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无纺布接枝NVP 的碘络合反应及杀菌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聚丙烯纤维水刺法无纺布化学及阻菌性能的实验研究

聚丙烯纤维水刺法无纺布化学及阻菌性能的实验研究
c n i o s o dt n . i
Ke r s: o y rp l n y wo d p l p y e e;c e c r p ris b t c i e e fc s o a t r o h m a p e e ;o sr t f t n b ce a i l o t u v e i
Abta t odvlpanw ma r l i bt ci f cs nb c r , hmi lpoet so oyrpln P ) sr c:T eeo e ti t osr t eef t o a ti c e c rp re fplpo y e( P eaw h u v e ea a i e
中图 分 类 号 R 1 3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5 —0 1 2 0 )6 0 2 —5 2 88 2 ( 0 7 0 —9 60
引 言
聚丙 烯纤 维 水 刺法 无 纺 布 以柔 软 、 气 、 松 、 透 蓬
维普资讯
2 卷 6 期 6 20 0 7年 l 2月
中 国 生 物 医 学 工 程


V0 . 6 12
No. 6
C i s Jun l f i e i l n i e n hn e o ra o Bo d a E gn r g e m c e i
XI NG n T AN e g Na I F n
LU C a gJn I h n—u
( ntu e i lE , Istt o d a q 眦, cdm Mi ayM d a c ne , in n 3 0 6 ) i e fM c A ae yo l r e i S i c T f 0 1 1 f t i c l e s ai

预辐照聚丙烯无纺布共接枝丙烯腈和丙烯酸的研究

预辐照聚丙烯无纺布共接枝丙烯腈和丙烯酸的研究

第23卷 第4期 辐 射 研 究 与 辐 射 工 艺 学 报 V ol.23, No.42005年8月 J. Radiat. Res. Radiat. Process. August 2005——————————————国家863计划基金(2002AA245091)资助第一作者:耿建暖,女,1979年10月出生,200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 方向,现代果汁加工 通讯联系人:仇农学收稿日期:初稿 2004-06-29,修回 2005-03-08预辐照聚丙烯无纺布共接枝丙烯腈和丙烯酸的研究耿建暖1 仇农学1 王鹏飞2 闫 龙21(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 西安 710062)2(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西安 710062)摘要 研究了在空气条件下丙烯腈和丙烯酸在预辐照聚丙烯无纺布上的共接枝反应,以及预辐照吸收剂量、接枝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及比例和摩尔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接枝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h ,单体浓度50%。

并对接枝前后的聚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关键词 预辐照,接枝反应,聚丙烯无纺布,丙烯腈,丙烯酸 中图分类号 TQ316.313螯合纤维是一类多配位型聚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离子交换纤维,其吸附金属离子具有选择性高、易洗脱、容易再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从水溶液中回收、浓缩、富集和分离金属离子。

利用辐照接枝的方法,可以在高分子基体材料上连接具有螯合作用的基团,用以吸附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其中接枝是一重要步骤。

预辐照接枝具有普通辐射化学的一般特点,即纯洁性、准确性、工艺简单、节省能源等,与共辐照接枝方法相比,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接枝改性技术。

国内外一些研究人员利用聚乙烯(Polyethylene ,PE )纤维、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 )纤维、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 )纤维等为基材,通过辐照接枝不同的络合剂,得到螯合纤维。

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的研究(1)

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的研究(1)

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的研究李红祝 王 虹 余调娟 李荣年 (浙江省普瑞科技有限公司,杭州,310011)吴 庆 熊立东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310021)摘 要:采用共辐照工艺,使丙烯酸与聚丙烯非织造布发生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了接枝前后试样的抗张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阻聚剂可抑止单体均聚反应的速度,提高试样的接枝率,防止反应体系出现凝胶化;单体浓度、辐照剂量对接枝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改性试样的亲水性明显改善,且抗张强度有所提高。

关键词:聚丙烯非织造布,丙烯酸,辐照接枝,亲水改性中图分类号:T S176;TQ342 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93(2006)01-0006-03聚丙烯纤维具有质轻、保暖、耐摩擦、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因其分子结构中不含极性基团,结晶度较高,因而亲水性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近年来国内外对聚丙烯纤维的亲水改性研究日益增多。

有纺丝前加入亲水性物质的共混改性[1,2],也有采用辐照工艺接枝亲水单体改性方法的研究,其中辐照接枝亲水单体的改性方法又分为预辐照法和共辐照法两种。

目前采用预辐照聚丙烯纤维,再接枝亲水单体的研究已有报道[3,4],而采用共辐照法接枝亲水单体的改性研究较少。

本实验采用共辐照工艺,将丙烯酸接枝到非织造布聚丙烯纤维上,研究了丙烯酸单体浓度、辐照剂量、阻聚剂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接枝率试样的吸水性及接枝改性前后试样的抗张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共辐照工艺对提高聚丙烯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是十分有效的,改性非织造布已经应用于碱性电池隔膜领域。

