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昔日“百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照片里的昔日“百工”-企业管理论文
老照片里的昔日“百工”
笔者在十几年老照片的收集中,发现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老照片,记录了如今已消声匿迹的民风民俗、各种行当和物件等等。透过这些泛黄、甚至是残缺的老照片,我们可以穿越时空,探寻他们的生存轨迹和来龙去脉。剃头挑子一头热,街头巷尾揽顾客剃头业的兴起是在满清入关之后。1645年6月15日,爱新觉罗·福临颁布了一道十分严厉的“剃发令”:“限各省令到之日起十日内,官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斩。” 当时汉人的习俗是,未成丁者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总发为髻。满人要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直线以外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当时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如江阴因护总发为髻起义,就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清军破城后连杀十天,17万多人死于清军屠刀之下,全城仅53名老小幸免。刚开始,清军在街头路口设卡,强行为过往行人剃发,后来官方又在道旁搭设席棚,旁边竖一旗杆,上面挂着“剃发令”的圣旨,组织民众前往剃发。拒不剃者斩首,把头颅挂在旗杆上示众。后来竟逐渐演变成了经营性的,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一头是个带竖杆的木制脸盆架,下面放一小火炉,上面坐着盛热水的洗脸盆;旁边杆上挂着毛巾和罩布,另一头是带小抽屉的梯形坐凳,小抽屉里盛着剃头工具,顾客坐在上边,剃头师傅站一旁为其剃头、刮脸。这个行当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一些小城镇或集市上仍能见到。清末民初时期,记录剃头挑子的老照片为数不少。修脚师傅手艺巧,上门服务脚病消一张罕见的清末民初修脚师傅上门服务的照片,展示的是这一古老行业灵活的服务方式。修脚在中国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在早年考古发掘出的殷商甲骨文里,就有周文王因脚趾甲患病,行动不便,请来
一位叫“冶公”的人,用“方扁铲”(可能是修脚专用工具)为他修治好了的记载。修脚技法多种多样,且特别强调精准。操作持刀有三法:即捏刀、逼刀、长刀;持脚有八法:支、抠、捏、卡、拢、攥、挣、推;修治也有八法:枪、断、劈、片、挖、撕、分、刮。具体修治要因病制宜,综合运用,多能手到病除。修脚的项目包括:修趾甲、胼胝(脚垫、老茧、膙子)、鸡眼、嵌甲等。修脚行业的传统服务形式:一是上集市、庙会摆摊揽客,行话称为“剜窝”。他们往往和江湖郎中聚集,共搭一白布棚子,地上铺块红布,叫“靠地布”。上面摆放修脚修下来的脚疔、脚垫等皮肉,墙上挂幅有各种脚病的图样,称作“点张子”,按图指画着招揽生意。固定地方摆摊的,叫“常靠地”,手艺高超不骗人;临时摆摊的叫“走马穴”,手艺不高,靠糊弄人骗钱。二是走街串户,登门服务。三是在澡堂内为洗完澡后的顾客,提供修脚服务。瓷器破了不用慌,锔盆锔碗锔大缸“锔盆、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已有四十多年听不到了。但是它留下的影像却还历历在目。一件破碎的瓷器,经过锔行师傅一摆弄,马上就能“破镜重圆”妙手回春。这种中华匠人独有的技艺,堪称绝技。从事这一行业的匠人,通常被称为“锢露子”。锔行师傅承接的活儿,有粗活细活之分。粗活即一般破损日用瓷器的修补;细活则是专为富家子弟,修饰把玩物件,以提高其身价。当锔行师傅接过雇主递过来的一个破碗后,他坐在马扎上,先是用绳子将碗缚住,然后用腿把碗夹住,左手拿金刚钻,右手持弓,将钻在弓弦上绕一圈,再将钻尖在嘴上沾点唾液,然后将钻尖在碗上裂缝的一侧定位,松开左手,右手拉弓。钻好一个眼后放上锔子,再钻另一个眼儿。两个眼儿钻完,锔子塞进眼儿,轻轻两锤打牢。整个碗锔好后,在所有锔子处抹上一层油灰,以堵住缝隙,即告完工。工价一般是按被锔器皿修复程度、难易和锔子数量多少计收。民间有
