.若l α⊥,//m α,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线面平行的性质得l m ⊥,∴若l α⊥,//m α,则l m ⊥故答案为:若l α⊥,l m ⊥,则//m α.(或若l α⊥,//m α,则)l m ⊥.4.(2019•某某)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AB BC =.求证:(1)11//A B 平面1DEC ; (2)1BE C E ⊥.【解析】(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 //DE AB ∴,11//AB A B ,11//DE A B ∴,DE ⊂平面1DEC ,11A B ⊂/平面1DEC ,11//A B ∴平面1DEC .解:(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E 是AC 的中点,AB BC =. BE AC ∴⊥,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平面ABC ,BE ⊂平面ABC , 1BE AA ∴⊥,又1AA AC A =,BE ∴⊥平面11ACC A ,1C E ⊂平面11ACC A ,1BE C E ∴⊥.5.(2017•某某)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解析】(1)AB AD ⊥,EF AD ⊥,且A 、B 、E 、F 四点共面,//AB EF ∴,又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EF ∴平面ABC ;(2)在线段CD 上取点G ,连结FG 、EG 使得//FG BC ,则//EG AC , BC BD ⊥,//FG BC ,FG BD ∴⊥,又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FG ⊂平面BCD , FG ∴⊥平面ABD ,AD ⊂平面ABD ,FG AD ∴⊥,AD EF ⊥,且EFFG F =,AD ∴⊥平面EFG ,EG ⊂平面EFG ,AD EG ∴⊥,//EG AC ,AD AC ∴⊥.6.(2020•某某)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B C ⊥平面ABC ,E ,F 分别是AC ,1B C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11AB C ; (2)求证:平面1AB C ⊥平面1ABB .【解析】(1)E ,F 分别是AC ,1B C 的中点.所以1//EF AB ,因为EF ⊂/平面11AB C ,1AB ⊂平面11AB C , 所以//EF 平面11AB C ;(2)因为1B C ⊥平面ABC ,AB ⊂平面1ABB , 所以1B C AB ⊥,又因为AB AC ⊥,1AC B C C =,AC ⊂平面1AB C ,1B C ⊂平面1AB C ,所以AB ⊥平面1AB C , 因为AB ⊂平面1ABB ,所以平面1AB C ⊥平面1ABB .7.(2020•新课标Ⅰ)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 为DO 上一点,90APC ∠=︒.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C ;(2)设DO ,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解析】(1)连接OA ,OB ,OC ,ABC ∆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 所以AB BC AC ==.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所以:OA OB OC ==,所以222222AP BP CP OA OP OB OP OC OP ===+=+=+, 所以APB BPC APC ∆≅∆≅∆, 由于90APC ∠=︒, 所以90APB BPC ∠=∠=︒, 所以AP BP ⊥,CP BP ⊥, 由于APCP P =,所以BP ⊥平面APC , 由于BP ⊂平面PAB , 所以:平面PAB ⊥平面PAC .(2)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圆锥的母线长为l ,所以l =,所以22rr π+=,整理得22(3)(1)0r r +-=,解得1r =.所以AB =由于222AP BP AB +=,解得AP =则:1132P ABC V -=⨯=8.(201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E 为CD 的中点.(Ⅰ)求证:BD ⊥平面PAC ;(Ⅱ)若60ABC ∠=︒,求证:平面PAB ⊥平面PAE ;(Ⅲ)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CF 平面PAE ?说明理由.【解析】(Ⅰ)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BD PA ∴⊥,BD AC ⊥,∴⊥平面PAC.=,BDPA AC A(Ⅱ)在四棱锥P 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E为CD的中点,60∠=︒,ABC∴⊥,PA AEAB AE⊥,∴⊥平面PAB,=,AEPA AB AAE⊂平面PAE,∴平面PAB⊥平面PAE.解:(Ⅲ)棱PB上是存在中点F,使得//CF平面PAE.理由如下:取AB中点G,连结GF,CG,在四棱锥P 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E为CD的中点,//FG PA,∴,//CG AE=,AE PA ACG FG G=,CFG平面PAE,∴平面//∴平面PAE.CF⊂平面CFG,//CF9.(2018•新课标Ⅲ)如图,矩形ABCD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M是CD上异于C,D的点.(1)证明:平面AMD⊥平面BMC;(2)在线段AM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MC平面PBD?说明理由.【解析】(1)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弦CD 所在平面垂直,所以AD ⊥半圆弦CD 所在平面,CM ⊂半圆弦CD 所在平面, CM AD ∴⊥,M 是CD 上异于C ,D 的点.CM DM ∴⊥,DM AD D =,CM ∴⊥平面AMD ,CM ⊂平面CMB ,∴平面AMD ⊥平面BMC ;(2)存在P 是AM 的中点, 理由:连接BD 交AC 于O ,取AM 的中点P ,连接OP ,可得//MC OP ,MC ⊂/平面BDP ,OP ⊂平面BDP ,所以//MC 平面PBD .10.(201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PA PD =,E ,F 分别为AD ,PB 的中点.(Ⅰ)求证:PE BC ⊥;(Ⅱ)求证:平面PAB ⊥平面PCD ; (Ⅲ)求证://EF 平面PCD .【解析】(Ⅰ)PA PD =,E 为AD 的中点, 可得PE AD ⊥,底面ABCD 为矩形,可得//BC AD , 则PE BC ⊥;(Ⅱ)由于平面PAB 和平面PCD 有一个公共点P , 且//AB CD ,在平面PAB 内过P 作直线//PG AB , 可得//PG CD ,即有平面PAB ⋂平面PCD PG =, 由平面PAD ⊥平面ABCD ,又AB AD ⊥, 可得AB ⊥平面PAD ,即有AB PA ⊥, PA PG ⊥;同理可得CD PD ⊥,即有PD PG ⊥,可得APD ∠为平面PAB 和平面PCD 的平面角, 由PA PD ⊥,可得平面PAB ⊥平面PCD ;(Ⅲ)取PC 的中点H ,连接DH ,FH , 在三角形PBC 中,FH 为中位线,可得//FH BC , 12FH BC =, 由//DE BC ,12DE BC =, 可得DE FH =,//DE FH , 四边形EFHD 为平行四边形, 可得//EF DH ,EF ⊂/平面PCD ,DH ⊂平面PCD ,即有//EF 平面PCD .11.(2017•新课标Ⅰ)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且90BAP CDP ∠=∠=︒.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 ;(2)若PA PD AB DC ===,90APD ∠=︒,且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解析】(1)在四棱锥P ABCD -中,90BAP CDP ∠=∠=︒,AB PA ∴⊥,CD PD ⊥,又//AB CD ,AB PD ∴⊥, PAPD P =,AB ∴⊥平面PAD ,AB ⊂平面PAB ,∴平面PAB ⊥平面PAD .解:(2)设PA PD AB DC a ====,取AD 中点O ,连结PO , PA PD AB DC ===,90APD ∠=︒,平面PAB ⊥平面PAD ,PO ∴⊥底面ABCD ,且AD =,PO =, 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83,由AB ⊥平面PAD ,得AB AD ⊥, 13P ABCD ABCD V S PO -∴=⨯⨯四边形311183333AB AD PO a a =⨯⨯⨯=⨯==,解得2a =,2PA PD AB DC ∴====,AD BC ==,PO =,PB PC ∴==∴该四棱锥的侧面积:PAD PAB PDC PBC S S S S S ∆∆∆∆=+++侧11112222PA PD PA AB PD DC BC =⨯⨯+⨯⨯+⨯⨯+⨯11112222222222=⨯⨯+⨯⨯+⨯⨯+⨯6=+12.(2017•某某)由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截去三棱锥111C B CD -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O 为AC 与BD 的交点,E 为AD 的中点,1A E ⊥平面ABCD , (Ⅰ)证明:1//A O 平面11B CD ;(Ⅱ)设M 是OD 的中点,证明:平面1A EM ⊥平面11B CD .【解析】(Ⅰ)取11B D 中点G ,连结1A G 、CG ,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O 为AC 与BD 的交点,∴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截去三棱锥111C B CD -后,1//AG OC =,∴四边形1OCGA 是平行四边形,1//AO CG ∴, 1AO ⊂/平面11B CD ,CG ⊂平面11B CD , 1//AO ∴平面11B CD . (Ⅱ)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截去三棱锥111C B CD -后,11//BD B D =,M 是OD 的中点,O 为AC 与BD 的交点,E 为AD 的中点,1A E ⊥平面ABCD ,又BD ⊂平面ABCD ,1BD A E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O 为AC 与BD 的交点, AO BD ∴⊥,M 是OD 的中点,E 为AD 的中点,EM BD ∴⊥,1A EEM E =,BD ∴⊥平面1A EM ,11//BD B D ,11B D ∴⊥平面1A EM , 11B D ⊂平面11B CD ,∴平面1A EM ⊥平面11B CD .1.(2020•某某模拟)已知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则给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m α,//n β,且//m n ,则//αβ; ②//m α,//n β,且m n ⊥,则αβ⊥; ③m α⊥,n β⊥,且//m n ,则//αβ; ④m α⊥,n β⊥、且m n ⊥,则αβ⊥.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D .③④ 【答案】D【解析】对于①,当//m α,//n β,且//m n 时,有//αβ或α、β相交,所以①错误; 对于②,当//m α,//n β,且m n ⊥时,有αβ⊥或//αβ或α、β相交且不垂直,所以②错误; 对于③,当m α⊥,n β⊥,且//m n 时,得出m β⊥,所以//αβ,③正确; 对于④,当m α⊥,n β⊥、且m n ⊥时,αβ⊥成立,所以④正确. 综上知,正确的命题序号是③④. 故选D .2.(2020•某某四模)已知直线a 和平面α、β有如下关系:①αβ⊥,②//αβ,③a β⊥,④//a α,则下列命题为真的是()A .①③⇒④B .①④⇒③C .③④⇒①D .②③⇒④ 【答案】C【解析】对于A ,由αβ⊥,a β⊥,可得//a α或a α⊂,故A 错误; 对于B ,由αβ⊥,//a α,可得a β⊂或//a β或a 与β相交,故B 错误; 对于C ,由//a α,过a 作平面γ与α相交,交线为b ,则//a b , a β⊥,b β∴⊥,而b α⊂,可得αβ⊥,故C 正确;对于D ,由//αβ,a β⊥,可得a α⊥,故D 错误. 故选C .3.(2020•五华区校级模拟)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E 为棱CD 的中点,则() A .11A E DD ⊥B .1A E DB ⊥C .111A E D C ⊥D .11A E DB ⊥ 【答案】B【解析】连结AE ,BD ,因为AB =,所以AB ADAD DE=, 所以ABD DAE ∆∆∽,所以DAE ABD ∠=∠, 所以90EAB ABD ∠+∠=︒,即AE BD ⊥, 所以BD ⊥平面1A AE , 所以1A E DB ⊥. 故选B .4.