1 实验部分1.1 原材料与试剂聚丙烯非织造布:面密度为72g/m2;收稿日期:2005-11-21作者简介:李红祝,男,1964年生,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干法和湿法特种纸的研究开发工作。

单体:丙烯酸,化学纯;阻聚剂:Fe2+的可溶性无机盐,分析纯。

聚丙烯无纺布表面亲疏水位点的构建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聚丙烯无纺布表面亲疏水位点的构建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聚丙烯无纺布表面亲疏水位点的构建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本研究采用辐照接枝的方式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单体引入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并通过与正辛胺开环反应制备出一种具有亲疏水位点的双亲性非织造布(PP-g-GMA-OA)。

系统研究了该非织造布对邻苯二甲酸酯(DBP和DEHP)和双酚A(BPA)等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吸附性能和吸附行为。

通过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CA)以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等方式,探究了 PP-g-GMA-OA非织造布的表面官能团、元素组成、表面形貌、表面能和内部空间结构。

此外本研究还构建了一种疏水性的对比结构(PP-g-LMA),通过对两者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吸附作用力、吸附过程活化能等方面的对比,量化亲疏水位点对于吸附行为的影响。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计算微分吸附焓的方法,检测氢键作用和疏水作用力作用的存在,提出氢键作用与疏水作用的协同吸附过程,探究两种作用力的协同吸附效应。

通过对比性结构设计和改变溶剂体系,建立方程量化氢键作用与疏水作用的参与度,结果表明疏水作用力是主要作用力,氢键作用辅助参与吸附。

从吸附过程能量的角度提出氢键吸附优先性原则,即吸附质优先占据能量较高的氢键吸附位点,然后再占据能量相对较低的疏水作用位点。

设计聚丙烯微粒接枝实验,采用粒径测试,将接枝构型与吸附行为相结合,认为接枝层具有收缩性构型和舒张型构型两种构型,相比于收缩型构型,舒张型构型能够提供更多的吸附空间和吸附位点,因此更有利于吸附。

将污染体系扩展到油水乳液,提出关于吸油材料构建的两个悖论,认为强疏水性与高孔隙率等吸油材料的构建方式忽视了溢油事故的实际情况。

因此本研提出了双亲性改性和构建贯穿通道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常规吸附法无法清除油水乳液污染的问题。

最后本研究采用紫外辐照交联法在聚丙烯吸油毡表面构建高分子单向扩散层(PP-g-LA-co-EGDMA吸油毡),解决了常规纤维型吸油材料吸附量低,保油性能差的问题。

紫外光辐照论文:接枝聚合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与性能表征

紫外光辐照论文:接枝聚合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与性能表征

紫外光辐照论文:接枝聚合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与性能表征【中文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紫外光引发以及低温等离子体引发两种接枝聚合方法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与性能表征。

首先研究了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

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在尼龙(NL)无纺布表面接枝丙烯腈(AN)或丙烯酰胺(AM)单体。

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分析证明单体已接枝到尼龙无纺布样品表面。

详细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

接枝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率几乎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接枝率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研究了接枝率对溶胀度、染色性能的影响,发现溶胀度和碱性染料上染率都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接枝后尼龙无纺布的亲水性和可染性都得到提高。

提高了接枝后尼龙无纺布对Cu2+的分离性能。

利用热重分析(TGA)对接枝样品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接枝后尼龙无纺布的热稳定性降低;接枝样品的残炭量高于未接枝样品的残炭量,并且实验残炭量高于理论残炭量,说明接枝层在受热过程中不仅自身参与成炭,而且还促进了基体聚合物的成炭,这与点燃时间的延长相互一致,表明通过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尼龙无纺布的阻燃性。

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纺布表面接枝丙烯酰胺(AM)单体。

利用ATR-FTIR分析证明单体已接枝到PET无纺布样品表面。

详细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

接枝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率几乎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接枝率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研究了接枝率对溶胀度、染色性能的影响,发现溶胀度和碱性染料上染率都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接枝后PET无纺布的亲水性和可染性都得到提高。

提高了接枝后PET无纺布对Cu2+的分离性能。

研究了接枝样品点燃时间的变化情况,发现点燃时间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延长,说明通过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的方法也可以提高PET无纺布的阻燃性。

NVP聚合物的研究及其应用

NVP聚合物的研究及其应用

学年论文题目:NVP聚合物的研究及其应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学生姓名:宫铁莉学号:201073010219指导教师:王荣民NVP聚合物的研究及其应用宫铁莉(化学化工学院化教二班)摘要本文综述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分别以均聚、共聚、互穿网络方法等方法制备各种聚合物的研究,及其在医疗、日用化工、食品工业、纺织染整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应用N-乙烯基毗咯烷酮(NVP),是德国BASF公司最先采用乙炔法合成的[1],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