句俗话,叫做:“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就是从这个行当派生而来的。磨剪子来戗菜刀,走街串巷喊声高看过现代京剧《红灯记》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地下党李玉和的联络员,就是边吆喝着“磨剪子来戗菜刀”,边扛着磨刀工具出场的。他是以此做掩护,来给李玉和送密电码的。现实生活中的磨剪子戗菜刀,却是穷苦人谋生的一种手艺。无论高温酷暑,还是天寒地冻,他们都是扛一条小长凳,凳面上一端固定一块磨石,另一端带几样工具,进城下乡走街串巷,边吆喝,边揽活。接到活儿后,便就地放下长凳,自己坐在中间,拱腰用力连磨加戗干起来。一把原来用钝了,甚至锈迹斑斑的刀、剪,经他如此这般地戗磨一番,瞬间就会变得光亮飞快。雇主再用起来,就轻快多了。这个行当于一年中最兴旺的时候,就是在春节之前,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拿出几把刀剪,交给磨刀师傅磨一下。干完这批活儿,他们就该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了。支起红炉拉风箱抡起铁锤响叮当“二把手车子三张嘴,一箱一钳一铁锤”。这是对云游四方的铁匠行当的形象描写。所谓二把手车子,系指前边有人架,后边有人推的木制独轮车。这种车较单人推的车子,体积大一些,适合打铁师傅载物多的需要。三张嘴就是三人成伙,一箱一钳一铁锤,即一人拉风箱烧火,一人掌钳,一人抡锤打铁。他们以熟练的技艺,化腐朽为神奇,将废旧破铁烧熔后,打造成顾客所需要的各种器具,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游走在全国各地的打铁师傅,约有60万之众,其中山东章邱籍的师傅即有38万,成为名副其实的“铁匠之乡”。游走四方的打铁匠人,风餐路宿,收入低微,饭食多以小米干饭为主,生活甚是艰苦。洋车本是日本造,拉上乘客如赛跑洋车原产于日本,故亦称东洋车,始于明治二年(1869年)。1874年传入中国后,有的地方称为黄包车或人力车,并对其车轮等进行了改进,由原来外裹铁圈
的木车轮,改换为钢丝胶皮轮,使乘坐更为舒适。后来北京、上海等城市自己都设厂大量制造这种人力车。1915年,袁世凯就曾在中南海总统府,建立过一支拥有10辆车、20名车夫的人力车队,专门拉送达官显贵。民国时期,人力车成为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这种车夏有雨篷、冬有暖帘,前后有车灯,辕杆有喇叭,以人力挽行载客,方便快捷,深受乘客欢迎。仅上海一地大小人力车行(租车的东家)即有数千家。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尚有人力车5000余辆。同一时期山东青岛的人力车保有量,也达到了2500辆,并曾一度超过了3000辆。彼时行走在城市中的街道上,不经意间就会经常看到,坐在人力车上的乘客悠哉游哉,而架着辕杆奔跑的车夫汗流浃背的场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力车逐渐被骑行载客的三轮车所取代。弄斧班门拉大锯,解开木材做家具进入班门想当木匠的人,最初学的基本功就是拉大锯。这是木匠行当中最苦、最累,劳动强度最高的活儿。木匠铺从木场购进圆木(大树割倒后截去两头的主干)或方木(去掉表皮的圆木)后,第一道工序就是要将其分解为厚薄不等的板材,然后再进一步加工,做成各种器具。分解板材用的主要工具,就是相传由木匠行当的祖师鲁班发明的“锯”子。根据不同用途,锯的种类分别有二人抬大锯、二锯、开锯、手锯等。大锯需二人协同操作,故称为“拉大锯”。操作时,先将要解的大木头按一定倾斜角度固定牢靠,两人隔着木头相对持锯,一人站立在木凳或架子上,另一人则直接坐在地上或单腿跪立,一高一低、一拉一推,逐次将大木头解为板材;然后再根据需要,运用锯、锛、凿、刨、铲等,做成各种家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