(2020•海淀区二模)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点P 在侧面11BB C C 的边界及其内部运动.若1D O OP ⊥,则△11D C P 面积的最大值为()A B C D .【答案】C 【解析】如图,由正方体性质知,当P 位于C 点时,1D O OC ⊥,当P 位于1BB 的中点1P 时,由已知得,12DD =,DO BO ==1111BP B P ==,11B D =求得1OD =1OP ==113D P ==.∴2221111OD OP D P +=,得11OD OP ⊥.又1OP OC O =,1D O ∴⊥平面1OP C ,得到P 的轨迹在线段1PC 上.由111C P CP ==11C CP ∠为锐角,而12CC =< 知P 到棱11C D 的最大值为5.则△11D C P 面积的最大值为122⨯.故选C .5.(2020•某某模拟)已知四棱锥S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D BC ,120BAD ∠=︒,SAD ∆是等边三角形,且SA AB ==若点P 在四棱锥S ABCD -的外接球面上运动,记点P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d ,若平面SAD ⊥平面ABCD ,则d 的最大值为()A 1B 2+C 1D 2 【答案】A【解析】依题意,3MBC π∠=,取BC 的中点E ,则E 是等腰梯形ABCD 外接圆的圆心,F 是SAD ∆的外心, 作OE ⊥平面ABCD ,OF ⊥平面SAB ,则O 是人锥S ABCD -的外接球的球心,且3OF DE ==,2AF =, 设四棱锥S ABCD -的外接球半径为R , 则22213R SF OF =+=, 则1OE DF ==,∴当四棱锥S ABCD -的体积最大时,1max d R OE =+=.故选A .6.(2020•某某模拟)已知AB是圆柱上底面的一条直径,C是上底面圆周上异于A,B的一点,D 为下底面圆周上一点,且AD⊥圆柱的底面,则必有()A.平面ABC⊥平面BCD B.平面BCD⊥平面ACDC.平面ABD⊥平面ACD D.平面BCD⊥平面ABD【答案】B【解析】因为AB是圆柱上底面的一条直径,所以AC BC⊥,又AD垂直圆柱的底面,所以AD BC=,⊥,因为AC AD A所以BC⊥平面ACD,因为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ACD.故选B.7.(2020•婺城区校级模拟)在正四面体ABCD中,已知E,F分别是AB,CD上的点(不含端点),则()A.不存在E,F,使得EF CD⊥B.存在E,使得DE CD⊥C .存在E ,使得DE ⊥平面ABCD .存在E ,F ,使得平面CDE ⊥平面ABF 【答案】D【解析】(1)对于A ,D 选项,取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如图: 因为A BCD -是正四面体,所以它的各个面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CE DE =,所以EF CD ⊥,同理可证EF AB ⊥.故A 错误; 又因为AB CE ⊥,AB DE ⊥,且CEDE E =,故AB ⊥平面CED ,又AB ⊂平面ABF ,所以平面ABF ⊥平面CED .故D 正确.(2)对于B 选项,将C 看成正三棱锥的顶点,易知当E 在AB 上移动时,CDE ∠的最小值为直线CD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即(1)中的CDE ∠,显然为锐角,最大角为60CDB CDA ∠=∠=︒,故当E 在AB 上移动时,不存在E ,使得DE CD ⊥.故B 错误.(3)对于C 选项,将D 看成顶点,则由D 向底面作垂线,垂足为底面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不落在AB 上,又因为过空间中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故不存在E ,使得DE ⊥平面ABC ,故C 错误. 故选D .8.(2020•兖州区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60DAB ∠=︒,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且平面PAD ⊥平面ABC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棱AD 上存在点M ,使AD ⊥平面PMB B .异面直线AD 与PB 所成的角为90︒C .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为45︒D .BD ⊥平面PAC 【答案】ABC【解析】如图所示,A .取AD 的中点M ,连接PM ,BM ,连接对角线AC ,BD 相较于点O . 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PM AD ∴⊥.又底面ABCD 为菱形,60DAB ∠=︒,ABD ∴∆是等边三角形.AD BM ∴⊥.又PM BM M =.AD ∴⊥平面PMB ,因此A 正确.B .由A 可得:AD ⊥平面PMB ,AD PB ∴⊥,∴异面直线AD 与PB 所成的角为90︒,正确.C .平面PBC ⋂平面ABCD BC =,//BC AD ,BC ∴⊥平面PBM ,BC PB ∴⊥,BC BM ⊥.PBM ∴∠是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设1AB =,则BM PM ==,在Rt PBM ∆中,tan 1PMPBM BM∠==,45PBM ∴∠=︒,因此正确. D .BD 与PA 不垂直,BD ∴与平面PAC 不垂直,因此D 错误.故选ABC .9.(2020•某某模拟)如图所示,在四个正方体中,l 是正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l ⊥平面MNP 的图形为()A .B .C .D .【答案】AD【解析】对于AD .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可得:l MN ⊥,l MP ⊥,可得l ⊥平面MNP . 而BC 无法得出l ⊥平面MNP . 故选AD .10.(2020•某某市模拟)在三棱锥P ABC -中,4AB AC ==,120BAC ∠=︒,PB PC ==,平面PBC ⊥平面ABC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80π【解析】如图,设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1O , 连接1O C ,1O A ,1BCO A H =,连接PH .由题意可得AH BC ⊥,且1122AH O A ==,12BH BC ==因为平面PBC ⊥平面ABC ,且PB PC =,所以PH ⊥平面ABC ,且6PH . 设O 为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球心,连接1OO ,OP ,OC ,过O 作OD PH ⊥,垂足为D , 则外接球的半径R 满足222221114(6)R OO OO O H =+=-+,即221116(6)4OO OO +=-+,解得12OO =,从而220R =,故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80R ππ=. 故答案为:80π.12.(2020•某某三模)已知四边长均为的空间四边形ABCD 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3BAD π∠=,平面ABD ⊥平面CBD ,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设E 是ABD ∆的外心,F 是BCD ∆的外心,过E ,F 分别作平面ABD 与平面BCD 的垂线OE 、OF ,相交于O ;由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长为3BAD π∠=,所以ABD ∆与B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又平面ABD ⊥平面CBD ,所以O 为四面体ABCD 外接球的球心;又2AE =,1OE =,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R =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334433R V ππ==⨯=. 13.(2020•某某模拟)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四边形ABCD 为矩形,SA ⊥平面ABCD ,P ,Q 别是线段BS ,AD 的中点,点R 在线段SD 上.若4AS =,2AD =,AR PQ ⊥,则AR =__________.【解析】取SA 的中点E ,连接PE ,QE .SA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SA AB ∴⊥,而AB AD ⊥,AD SA A =,AB ∴⊥平面SAD ,故PE ⊥平面SAD ,又AR ⊂平面SAD ,PE AR ∴⊥. 又AR PQ ⊥,PEPQ P =,AR ∴⊥平面PEQ ,EQ ⊂平面PEQ ,AR EQ ∴⊥.E ,Q 分别为SA ,AD 的中点,//EQ SD ∴,则AR SD ⊥,在直角三角形ASD 中,4AS =,2AD =,可求得SD =由等面积法可得AR ..14.(2020•某某模拟)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3DAB π∠=,侧面PAD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平面ABCD ,E 为棱PC 上一点,若平面EBD ⊥平面ABCD ,则PEEC=__________.【答案】12【解析】取AD 的中点O ,连接OC 交BD 于F 点,连结EF , //OD BC ,2BC OD =,2FC OF ∴=.平面PAD ⊥平面ABCD ,PO AD ⊥, PO ∴⊥平面ABCD ,又平面BDE ⊥平面ABCD , //OP EF ∴,∴12PE OF EC FC ==. 故答案为:12.15.(2020•某某二模)在几何体P ABC -中,PAB ∆是正三角形,平面PAB ⊥平面ABC ,且2AB BC ==,AB BC ⊥,则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__.【答案】283π【解析】PAB ∆是正三角形,所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一定在三角形PAB 的中心的垂线上,因为平面PAB ⊥平面ABC ,所以作GO ⊥平面PAB ,AB BC ⊥,外接球的球心也在平面ABC 的重心的垂线上,作OE ⊥平面ABC 交AC 于E ,O 为外接球的球心,由题意可知EC 123GD ==,外接球的半径为:O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843ππ⨯=.故答案为:283π.16.(2020•市中区校级模拟)如图,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11AB CB =.(1)证明:平面11BDD B ⊥平面ABCD ;(2)若60DAB ∠=︒,△1DB B 是等边三角形,求点1D 到平面1C BD 的距离.【解析】(1)设AC 交BD 于E ,连接1B E ,如图 四边形ABCD 为菱形,AC BD ∴⊥且点E 为AC 中点, 在△1AB C 中,11AB CB =,AE CE =, 1B E AC ∴⊥, 1DBB E E =,BD ,1B E ⊂平面11BDD B ,AC ∴⊥平面11BDD B , AC ⊂平面ABCD ,∴平面ABCD ⊥平面11BDD B ;(2)连接1BD ,11A C ,1C E ,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ABCD 平面1111A B C D ,又由(1)可知,平面ABCD ⊥平面11BDD B ,∴平面1111A B C D ⊥平面11BDD B ,则1DD ⊥平面ABCD ,又BD ⊂平面ABCD , 1DD BD ∴⊥,11AC ⊂平面1111A B C D , 11AC ∴⊥平面11BDD B ,2AD AB ==,60DAB ∠=︒, DAB ∴∆为等边三角形, 2BD AB ∴==,△1DB B 为等边三角形,2BD AB ∴==,△1DB B 为等边三角形,12BB BD ∴==,又112DD BB ==,∴112222BDD S ∆=⨯⨯=,∴11111||132C BDD BDD AC V S -∆=⨯⨯=又1BB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 1BB BC ∴⊥,12BB BD AB ===,2AB BC ==, 1BB BC ∴=,又因为四边形11BCC B 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11BCC B 为正方形,11BC B C ∴=, 11C D BC ∴=,又E 为BD 中点,1C E BD ⊥,∴111||||2C BDSBD C E =111||||222BD C E ==⨯, ∴11112333D C BD C BDV S d -==,∴7d =所以点1D 到平面1C BD17.(2020•龙凤区校级模拟)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33AB CD ==,2PA PD BC ===,90ABC ∠=︒,且PB PC =.(1)求证:平面PAD ⊥平面ABCD ; (2)求点D 到平面PBC 的距离.