近年来NVP在聚合物的研究中大量出现,基于内酰胺类化合物的NVP 在结构中含有一个N原子五元环,并在N原子上连有一个乙烯基团,使NVP的性质具有易聚合和易水解性。

NVP作为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其均聚产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就是NVP成功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2]。

特别是由于PVP的分子结构类似于简单的蛋白质模型结构,使其具有化学稳定性、优良的生理安全特性、优异的溶解性、成膜性等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印染等行业[3]。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NVP的兴趣不断增长,又把NVP的研究扩展到NVP与其它不饱和单体共聚的上,特别是在应用NVP合成聚合物凝胶方面,所合成的聚合物凝胶在药物控制释放、免疫分析、固定化酶、生物大分子提纯和环境刺激响应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4]。

1 NVP聚合物的合成1.1 均聚反应合成聚合物水凝胶PVP水溶液进行交联或用NVP进行交联聚合都可得到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凝胶。

线性PVP在交联剂的作用下生成具有一定交联度的PVPP凝胶;用过硫酸盐或双氧水、肼等处理PVP,通过自交联得到轻度交联的PVPP软凝胶;将PVP的水溶液通氮气除氧后经钴源室辐射可得到有交联网络的吸水性凝胶;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加入交联剂可合成PVPP凝胶[5]。

在不同交联剂存在下以无机盐水溶液为溶剂,以AIBN为引发剂可合成具有不同交联度的PVPP凝胶;在碱金属氢氧化物存在下,将NVP加热到100℃以上,NVP生成双官能团单体然后进行聚合,或在有少量双官能团单体存在下,在100℃以下加热NVP水溶液均可得到高交联PVPP凝胶[6]。

聚丙烯无纺布接枝改性研究

聚丙烯无纺布接枝改性研究

废 水废液 , 其成分 复杂 , 以采用 常规方式 进行 处 难 理, 目前采用 的方 法 主 要 为离 子交 换 树脂 选 择性
交换和氧 化转化 法 。离 子交换纤 维具有 比表 面积

)计算接枝率( 。 , G)
G : ( 一 W, / × 10 )W 0% () 1
大 、 用 形 式 多 样 、 阴 离 子 具有 高 效 吸 附 选择 应 对 性, 有更快 的吸附 干 脱 附速率 、 大 的离子交换 容 “ 更 量; 与树脂 相 比, 在含氰废 水处理 方面具 有更高 的 效率 。 目前 离子 交换纤维 对废水 的处理 主要用 于
关键词 : 聚丙烯 无纺市
丙烯酸
接枝改性
离 子交换纤维 文章 编 号 :1 104 (08 0.050 0 —0 120 )501.3 0
中图 分 类 号 : Q 4.2T 328 T 326 ; 4 . Q 4
文 献识 别 码 : A
贵金属 生产 和金属 电镀过程 中产 生大量 含氰
取出 P P无 纺 布 , 用 蒸 馏 水 和 甲醇 浸 泡洗 涤 以 采 除去 均聚物 , 最后 用盐酸 、 水除 去残余 引发剂和单 体后 放 人 15C恒 温 烘 箱 中 f燥 , 重 后 称 量 0 ̄ 恒
少 。作者采用 预 辐 射接 枝 聚 合 的方 法 制 备接 ; 枝共 聚物 , 功能化制 成 阴离子交换 纤维 , 以便对含
氰废 水进行处 理 。由于接 枝条件 为影响离 子交换
纤 维性 能 的关键 步骤 , 此 以聚丙烯 ( P 无 纺 布 在 P) 为 原料 , 研究 了接枝 条件 对接 枝过 程的影 响
博迪 化工有 限公 司 产 ; 甲基 丙 烯 酸 甲酯 ( A) MM :

一种聚丙烯无纺布用长效抗病毒驻极母粒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聚丙烯无纺布用长效抗病毒驻极母粒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440891.4(22)申请日 2020.12.07(71)申请人 上海聚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00000 上海市嘉定区恒永路328弄89号5层502室(72)发明人 张春明 冉伟 李章鹏 (51)Int.Cl.C08J 3/22(2006.01)C08L 23/12(2006.01)C08K 5/098(2006.01)C08K 13/06(2006.01)C08K 3/08(2006.01)C08K 3/24(2006.01)C08K 3/38(2006.01)C08K 5/19(2006.01)C08K 13/02(2006.01)C08K 5/3492(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聚丙烯无纺布用长效抗病毒驻极母粒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无纺布用长效抗病毒驻极母粒的制备方法,依次制备抗病毒粉和无机驻极粉,并分别添加分散剂和溶剂,制成高浓度抗病毒浆料和复配型驻极粉浆料,平均粒径控制在100nm以内,将上述两种浆料按照一定质量比加入到聚丙烯粉末树脂中,预混,烘干,得到抗病毒聚丙烯驻极混合树脂,其中聚丙烯树脂70~98%,驻极粉1~15%,抗病毒粉1~15%;所述聚丙烯无纺布用长效抗病毒驻极母粒由如下重量比制成:抗病毒聚丙烯驻极混合树脂77~95%,硬脂酸盐2~8%,成核剂1~6%,柔软剂1~6%,抗氧剂0.3~3%,其它加工助剂0.05~0.5%。