【解析】(1)取AD 、BC 的中点分别为M 、E ,连结PM ,PE ,ME ,//AB CD ,33AB CD ==,∴四边形ABCD 为梯形,又M 、E 为AD 、BC 的中点,ME ∴为梯形的中位线,//ME AB ∴,又90ABC ∠=︒, ME BC ∴⊥,PB PC =,E 为BC 的中点 PE BC ∴⊥,又PE M E E =,PE ⊂平面PME ,ME ⊂平面PME ,BC ∴⊥平面PME ,又PM ⊂平面PME ,故PM BC ⊥,由PA PD =,M 为AD 中点,PM AD ∴⊥, 又AD ,BC 不平行,必相交于某一点,且AD ,BC 都在平面ABCD 上,PM ∴⊥平面ABCD ,由PM ⊂平面PAD ,则平面PAD ⊥平面ABCD .(2)由(1)及题意知,PM 为三棱锥P BCD -的高,AD =,2ME =,PM =故PE = 11222PBC S BC PE ∆=⨯=⨯1121122BCD S BC CD ∆=⨯=⨯⨯=, 设点D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h ,∴由等体积法知:111113333P BCD D BCP BCD PBC V V S PM S h h --∆∆==⨯=⨯=⨯=,解得h ,所以点D 到平面PBC .18.(2020•某某模拟)如图,菱形ABCD 与正三角形BCE 的边长均为2,它们所在平面互相垂直,FD ⊥平面ABCD .(1)求证:平面ACF ⊥平面BDF ;(2)若60CBA ∠=︒,求三棱锥E BCF -体积.【解析】(1)证明:在菱形ABCD 中,AC BD ⊥,FD ⊥平面ABCD ,FD AC ∴⊥.又BDFD D =,AC ∴⊥平面BDF .而AC ⊂平面ACF ,∴平面ACF ⊥平面BDF ; (2)解:取BC 中点O ,连接EO ,OD , BCE ∆为正三角形,EO BC ∴⊥,平面BCE ⊥平面ABCD 且交线为BC ,EO ∴⊥平面ABCD .FD ⊥平面ABCD ,//EO FD ∴,得//FD 平面BCE .E BCF F BCE D BCE E BCD V V V V ----∴===.122sin1202BCD S ∆=⨯⨯⨯︒EO =11133E BCF BCD V S EO -∆=⨯=.19.(2020•某某模拟)图1是直角梯形ABCD ,//AB CD ,90D ∠=︒,2AB =,3,2DC AD CE ED ===,以BE 为折痕将BCE ∆折起,使C 到达1C 的位置,且1AC =图2.(Ⅰ)证明:平面1BC E ⊥平面ABED ;(Ⅱ)求点B 到平面1AC D 的距离.【解析】(Ⅰ)证明:在直角梯形ABCD 中,由2,1,AB DE AD ===2EB EC BC ===. 连接AC 交EB 与M 点,则ECM BAM ∆≅,M ∴为BE 的中点,则CM BE ⊥.∴1C M MA ==,又1C A =1C M MA ∴⊥, 又1C M BE ⊥,BEAM M =,1C M ∴⊥平面ABED ,又1C M ⊂平面1C EB ,∴平面ABED ⊥平面1C EB ; (Ⅱ)解:设B 到平面1AC D 的距离为d ,则1113B AC DAC D V d S -=,又11111121332B AC D C ABD ABD V V S C M --∆==⨯=⨯⨯.DM AM ==1C M =,∴1C D =∴112AC DS==∴1113B AC D AC D V d S -====. 即点B 到平面1AC D20.(2020•某某模拟)如图,在长方体ABCD HKLE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点F 在线段AH 上且20AF HF +=,BE 与底面ABCD 所成角为3π. (1)求证:AC BE ⊥;(2)M 为线段BD 上一点,且BM =AM 与BF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析】(1)证明:因为在长方体ABCD HKLE -中,有DE ⊥平面ABCD , 所以DE A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AC BD ⊥,又BD DE D =,从而AC ⊥平面BDE .而BE ⊂平面BDE ,所以AC BE ⊥.(2)因为在长方体ABCD HKLE -中,有B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3π, 由(1)知DBE ∠为直线B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所以3DBE π∠=,所以ED DB3AD =可知DE =所以AH =20AF HF +=,即13AF AH =,故AF =DE 上取一点G ,使13DG DE =, 连接FG ,则在长方体ABCD HKLE -中,有////FG AD BC ,且FG AD BC ==,所以四边形FBCG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F CG ,在BD 上取一点N ,使DN BM =,因为BM =BD =13DN BM BD ==, 所以在正方形ABCD 中,ON OM =,所以CON AOM ∆≅∆,所以CNO AMO ∠=∠,所以//AM CN ,所以GCN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AM 与BF 所成的角,在GNC ∆中,GC BF ==在AMB ∆中,由余弦定理得AM ==,则CN AM =GN ==在GN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2GC NC GN GCN GC NC +-∠==.故异面直线AM 与BF .21.(2020•某某模拟)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与正方形CDEF 所在平面相交于CD .(1)求作平面ACE 与平面BCF 的交线l .并说明理由;(2)若BD CF ⊥,求证:平面BDE ⊥平面ACE .【解析】(1)过点C 作BF 的平行线l 即可,下面予以证明. 由已知得,AB 和EF 都与CD 平行且相等,∴四边形ABFE 是平行四边形,//AE BF ∴,BF ⊂/平面ACE ,且AE ⊂平面ACE ,//BF ∴平面ACE , BF ⊂平面BCE ,且平面ACE ⋂平面BCF l =,//BF l ∴.(2)证明:由CF BD ⊥,CF CD ⊥,且BD CD D =,CF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CF AC ∴⊥,//DE CF ,DE AC ∴⊥,在菱形ABCD 中,BD AC ⊥,又DE BD D =,AC ∴⊥平面BDE ,AC ⊂平面ACE ,∴平面BDE ⊥平面ACE .22.(2020•某某一模)如图,四棱锥E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60ADC ∠=︒,2CD AD =,EC ⊥底面ABCD .(Ⅰ)求证:平面ADE ⊥平面ACE ;(Ⅱ)若2AD CE ==,求点C 到面ADE 的距离.【解析】(Ⅰ)证明:EC ⊥平面ABCD ,EC AD ∴⊥,又60ADC ∠=︒,2CD AD =,AD AC ∴⊥,AD ∴⊥平面ACE ,又AD ⊂平面ADE ,故平面ADE ⊥平面ACE .(Ⅱ)设点C 到面ADE 的距离为h ,又C ADE F ACD V V --=,由(Ⅰ)可知AD ⊥平面ACE ,则AD AE ⊥,所以,111124223232h ⨯⨯⨯⨯=⨯⨯⨯,所以h =C 到面ADE。

第八章立体几何 第五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八章立体几何  第五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15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返回目录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考点二 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及运算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通关秘籍】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共线向量定理可以分解为两个命题:①a∥b⇒存在唯一 实数λ,使a=λb;②若存在唯一实数λ,使a=λb,则a∥b.其中命题②是空间向量共线的判定 定理.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6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7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所有空间向量组成的集合就是 {p|p=xa+yb+zc,x,y,z∈R}.这个集合可看做是由向量a,b,c生成的,我们把{a,b,c}叫做
4.空间向量的运算 (1)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及数量积运算都可类比平面向量. (2)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设a=(a1,a2,a3),b=(b1,b2,b3), 则
(i)a+b=(a1+b1,a2+b2,a3+b3), a-b=(a1-b1,a2-b2,a3-b3), λa=(λa1,λa2,λa3)(λ∈R),
a· b=a1b1+a2b2+a3b3;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9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10

高考文数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五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高考文数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五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③若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 互平行; ④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 这个平面.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B )
A.1 B.2 C.3 D.4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⑦ 平行
⑧ a ⇒ a ∥ b ⑨ b
与“直线与平面垂直”有关的结论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常常逆用,即a⊥α,b⊂α⇒a⊥b.
(2)若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
面.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判定 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② 两条相交直线 都 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③ a、b ④ a b O ⇒ l ⊥ α ⑤ l a ⑥ l b
性质 定理
∴AB∥l.
(3)∵C'D⊥BD,C'D⊥DE,ED∩BD=D, ∴C'D⊥平面BDE.
S C= C 'F , 1 ∵ = ' DF S
0, 2 .
3.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 面角. (2)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 别作 平面角. 垂直于棱 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 两个半平面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
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理新人教A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理新人教A版
答案
触类旁通 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 递性(a∥b,a⊥α⇒b⊥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④面面垂 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有时需借助线面 垂直的性质.
即时训练 3.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菱形,∠BAD=60°, PA=PD=AD=2,点 M 在线段 PC 上,且 PM=2MC,N 为 AD 的中点.
答案
∠ACB=45°.
在△OCM 中根据余弦定理可求得 OM=235,CH=OC·MCO·sMin∠ACB=
45 5.
所以点
C
到平面
POM
的距离为4
5
5 .
答案
(2)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BC=BB1,AB1∩A1B=E, D 为 AC 上的点,B1C∥平面 A1BD.
答案
设点 E 到平面 ABD′的距离为 d, 由 VE-ABD′=VD′-ABE,得31×2 3d=13× 2×4, ∴d=2 3 6.
答案
(2) (2019·江苏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C=90°, AB=AA1,M,N 分别是 AC,B1C1 的中点.
求证:①MN∥平面 ABB1A1; ②AN⊥A1B.