使用该驻极母粒与超高熔指聚丙烯混合用于口罩、医用无纺布或净化滤芯用PP无纺布生产时,具有较高过滤效率的,同时还兼具COVID ‑19、H1N1、H3N2等大于99%的抗病毒活性值。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CN 112661985 A 2021.04.16C N 112661985A1.一种聚丙烯无纺布用长效抗病毒驻极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抗病毒粉:选择高效含银、含锌或含铜无机粉末与含氯消毒剂粉末,按照比例在液态下混合均匀,然后干燥,粉碎,筛分,制成复合抗病毒粉末;(2)制备无机驻极粉:选择钛酸四丁酯跟钡化合物,按照比例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CA,在乙醇溶液中络合制成透明溶胶,250℃碳化,500~700℃焙烧,制成无机材料钛酸钡,然后将制得的钛酸钡跟电气石粉末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制成复合无机驻极粉;(3)制备高浓度浆料:分别添加分散剂和溶剂,将步骤(1)和(2)制得的复合抗病毒粉和无机驻极粉,通过纳米研磨机分别制成高浓度抗病毒浆料和复配型驻极粉浆料,将其平均粒径控制在100nm以内;(4)预混:将上述两种浆料按照一定质量比加入到预粉化处理的聚丙烯粉末树脂中,利用高搅机的高速运转挥发部分溶剂,然后取出预混的粒子,放入烘箱中烘干得到抗病毒聚丙烯驻极混合树脂;(5)所述聚丙烯无纺布用长效抗病毒驻极母粒由如下重量比制成:抗病毒聚丙烯驻极混合树脂77~95%,硬脂酸盐2~8%,成核剂1~6%,柔软剂1~6%,抗氧剂0.3~3%,其它加工助剂0.05~0.5%。

《基于活性碘的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应用研究》范文

《基于活性碘的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应用研究》范文

《基于活性碘的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抗菌材料在医疗、卫生、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活性碘因其高效、广谱的抗菌性能而备受关注。

然而,传统的碘类抗菌剂通常以单体形式存在,存在着易挥发、不持久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活性碘的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简称PIHCM),以期提高其抗菌效果及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过程及其在抗菌应用方面的研究。

二、PIHCM的设计与合成1. 材料选择与原理本课题选择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易改性且稳定性强的聚合物作为基体。

在基体中引入可与碘络合的活性基团,形成与碘的结合位点,提高碘的载药量及稳定性。

同时,通过引入其他功能性基团,如抗菌肽、银离子等,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

2. 合成方法采用溶液聚合法,将含有活性基团的单体与基体聚合物混合,加入碘及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功能基团的分布。

合成后的PIHCM需经过干燥、粉碎等后处理工艺,以获得所需形态和粒径的复合材料。

三、PIHCM的表征与性能测试1. 结构表征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PIHCM进行结构表征,验证其成功合成及结构特征。

2. 性能测试(1)载药量测试:通过测定复合材料中碘的含量,计算其载药量。

(2)稳定性测试:在模拟使用环境下,对PIHCM进行长时间放置,观察其颜色、形态变化及碘的释放情况,评估其稳定性。

(3)抗菌性能测试:采用琼脂扩散法、菌落计数法等方法对PIHCM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并与传统碘类抗菌剂进行比较。

四、PIHCM的抗菌应用研究1. 医疗领域应用将PIHCM应用于医疗器械、手术用品等,通过实验验证其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抗菌效果及稳定性。

同时,对使用PIHCM 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确保其安全性。

2. 卫生与食品包装领域应用将PIHCM用于洗手液、湿巾等卫生用品以及食品包装材料中,观察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抗菌效果及对环境的影响。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聚丙烯无纺布抗静电接枝工艺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聚丙烯无纺布抗静电接枝工艺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聚丙烯无纺布抗静电接枝工艺苗苗;刘超;王晓旭;王迎;魏春艳【摘要】以聚丙烯(P P)无纺布为原料,摩擦电压为测量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 S M)探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光引发剂浓度和紫外光照时间对摩擦电压的影响,确定了抗静电改性的最优工艺:单体质量分数10.48%,光引发剂浓度0.051 mol/L,紫外光照20.69 min,摩擦电压最小为2255.16 V.经最优工艺实验验证,改性后PP无纺布的摩擦电压为2200~2475 V,表明响应面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能够有效预测实验各因素对摩擦电压的影响.【期刊名称】《印染助剂》【年(卷),期】2019(036)006【总页数】5页(P42-45,52)【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聚丙烯无纺布;紫外光接枝;抗静电改性【作者】苗苗;刘超;王晓旭;王迎;魏春艳【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6聚丙烯(PP)无纺布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广泛应用在纺织和医疗卫生等领域[1-3]。