答案
解析
4.(2017·全国卷Ⅲ)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 为棱 CD 的中点, 则( )
A.A1E⊥DC1 B.A1E⊥BD C.A1E⊥BC1 D.A1E⊥AC 答案 C 解析 如图,∵A1E 在平面 ABCD 上的投影为 AE,而 AE 不与 AC,BD 垂直,∴B,D 错误;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第5节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时跟踪检测理含解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第5节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时跟踪检测理含解

第八章立体几何第五节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A级·基础过关|固根基|1.(2019届成都市二诊)已知a,b是两条异面直线,直线c与a,b都垂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c⊂平面α,则a⊥αB.若c⊥平面α,则a∥α,b∥αC.存在平面α,使得c⊥α,a⊂α,b∥αD.存在平面α,使得c∥α,a⊥α,b⊥α解析:选C 对于A,直线a可以在平面α内,也可以与平面α相交;对于B,直线a可以在平面α内,或者b在平面α内;对于D,如果a⊥α,b⊥α,则有a∥b,与条件中两直线异面矛盾.2.(2019届武汉市调研测试)已知两个平面相互垂直,下列命题①一个平面内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③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其中正确命题个数是( )A.3 B.2C.1 D.0解析:选C 构造正方体ABCD-A1B1C1D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DD1A1⊥平面ABCD,A1D⊂平面ADD1A1,但A1D与平面ABCD不垂直,故①错;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DD1A1⊥平面ABCD,设l是平面ADD1A1内的任意一条直线,l与平面ABCD内同AB平行的所有直线垂直,故②正确;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DD1A1⊥平面ABCD,A1D⊂平面ADD1A1,但A1D与平面ABCD不垂直,故③错;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DD1A1⊥平面ABCD,且平面ADD1A1∩平面ABCD=AD,过交线AD上的点作交线的垂线l,则l可能与另一平面垂直,也可能与另一平面不垂直,故④错.故选C.3.(2019届合肥市一检)平面α外有两条直线a,b,它们在平面α内的投影分别是直线m,n,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则m⊥nB.若m⊥n,则a⊥bC.若m∥n,则a∥bD.若m与n相交,则a与b相交或异面解析:选D 对于选项A,当直线a,b相交,且所在平面与平面α垂直时,直线m,n重合,故A 不正确;对于选项B,不妨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考虑,取面对角线AB1,AD1,其所在直线分别记为a,b,其在平面ABCD上的投影分别为AB,AD,记为m,n,此时m⊥n,但a与b不垂直,故B不正确;对于选项C,不妨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考虑,取面对角线AB1,CD1,其所在直线分别记为a,b,其在平面ABCD上的投影分别为AB,CD,记为m,n,此时m∥n,但a与b不平行,故C不正确;对于选项D,若m 与n相交,则a与b不可能平行,只能是相交或异面,故D正确.4.(2019届合肥市二检)如图,正方形网格纸中的实线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各表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的有( )A.2对B.3对C.4对D.5对解析:选C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它有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且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在底面的一条边的中点处,即如图所示的四棱锥S-ABCD,平面SCD⊥平面ABCD.因为AD⊥DC,BC⊥DC,且平面SCD∩平面ABCD=DC,所以AD⊥平面SCD,BC⊥平面SCD,所以平面SAD⊥平面SCD,平面SBC⊥平面SCD.又由三视图知SC⊥SD,同时由AD⊥平面SCD,知AD⊥SC,又SD∩AD=D,所以SC⊥平面SAD,所以平面SBC⊥平面SAD.综上可知,该多面体各表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的有4对,故选C.5.(2019届湖北七市高三联考)设直线m与平面α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面α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m垂直B.过直线m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垂直C.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α平行D.与直线m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α垂直解析:选B 在平面α内可能有无数条直线与直线m垂直,这些直线是互相平行的,A错误;只要m⊄α,过直线m必有并且也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垂直,B正确;类似于A,在平面α外可能有无数条直线垂直于直线m并且平行于平面α,C错误;与直线m平行且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有无数个,D错误.故选B.6.(2019届贵阳监测)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不能证明AP⊥BC的条件是( )A.AP⊥PB,AP⊥PCB.AP⊥PB,BC⊥PBC.平面BPC⊥平面APC,BC⊥PCD.AP⊥平面PBC解析:选B 因为AP⊥PB,AP⊥PC,PB∩PC=P,所以AP⊥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P⊥BC,故A、D正确;因为平面BPC⊥平面APC且平面BPC∩平面ACP=PC,BC⊥PC,所以BC⊥平面APC.又AP⊂平面APC,所以AP⊥BC,故C正确;选项B中的条件不能判断出AP⊥BC,故选B.7.(2019届南昌市一模)如图,在四棱台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菱形,CC1⊥底面ABCD,且∠BAD=60°,CD=CC1=2C1D1=4,E是棱BB1的中点.(1)求证:AA1⊥BD;(2)求三棱锥B1-A1C1E的体积.解:(1)证明:因为CC1⊥底面ABCD,所以CC1⊥BD.如图,连接AC,因为底面ABCD是菱形,所以BD⊥AC.由四棱台ABCD-A1B1C1D1知,A1,A,C,C1四点共面.又AC∩CC1=C,所以BD⊥平面ACC1A1.所以BD⊥AA1.(2)连接BA1,BC1,CA1,CB1,由已知,得V三棱锥B1-A1C1E=V三棱锥E-A1B1C1=12V三棱锥B-A1B1C1=12V三棱锥C-A1B1C1,又V三棱锥C-A1B1C1=13S△A1B1C1·CC1=13×12×22×sin 120°×4=433,所以三棱锥B1-A1C1E的体积V三棱锥B1-A1C1E=233.8.(2019届广州市调研测试)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面AED⊥平面ABCD,EF∥AB,AB =2,BC=EF=1,AE=6,DE=3,∠BAD=60°,G为BC的中点.(1)求证:FG∥平面BED;(2)求证:BD⊥平面AED .证明:(1)如图,取BD 的中点O ,连接OE ,OG ,在△BCD 中,因为G 是BC 的中点, 所以OG∥DC 且OG =12DC =1.因为EF∥AB,AB∥DC,EF =1, 所以EF∥OG 且EF =OG , 所以四边形OGFE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FG∥OE.又FG ⊄平面BED ,OE ⊂平面BED , 所以FG∥平面BED .(2)在△ABD 中,AD =1,AB =2,∠BAD=60°, 由余弦定理得BD =12+22-2×1×2×12= 3.因为BD 2+AD 2=3+1=4=AB 2, 所以BD⊥AD.因为平面AED⊥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平面AED∩平面ABCD =AD , 所以BD⊥平面AED .9.(2019届贵阳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AD∥BC,∠ADC=90°,平面PAD⊥平面ABCD ,Q ,M 分别为AD ,PC 的中点,PA =PD =2,BC =12AD =1,CD = 3.(1)求证:平面PBC⊥平面PQB ; (2)求三棱锥P -QMB 的体积.解:(1)证明:∵AD∥BC,Q 为AD 的中点,BC =12AD ,∴BC ═∥QD , ∴四边形BCDQ 为平行四边形. ∵∠ADC =90°,∴BC⊥BQ.∵PA =PD ,Q 为AD 的中点,∴PQ⊥AD,又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 =AD ,∴PQ ⊥平面ABCD ,∴PQ⊥BC.又PQ∩BQ=Q ,∴BC⊥平面PQB . ∵BC ⊂平面PBC ,∴平面PBC⊥平面PQB .(2)解法一:∵在Rt △PQB 中,PQ =PA 2-AQ 2=3,BQ =CD =3,∴S △PQB =12PQ ·QB =32.由(1)知BC⊥平面PQB ,连接QC , ∴V 三棱锥C -PQB =13S △PQB ×BC =13×32×1=12.又M 是线段PC 的中点,∴V 三棱锥P -QMB =V 三棱锥M -PQB =12V 三棱锥C -PQB =12×12=14,故三棱锥P -QMB 的体积为14.解法二:如图,连接QC ,记QC 的中点为E ,连接ME.在△PQC 中,∵M 为PC 的中点,E 为QC 的中点,∴ME 为△PQC 的中位线,则ME =12PQ 且PQ∥ME.由(1)可知PQ⊥平面ABCD , ∴ME ⊥平面ABCD .在△PAD 中,∵PA=PD =AD =2,Q 为AD 的中点, ∴PQ = 3.∵BC =12AD =1,AD∥BC,∠ADC=90°,∴四边形BCDQ 为长方形. 又CD =3,∴QB=3, ∴S △BQC =12BC ·QB =32.∴V三棱锥P -QMB=V三棱锥P -BQC-V三棱锥M -BQC=13(PQ -ME)×S △BQC =13×12PQ ×S △BQC =16×3×32=14,故三棱锥P -QMB 的体积为14.B 级·素养提升 |练能力|10.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长为2,AC =BC =1,∠ACB=90°,D 是A 1B 1的中点,F 是BB 1上的动点,AB 1,DF 交于点E.要使AB 1⊥平面C 1DF ,则线段B 1F 的长为( )A .12B .1C .32D .2解析:选A 设B 1F =x ,因为AB 1⊥平面C 1DF ,DF ⊂平面C 1DF ,所以AB 1⊥DF.由已知可得A 1B 1=2,设Rt △AA 1B 1斜边AB 1上的高为h ,则DE =12h.又2×2=h 22+(2)2,所以h =233,DE =33.在Rt △DB 1E 中,B 1E =⎝ ⎛⎭⎪⎫222-⎝ ⎛⎭⎪⎫332=66.在Rt △DB 1F 中,由面积相等得66× x 2+⎝ ⎛⎭⎪⎫222=22x ,解得x=12,即线段B 1F 的长为12. 11.(2019届武汉调研)在矩形ABCD 中,AB<BC ,现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线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的过程中,给出下列结论:①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 ②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 ③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假设AC 与BD 垂直,过点A 作AE⊥BD 于E ,连接CE ,则⎭⎪⎬⎪⎫AE ⊥BD ,BD⊥AC,AE∩AC=A ⇒BD ⊥平面AEC ⇒BD ⊥CE ,而在平面BCD 中,CE 与BD 不垂直,故假设不成立,①不正确;②假设AB⊥CD,∵AB⊥AD,CD∩AD=D ,∴AB⊥平面ACD ,∴AB⊥AC,由AB<BC 可知,存在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使AB⊥CD,故假设成立,②正确;③假设AD⊥BC,∵CD⊥BC,AD∩CD=D ,∴BC⊥平面ACD ,∴BC⊥AC,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AB 为斜边,而AB<BC ,故矛盾,假设不成立,③不正确.综上,填②.答案:②1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底面ABCD ,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 是PC 上的一动点,当点M 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 .(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条件即可)解析:连接AC ,BD ,则AC⊥BD,因为PA⊥底面ABCD ,所以PA⊥BD.又PA∩AC =A ,所以BD⊥平面PAC ,所以BD⊥PC.所以当DM⊥PC(或BM⊥PC)时,即有PC⊥平面MBD .又PC ⊂平面PCD ,所以平面MBD⊥平面PCD .答案:DM⊥PC(或BM⊥PC)(答案不唯一)13.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 中,AB =2,BC =1,E 为CD 的中点,F 为线段EC 上(端点除外)一动点.现将△AFD 沿AF 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BCF.在平面ABD 内过点D 作DK⊥AB,K 为垂足.设AK =t ,则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如图①所示,过点K 作KM⊥AF 于点M ,连接DM ,易得DM⊥AF,与折前的图形对比,可知折前的图形中D ,M ,K 三点共线且DK⊥AF(如图②所示),于是△DAK∽△FDA,所以AK AD =AD DF ,即t 1=1DF ,所以t=1DF .又DF∈(1,2),故t∈⎝ ⎛⎭⎪⎫12,1.答案:⎝ ⎛⎭⎪⎫12,114.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DAB=60°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若G 为AD 的中点.(1)求证:BG⊥平面PAD ; (2)求证:AD⊥PB;(3)若E 为BC 边的中点,能否在棱PC 上找到一点F ,使平面DEF⊥平面ABCD ?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证明:在菱形ABCD 中,∠DAB=60°,G 为AD 的中点, 所以BG⊥AD.又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 =AD ,BG ⊂平面ABCD , 所以BG⊥平面PAD .(2)证明:如图,连接PG ,因为△PAD 为正三角形,G 为AD 的中点,所以PG⊥AD. 由(1)知BG⊥AD,又PG∩BG=G ,所以AD⊥平面PGB .因为PB ⊂平面PGB ,所以AD⊥PB. (3)当F 为PC 的中点时,满足平面DEF⊥平面ABCD . 证明:如图,取PC 的中点F ,连接DE ,EF ,DF.在△PBC 中,FE∥PB,又FE ⊂平面DEF ,PB ⊄平面DEF ,所以PB∥平面DEF.在菱形ABCD 中,GB∥DE,又DE ⊂平面DEF ,GB ⊄平面DEF ,所以GB∥平面DEF.又PB ⊂平面PGB ,GB ⊂平面PGB ,PB∩GB=B ,所以平面DEF∥平面PGB .因为BG⊥平面PAD ,PG ⊂平面PAD ,所以BG⊥PG. 又因为PG⊥AD,AD∩BG=G ,所以PG⊥平面ABCD . 又PG ⊂平面PGB ,所以平面PGB⊥平面ABCD , 所以平面DEF⊥平面ABCD .。

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复习补习资料:第八章立体几何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

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复习补习资料:第八章立体几何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解析版)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纲展示►1.能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考点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________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答案:(1)任意一条(2)两条相交直线a,b⊂αa∩b=O l⊥al⊥b平行a⊥αb⊥α(1)[教材习题改编]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平面β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γ答案:A(2)[教材习题改编] 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VAB=∠VAC=∠ABC=90°,则构成三棱锥的四个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4[典题1] (1)[2019·上海六校联考]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A.α⊥β且m⊂αB.α⊥β且m∥αC.m∥n且n⊥βD.m⊥n且α∥β[答案] C[解析]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求证:①CD⊥AE;②PD⊥平面ABE.[证明]①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CD⊂平面ABCD,∴PA⊥CD.∵AC⊥CD,PA∩AC=A,∴CD⊥平面PAC.而AE⊂平面PAC,∴CD⊥AE.②由PA=AB=BC,∠ABC=60°,可得AC=PA.∵E是PC的中点,∴AE⊥PC.由①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而PD⊂平面PCD,∴AE⊥PD.∵PA⊥底面ABCD,∴PA⊥AB.又AB⊥AD,且PA∩AD=A,∴AB⊥平面PAD,而PD⊂平面P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点石成金] 直线和平面垂直判定的四种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2)利用判定定理的推论(a∥b,a⊥α⇒b⊥α),如典题1的第(1)题中选项C;(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2019·湖北武汉调研]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点E在线段PC上,PC⊥平面BDE.(1)求证:BD⊥平面PAC;(2)若PA=1,AD=2,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1)证明:∵PA⊥平面ABCD,BD⊂平面ABCD,∴PA⊥BD.∵PC ⊥平面BDE ,BD ⊂平面BDE , ∴PC ⊥BD . 又PA ∩PC =P , ∴BD ⊥平面PAC .(2)解:如图所示,设AC 与BD 的交点为O ,连接OE .∵PC ⊥平面BDE ,∴PC ⊥OE . 由(1)知,BD ⊥平面PAC , ∴BD ⊥AC .由题设条件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由AD =2,得AC =BD =22,OC = 2. 在Rt △PAC 中,PC =PA 2+AC 2=12+22=3.易知Rt △PAC ∽Rt △OEC , ∴OE PA =CE AC =OC PC ,即OE 1=CE 22=23, ∴OE =23,CE =43. ∴V E -BCD =13S △CEO ·BD=13·12OE ·CE ·BD =16×23×43×22=827. 考点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答案:垂线l⊂βl⊥α交线α⊥βl⊂βα∩β=a l⊥a定理的应用:注意由平面到空间的思维的变化.(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相交或异面解析:在同一个平面内,由题设条件可得a∥c,在空间中,则直线a与c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即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2)已知直线a和平面α,β,若α⊥β,a⊥β,则a与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a∥α或a⊂α解析:易得a∥α或a⊂α.垂直关系的证明及应用:直接法.(1)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DB 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ADC________平面ABC.答案:⊥解析:在四边形ABCD中,由已知可得BD⊥CD,又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所以CD⊥平面ABD,所以CD⊥AB.又AD⊥AB,AD∩CD=D,所以AB⊥平面AD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2)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AA1=2,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6解析:连接AC,交BD于点O,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因为AB=AD=3,所以BD=32,且AC⊥BD.又因为BB1⊥底面ABCD,所以BB1⊥AC.又DB∩BB1=B,所以AC⊥平面BB1D1D,所以AO 为四棱锥A -BB 1D 1D 的高,且AO =12BD =322.因为矩形BB 1D 1D 的面积S =BD ·BB 1=32×2=62,所以四棱锥A -BB 1D 1D 的体积V =13S ·AO =13×62×322=6.[典题2]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AB ⊥PA ,AB ∥CD ,AB =2CD ,E ,F ,G ,M ,N 分别为PB ,AB ,BC ,PD ,PC 的中点.求证:(1)CE ∥平面PAD ; (2)平面EFG ⊥平面EMN .[证明] (1)证法一:取PA 的中点H ,连接EH ,DH .因为E 为PB 的中点, 所以EH ∥AB ,EH =12AB .又AB ∥CD ,CD =12AB ,所以EH ∥CD ,EH =CD ,因此四边形DCE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E ∥DH .又DH ⊂平面PAD ,CE ⊄平面PAD , 所以CE ∥平面PAD . 证法二:连接CF .因为F 为AB 的中点,所以AF =12AB .又CD =12AB ,所以AF =CD .又AF ∥CD ,所以四边形AFCD 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CF ∥AD .又CF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所以CF ∥平面PAD .因为E ,F 分别为PB ,AB 的中点, 所以EF ∥PA .又EF ⊄平面PAD ,PA ⊂平面PAD , 所以EF ∥平面PAD . 因为CF ∩EF =F , 故平面CEF ∥平面PAD . 又CE ⊂平面CEF , 所以CE ∥平面PAD .(2)因为E ,F 分别为PB ,AB 的中点, 所以EF ∥PA .又AB ⊥PA ,所以AB ⊥EF . 同理可证AB ⊥FG .又EF ∩FG =F ,EF ⊂平面EFG ,FG ⊂平面EFG , 因此AB ⊥平面EFG .又M ,N 分别为PD ,PC 的中点, 所以MN ∥CD .又AB∥CD,所以MN∥AB,所以MN⊥平面EFG.又MN⊂平面EMN,所以平面EFG⊥平面EMN.[题点发散1] 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EMN⊥平面PAC.证明:因为AB⊥PA,AB⊥AC,且PA∩AC=A,所以AB⊥平面PAC.又MN∥CD,CD∥AB,所以MN∥AB,所以MN⊥平面PAC.又MN⊂平面EMN,所以平面EMN⊥平面PAC.[题点发散2] 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EFG∥平面PAC.证明:因为E,F,G分别为PB,AB,BC的中点,所以EF∥PA,FG∥AC.又EF⊄平面PAC,PA⊂平面PAC,所以EF∥平面PAC.同理,FG∥平面PAC.又EF∩FG=F,所以平面EFG∥平面PAC.[点石成金]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1)面面垂直的定义;(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 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A⊥底面ABCD;(2)BE∥平面PAD;(3)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平面PAD∩平面ABCD=AD,又平面PAD⊥平面ABCD,且PA⊥AD,PA⊂平面PAD,∴PA⊥底面ABCD.(2)∵AB∥CD,CD=2AB,E为CD的中点,∴AB∥DE,且AB=DE.∴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BE∥AD.又BE⊄平面PAD,AD⊂平面PAD,∴BE∥平面PAD.(3)∵AB⊥AD,且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BE⊥CD,AD⊥CD.由(1)知,PA⊥底面ABCD,CD⊂平面ABCD,则PA⊥CD,又PA∩AD=A,∴CD⊥平面PAD.又PD⊂平面PAD,从而CD⊥PD,又E,F分别为CD,CP的中点,∴EF∥PD,故CD⊥EF.∵EF⊂平面BEF,BE⊂平面BEF,且EF∩BE=E,∴CD⊥平面BEF.又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考点3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考情聚焦] 空间线、面的平行与垂直的综合考查一直是高考必考热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命题角度:角度一证明多面体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典题3] 如图所示,E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弧上异于A,B的点,矩形ABCD所在平面垂直于该半圆所在的平面.(1)求证:AE⊥EC;(2)设平面ECD与半圆弧的另一个交点为F.求证:EF∥AB.[证明](1)∵E是半圆上异于A,B的点,∴AE⊥EB.又∵平面ABCD⊥平面ABE,平面ABCD∩平面ABE=AB,CB⊥AB,∴CB⊥平面ABE.又∵AE⊂平面ABE,∴CB⊥AE.∵CB∩BE=B,∴AE⊥平面CBE.又∵EC⊂平面CBE,∴AE⊥EC.(2)∵CD∥AB,AB⊂平面ABE,∴CD∥平面ABE.又∵平面CDE∩平面ABE=EF,∴CD∥EF.又∵CD∥AB,∴EF∥AB.角度二探索性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典题4] 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CF⊥平面DEF,AB⊥BC.(1)设平面ACE ∩平面DEF =a ,求证:DF ∥a ;(2)若EF =CF =2BC ,试问在线段BE 上是否存在点G ,使得平面DFG ⊥平面CDE ?若存在,请确定点G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 在三棱台ABC -DEF 中,AC ∥DF ,AC ⊂平面ACE ,DF ⊄平面ACE , ∴DF ∥平面ACE . 又∵DF ⊂平面DEF , 平面ACE ∩平面DEF =a , ∴DF ∥a .