PP 分子不含亲水性基团且结晶度高,易产生静电且难以逸散[4-5],会造成火灾甚至爆炸等危害。

因此,对PP 无纺布进行抗静电改性十分必要。

本实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紫外光辐射接枝PP无纺布的工艺进行分析和预测。

以摩擦电压为响应值,分析接枝单体质量分数、光引发剂浓度和紫外光照时间对摩擦电压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并验证该优化算法的可行性。

1 实验1.1 材料与仪器PP 无纺布(25 g/m2,大连瑞光无纺布集团有限公司),丙烯酸(AA,化学纯,天津市光复晶系化工研究所),二苯甲酮(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

PP非织造布紫外光接枝共聚及其亲水抗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PP非织造布紫外光接枝共聚及其亲水抗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PP非织造布紫外光接枝共聚及其亲水抗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非织造布(Non-woven)是以聚酯、聚酰胺、聚丙烯等合成纤维为原料,通过脱胶、喷丝、涂布、梳理等工艺,将短纤维或连续长丝进行网状编制成的,不与机织品直接竞争的新型材料。

非织造布具有柔软手感、透气性好、吸水性强、抗拉强度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餐饮、家居、汽车等领域。

但是,非织造布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如抗菌性能差、亲水性不足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增加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和亲水性是当前非织造布研究的重要方向和热点。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PP非织造布,探究紫外光接枝共聚技术对其性能改善的影响,并研究其亲水性和抗菌性能,旨在提高PP非织造布的综合性能,促进其在医疗、卫生、餐饮等领域的应用。

三、研究内容1. PP非织造布的制备和表征2. 紫外光接枝共聚技术的研究和优化3. 紫外光接枝共聚-亲水剂改性对PP非织造布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4. 紫外光接枝共聚-亲水剂改性对PP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研究5. 对PP非织造布经改性后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四、研究方法1. 采用溶液吸附法将亲水剂引入PP非织造布纤维内部2. 采用紫外光接枝共聚将亲水剂固定在PP非织造布表面3. 使用SEM、FTIR、XRD等仪器对PP非织造布进行表征4. 色谱法检测PP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5. 采用接触角法和水滴渗透法测定PP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五、预期成果1. 探究紫外光接枝共聚技术对PP非织造布的作用机理2. 研究亲水剂在PP非织造布中的分布和表面形态3. 探究紫外光接枝共聚-亲水剂改性对PP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和亲水性能的影响4. 提高PP非织造布的综合性能和应用价值六、研究意义1. 解决非织造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抗菌性能差、亲水性不足等2. 提高PP非织造布的综合性能和应用价值3. 为其他材料的改性提供借鉴和思路4. 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发展。

科技成果——在线反应共聚制备具有抗菌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

科技成果——在线反应共聚制备具有抗菌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

科技成果——在线反应共聚制备具有抗菌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技术开发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绍兴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所属领域病毒防控成果简介该项目属于功能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产业用纺织品交叉学科领域。

针对在全球范围内高致病性流感等传染病频繁爆发,医院内交叉感染而致病、致死情况严重的问题,该项目发明了将含-N-H和不饱和双键的酰胺或三嗪等功能单体、聚烯烃和引发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过程中发生在线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将功能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到聚合物主链上,制备接枝改性的新型抗菌聚烯烃材料的新技术,成功地应用于生产抗菌手术服等医用防护用品。

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抗菌聚合物及纺织材料的新技术。

SHAPE\*MERGEFORMAT新型抗菌聚合物树脂(聚丙烯、聚乙烯为主)聚丙烯抗菌无纺布聚乙烯抗菌微孔薄膜手术服等医用一次性产品引发剂聚烯烃等聚合物有机抗菌剂单体。

技术创新点(1)克服了采用现有技术难以赋予疏水的和化学惰性的聚烯烃材料杀菌功能的难题,发明了熔体自由基接枝聚合生产新型抗菌聚烯烃材料的新技术;(2)攻克了聚合中副反应所带来的单体接枝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系列新型抗菌聚烯烃材料的产业化,将传统的材料熔融挤出与抗菌功能化两个独立的加工过程复合成一步,简化了工业生产流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3)解决了生产高档医用纺织品中最困难的抗菌问题,生产出具有良好杀菌功能的手术服等医用防护品,有效地预防了流行病的传播,降低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率;(4)发明了亲水性、超细抗菌纤维开发的新技术,除该项目组外,国内外还没有相关报道。