(2)[解] 线段BE 上存在点G ,且BG =13BE ,使得平面DFG ⊥平面CDE .证明如下:取CE 的中点O ,连接FO 并延长交BE 于点G ,连接GD , ∵CF =EF ,∴GF ⊥CE .在三棱台ABC -DEF 中,AB ⊥BC ⇒DE ⊥EF . 由CF ⊥平面DEF ⇒CF ⊥DE . 又CF ∩EF =F ,∴DE ⊥平面CBEF ,∴DE ⊥GF .⎭⎪⎬⎪⎫GF ⊥CE ,GF ⊥DE ,CE ∩DE =E ⇒GF ⊥平面CDE . 又GF ⊂平面DFG , ∴平面DFG ⊥平面CDE . 此时,如平面图所示,∵O 为CE 的中点,EF =CF =2BC ,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证△HOC ≌△FOE , ∴HB =BC =12EF .由△HGB ∽△FGE 可知,BG GE =12,即BG =13BE .角度三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典题5]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 =3,BC =4,E ,F 分别在线段BC ,AD 上,EF∥AB ,将矩形ABEF 沿EF 折起,记折起后的矩形为MNEF ,且平面MNEF ⊥平面ECDF .(1)求证:NC ∥平面MFD ; (2)若EC =3,求证:ND ⊥FC ; (3)求四面体N -EFD 体积的最大值.(1)[证明] ∵平行四边形MNEF 和EFDC 都是矩形, ∴MN ∥EF ,EF ∥CD ,MN =EF =CD , ∴MN ∥CD .∴四边形MNCD 是平行四边形. ∴NC ∥MD .∵NC ⊄平面MFD ,MD ⊂平面MFD ,∴NC ∥平面MFD .(2)[证明] 连接ED ,交FC 于点O .∵平面MNEF ⊥平面ECDF ,且NE ⊥EF , 平面MNEF ∩平面ECDF =EF ,NE ⊂平面MNEF ,∴NE ⊥平面ECDF .∵FC ⊂平面ECDF ,∴FC ⊥NE . ∵EC =CD ,∴四边形ECDF 为正方形,∴FC ⊥ED . 又∵ED ∩NE =E ,ED ,NE ⊂平面NED , ∴FC ⊥平面NED .∵ND ⊂平面NED ,∴ND ⊥FC .(3)[解] 设NE =x ,则FD =EC =4-x , 其中0<x <4.由(2)得NE ⊥平面FEC , ∴四面体N -EFD 的体积为V N -EFD =13S △EFD ·NE =12x (4-x ).∴V N -FED ≤12⎣⎢⎡⎦⎥⎤x +-x 22=2,当且仅当x =4-x ,即x =2时,四面体N -FED 的体积最大,最大值为2. [点石成金]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问题处理的两个策略(1)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2)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处理关键是结合图形弄清折叠前后变与不变的数量关系,尤其是隐含着的垂直关系.[方法技巧] 1.三种垂直关系的证明(1)判定线线垂直的方法①定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②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③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④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2)判定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②利用“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③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也垂直”;④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3)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①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②判定定理:a⊂α,a⊥β⇒α⊥β.2.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常见性质(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3.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易错防范] 在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时,考生易忽视说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而导致被扣分,这一点在证明中要注意.口诀:线不在多,重在相交.真题演练集训1.[2019·浙江模拟]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 )A.m∥l B.m∥nC.n⊥l D.m⊥n答案:C解析:因为α∩β=l,所以l⊂β,又n⊥β,所以n⊥l.故选C.2.[2019·天津模拟]如图,已知△ABC,D是AB的中点,沿直线CD将△ACD翻折成△A′CD,所成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α,则( )A.∠A′DB≤α B.∠A′DB≥αC.∠A′CB≤α D.∠A′CB≥α答案:B解析:∵A′C和BC都不与CD垂直,∴∠A′CB≠α,故C,D错误.当CA=CB时,容易证明∠A′DB=α.不妨取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如Rt△ABC,令斜边AB=4,AC=2,BC=23,如图所示,则CD=AD=BD=2,∠BDH=120°,设沿直线CD将△ACD折成△A′CD,使平面A′CD⊥平面BCD,则α=90°.取CD中点H,连接A′H,BH,则A′H⊥CD,∴A′H⊥平面BCD,且A′H=3,DH=1.在△BDH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H=7.在Rt△A′H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10.在△A′DB中,∵A′D2+BD2-A′B2=-2<0,可知cos∠A′DB<0,∴∠A′DB为钝角,故排除A.故选B.3.[2019·重庆模拟]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答案:②③④解析:对于命题①,可运用长方体举反例证明其错误:如图,不妨设AA′为直线m,CD 为直线n,ABCD所在的平面为α,ABC′D′所在的平面为β,显然这些直线和平面满足题目条件,但α⊥β不成立;命题②正确,证明如下:设过直线n的某平面与平面α相交于直线l,则l∥n,由m⊥α知m⊥l,从而m⊥n,结论正确;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命题③正确;由平行的传递性及线面角的定义知,命题④正确.4.[2019·江苏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C1∥AC.在△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DE∥AC,于是DE∥A1C1.又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所以直线DE∥平面A1C1F.(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1B1C1.因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又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所以A1C1⊥平面ABB1A1.因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又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因为直线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5.[2019·成都一诊]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为正方形,AF=2FD,∠AFD=90°,且二面角D-AF-E与二面角C-BE-F都是60°.(1)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2)求二面角E-BC-A的余弦值.(1)证明:由已知可得AF⊥DF,AF⊥FE,所以AF⊥平面EFDC.又AF⊂平面ABEF,故平面ABEF⊥平面EFDC.(2)解:过D 作DG ⊥EF ,垂足为G ,由(1)知DG ⊥平面ABEF .以G 为坐标原点,GF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GF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G -xyz.由(1)知∠DFE 为二面角D -AF -E 的平面角,故∠DFE =60°,则DF =2,DG =3,可得A (1,4,0),B (-3,4,0),E (-3,0,0),D (0,0,3).由已知,AB ∥EF ,所以AB ∥平面EFDC . 又平面ABCD ∩平面EFDC = CD , 故AB ∥CD ,CD ∥EF .由BE ∥AF ,可得BE ⊥平面EFDC ,所以∠CEF 为二面角C -BE -F 的平面角,∠CEF =60°. 从而可得C ( -2,0,3).连接AC ,则EC →=(1,0,3),EB →=(0,4,0),AC →=(-3,-4,3),AB →=(-4,0,0).设n =(x ,y ,z )是平面BCE 的法向量,则 ⎩⎪⎨⎪⎧n ·EC →=0,n ·EB →=0,即⎩⎨⎧x +3z =0,4y =0,所以可取n =(3,0,-3).设m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则⎩⎪⎨⎪⎧m ·AC →=0,m ·AB →=0,同理可取m =(0,3,4).则cos 〈n ,m 〉=n·m |n||m|=-21919.故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为-21919.课外拓展阅读立体几何证明问题中的转化思想[典例] 如图所示,M ,N ,K 分别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B ,CD ,C 1D 1的中点.求证:(1)AN ∥平面A 1MK ; (2)平面A 1B 1C ⊥平面A 1MK .[审题视角] (1)要证线面平行,需证线线平行;(2)要证面面垂直,需证线面垂直,要证线面垂直,需证线线垂直.[证明] (1)如图所示,连接NK .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四边形AA 1D 1D ,DD 1C 1C 都为正方形, ∴AA 1∥DD 1,AA 1=DD 1,C 1D 1∥CD ,C 1D 1=CD . ∵N ,K 分别为CD ,C 1D 1的中点, ∴DN ∥D 1K ,DN =D 1K ,∴四边形DD 1KN 为平行四边形. ∴KN ∥DD 1,KN =DD 1, ∴AA 1∥KN ,AA 1=KN .∴四边形AA 1KN 为平行四边形, ∴AN ∥A 1K .∵A 1K ⊂平面A 1MK ,AN ⊄平面A 1MK , ∴AN ∥平面A 1MK .- 21 -(2)如图所示,连接BC 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C 1D 1,AB =C 1D 1.∵M ,K 分别为AB ,C 1D 1的中点,∴BM ∥C 1K ,BM =C 1K .∴四边形BC 1KM 为平行四边形,∴MK ∥BC 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 1B 1⊥平面BB 1C 1C ,BC 1⊂平面BB 1C 1C ,∴A 1B 1⊥BC 1.∵MK ∥BC 1,∴A 1B 1⊥MK .∵四边形BB 1C 1C 为正方形,∴BC 1⊥B 1C .∴MK ⊥B 1C .∵A 1B 1⊂平面A 1B 1C ,B 1C ⊂平面A 1B 1C ,A 1B 1∩B 1C =B 1,∴MK ⊥平面A 1B 1C .又∵MK ⊂平面A 1MK ,∴平面A 1B 1C ⊥平面A 1MK .方法点睛1.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问题的指导思想是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交替使用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线线关系是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的基础.证明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平面几何中的结论,如证明平行时常用的中位线、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证明垂直时常用的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等.3.证明过程一定要严谨,使用定理时要对照条件,步骤书写要规范.。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直线 l 与平面 α 内的 与平面 α 互相垂直.
任何
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 l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温馨提示] 两个常用结论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2.平面与平面的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 直二面角 ,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们所成的二面角是
= 5. 在 Rt△DCF 中, CF=2, CD=1, 所以 DF= CD2+CF2= 5. 显然 DF2+B1F2=B1D2,所以∠B1FD=90° .所以 B1F⊥FD.∵ AD∩FD=D,∴B1F⊥平面 ADF.
角度 2:证明线线垂直 (2017· 全国卷Ⅲ)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 为棱 CD 的中点,则( A.A1E⊥DC1 C.A1E⊥BC1 ) B.A1E⊥BD D.A1E⊥AC
[解析]
由 BC1⊥AC,又 BA⊥AC,则 AC⊥平面 ABC1,
因此平面 ABC⊥平面 ABC1, 因此 C1 在底面 ABC 上的射影 H 在直线 AB 上.