技术经济指标工业化生产出650吨左右质量稳定的改性聚丙烯树脂和50吨左右的质量稳定的改性聚乙烯树脂。

将改性的聚丙烯加工成无纺布后,工业化生产出472万件抗菌医用手术服。

开发的抗菌聚烯烃无纺布经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测试中心检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肝菌的抗菌性能均达到99%左右,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聚丙烯无纺布接枝NVP 的碘络合反应及杀菌性能研究

聚丙烯无纺布接枝NVP 的碘络合反应及杀菌性能研究

第28卷第3期2001年北京化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 J IN G UN IV ERSIT Y OF CHEMICAL TECHNOLO GYVol.28,No.32001聚丙烯无纺布接枝NV P 的碘络合反应及杀菌性能研究孙玉凤1) 杨万泰31) 张淑荣2)(北京化工大学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摘 要:以接枝N 2乙烯基吡咯烷酮(NVP )的透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 )膜为模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表面接枝NVP 与碘的络合反应,考察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碘的配比、络合温度、络合时间对络合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增大络合配比、升高络合温度及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提高与碘的络合程度。

在此基础上,利用聚丙烯接枝NVP 无纺布与碘络合制成了“消毒布”,并对其杀菌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聚丙烯无纺布;接枝;络合反应;杀菌中图分类号:TQ 325114;TQ 3161343收稿日期:2001204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874004)第一作者:女,1950年生,高级工程师3通讯联系人引 言用于医学临床的聚乙烯吡咯烷酮2碘(PV P 2I ),又称聚维酮碘,是一种灭菌、消毒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无刺激、不易挥发、水中易溶、稳定性高的优点[1]。

通常将其制成水溶液、膏状或无定形粉末等外用药,或吸附在基材上使用。

由于是物理吸附,遇水容易解析出来,从而影响药用性能和持久性。

利用熔喷聚丙烯(PP )无纺布具有多孔、透气、价廉、质轻及易成型加工的优点,在其表面接枝N 2乙烯基吡咯烷酮(NV P ),再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 P )接枝链与碘(I 2)络合,使其不但具有PV P 2I的杀菌性能,而且由于PV P 2I 与PP 无纺布以化学键连接,又具有性能持久、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可望用于外科治疗、无菌室过滤材料、生活中的杀菌日用品等。

聚丙烯-无机抗菌粒子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聚丙烯-无机抗菌粒子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聚丙烯/无机抗菌粒子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Ξ何继辉1,谭绍早2,马文石1,赵建青1(1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1广州擎天新材料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00) 摘要:将经表面处理的无机抗菌粒子制成抗菌母粒,与聚丙烯(PP )熔融共混制备了抗菌PP 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抗菌粒子在PP 中的分散状况并测试复合材料的性能。

结果表明:抗菌粒子用量为1%时,抗菌粒子在PP 中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与基体树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性能,抑菌率都能达到92%以上,加入无机抗菌粒子对PP 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无机抗菌粒子;聚丙烯;熔融共混;抗菌性能;银中图分类号:T Q3251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770(2003)11-0042-04 无机刚性粒子填充聚合物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复合材料研究领域中的重点。

人们对无机粒子基体树脂的增强增韧作用及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1~4];而且随着人们对材料功能性要求的提高,功能化无机粒子填充复合材料渐渐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无机抗菌剂是新型抗菌制剂[5,6],具有广谱抗菌性(不产生耐药性)、长效和速效性、耐高温性等优点;克服了有机抗菌剂耐热性差、易水解、使用寿命短且安全性差等缺点[7]。

将无机抗菌剂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是制备抗菌材料简单而有效的方法[12]。

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无机抗菌剂,其中含银、锌、铜等金属离子的抗菌剂和T iO 2、ZnO 等抗菌纳米粒子是现今研究较多的种类[8~11]。

本文采用具有抗菌功能的超微细含银无机粒子经表面处理后制成抗菌母料,与PP 熔融共混,制备了PP 抗菌复合材料;研究了超微细无机抗菌粒子在PP 中的分散情况及对材料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111 原料聚丙烯(PP ):AW564,MFR =9g/10min ,新加坡聚烯烃公司;超微细无机抗菌粒子:平均粒子≤2μm ,广州擎天新材料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使用前于110℃烘4h ;表面处理剂:自制;其它助剂:市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3期2001年北京化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 J IN G UN IV ERSIT Y OF CHEMICAL TECHNOLO GYVol.28,No.32001聚丙烯无纺布接枝NV P 的碘络合反应及杀菌性能研究孙玉凤1) 杨万泰31) 张淑荣2)(北京化工大学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摘 要:以接枝N 2乙烯基吡咯烷酮(NVP )的透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 )膜为模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表面接枝NVP 与碘的络合反应,考察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碘的配比、络合温度、络合时间对络合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增大络合配比、升高络合温度及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提高与碘的络合程度。

在此基础上,利用聚丙烯接枝NVP 无纺布与碘络合制成了“消毒布”,并对其杀菌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聚丙烯无纺布;接枝;络合反应;杀菌中图分类号:TQ 325114;TQ 3161343收稿日期:2001204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874004)第一作者:女,1950年生,高级工程师3通讯联系人引 言用于医学临床的聚乙烯吡咯烷酮2碘(PV P 2I ),又称聚维酮碘,是一种灭菌、消毒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无刺激、不易挥发、水中易溶、稳定性高的优点[1]。

通常将其制成水溶液、膏状或无定形粉末等外用药,或吸附在基材上使用。

由于是物理吸附,遇水容易解析出来,从而影响药用性能和持久性。

利用熔喷聚丙烯(PP )无纺布具有多孔、透气、价廉、质轻及易成型加工的优点,在其表面接枝N 2乙烯基吡咯烷酮(NV P ),再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 P )接枝链与碘(I 2)络合,使其不但具有PV P 2I的杀菌性能,而且由于PV P 2I 与PP 无纺布以化学键连接,又具有性能持久、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可望用于外科治疗、无菌室过滤材料、生活中的杀菌日用品等。

关于PP 无纺布接枝NV P 的研究将在另文中详细报道,本文则是对PP 无纺布上的PV P 接枝链进一步络合碘的反应进行研究,目前尚未查到相关文献。

1 实验部分111 原 料聚丙烯无纺布,厚度为200μm ,北京达纶公司;N 2乙烯基吡咯烷酮(NV P ),化学纯,FARCO CHEM ICAL SU PPL IES ,HON GKON G;碘(I 2),分析纯,广东汕头新宇化工厂;95%乙醇(C 2H 5OH ),分析纯,北京化工厂;庚烷,分析纯,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PP 2g 2NVP 无纺布,自制,具有亲水性。

112 实验方法及表征11211 PP 无纺布2g 2NV P 络合碘反应 借鉴PV P 均聚物与碘的络合反应,PP 无纺布上的接枝链聚乙烯吡咯烷酮(PV P )与碘络合的实验方法为:将接枝NV P 的无纺布放入含一定浓度I 2的95%乙醇溶液中,于55~65℃进行反应。

反应一定时间后将无纺布取出,先在室温中晾干,以除去溶剂;再将无纺布放在庚烷中浸泡24h ,以除去游离碘;然后干燥以除去庚烷。

11212 表征 用756M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络合碘的PV P 来表征络合物[2]。

由于PP 无纺布不透明,不易测定,本文是通过测定透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 )膜接枝NV P 的络合产物的紫外吸收峰来间接地表征PP 无纺布的络合反应。

首先,在BOPP 膜上接枝NV P 单体,然后用与PP 无纺布相同的络合条件对PV P 接枝链进行络合反应,再用756M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PV P 的羰基吸收特征峰(295nm )和PV P 2I 络合物的特征吸收峰(365nm )。

2 结果与讨论211 PVP 2I 络合反应机理PV P 是一种具有高“溶解”能力的聚合物[1],这种“溶解”能力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有极性基团和能接受氢键的酰胺基团,同时又有非极性基团,两种基团都具有“溶解”小分子组分上相应基团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得PV P 能够与许多物质生成固态络合物,例如碘。

碘主要以HI 3的形式与PV P 结合,生成比较稳定的PV P ・HI 3。

其化学反应过程如下I 2+H 2O →IO -+I -+2H +I 2+RH +H 2O →ROH +2I -+2H +I 2+I -→I -3PV P +H ++I -3→PV P ・HI 3从上述反应可以推测,PV P 的存在促使反应不断向右移动,生成PV P ・HI 3(PV P 2I )。

由红外和质谱分析结果证实在PV P ・HI 3络合物中,H +质子以氢键被固定在两个吡咯烷酮环的两个羰基氧原子之间,又以离子键与I -3负离子相结合[1]。

PV P 2I 的结构与它所处的物理状态有关,如果PV P 2I 为固体或软膏时,结构式为(I ),如果处于PV P 2I 水溶液时,则结构式为(II )[3],如图1所示。

图1 PVP 2I 络合示意图Fig 11 Schematic of complex structure of PVP 2Ⅰ在PV P 2I 中,只有一小部分聚合物单元是与I 2结合的[1]。

在商品PV P 2I 中,这个比例大约为18∶2,即吡咯烷酮环∶I 2∶HI =20∶1∶1。

在20个吡咯烷酮环中,有两个环通过各自羰基的氧原子与一分子的HI 3结合,而其余18个环是自由的,正是这18个自由的吡咯烷酮单元,赋予PV P 2I 的化学稳定性及良好的水溶性。