[答案]
AB
考点突破 提能力
研一研 练一练 考点通关
考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热考点 (2017· 黑龙江佳木斯一中三模)如图所示,在直三
[答案]
A
2.(2015· 福建卷)若 l,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 垂直于平面 α,则“l⊥m”是“l∥α”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解析]
由“m⊥α 且 l⊥m”推出“l⊂α 或 l∥α”, 但由“m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8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 文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8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 文
12/11/2021
所以 A1C1⊥B1D1. 又 B1D1∩BB1=B1,所以 A1C1⊥平面 BB1D1D. 又 BD1⊂平面 BB1D1D,所以 A1C1⊥BD1. 同理,DC1⊥BD1,DC1∩A1C1=C1, 所以 BD1⊥平面 A1C1D.② 由①②可知 EF∥BD1.
12/11/2021
12/11/2021
由 AC⊥平面 DBE,易知 AC⊥BD,故②正确; 因为 DE 为三棱锥 D-ABC 的高, 所以 V 三棱锥 D-ABC=13S△ABC·DE =13×12×1×1× 22=122,故③正确. 答案:①②③
12/11/2021
考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2017·高考全国卷Ⅲ)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E 为棱 CD 的中点,则( )
2.(必修 2 P69 例 3 改编)如图,AB 是⊙O 的 直径,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 周上不同于 A,B 的任意一点. (1)求证:平面 PAC⊥平面 PBC; (2)若 PA=AC,D 为 PC 的中点.求证:PB⊥AD.
12/11/2021
证明:(1)设⊙O 所在的平面为 α, 由已知条件 PA⊥α,BC 在 α 内,所以 PA⊥BC. 因为点 C 是圆周上不同于 A,B 的任意一点, AB 是⊙O 的直径, 所以∠BCA 是直角,即 BC⊥AC. 又因为 PA 与 AC 是△PAC 所在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BC⊥平面 PAC. 又因为 BC 在平面 PBC 内, 所以平面 PAC⊥平面 PBC.
2.如图,在四面体 ABCD 中,平面 BAD⊥ 平面 CAD,∠BAD=90°.M,N,Q 分 别为棱 AD,BD,AC 的中点. (1)求证:CD∥平面 MNQ; (2)求证:平面 MNQ⊥平面 CAD.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课件 理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课件 理
π (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的取值范围均为(0, 2 ].
(4)若直线 a⊥平面 α,直线 b⊥平面 α,则 a∥b. (5)若平面 α⊥平面 β,直线 a⊥平面 β,则 a∥α. (6)若直线 a⊥平面 α,直线 a⊂平面 β,则 α⊥β. 答案 (1)√ (2)√ (3)× (4)√ (5)× (6)√
(2)∵SA⊥平面 AC,DC⊂平面 AC,∴SA⊥DC. 又 AD⊥DC,SA∩AD=A,∴DC⊥平面 SAD. 又 AG⊂平面 SAD,∴DC⊥AG. 又由(1)有 SC⊥平面 AEF,AG⊂平面 AEF, ∴SC⊥AG 且 SC∩CD=C,∴AG⊥平面 SDC. 又 SD⊂平面 SDC,∴AG⊥SD.
(1)求证:AF⊥SC; (2)若平面 AEF 交 SD 于 G,求证:AG⊥SD.
答案 (1)略 (2)略 证明 (1)∵SA⊥平面 AC,BC⊂平面 AC,∴SA⊥BC. ∵ABCD 为矩形,∴AB⊥BC 且 SA∩AB=A. ∴BC⊥平面 SAB. 又∵AE⊂平面 SAB,∴BC⊥AE. 又 SB⊥AE 且 SB∩BC=B,∴AE⊥平面 SBC. 又∵SC⊂平面 SBC,∴AE⊥SC. 又 EF⊥SC 且 AE∩EF=E,∴SC⊥平面 AEF. 又∵AF⊂平面 AEF,∴AF⊥SC.
课前自助餐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 与这个平面垂直. 推论 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 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1)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它就和平面内的任意 一条直线垂直.
为 β.A1A⊥平面 ABCD,A1A∥平面 DCC1D1,而平面 ABCD∩平 面 DCC1D1=DC;对于 D 项,设平面 A1ABB1 为 α,平面 ABCD 为 β,直线 D1C1 为 l,平面 A1ABB1⊥平面 ABCD,D1C1∥平面 A1ABB1,而 D1C1∥平面 ABCD.故 A,C,D 三项都是错误的.而 对于 B 项,根据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知 B 项正确.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篇 立体几何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理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篇 立体几何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理

由BD綉12EC,且BD⊥平面ABC,可得四边形MNBD是矩
形,于是DM⊥MN, ∵DE=DA,M是EA的中点, ∴DM⊥EA.又EA∩MN=M, ∴DM⊥平面ECA,而DM⊂平面BDM, ∴平面ECA⊥平面BDM.
考向三 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3】►(2012·浙大附中检测)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
考点梳理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 任意 一 条 直 线 都 垂 直 , 则直线l与平面α垂直.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 相交 直 线 都 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 直).即:a⊂α,b⊂α,l⊥a,l⊥b,a∩b=P⇒ l⊥. α (3)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 平行 .即: a⊥α,b⊥α⇒ a∥b .
形,QA⊥平面ABCD,PD∥QA,QA=AB=12PD. (1)证明:PQ⊥平面DCQ; (2)求棱锥QABCD的体积与棱锥PDCQ的体积的比值.
[审题视点] (1)证明PQ⊥DC,PQ⊥QD,进而可得PQ⊥平面 DCQ ; (2) 设 出 正 方 形 的 边 长 为 a , 分 别 计 算 两 个 棱 锥 的 体 积,再求体积的比值. (1)证明 由条件知四边形PDAQ为直角梯形, 因为QA⊥平面ABCD,QA⊂平面PDAQ, 所以平面PDAQ⊥平面ABCD,交线为AD. 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C⊥AD, 所以DC⊥平面PDAQ, 又PQ⊂平面PDAQ,所以PQ⊥DC.
[审题视点] (1)证明GF⊥平面PDC即可. (2)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为DA,分别求体积. (1)证明 因为MA⊥平面ABCD,PD∥MA, 所以PD⊥平面ABCD. 又BC⊂平面ABCD,所以PD⊥BC. 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C⊥DC. 又PD∩DC=D,所以BC⊥平面PDC. 在△PBC中,因为G、F分别为PB、PC的中点, 所以GF∥BC,所以GF⊥平面PDC. 又GF⊂平面EFG,所以平面EFG⊥平面PD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题型95 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1. (2013全国新课标卷理4) 已知m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β⊄,则( ).A. αβ∥且l α∥B. αβ⊥且l β⊥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 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2.(2013广东理18)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 ∠=︒,6BC =,,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CD BE ==O 为BC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A BCDE '-,其中A O '=(1) 证明:A O '⊥平面BCDE ;(2) 求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3.(2013江西理19)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E 为BD 的中点,G 为PD 的中点,DAB DCB △≌△,1EA EB AB ===,32PA =,连接CE 并延长交AD 于F .(1) 求证:AD ⊥平面CFG ;(2) 求平面BCP 与平面DCP 的夹角的余弦值.. C O B D EA C DOB'A图1 图24.(2013江苏16)如图,在三棱锥ABC S -中,平面⊥SAB 平面SBC ,BC AB ⊥,AB AS =,过A 作SB AF ⊥,垂足为F ,点G E ,分别是棱SC SA ,的中点.求证:(1)平面//EFG 平面ABC ; (2)SA BC ⊥.5. (2013福建理19)如图,在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中,侧棱⊥1AA 底面ABCD ,1//,1,3,AB DC AA AB k ==4,5,6,(0A D k B C k D C k k ===> (1)求证:⊥CD 平面11A ADD(2)若直线1AA 与平面C AB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76,求k 的值 (3)现将与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四棱柱拼成一个新的四棱柱,规定:若拼成的新四棱柱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则视为同一种拼接方案,问共有几种不同的拼接方案?在这些拼接成的新四棱柱中,记其中最小的表面积为)(k f ,写出)(k f 的解析式.(直接写出答案,不必说明理由).6.(2013天津理17)如图,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侧棱1A A ⊥底面ABCD ,AB DC ∥,AB AD ⊥,1AD CD ==,12AA AB ==,E 为棱1AA 的中点.(1) 证明:11B C CE ⊥;(2) 求二面角11B CE C --的正弦值;ABCSG FE1BED1C1B1A1DCBA(3) 设点M在线段1C E上,且直线AM与平面11ADD A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求线段AM的长.7.(2013湖南理19)如图5,在直棱柱1111//ABCD ABC D AD BC-中,,90,BAD∠= ,AC BD⊥1,BC=13.AD AA==(1)证明:1AC B D⊥;(2)求直线111BC ACD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8.(2013辽宁理18)如图,AB是圆的直径,PA垂直于圆所在的平面,C是圆上的点.(1)求证:平面PAC⊥平面PBC;(2)若211AB AC PA===,,,求证:二面角--C PB A的余弦值.ACBOABCDC1A1B1D19. (2013陕西理18)如图,四棱柱1111-ABCD ABC D 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1AO ⊥平面ABCD,1AB AA ==(1)证明:1AC ⊥平面11BB D D ;(2)求平面1OCB 与平面11BB D D 的夹角θ的大小.10.(2014 辽宁理 4)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m n αα则//m n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m α⊥,m n ⊥,则//n αD .若//m α,m n ⊥,则n α⊥10. 解析 A 选项m 、n 也可以相交或异面,C 选项也可以n α⊂,D 选项也可以//n α或n 与α斜交.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选B .11.(2014 广东理 7)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1234,,,l l l l ,满足122334,,l l l l l l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14l l ⊥B .14//l lC .14,l l 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 .14,l 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11. 解析 由12l l ⊥,23l l ⊥可知1l 与3l 的位置不确定,若13//l l ,则结合34l l ⊥,得14l l ⊥,所以排除选项B ,C ,若13l l ⊥,则结合34l l ⊥,知1l 与4l 可能不垂直,所以排除选项A.故选D.评注 本题考查了空间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的严密性. 12.(2014 江苏理 16)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D ,E ,F 分别为棱PC ,AC ,AB 的中点.已知PA AC ⊥,6PA =,8BC =,5DF =. 求证:(1)直线//PA 平面DEF ; (2)平面BDE ⊥平面ABC .13.(2015广东理18)如图所示,PDC △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垂直,4PD PC ==,6AB =,3BC =,点E 是CD 的中点,点D PFBG CE C,F G 分别在线段AB ,BC 上,且2,2AF FB CG GB ==.(1) 求证:PE FG ⊥;(2) 求二面角P AD C --的正切值; (3) 求直线PA 与直线FG 所成角的余弦值.13.解析 (1)证明:因为PD PC =且点E 为CD 的中点,所以PE DC ⊥. 又平面PDC ⊥平面ABCD ,且平面PDC 平面ABCD CD =,PE ⊂平面PDC , 所以PE ⊥平面ABCD .又FG ⊂平面ABCD ,所以PE FG ⊥.(2)因为ABCD 是矩形,所以AD DC ⊥.由(1)可得PE ⊥平面ABCD ,所以PE AD ⊥,所以AD ⊥平面PCD .又PD ⊂平面PDC ,所以AD PD ⊥.又因为AD DC ⊥,所以PDC ∠即为二面角P AD C --的平面角. 在Rt PDE △中,4PD=,132DE AB ==,PE ==所以tan 3PE PDC DE ∠==P AD C --的正切值为3.(3)如图所示,连接AC ,因为2AF FB =,2CG GB =,即2AF CGFB GB==, 所以//AC FG ,所以PAC ∠为直线PA 与直线FG 所成角或其补角. 在PAC △中,因为5PA,AC ==,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54cos 2PA AC PC PAC PA AC+-+-∠===, 所以直线PA 与直线FG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5.E CGFPD14.(2016全国甲理14)α,β是两个平面,m ,n 是两条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 n ⊥,m α⊥,//n β,那么αβ⊥. ②如果m α⊥,//n α,那么m n ⊥. ③如果//a β,m α⊂,那么//m β.④如果//m n , //αβ,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以上命题正确的命题有 .14. ②③④ 解析 将题中假设放在一个正方体模型中易知②③④正确.15.(2016浙江理2)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 n αβ∥⊥,则( ).A.l m ∥B.n m ∥C.n l ⊥D.m n ⊥ 15.C 解析 对于选项A ,因为l αβ= ,所以l α⊂.又因为//m α,所以m 与l 平行或异面.故选项A 不正确; 对于选项B 和D ,因为αβ⊥,n β⊥,所以n α⊂或//n α.又因为//m α,所以m 与n 的关系平行、相交或异面都有可能. 故选项B 和D 不正确; 对于选项C ,因为,l αβ= 所以,l β⊂因为,n β⊥所以n l ⊥,故选项C 正确,故选C.16.(2016全国甲理19)如图所示,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5AB =,6AC =,点E ,F 分别在AD ,CD 上,54AE CF ==,EF 交BD 于点H ,将DEF △沿EF 折到D EF '△的位置,OD '=(1)证明:DH'⊥平面ABCD ;16.解析 (1)证明:因为54AE CF ==,所以AE CF AD CD=,所以EF AC ∥.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AC BD ⊥,所以EF BD ⊥,所以EF D H ⊥,所以EF DH '⊥.因为6AC =,所以3AO =.又5AB =,AO OB ⊥,所以4OB OD ==,所以1AEOH OD AD=⋅=,所以3DH D H '==,所以222OD OH D H ''=+,所以D H OH '⊥.又因为OH EF H =I ,所以DH'⊥面ABCD .17.(2016全国乙理18)如图所示,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2AF FD =,90AFD ∠= ,且二面角D AF E --与二面角C BE F--都是60.(1)求证:平面ABEF ⊥平面EFDC ;E D /OC FHB ADFEDC BA17.解析 (1)由已知可得AF D F ⊥,AF FE ⊥,所以AF ⊥平面EFDC . 又AF ⊂平面ABEF ,故平面ABEF ⊥平面EFDC .18.(2016北京理17)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PA PD =,AB AD ⊥,1AB =,2AD =,AC CD ==(1)求证:PD ⊥平面PAB ;18.解析 (1)如题中的图所示,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AB ⊂平面,ABCD AB AD ⊥,得AB ⊥平面PAD ,所以PD AB ⊥.又因为,PD PA PA ⊥⊂平面PAB ,AB ⊂平面PAB ,AB PA A = ,所以PD ⊥平面PAB .19.(2016浙江理17)如图所示,在三棱台ABC DEF -中,平面BCFE ⊥平面,ABC =90ACB ∠ ,1,2, 3.BE EF FC BC AC =====(1)求证:BF ⊥平面ACFD ;19.解析 (1)因为此几何体三棱台,延长,,AD BE CF 可相交于一点,K 如图所示.因为平面BCFE ABC ⊥平面,平面BCFE ABC 平面为BC ,AC ABC ⊂平面,且A C B C⊥,所以AC BCK ⊥平面,D C BAP ADCBEF ADCBEFK因此.BF AC ⊥又因为,1,2BC BE EF FC BC EF ====∥,可以求得60KBC KCB ∠=∠=, 所以BCK △为等边三角形,且F 为CK 的中点,则BF CK ⊥.因为,AC CKACFD ⊂平面,AC CKC = ,所以BF ⊥平面.ACFD20.(2016江苏16)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点F 在侧棱1B B 上,且11B D A F ⊥,1111AC A B ⊥. 求证:(1)直线//DE 平面11AC F ; (2)平面1B DE ⊥平面11AC F .20.解析 (1)因为,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所以DE 为ABC △的中位线,所以//DE AC ,又因为三棱柱111ABC A B C -为直棱柱,故11//AC AC , 所以11//DE AC ,又因为11AC ⊂平面11AC F ,且11DE AC F ⊄,故//DE 平面11AC F . (2)三棱柱111ABC A B C -为直棱柱,所以1AA ⊥平面111A B C .又11AC ⊂平面111A B C , 故111AA AC ⊥.又1111AC A B ⊥,且1111AA A B A = ,111,AA A B ⊂平面11AA B B , 所以11AC ⊥平面11AA B B .又因为1B D ⊂平面11AA B B ,所以111AC B D ⊥. 又因为11A F B D ⊥,1111AC A F A = ,且111,AC A F ⊂平面11AC F ,所以1B D ⊥平面11AC F .又因为1B D ⊂平面1B DE ,所以平面1B DE ⊥平面11AC F . 21.(2017江苏15)如图所示,在三棱锥A BCD -中,AB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ABC DEFA 1B 1C 1ABDCEF21.解析 (1)在平面ABD 内,因为AB AD ⊥,EF AD ⊥,且点E 与点A 不重合,所以//EF AB .又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 (2)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BC ⊂平面BCD ,BC BD ⊥,所以BC ⊥平面ABD .因为AD ⊂平面ABD ,所以BC AD ⊥. 又AB AD ⊥,BC AB B = ,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AD ⊥平面ABC .又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AD AC ⊥.22.(2017全国1卷理科18(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且90BAP CDP ∠=∠= .(1)求证:平面PAB⊥平面PAD ;DCBAP22. 解析 (1)证明:因为90BAP CDP ∠=∠= ,所以PA AB ⊥,PD CD ⊥.又因为AB CD ∥,所以PD AB ⊥.又因为PD PA P = ,PD ,PA ⊂平面PAD ,所以AB ⊥ 平面PAD .又AB ⊂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 ⊥平面PAD .23.(2017全国3卷理科19(1))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CD △是直角三角形,ABD CBD ∠=∠,AB BD =.(1)求证:平面ACD ⊥平面ABC ;23.解析 ⑴如图所示,取AC 的中点为O ,联结BO ,DO .BB 1C 1D 1A 1PADC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O AC ⊥,AB BC =.由AB BC BD BD ABD DBC =⎧⎪=⎨⎪∠=∠⎩,得ABD CBD ≅△△,所以AD CD =,即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而ADC ∠为直角.又O 为底边AC 中点,所以DO AC ⊥. 令AB a =,则AB AC BC BD a ====,易得2a OD =,OB =,所以222OD OB BD +=,从而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2DOB π∠=,即OD OB ⊥. 由OD AC OD OB AC OB O AC ABC OB ABC⊥⎧⎪⊥⎪⎪=⎨⎪⊂⎪⊂⎪⎩ 平面平面,所以OD ⊥平面ABC . 又因为OD ⊂平面ADC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ADC ⊥平面ABC .BEC DAO题型96 与垂直有关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暂无1.(2013四川理19)如图,在三棱柱11ABC A BC -中,侧棱1AA ⊥底面ABC ,12AB AC AA ==,120BAC ∠= ,1,D D 分别是线段11,BC BC 的中点,P 是线段AD 的中点.(1)在平面ABC 内,试作出过点P 与平面1ABC 平行的直线l ,说明理由,并证明直线l ⊥平面11ADD A ;(2)设(1)中的直线l 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求二面角1A AM N --的余弦值.2. (2015陕西理18) 如图a 所示,在直角梯形ΑΒCD 中,//ΑD ΒC ,π2ΒΑD ∠=,1ΑΒ=ΒC =,2ΑD =,Ε是ΑD 的中点,O 是ΑC 与BE 的交点.将ABE △沿BE 折起到1ΑΒΕ△的位置,如图b 所示.O EDCBA A 1A ()BCDEO(a ) (b )(1)证明:CD ⊥平面1ΑΟC ;(2)若平面1ΑΒΕ⊥平面ΒCD Ε,求平面1ΑΒC 与平面1ΑCD 夹角的余弦值.2. 解析 (1)因为1ABAE ==,所以ABE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1AO BE ⊥.同理可证CO BE ⊥.因为1AO CO O =,所以BE ⊥平面1AOC . 因为//ED BC 且=ED BC ,所以四边形BCDE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EB CD . 所以CD ⊥平面1AOC . (2)当平面1A BE⊥平面BCDE 时,以O 为坐标原点,OB 为x 轴,OC为y 轴,1OA 为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所示.则1((0,,0),(0,0,),((22222B C A E D -,则1(22A B =-(22BC =- 设平面1A B C 的法向量为1(,,1)x y n =,则()111101,1,1022BC x y A B x ⎧⋅==⎪⎪⇒=⎨⎪⋅=-=⎪⎩ n n n .同理,1(22A D =-,(CD = ,设平面1ACD 的法向量2(,,1)w z n =,所以221001022CD w z A D z ⎧⋅===⎧⎪⇒⎨⎨=⎩⋅=+-=⎪⎩ n n , 得2(0,1,1)=n ,从而平面1ABC 与平面1ACD夹角的余弦值为1212cos 3α⋅===⋅n n n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