考虑PV P 接枝链的化学结构与PV P 均聚物完全相同,故络合反应实验条件借鉴均聚物的络合条件。

由于游离的元素碘可溶于庚烷溶剂,而络合碘不溶于庚烷[1],所以可通过用庚烷浸泡的方法来去除游离碘。

212 络合反应表征图2为PV P 均聚物、PV P 均聚物与I 2络合物、BOPP 膜接枝NV P 与I 2络合物的紫外光谱图,由图可见3条曲线在波长为295nm 处均有明显吸收峰,此峰为PV P 的羰基吸收特征峰,表明BOPP 膜上存在着PV P 接枝链;曲线1、2在365nm 处有明显吸收峰,此峰为PV P 2I 络合物的特征吸收峰,表明PV P 接枝链已经与碘发生了络合反应,在BOPP 膜上存在PV P 2I 络合物。

因此,可以通过研究365nm 处的特征峰的吸收强度来考察络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图2 络合物的紫外光谱图Fig 12 UV spectrogram of complex213 PVP 2碘配比的影响文献[1]报道了在PV P 均聚物络合碘的反应中PV P 与I 2的配比为18∶2(即质量比为1∶0128)。

有研究表明[3],在溶解度范围内,有效碘(络合碘)含量随投碘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本文中由于PV P 大分子是作为接枝链连接在PP 膜或PP 无纺布上,且接枝量有限,因此其络合反应与PV P 均聚物相比要困难。

为了提高络合程度,采用提高配比的方法使得接枝链能够与碘充分反应,本文中采用的PV P 与I 2的质量配比为1∶3、1∶6。

如表1所示,当接枝时间相同、接枝量(Δm )相近的情况下,配比为PV P ∶I 2=1∶6的膜的吸收峰强度要比配比为PV P ∶I 2=1∶3的高出30%。

这表明配比高,有利于络合反应的进行。

可能的原因是:1)NV P 是在PP 膜上接枝聚合的,尽管络合是在液相介质中进行,但是接枝聚合的PV P 链很长,且末端卷曲、缠绕,形成无规线团,使I 2分子难以靠近。

增大碘量将使得碘与PV P 碰撞的几率增加,从而增加络合程度;2)根据I -3络合物形成的原理I 2+I -→I -3,提高碘量,将有助于平衡向右移动,使得生成物I -3增加,更易与PV P 发生络合反应。

・28・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1年表1 PVP 2碘的配比对络合反应的影响Table 1 E ffect of complex proportion on complex reactionPVP/I (m/m )Δm /g吸光度/A1∶30100132012541∶6010012801322214 温度对络合反应的影响温度对络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影响很大。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d (log K )d T =ΔH 0213R T 2式中,K 为反应的平衡常数,ΔH 0为反应热;T 为反应温度。

假定ΔH 0在所研究的温度区间是恒定的,通过积分得到log K =-ΔH 0213R T+C (C =常数)因此,吸热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放热反应的平衡常数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由图3可以看出,温度升高,络合程度增大。

由此可推测,PV P 2I 络合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络合反应的进行。

温度升高,接枝链在络合溶液中可充分伸展,同时碘也易从溶液中向PP 膜表面及内部扩散,有利于络合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增大了碘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进而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游离碘的浓度,使络合反应向右移动,有助于促进有效碘的生成,提高络合程度。

图3 温度对络合反应的影响Fig 13 E ffect of temperature on complex reaction215 络合反应时间的影响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络合反应时间的延长,紫外吸收峰强度相应增大,表明络合程度逐渐提高。

这种现象可解释为:1)由于PV P 链卷曲成无规线团,I -3不易接近,延长反应时间将有助于I -3离子接近PV P 链段或扩散进入靠内侧的PV P 链段,有利于提高络合反应程度;2)根据络合理论,反应时间越长,反应越趋近于平衡。

从图4中曲线的趋势看出,络合时间接近10h ,络合程度已经很高。

图4 络合时间对络合反应的影响Fig 14 E ffect of complex time on complex reaction216 PP 无纺布络合碘的杀菌实验采用了BOPP 膜上PV P 2I 络合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PP 无纺布2g 2NV P 的络合反应,并对PP 无纺布络合产物进行杀菌实验的探索。

主要考察了对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是否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是通过发酵液制成菌悬液培养的,黑曲霉菌是通过固体培养出孢子制成孢子悬液培养的。

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接种到普通细菌培养基上,黑曲霉菌则接种到察氏培养基上。

这些培养基事先经过在011MPa 、121℃条件下灭菌30min 的处理;然后将培养基泼平板,待冷凝后加样品并将其固定住,要保证样品全部湿润;接着将015mL ,浓度为107个/mL 菌悬液的菌液涂布于样品上,使菌悬液分布均匀;定植10min 后将其放入37℃培养箱中倒置培养,14h 后进行观察。

图5中的照片分别为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的实验观察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